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荆三隆教授: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


   日期:2022/5/19 10:3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慧能伦理思想的当代审视

荆三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印度佛教在传入我国二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相融合,在隋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这一时期,宗派林立、大德辈出,经典论释不断产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禅宗六祖慧能,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而《坛经》也成为传播广泛,影响至深的由汉地高僧着述的经典。本文仅就禅宗经典中的伦理思想进行探讨,以求正于方家。

一、禅宗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体现在基本面上,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是相互吻合的,都表现出引导人们祛恶向善的价值取向。在道德实践上,都崇尚理性,重视自身的内敛和修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都提倡反观自身、自利利人,抵制个人欲望的泛滥,追求合和共生、平安喜乐。在对待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都具有维护和主张社会稳定、促进社会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理念。但是从根本上看,大乘佛教的伦理道德是从基本教义出发,通过对人精神世界的重新塑造来完成的。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还具有对现实伦理道德的批判精神。对现实世界中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和追逐利禄功名、人生富贵的价值观持否定态度,注重和强调人心的升华和超拔峻洁人格的铸就。认为:“云何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谓如是观:三界唯心分齐,离我我所,无动摇,离去宋。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指出大乘修行者要善于认识一切心识的表现形态。体察欲、色、无色三界产生的变幻,是由自己内心的妄有而产生的,因而,必须脱离以“我”为中心的想法。还要了知一切妄有的心识都是由于不能认识现象的无常,本质的“无我”而产生的。对利益的追逐和财富的占有欲望,也都是妄有之心的表现。因此,要通过“戒、定、慧”三学的实践,摆脱心中欲望和由此而产生的一切烦恼,达到个人伦理道德的完善。从伦理道德上考量“三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在行为上,要持戒。“戒”,即佛律,是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它为出家人制定了一整套完整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其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坐、卧各个方面,都有详备的细则和严格的规定。有关戒律的具体内容,这里暂不讨论,仅从伦理的社会价值角度来考察,可以说,“戒”表明了人对于自身行为所进行的约束和改造,是人在伦理道德行为上趋于完善的体现,表现了人类所具有的由完善自我发展到完善社会的本质力量,是伦理道德上充满理想追求和体验的崇高行为,不仅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而且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在思想上,要修禅,即“禅定”。“定”,就是要定念观止,进行“反观内照”的思维活动,因此,“禅定”又称思维修。其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生价值的再认识,要对于外部世界,包括自身的现象形态,有“正念”。要认识到一切现象本自虚幻,一切人生的烦恼皆源于此心,进而产生破妄有万法的智慧,祛妄归真,体悟“明心见性”的义谛。禅观中的慈心观、功德观、自然观等,都包含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如对一切人、一切自然之物的感恩之心,这其中既有对有恩于己的父母师长的心怀感激,而且也包含着对山河大地、风雨阳光等自然之物的感恩和敬意,这种认识极大地延伸和扩大了禅学伦理的外延,对于当代大地伦理学、社会伦理学的发展,都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认识。

在目标上,要达到“慧”,即“般若智慧”。它是通过“戒”、“定”之后所完成的一种在人生意义上的飞跃。要脱离现实世界的束缚,灭除欲望,行善除恶,生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济世情怀,从而投入到慈悲救世,度世间一切苦难生灵,为众生得安乐的弘法实践。也就是上求觉悟,下化有情的“菩萨行”。这些禅学理论中所包含的伦理思想,把世间的伦理上升到了信仰主义的理想高度,从思想上极大地丰富了伦理道德观念的内容,提升了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佛教伦理所显示出的宁苦身以利人,舍身以利一切众生的高尚情操,展示出当代社会仍然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

如佛陀在《金刚经》中所述:“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故,应如是布施”。

圆悟禅师在阐发佛陀这段论述时指出:“大凡为善知识,应当慈慧柔和,善顺接物,以平等无诤自处。彼以恶声色加我,非理相干。讪谤毁辱,但退步自照,于己无嫌。一切勿与较量,亦不瞑恨。只与直下坐断,如初不闻见,久之魔孽自清耳。若与之教,即恶声相反,岂有了期。又不表显自己力量。与常流何以异?切在力行之,自然无思不服。且夫,见性之人,闻人毁,如饮甘露,心自清凉,不生烦恼,则能成就定慧之力。不被六贼,盗窃家宝。功德法财,遂从此增长也”。

