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傅味琴居士:心理导引——喜(20~29) |
||
日期:2023/4/17 23: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
||
喜(20) 有欢喜才有团结 本次提要: 能从别人角度去想,心量就大了 欢喜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世间人能够成就大的事业,也是从欢喜中来,欢喜的人脑子比较灵活。怄气的时候想来想去想自己,不会替别人着想,心量非常小,所以人际关系搞不好,原因就是唯有爱自己,维护自己。如果从别人角度去想,心量就大了,心量大的人,哪怕吃亏一点,他也欢喜,所以说气量越大,福气越大,这是一个必然的反应。你气量一大,经常替别人着想,别人一高兴,你也高兴。世间上的人尚且要搞好群众关系,大家出力能办大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是一件好事情。 有欢喜才有团结 小学课本上就说:一根稻草丢不过围墙,很多稻草捆起来,就丢过去了,这意思就是要团结,团结力量大。你以不欢喜的心去团结别人,是不大可能的,只有以欢喜心,处处替别人考虑,才能跟别人团结得起来。 不要把起烦恼看成小事 前几天女众部想培养一个居士学生负责厨房工作,有个同学很愿意,可是她更愿意听法,这就有矛盾了。“我每天在厨房里,有的课就听不到了,”难免有点起烦恼,在别人看来这是小事情,我却看成大事情,所以我马上赶到女众部去。我给你们讲这个例子是提高你们处事的能力。 解决矛盾的秘诀要多替别人着想 最容易解决问题的秘诀,是处理问题时要替别人着想。女众部的居士学生,都不收伙食费,不参加劳动培福,那不是消福气了吗?所以分配你什么工作,必须欢欢喜喜地去做。如果觉得有难处,也要替别人考虑。学生喜欢听法,不是一件坏事,要替她多考虑。怎么解决?我看了一下课程表,我到女众部去讲课,上午只有一三五有课,矛盾在上午,那不是很简单吗?为了不影响她的听法,一三五不进厨房。这么一说,皆大欢喜。我就告诉她们“这个矛盾你们这么难解决?怎么我一来就解决了?关键就在要替别人着想。”凡是好的心愿,我们都要赞叹鼓励,有难处,我们都要帮他。我们学了佛法以后,在自身方面:修养品德、思想境界都要提高。在处事方面,遇到矛盾多替别人着想。 世间上人很难放下个人利益 喜从法来,法就是佛法,世间也有法,世间上人按照世间法去发展事业,也会得到成功。世间上也有心胸宽大,理想很高,品德善良的人,我们佛弟子得到了佛法,远远要超过他们。世间上的人,当个人利益跟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他很难放下个人利益。他也愿意给你办一点好事,可是他自己也要拿点好处,完全没好处的事情,世间上人气量再大也不肯干,有句老话:“赔本生意不做。”即使赔点本,能给很多人利益,他也不做,做生意总要赚钱,将本求利啊。佛门不求名不求利,尽各人的力量做贡献,所以佛门的弟子觉悟应该远远比世间上的人高,心胸应该比世间上人更宽大,否则进佛门就白进了。 进佛门是为了提高自己 进佛门是为了提高自己,人天乘的法,修得再好也不过做人生天,当然跟三恶道比已经是提高了。出离乘的法,断烦恼了脱生死,出离六道轮回,远远比人天乘的法高,能够了脱生死的人是很大的成功,一般人做不到,所以人们一见罗汉像就起恭敬心。我年轻时听法,或者居士之间的传话,都说阿罗汉是自了汉,后来才明白阿罗汉不是不度众生,度得少,心量小,不肯大规模地度,更不想再投生到世间继续度众生,他的目的就是要出离世间,出离三界,在修出离乘的时候呢,他一心求自己出离,为自己求解脱,所以发不起大心来。菩萨两样,菩萨满胸怀装着一切众生,菩萨能做到自苦他安乐,宁愿自己苦,但求别人安乐,就是菩萨的幸福,菩萨修圆满了,就是佛的境界。 喜(21) 片面发展会导致全面衰落 本次提要: 没有菩萨的行,怎能称大乘佛教呢 中国佛教一向称为大乘佛教,如果不发大乘心,没有菩萨的行动,这个大乘怎么能算数呢?修出离乘的人,至少也得到了脱生死的成就,所谓生死已了,重担已下。可是在中国却很少有人在学出离乘的法,所谓四谛法、十二因缘,尤其是三十七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更谈不上在修出离乘的法。大乘菩萨法也没有学通,怎么样修菩萨行,行菩萨道,人们也不知道。六度万行的时髦话今天也无人提了,仅仅常听人说:“你真是菩萨心肠”,“你在度众生啊”,实际上只是把熟人亲戚朋友引进佛门罢了。引进佛门干什么?