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黄夏年教授:僧肇是怎样解“空”的


   日期:2024/4/22 17: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僧肇是怎样解“空”的
黄夏年
  据说一代佛教宗师鸠摩罗什曾经说过:“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也就是说,在鸠摩罗什看来,在关中_带,能够把佛教的空的学说解释透彻的第一高手,非僧肇莫属了。
  僧肇对空的解说,主要反映在《维摩经注》和《不真空论》二部著作里,其它著述中则有少量的论述。僧肇在《不真空论》里开宗明义地提出:
  夫至虚无生者,盖是般若玄鉴之妙趣,有物之宗极者也。
  “至虚无生”是说的一种空寂虚静的宇宙本体和境界,有“至无空豁,廓然无物”的虚无特点。“玄鉴”是指玄妙的认识。这句话译成白话为:“虚无空寂不生不灭的本体,是般若玄妙认识的旨趣之所在,也是万事万物的无上本性或最高本质。”值得指出的是,“至虚无生”的说法,系惜用了老庄哲学的名词术语。在《庄子外篇》之《刻意》篇里曾经谈到:“无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质也。”僧肇把《庄子》所说的“虚无”借用在般若理论中,并把它作为最高的宇宙本体和境界而加以施用,以更好地为中国人所理解,颇有“格义”的意味,这再一次说明,外来的佛教离不开中国传统思想融和和借鉴;同时,又步趋玄学时代的思潮,刻意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从而建立中国化的佛教哲学。
  佛教谈“空”,是说现实世界的万物本性或本质上为“空”,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是始终存在的,这是抹煞不掉的。不过,佛教在这时提出了一种观点,说能被肉眼所见到的事物,只是一种虚假的存在,是假有和概念上的名言施设,其本质上还是空的,即显现的空性而已,所以才有“假有性空”之一说。僧肇把虚无空寂看作般若认识的旨趣和宗极,可以说,一语概括出佛教般若性空的特点,抓住了佛教空义的真髓。他又把“空”的认识原因和“空”的特点作了进一步解说:
  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城,妄想所存,故有无殊论,纷然交竞者也。若
  能空其虚怀,冥心真境,妙存环中。有无一观者,虽复智周万物,未始为有,幽涂无
  照,未始为无,故能齐天地为一旨,而不乖其实。镜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物我
  俱一。故智无照功。不乖其实,故物物自周,故经日:圣智无知。以虚空为相,诸法
  无为,与之齐量也。故以空智,-而空于有者,则即有而自空矣。岂假屏除,然后为空
  乎?上空智空,下空法空也。直明法空,无以取定,故内引真智,外证法空也。
  魏晋时代,玄学思潮先是何晏、王弻的贵无思想流行,从何晏的“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开始,到王弼的“以无为本,以有为末”,将玄学最终体系化,哲学化、深入化,于是成为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潮。以后,贵无思想因过分地抬高了道家的地位,受到了批评,裴頠站在儒家的立场,针锋相对地提出崇有思想,指出,“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已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于是崇有思想继而流行。僧肇所在的时代,正是玄学从贵无转向崇有的时代,社会上对有无的问题争论仍然较为激烈,“故有无殊论,纷然交竞也。”他从佛教般若学的立场,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有”是由心而生出,心是依“有”而起,这是一个引起是非的问题,皆因妄想执著而造成的认识之虚妄。如果我们能敞开心胸,虚怀若谷,冥心索思于真实的境界,将沉浸在一种玄妙的气氛里。谈有或谈无之观念的人,虽然他一次次地想认识到万物的性质,’但是如果宇宙最初的形态是“有”,则(万物)幽幽漫途,不需洞照,(所以)宇宙最初的形态是“无”,,才能与天地为齐,合天地为一旨,因此而不背离万物本来就有的真实相貌。看到万物以玄妙而共通的特点,则天地外物与我自内身原俱为一体。天地与我自为一体,故认识(原本就)没有洞照的功用。不背离事物的真实相貌,故万物各有自己运行的法则,所以佛经说,圣人所达到的最好、最圆满的认识,就是“无知”。以虚空为真实相状,则万物不生不灭,与虚空等量齐观。所以以空的认识,来空掉“有”(的想法、认识)之人,则就明白了即有也是自(性)空。僧肇在此既批评了社会上玄学家们对有无问题“纷然交竞”的混乱情形。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理论缺陷,即不能作到“空其虚怀”,而执著于实,“妄想所存在”。他尤其强调,“空”本是自性而空,并不是由人为地去主观上先建立了空,然后再谈空和认识空,以这种“自性空”的空智,来体会空,谈空,“即有而自空矣”所以,“岂假屏除,然后为空乎?”可见,那种先籍于某种先见,然后去除认识,确认得空,实际上是并没有正确认识到空的性质及其特点。因此那些“夫有因心生,心因有起”的思想,的的确确是一种“是非之域,妄想所存”的不正确认识。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最圆满的认识是自性空的“空智”,其次才是视万物为空的“法空”认识。按禅定理论,直取明白诸法为空,并不能取得对“定”的最高体悟境界,证空的方式,只有在内心引发出自性空在“真智”,证得外在诸法为空的“珐空”,于是才真正的体现了空义。
