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八


   日期:2023/4/18 11: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八)

净界法师讲述

请大家打开讲议第九面

第十二章 举难劝修

佛陀在这一章共举出二十种困难事情,以劝勉我们修学。一般人的生命没有目标,一天过一天,做事遇到困难就放弃了。这段经文的「难」是有主动的正面意义,所谓的「难能可贵」,也就是说,以下的二十种事情的确是困难,因为它违背凡夫的习气,而在困难中能成就,这种功德尤为殊胜,故以这「难能可贵」的因缘,劝勉我们努力行之,所以佛陀这里所说的「难」,有劝修的涵义。

佛言:「人有二十难— 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瞋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

消文 藕益大师说,这二十种困难因缘是后后超胜前前,后面功德超越前面的功德。这二十种难可分为三大科,第一科约修善,第二科约断恶,第三科约度众生。在菩萨断恶修善度众生的广大行中,有二十种难能可贵的功德应该要去成就:

贫穷布施难:生长在生活资具贫困环境的人,他又能修学布施,这样的功德特别难能可贵,因为他的布施直接影响到他的生存。也就是说,有财富的人能布施很多钱财,功德不一定大,因为所布施的钱财不会影响到生活的相续。但贫穷人即使是少许的布施,这会直接影响到生命的生存,所以贫穷人少许的布施,所得到的福报特别广大,因为他的布施心力特别强,所以贫穷人能修学布施,功德尤为殊胜。

豪贵学道难:这是生起出离心。富豪尊贵的人,若能生起修学圣道的道心,这也是特别尊贵。豪贵的因缘使人忙碌,在忙碌中很难修学佛法,所以在复杂的人事因缘中能放得下,生起出离心,这道心比一般人坚强,所以功德也特别殊胜。

弃命必死难:这是讲到精进心。一个人所珍视的是自己的生命,在修学佛法过程中,譬如持戒过午不食,或持其它的戒法,因而威胁到自己的生命,仍能坚持所受持的法乃至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功德也特别殊胜。藕益大师说,一个人会弃命必死,他内心应该有明确的皈依处,才能有这种力量,因为凡夫都是以生命为皈依处,现在他有另一个皈依处,所以才能够放弃生命。譬如中国的圣人孟子说:「生命是我所珍贵,仁义也是我所珍贵,假如这二者不能兼得,必定要选择一样,我宁可放弃生命而追求仁义。」这就是孟子的名言—舍生取义。为什么他愿意放弃生命而追求仁义呢?因为他认为仁义比生命更珍贵,所以一个人能弃命必死,他内心中应该有高超的见地,才能做到别人之所不能。

得睹佛经难:这是说明智慧心。我们在十方世界的无量因缘中,「十方世界无量觉中,妙法明旨不可得而闻也。」在无量众生中,我们能得到人身,又能遇到佛法,这也是特别的尊贵,因为不能遇到佛法就不能开启智慧,若不能开启智慧,生命只能跟着感觉走,只能根据数十年的经验来判断生命的取舍,而不能吸取十方诸佛菩萨的高超智慧,这样的生命实在非常遗憾。所以能得睹佛经,直接吸收先圣先贤的智慧,这件事特别尊贵。

生值佛世难:在个体生命的流转中,我们大部分都是生于佛前佛后,若能生长在佛世,得到佛陀的亲自教化,这更是特别的尊贵。有些人对净土法门有误解,他们误认为修净土是为追求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黄金铺地等美妙的庄严,虽然这是庄严的境界,但并不是重点,求往生净土主要是为了见佛闻法,因为留在娑婆世界,根本不可能见到佛陀,只能见到佛像,若要等到弥勒菩萨下生成佛,那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时间,所以求生净土是为了亲近阿弥陀佛,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若生长在有佛住世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殊胜的因缘。前面是约修善,以下约断恶来说。

