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济群法师:制戒缘起三则


   日期:2008/8/26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不少人的感觉中,律典似乎只是枯燥的法律条文。因为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难免对学律存在畏难情绪。其实,持此观点者往往并没有深入律典,只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而已。可叹的是,这种感觉已成为很多人学习律典的障碍。
   事实上,律典并非人们以为的那么枯燥乏味,也不仅仅是一些条条框框,且文字比多数经论更为浅白。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详尽而又生动的记载,全面展现了佛陀时代的僧团面貌,及僧众修行中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在这些故事中,佛世时的种种景象仿佛画卷般呈现在我们眼前,将我们带回2000多年前,身临其境地聆听佛陀的慈悲教诲。
   此处选录佛陀结戒缘起三则,从中可以看出,佛教戒律是案例法而非成文法。每条戒都事出有因,都是僧众出现不如法行为之后,佛陀才制定相关规则,令大众依此行持。第一条是淫戒,是佛陀为比丘结戒的开始,另两条分别是盗戒和杀戒。为方便阅读,作了现代的标点和分段。

一、淫 戒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时迦兰陀村须提那子于彼村中饶财多宝,持信牢固,出家为道。
   时世谷贵,乞求难得。时须提那子作是思惟:“今时世谷贵,诸比丘乞求难得,我今宁可将诸比丘诣迦兰陀村乞食。诸比丘因我故大得利养,得修梵行,亦使我宗族快行布施,作诸福德。”作是念已,即将诸比丘诣迦兰陀村。
   须提那母闻其子将诸比丘还归本村,即往迎。到彼子所,语其子言:“可时舍道还作白衣?何以故?汝父已死,我今单独,恐家财物没入于官。但汝父财既多,况祖父已来财物无量,甚可爱惜。是以,汝今应舍道就俗。”
   即答母言:“我不能舍道习此非法,今甚乐梵行,修无上道。”
   如是至三,其子亦答言:“不能舍道还俗。”
   其母便舍之而去,诣其妇所语言:“汝月期时至,便来语我。”
   妇自知时到,往语其姑:“大家欲知我月期时至。”
   母语其妇:“汝取初嫁时严身衣服,尽着而来。”
   即如其教,便自庄严。与母共俱至其儿所:“今正是时,便可舍道就俗。何以故?汝若不舍道者,我财物当没入于官。”
   儿答母言:“我不能舍道。”
   母如是再三语子言:“汝妇今日华水已出,便可安子,使汝种不断。”
   子白母言:“此事甚易,我能为之。”
   时迦兰陀子,佛未制戒前不见欲秽,便捉妇臂将至园中屏处三行不净。时园中有鬼命终,即处其胎。
   处胎九月生男,颜貌端政,与世无双,字为种子。诸根具足,渐渐长大。剃发被袈裟,以信坚固出家学道,精勤不懈,得阿罗汉。神足变化,威德无量,故号尊者种子。
   须提那习沙门威仪,无事不知,触事皆行,亦能转教于人。尔时,须提那行不净已来,常怀愁忧。
   诸同学见已问:“汝何愁忧耶?汝久修梵行,威仪礼节无事不知,何所愁为,不乐梵行耶?”
   须提那言:“我甚乐梵行,近在屏处犯恶行,与故二行不净,故愁耳。”
   诸比丘言:“须提那,汝云何乃作如是恶事?于如来清净法中,于欲无欲,于垢无垢。能断渴爱,破坏巢窟。除众结缚,爱尽涅槃。汝今云何于此清净法中,与故二共行不净行耶?”
   尔时,诸比丘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诸比丘。世尊知而问,知而不问。时而问,时而不问。义合问,义不合不问。
   尔时,世尊知时义合,问须提那:“汝实与故二行不净行耶?”
   “如是,世尊。我犯不净行。”
   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汝须提那,云何于此清净法中行乃至爱尽涅槃,与故二行不净耶?”告诸比丘:“宁持男根着毒蛇口中,不持着女根中。何以故?不以此缘堕于恶道。若犯女人,身坏命终堕三恶道。何以故?我无数方便说断欲法,断于欲想,灭欲念,除散欲热,越度爱结。我无数方便说欲如火,如把草炬,亦如树果。又如假借,犹如枯骨。亦如段肉,如梦所见。如履锋刃,如新瓦器盛水着于日中,如毒蛇头,如轮转刀,如在尖标,如利戟刺,甚可秽恶,佛所呵责。须提那,于我清净法中乃至爱尽涅槃,与故二行不净行。”
   尔时,世尊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须提那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令未信者信,五已信者令增长,六难调者令调顺,七惭愧者得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得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犯不净行,行淫欲法,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如是,世尊与诸比丘结戒。

