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一


   日期:2022/9/14 12: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⑴

内容概要:一、修正“学佛只要心到就行”的片面观点。二、民间许愿与佛教发愿的本质区

别。三、地藏经的分章:1-2品地藏菩萨是能化之主;3-5品地藏菩萨所化之机,

即菩萨度化什么根机的众生;6-8品度生的缘,即众生得度的条件;9-13品说明

度化的目的是成佛的因缘。四、地藏经五重玄义之释名。

——界诠法师宣讲(本文档由界诠法师弘法视频整理而成)

我们昨天跟大家介绍为什么要学习《地藏菩萨本愿经》的一些道理。题目我们约略看了一下,然后接下来是这一部经的分章。分章就是说大体把它分成四个部分:

初二两品,就是第一品和第二品,是说明地藏菩萨是能化之主,《地藏经》佛主要介绍地藏王菩萨如何去教化众生的一些事迹,也就地藏菩萨分身无量,深入三途当中,尤其是在地狱当中。我们在经当中所看到的,是以孝来行化,令生人天,所以地藏菩萨又称为幽冥教主,尤其他在地狱当中来度化众生。这是初二两品,是能化之主。

到三、四、五三品,是说明地藏菩萨所化之机,就是地藏菩萨所化的一些根机都是什么样的人。他能度什么样的人呢?也不是度什么菩萨呀罗汉呐,他不是度这一类人而是什么人呢?都是造业的众生,不孝双亲,不敬三宝,贪瞋痴惑,造身口意业,受了无间地狱之罪恶的众生,要去度这一类众生。他地藏菩萨所教化的对象是这一类,那这一类众生很难化呀,很难教化。

第三个部分是六、七、八三品,是说明度生的缘。三途当中是不是都能度呢?也不一定呐,度要度有缘众生。不是说地狱所有的众生地藏菩萨去都能够度,那这地狱就不存在了,是要有一定的因缘。所以佛一再嘱咐说:地藏菩萨啊,将来我入灭了,所有的众生,如果有一点点的善根你都应该去救度他。所谓一点点善根,比如:烧香,诵经,造幡、像啊,斋僧,供众之类种种这些善缘。有这样的善缘,地藏菩萨,菩萨都有办法去度他。你必须要有一定的善缘基础,菩萨才能够度他,你一点善缘都没有,就没办法度了,就很困难,所以说度生要有缘。那么在本经当中说,你乃至一点一滴的善,都能够接受度化。

然后后面,九、十、十一、十二、十三,一共有五品,是说明成佛之因。度众生干嘛呢?成佛道啊,这是佛教的一个根本宗旨。所以成佛要度化众生,令众生成佛,也就是说令人至诚恭敬念佛名号、菩萨名号乃至布施,财法二施等等,来度尽罪苦的众生,这些都是菩提的正因。从念佛号、念菩萨名号,以及做种种善事,礼敬佛的形像等等,这都是成佛的因,主要说明这四个方面:一个是说明能度的,是地藏菩萨所度的根机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能接受度化,度化的目的是成佛的因缘。

好,下面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按照清康熙年间,有个叫青莲,『青』就是青山的『青』,莲花的『莲』,青莲大师依天台的思想教义,立五重玄义。为什么要讲五重玄义呢?因为天台解经,它有它的一个方式方法。他五重玄义把它提出来,你就知道这一部经大体讲些什么内容了,所以能诠的是名。那么五重玄义是名、体、宗、用、教,五种。名、体、宗、用、教,这有印象吧?『名』就是解释名称名字,就是说经题叫『名』,能诠之名。知道名字了,你知道它的体是什么个样子。所诠的『体』又是如何呢?有『名』就有『体』呀。那么知道这个『体』,必须要知道它的宗旨是什么,所以说『名体』完了要释『宗』,释体要明宗,它的宗旨,这部经的宗旨是什么。然后『宗』成了,『体』也显了,它必须有它的妙用,这部经有什么作用啊?学了半天,经有什么用处?有没有?所以说要释『用』。『用』完了以后那么从天台的惯例里面说,它是这个判教,五时教当中应该判哪一时呢?所以要辨『教』。这是五重玄义的一个大体的总纲。

然后,我们现在一个一个来。

第一个释名。释名,那么本经以什么为名呢?依天台的解释呢?是以不可思议人法为名,都是以不可思议。你看我们经里面都是解释地藏菩萨有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种种种种功德,是以不可思议人法,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出来的。

“地藏菩萨很简单啊,宋朝金地藏,从朝鲜牵一只狗到九华山,然后坐在那里修修修,后来就成道了。然后度道明啊闵公啊,就这样子。”是不是这样?那太简单了吧,是不是?后来因为地藏菩萨有一定神通,他向人家要一袈裟的地,然后这闵公说你要一袈裟的地,那才有多大,那你要呗!那袈裟一拉过去,拉了多少?九个山头啊,好大个地方啊,那神通。