忍色忍欲难:这是断除贪欲。若遇到男女的美色,或各种美好财富资具境界现前,自心能安忍不动,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

见好不求难:这也是断除贪欲。若见到种种的利养好处,本来是可以非理的得到,但内心能守住本分,不起非分之想,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这里对贪欲的对治,能「忍色忍欲,见好不求」,是因为内心有观照力,能了知五欲的过患,「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世间的五欲与佛法的功德庄严是不同的,有福报力的人追求五欲,他虽然能得到这五欲,但一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虽有福报享受五欲,但也会在享受五欲的快乐中,造作烦恼,造作罪业,有如美食夹杂毒药,吃下美食时,也同样吃下毒药,来生就会因为享受这五欲的快乐,而付出刀山油锅的代价。若能如此观照,就能把贪求五欲的心,转成希求佛法的功德,在佛法中修学持戒、布施、拜佛,心中也能产生快乐,而这种快乐没有过失。所以同样是乐受,当然要选择没有过失的乐受。所以这里的安忍是透过智慧的观照,而善知取舍,这忍不是勉强的忍,强忍是不能持久的。

被辱不瞋难:这是瞋心的调伏。若被他人非理的羞辱,内心不起瞋心,这也特别的尊贵。藕益大师以观察「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秧」,来对治瞋心,观察自己之所以会被羞辱,是因为内心中累积了某种罪业,当这罪业遇到因缘成熟时,就会被释放出来,因此在被羞辱的过程中,这是在折损罪业,如是作「随缘消旧业想」,就能调伏心中的瞋心。总之,我们在断恶时,无论是在调伏贪心或瞋心,都要有理性的观照现前,以理性来疏导自己的情绪,所以观照力是很重要的。

有势不临难:这也是瞋心的调伏。如自己是道场的大执事,虽有势力来压迫别人,但待人处事是依止谦卑而不是依止势力,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因为有力量能仗势欺人,但自己并不这样做,这是内心有慈悲心。

触事无心难:这是无痴,这无痴是根本无分别智,这种智慧在复杂的人事因缘中,能消除自己的得失心。若在佛堂打坐,没有人事因缘的干扰而安住在无心,这并不尊贵。在历缘对境时,能观察一切的人事因缘是无常、无我,而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中,这件事就特别的尊贵。

广学博究难:这也是无痴,这无痴是后得有分别智。若能广泛学习,又能会归一念心性,做深入的思惟观察,这样的修学佛法是特别尊贵。

除灭我慢难:这是调伏慢心。慢心是「恃己所长,高举为性。」一般初学者没有什么资粮,不容易起憍慢心。若是精进用功者,如有布施、持戒、禅定等资粮,他有了这些资粮后,又没有修我空观,他就仗恃这资粮而高举自我,这就是我慢,认为自己在世间上是特别的尊贵。当我慢心生起时,「谦受益,满招损」,他的福报就会开始受折损。所以一个人要保持福德智慧资粮,随着生命的增长而不断的进步,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谦卑,把自己的姿势站低一点,这对自己永远有好处,自己的福德智慧资粮才会在各种因缘中,不断的增长进步,所以说「谦受益」。

不轻未学难:这也是调伏慢心。对于未学的初学者,不要轻视他。

藕益大师说,有四种因缘不可轻视:

(一)火虽小不可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火虽小不可轻视。

(二)龙虽小不可轻:龙长大后,可造成广大水灾。

(三)王子虽小不可轻:因为他是王子,有一天会继承王位,做大国王,他有大自在威势力。

(四)沙弥虽小不可轻:僧团里的沙弥、沙弥尼,现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资粮,但他(她)只要不放弃努力,不退失道心,总有一天会成为大和尚、大和尚尼,住持一方,广度众生,所以沙弥虽小也是不可轻视。以上四种的眼前因缘并不殊胜,但皆有潜力,故不可轻视。

