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王骧陆居士:菩提法用 人才


   日期:2022/6/24 16: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才

    一所大房子的建设,必需要坚固合度的材料,一个国家的建设,也必需厚重干练的人才。但才不才,各有地位和立场,亦如器之厚薄,经用不经用。所以,才以德为体。譬如一把刀,锋利是用,坚刚是体,真正纯刚利剑,虽形状萎锈,一样是无坚不破。有才无德,不是真才,是为小有才,不可大用,只一时风云际会,似日本的樱花,不久就衰败了。那桧楠松柏,可用之于千百年,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轻躁之流,自非大器。

    德是要教养的,才是要磨练的,德是要气化的,才是要观摩的。先以养德作根基,不但成才,且可使之用才。否则徒为人用,人或因其不德,明知有才而不敢用,岂不可惜。

    才难之叹,遂自古已然,不知处处有才,苦于不懂得用法。所以不怕无才,只怕无用之人。遂有弃才之叹,弃不单是人弃,抑且自弃。人人应当自立,何可依赖。在社会上,固然要彼此互助,但是借用引荐,不是专门依靠。人既不用我于朝,我何不自用于野,各尽所长,各自努力,即不是自弃。有志之士岂必以出仕为荣?若先存了个名利之心,即是自弃的废才。

    才不才原要因事而显,但有遇不遇之别,这是个人的因缘和气运。大凡一生际遇,至多二十年,少则五年,过了这个时运,思想也麻木了,措置也失当了。不是病魔侵扰,即是动辄得咎,才的也会不才了。不知是什么缘故,但气运不限年龄,青年时亦往往颠倒惑乱,否则病死,是谓不老而朽。那老而不朽的,未尝无人。所以内养的力量要足,譬如灯要油足,不在灯之新旧。

    才有百世之才,是应运而生的圣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为救世而出,不为爵禄而来,立论垂教足以千古。其次,为命世之才,一二百年中出一个两个,抱使命而来,专是做事业的。此有两种,一是造乱的,一是平乱的,往往同时或先后诞生,一过即同时消灭了。又其次,为一世之才,不是三四十年不会出的,经三四十年的经验,方可以成大大器。但中间淘汰、消亡、存者不知有几。下此者,是中等人才,要人去用他,加以陶冶,或可大用,譬如小树,要保全它,长成了,成为栋梁之才。

    八年以来,大皆努力抗战,注重在军事设施,政治人才因少磨炼,自然减少。旧者多半老死,新者继起太少。眼前自感缺乏,但不是没有,先来个疑忌不敢用。有沦陷区内,仿佛个个是汉奸,何所见之不广!须知人的良善非可表演,不能以人的地位高下限,亦不能以地的区域彼此分。所以用才者,即是以才用才,自且不才,何有于人!

    用人者,必先有私德,要有其量,有其识,有其法,有其机。在上位的思想应远大,不可专顾自己禄位,及此身而止,当为国家求继起人才;我虽去,国事不因我而去,我去而后继无人,因而贻误国事,仍是我之罪过。故当力求胜于我者,以备后用,方不失居上位的风度。

    “量”是局量,凡量大的人可以包罗万有,大小不遗。最坏是疑忌,疑其不与我合作,或疑其作弊营私,于是有党派之分。忌其才能胜过于我,或我之私弊为伊所知,于是有侵轧之风。因此党于我者,但求忠实听话,不贤而亦贤,力不能制者,甚至火并残杀,贤者由此引去,惟恐不远。贤者,奸佞以固位。又量小者,必无容人之量。有百是而一非,即可前功尽弃,人人寒心,无有真诚直谏之人。

    “识”是认识,医家以识症为最难,用才以识人为最难。要识得其人之才具如何,气度如何,或可守成,或能开创,或善应变,或有条理,或督饬须严,或不可羁束,人地是否相宜,是否能尽其才,以及年龄、经验、习性、体格、相貌、家累等等,无一不要顾到,方名善用。

    “法”是法子,不是用手段尚权术,当真诚而不可太直,亦不可轻许,更不可因一事之误,遂弃其终身。人有老成持重,迳可托付者;或年少有才而气盛骄盈,先抑之以除其浮躁,后再大用者;或可久任,且非久任不可者;或仅能用于一时,难以久任者;或宜先威而后恩,及先恩而后威者;有必奖励加以礼貌者;有宜激劝者,当随地位环境而变化,无有定法。