二、盗 戒

   尔时,世尊游罗阅城耆阇崛山中。时罗阅城中有比丘,字檀尼迦陶师子,在闲静处止一草屋。
   彼比丘入村乞食,后有取薪人破其草屋持归。比丘乞食还,作是念:“我今独在闲静处,自取草木作屋,入村乞食,后取薪柴人破我屋持归。我今自有技艺,宁可和泥作全成瓦屋。”
   时,彼比丘即便和泥作全成瓦屋,取柴薪牛屎烧之,屋成色赤如火。
   尔时世尊从耆阇崛山下,遥见此舍色赤如火。见已,知而故问:“诸比丘,此是何等赤色?”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有一比丘名檀尼迦陶师子,独处闲静,住一草屋。乞食后,诸取薪人破其屋持归。彼还见舍破,即作是念:我自有技艺,今宁可作全成瓦屋于中止住。即便作之,是其屋色赤如是。”
   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彼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檀尼迦比丘陶师子自作此屋,大集柴薪牛屎而烧之?我常无数方便说慈悯众生,云何痴人自作泥屋,聚积柴薪牛屎而烧之?自今已去,不得作赤色全成瓦屋,作者突吉罗。”
   尔时,世尊敕诸比丘:“汝等共集相率,速诣檀尼迦屋所打破。”
   时诸比丘即如佛教,往诣打破。
   时檀尼迦见诸比丘破屋已,便作是语:“我有何过,而破我屋?”
   诸比丘答曰:“汝无有过,亦不憎汝。我向受世尊教,故来破汝屋耳。”
   檀尼迦比丘言:“若世尊教敕者,正是其宜。”
   尔时,摩竭国瓶沙王有守材人,与此檀尼迦比丘少小亲厚知识。时檀尼迦比丘往至守材人所语言:“汝知不耶?王瓶沙与我材木,我今须材,便可与我。”
   彼人言:“若王与者,好恶多少,随意自取。”
   王所留要材,比丘辄取斫截持去。
   时有一大臣统知城事,至材坊,见王所留要材斫截狼藉。见已,即问守材人言:“此王所留要材,谁斩截持去?”
   守材人言:“是檀尼迦比丘来至我所而作是言:‘王与我材,今须材用,便可见与。’我寻报言:‘王与汝材,恣意取之。’时比丘即入材坊,斫截持去。”
   时大臣闻此语已,即嫌王言:“云何以此要材与比丘?幸自更有余材可以与之,而令此比丘斫截要材持去。”
   时大臣往至王所白言:“大王,先所留要材,云何乃与比丘,令斫截持去?幸自更有余材可以与之,何故坏此好材?”
   王报言:“我都不自忆以材与人,若有忆者,语我。”
   时大臣即摄守材人来,将诣王所。时守材人遥见檀尼迦比丘,语言:“大德,以汝取材故,今摄我去。汝可来为我决了,慈悯故。”
   比丘报言:“汝但去,我正尔往。”
   时檀尼迦比丘后往王所,在前默然而住。
   王即问言:“大德,我实与汝材不?”
   比丘答言:“实与我材。”
   王言:“我不忆与汝材,汝可为我作忆念。”
   比丘报言:“王自忆不?初登位时,口自发言:‘若我世时,于我境内,有沙门、婆罗门知惭愧、乐学戒者,与而取,不与不取,与而用,不与不用。从今日,沙门、婆罗门草木及水听随意用,不得不与而用。自今已去,听沙门、婆罗门草木及水随意用。’”
   王言:“大德,我初登位时实有如是语。”
   王言:“大德,我说无主物,不说有主物,大德应死。”
   王自念言:“我刹利王水浇头种,云何以少材而断出家人命?是所不应。”
   尔时,王以无数方便诃责比丘已,敕诸臣放此比丘去。即如王教放去,后诸臣皆高声大论不平:“王意云何,如此死事,但尔呵责而放也?”
   时罗阅城中有诸居士不信乐佛法众者,皆讥嫌言:“沙门释子无有惭愧,无所畏惧,不与而取。外自称言:‘我知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尚取王材,何况余人?我等自今已往,勿复亲近沙门释子,礼拜问讯,供养恭敬。无使入村,勿复安止。”
   时诸比丘闻,诸少欲知足、行头陀、知惭愧、乐学戒者嫌责檀尼迦:“云何偷瓶沙王材木耶?”
   尔时,诸比丘往至佛所,头面礼足已,在一面坐,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知而故问:“檀尼迦比丘,汝实尔王不与材而取不?”
   答言:“实尔,世尊。”
   世尊尔时以无数方便诃责檀尼迦比丘言:“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檀尼迦王不与材而取?我无数方便称叹,与者当取,取者当用。汝今云何王不与材而取耶?”
   尔时,复有一比丘名曰迦楼,本是王大臣,善知世法,去世尊不远,在众中坐。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迦楼比丘言:“王法不与取,几许物应死?”
   比丘白佛言:“若取五钱,若直五钱物,应死。云何檀尼迦比丘王不与材而取?”
   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檀尼迦比丘已,告诸比丘:“檀尼迦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若在村落,若闲静处,不与盗心取,随不与取法。若为王王大臣所捉,若杀、若缚、若驱出国,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三、杀 戒