  龙树建立的般若空性的学说,要求人们通过认识假有来建立诸法性空,抛弃一切世俗的认识。“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即人们不仅要认识到事物的空性,连主观意识的中所建立的空之想法也应排除,以达到“离有无两边”,“离有离无处中道”的最佳认识。僧肇谈空,也强调这一方法和目的。他说:
  智之生也,起于分别,而诸法无相,故智无分别。智无分别,即智空也。诸法无
  相,即法空也。以智不分别于法,即知法空也。岂别有智空,假之以空法乎?然智不
  分别法时,尔时智法俱同一空,无复异空。故日以无分别为智空也。
  这里所说的智慧之建立,是因人的思想认识上判断分别有别而造成的。这也是一种见色知色,观空晓空的不完全之认识。“诸法无相”是指万物无固定相状,实为性空的认识。因万事万物没有常性,处于经常变换的情形中,人们不可能在把握后,而建立的一种完全,圆满之认识。达到这种认识,心中就不会再有分别虚妄之念想,于是建立了一种空的智慧,体验到佛法的真谛。这就是佛教所说的“无分别智”,即“上智智空”。“诸法无相”就是“下智法空”。体验了智空,以一种无分别的认识来看待万物,就能悟得明了法空的根本性质。但这又决不是说智空与法空是对立的,因为从般若学的相即相离的观点来看,法不离空,空不离法,即谈空不能离开法,谈法不能离开空,所以“岂别有智空,假之以空法乎?”也就是说,没有用另外一种“智空”来假以空掉诸法的,同样,在法空之外,又有智空的说法也是不对的,只能说,当达到无差别智时,智空与法空同在一个“空”之中,此外,再也没有其它另外的“空”可言。所以,以不起分别智认识的智空是为空的最高和最终的认识。僧肇又进一步解释说:
  ……以无分别为智空,故知法空,无复异空。虽云无异,而异相己形,异相异形。
  异相异形,则分别生矣。若智法无异空者,何由云以无分另咔为智空故知法空乎?问智
  空,法空可分别耶?智、法俱空,故单言一空则满足矣。
  僧肇虽然明确宣称“尔时智法同俱一空,无复异空”,但是他同时指出,虽说“无异”,即没有其它分歧,但是就具体事物而言,还有“异相己形,异相异形”的特殊情况,而且正是因为万物有了这种特殊的情况,于是才有生出分别心的不同认识。那么,所谓的“智(空)、法(空)无异空者”,又怎样以无分别为智空而去体现法空白争呢?智空和法空到底可不可以分别提出呢?、他认为,所说的智空也好,法空也好,它们都是空,所以从空的角度而言,只说“一空”就可以满足“空”之定义了,正由于有了这“一空”,也就囊括了其它的空,甚至囊括了所有的空,“故单言一空则满足矣。”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僧肇认识空,分析空的逻辑线索,应是遵循“智空——法空——智法俱空——无复异空——(一)空l,,的思路而深入开展和进行论证的。具体地说,即要人们首先建立无分别心的般若空智慧,排除一切世俗的认识,从而生起无分别的真实认识。然后再用这种般若智慧遗观洞照世界的一切事物,看到它们所具有的无常性和自性空的特点,从而在认识上根本否定世俗事物的真实性,得出诸事物皆为不真实和虚妄的认识。最后建立起一种唯有空的全新的最高认识和达到这个境界。这种论证的方法,从哲学上看,是使用的从个别(智空)到一般(法空)的方法,最后得出了带有普遍性的结论“空”。.这个论证方法和佛教史上论证空的.“我空——一法空_一我法两空”的线索是基本上一致的。“智空”因起于分别心而得到,是_种主观认识而来的,与通过禅数观空的方法基本相似:“法空”是通过“智空”而进一步演绎出来的,与禅数学上的“我空”推出“法空”的路数相同。所以,僧肇在论证空的方法和思路上仍是佛教使用的方法,“我法两空”最后终归一空,“智法两空,故单言一空则满足矣。”可见其最后目的没有什么两样。虽然僧肇在谈空,证空,论空、议空时使用了不少道家老庄的用语,可是他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的运用.,并没有离开佛教,骨子里还是佛教的。
  僧肇还谈到大小乘佛教对“空”的区别和不同之处。他说:
  小乘观法缘起,内无真主,为空义。虽能观空,而于空未都泯,故不究竟。大乘
  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无不极,所以究竟义也。
