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冯学成居士:《赵州禅师语录》壁观卷下(461-480)


   日期:2022/4/6 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461)

  师又到茱萸,茱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觅个住处?”师云:“什么处住得?”茱萸云:“老老大大,住处也不识。”师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

  茱萸者,湖北鄂州茱萸山和尚也,失其名,时人以茱萸和尚尊称之。茱萸乃南泉弟子,赵州同门,先赵州数十年住院,先住随州护国寺,后住茱萸山。当年南泉有书与茱萸曰:“理随事变,宽廓非外。事得理融,寂寥非内。”僧达书了,问:“如何是宽廓非外?”茱萸云:“问一答百也无妨。”问:“如何是寂寥非内?”茱萸云:“睹对声色,不是好手。”僧又问长沙景岑,进前语,长沙瞪目视之。僧又进后语,长沙闭目示之。僧又问赵州,进前语,赵州作吃饭势。僧又进后语,赵州以手作拭口势。后僧举似南泉,南泉云:“此三人,不谬为吾弟子。”是知赵州、长沙、茱萸,皆南泉门下之杰也。

  茱萸和尚行迹语录,远不如赵州、长沙之富,灯录中仅数条而已。如上堂,擎起一橛竹曰:“还有人虚空里钉得橛么?”时有灵虚上座出众曰:“虚空是橛。”茱萸掷下竹,便下座。

  又,众僧侍立次,茱萸曰:“只凭么白立,无个说处,一场气闷。”僧拟问,萸便打,曰:“为众竭力。”便入方丈。有行者参,茱萸曰:“会去看赵州么?”曰:“和尚敢道否?”茱萸曰:“非但茱萸,一切人道不得。”于此可知茱萸和尚之禅风,及与赵州之道谊。

  赵州虽长于茱萸,然此见面时,茱萸也是老矣。人虽老,但禅风益健。故赵州于一番问答后,云:“三十年弄马骑,今日却被驴扑。”此亦师门中相互推崇之语,若无此语,何处见茱萸来?

  (462)

  师又到茱萸方丈,上下观瞻。茱萸云:“平地吃交作什么?”师云:“只为心粗。”

  (463)

  师一日将柱杖上茱萸法堂上,东西来去。萸云:“作什么?”师云:“探水。”萸云:“我者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师将杖子倚壁,便下去。

  赵州与茱萸,虽是师兄道友,熟识无比,但见面之时,仍不忘切磋道法。赵州在茱萸方丈“上下观瞻”,探竿影草,以静制动也。茱萸云:“平地吃交作么?”——莫非睁眼瞎子,一切现成明白,为什么看不见。赵州云:“只为心粗。”万事无可留心者。问答虽简洁,却刀光剑影,杀得难解难分。

  师兄们难得相会,理应聚上一段时间,赵州也不知在茱萸山住了多少时日。一日,赵州将柱杖,上茱萸法堂上“东西来去”。 茱萸拶云:“作什么?”赵州云:“探水”,也是平地起波澜,欲寻茱萸破绽。茱萸云:“我这里一滴也无,探个什么?”却是铜壁铁墙一般。虽是铜壁铁墙,赵州亦寻出路来,先“将杖子倚壁”,承认有铜壁铁墙。“便下去”,有路可出。真是于无声处听惊雷,若非顶级宗师,焉有如此作略。

  当年渐原侍道吾探丧,道吾抚棺云:“生邪,死邪?”渐原问,道吾云:“生也不道,死也不道。”渐原云:“若不道,打和尚去。”道吾仍不道,渐原便打。后渐原隐于村落得悟,道吾亦寂,石霜嗣之。渐原访石霜,石霜云:“前日打先师因缘会也无?”渐原云:“请师兄下一转语。”石霜云:“不见道:生也不道,死也不道。”他日,渐原持鍬到法堂,从东到西,又从西到东。石霜云:“作么?”渐原云:“觅先师灵骨。”石霜云:“洪波浩渺,白浪滔天,觅甚先师灵骨?”渐原云:“正好著力。”石霜云:“这里针扎不入,著什么力?”渐原持鍬肩上便出。此公案与赵州茱萸公案极为神似,正所谓道者同也。于此,保宁仁勇禅师有颂云:

