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温金玉教授:佛教与世界和平


   日期:2023/7/23 18: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与世界和平

温金玉

佛教具有鲜明的国际性,上世纪70年代日本大平首相访华时说,日本信仰佛教的有8700万人之多。同时佛教在港、澳、台同胞中和旅居海外的侨胞中,受到广泛信奉和尊重,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发挥佛教的独特优势,争取团结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吸引他们回内地投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可以说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佛教在推动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世界和平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发挥了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与日本佛教界的友好交往。1952年10月,“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国佛教界托人赠送日本佛教界一尊药师佛像,这在日本佛教界友好人士中引起了巨大反响。同样,我们也利用佛教这一纽带较好地联系和推动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1956年9月8日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由印度、锡兰(现称斯里兰卡)、尼泊尔、老挝、柬埔寨、泰国、越南7国的高僧组成的国际佛教僧侣代表团到达北京。代表团把从印度携来的3尊释迦牟尼像、种在金盆中的6株菩提树苗赠送给中国佛教协会。1963年11月,中国佛教界发起召开了亚洲11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徒会议。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局势变化,“世界宗教者和平会议”(WCRP)和“亚洲宗教者和平会议”(ABCP)等国际宗教和平组织相继成立。1984年第14届“世佛联”大会在斯里兰卡科伦坡举行,赵朴初会长率团参加,当选世佛联副主席。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往来打破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的外交封锁线。1979年“世宗和”第三届大会上,赵朴初当选副主席。中国于1986年在北京主办了“世宗和”国际理事会。中日两国佛教徒为了促进友好往来,1993年,赵朴初会长在中日韩三国佛教领导人参加的盛会上提出:中日韩三国佛教界的友好交流自古至今已形成一条“黄金纽带”,这引起与会的日本、韩国佛教界的共鸣,他们提议召开三国佛教首脑会议,以进一步推进三国友好关系的发展。1995年三国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北京宣言》,后来1996年在韩国、1997年在日本举行的会议上,分别通过了《汉城宣言》、《京都宣言》。“黄金纽带”的构想,也引起三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04年10月,第七次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取得了重要成果。会议以“黄金纽带”的新构想为主题,全面总结了三国友好交流会议创办1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基本经验,并由海峡两岸四地(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佛教界高僧提出适时在中国举办“世界佛教论坛”的倡议,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和积极响应,获得中央政府的支持。通过国际交流,增进了与各国佛教徒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中国佛教成为一支不可替代的民间外交力量。

与香港、澳门、台湾三地佛教界的友好往来既是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所致,也是促进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2002年2月23日,法门寺佛指舍利由西安启程赴台湾地区供奉37天,引起了巨大反响,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不但加强了两岸佛教界的了解和友谊,也使得许多台湾民众对祖国大陆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

2004年大陆佛教音乐团和台湾佛光山梵呗赞颂团首次组成中华佛教音乐团,在3—4月间,分两个阶段赴台湾、澳门、香港地区和美国、加拿大等国进行了9场联合演出,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圆满成功。演出人员由海峡两岸百余名僧众组成,代表了中国海峡两岸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佛教。这次活动对弘扬佛教文化、加深两岸佛教徒的民族感情和法缘血缘关系、促进祖国统一起了积极作用,同时向世界展示了海峡两岸佛教界的团结与融合,将有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走向世界。中国佛教界所开展的与港澳台佛教界的联谊活动,是任何其他力量所无法替代,无法相比的。联谊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对推动“一国两制”、促进和平统一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温金玉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温金玉教授)  

 温金玉教授:永明延寿禅戒思想研究(提纲) 

 温金玉教授:云门家风 

 温金玉教授:天衣义怀禅法略述 

 温金玉教授:中国佛教信仰结构解析——以汉传佛教为中心 

 温金玉教授:杨岐宗理 

 温金玉教授:道安与僧制建设 

 温金玉教授:莫将少林辜负——关于文化定位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弘一法师弘律因缘探究 

 温金玉教授:影落峨眉第一峰 —— 悼一代名尼隆莲法师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佛教戒杀护生与生态文明——以吕碧城为中心的考 

 温金玉教授:马祖道一丛林建设及其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