初一月半烧香磕头吃素唸佛,就到这一步为止了。菩萨度众生的境界难道就这么样浅近?菩萨的水平、菩萨的道路是要一步一步圆满到成佛的地步。 片面的发展会导致全面的衰落 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宗派以后,逐渐向片面发展,发心也看重个人的成就,引导众生也偏于弘扬自宗,说的法也不着重四十九年的教法,到如今已导致佛法全面的衰落。 要把众生利益放在第一位 且不说宗派之间的排斥、打击、诽谤所造的恶业,就说很多年代来,各宗派的修行人大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没有把众生利益放在第一位。有的出家人在丛林不担任任何工作,利生事情少管为妙。他认为当了管水、火、饭的头,一天到晚要操心,唸佛唸不好了,所以他什么工作也不干,大家也不计较,让他往生极乐世界吧。 口说大乘实非大乘,很难圆满大乘功德 如今修大乘法门的人,大都没有大乘心,也没有大乘的行动,一心为自己。娑婆世界苦,赶快走,既不照大乘法去做,又不照小乘法去修,不断烦恼,不懂得怎么出离生死,也不愿生到天上去,知道天道不究竟,也不愿在娑婆世界做人,那么到底算是什么乘?大小在心而不在于法,像这样人的心,其实是口说大乘,实非大乘,很难圆满大乘功德。 法喜起不来,修行没基础,只能随业流转 不懂佛法的人,法喜起不来,关起门来也闷气,出来走走又尽跟人闹矛盾,到80岁唸佛还打妄想,一心不乱遥遥无期。彼岸不去,因为没得出离法,天上不要,再在娑婆世界做人呢,又不干,究竟到哪里去呢?只能随业流转了,因为你什么基础都没有嘛。 用功法门不同,根本是戒定慧 宗派的宗字,是用功修行的意思。禅宗参话头;一心念佛,或持名号;密宗修仪轨,或念密咒,所有的法门都有用功的方法,但各个法门的根本用功方法是修好戒定慧,任何的用功都不能脱离戒定慧的基础,各种法门都不脱离修戒定慧的道路,在这个基础上你用什方法都可以。 禅宗参话头,你参“念佛是谁”,他参“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用功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必须要以佛法为基础,佛49年的教法,归纳在戒定慧里。 不要做自我欣赏的空架子 不管修什么法门,不听佛法,不懂佛法,做不到依教奉行,就把自己架空了,成了自我安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空架子,现在很多人的心态就是这样,总认为我修的宗非常好,可是真的修起来了吗?连佛法都没有深入,到老仍然这样的固执,不肯学,只重修,过去有的法师也有这样观点。 不懂佛法盲修瞎练也会自得其乐 我年轻时候苏州有位法师到上海,他给我写了封信,我就去看他,他就跟我聊几句,“你经常说法,度众生是很好的,以后多说说怎么用功的方法。”讲经说法使大家懂得教理,也要多讲用功的方法,这就圆满了,如果有人认为,“那是批评你讲经说法有什么用?应该多讲用功的方法才是。”这么理解就偏掉了,佛法不懂,岂不成了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的人也会出欢喜,因为他自得其乐。 喜(22) 愚痴的人高兴可没有智慧 本次提要: 唱歌哼小调也会笑嘻嘻 社会上当歌星的人,练歌很辛苦,一旦出名了,请的地方多啦,报酬大,又发财,即使累死了他也快乐,因为荣耀啊,他以自己的名声、以自己的成功为高兴,还有一种人,没有歌星的水平,倒比歌星还得意,一个人在空地上唱,走路也常笑嘻嘻哼小调,所以他也有喜。 愚痴的人高兴可没有智慧 连鲁迅笔下的阿Q傻里傻气的,喝了酒走路摇摇晃晃,也喜欢唱几句京戏,“我手执钢鞭把你打”。阿Q打架打不过人家,就说“儿子打老子”,他也高兴。鲁迅是讽刺有些愚痴的人,常用精神胜利来自我安慰。后来村里人发现,这个阿Q有很多不知哪里来的衣服在卖,原来有家大户被偷,他是帮手,把偷到的东西从狗洞里递出来,他分到了一点衣服,真正的强盗没抓到,先把他抓到了,县老爷就问,你叫什么名字?他没有名字,刚好打了个喷嚏,一声“啊啾”,“哦?你叫阿Q”,县老爷看他傻里傻气,为了赶快了案,就叫他看自己的招供,阿Q不识字,就叫他画一个圈,他拿起笔,没画好,遗憾地说:“画得一点也不圆。”他不懂得,这一画下去就要砍头啊!他还以画圆圈为光荣,愚痴到被绑出去砍头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看热闹的人就喊:“唱几句,唱几句。”他也不知道唱啥,旁边人又叫他喊,“过二十年又是一条好汉。”