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下(李通玄)


   日期:2022/1/1 11: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一之下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

  第三入位契真。会佛智慧门者。如十住以升须弥山顶表之门。山顶至相尽处也。善财童子至妙峰山亦同此也。得忆念一切诸佛智慧光明普见法门。以处表所升进心所至之道。以升山顶。像从十信有为信心。升此十住。空慧现前。一切心境。都无所得。是名为智慧光明普见法门。以明无相慧光。破无始长夜。计执之闇。常流苦海。今升此位。真空智慧现前。无始执障无明一时顿尽。如升山顶至相尽处也。若功至慧明。不劳登山。今以处表法。以升须弥山表之。于中明升进。得法之人。还以所得之法为名。是故十个菩萨俱名为慧。以法慧菩萨为首。于中修行之佛果。十个佛果。下名悉同名之为月。殊特月佛为首。以明无相智慧光明。能破无始长夜无明贪嗔炎热。得大清凉乐。故佛果号殊特月。此位中十慧菩萨。是此位修行者之身。十个华世界。是能开敷妙慧之心。十个月佛。是妙慧行。十波罗蜜中清凉之果。各随十波罗蜜行。下意配当皆自有意义。如殊特月配檀波罗蜜。以檀体能舍。以明此位入真空慧。一切见障执业。无明烦恼炎热。都亡皆舍。此为殊特月佛。配初发心住。檀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无尽月佛者。以明无相法身为戒体。无有成破。一受恒然。名无尽月佛。以忍体如空。心无倾动故。名不动月佛。以此位空慧增明。恒以空慧而观诸法。转转增明。以为精进。如风无体。而能生众法。能成能坏。佛号风月佛。以禅定身心清凉。能净诸垢。佛号水月佛。以意准知。世界名因陀罗华者。因陀罗者。此云能主。以空智慧光明。堪能主导一切众生。开敷慧眼。令其发明。波头摩华世界者。此云赤莲华。以戒体内心空寂。戒相外严。见者善生。以赤色表法。众有可观也。已下十波罗蜜意。表之各有意义。华者明此位贪嗔既亡。智慧开敷也。略释如是。广在论本。法慧菩萨。入无量方便三昧者。以一心念亡。无量境界一时亡。无量境界亡。无量智慧一时现。以三昧力。十方各千佛刹微尘数世界之外。有千佛刹微尘数诸佛。皆同一号。名曰法慧。普现其前。以言慰叹。及手摩法慧菩萨顶者。若在迷即千佛世界微尘数迷。名之为外。若以三昧力净。如许烦恼无明净。还成如许智慧现前故。有千佛刹微尘数佛智慧现前。明以定发慧。定慧正相应际。名为千佛刹微尘数法慧佛。而现其前摩顶者。定慧相印也。言赞者。以慧发即能为妙言。慧由定起故。须赞能定之心。与法慧菩萨智者。以明不离定而起用。不同二乘空定无慧。以言之与智。十信心位。不入定而说法者。明信是生灭心。未入正位故。此位入定者。非是息心定故。是任性无功。自性净故。以任法本定。即寂用不碍。即如善财于别山顶上。见德云比丘。徐步经行者。是其样也。以明自住之山。初止心不乱。有定可依。别山徐步经行。是寂用自在。是无定乱。可依之定方成定也。此定出过摄念息心修定。方入佛解脱智慧光明之中。凡摄念存心。息止所得之定。是随其深浅。并是色无色定。三界业收。心如虚空。烦恼灭不生三界。无大智慧。证涅槃乐。是为声闻定也。此十住位。所入之定。非如是也。是一切法。本自性定。能起智慧。转更增明体无沉掉而发生无量智慧。成就智悲。长处生死。不坏本性。恒无业门。此位言升须弥山。向帝释宫者有二义。一名如来成道。身行遍周。一切须弥王总至。二表十住升进。以处表法。如表法中。帝释遥见佛来。以明从十信起信。向十住之心。以信未真契十住之智慧故。云遥见佛来即以神力庄严此殿者。心意作念。置普光明藏师子之座者。安置身心。入无作自性清凉定。包含万境。无不皆净。能会本智慧故。