  逐级移筇探浅深,
  果然沧海碧沉沉。
  一双足迹分明在,
  将谓归家不可寻。
  无迹了派禅师亦有颂云:
  平地鼓波涛,青山轰霹雳。
  脚下烂如泥,身上原不湿。
  古往今来几百年,
  柱杖依然挂空壁。

  (464)

  台山路上有一婆子,要问僧。僧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僧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闻后,便去问:“台山路向什么处去?”云:“蓦直去。”师才行,婆云:“又与么去也。”师便归,举似大众,云:“婆子今日被老僧勘破了也。”

  此便是丛林中津津乐道,又闻之色变的“赵州勘台山婆子”公案。在灯录中,婆子云:“好个师僧又恁么去也”,似更生动。灯录中所载的婆子,俱似菩萨示化,令禅僧们头疼不已,又喜欢不尽,如“烧庵婆子”,“点心婆子”,黄檗初年所逢之“太无厌生”婆子,“凌行婆”,和这位“台山婆子”,个个都如德山临济赵州一般,把关设卡,令学人寸步难行。

  “蓦直去”,其用意如何?“又与么去也”,其用意又如何?是婆子勘破赵州,还是赵州勘破婆子?这公案不知难倒多少豪杰,又使多少豪杰开眼。北宋时名振丛林,黄龙禅派的开山祖师黄龙慧南禅师,即在此大彻大悟。

  黄龙慧南禅师原是云门宗人,得法于泐潭怀澄禅师,早已领众说法,名播丛林。后参慈明,慈明知其见地不稳,反复折难。一日云:“如若会云门意旨,则赵州尝言台山婆子被我勘破,度指其可勘处。”黄龙面热汗下,不知答,趋出。明日于诣,慈明垢骂之。黄龙惭见左右,云:“正以来求决耳,骂岂慈悲法施之式。”慈明笑云:“你作骂会那?”黄龙言下大悟,作颂云:

  杰出丛林是赵州,
  老婆勘破没来由。
  而今四海清如镜,
  行人莫与路为仇。

  慈明以手点“没”字顾之,黄龙易以为“有”,心服其妙密……黄龙可谓赵州勘台山婆子公案之最佳注脚,虽然,且道此公案,着眼在什么处?此公案历代提唱甚多,先看投子义青禅师所颂:

  灵龟未兆无凶吉,
  变动临时在卜人。
  路头问破谁人委?
  王老东村怒目瞋。
  再看真如慕哲禅师所颂:
  丛林老作无是俦,
  凛凛威风四百州。
  一击铁关曾粉碎,
  恩大难将雨露酬。
  再看保宁仁勇禅师所颂:
  何事赵州婆子话,
  雄雄今古振家声。
  高空有月千门闭,
  大道无人独自行。

  (465)

  师见僧来,挟火示之,云:“会么?”僧云:“不会。”师云:“你不得唤作火,老僧道了也。”师挟起火云:“会么?”云:“不会。”师却云:“此去舒州,有投子和尚,你去礼拜问取。因缘相契,不用更来。不相契,却来。”其僧便去,才到投子处,投子乃问:“近离甚么处?”云:“离赵州,特来礼拜和尚。”投子云:“赵州老人有何言句?”僧乃具举前语。投子乃下禅床,行三五步,却坐,云:“会么?”僧云:“不会。”投子云:“你归举似赵州。”其僧却归,举似师,师云:“还会么?”云:“不会。”师云:“也不较多也。”

  投子大同禅师(819—914),出自翠微之门,为石头下第三代尊宿也。虽雪峰亦曾三次参叩,并先于雪峰享有“北赵州,南投子”之盛誉。赵州挟火示僧,问:“会么?”又云:“不得唤作火”,此亦百丈“净瓶”、首山“竹篦”类同之机也,要在使人破著相而见真如也,此前已详述之矣。赵州用那僧传语,二千里外与投子练禅,方能看出此公案的消息。