他就照着喊,所以愚痴的人也会高兴的,像阿Q那样的高兴可没有智慧。 唸经不要唱戏调 唸经唸得高兴,这是在发欢喜心。利用木鱼打拍子,是为了大众能唸得齐。有个人唸诵仪轨,常在句子的中间加一个“的”字,音调还拐了个弯,好像吹喇叭打花腔,从前提倡老实唸佛,现在海外来的唸佛磁带,全是歌调,唸起佛来还带唱,所以受人欢迎,拉几声也舒服。现在连菩萨名字都会唱出什么调子来,现在的调很多,还出现了黄梅戏的调,修行不能以这个调好听,拉几声痛快。三力法师写的《修行法则》中说,“谁唱得最响,谁就是大和尚。” 说话不要用歌调 当初释迦佛在人间的时候很现实,说偈也只是诗歌罢了,说话也像说话:“弟子有个问题不明白”,或者说“世尊,弟子昨晚禅定,得大欢喜”,不见得像现在那样,把说的话也唱了起来,“世啊尊——弟子啊昨晚啊得啊大啊——欢喜”, 唸经稍微举点腔可以,不要太过分了,脱离现实。本来是讲的话,却唱得别人听不懂。我想连鬼也听不懂。 以文代话最好解说一下能懂 有许多照着文字唸的话,也最好解说一下,不解说,初进佛门的人听不懂。受五戒时,法师问“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如”啥个意思?“尽形寿”啥个意思?“汝今亦尽形寿不杀生,能持否?”听不懂的人,两只眼睛看看,旁人说“快说呀”,“说啥呀?”“说‘能持’。”“哦,能持。”那么五个“能持”下来,什么也不懂。我不是反对这种形式,至少解说一下让受五戒的人懂啊。“像诸佛那样直到命终不杀生,你今天受不杀生戒,也要做到,到命终不杀生,你能做到吗?”能做到,你就说“能持”;做不到,你不要开口。 佛教形成了精神寄托 古时候人到佛门皈依,受五戒,容易懂,因为从前学的都是古文,现在进佛门都是被邻居朋友亲戚带进来的,只是烧香、拜佛、磕头、吃素、唸佛,又不学佛法,什么也不懂。跟他说,皈依好,受五戒好,菩萨保佑,他来受五戒了,看大家都高兴,他也高兴了,“我皈依了。”当然皈依应该高兴,受五戒更应该高兴,可是他什么也不懂,这个高兴是智慧还是愚痴,是觉悟还是仅仅为求菩萨保佑?佛教形成了精神寄托,像这样的人也会喜的啦。 喜(23) 喜要从佛法智慧中来 本次提要: 不懂佛法的喜并非“喜从法来” 佛门里欢欢喜喜的人很多,可是研究一下,这个喜到底从哪里来?从迷信来,从封建来,从跟鬼打交道来,从红包包来,从唱几句来,可是佛法道理不懂,把佛教作为心理安慰而自得其乐,像这种都不能称为喜从法来。 带着愚痴起欢喜,能出智慧吗 有的老太太唸佛,念珠拨得比唸的快,忽然又讲话,“黄居士我一下子又一圈了,我已经唸了五千了。”边唸边打妄想,这五千起什么作用?她也高兴。有的人非但把佛教搞成宗教了,还带着迷信,带着愚痴,欢喜不从法来,你能觉悟吗?能有智慧吗?这跟世间上愚痴的人差不多。 赌博、干坏事的人也会喜 世间上人搓麻将打牌,既紧张又疲劳,可是他挺欢喜,赢了还想赢,输了想翻本。从前有人搓麻将,搓了五天五夜累死了,死前还叫家人把赢的钱收回来,也在喜。 还有很多不正常的喜,做坏事也会喜。争来争去时说几句取笑的话,也会笑嘻嘻,有的老头边说边笑,边摇头,他以讽刺别人为快乐。有的骂人骂完了,也会得意地笑。有的把打人看成是高兴的事情,人家吓跑了,他乐得哈哈笑。制造谣言,诬蔑诽谤,挑拨离间,打击别人威信,他也高兴,因为满足了他的心愿,假如有人听他的话,相信他,他更高兴了,还会请客,搞小团体,结党厚密,如果他心里没有高兴,他肯干吗? 从佛法智慧中产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 所以对喜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咱们佛门的喜是智慧的喜,从佛法智慧中产生的喜是修行人的喜,是一颗善良心的喜,是正派、清净、纯洁、伟大的喜,我们佛弟子的喜应该从佛法中来。佛法给予我们智慧,智慧消除我们愚痴,智慧使我们醒过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心甘情愿,欢欢喜喜,要做一个上等人,越往高处走,我们越欢喜。所以说喜从法来,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佛法最讲原则,是非要分清 佛法最讲究原则,最讲究分清是非好坏香臭,清净不清净,是善是恶都要分明,不能混淆,混淆就不是智慧,修行人要止恶修善,善恶都搞不清楚,坏事当好事,好事当坏事,做错了事也欢喜,以为有功德,提醒一下就怄气,闹矛盾,诽谤善知识,那样行吗? 佛教讲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造恶往下堕,行善往上升,就是要善恶分明。