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15 三法印 二 诸法无我


   日期:2021/12/28 7: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二、〔诸法无我〕

一般人总以为事物上有一个独立存在的东西。依佛法说,存在的事物都不过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其中没有什么可以独立自存的。”

无我与无常是相依相缘的,我们看到一切事物一切法,总是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但从佛法的角度来看,万法是缘起和合的假相,任何一物都是条件组合的,没有一法是可以单独存在的。佛法讲没有一法不从缘起而有,表示任何现象的存在都是缘起组合的,没有单一条件能成立的。大至外在的宇宙星球,小到任何一个小现象,哪一法不是因缘和合而有?它不可能单独存在,不可能永远不变的存在,一定会坏的。现在科学发达了,更能说明这个理论,连太空都有黑洞,现在科学还不知道黑洞的内容,因为探察不到。但知道有很多东西包括坏掉的星球都会被吸进去不见了,过一段时间又会从那个地方生出新的星星。宇宙星球的运转都还是与一切万法的组合一样有生灭变化,不可能单独存在,都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怎么可以说是自性不变的?任何组合的条件一变,它就变,所以没有永恒不变性,没有单一性。无我就是在讲没有单一(单独)性,永恒的独存的“我”是不可得的。

“如一幢房子,看来好象整然一体,但仔细分析,房子是由众多砖瓦木石所合成的。五指伸开来,拳还能存在吗?这从彼此依存的空间上,说明了物体是因缘生的,只有假相,没有实体。”

房子是由很多条件来组合的,看起来是一栋屋子,其实只是条件组合的假相,没有屋子的实性,没有永恒不变性。五指分开叫指头,握起来,指头就不见了,叫拳头(指亡拳生);拳头伸开,拳就不见了,叫手指(拳亡指生)。所以这只是因缘组合的条件变化,给它一个假名而已,并没有实在性的存在。一切法就是彼此依存在空间上即因缘生,只有假相没有实体,所以叫唯假名。金刚经讲,菩萨,非菩萨,是名菩萨。“非”字就是否定他的实有,因为是因缘组合的,不是永恒不变的,不是单一的;“是名”就是假名施设叫做菩萨而已。一切法是因缘的组合,所以没有自性——非,只是假名的存在——是名(假名施设)。一切法(包括身心)只是因缘彼此依存的存在而已。看起来有,其实是缘起的如幻相,因为剎那不住在变化,没有一剎那是停住的,没有真实的自体(自性),这就是破除我们自性见实有感最重要的地方。

“就是分析到了一微尘、一电子,也还是因缘的假相,没有什么独存的个体。”
    即使原子还是变化而非永远存在的,原子弹爆发就变成能量。

“印度传统的、新起的宗教,每以为生死五蕴身中,或离五蕴身以外,有常住真我。佛以为有情是缘起的有情,依缘起说,不能不是无常、无我的。无常即是变化不居,换言之,即是生而必灭的。”

佛陀的时代,所有其它宗教或大师级的人物,所有理论都认为里面有一个真我。而佛法就是从现实世界(包括有情的身心)去观察,根本找不到一个常住不变的安住相,从无常就可以知道没有住相,没有永恒不变性。无我就是没有一个单一的条件存在,没有永恒的存在。佛陀就是在破这些外道的常见与神我论,所以才讲缘起。也就是说,佛陀是从生命的事实现象去观察的,一一证明都是无常无我的,使这些外道不得不承认,外道所认为的真常永恒是找不到证明的。但依据佛法的事实,任何一法都可以观察到确实是无常无我。佛陀的弟子证阿罗汉都是那样简单,有的弟子只听了一次指导就见法得法眼净(初果)。很多在家居士(包括外道)第一次去见佛陀,提出问题来,佛陀稍稍指导一下,就当下见法。因为佛陀所指导的是亲证的事实,只要照他的方法一体证,马上就可以证明确实是这样,所以很安心自在。