名之为普光明藏师子之座。得于生死恒无畏心。名为师子。悉以妙宝所成者。定慧庄严。名为妙宝所成。智慧光明。超多烦恼。名十千层级。以表升进为层级。广意在论本。今且略言。佛入殿者。明定慧相应也。此位有六品经。成此十住之位。如升须弥山品。以明从十信升进。偈赞品明已前诸佛。同入此法。古今法同。令入者不疑。十住品说十种住。以明十种升进。皆十波罗蜜为体。一中具十。互体十中有百。五位皆然。梵行品明戒体。无相法身为戒体。无成坏性。初发心功德品。明发心者。广大无限。利益广多。获功德无限。称其心量。与虚空等。论主颂曰。虚空虽广无有边。不能出生诸功德。菩提智悲如虚空。重重功德不可说。又经颂云。一念供养无边佛。亦供无数诸众生。悉以香华及妙鬘。宝幢幡盖。上衣服美食。珍座经行处。种种宫殿悉严好。种种光明。妙宝珠。如意摩尼。放光耀。念念如是持供养。经无量劫不可说。其人福德虽复多。不及发心功德大。以明有为修福德者。虽无限量。一念恶心尽灭无余。设得一劫终归破坏。以初发菩提心。无为智现。智悲相应。一念功德过于虚空。无有限量。以虚空但空。无有福善。无有智悲。无有功德。普光大智为菩提体。初发心功德。不可限量。若迷智体。即有恶道业。以自庄严。若一念发心。智业现前。以智自性清净。业中有无量不可说无边功德海。自然庄严。何况大慈悲。饶益一切众生。行上所有功德。何有限量。发心者应如是发菩提心。应如是开廓心海。誓度众生。无有限量。一依此样。功德不唐捐。应可仿之不虚其德。无法发意。毕竟何归。虽知发心。不知如何发意如何进求。如十行位。在夜摩天。说有二义。一明佛身行。利众生遍周。二表十行胜于前位。又明此天在空而居。以明十住中。以得法空。智慈一终和会。此位明于法空起行。以明在行无著。以此十行在夜摩天中说。以夜摩天依空而住故。师子座有万层级者。以升进见道。智慧广多。净烦恼业。以成座体。层级广多。前位座置普光明藏师子之座。此位化作宝莲华藏师子之座。以法空起行故云化作。空行无染故号莲华。十个菩萨下名悉同。名之为林。功德林菩萨为首。林者以明行能荫覆众多故。十个佛号之为眼。常住眼佛为首。十个世界。皆名之为慧。十林菩萨。是修行之人。十慧世界。是修行者智慧。十个眼佛。是修行者。以智知根。利众生也。皆是随位因果法门。自余法事如前。此位有四品经。成此位法门。第一升夜摩天宫品明升进。二夜摩天宫偈赞品。明古今诸佛。同入此法。三十行品。明此位所行之行。四十无尽藏品。明信戒惭愧闻施慧念持辩等是。如十回向位中。有三品经。成十回向位。一升兜率天品。以明升进。二兜率天宫偈赞品。明古今诸佛。同入此门。三十回向品。明十住十行。虽修大智大慈悲。然修空智慧。出世心多。此位回十住十行出世心。令入生死。长养大慈悲。是故善财童子善知识。十住十行之首。皆有比丘。至此十回向位。长者青莲华为首。以明出生死解脱心。入于生死。长大慈悲行。处生死不染。是故善财于十回向位中。以俗人长者。号青莲华为首表之。以前两位迎佛之众。但有诸天众。无天女众。以表但得出世间智慧慈悲。未得入生死。同行利生慈悲。以是义故。无有天女。此十回向位中。全入生死大慈悲行。诸天女龙神八部。无量大众。皆悉具足。论本广明。此中略述。令发心者。约知法则。不迷趣求。自知生熟。兜率天王。敷摩尼藏师子之座。百万亿层级者。以明此位但处生死。成就大悲之行。胜前出世心故。以是义故。庄严各阿僧祇等宝。百万亿层级。此回向位。于解脱中。作起智门。广兴等众生数。情识想念。及大愿海。成普贤道。饶益一切无限众生念。解脱智慧心。于生死中。了生死性本是解脱。如师子王。而得自在。广度群生。无有休息。后之十地。及等觉位中。满此十回向位中大愿。即是更无别意。以是说十地位。时不言遥见。不言迎佛。意在同此位中大愿满也。此位兜率天中说者。明和会智悲。令圆满故。是中道义表此天。欲界之中处中故。下有忉利夜摩。上有化乐他化。一切诸佛示现诞生。皆从此天。而降神也。如发菩提心者。善识经意修行。