以什么为标准?以佛法为标准,佛说这件事情不好,就不要做,佛说这件事情好,就要去做。佛陀是智慧圆满、彻底觉悟的人,所以我们佛弟子深信无疑。 扰乱佛教最大的敌人是邪见 既然喜从法来,如果这个人说的法跟佛说的法一样,就叫正法,你自然越听越欢喜。如果挂名讲佛法,许多话却跟佛说的不一样,讲自己的一套,那怎么叫佛法呢?邪教*轮说“释迦佛不是最高的”,我们能信吗?释迦太子成如来时自己说“我已成如来”,这不是夸张,这不是不谦虚,是实事求是,一切圆满当然是无上。扰乱自己最大的敌人是烦恼,扰乱佛教最大的敌人是邪见。所以我们的喜要从法来,离开了佛法就不正了,离开了正就叫偏,就叫邪。世间法也常劝人为善,但跳不出三界,出离不了生死。 不可错了也绝对信仰 佛早就知道末法时期魔道当世,外道猖獗,邪师邪说多如牛毛,所以佛说:“离经一字,就是魔说。”只要有一个字离开佛法,就成了魔说。可是现在人大都不听释迦佛的话,你指出错误有的还帮腔:“就是这句话不对头嘛,其他都是对的。”还算他能承认这句话错了。有的还强辩,还有的心里有了个固定观念就不辨是非,总是“对啊!对啊!”,错的他也一直认为对,就形成了盲目崇拜,还说:“大法师说的难道还有错吗?”只要有名望有权威人说的话,错了也绝对信仰,绝对服从,绝对崇拜,正知正见连水也泼不进去,这就是个人迷信,某某人到底不是佛啊。 喜(24) 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是魔道 本次提要: 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是魔道 佛经讲错就有害,哪怕是一句。例如经上说:“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按照佛经讲,“希望每个众生都能够了解人生最大的大路是菩提大道,大家都要发菩提心,走上成佛的大道。”有人讲法离开佛经,偏要反讲:“现在什么时代了?末法时期还想成佛?就是发菩提心,你也修不起来啊。”经上说“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他反说,“末法时期了,还能深入经藏?越学越懂就越杂。”经上说“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佛陀的僧团,包括四众弟子,要统理大众一切无碍。统理就是大家按照规章制度、戒律、丛林规矩来管理大众,不要闹矛盾。可是他又怎么说呢?“末法时期了,谁管得了谁?!佛法平等,什么大和尚不大和尚,你的话我不听,我偏跟你捣乱。”这种话叫佛教吗?三宝弟子必须要做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制造矛盾,破坏团结,使原来团结的形成不团结,原来安定的起风波,使正在走上修行轨道的来个逆转,那叫佛法吗?离开了佛经说话就成了魔道,所以佛说“离经一字,就是魔说”。 菩萨令人尊敬,欢欢喜喜为众生 法喜从哪里来?喜从听法来,懂得释迦佛的精神伟大,懂得释迦佛讲的法充满智慧,懂得人生的崇高意义,懂得人生的伟大价值,懂得菩萨辛苦度众生令人尊敬,就欢欢喜喜愿意为众生牺牲一切,让别人快快成佛,像地藏菩萨那样,“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无有疲厌是因为心里欢喜 菩萨的辛苦实是辛劳,菩萨没有苦,像普贤菩萨那样,称大行普贤,他所做的修行事业,包括礼佛,供养,忏悔都做得极大极大,却无有疲厌,什么力量使他没有疲厌?欢喜呀。好比你们现在听法听得欢喜了,你们就不容易疲劳,不喜欢听法的人,坐着活受罪,一会儿就昏沉了。我以前为病人作心理治疗讲课时,听的人没有一个昏沉的,当然,比现在讲得风趣,讲佛法风趣太多了,人家听不习惯,会说我不严肃。 听法欢喜能达到心力集中 在主观因素上,对法非常欢喜的人,听起法来就有味道。如果是过一天算一天,听不听法没关系,那样你就很难欢喜得起来。医院里我为病人作心理治疗,病人都希望病好,所以满怀着希望。听了两天果然好多了,就更欢喜了。佛门里听课,就两样了。说多听能增长智慧,心想:“我自己看书也能增长智慧,”就很难把欢喜心调动起来。我从前讲心理治疗课,病人都听话,一排排病人都坐得很端正,听得高兴常哈哈大笑,笑得心理解放了,有人四肢开始活动了。有一次有个病人一条腿迈出了椅子,瞪着眼睛张大口听得入神,最后太高兴反而笑不出来,精神一集中,竟然出现了一个拍腿动作,一拍腿,再来个哈哈大笑。我这是举举例子。 法喜充满的人修行快,成就也快 修行的喜要从法来。法能治烦恼病,我们本身就是烦恼的病人,智慧增长一分,烦恼减一分,觉悟增长一分,愚痴减一分,天天听法,天天得利益。