    “机”是时候、时代与机会三种。时候即是时间与火候。凡用人非到其时不能大用,如采竹木,太早则嫩而不经用,太老则干枯不时。宜在中年养成,亦必予之以时,使有多习的机会,方有所心得。凡初任之人,无论何人,皆难称职也。所谓学而时习之,先使安心磨练,其才乃可展布。时代即平时与乱时之分,平时宜用守成之人,虽无才之君子,亦可成才。乱世宜取应变之才,亦可用有才之小人,总以得用为宜。至于外交官,非合时代化不可。若守库藏之官,不必定要时代化,皆当量才而使。至于机会,当合机而用,如关于军事者,未到可以牺牲之时,绝不妄动,以保人才。此外,如用不及时,使之终老废弃,亦是糟蹋人才,最为可惜。

    世上无不才之人,亦无全才之士,要求全才,势必无一才可用,无一人当选。当知我自己即非全才,何可苛求?但以彼之长,补我之短,合作有法,勉得其全。譬如二人共举百斤之物,一胜一不胜,两头力不均衡,不胜的一头,再加上一个人,就举起来了。若必一对一,是不可能的。如是人人可用,个个有才的了。

    人不可有成见,成见即是□心,□住了自己的明白心,即不能认识真才。譬如航海失去了指南针,夜行人失去了灯火,是最危险的。凡有成见的人,约有多种毛病:必自大而不热肠,断不能为公家事出死力;处同事必不相和,公家坐受其累;必好大喜功,无事即思生事,及既有事,却又不能了事,替公家添多少麻烦;容易被人利用而愚弄之。有此种种毛病,如何能识真才而选拨?所以,国家最难得的人才,第一为明大体的人,第二计谋远大的人,第三能省事而办事干净、可消患于无形的人,第四刚正不屈的人,第五能慈祥体贴下情的人,第六应事敏捷而虚心的人,第七多才而不要钱的人。

    取才之法,第一重气节,第二取明达识大体者,第三求其诚实,才能精干还在第四。

    用人之法,首在观其心,观心从言论中、游戏时、或小节处及洒后,往往流露,其情为自见,次观其相,辩其邪正,不能逃于两目,以眼为心之苗也;次观其气,有清浊之分,清者每薄,浊者多贱行;次察其行动,品节是否端正,办事有否条理,情性是否浮躁,待人是否精刻;次考其年龄,与其面相配合,是否交顺运或逆运之时。然后任之以事,若或一时有错误,不足责也,切勿轻弃,当正而再度。如天性凉薄不热肠者,不可大用,口不谨者,勿任以机要。用一人才,至少三年以上,且用之勿疑,疑之勿用,务使尽其才,而人才可以辈出。

    人与人相处,有缘不缘,合不合也。不和者,切勿使之共处。若以为可藉此相互督察以防其奸,则误矣。凡相合的,约有五种,一利合,利尽则引去,最不可靠;二势合,势衰则离;三情合,但情有满时,或因利害关系而冲突,其情自淡,或因误会而不情;四机合,因一时之机,两相契合,初不必因势利而离;五义合,此以道义相合者,因有道义为范,初亦不轻合,合则不轻离,然有时而不合者,则因责善关系,或太热而过直爽,未留其余地,然非可以势利动之者,亦千万中之一二,此必双方皆有真情,都能原谅,方可久长。若以利始者,必不以义终。又师弟之间亦有信缘,缘一满,信心即退,自然引去。

    古人云“帝者与师处”,择国中有道之人,以师事之,所以德业日进。“王者与友处”,对于有道之士,不肯屈身以事,等于朋友,其言有可听不听者,不是真心敬畏,因此难进于道。“霸者与臣处”,霸者才气势威,不肯下人,于有道者不加尊敬,与臣下等齐,任我驱策,试问贤者安肯屈节而来?左右必无才德之士,尝规其过失,所以事业卑小。“亡者与役处”,此言等而下之,左右皆是群小,与仆役宦官女子相处,必至亡国。因在上位者,威势尊严,平时过失正多,非直谏之人,不肯忠告,且忠言逆耳,或误以为有失体面,所以不肯亲近。而小人之奉承谄佞,每觉舒服,心中得到安慰,自然日亲月近,不觉受其残害。所以有才之人方可用才,正是以义合,不是以势合。

    人安得个个有才,但不才的人,伊却能用人才,且明知自己不才,人亦知其不才,竟肯为伊所用,则因其器局阔大,度量宽宏,有用人之量,推心置腹,是即义合。且有道之人,亦不忍背而弃之,这是用才的至妙法门。如量小多疑,彼自引去。如汉高祖手下一班人才,韩信、陈平等,多半先投项王,只因其量小多疑,都归于汉。而汉高祖之才,远不如他们,妙在自承不如人而能重用之,有此局量,所以成事。这是前车之鉴,何况现在事业大过十倍,正需人才,不能单靠有艺术的人。因艺术人才,只可兴国,不能立国。要明大经大法之才,须识大体,善用人,方可与谋国事,不可偏执一面人才。所以我说不怕无才,就怕无用才之人。