  “投子下禅床,行三五步,却坐”与赵州老汉“挟火示之”,皆为“示相”,而问“会么?”此何谓也?五祖法演禅师曾有开示云:“山僧昨日入城,见一棚傀儡,不免近看。或见端严奇特,或见丑陋不堪。动转行坐,青黄赤白,一一见了。仔细看时,原来青布幔里有人。山僧忍俊不禁,乃问:‘长史高姓?’他道:‘老和尚看便了,问什么姓。’大众,山僧被他一问,直得无言可对,无理可伸……”原来幔棚弄傀儡,抽牵全是里头人。若会,当下便会。争奈人们老是节外生枝,只会外看,计较分别,故漫不知归。那僧忙于两头,故仍然“不会”。 赵州云:“也不较多”,为那僧于“不会”中指出路径也。

  且再举五祖法演禅师公案。五祖在白云会上,白云举南岳怀让“铸镜”公案云:“古人道,如镜铸像,像成后镜在什么处?”众下语俱不契,举问五祖。五祖近前问讯,云:“也不较多。”白云笑云:“须是道者始得。”一句“也不较多”,如临济 “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一般,足以饱丛林之学人矣。

  (466)

  洞山问僧:“什么处来?”云:“掌鞋来。”山云:“自解依他?”云:“依他。”山云:“他还指阇梨也无?”僧无对。师代云:“若允即不违。”

  “代语”者,代人下转语也。赵州与洞山因此得见一则因缘。洞山年二十一(828年),诣嵩山具戒。游方首诣南泉,值马祖讳辰修斋。南泉问众曰:“来日设马祖斋,未审马祖还来否?”众皆无对。洞山出,对曰:“待有伴即来。”南泉曰:“此子虽后生,甚堪雕琢。”洞山曰:“和尚莫压良为贱。”此时南泉八十岁整,赵州、长沙、茱萸俱以外出,故不得与洞山谋面。虽然,亦是洞山与南泉的一段因缘也。

  此公案用语令人费解——若欲解,则白云万里矣。洞山因那僧“掌鞋来”,而问:“自解依他”,不妨令人疑着,此与“掌鞋来”风马牛不相关也。“掌鞋者”,欲脚下稳当,可行万里也。然此是“自解”——自会;还是“依他”——随缘呢?那僧答“依他”。洞山云:“他还指(使)阇梨也无?”此“指”者,宾主之分也。那僧于此不决,故“无对”。那僧应是后来举似赵州,赵州为代语云:“若允,即不违”——允者,契合也,宾主合也。宾主能合,则“自解依他”均“不违”矣。此乃赵州手眼,非那僧能及。

  (467)

  普化吃生菜,临济见云:“普化大似一头驴。”普化便作驴啼,临济便休去。普化云:“临济小厮儿,只具一只眼。”师代云;“但与本分草料。”

  普化和尚,槃山宝积禅师之子,马祖之孙也,较临济犹为师叔,故称临济为“小厮儿”。临济住真定,普化屈尊而辅佐之,临济局面之开扬,得普化助力甚多,灯录普化本传中载之明矣。

  “吃生菜”,今僧人修头陀苦行者亦间有之,临济见云:“普化大似一头驴”,亦南泉、沩山“水牯牛”之谓也。能力行之,若非入“无我”之境,孰能当之?“普化作驴啼”,于中得自在也。洞宗有偈云:

  头脚混泥尘,分明露此身。
  绿杨芳草岸,何处不称尊。

  此偈是为“异类中行”之写照也。普化在真定,常摇铎唱云:“觅个归处不可得”,市人以疯颠视之。一日,临济与河阳木塔长老议普化之事,云:“知他是凡是圣?”普化忽至,临济云:“汝是凡是圣?”普化云:“汝且道我是凡是圣?”临济便喝。普化以手指云;“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一只眼”——是贬是赞?永明寿禅师亦尝谓六祖“只开一只眼”,不妨叫人疑著。

