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五


   日期:2023/4/17 7: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五)

净界法师讲述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议

第三章 割爱去贪

蕅益大师他把《四十二章经》的内涵分成二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第二章的正道法门;其次,第三章之后共有四十章都是助道法门。正道法门的修学重点是甚深见广大行,也就是说,佛法的修学内容有二:

(一)甚深见:这是观照我空、法空的真理,以消灭我们心中的颠倒,因为这无为法的真理是甚深微妙,所以称为甚深见。

(二)广大行:这是有为诸法上的修因证果,包括广大的戒定慧修学。

以上戒定慧的广大行与无为法的观照,基本上这两种内涵有互相的关系,也就是说,对无为真理的观照这当中有所差别,所带动戒定慧的修因证果也就有所不同。譬如佛法的甚深见,主要有大乘及小乘的甚深见,小乘空观的重点在于灭色取空,所以小乘空义的建立,必须等待因缘所生法消失了,空性真理才显现,故小乘对生命空有的观照是一种对立性的,也就是说,若不是在有相的因缘中流转,就是在无相的空性中安住,二者不能互相融通,所以小乘空义的内涵是灭色取空,当然天台智者大师说这是偏空的真理。大乘的空义是建立在「遍计本空,依他如幻」的思想上,大乘空义所要驳斥的是内心的我执与法执,也就是所谓的遍计执。虽破除遍计执,同时又建立依他如幻,对于染净因果的假名假相假用,大乘佛法是承认存在的,所以虽观一切法空,但又主动的断恶修善度众生。故若依止小乘空义的灭色取空,所带动戒定慧的广大行只偏重在断恶,对广大善法的修学则不生好乐,所以一定要建立大乘的甚深见,观察「遍计本空,依他如幻」。大乘法在面对因缘法时,它所要破除的是内心的执取,而对诸佛菩萨广大的因缘善法,却是主动追求,因为「依他如幻」,我们不能否定修因证果所产生的假名假相假用的功德,所以起初所建立的宗见,影响了以后戒定慧的修学内容。以上都已在第一章、第二章中,详细分别甚深见及广大行的内涵,这都是正道法门,它在我们修学佛道上是主要的法门。以下第三章之后的内容是助道法门,是比较次要间接性的,但助道法若有过失,则会影响正道法,所以我们也必须遵守助道法的教义。

好!我们看第三章割爱去贪. 割爱去贪简单的说就是少欲知足.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消文 第三章割爱去贪,佛陀要求修道人对生活资具要能割爱去贪,少欲知足。佛陀开示说:「剃除须发而为沙门」,沙门是修道人的总称。《瑜伽师地论》说沙门有四:

(1)圣道沙门:圣道沙门是觉悟圣道的圣人,他与我空、法空真理相应。

(2)说道沙门:说道沙门能善说正法,对佛陀的正法能深入学习也能善巧演说,他的修学偏重在般若。

(3)佛道沙门:佛道沙门能修诸善业,他的修学偏重在修习布施、持戒的福德资粮。

(4)污道沙门:这类沙门广造邪行,违背佛陀戒法而造作种种的恶行。

以下的教义是圣道沙门、说道沙门、佛道沙门都应遵守的道法。一位有志于追求生命增上的沙门,虽然内心仍有烦恼罪业,但他内心能领受道法,随顺戒定慧的修学。佛陀对于能领受道法的修学者,开示四种法门:

(一)去世资财:如果想要成就道业,就必须放弃对财物的积聚。欲界众生容易生起对财色名食睡的欲望,这五种欲望以财物为根本,因为有财物就容易得到其它的欲望。佛陀在制戒上,对修道人的财物,有些地方制的比较宽松,有些地方制的严格。在声闻法中,财物偏重在个人的受用,所以佛陀的制戒是特别严格;在菩萨戒中,积集财物的目的是为成就广大的三宝事业,因此制定的戒法就比较宽松,能积集百千万亿的资财。这段经文是就个人的受用来说,修道人住在僧团,吃穿住都没有顾虑,应该放弃对财物的积聚,因为财物会造成很多的妄想与罣碍,障碍止观的修学,所以应该放弃无常的资财。

(二)乞求取足:平日应该过着乞食的生活,避免从事生产事业,耗损太多的精神体力。

(三)日中一食:每天的饮食只在日中受用一餐。

(四)树下一宿:处所的受用是在树下睡觉,这是简陋的住所。

以上是佛陀对有志于修习戒定慧的修道者,以四个法加以勉励。为什么要少欲知足呢?「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一个过着荣华富贵生活的人,内心容易产生对三界果报的爱欲,爱是对已经得到资具的染着,欲是对尚未得到资具的希求,这种对三界果报的爱欲,会蒙蔽我们修道的道心及观察真理的智慧,故爱欲是障道的因缘。