    在上位有权用的人,每有一个毛病,即“自以为我有用人的才能”,于是特意想出种种驾驭的方法来,甚至用权诈之术。如袁项城的用人,不知奸中更有奸巧,早已被他们利用了去。你以为肯服从恭顺听话,即是驾驭了么?这是用奴仆的法子。国家大事与这班人共同处理,你想危险不危险呢?所以“真诚”才可以有心腹,“礼敬”才可招致贤人。

    识得人,要用眼光,用得人,要靠器量和方法。人有不招而自来的;有不招不来的;有不能招,必以礼请的;有礼请亦不来的。那不招自来的,原为生计问题,但此中仍有真才,不可因其自荐而轻之。第二三种,有故作身分以示高尚的,是在考其实学,不可谬乘虚声。至于礼请亦不来之辈,此有两种,一是因事,如年老不克远行,或有病,或已有饭吃,不必再作冯妇;二是不愿与我合作,非盛德不能动其心,非礼敬不能结其情,非信托不能尽其才。师而不友,方可招请得来。

    有一班可用的人,他既不肯为人用,亦没有人能用他,而他自己又无可用的人。譬如唱戏,没有了班底,再招也不容易,所以不肯出来。此等人,断不肯屈身求进的,亦不愿与人同流合污的。

    论人才是老而不朽的太少。不老而先朽的太多。少年人有朝气有肝胆的居多,能沉静而有条理不好事的太少。看事容易的人太多,能了事的人太少。才具是越练越深,人情却越练越滑,无肝胆血性的人,交了一万个也是无用,反受其累。魏林子说:“得一百个自了汉容易,得一个热肠的人极难。”

    “升迁”是不可滥的,当循资而进,以杜请托奔兢之风。“保障法”是要严定的,使其安心守职而磨练有时。“养廉”是必十分注意的,当足其衣食以防其贪。“奢侈”是要禁止的,一切无谓酬应靡费,概认为可鄙可耻之事,要保守他不亏累,无处可以摆阔,才能真养其廉。这几条,都是保全人才之法。

    凡一机关中的办事人,自有才不才之别,有能办事而肯负责者;有肯负责办事而能上下同和者;或不能同和者;有能办事负责而屈于下位者;有肯负责而办事无能力,但能虑以下人者;有刚愎自用者;有肯自认外行能信托人者;有一知半解,硬充内行者;有好大喜功,无事生事者;有能办事而喜要挟者。下此者,更有随声附和,无所建树者;有小信小义以沽名者。更下则有既不能负责,亦不能办事,而忌才侵轧者;有不识大体,营私舞弊者。种种不一,约可分德与才二门,有德无才者,其弊在误事;有才无德者,其弊在害国。以小人之量,处于大位,于国事必无补,适足以济其恶。故有德无才,可以教之成才。若有才无德,虽教亦难移其性,国事先受其害,是以用人不得不重品节。

    才有政治人才、外交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教育人才、金融、商业、农林,无不各有其才。又有一乡之才、一省之才、一国之才与世界之才,其中却以教育人才为最重要,处于师资之位,孟子所谓辅世吾民是也。

    现在世界各国,无论何种民族,思想不免偏执了。无一人无一事无一物,不偏重于功利之见。即其教养所出的人才,目的终不离乎此旨。所以外交政治军事工商,均常有侵略性。技巧愈精,杀人愈众,野蛮的成分也愈多,因此造成这个火海世界。把多年培养的人才,互相往火海里送,行同疯狂,美其名曰爱国。不知一次二次的世界大战,明明告诉我们,武力是不足恃的,工巧是无尽期的,强的还有强的。应付有穷期,结果只等于零,何若白糟蹋许多人才!

    然而大皆思想,依然守旧,迷梦仍然不醒,一谈到原子炸弹,个个眉飞色舞,都想再发明一种妙器比他再利害的,去作侵略工具,再造个更大的火海。那些弱小民族,更自愧不如,自恨不才,都羡慕这个火海庄严,岂不可笑!

    我为此语,必有人笑我没出息,消极自了。当知世界已趋向大同,才不才,要以安利世界为断,应积极善用利众的科学,制止害众的工具,不应再含有侵略疑忌性的。日德的消亡,正是个大榜样。希望各国多出世界眼光的人才,不要有私利一国的人才,替自己树敌肇祸,卜虚名而受实害,这是真爱国,亦是今后世界的新趋势,新潮流。否则不出几十年,第三次火海又要发现了。日德两个民族,在那里冷眼看着,等候复兴的机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