  赵州代云:“但与本分草料”,实知己之言也。普化于咸通初(860)化去,赵州未谋其面,但知其事,大有惺惺惜惺惺之感。宗门中,能享“本分草料”者,亦无多人。大慧禅师有颂云:

  一个驴鸣两个贼,
  堪与诸方为轨则。
  正贼草贼不须论,
  大施门开无塞塞。

  (468)

  保寿问胡钉铰:“莫便是胡钉铰否?”云:“不敢。”保云:“还钉得虚空么?”云:“请打破虚空来。”保寿便打,却云:“他后有多嘴阿师,与你点破在。”胡钉铰后举似师,师云:“你因什么被他打?”云:“不知过在什么处?”师云:“只这一缝,尚不奈何,更教他打破。”钉铰便会。师又云:“且钉这一缝。”

  宝寿诏禅师,临济弟子也,临济寂后,住镇州宝寿禅院,亦禅风硬朗之宗师也。胡钉铰者,不知是何寺庙内修制金属法器之僧人,故以“钉铰”为名。宝寿问他:“还钉得虚空么?”钉铰是惯于补破烂的,自会云:“请打破虚空来。”这一问一答,端是妙不可言。但钉铰并未开眼,故宝寿打后却云:“他后有多嘴阿师与你点破在。”果然,胡钉铰后参赵州,举此因缘,并云:“不知过在什么处?”此恰如临济于三顿棒后,不知“过在什么处”一般。好个赵州,于此却为人开眼,云:“只这一缝尚不奈何,更教他打破。”疑心一起,即真如现“缝”,更七花八裂,真如“破碎”也。钉铰于赵州言下“便会”,应了宝寿“多嘴阿师”之预言。赵州老婆心切,送佛上西天,故有云:“且钉这一缝。”此贴肉汗衫,“缝”在何处,何须更“钉”哉!于此,月庵善果禅师有颂云:

  直饶钉得这一缝,
  检点将来非好手。
  可怜两个老禅翁,
  却向俗人呈家丑。

  (469)

  师因行路次,见一婆子问:“和尚住在什么处?”师云:“赵州东院西。”师举向僧,云:“你道使哪个西字?”一僧云:“东西字。”一僧云:“依栖字。”师云:“你两人总作得盐铁判官。”

  赵州老汉浑身是禅,无事无物不可用来考校与启迪学人。赵州答婆子问的平常话语,直下便了,哪有许多葛藤。赵州偏用来蔓衍,果然,院中僧人一个“西”,一个“栖”,议论不休。赵州云:“你两个总作得盐铁判官”,自己又何尝不作判官。唐代节度使,州郡等僚属有判官,分曹判事。“盐铁判官”者,主掌盐铁事务也。

  (470)

  师与侍郎游园,见兔走过。侍郎问:“和尚是大善知识,兔子见为什么走?”师云:“老僧好杀。”

  “杀”乃五戒之首,出家人说话时都须回避此字,赵州老汉何得道“老僧好杀”?庄子早有所察,其于“齐物论”中云:“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而深入,鸟见之而高飞,麋鹿见之而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此亦美人“好杀”,故虫、鳞、毛、羽之类,皆见之而避走也。前有牛头见四祖后,“百鸟不啣花”,后有赵州“好杀”,此可破对神异之执迷矣!

  有僧问一尊宿:“鸽子有佛性否?”尊宿云:“有。”僧云:“既有佛性,何得在佛头上著糞?”尊宿云:“他何不在鹰头上著糞?”且道这鹰有佛性否?

  (471)

  师因见僧扫地次,遂问:“与么扫,还得净洁也无?”云:“转扫转多。”师云:“岂无拨尘者也?”云:“谁是拨尘者?”师云:“会么?”云:“不会。”师云:“问取云居去。”其僧乃去,问云居:“如何是拨尘者?”云居云:“者瞎汉。”