我们看地藏菩萨:“哎,蛮厉害的。”只是这样而已,这是什么呢?这是因本垂迹,现一个事迹而已,一点点而已,以不可思议当中,只是显那么一点点示现在九华,是这么一个示现。但是这个人呢,不是我们思惟想象能够想象出来。地藏菩萨他所做的功德有多大,然后我们看到经文里面才知道。先知道它是以不可思议人法为名。

这部经叫《本愿经》,又叫《本行经》,叫《本誓力经》。本来是三个名称,但是我们这里叫『本愿』,『地藏菩萨本愿』六个字,这是别,『经』是通。『经』,所有一切经,《弥陀经》啊,《无量寿经》啊,《般舟三昧经》等等都有『经』啊,那么前面那是别题,然后『经』是通题,这个大家都知道。『地藏』是别,『菩萨』是通。『菩萨』,观音也是菩萨呀,文殊菩萨呀,菩萨不一样。

前面是『地藏菩萨本愿』,『地藏菩萨』是人,『本愿』是法,所以叫人法,来立这个题目。这经题我们都看多了,有种种形式,有人法,有单人有单法呀,有法义啊,人法义具足等等为名。那么这个地方是讲,以不可思议人法为名。那么这个地方呢,尤其是讲他的本愿,地藏的本愿,因为了解地藏的本愿,我们才彻底了解地藏菩萨这个人,他到底发了什么愿才有这么大的功德。所以这个地方经以愿为名。

为什么不以行为名呢?地藏本行经啊,地藏菩萨本行经或者本誓力经,为什么以本愿为名呢?因为说以愿必导行,有愿你肯定要去行啊。既然你要当菩萨要成佛,那么发此愿必导行,行必定有超拔之力,有这个行,行的作用,就产生作用,就是度众生拔众生苦的作用啊,所以说有力,又可以证明愿之深。行之广要倒过来,先是有愿,有愿必会去行。我发这样的愿你要去做啊,行,有行就有力量,就像五根五力一样,有根然后产生力呀,是这么个作用。然后有了力,超拔众生之力,说明愿的深,地藏菩萨愿深而行之广,不是做一点点事情啊。

地藏的『地』,『地』是什么意思记得不?有生长的意思对吧,荷护住持等等的意思。『藏』是含藏一切善法,当然这里是讲善法而言。地有性的意思,就是本性呐,佛性那个性,地有性的意思。我们通常说心地法门,心地法门就是讲心性的意思,就是讲我们内心心性,也就是说依此地,或者依此性修行。

修什么行?修万行。『因修万行,果满万德』,那就叫作心地,对吧?修行从心地开始,地藏是从心地开始,那么一切佛法一切人,你要修行,必须要从心地开始,表相要从于内心。烧香啊、拜佛呀,这是相,相要从心起,心起恭敬心,你才会行这个相嘛。

去年年内有一班干部,然后他们来这里,叫我在庙里帶着转了一圈,然后到了卧佛殿呢,有几个去拜,跪在那儿拜拜,他们一般都跪中间拜的嘛。拜呢,旁边有拜的人叫说,叫没拜的人来,“来一起拜呀”,那几个说:“哎呀,不用拜啦,心到就行了。”他心到就行了。那么旁边人说:“要么烧一支香吧。”他说:“行,我们去烧支香吧。”有几个说:“不要,我们心到就行了,不用烧了。”

有没有道理?也有一点点道理啦。但是你心到,你形象都不去做,怎么证明你这个心到呢?行为导致你心的一种体现,你心的展现,说明了你内心的触动作用。你行为上都没有表现,说明你心很好怎么表现得出来,对吧?他不愿意、不好意思,烧香拜佛都不好意思,哪一天你吃了苦头了,你叫菩萨你都来不及了,是不是?

通常人都这样呐,到紧急关头找菩萨了,发神经了、发疯了,然后到庙里去:“哎呀,能不能帮帮忙啊!”我们这山下有一个工人,年内好像二十几了吧,他发神经了。发神经说什么鬼呀附在身上呐,然后就找个人说,叫我赶紧给他念念大悲咒啦,念一些什么大悲水喝喝。那我就给他念呗,念念放在那里,后来他又好啦,好了就没来拿。过了年我就碰到他:“你说叫我念大悲水,你怎么没来拿啊?”他说现在好了,好了他就不着急了。然后没好他着急,拼命找啊、找啊、找找,给他念啊,叫我念念念。我说你平时都不修,不是真正信仰的人都喜欢怎么样呢?——临时抱佛脚。你平时都不积德啊,不修行无所谓呀,我心到就行了,对不对?那好了,要这么说的话,他要找我们念的话:好喽,我们心到就好喽,念什么念,对吧?我心到就好啦。

心到,你嘴巴要念出来呀,你这样才有加持力,身、口、意三业的嘛。修行要修身、口、意三业的,同时进行才可以啊。身在合掌礼拜,口在称念,心在思惟观想,同时进行这才产生效果嘛。你说“我心到”,你心在那儿观想,身一点儿都不动。好了,下回有人找我,那我心到就行了。他不到紧急的时候,他不找佛菩萨的。他觉得没办法了,然后来找我们。平时你要积累啊,对不对?