  问曰。此十回向位。已经十住十行二位。各有十法。以皆知诸法自性空无相无性。智慧现前。至此回向位中。更兴无量大愿海。作无量想念情识。起智悲门。岂非是生灭心耶。如何称道。

  论主以颂答曰。十住十行是初心。多有缘真念增胜。为除彼行缘真习。是故兴愿令回向。是达生灭是无生。起愿行慈不生灭。善知世间生灭性。想念情识无非智。初心定慧缘真多。此位起愿令知本。善知本者。处世间游行三界如师子。方能常处世间中。度脱群迷未曾已。是故十地位满。欲入普贤行。以无量三昧。推求普贤菩萨。竟不能见。却生想念。方见普贤菩萨。在一切十方诸佛前。坐莲华座。或从他方相续而来。广意在十定品。十地尚有此三昧涅槃习障。何况十住十行。是故须兴大愿。成就普贤行。入生死六道。一切处一切法一切愿。度脱一切众生。思惟分别。成就无边差别智。于一切境界。无不皆是。无生法门。方可功终。算数广大愚。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广大愚。唯佛当究竟。十如来地一。及等觉位中十定品。总依回向中愿行。满普贤道。即是其法。于中升进法则。在他化自在天说。以处表法中。以他化天观他变化。以成己乐。亦名乐变化天。以乐他变化。以自成乐想。以表十地菩萨所修道业。皆乐欲成他众生。令其得乐。以为自乐。此地中有三十八个菩萨众为首。共成此十地法。三十七个下名悉同为藏。以金刚藏为首。一个独名解脱月者。三十七个菩萨同名为藏。为明三十七道品法。一切菩萨所成道业。成等正觉。皆由此生。解脱月一人。是此三十七品中果故。此十地之中。解脱月是能问之人。金刚藏是能说十地之中法门之主。以明因果。自相问答。余不能知。如初欢喜地。为见闻如来色身。及转*轮。乃至闻正法。多欢喜多适悦。名为欢喜地。广在经文。以檀波罗蜜增上为主。余九波罗蜜为伴。随力兼修。为闻法故。于身命财皆能舍。得离五怖畏。不活畏。恶道畏。大众威德畏。无我观。以不作此业故。如此初地中。总别同异成坏六相义。是初地中。总摄十地中义。及如来义。总须解其同别。乃至以一国土。一切国土。入一国土中。如帝网门。自在无碍。此六相义。总摄诸法。皆有此六义。今且举天帝释宝网一门。余万事准知。如天帝释宫殿中。庄严宝网。以天中净宝所成。其宝网光净。互相参映彻。一一宝中。影现重重。无有尽极。天帝释眷属。及宫殿庄严。亦影像重重。无有尽极。以用此像。以表心智境量同虚空。无有中边内外等相。一切境界。皆如幻化。本来参映重重不碍。但为众生妄心识种执业。自障不知。若无自业。本是如是。一切境界。光影相入。能以一智身。一时普现一切国刹。一切众生前。如应现身。如应说法。令使解脱。得无量乐。根未熟者。方便接引。以智无表里等。一切境界法界众生界故。本同一切众生心故。以初地菩萨。知此道理。发广大愿。令速成就此大智大慈悲行。又初地遍学十地法。及如来地法。总别同异法门。悉具知故。方可渐渐修习而成熟故。设当渐渐修学。经无量劫。而不移初发心时故。以智无三世古今。不迁移故。以十地修行。智用一一殊胜。名之为别。不离根本智。及古今无时。元来一际。名之为总。心行修行。一切境界自体无作。名之为同。一一位次。能净业障。智慧神用增明。名之为成。一一地中修行。不见修。不见行。不见成不见菩提涅槃等事。名之为坏。且于人身。眼耳舌身手足肢节。共成一身。名为总相。是一心随用不同。名为别相。皆四大火风所成。名为同相。六根各用不同。名之异相。依业成身。名为成相。一切法缘缘。