我们现在为什么不行?因为听到的法不是原味,那个信心也产生不出来,面前太多的路不知道哪一条才是。佛法流传了二千多年,混进很多外道的东西,所以已经变质了,混淆不清,我们到底要听谁的?一开始又没择法眼,凭什么说谁对谁错?所以我们很辛苦很难。今天不是法不能解脱,而是我们要抉择法很困难。也就是这个地方,我很感激导师,他为未来的众生找到了一条路,分析给我们看,找到了源流,找到了法的根本。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能让我们真正受用解脱的。把这个厘清以后,再回过头来看大乘佛法几千年的流变,就知道什么是正确能解脱的,什么是方便来摄受众生的。如果明白了究竟是究竟,方便是方便,我们就不会混为一谈,把方便当究竟,否则会耽误了。当我们能清楚知道什么是佛法的正见与方便时,自己就不会颠倒了,会抉择究竟的来作为自己修行的法门,把方便的拿来作为引度畏无我众生的善巧。但是你必须要懂得善巧,也才能接引众生,如果一离开究竟,这个方便也会出问题的。今天学佛法,为什么要探源?明白了佛法的根本源头,才有抉择究竟与方便的能力,那就不会迷糊了。

上课到这里,大家慢慢产生了正见,明白了佛法的根本,就不会被那些很好听的话,虚幻不实的理想空中楼阁所迷惑,不再被那些永远做不到证不到的那些法所迷惑。我们今天体会的法是一步一步都可以实践体验的,都是在生命中能产生作用的,这样你就不会怀疑了。就如在佛陀时代,弟子们跟佛陀学,听取佛陀的指导,当下就能肯定,稍为证明一下,确实是无常无我的。

“佛说有情,只是蕴界处的假合现象。所谓自我,是有情迷妄的错觉,并不存在。”

蕴是身心五蕴,界是十八界,处是六处或十二处(内六处:眼耳鼻舌身意,外六处:色声香味触法)。佛陀为何要讲蕴界处法门?是让我们从生命自体去了解真相,明白只是假合的现象,里面并没有一个永恒的自我。众生认为有一个常而不变的自我,这是“有情迷妄的错觉”。这话是绝对肯定的,也是根本的!不管佛法已流传了几千年,甚至未来多久,这都是不能改变的真相,是不可改变的根本法则。后期佛法产生了一些观念,认为讲无我是方便,有我才是实在的。导师点出真正佛法的准则——有我是有情迷妄的错觉!

“神学家所计执的「我」,是「主宰」义,能自主、能支配、控制一切的。换言之,「我」是不受身心(或其它因缘)所规定,却能决定身心的。”

“我”的定义是能主宰自主的,要怎样就怎样。但拿我们的身心来举例,我们能不受因缘法的控制吗?能要怎样就怎样吗?单单一个不生气不执着就很难了,要不老不病不死就更不可能了,哪里能控制主宰一切?《阿含经》说,众生总是在“欲令如是不如是”,要它这样,不要它那样,就是想主宰控制。而在无常无我的法则下是不可能主宰控制的。主宰控制是众生我执的欲望而已,带来的也只是痛苦烦恼造业不安,哪里能真正主宰?当我们慢慢了解这个法时,就知道什么叫随缘,随的是什么缘。随缘不是无奈,是明白了真理实相,知道一切是缘起条件如此的,并不能控制一个人的意向,能改变与创造的也唯是条件而已,这样就不会扮演上帝了。大家都想做上帝,有的是公司的上帝,有的是大企业的上帝,实在没有办法回到家里当上帝,这都是我执的主宰欲在作祟。如果了解缘起法,就不会有主宰控制欲了,知道一切法是相依相缘的,就会互相尊重配合,互相提携合作,才能圆满所要达到的理想。如欲求主宰,别人不听不合我的,我就生气,那谁应该永远听谁?为什么人与人间会斗争,夫妻会争吵,兄弟会不和,国家间会打仗?都是主宰欲在作祟:我永远是对的,你们都不对。其实有主宰欲的人一定很痛苦,想永远控制所有的人,最后带来的只有烦恼不安与不满。