修行当然从心开始是没有错,心开始要行为上。你不能躺在床上,人家去做早课去了,你说我心在念就好了吧,你们念嘛,我躺在床上,直挺挺躺在那里对吧!那冬天冷得要命啊,躺在床上被窝包着,那是“心好”啊,是不是?心修行不是挺好的吗?那夏天热得要死坐在那里,你看看我们要穿多少衣服?里面那个汗衫就好了,汗衫然后海青、袈裟,最少是这么多重,尤其裤腰这一带,就是腰这个地方多少重?你数数看嘛,多少重嘛,对不对?裤都是折下来的啊,就是说我们那个裤,橡皮筋那样折下来,又橡皮筋一重,然后汗衫一重,海青一重,袈裟一重,多少重裹在里面。心到就好,我光屁股在那里不更好吗?凉快呀,对不对?

你这个行为要说明内心的一种落实嘛,你一点落实都没有,你怎么说心好?光说心好,对不对?要这么产生作用。我们讲说心地依心而起,导致你行为肯去做就对了。我们昨天讲的:你说发菩提心,要发心,发心要去做啊!你光在那儿喊喊喊,要落实,真正一点一滴去做。菩提心是为一切众生,利益一切众生,然后要成佛道,要修福要修慧。成佛要修慧,利益众生是培福。福足慧足,这两者具足了你才成佛嘛。菩提心是这么一种建立才可以。那么所以说这个一切的常乐我净都是从心地而起,含藏着常乐我净的一切实德,都是从这『地藏』这两个字的内涵而产生。

好,那『本愿』,『本』是本昔,『昔』就是过去呀,『本昔』就本来过去,我们现在话叫因地,因地所发的愿。『愿』是什么意思呢?是希需为义。希就希望的希,需就需要,希需为义。愿我希望达到这么一种目的,叫作愿。

在家人遇到困难了,没办法了,然后他就到菩萨那里许一个愿,许一个愿就一种交易,“菩萨你要给我什么什么,然后我回报你什么什么”,是不是这样?“观音菩萨呀,我想生个儿子,你如果能够给我一个儿子呢,然后我就打堂斋”。贸易,是不是贸易这样子?

你看看《地藏经》,地藏菩萨是怎么发愿的?怎么发愿?他跟众生的交易到底有多少?众生要给他多少东西?然后我发这样的愿有没有嘛?所以佛教里面的愿跟我们世俗那个愿没办法相比的。

世俗人没办法了跪在地,烧三柱香跪在地,呼天喊地的:“老天爷啊!保佑我度过难关!然后我用猪头一个,猪的头一个,酒一坛答谢你!”跪在那里,这是民间的做法,佛教的愿不是如是。希望,这个所谓的希望,希望达到成佛,我发这样的愿;希望我能够利益众生,他是这样子。而不是说从众生那里索取来什么东西。但是说愿也有一个自求满足啦,所谓满足,满足什么?满足成佛,满足度众生,这佛教的愿是这样子。

愿有通有别,『通』是四弘誓愿叫通愿,『四弘誓愿』那是通途的,都要如是发:“烦恼无边誓愿断,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些都是『通』。『别』是因人而异,比如说药师佛十二愿呐,弥陀佛四十八愿呐,观音菩萨有人说十二愿、有人说十六愿呐,等等。这愿的不同,其实说这是个总纲总体,那么那些佛菩萨在因地当然是发一切愿的。通愿是一样的,通的,一切佛一切菩萨都发通愿。你烦恼不断、法门不学,你怎么去利益众生呢,是一样。

别愿各自不同,是因为他愿有别,所以他所行也有别,做法上就不一样了。那么佛教里面的观音菩萨呀,文殊、普贤、地藏呐,这四大菩萨是代表悲、智、行、愿。观音菩萨表示大悲;文殊大智;那么普贤呢?普贤大行不是吗;地藏呢?大愿。但是说,然后文殊就没有大悲啦?是不是观音就没有大智吗?那地藏有没有大智?他有,突出这里面不一样的。所以说智慧,通常说文殊是表示智慧,他是悲、行、愿也同时具足,其他菩萨亦复如是。

所以他愿里面别当中有共,共当中有别,所发的愿里面是这样子,有所差异。所以说你看弥陀佛,他成就的国土呢?不一样,他发愿不一样。共通的诸佛所成佛的国土都一样,那所有一切菩萨也都一样,同样的十地,地藏也十地、观音十地、文殊十地、普贤十地,大家都十地以上的菩萨,他是一样。但是他利益众生的作用点有差别。省委书记这个级别都是一样的,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些省委书记呢,他做的风范不同,这就有别了。但是他通的都是一样,名称都是一样,是这样的。

那么这是『本愿』,就是『地藏菩萨本愿』,『经』就不用解释了吧?通途一样啦,贯摄常法呀,那就是『经』的意思。那么这是名《地藏菩萨本愿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诠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诠法师)  

 界诠法师:界诠法师访谈录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三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二讲之二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五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四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三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二 

 界诠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第一讲之一 

 界诠法师:净土法门与他宗之圆融无碍 

 界诠法师:住持佛教其责在僧 

 界诠法师:念佛与修数息观 

 界诠法师:持戒与持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