无主无作者皆如虚空。名为坏相。此六相门通一切法。皆具六事法故。总持门以智观察可知。如十玄门。义亦如是。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一多相容不同门。三诸法相即自在门。四天帝网影像重重互参无碍门。五微细相容安立门。六秘密隐显具德门。七诸莲华藏纯杂俱含无障门。八三世圆融互参相入门。九唯智同别自在门。十托事表法生解门。华严经有此十事大体。显无尽法。以智观之可见。今此初欢喜地菩萨。总通修十地及佛果。并普贤常恒利众生之行。此位通知。以因知果法。方可修行。如世造作。先须立样。如檀波罗蜜门为增上。如炼真金。于一体之上。渐令明净。然后方堪作轮王宝冠。二离垢地。上上十善戒为增上。治欲界惑。三发光地。忍波罗蜜为增上。治上色界无色界着禅烦恼。入三界自性清净平等无造作禅。四焰慧地。修三十七助道观。生如来智慧家。五难胜地。作四谛乃至世谛真谛等二十谛观。六现前地。作十二有支观。七远行地。成就方便波罗蜜。离修空无相无愿道。恒常不离三界度众生。广在经文。大意明前初地至第六地。虽常以慈悲为首。以四谛十二缘观。及教化众生。常有出世心增多。此第七地以所得三空无作无愿解脱。常居生死。度脱众生心多。第八不动地。得一切法。无生忍无功智观现前。滞净心多。诸佛加持以手摩顶。劝修行起智门。令念本愿。起愿兴悲。一念以无功自在智。所作福业。初地至七地。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分不及一。如是七劝广如经说。第九善慧地。说法自在。第十法云地。受一切智职位。坐一大莲华。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善根所起。知诸法如幻性。众行所成。常放光明。普照法界。有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而为眷属。无量菩萨以为眷属。各坐其余莲华之上。以明一乘智境发心广大。受职广大。不同三乘中权学十地菩萨受职。但云莲华座等一三千大千世界。为三乘菩萨信解心狭。所见十地菩萨受职亦狭。但以一三千大千世界。为一毗卢遮那之智境。各自随根所见不同。此一乘如来智境所坐之座。量等法界虚空界。以为智之实报所感。今之所信。各依器量不同。若论至实究竟之门。要依一乘智为实。若欲信此一乘如来智境发心。于此经中。初信之首。以十色世界。十智如来。为自心中本有。文殊师利为自妙慧。为能信之心。此经中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二位。从根本普光明大智。无相法身普贤差别智。以为此经修行之体。所发行愿知见。皆如来法界虚空界所作。五位方便。重重以炼磨。行意在大智大慈悲。使令圆满。深厚广大称实。广意在经。教文事广而难录。今略述少许门户。劝修未可备尽其意。有修行者。以定慧观行兼读经。看菩萨所修行愿广大之样。令不错路。设修不得。信种须成。以信内勋力。渐渐自能发志不退。任运成就。是故普贤作食少金刚喻。过身便彻任运。至金刚际始住。若人闻如来名号。及所说之法门。一经于耳。设当不信。亦能成种。以一闻法内勋。任运至佛金刚智始住。修行者莫虑此经法深远。难到难入。若不发心信解修行。恒在生死。长远未有休期。何如一念归心。设修不得常生人天。福乐果报。渐渐见佛闻法。解脱成无上道。