  小乘佛教以观空见空,‘观五蕴缘起,五蕴无我,而得“我空”,由是而推出“法空”。僧肇认为,这种以观法缘起的“小乘空”,特点是“内无真主”。“真主?,是说在诸法中没有一个真正的主体,各种事物相互待缘而和合生起,当没有缘和生起时,即为空义。虽然这种观空的方法能够通达空义,可以体空:证空,但是它的理论缺陷在于,未能够把所有的事物都给空掉,仍然留有自身空的尾巴。例如,小乘空宗《成实论》就强调“无”特点,认为:“法不自知。“……现在不可自知,如刀不能自割”从“法”的性质来看,“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过去没有,未来没有,也是在现刻缘生而出。已经缘生出的“法”,并不能了解自己(自知),“如刀不能自割”,因此、“法”也无自体,“法不自知”。《成实论》从“法无自体”必然推论出“法不自知”,所以“若知诸法无自体性,则能入空”,本宗理论最后的旨趣,在于“得真空智,知本来无”。“无自体性”是取得空观的认识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则就不能体空,识空、见空。按理说《成实》已经谈到了自性空的问题了,就此而论,它所以被称为“空宗”。可是它在谈论空时,又说“如说因诸法无体性,依一舍心断。”“一舍心”在这里实为“诸法”的代名词。只要断绝了“心”的认识,心灭即无体性,色无体性,识无体性,诸法自然也无体性了。《成实论》是把现实世界万物都纳入了“一舍心”的范畴,不承认客体的存在,只承认主体的作用,万法无非是人心的“显现”而已。于是《成实论》在谈空时,既强调诸法的“无自体性”,同时又构造了一个“一舍心”,未能作到全部空掉,在理论上保留了一个“一舍心”的尾巴,没有达到大乘所说的“究竟义”,所以僧肇批评小乘的“空”是“虽能观空,而于空都未泯,故不究竟。”《成实论》也因此没有能够做到“究竟空”,而被称为“小乘空宗”。 、·
  而大乘佛教的“空”,有二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说诸事物所显现的一种原始的内在空性的本质,而不是仅持的语言意义上的空性。其特点是不能说出,不可言象,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而且既要空,就要做到空都全泯,即不仅要把客观世界给空掉,而且还要把主观世界给空掉,甚至连主观意识都空了,事物只有空性,别无它物。这才是大乘的究竟空义。另一方面,.讲空日时还不能脱离“有”即空有相即,空有不离。其特点是“在有不有,在空不空”,体现的是“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的状态,由此就能作到“理无不极”,这也是“究竟义”。在般若学里称为“般若观照”。.那么,对那种确实存在的“异相己形,异相异形”的情形,又该如何解释呢?因为现实世界里的的确确存在着这些千差万别的情况,而且也不能为人们所否认,并且正是这些“异相己形,异相异形”,的现象,造成了人们对事物的不同认识,即僧肇所说的“异相异形,则分别生矣”的“分别心”。对此,僧肇又从般若观照的角度作了阐述。他说:
  向之言者,分别于无分别耳。若能无心于分别,而分别于无分别者,虽复终日分
  别,而未尝分别,故日分别亦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从世俗的眼光来看,有分别和无分别两种认识情况,而且它们都是依赖于心的作用而生起的。但是,.如果无心去执著于分别的认识,也就不存在分别与无分别可言。具体地说,虽然终日都面对着各种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但只要你不去注意它,不起妄心,既便是分别,也是无分别。以空性洞照万物,面对事物的分别现象,不云执著,离于“二边”,故分别也是空相:到此,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僧肇已经掌握了中观派空宗的基本理论和思维方法,并且熟练地运用和驾驭它。他所强调的不仅要空掉客观存在之物,还要空掉主观的认识,充分体现了龙树大师的“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以及“诸法性常空,心亦不著空”的彻底中道空观,所以罗什评价他是“秦人解空第一者”,应是当之无愧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黄夏年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黄夏年教授)  

 黄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守端禅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黄夏年教授:禅宗研究一百年 

 黄夏年教授: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 

 黄夏年教授:惟贤法师与七塔寺 

 黄夏年教授:当前中国大陆佛学研究的难点与对策 

 黄夏年教授:佛教和平走进全球化与多元化时代 

 黄夏年教授: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 

 黄夏年教授:天台德韶与天台宗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与时俱进思想初探 

 黄夏年教授:明州佛教与四明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