心行平等难:这是调伏我见。在差别的人我因缘中,心能保持平等,不认为自己特别高贵。

不说是非难:这是调伏法见。对唯识、天台、中观等各种法义的差别相,能融通会归一念心性,这也是特别的尊贵。到这一段为止是灭恶,以下说明度众生。

会善知识难:会是如法的亲近,能亲近善知识也是特别尊贵。藕益大师说,一个人的是非情见不忘,决不能如法亲近善知识,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也提到这个观念。我们在修学佛法中,一定要吸取别人的经验,因为有些人在某方面的确有殊胜的功德。如果是生长在正法时代,善知识都是圣人,他们的身口意皆清净庄严;但在末法时代,善知识虽有戒波罗蜜功德、禅定功德、智慧功德,他的身口意也有一些过失。譬如我们是贫穷众生,我们想要追求珍宝,若生于正法时代,这珍宝都放在干净的处所;但在末法时代,珍宝却都放于垃圾堆中,若要取珍宝,就必须忍受垃圾的臭味;若放弃寻求珍宝,自己依旧贫穷。所以「会善知识难」,亲近善知识要「见德不见失」,重点是学他的功德,不必计较他身口意的微小过失,如此保持厚道感恩的心,自己才能受益。

见性学道难:若依止我空、法空的无所得心为根本,了达烦恼可以断除,善法可以成就,依止这甚深见,修学广大行,这也是特别尊贵。

随化度人难:这是修大悲心。能随顺众生,观察其根基,知道他心中的好乐,以善巧方便度化他,这件事也是特别尊贵。

睹境不动难:这是修忍力。度化众生除了要有大悲心,忍力也是很重要,《法华经》说:「坐法空座,入慈悲室,着忍辱衣。」这是成就法师的三种功德。

善解方便难:前面「随化度人难」是约着观察众生的根机,这「善解方便」是约着法来说,如能善解唯识、天台、中观的善巧方便来度众生,这也是特别的尊贵。

释义 以上二十个殊胜困难之事,藕益大师总结说:「难易之别在于一心」。前面的难是约着外在的环境,如在贫穷环境中,生布施心很困难;生长在富贵境界,学道困难。环境的确会影响我们的内心,但真正关键在于这念心的智慧。我们想到达彼岸一定会遭遇障碍,假如在修习种种的断恶修善度众生中,没有般若的方便,则很难到达彼岸。我们修学佛法不是从零开始累积,而是夹带烦恼障、业障、报障的因缘而开始起修;这念心性在无量劫的流转中,每一个个体生命受种种颠倒的熏习,累积了众多的烦恼障、业障、报障,所以我们是从这负面的力量中起修的,这三种负面力量会有反弹作用力,过去所造的杀盗淫妄的罪业,现在虽已不做,但已经做过的罪业累积在心中,它会不断的障碍你;此外,色身果报体的老病死,它也会不断的障碍你,这就是所谓的难,若要突破这些困难,须仰仗我空观法空观的智慧观照。修难行道如是,修净土亦复如是,所谓的临终正念难。藕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上说,临终时是一个人障碍最严重的时候,平常的烦恼或病痛都比不上临终时的严重,因为临命终时,一生的善恶业力都表现出来,所以临终时是乱心位,心非常扰动,今生的因缘要消灭,来生的因缘还没出现,这时的心是内忧外患。这时「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呢?」我们可依止佛号,佛号是自己的皈依处,但依止佛号也不是很顺利,念佛时会有很多的障碍现前,所以这时以我空观、法空观的般若智慧来破除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我读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的注解,他说有些人临命终时,十念可往生,有些人十念不足以往生,而需要很多念。黄念祖老居士说,若能依止般若波罗蜜,临命终时障碍虽现前,这时若能观察「因缘所说法,我说即是空」,内心安住在清净本性,对如梦如幻的障碍,不随妄转,如是十念即可往生,因为这障碍不能障碍你。若没有般若的方便,把这些因缘所生法当做真实看待,则十念还不足以往生,须先花时间破障,然后再念佛感应道交。所以「难与易」中,外在的环境是一个因缘,但藕益大师说:「难易之别,在于一心。」内心是否有般若波罗蜜的甚深见,这才是关键点。