  第三以定该含三世古今无异门者。以明十定品。还在普光明殿中说。明以普光明智。以为定体。以明此教于一言音一三昧。无前后说。出世涅槃同时。故明智境无三世。是故此品。还叙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菩提场。始成正觉。及普光明殿。初成正觉之时。古人云。三会重来普光明殿。实无重来重去也。意明三十九品经。一时无前后说。乃至三乘总然。于一时说法。各自随根闻一乘三乘之教。各自不同。依菩萨本业璎珞经说。有十会四十品经。在第三禅一会。说佛华三昧品未来。此品令十地菩萨。入普贤行。令十地菩萨。舍涅槃三昧。上稠林烦恼。方始入普贤行门。为普贤是入世间同众生行。十地菩萨。是出世间成佛之行。和会此二行。令处世间自在故。不属二边。心无所著。离二边习气障故。十个定名。是如来自说。定之大用是普贤说。以明根本智。是佛自说定名。智中大用。是普贤差别智。还普贤自说。佛告诸菩萨。普贤菩萨今现在道场众会。亲近我住。初无动移者。普贤差别智万行为会。不离根本智为住处。今明无求出世。但随世间行不染着是佛也。本来如是。只为迷流多劫。须求出世十地。功终道成方舍。但世间诸事总尔。事终缘坏。功毕作亡。事既未成功不可废。此十定品初。一百个菩萨三十个同名为慧。七十个各各异名。以十地位。三空慧满七觉分终。至此入普贤行。方舍方入。任运智慈恒尔。始绝希求。如十定十通十忍三品。总是十住中普贤行。名等觉位。总是普贤自说。以明普贤自行之法。还属普贤自行。佛自说者。是佛果位法。准此知之。

  第四入佛果位现障成位门者。心王菩萨问佛阿僧祇品。如来自说。其数如经自明。此数唯佛知见。非余位所知。若不能以智眼知此广大数法。及如来随好功德多少之量。即犹有此二障。不得称一切智。故号佛果二愚。过此二愚障。方成满足一切智佛。此之二法。非下位菩萨。及天龙外道所知。以加算法知之者。是菩萨法。如来智眼。知不须算法。自十地以来。有十一种粗重。二十二种愚痴。此之二障佛位知之。心王菩萨问者。以其心得自在。方可能为问主。十一种粗重者。以明从初地至十一地。普贤行未满。位位有一迷以为十一。故一位之中。有因果正向。为二十二愚痴。如来加青莲华菩萨。说佛十种不思议者。不可以心思意议。以佛是根本智。无作无言。而自在方便。无言无说中说。说根本智无作神用之法。名佛不思议说。佛果中神用故。青莲华者。是如来自性清净智中妙用智慧。一切法无染污自在性。是文殊师利。随显法之异名也。菩萨住处品。心王菩萨说。以明住持世间。一切处现在。令诸众生所依不绝。如来十身相海品。有九十七种大人之相。是普贤菩萨说。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即是如来自法身。根本智自性清净无作业中自有。是故如来自说。今言十身者。有十华藏世界微尘数身。下文言。有十华藏世界微尘数大人之相。一一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如华藏世界品。说是本报身及境界。今此品令普贤菩萨说。即明以根本智起差别智。行万行上功德。庄严本智之身。是故普贤菩萨说普贤行品。至此等觉位行满门。