我22岁听经,越听越欢喜,越欢喜越喜欢听,很快就法喜充满了。有两件事很难忘,那是52年的事,从前我身体很差白面书生,6岁死父亲,从没得到过什么享受玩乐,忧郁,苦闷,自卑感很重。可是学佛法以后,却整天欢欢喜喜。有什么喜事吗?一点也没有,应该说,这是从听经得到的喜,所以我特别喜欢听经,凡是有讲经我都喜欢去听。还有一件事,那时我一面听经,一面修禅定,觉得身心非常轻松,走路特别快。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人在欢喜的时候,两条腿就走得快了,比如好朋友在前面招呼你,“你快来呀!”你就跑得快了。夫妻常起烦恼。一个急性子,走路比较快,一个心里不高兴,走路慢吞吞,一个说:“你走快一点吧。”另一个说:“你不会走慢一点吗?”这是常有的事,所以修行人一欢喜,修行的路也走得快,成就也快。 喜(25) 对法不起分别心就能圆满欢喜心 本次提要: 一切法都是佛说,平等平等 但是这个喜,要从佛法来,不能从邪师邪说来,不能从颠颠倒倒来,不能从世俗上无聊的欢喜中来。能对任何法门皆生欢喜心,这个面就广了,一切法都是释迦佛讲的,平等平等。为什么对有的法欢喜,有的法不欢喜呢?是自己凡夫心态偏了嘛,“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从前有句话:“一娘生九子,连娘十条心。”虽然九个儿子的脾气个性不同,可是为娘的却十指连心,每个儿子都会牵连着娘的心,这个儿子病了,娘为他担心;这个儿子听话学习成绩好,娘跟着他高兴。所以,法都是释迦佛讲出来的。我们怎么能够说这个法我欢喜,这个法我不欢喜? 心起欢喜心,法就能相应 上两个月,有个新生想进女众班,她要求早上不跟大众念经,不跟大众修禅定,也不参加讨论,也不帮厨,就是听傅老师讲法。我说其它时间你不参加干什么?“因为我有自己修的法,很相应。”像这样的要求也太过分了,咱们这个班岂不四分五裂啦。我启发她:“因为你对这个法起了欢喜心,所以相应,你对这个法还没有起欢喜心你就认为不相应,如果学学、修修,也起了欢喜心,你也就相应了。” 对法不起分别心,就能圆满欢喜心 所以在法上,不要起分别心,起了分别心,对法的欢喜心就不会圆满了,要对任何法皆生欢喜心。如果真的有一天,你们能从法上产生欢喜的力量,你的思想境界,你的胸怀,你的情感,你每天的生活都会有明显的改变。尤其是你们今天的条件,今天的年龄,今天的处境,幸福和欢喜是很容易来到的,问题在于你们没有投入。还有,受其他人的干扰,像男众部最近受到一个新来试讲的出家人的恶意攻击,破坏团结,或由于自己过去的习气太深,也会在法上不起欢喜心。 讲法和听法都要欢喜 论条件,论环境,论你们今天的身份,现在是最好的时光。因为你们是学生,没有心思。我做老师的,一天要处理很多事情,要解决矛盾,要计划,要发展,一切操心事,全堆在我身上,可是我有一个习惯,等到我一讲法了,我欢喜心就来了,你们是听法听得欢喜,我是讲法讲得欢喜,就连要操心的事情,也会抛置九霄云外,这是我深有体会的。 喜从法来,是佛弟子应该追求的喜 今天的女众部完全是法喜充满,同学跟同学之间,老师跟学生之间,已经达到消除任何隔阂距离,团结得非常好,现在没有一个女众想走,所以我每次在女众部讲法,越讲越欢喜,你们男众部同学年纪小,性格喜欢多动动,要你们不动,又绷得太紧,让你们动,又动得太厉害,还没有调整好,你们这么别扭,我也别扭,还没有达到完全的融洽,我希望同学们跟老师之间要缩短距离,学生是在学习,错误难免,烦恼难免。训话批评,也要恰到好处,别太过分了。假如我说“你到现在还在起烦恼!”学生要有话:“我没烦恼,到你老师那里来干什么?”就因为有烦恼来学的嘛,所以教育要不离开对学生的感情,要好好劝导,慢慢转变。学生要自觉,力求上进,不要把老师看成“你是你,我是我”,或者说,“你管我管得痛快,我受你管得苦,真叫我在此岸,你在彼岸。”(众笑)不能这么样理解啊。师生要增加感情,共同迈上一条喜的道路,安心学法,喜从法来,是佛弟子真正应该去追求的喜。下课。(第七讲完) 喜(26) 喜从觉来 本次提要: 希望大家喜欢法 前一个时期,总想多到你们男众部来几次,由于疲劳过度,眼睛出血,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好,所以这一次还是过了两个星期才来。这一次讲的心理导引主要希望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法喜充满。希望大家喜欢法,喜欢修行。喜,我们已经讲了很多次了,今天我们讲“喜从觉来”。 学佛法,要从苦恼走向欢喜 我们已经明白,既然做人是欢喜的事,再去苦恼,那岂不是颠倒了吗?