  “除尘看净”,是次第禅门的根本方法,也就是扫除妄念,以复心地之清净光明。但此法门,对相当多的修行者而言,却是“转扫转多”,而“欲盖弥彰”。 赵州老汉于不经意中,为那僧指示了禅宗的无上心法:“岂无拨尘者?”“尘”,一言以蔽之,妄念而已;“拨尘求净”,亦妄念也,以橛出橛,知劳而无功。《信心铭》云:“止动归止,止益弥动”,即言此也。然妄念者谁?拨尘求净者谁?是知“拨尘者”非彼也,知妄知净,能妄能觉,万法皆生于此也。那僧不知反观,问云:“谁是拨尘者?”赵州不答反问:“会么?”那僧云:“不会。”赵州于是指示他参云居,结果被云居斥为“瞎汉”,骑驴觅驴,是可叹也。

  然赵州何不明言,反让那僧万水千山到云居去?云居亦未明言而反斥之?自悟自证之事,他人决不可越俎代庖,此所谓见上增见,枷上加锁也。赵州云:“如厕虽是小事,也要老僧亲去始得。”即为此也。

  云居有一故事令人深省:云居山有一道者住庵,云居令侍者送袴,道者云:“自有娘生袴。”竟不受。云居再令侍者问:“娘未生时,著个什么?”道者无语。后迁化有舍利,人持似云居。云居云:“直饶烧得四斛八斗,不如当初下得一转语好。”若论修行,这道者无可非议;若论明心见性,这道者却是未到。由此反观,赵州于此用意深矣。

  (472)

  师问僧:“你在此间多少时也?”云:“七八年。”师云:“还见老僧么?”云:“见。”师云:“我作一头驴,你作么生见?”云:“入法界见。”师云:“我将为你有此一著,枉吃了如许多饭。”僧云:“请和尚道。”师云:“因什么不道向草料里见。”

  赵州老汉就在这里,那僧自然得“见”。但赵州云:“我作一头驴,你作么生见?”假设非真,又何须认真。那僧此时却被赵州穿却鼻孔了也,妄生分别,还自以为高明,云:“入法界见。”七八年在赵州,还有如许见解,难免遭赵州“枉吃了如许多饭”之斥。那僧厚道老实,故问:“请和尚道。”赵州亦将绳索一收,云:“因什么不道向草料里见。”学法须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学处若不是自己的,则脚下无根,东摇西晃。若见得真,把得牢,放得下,端的可以“入火不焚,沉水不溺”,洞山五位颂中有云:“好手须如火里莲”,“折合还归炭里坐”,非实行于此者,孰能言之。

  (473)

  师问菜头:“今日吃生菜熟菜?”菜头提起一茎菜,师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

  这则公案,不妨让人疑着。赵州老汉于此又唱什么戏?真善知识,举手抬脚,皆可拈出禅机以检核学人。畜生吃生菜,人吃熟菜,此人畜之别也。然自南泉起,“异类中行”于南泉赵州门下,谁个不知?若答吃熟菜则凡夫,若说吃生菜,亦拾人牙慧。这菜头不愧在赵州门下多年,早知个中之味,赵州难他不了。只见他提起一茎菜示之。赵州只得云:“知恩者少,负恩者多”以挽回颜面——谁是知恩者?谁是负恩者?

  沩山睡次,仰山问讯,沩山便回面向壁。仰山云:“和尚何得如此?”沩山起云:“我适来得一梦,你试为我原看。”仰山取一盆水,供沩山洗面。少顷,香严亦来问讯,沩山云:“我适来得一梦,你师兄已为我原了,汝更与我原看。”香严乃点一碗茶来。沩山云:“二子见处,过于鹙子(舍利佛尊者)。”于生活中炼禅,沩山如是,赵州亦如是,仰山、香严与赵州菜头均为杰者,若非洞明心地,达于体用,孰能与于此哉!于此,本觉守一禅师有颂云:

  取水烹茶不失机,
  当时原梦善知时。
  如斯始谓仙陀客,
  鹙子神通岂及伊。
  雪岩祖钦禅师亦有颂云:
  一杯晴雪早茶香,
  午睡初醒春睡长。
  拶着通身俱是眼,
  半窗疏影转斜阳。

  (474)