  第五明自行佛果所成果门者。即如来出现品。以明自十信心。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等觉心等。明信心者自行佛果。满文殊普贤毗卢遮那三法果。总终如此。如来放眉间光明。灌文殊顶。是问法之光。放口中光。灌普贤口口。是说教之光。令普贤说法。以明佛是根本智。是显得无作无说之智。文殊是无相法身妙慧。是能问之人。普贤是根本智中大用。是说法者三法具足。故如来出现此教。皆有始终。以此三法为体用。至此功终。如炼真金。功终号为出现。付嘱流通总在此中。

  第六普贤恒行门。如离世间品。是佛果后。普贤常行无休息。常处世间。而无染污。名离世间。此普贤常行。还以根本普光明智。还普光明殿中说。明不离初信之果用。恒利众生恒在世间。而无染污。名离世间品。

  第七成佛果满一切皆为法界门者。法界品在给孤独园说。以升进以明升天。望法界即不离一切处。总法界于法界。初如来普贤文殊师利三法。以成法界之大理智大用。十方普该之大体也。此是一切功终之果。名为法界。菩萨即云。如是等五百人俱。如四十个菩萨是四位。一一位中。具百是四百。通一百宝冠菩萨是五百众。一百宝冠菩萨。以明十波罗蜜本数。十中百众也。前四十心中。一一皆百。至此法界功终行满。一切十方世界尘尘中。皆有无尽如来转*轮。尘尘中皆有无尽普贤身。各化无量众生。明一人成道行满。入法界体。得如天帝网光影互参。身一时云集。皆珠帐网。罗覆其身。重重相入。普周法界。遍利众生。海觉等六千比丘。示现宿世有种。故得法获益。舍利弗等五百声闻。示现往世无信种。不闻此一乘智境。如盲若聋对面不见不闻。

  第八以佛果法利益人间门者。文殊师利出自楼阁。以明智慧重重。舍利弗出自房舍。以二乘人无大智慈。自身解脱名为房舍。六千比丘皆新出家。未证罗汉果。依舍利弗为师。悉皆随从文殊师利。南行人间觉城。六千比丘舍利弗。劝观察文殊师利身相福德。六千比丘一时观察文殊师利身相功德。行路两边左右各八步。妙宝庄严具。随路庄严。以八正行报生。观察文殊师利。便即归依发愿。顶礼文殊以为和尚。文殊即为说十种发菩提无疲劳心种种劝慰。一时获得十眼十耳十身十辩。渐诣觉城东。六千比丘通信位及五位修行。一时总摄号为六千。路上发心者。明声闻有行未有智。今既发心竟智悲。万行通兼。

  第九说教劝修门者。至觉城东明众善明也。古佛庙者。明所设教不异古也。娑罗林此云高耸。出过余林者。出过人天三乘。及外道之行也。庄严者以普贤行为庄严本智也。幢者智无倾动也。文殊师利既至觉城。从众来有无量劫数四众。但言五百者。堪入五位行门。龙众有一万。龙表智。以智兴行故。于五众之中善财为首。五众总成入法之人。善财初受胎之夜。宅有金苗纵广七肘者。以信心为胎。十月诞生者。十波罗蜜为十月也。初生之时。宅有五百宝器。遍其宅内者。以信通收五位。五百波罗蜜行中之果报也。宅中有宝楼。高及纵广各七肘。明信心中七觉支分法报生。文殊师利说普照法界修多罗经。是说根本普光明智。普印之者。大众获益。独举善财为首。劝叹起信竟。劝令南行觉城东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隋唐居士名家文集)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请施庄为寺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僧等请上佛殿梁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舜阇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王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为幹和尚进《注仁王经》表(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能禅师碑(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荐福寺光师房花药诗序(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给事中窦绍为亡弟故驸马都尉于孝义寺浮图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绣如意轮像赞(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西方变》画赞(王维)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赞佛文(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