释义 佛在《八大人觉经》及《佛遗教经》都提过少欲知足,但佛陀在这二部经所讲的少欲知足,其重点在于离苦得乐,所谓「少欲者少烦恼,知足者常安乐。」一个人要得到安乐果报,当然要有善业,有善业则物质的受用就能充足,但只有善业却不一定快乐,内心与受用的物质接触时能少欲知足,这时快乐的感受才能增长广大。所以佛在《八大人觉经》及《佛遗教经》的开示重点,偏重在离苦得乐,但本经的这段经文,它是强调修学圣道,如果不能少欲知足,内心就会产生贪欲,贪欲烦恼的生起会障碍出世道心,及对真理的观照。

我们以前研究的《佛遗教经》及《八大人觉经》,佛陀对正道法门的禅定与智慧,不断的强调劝勉我们修学,而对助道法门的少欲知足,佛陀也不厌其烦的提醒劝修。我们思惟佛陀教法的涵义:今天我们遵循佛陀的道法,忏悔业障,积功累德,在修布施、持戒的种种善业过程中,虽然仍未能与我空、法空的真理相应,仍以有所得心修习善法,但在成就圣道之前,一定会先成就福报,福报力渐渐增强以后,自己的生命就有堪能性,有堪能性的众生,受用的资具比以前更好,生活品味也提高。假如我们对这样的福德因缘,没有产生少欲知足的警觉性,则会对现前安乐的果报产生一种爱着心情,如是对追求清净无上菩提的道心,及对般若智慧的学习就会产生障碍。所以佛陀提醒我们,在修道过程中,成就圣道之前虽先成就福报,但应该以少欲知足之心,检点自己的生活,避免产生对圣道的障碍。好!我们看第四章

第四章 善恶并明

「善恶并明」的善是指善业,恶是恶业,善业与恶业都是由身、口、意的造作而显现,所以我们应该注意自己身口意的造作。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消文 佛陀开示说,有十种因缘能成就善业,反过来说,也有十种因缘能成就恶业。这十种因缘分布在我们身口意三业的日常生活的造作之中,身体的造作有三种,口业的造作有四种,意业的造作有三种。以下先解释身体造作的三种罪业:

(一)杀生:杀生是断有情命,若杀生或断绝有情众生的生命,所召感的果报是短命多病。有些人的果报体有众多的病痛,病痛的生起是由于过去生或今生,造作了伤害众生的罪业,这罪业就会表现出多病与短命的果报。如佛陀有一弟子名叫薄拘罗尊者,他的寿命活到一百六十岁,而且在一百六十岁的生命中从未生病,他的身体特别康健,这是因他过去生持不杀戒特别严谨,故不杀生的善业特别强,果报体就特别坚固。所以杀生是应该断除的罪业。

(二)偷盗:不与而取他物,称为偷盗。若未经过对方的同意,而夺取他人的财物,即犯偷盗戒。他人的财物不只是有形的财产,也包括无形的智慧财产,所以若侵犯版权、所有权乃至于逃漏税,皆属于盗戒所收摄,偷盗所召感的果报是资财不坚固。同样的资财,有些人特别坚固,如发生地震,隔壁邻居的房子皆倒,惟独他的房子却坚固不倒。有些人的资财,水不能淹,火不能烧,地震不能破坏,为什么呢?因为在积集善业时,他能持不偷盗戒,所以这善业所召感的资财果报,特别坚固。反过来说,我们虽曾努力布施,但犯偷盗戒,那么在得果报时,一时虽拥有殊胜的资财,但这资财脆弱,可能遭水淹、火烧、地震或败家子的败坏,所以偷盗的果报造成资财不坚固。

(三)邪淫:邪淫是除己妻外,男女身体互相接触,邪淫会召感卑贱的果报。若前生曾造邪淫罪业,则容易出生在卑贱的家族,如生于贫民窟或卑贱的种性,这与过去生邪淫的罪业有关。

以上是身体的三种造作,所带动的生命因果。以下是口业的四种造作:

(一)两舌:两舌是斗乱彼此,挑拨是非。如你向甲方说乙方的过失,又向乙方说甲方的过失,如此挑拨双方,使双方彼此产生斗争。两舌所召感的果报是多被毁谤,自己虽没有过失,但别人却认为你有过失,就是你经常会蒙受不白之冤,常遭受毁谤,这是因过去生有两舌的过失。

(二)恶口:恶口是诅咒骂詈。前面的两舌是私底下的挑拨是非,这里的恶口是当面用粗暴的言词来辱骂对方,恶口所召感的果报是相貌丑陋。有些人喜欢讲柔软语,即使对方有过失,他讲话也是委婉柔软,讲柔软语所召感的果报是相好庄严;有些人讲话刻薄,容易伤害对方,这样的恶口召感相貌丑陋,人不喜见,别人见到他,也不欢喜亲近,这与恶口有关。