佛法并不是叫你从欢喜走向苦恼,佛法是使你从苦恼走向欢喜。如果这个道理颠倒了,佛法的价值就不存在了。信了佛,快乐的人变了苦恼,那还有谁信,还有谁来修行呢?我们学佛法、修行,乃至弘法,千万不能颠倒。如果你不颠倒,佛法才会兴旺起来,如果你一颠倒,佛法就会越来越衰落,人家不感兴趣了。 佛弟子全成了苦恼人,法也不起作用了 尤其是末法时代,人们会问:“学佛有什么好处?”没好处学它干什么?当然你也不会这样回答:“学了佛法以后,你就成为一个没有智慧的人,迷迷茫茫的人。”如果说“现在末法众生,佛弟子全是苦恼人,业障深重,自己没有办法,只有靠唸佛。”那么大家都不听法了,法没有作用了嘛,法不能使我幸福,法不能使我欢喜,法没有使我得到好处,我学什么法呀?而且年轻人信佛也是苦恼,老太太信佛也是苦恼,那么我学什么佛呀?只要初一月半烧香磕头就可以了,听什么法呀?这种好像普普通通的话,却容易使人接受,传布很广,作用却很不好。 一天欢喜一天,这就是收获 进了佛门,如果你一天欢喜一天,这就是收获。如果你一天苦恼一天,没有收获反而赔本了。 世间上人烦恼了、苦恼了,还可以拉开喉咙唱唱歌,游山玩水,走一走,抽抽烟,喝喝酒,也会痛快一下子。假如进了佛门只有苦恼,那么到后来只有老太太进佛门,年轻人都不进来了,“我还是跑到别处去找快乐吧!”老太太为什么进佛门?因为老了,想到死了怎么办?着急了,所以佛门里边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人去教堂了,那一些像太阳快要西沉的老年人,都跑到佛门里来。 往生需一心不乱,观境明显, 不谤法,不作五无间罪 我们不是看不起老太太,她们能信佛、唸佛,唸到一心不乱往生净土也很好啊!但我们不敢说临终唸佛的人都可以达到一心不乱,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万人念万人去”那句话就不错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句话就有点夸大了,不符合事实。 我说个笑话,我耳朵上面有洞,是生下来就有的,所以大人就说我过去是一个女身。而且我两只大拇指第一节长得不同,有一个大拇指头是扁的,人家就说我过去是唸佛老太太,整天拨念珠,把右手大拇指拨扁了。当然用不着去研究是真是假,仅仅是启发启发,至少我过去世也有善根,有可能我前世也是唸佛的,那我今天怎么又做人呢?也没有往生嘛。 从历史来看,近几百年来,唸佛求往生的人多多少少,怎么今世又做人了?因为前世是唸佛的,所以今世就特别喜欢唸佛。就好比前世练气功,今世就会往练气功那边跑,物以类聚。以前无锡有个老太太跟我说:“奇怪,既然万人念万人去,怎么今世还有这么多人唸佛,前世怎么没去呢?” 但是也不能说一个也没有往生,谁知道?假如能达到一心不乱标准,若一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修好《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能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得起来,一生不犯五无间罪,不谤法,如果这个人不往生,岂不是如来打妄语了?够标准还不往生吗? 喜(27) 没有法上的喜,能获得智慧吗 本次提要: 快乐的地方人喜欢去 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到教堂去?因为那边有快乐。彼此见面都非常亲密,人死了,教友们都笑嘻嘻地向死人告别。连死了人还要高兴,哈哈笑:“升天堂喽,升天堂喽!”有没有升天堂啊?这个就不谈了。但至少他们是讲究快乐的,所以很吸引人,因为他们那儿有快乐。 佛教不要变成老太太教 怎么进了佛门全讲苦恼呢?即使老太太肯来,耳聋眼花,经书看不清,耳朵听不清,脑子记不住,只会唸阿弥陀佛,老太太能活几年呢?说这一批老太太死了,后一批老太太又来了,那么佛教变成老太太教了。当年释迦佛是不是也到老年才出家成佛,成了佛以后专门度老太太,佛教是这样吗? 佛教的希望要寄托在年轻人身上 所以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是年轻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应该有雄心壮志,将来做一番大事业,老头老太已挑不起重担。我们应该说,老年人能信佛是一件好事情,我们更应该说年轻人能够学佛法,出家,树立法幢,弘扬佛法,那就更好了。不要抓粒芝麻,丢了西瓜。 有一次,有个居士林想请法师来讲法。