佛陀所讲的忍辱修行,本身就包含着极其深刻的伦理价值观念。当佛陀受到摧残时,不仅没有恼怒,反而悲悯对方,这是因为在他心中抛却了一切现象形态。认为如果心有所念,意有所牵,就无法脱离欲念,无法达到了悟事物本质如幻的境界。这是一种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们难以想象的牺牲精神,是“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而产生的自甘受尽世界一切苦难的大悲心,是大乘伦理原则的核心。佛陀怀者大,感者深,向世人显示出一种无私、无我、无畏的精神。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心中怀着一切苦难的众生,唯独没有自己的人,对于一切人间烦恼、瞑恨还有什么可“争斗”、“抱怨”的呢?这无疑是一种无比高尚的情操,是彪炳千秋万代,永远闪烁思想光芒的伦理道德境界。

圆悟禅师对忍辱修行的认识,是以自身修持的心得来进行解释的。认为禅门学人,应当秉持大乘佛教渡一切众生出苦海欲波的“菩萨心”,以无怨无诤的态度来接人待物。对于那些讥笑、诽谤、恶语伤人的行为,不与之计较,在心中亦不留怨恨,用身体力行的表率和真修实证来感化世界。指出证悟之人,听到恶言恶语,应犹如夏日口渴之时,畅饮清冽甘美花露一般,忍辱能助修持之人成就禅定智慧,使人能知人知世,修已证心,不为世俗贪欲、嗔恨愚昧所牵,道心明真。这种闻“毁”则喜、借“恶”修禅的认识,表现了与世俗伦理迥异的道德力量,是人类追寻至善至真的体现。禅宗重视人的精神力量,超越了世俗冤冤相报、争斗不止的“利益原则”,表现了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和崇高的伦理价值。

二、禅宗的伦理特征

禅宗作为在中国社会影响最为广泛的佛教宗派,在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同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如慧能认为:“我此法门,以定惠为本第一,勿迷言定惠别。定惠体一不二。即定是惠体,即惠是定用。即惠之时定在惠,即定之时惠在定。善知识,此意即是惠等。学道之人作意,莫言先定发惠,先惠发定,定惠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心不善。定惠不等,心口俱善。内外一众种,定惠即等。自悟修行,不在口诤,若诤先后,即是人,不断胜负,却生法我,不离四相”。禅宗六祖,在这里表达了三层涉及社会伦理道德的认识:

第一,定慧是禅门的根本。止、观即定慧之法,是体用结合,相互一致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的差别关系。思想认识和言论行为是体用圆融、和合一致的关系。这在伦理上,就排除了那种认为行为不受思想支配,或思想不产生行为的认识,强调了二者的一致性。

第二,口善而心不善,心口不一,这是扭曲的心态。说的好听,但心里却不是这样想,从止观的禅定来讲是不正确的。只有“心口俱善”,表里一致,内外统一,才是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那种无诚信,当面是而背后非的行为,就是“口说善,心不善”表现。

第三,既然修行要定慧结合,心口如一,那么,就应当表现在“自悟修行”的体用一致上。要“不在口诤”,做到心口无诤。不对他人横加指责,不争高下,没有先后的差别,不被“我执”的妄有形态所迷惑。这样,从个人道德修养上,就排斥了自以为是,固执己见的认识:从社会伦理上,也否定了一贯正确,不容他人质疑的弊端。

慧能法师还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恶之人:在家若修行,如东方人修善。”只要发心修行佛法,能够认知万法只在一心,知心性本自真如,不为外欲所动。见一切法,遍一切处,能够皆不着于相,见自本来面目,心底澄明,即便是在家,仍然可以“即得出世”。这种直探心源,“见性成佛”的思想,是慧能法师对中国禅宗佛性理论的一大创新。这种创新的伦理价值在于,它极大地缩短了出家修行证悟者和佛教信众之间的距离,确立了信仰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是紧密联系,体用如一,而非对立、非此即彼的。这样,就为佛化人间,人人皆有佛性,只要扬善止恶,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这种体用如一,信仰与现实融合,消除二元对立的思想认识,使中国化的禅宗伦理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入世”的积极态度;二是“出世”的修证情怀。对于“入世”态度,在伦理上就有引导人心向善的“俗谛”与之相应,大乘佛教的“菩萨行”就是其最好的证明。事实上,在当代“人间佛教”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没有离开过中国禅宗的积极推动的作用,如这次在禅宗六祖的出生弘法之地举办的“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及其所组织的系列文化活动,就是禅宗“人间佛教”理念在当代贯彻实行的佐证。至于“出世”的“真谛”,则是由出家人的真修实证宋实现的,它脱离了世俗生活中烦杂的人伦关系,非亲证者,难言其妙,有极高的伦理道德境界,具有超越人间伦理的特征。