   尔时,世尊游毗舍离猕猴江边讲堂中,以无数方便与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
   诸比丘作是念:今世尊为我等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即无数方便习不净观,从定觉已,厌患身命,愁忧不乐。譬如自喜男子女人,以死蛇、死狗、死人系其颈,甚厌患臭秽,诸比丘亦复如是。以无数方便习不净观,厌患身命,愁忧不乐,便求刀欲自杀,叹死、赞死、劝死。
   诸比丘在婆裘河边园中住,作是念:“世尊无数方便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彼以无数方便习不净观,厌患身命,愁忧不乐,求刀欲自杀,叹死、赞死、劝死。”
   时有比丘字勿力伽难提,是沙门种出家(言沙门种是姓),手执利刀入婆裘园中。见有一比丘厌患身命秽污不净,遥见勿力伽难提比丘来,语言:“大德,断我命来,我以衣钵与汝。”
   波即受其雇衣钵已,便断其命。于彼河边洗刀,心生悔恨言:“我今无利,非善,彼比丘无罪过,而我受雇断他命根。”
   时有一天魔,知彼比丘心念,即以神足而来,在勿力伽难提比丘前于水上立而不陷没,劝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获大功德,度不度者。”
   时难提比丘闻魔赞已,悔恨即灭,便作是念:“我今获大功德,度不度者。”即复持刀入园中,而问言:“谁未度者,我今欲度之。”
   时有未离欲比丘,见勿力伽难提比丘,甚大怖惧毛竖。勿力伽难提见已,语诸比丘言:“汝等勿惧,诸根未熟,未任受化。须待成熟,当来相化。”
   其中比丘欲爱尽者,见勿力伽难提心不怖惧,身毛不竖。时勿力伽难提比丘或日杀一比丘,或杀二三四五,乃至六十人。
   时彼园中死尸狼藉,臭处不净,状如冢间。
   时有诸居士礼拜诸寺,渐次至彼园中。见已,皆共惊怪,讥嫌言:“此园中乃有是变,沙门释子无有慈悯,共相杀害。自称言:‘我修正法。’如是何有正法?共相杀害,此诸比丘犹自相杀,况于余人?我等自今勿复敬奉、承事、供养沙门释子。”即告诸村邑,勿复容止往来。时诸居士见此园中如是秽恶,便不复往返。
   尔时,毗舍离比丘以小因缘集在一处。尔时,世尊观诸比丘众减少,诸大德比丘有名闻者,皆不复见。
   尔时,世尊知而故问阿难言:“众僧何故减少?诸名闻大德者今为所在,皆不见耶?”
   尔时,阿难以先因缘具白佛言:“世尊先以无数方便广为诸比丘说不净行,叹不净行,叹思惟不净行。时诸比丘闻已,厌患身命,求人断命,是以少耳。唯愿世尊与诸比丘更作方便说法,使心开解,永无疑惑。”
   佛告阿难:“今可集诸比丘会讲堂。”
   时阿难受佛教,即集诸比丘会讲堂。集比丘僧已,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住,白世尊言:“今众僧已集,愿圣知时。”
   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在众中坐,告诸比丘:“有阿那般那三昧,寂然快乐,诸不善法生,即能灭之,永使不生。譬如秋天降雨之后无复尘秽,又如大雨能止猛风,阿那般那三昧亦复如是,寂静快乐。诸不善法生,即能灭之。”
   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为诸比丘说阿那般那三昧,叹阿那般那三昧,叹修阿那般那三昧。彼诸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无数方便为我等说阿那般那三昧,叹阿那般那三昧,叹修阿那般那三昧,当勤修习之。”
   时诸比丘即以种种方便思惟入阿那般那三昧,从阿那般那三昧觉已,自知得增上胜法,住于果证。
   尔时,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无数方便呵责婆裘园中比丘:“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婆裘园中比丘痴人,而自共断命?”
   世尊无数方便呵责已,告诸比丘:“婆裘园中比丘痴人,多种有漏处最初犯戒。自今已去,与诸比丘结戒,集十句义乃至正法久住。欲说戒者当如是说:‘若比丘故自手断人命,持刀与人,叹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心思惟,种种方便叹誉死快劝死,是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