法师就说:“你们这个学习班是老太太还是年轻人?年轻人我来讲,老太太我不来了。”真正善知识都把年轻人当宝啊。 不要给别人笼罩阴暗面 要使年轻人能安心学佛法修行,首先要扫掉他们思想上的阴暗面——认为“末法时期了,没办法了”,在这种心理笼罩下,心里的太阳再也开不出来了。你认为末法时期没办法了,可不要去对人家说啊,百姓百姓一百条心,每个人发心不同嘛,个人的心愿有大有小。拿经济上比较富裕的西方国家来说,有的发心要做亿万富翁,有人发心要当国会的议员,有的发心要竞选总统,还有的人没有工作做,他就什么也不想,到政府机关去领救济金,做一辈子懒汉,发心不同啊。所以自己受的影响,自己产生的知见,不要在别人头上施加影响。 没有菩提心的喜,就顶不住别人的诽谤与打击 佛经里说了那么多喜,有人不讲喜,专讲苦恼。我这个老师,如果没有觉悟到喜,一天到晚苦恼,早就死掉了。心里没有欢喜,能活得长吗?从前我听清定上师讲经时说:“有五个人赞叹你,就会有五个人诽谤你。”又风趣地说:“我耳朵痒,就知道有人在诽谤我。”末法时期魔道邪道会轻易地让你弘扬正法吗?要不是我心里有菩提心的喜,早就被气死了,不气死也逃走了。 一怄气就不高兴,这种苦恼日子咋过 我在女众部讲过,女人气量小,听到一句不好的话就怄气,一怄气就不高兴,这种苦恼的日子咋过?心里在想一个念头,还是回小庙吧。小庙有人宠爱,自由散漫,这儿还要受人管,还要受气,留在这儿干吗? 没有法上的喜,能获得智慧吗 我留在福鼎是因为佛教协会领导的邀请,三年多来,有这么多的年轻人喜欢听法,我心里欢喜才留了下来。如果你们在这儿留不住,是谁破坏了你的欢喜?使你欢喜不起来,听法也欢喜不起来,看见老师也欢喜不起来。没有法上的欢喜,能获得智慧吗? 不管好自己,将来怎么当师父 还有,自己挑拨自己,真叫可惜。想想过去在小庙,从来没人管,来到这儿,说是为我好,可是要管,我就受不了。也不想想,你自己不管好,将来怎么当师父啊?怎么去管徒弟啊?你抽烟,徒弟学你样也抽烟,你又不好说他,因为你也抽烟的,只好告诉他一个经验:“抽烟别给居士看见了,到房里去抽。”你现在自由散漫,将来就是当那样的师父,败坏佛门,误人子弟,把人度到三恶道去了。管你是帮你改掉坏习气呀,一个佛弟子哪能好坏不识,本来听课有点觉悟了,天天高兴,听到别人一句话:“管得太严了,不应该这么管。”想想对啊,现在我连抽烟都很困难了,那么真叫是非分不清,不识好人心。 喜(28) 佛弟子要从觉悟中得到欢喜 本次提要: “喜从觉来”,你没有觉悟,听到一些颠倒的话,世俗的话,邪见的话,符合你烦恼习气的话,如果高兴了,你就颠倒了,三恶道的门就对你打开了。所以只有从觉悟得到的欢喜,才是我们佛弟子所希望得到的欢喜,欢喜就是幸福,欢喜要从觉悟来。 喜——觉——喜 怎么觉悟呢?一个是喜,一个是觉。觉后又是一个喜,归纳起来喜——觉——喜,三个字,其实是两个字,一个觉一个喜。 得法乳滋养慧命,是最欢喜的事 得法乳滋养慧命,是我们最欢喜的事情,人哪怕活到100岁,也不算长命。听说这儿圣训法师临圆寂时说:“人命犹如一棵草。”经书上有句话,“纵许汝百年,百年有尽时”,百年有完的时候,到百年的最后几天,也仍然是短命,因为你只能活几天了,从一岁的眼光来看,活到一百岁,命很长了,可是从99岁的眼光来看,如果你劝他,“你活了九十九岁了,算长命了。”他说:“九十九年早就过去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我现在只有一年了。” 没有寿,就是无量寿 极乐世界无量寿佛,到底有多少岁?无量嘛,就说不出来,其实佛都是无量寿。人世间你想长寿,长寿到最后几天还是短寿。什么才是无量寿?没有寿就是无量寿,有寿就有限度,一百年就只有一百年,一千年就只有一千年。 光能见,又是无量寿 什么东西才没有寿命?灯泡也有寿命,用到某一天它就坏了?因为它有相,是物质所成。地球将来要坏,世界也离不开成住坏空,将来都要毁灭的。什么不会毁坏?(下答:空)那么西方极乐世界不光是一个空啊,如果完全是空,阿弥陀佛你也看不见,又要能见,又是无量寿,不会坏,也不会死,也没有病,永恒的,是什么?(下答:光)哎,光嘛,经书上是说阿弥陀佛的法身光明是红光,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灯泡会坏,可是灯泡放出来的光不会坏的,说到了九点钟熄灯了,光也没有了,那是你自己把灯关掉的,如果不关呢?它还是亮着的嘛,说电泡里钨丝爆断喽,就没得光了,这是因为钨丝断了,如果钨丝不断呢?这个光还是有啊。 