  有俗行者到院烧香,师问僧:“伊在那里烧香礼拜,我又共你在这里话语,正与么时,生在哪头?”僧云:“和尚是什么?”师云:“与么即在那头也。”云:“与么,已是先也。”师笑之。

  唐末禅师语录,特别是赵州语录,虽是大白话,却常常是话句不清,逻辑不明,使后人读时不知所云。如此则公案,“生在哪头”之“生”,又当作何解?是否有所缺漏?然也,非若此,则属论文析理言教之论,而非宗门语话也。

  “俗行者”,在家居士效力于寺院者也。彼在那里烧香,赵州共一僧在这里语话,正与么时,诸境共会,缘聚一处。若于今日,此境相则可纳入一“镜头”中。但赵州与那僧俱在此境中,所谓“只缘身在此山中”也。“生在哪头?”——意识、精神应贯注在彼?在此?那僧是会家,不入赵州牢笼,反云:“和尚是什么?”——和尚是什么人物,岂有“生在哪头”之错失。赵州仍欲擒故纵地问:“与么即在哪头也?”那僧不避不入,而云:“与么已是先也。”若这样,已是抢了先手。赵州见那僧无懈可击,见地已是圆融,故“笑之”。

  参禅者俱知雪岩拶高峰“主人公毕竟在何处安身立命”之公案。知此,则知赵州“生在哪头”之用意。

  又,僧问延庆:“蚓蚯斩为两段,两头俱动,佛性在啊哪头?”延庆展双手示之。此三则公案,乃至赵州语录,俱非意识情解可以会通,若非见地明彻,决难于此峰头上立。

  (475)

  师与小师文远论义,不得占胜,占胜者输胡饼。师云:“我是一头驴。”远云:“我是驴纣。”师云:“我是驴糞。”远云:“我是糞中虫。”师云:“你在彼中作么?”远云:“我在彼中过夏。”师云:“把胡饼来。”

  且不论为驴为糞为虫之事如何荒诞,斗劣不斗胜——“不得占胜”,却又是赵州门下的一段趣话。灯录中以“果子为筹码”,此处以“胡饼”为筹码。而在《祖堂集》中,此公案则显得更为严肃,而非同小可。《祖堂集》云:

  师有一日向七岁儿子云:“老僧尽日来心造,与你相共论义。你若输,则买胡饼与老僧;老僧若输,则老僧买胡饼与你。”儿子云:“请师立义。”师云:“以劣为宗,不得静(争)胜。老僧是一头驴。”儿子云:“某甲是驴糞。”师云:“是你与我买胡饼。”儿子云:“不得和尚,和尚须与某甲买胡饼始得。”师与弟子相争,断不得。师云:“者个事军国事一般,官家若判不得,须唤村公断。这里有三百来众,于中不可无人。大众与老僧断,宾主二家,阿哪个是有路?”大众断不得。师云“须是具眼禅师始得。”三日后,沙弥察觉,买胡饼供养和尚矣。“者个事军国事一般”,“须是具眼禅师始得”,可见“驴”、“糞”、“虫”优劣公案,是关宗门见地。唐末之时,民苦似“驴”,哪得如“糞”无知无识自在,更不如“虫”浑身在利禄(糞)之中,此“劣胜”明矣。于次,慈受怀深禅师有颂云:

  两阵交锋势莫穷,
  信旗猎猎卷秋风。
  边庭不用深深入,
  勒马归来却有功。
  南堂兴禅师亦有颂云:
  赵州老古锥,家风继金粟。
  文远小厮儿,窟中狮子属。
  共抚无弦琴,同唱还乡曲。
  花簇簇,锦簇簇,
  一片好良田,瞥尔生荆棘。
  赤脚汉趁兔,著靴人吃肉。

  (476)

  师因入内回,路上见一幢子无一截,僧问云:“幢子一截,上天去也,下地去也?”师云:“也不上天,也不入地。”云:“向什么处去也?”师云:“朴落也。”

  皇宫称“大内”,此“内”为赵王宫也,此是赵王迎赵州入内供养后还观音院,见“幢子”所引的一番禅机问答也。此“幢子”当为石幢,上刻经咒,南北朝至唐宋,寺院民间曾广为建造,今北方亦留迹不少。

