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许智铭居士:谈佛说诸妇不相随


   日期:2023/5/30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谈佛说诸妇不相随

智铭

佛陀曾告诉弟子们,每一个人道众生,都具有四种因缘,对这四种因缘贪恋不已。不过,众生对这四种因缘不是平等相待而是有轻重差别之分的。因为贪着这四种因缘,所以离道日远,输回流转于生死之中。

这四种因缘就是揩每个人的身体、财富、亲属和人意。为了说明的方便,佛陀以一人娶四妻来作比喻。比喻每个人每日如何面对这四位妻子。

第一位妻子比喻为四大假合之身,作丈夫的人,对这第一位妻子最为钟爱,凡是行、住、坐、卧,无不相随相偕,从来不曾分离,尤其是沐浴、庄饰、饭食、五乐的时候,无不常在一起。只要这第一位妻子有什么寒、暑,饥、渴,作丈夫的人总是爱护有加,刻意保护,凡是她所喜欢的东西,无不慷慨地给与,从来不会因为吝啬而发生争执。

第二位妻子比喻为每个人的财富。每个人得到了她的时候,必心生欢喜,一旦得不到,就心生忧悲。为了争取这第二位妻子,到老死还不肯罢休,甚至为她打官司也在所不惜。

第三位妻子此喻为眷属,对待这第一二位妻子,也常嘘寒问暖,表示关怀,在她高兴的时候,与她一道高兴;在她苦恼的时候,则善为宽慰。但是,当她一旦病苦缠身,骨瘦如柴的时候,就心生厌患,或与她远离,使她非常思念。

第四位妻子比喻人意。这位妻子只是供他使唤,工作非常辛劳。虽然她常想来亲近一下,可是作文夫的人却不闻不问。不与她谈话,很少爱护她,连多看一眼也不愿意,根本不将她放在心上,使她非常苦恼。

当那位丈夫快要死去的时候,就想要求四位妻子中的一位、二位、三位或四位相偕而去。于是,他唤来第一位妻子说:

“我现在快要死了,你应当随我而去。”

第一位妻子听了却说:“我不能随你去。”

丈夫听了,非常诧异,就责问她道:

“过去,我爱你无比,你要什么或要多少,我都随你之意而给你,我养育你、保护你,从来不曾违逆你的意思,你为什么不随我而去呢?”

第一位妻子答道:

“你虽然很爱我,但我终不能随你而去。”丈夫听了非常悔恨,便叫第二位妻子来说:“你应当随我而去。”

第二位妻子说:

“你过去只爱重第一位妻子,她尚且不肯随你而去,我当然也不能随你而去。”

丈夫说:

“过去,为了要得到你,一生勤苦,不堪言状,为了你,受饥、受冻、冒暑耐渴。当火、水来侵;县官来执、盗贼来袭、恶人相夺的时候,为了护着你,常与他们相抗拒,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得到了你与我常相左右,你为什么不随我而去呢?”

第二位妻子听了,有点生“地说:

“喂—你得弄清楚些,你是为了自己的贪心而强求于我,我可从来不曾求过你什么,你为什么说一生为我勤苦呢?”

丈夫被第二位妻子责备过后,转向第三位妻子说:“你总该随我而去吧!”

第三位妻子也说:

“过去,我曾接受过你施与的恩德,但我顶多遥你到城外,可不能随你到那要去的地方。”

丈夫听了也很“恼,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唤第四位妻子说:“我要离开这世间了,你随我去吧!”

第四位妻子说: 

“我离开父母,就是要来供你使唤的,死生苦乐,常随你左右,你到什么地方,我当然随你而去。”

那位丈夫得不到一向爱重的前面三位妻子的相随,却得到平时最不关心的第四位妻子答应,愿意相随而去,心里觉得暑胜于无。

佛陀说完了这个故事,告诉弟子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这四位妻子——身体、财富、眷属,人意。身为比丘的佛弟子,要想解脱这四种缠缚,若不修四行,即不得度脱。所谓四行者,是:

一、忧苦:这忧苦由何而来?是因为众生见色、受、想、行、识是我,因而被色、受、想、行、识系着。原本没有忧苦的人,因此而有了忧苦,若能知色、受、想、行、识非我、非异我、不相在,行于中道,即能成就正慧,修成了这正慧者即得度脱。

二、习欲:这欲由何而来?是因为有贪而来。有贪者则必有欲。这贪又是因为见色、受、想、行、识是我,因为是我,所以即生爱着,爱着即生贪,由贪而生欲,若以正智观察此能见色的眼是无常,即成就正观,凡成就正观的人,对这色身不但不再生爱着,反而生厌,因为生厌,所以离贪,离贪则离欲,无欲则是心解脱,若耳、鼻、舌、身,也都能离于声、香、味、触等等的贪着、欲着,即是心解脱。所以“习欲”者是修习离欲。欲是苦,离欲即是度脱。

三、尽空:这个“空”不是第一空,也不是第二空,而是中道第一义空,这中道第一义空是不执第一空,也不执第二空。二空不执,即是“尽空”。达于尽空境界者,即修断了五阴,不见有我、异我、相在,臻于诸法不执,诸空不执的中道,臻于中道者即得度脱。

四、消灭:这里所说的“消灭”者,是行者以正智观察五阴非我、无常,故不为所着。不着五阴,则五阴于我无所作用。五阴于我不起作用,虽有即无,故说为“消灭”。这不是行者执意去“消灭”五阴,是五阴自然不现。五阴不现而消灭,故得度脱。

佛陀认为众生之所以不能度脱,是因为恋着自己四大假合虚妄不实的身体、财富、眷属、意神四者。这四种因缘能使众生变成愚痴,佛陀以一人娶四妇的譬喻来比拟这四因缘。要脱出这四因缘的缠缚,必须依上说四行去修学,修此四行即可去愚痴,无愚痴则诸恶息而不生,不行恶者则不受殃,不受殃者即不生,不生即不老,不老即不病,不病即不死,不死便是泥洹之道,得正解脱了。

摘自《内明》188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