第十三章 问道宿命

以下有三章,佛弟子对断恶修善提出问题,请佛开示。这一章共有二个问题,一是问圣道,一是问宿命通。

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佛言:「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消文 沙门问佛陀说:「什么因缘成就宿命通,什么因缘成就圣道?」宿命通是了知过去生命的种种差别因缘,知道自己过去生是在三恶道,或在人天,哪些人是自己的父母,哪些人是恩人或冤家,了知这些过去的因缘。宿命通是观察有为法,圣道是观察无为法,能契入我空、法空的真理。

佛陀回答说,成就圣道有两个因缘:

(一)净心:净心简单的说是调伏现行烦恼。虽然我们内心累积很多烦恼的功能,我们先不处理这些已经累积的烦恼功能,而先处理心与境接触时,所表现出贪瞋痴的现行烦恼,故先断现行再断种子。若要断现行烦恼,心中必须要有戒定慧的法宝,在烦恼现前时,以持戒断除身口的现行,再以持咒或念佛的力量,断除意业的现行烦恼。当然在断烦恼时,若有观照力会更有力量,观照「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如是来净化心念。

(二)守志:坚守自己的志向。修行是错综复杂的过程,有时顺利,有时遇到障碍,在出现障碍时要保持最初的发心,坚定的走下去。

如是一方面努力调伏烦恼,一方面绝不放弃自己的志向,如此就能契会圣道,为什么呢?「譬如磨镜,垢去明存。」镜子本身是有光明,但被灰尘所遮蔽,若能除去灰尘,光明自然显现,修心修圣道的道理亦复如是。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若要成就宿命通,就要断欲无求修禅定,这是依止持戒断除身口欲望的造作,其次依止禅定断除意业对欲望的追求,成就禅定就有宿命通。

释义 藕益大师说,提问题沙门的重点是在神通,但佛陀先回答圣道,再回答神通,所以佛陀是提醒他先要成就圣道,重点是在圣道,再成就神通。刚开始修行时先不要急着成就神通,因为有为诸法若没有空观的基础,知道的事情愈多,障碍也愈多。若知道过去百千万劫以来,哪些人是自己的冤家,哪些人是自己的亲属,内心更难平静下来。所以智者大师一再强调,空、假、中三观中,先修空观,再修假观,最后修中观。所以问的人是先问宿命通,再问圣道,但佛陀却先回答圣道,要他先调伏有所得心,再修假观,成就神通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这是修学的次第。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

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

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消文 沙门问佛陀,哪些是清净的善法,哪些是圆满的法?一个是问本质的清净善良,一个是问量的圆满。佛陀答说,若能行道,内心生起戒定慧的广大行以断恶修善,这「行道」是在佛堂的静中修学;「守真」是历缘对境时,能把所修的道,在心中生起观照力与调伏力而守住「道」,这就是善。这善法在什么因缘能圆满呢?与道合者大」,若戒定慧能与我空、法空真理相应,这戒定慧就广大圆满,能从有为功德转成无为的功德,这称为大。

释义 对善的定义,一般讲善是指善业,如布施、持戒的善业;但这里所讲的善—「行道守真」是指善念,佛法认为善念比造善业更重要。如一个人在佛堂打坐修止观,好像什么事也没做,但他正在生命中栽培非常珍贵的善根。若你今天能修行善业,是外在因缘力量所促成,但你心中没有善根,当因缘改变时,就不能修善了,因为你这善法是假借外在的因缘而成就,你只能在平顺环境里,在种种因缘具足时才能修善。这个人整天在佛堂打坐,修止修观,好像什么善法也没做,但其实他是在「行道守真」,以后他之所以能生起广大善法,是因这时所栽培的善根,而且以后修善时,无论是在顺境或逆境,他都能行善,因为善法是从内心所发动出来的。因此这里佛陀所解释的善法是比较深入,这是指善念。所以佛陀的涵义,培养善念比积集善业更重要,因为有善念一定可以修善,能修善不一定有善念。