  “幢子少一截”,此幢亦久远矣。那僧“上天入地”之问,虽是指东划西,却是问念头当归何处,如百丈“野鸭子”之问。赵州云:“也不上天,也不落地”,虾跳不出塘,煮熟的鸭子在锅里。那僧进问一句:“向什么处去?”却是苍苍茫茫之中,寻一尘之去在。赵州云:“朴落也”。惊雷震地,声势虽然骇人,但转瞬即逝而不知踪迹矣。此“少一截”毕竟在何处?

  (477)

  师坐次,一僧才出礼拜,师云:“珍重。”僧申问次,师云:“又是也。”

  此又赵州老汉置人于没头没脑,不知所指处。常人习气深重,常自以为是,或固步自封,若不折腾他一回,如何能得知有“开眼”之事,此即宗门“起疑”之用处也。此事非关赵州与那僧,却为后学人存照。且道,于此公案,当如何下语?又是不是,不是不是。珍重珍重,全莫巴鼻。

  (478)

  师因在檐前立,见燕子语。师云:“者燕子喃喃地,招人言语。”僧问:“未审他还甘也无?”师云:“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赵州老汉,于此又别是一番情致,实难得也。虽然,“招人言语”,却平地引出一场风波。“花自飘零水自流”,与人何涉?却能引起“一种相思,两地闲愁”。以至“此情无计可消得,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燕子“喃喃地”与人何涉?怎会“招人言语”?有僧果然被赵州老汉钓上,“未审他还甘也无?”“他”者,燕子乎?人乎?或真如乎?赵州似兴致极佳,却又语中带刺,“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燕语喃喃,“似曲堪听”。曹山闻钟声,云:“阿耶阿耶!”僧问:“和尚作什么?”曹山云:“打著我心。”此可为赵州注脚。那僧问“甘也无?”疑此事也。此一疑,此“曲”便不谐矣,故“又被风吹别调中”。人于“平常心”中,端的“是曲堪听”,依稀仿佛于逍遥自在中。念头一动,“平常心”一失,烦恼则相随而来矣。宗门讲“护念”,儒家讲“慎独”,是知其要矣。

  (479)

  有僧辞去,师云:“什么处去?”云:“闽中去。”师云:“闽中大有兵马,你须回避。”云:“向什么处回避?”师云:“恰好。”

  “闽中”者,福州雪峰处也。“大有兵马”(灯录中作“兵马隘”)亦如马祖云“石头路滑”。雪峰之禅亦险峻,门下俊秀且多,不易过也。赵州之“回避”,示弱于人手?非也。赵州于雪峰,从不假辞色也。故当那僧问“如何回避”时,赵州答云:“恰好。”这没头没脑的一句,非大用之人不知其中消息。且看正觉本逸禅师颂:

  闻说闽中兵马多,
  叮咛游子避干戈。
  临歧指个藏身处,
  无限雄师不奈何。
  再看佛慧法泉禅师所颂:
  七闽归路日争锋,
  回避须教不见踪。
  恰好藏身何处是?
  青山云外万千重。

  (480)

  有僧上参次,见师衲衣盖头坐次。僧便退,师云:“阇梨,莫道老僧不祇对。”

  此处老汉又演一出好戏,可见赵州虽年过百岁,仍童心未泯。前与童子赌胡饼,今与游僧作游戏。赵州赤心为人处,于此可见一斑。

  僧来参,赵州以衲衣蒙头坐禅不知多久了。那僧不敢惊扰,正欲退下。赵州虽蒙头坐禅,六根门头却大放光明,故耳能听,眼能见,口能说。“阇梨,莫道老僧不祇对。”且道,这老汉此时在何处?又以何法示人?若问赵州老汉日常功夫所在么?只这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冯学成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冯学成居士)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后记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二)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五章:中国圣贤心性观与佛教(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三)念头的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二)杀人刀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四章:顿悟成佛话念头(一)大机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三章:是天上飘浮的云朵还是连通大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