宇宙永恒的光才叫无量 西方极乐世界没有电灯泡,如果有电灯泡也不叫无量了,也不叫永恒了,那是佛的净土,佛的境界,可不能像一般人所理解得那么庸俗,看成阿弥陀佛真有寿命,这个寿命极大,所以叫“无量寿”,那就不叫无量了,要“愿解如来真实义”,就好比买一个质量最好的灯泡,整天开着不关,能用一百天,即使一百天也是有个数字啊,所以靠灯泡放出来的光是靠不住的,永恒的光是存在宇宙中的,没有物质,没有形态,没有相貌,这才叫无量。 宇宙的电,得靠因缘和合才发光 宇宙的闪电,也会发光,因为电的能量本身就存在宇宙中,一经摩擦,因缘和合就生电。太阳是个火球,也会发出光来,可是它们都是靠不住,比如说太阳光只能照到地球朝向太阳的一面,却照不到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太阳爆炸,太阳也毁灭了,宇宙即使有电,有电的能量,如果你没有发电厂,你也很难使它发光。即使宇宙的闪电,也要因缘和合才产生,都有条件的。 觉光脱离了物体的组合,达到了真正的永恒 唯有一种光,这种光脱离了所有物体的组合,达到了真正的永恒,那是什么光?那就是觉光,觉悟的光。觉悟的光我们眼睛看不见,但是修行人成就了,这个光就强烈,能放射出来,随时随刻会在你身上出现,因为人的眼睛功能太差了,所以看不见,好比老年人视力差了,戴上老花眼镜就看见了,但现在科学还没有发明一种能看得见众生觉光的眼镜。 喜(29) 菩提心就是觉, 本次提要: 智慧增长,觉光也不断增长 光太微弱了,所以看不见,智慧不断增长,觉光也不断增长,成了阿罗汉、菩萨、佛就看得见。所以画佛像时就画一个圆光,这就叫觉光,一个人思想觉悟了,开朗了,人家就说:“他今天脸色挺好看,很有光彩。”不过这个光泽只是表现在皮肤上,并不是真的发出光来了,但也与众不同。 智慧破除迷茫,佛法使心觉悟 觉光来自智慧,有智慧才能使你觉悟,有智慧才能破除迷茫。智慧来自法,所以也称慧光,也称法光,也称心光,实际上是一回事,因为你听法是听到心里去了。 佛土清净,可没有站脚的地方 佛土是清净的,是永恒的。那地方没有泥土,也没有瓦片,可是确实有这个地方。如果你真的去那里,打个比方,你乘宇宙飞船,带着这个四大所成的皮肉身体,想到那个佛土去,即使到了,你站的地方也没有,因为它没有泥土也没有瓦片。所以凭我们这个躯壳要想到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 菩提心的愿就是觉,净土是光体 法藏比丘愿力所成的极乐世界,这种愿力就是智慧的愿力,菩提心的愿力,为度一切众生的愿力,这个愿就是觉,他能发这么大愿,当然他有觉悟,是他从佛法中得到的智慧。愿力就是心力,心力就是光力,净土全是光体,你粗四大的身体有骨头,有皮肉,有重量,你往哪儿站?除非你腾空。 不会死亡的生命就是慧 所以只有法才能够成就一切,如果没有法,一切都不可能成就,否则释迦佛何必说法四十九年?皮肉的身体总要消亡,所以有生老病死。我母亲也死了,我父亲死得更早,外公外婆、祖父祖母也早就死掉了,哪个不死啊?只有一种生命是不会死的,那就是慧,一个人的觉悟,一个人的智慧是永远不会死亡的。 追求名利,真叫不现实 人死了,所有的一切都离开你了,房子也不属于你了。上海有个居士全家信佛,父母原有住房一幢,后来逐渐住了邻居,自己住三个小间,父亲母亲死后,他也老了,最近听说房子给他女儿卖掉了,他住到养老院去。什么都不属于你的,名望也不属于你,比如说,某某人逝世五十周年,开个隆重的纪念会,对他本人来说有什么意思啊?也不会因为你纪念他,他就会从恶道里跳出来,也不因为你纪念他,他就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忙个一辈子,追求这些名利,真叫不现实,不聪明。 不死的药就是佛法 我们应该要追求一个永恒的东西,永恒的生命就是慧,智慧的生命,觉悟的生命,那才是永恒的。证了果的人,到彼岸,进入常乐我净的涅槃城。常就是永恒,再也没有死亡了。经书上说,如果你要找不会死的药,不死的药只有佛门里有,就是佛法,佛法能够使你不再死亡。证了阿罗汉果的人,因为他没有生,所以没有死,所以阿罗汉叫慧眼,阿罗汉是智慧成就。《金刚经》也说“慧命须菩提”。 滋养法身慧命靠法乳 要了脱生死,就要把我们皮肉的身体换成法的身体,法身不会老,不会病,不会死,怎么去滋养我们法身慧命?小孩子皮肉的身体,靠吃母亲的奶才能长大,因为母亲和孩子的身体都是四大所成,相应才起作用,那么,假如你不喜欢法,天天喝牛奶来滋养法身慧命,没这回事,因为牛有牛皮牛血牛肉牛骨,也是四大所成,怎么能滋养你法身慧命?而且牛奶喝多了,牛脾气越来越厉害,所以我们要滋养法身慧命靠什么?靠法露,法上的甘露。今天能够得到法乳而滋养我们的慧命,这应该是极大的欢喜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