第十五章 请问力明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

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

消文 沙门问佛,什么因缘能产生广大力量呢?这力量是指福报,福报大者,他的生命就有堪能性有力量。又问什么因缘能产生光明?有了光明智慧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所以这光明是指智慧。

佛陀答说,一个人能依止智慧产生忍辱波罗蜜,对他人的羞辱能安忍不动,这个人能产生广大力量,为什么呢?这有二个理由:

(一)不怀恶故,兼加安健:一个人能忍辱,内心不起瞋心,心情经常心平气和,所以他内心是安稳强健的。我们虽修布施、持戒,造作种种的善业,假设没有忍辱,善的功德很容易遭受破坏。譬如你本来念佛或静坐都修的很好,但若发一次脾气,念佛念不下去,静坐也坐不住,内心躁动不安。所以内心能不起瞋心,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内心能安稳快乐,又强健有力。以上是约内心的功德,以下约外在的功德。

(二)忍者无恶,必为人尊:若能修忍辱,对众生不怀恶念,广结善缘,未来成就尊贵的果报。

「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智慧的获得,佛陀分为二个次第,首先成就根本无分别智。成就智慧,起初是以空观智慧消除心中的烦恼,当然这空观要有持戒、修定的广大行为基础,以空观消灭烦恼污垢,内心清净而没有瑕秽烦恼,这是最为光明的清净心。以上是修空观而获得根本智,有了根本智就很容易修假观产生后得智。后得智是什么相貌呢?「未有天地,逮于今日。」这是从无始以来至今日的百千万劫时间。在空间上,十方世界一切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眼睛都能见,内心都能了知它的前因后果,耳朵也能听闻种种的差别音声。「得一切智,可谓明矣。」一切智包括根本智与后得智,得一切智是世间上最有光明智慧的人。

释义 佛陀讲六度,在讲完布施、持戒后,他一定要讲忍辱。为什么要修忍辱呢?《大智度论》说,布施、持戒有如珍宝,在得到珍宝后,须有一间库房来珍藏这珍宝,才不会被盗贼所偷窃。所以虽努力积集功德,假如不修忍辱,容易起瞋心发脾气,「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修功德时很辛苦,但因没修忍辱,而破坏了功德,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说忍者多力。

前面佛陀讲福德偏重在布施,这里讲的福德偏重在忍辱,这应该如何分别呢?如果是初学者,布施、持戒就很重要,因为自己没有什么资粮,也不太可能发脾气,起初自己会很认命的布施,为大众师服务,广泛奉持佛陀戒法以积功累德,所以初学者偏重布施、持戒等积集福德。这里的忍辱,佛陀是针对老参来说,把以前所修的福德保存下来。所以一个人积功累德不难,但要把所积集的福德保存不失,却是比较难。譬如说你现在有福报力了,你对现在的道场感到不如意,于是自己去盖个道场,但盖道场就折损了你的福报,因为你要耗损精神体力,而且自己做方丈,也要修忍辱包容眷属。所以一个人做错事,会愈走愈错,是因他起初的一念瞋心没转过来,如果一念瞋心能转过来,安忍不动,他以后那些没必要的耗损将不会发生,所以人生是不是都在一念之间呢?因此一个人积功累德不难,但有功德时,遇到非理的境界,心能安忍不动,这个人能成就大功德。所以佛陀这段经文是对所有老参修行者开示,若内心已经有殊胜的布施、持戒功德,接下来要修忍辱,「忍辱多力」,为什么呢?「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内心安稳快乐,强健有力,又能成就尊贵的果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