(三)妄言:妄言是心口相违,内心所想与嘴上所说互相违背。妄言所召感的果报是为他所欺诳,经常被不诚实的眷属所欺骗,这是因他过去生喜欢打妄语,所以今生为他人所欺诳。

(四)绮语:绮语是无义的浮辞,讲些没有道理的轻浮言词,以增长对方的放逸。绮语所召感的果报是言不信众,别人不尊重信服他所说的话。

以上是口业的过失,以下是意业起心动念的过失,共有三种:

(一)嫉妒:嫉妒是殉自名利,不耐他荣。殉是希望,只追求自己的名利,如果别人拥有这名利,内心极不欢喜而排斥之。嫉妒与贪及瞋有关,嫉妒心是因我执重,希望自己有荣耀,如果别人有荣耀即不生欢喜,这是嫉妒心。

(二)瞋恚:瞋恚的体性是暴戾残忍,怀恨结怒。他的个性本身就暴戾,遇事情受到刺激时,容易怀恨在心,不想化解。

(三)愚痴:愚痴是「于诸事理,内心迷闇。」对于因缘果报的事相,及我空法空的真理,内心迷惑闇钝,不能通达明了。

以上的十种因缘障碍了圣道,这十种罪业除了使个体生命产生痛苦的果报外,另一方面,当罪业出现时,自己修止观,观察我空法空真理时也会有障碍困难,因这十种罪业会产生不随顺圣道的力量。如果能对治这十种恶法,使它不起现行,这就是十善行。

释义 蕅益大师解释这段经文说:「善恶无性,犹如反掌。」善与恶都依止身口意而造作,所以身口意本身没有体性,它不决定是善,也不决定是恶,有如一个手掌的正面是光明面,另一面是黑暗面。若身口意随顺理性的观照,身口意就出现善业;如果身口意随顺欲望,就容易有过失。我们对身口意的对治,主要是对意业的观照,所以意业的痴是一种大病,内心若对真理愚痴,就很容易出现罪业,因不能随顺理性,就只能随顺感觉、随顺情绪,所以由恶业转成善业,主要是靠观照力。蕅益大师说,前面的正道法是偏重在甚深见,内心能如理观照「内无所得,外无所求」,从有相的个体生命,回归到无相的真如理。当我们常起观照我空、法空真理,若疏于对因缘所生法的观照,就容易产生执理废事的过失。过去百丈禅师讲《金刚经》,经常有一白发老翁来听经,最后讲毕,白发老翁非常感动,就向百丈禅师礼谢,百丈禅师问他是什么人?白发老翁说:「我过去生是迦叶佛时的一位长老比丘,摄受很多的弟子,有一弟子问说: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修行不只是修行善业,也要修习圣道,大修行人对我空、法空无为真理的观照非常深入时,若造罪业还得因果吗?这长老比丘回答:「不落入因果。」这种回答就是一种邪见。前面已说过,空与有不能对立,「空」一定要融摄在「有」中,因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有相诸法是因缘生无自性,故安立为空,故空的安立是安立在自性空。佛法所讲的空,不是一种存在的实体,它是一种概念,因为诸法无自性,故说是空,所以空事实上是在破除遍计执。这长老比丘把空与有划成对立,因为这样的邪见,堕五百世为狐狸。这白发老翁听闻《金刚经》,了达无住生心的真空妙有的真理,破除了邪见,解脱了狐狸身。这章书告诉我们,前面在观察我空、法空真理时,自己要知道,虽然「法性本来空寂」,但「因果丝毫不爽」,因为一切法毕竟空,所以一切法毕竟有,整个缘起的大法界,因为它的本性是空,所以任何的造作,就会现出种种的果报。这章书提醒我们,在修习我空、法空时,也不能忽略身口意的造作。

第五章 转重令轻

前面一章书说明应该避免造罪业,因为我们不欢喜痛苦的果报,这一章是假设已经造罪业,则应该以什么方法来转重业成轻业。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消文 大智慧的佛陀开示说,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因过去习气的引导,多少有身口意的过失。假设我们对这过失不能自我反省,以自我反省的力量来消灭心中的恶念,若依止安住在这相续的恶心中,不能加以调伏,则未来会有什么果报呢?罪业所召感的果报,有如河水归于大海,大海吸纳四方来的河水,更加增长广大。同样的,如果不能反省对治过失,罪业的力量也会更加的广大。

身为凡夫,虽然有身口意的过失,但在佛堂拜佛,静坐修止观,在宁静的心中与道法相应时,他黑暗的心中就会出现光明的观照,他能检查出所造作的身口意过失。当然一个有正见的人,内心会有增上惭愧,他以惭愧心呵责烦恼,使自己改恶行善。这个人与其它的人同样有过失,但因他有改恶行善的增上惭愧,「罪自消灭」,罪业就在惭愧改过中逐渐消灭。有如一个人虽然生病,但他能把汗逼出来,也就逼出身上的病毒,病痛就能好转。以上说明虽有过失,但能自我反省与不能自我反省,对生命造成不同的差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