三、禅宗六祖伦理思想述要

善、恶本身反映的是伦理道德最核心的内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家最基本的伦理原则,对此,禅宗也不例外。《坛经》有:“心但无不净,西方此去不远:心起不净之心,念佛往生难到。除恶,即行十万;无八邪,即过八千。但行直心,到如禅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这里,首先强调了“净心”的重要,把止恶行善的心理预期,直接推到了彼岸的往生世界。它的前提是“净心”诚信,只要信守笃行,就可以得到预期。无论是对“下根”还是“上智”之人,这都是平等无二的,是一种心灵期许和召唤,它符合一切善良人们的心理。能否到达极乐世界,是由生前所造善、恶决定,由现世之因,得往生之果。这种认识,起到了预示、告诫、警醒的作用,使人们在生活中能够自敛行为,不做坏事,以期得到善果,从而在客观上有助于提升人们的伦理道德水准。禅门不仅对“净心”的人生价值给予肯定,而且对信众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规范,这就是“除十恶”、“行十善”,“祛八邪”、“行八正道”。“十恶”,即十种恶业:杀生、偷盗、邪淫(以上“身”三业),妄言、绮语、两舌(以上“口”四业),贪欲、瞋恚、愚痴(以上“意”三业);“十善”则与之相反。“八邪”指:邪见、邪思维、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即“八正道”的反面。

慧能大师在这里提出了“善”与“恶”、“正”与“邪”正反相对的两大命题。这其中涵盖了十分庞大的佛教伦理学的内容。在社会伦理道德的建构上,禅宗六祖向信众传达出了他们所承载的社会责任和道义。本来,“善”与“恶”、“正”与“邪”,都是佛教伦理思想在表述上常用的名词。通常符合教义的为善、为正,反之则为恶、为邪。这是两对集合概念,不仅包含了社会伦理价值,而且具有信仰世界的内涵。禅宗经典《坛经》行善止恶的教化,在客观上,也具有匡扶人心,淳正世风的伦理价值。同时,“十善”、“十恶”,不仅包括了行为(身)、语言(口)、意识(意),还有“身、口、意”三业的内容,并与“业力果报”学说密切相关。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都是由业力而发,具有前世、现世、来世的因果联系。现世生活中,由身、口、意三业所造的一切善业、恶业,必然会在来世中表现,因无不具,果无不圆。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审视,它发挥着引导人心永远向善的作用,具有巨大的道德感召力。业力果报学说的逻辑关系,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多层面的生命空间,其意义在于:果报的内容,是由人的行善或为恶的行为来决定的,并由此形成了禅宗完整的生命道德意识和独有的伦理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又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归宿联系在一起。禅宗的伦理道德思想,是在现实与超现实、现在与未来、客观行为(身、口、意三业)和主观期许(净土世界),这三种维度上展开的。因此,慧能法师在《坛经》中所阐发的“行十善”、“除十恶”的伦理观念,属于社会文化领域中的道德规范。这消弥了出家人和在家信众的对立,反映了最广大人们的共同心愿,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为佛教在人间铺就了一条通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大道。同时,也使《坛经》所包含的伦理思想渗透到了整个人生历程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十善业”及“十恶业”这“十对”概念中的十分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当择文另论。此外,《坛经》中涉及的“八邪”和对应的“八正道”学说,同样具有深刻的伦理思想,“八正道”前承佛教“四谛”学说中的“道谛”,又引出相关的“六度”,即:正见、正志(对应“六度”中的智慧)、正语、正业(对应持戒)、正命(对应布施)、正精进(对应精进)、正念(对应忍辱)、正定(对应禅定)。并且,“八正道”、“六度”可以归纳为戒、定、慧“三学”。因此,佛教伦理思想是贯穿于教义之中和建立在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是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结语

佛教对于世界的看法,来自于对现实世界中人生的“如实观察”,其世界观是建立在人生观的基础上,因此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伦理道德观念。禅宗作为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以“直指人心”的教化方式,“佛性平等”的理论,指导着戒、定、慧“三学”的修证实践,把伦理思想渗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容,为社会的平稳发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建立了一整套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并在千百年的发展和演化中,为人类的自我完善,道德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对于禅宗伦理思想的研究工作,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弘法实践,具体的伦理道德内容和方法,以及伦理思想在社会文化发展中的实践意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入。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禅宗文化中优秀的伦理价值和普世情怀,对治人心,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这些工作都需要“众生”的共同努力。应当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人的伦理道德水平,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艰巨的思想文化领域中的系统工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荆三隆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荆三隆教授)  

 荆三隆教授:谈佛教自然观 

 荆三隆教授:继承玄奘精神 促进中印友谊 

 荆三隆教授: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 

 荆三隆教授:谈佛教公众形象的思想内涵 

 荆三隆教授:《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 

 荆三隆教授:佛教修心思想与现代文明的互动 

 荆三隆教授:《圆觉经》因明三支论法举隅 

 荆三隆教授:谈《圆觉经》的比喻及其喻理特征 

 荆三隆教授:弘扬律学传统 教化参悟人生 

 荆三隆教授:大乘佛教的精神实质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 

 荆三隆教授:慧能处世思想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