懂了缘起法,就知道因缘变化所产生的条件,然后随顺这个因缘条件,这叫随缘。很多人不了解,以为没办法只好随缘,那是无奈而不是随缘。随缘是要懂因缘条件,了解真相的。譬如说来上课的人,有的听了心生欢喜会继续上。但有的却认为师父整堂课都在骂他,不想再来听了。其实是他的问题刚好与这个条件吻合而已,伤到了他的自尊心,他就不喜欢不再来了。我只能随缘,不能去控制主宰他啊,因缘如此,只能随缘。如果大家来听,我就有满足的成就感;如果来听法的人少了,我就心生烦恼。这哪里是懂得因缘?随缘不是无奈,而是了解因缘,了解真相,该进该退灵活运用,随缘的人,心里是如如不动的,不会有得失起伏。懂因缘很重要,就不会想当上帝了,而且也不可能当上帝,要当也只能平添烦恼而已。所以学法很重要,不但自己能超越人间的不和谐、家庭的不圆满、人与人之间的斗争,而且还能与身边的人和合,感染旁边的气氛,慢慢就会圆满起来。

缘起法很重要,真的明白了,人间就不需要法律和斗争了,因为知道一切是相依相缘的,你好,我也好;我好,你也好;我不好,你也不好;你不好,也会影响我。大家就会互相尊重,彼此关怀,互相提升,创造美好的环境来共享。人为什么会自私?因为自我在作祟,以为你可以当上帝。我们创造的环境,如果都是只顾自己,这个社会还能好吗?企业的资方与劳方也是一样,如果懂缘起的相依相缘,老板和职员都共同一条心搞好企业。如果只站在个人的利益,工人认为做得要死,老板一个人在享福,不干了。老板想,我花这么多资本,还要给你们饭吃。如果每一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这个工厂一定完蛋,企业不可能兴盛。彼此了解缘起,它是相依相缘的,老板好,工人才能好;工人好,老板才能永续经营。这是相依相缘的,懂缘起法就不会有矛盾,不会站在自私自我的立场,所以缘起法有多重要!因为缘起是宇宙中的真理事实,不是一个理念理想而已。违背了缘起的真理法则,一定会失败,会痛苦烦恼造业。你了解明白接受了,与真理相应,就圆满自在清净解脱。缘起法是宇宙的真理,是本来就这样的,你必须去了解真相,了解缘起就是破无明开智能。

“人以为万物中有不变的我体,或精神作用中有灵魂等,这些都来自于「永久自我存在」的要求,在客观上,万象是依因缘结合而成的一有规律的发展,并不是由于灵魂托胎或一个不变的实体在作祟。如冰融化变水,水蒸发变水蒸气,水蒸气又形成雨水,水遇冷又结成冰的过程。当然,因缘中有主因和次因(助缘),而我们把主要因素,当作是不变的东西,这是来自于我们主观上的固定观念,并无客观的实在性可得。”
    人们都以为我们有一个灵魂或不变的我(自性),这是由于我们内心有希望永久存在的要求即永存的意欲。在客观的万事万物现象上来看,由于因缘和合有一定的必然规律,我们会以为它是常的,所以就认为有一个灵魂托胎或不变的实体。用生活中可以体会的例子来说明,举了冰、水、蒸气的变化过程来让我们明白,这其间看起来有变化有来去,却没有实体。我们为什么会认为有实体呢?因为因缘的变化中有主要条件和次要条件,往往把那些主要条件(比较明显感受到的)当作是永恒不变的。譬如,我们觉得五蕴中体会、认知、分别的意识作用是时刻不离的,即使梦中还在起作用,甚至“死了”听说还会在上空看自己,就会把这个主要条件当作就是“我”(灵魂)。我们往往会把比较明显感受到的主要条件当作是实在的,这是一个重点。所以导师就点出来,我们主观的观念会把它当做不变的,其实没有客观上不变的实有自体可取。

佛法是站在无神论的立场,这里所说的无神论的“神”,不是天神、鬼神的神,是讲主宰的不变的,像上帝永恒存在的灵魂。无神论就是否定实有性、不变性、单一性的上帝主宰的观念,不是在否定六道。很多人会怀疑,佛法为什么讲无神论?佛法说有六道(天界、恶鬼等),六道都是无知无明的缘起的众生,也受着业力的控制在循环轮回,绝非是主宰的神祗。所以无神论的“神”与六道的“天神、鬼神”意思不一样,不要混为一谈。

“我们精神界的心,也是因缘和合的一群作用、状态;我们的意志或记忆力,也是会变的,这些都没有固定的我可求。”

众生执取贪染,我见我执深重,造业生死不停;如果清净了,就解脱而不再相续,这就是精神界的心(识)在因缘和合下,变化产生的一群作用与状态。包括我们的意志力以及记忆还是会变的,从这些会变的状态可知,里面没有一个固定的“我”可得。

我们最容易执着的就是这个心灵,以为我们有一个自性的清净心是永恒不变的。其实心灵的境界也是因缘和合产生的作用状态:根尘 相触才会产生识,没有这些组合的因缘条件,就根本不懂心灵状态。最主要是意志力以及记忆力,唯识学分为八识,认为第八识(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才产生记忆。无明缘行的“行”(即五蕴之行蕴),是造作的行为留下来的能量(业力),也是产生意志力的地方。我们会有意志力以及记忆,就觉得那应该是轮回的主体。所以唯识说:“先来后去作主翁”,这个主翁好象是轮回的本体。大家要注意,阿赖耶识(或异熟识)所产生的业力作用会变化:造作的业力异时而熟(受果报),就是在不同的时间成熟果报;异地而熟,未来在另外一个空间地方成熟;异类而熟,这一生是人,下一生也许是天或鬼、地狱等,即在不同的六道中而成。业力讲到识的作用就叫异熟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地方,不同的种类而成熟,开始轮回再生。我们就执着了,认为这个识是轮回生死的主人翁。但当证到阿罗汉或大乘的八地菩萨时,这个异熟识就消失了,不再异熟即解脱了。说明这个异熟识也不是永恒的,还是无常的,只是执着力还没有消失以前,它的作用不停而已。到阿罗汉或八地菩萨时,都是悟无生,不再执取了,异熟的功能就停止了,所以能解脱而不再轮回也就是在这里。因此不要把识当做永恒不变的“我”。只是生死无明的众生受识的执取作用而产生的异熟功能,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这一点一定要明白!这样才不会执着意识是永恒真实的。

 “所谓不变的意志,不过是指主要倾向而说,”

如果有人说:“即使打死我,我也不会丧失对佛法僧三宝的皈敬,我的意志不变”。看起来这个意志力很强哦,但这是指主要倾向而说。证了阿罗汉就不会有这种观念意志了。

“意志本身,也无本体或不变的自性可得,甚至执着力最强的异熟识,到了菩萨第八地以后,还是会消失的。因此,心识的本质,是无实体的、无我的,而心「相」只是一种「执念」或「愿力」的因缘相或妙有现象而已。”

意志力还是从我们意识而产生的作用,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心相是从我们的心识所显现出来的相,是我们的执念或愿力的因缘相。如果里面的执着力(包括愿力)没有了,就没有心相了,而与寂灭空性相应。当这些相(包括心相)都消失时,当下就体证法性寂灭的空寂。

“一切法,只是因缘和合的连续状态,没有实体、没有固定的我、没有形而上的主宰,故说「诸法无我」。”
    从无常到无我,从观察现象的不住到直探内在,都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主体,这就是佛陀讲无常无我的内涵重点。不只是内在无我,连外在也没有一个能控制的上帝。由于内在的我执不能保存,我们就会把这种希望投射到外面,想象外在有一个永存不变的主体。所以,外在的主宰理念还是我们内在的我执向外投射的作用,所谓产生万物的主宰——上帝是人类内在自我意欲的投射而已。所以上帝是人类的欲望产生的,不是上帝创造人类,恰恰是人类创造了上帝。明白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迷惑在神权的观念里了。要注意:真正的佛法确实是真正的民主平等博爱自由。如果还存在束缚控制我们的主宰力量,一切都由上帝来控制主宰,那我们就与上帝不平等了,只是一个被主宰的东西,哪里来的自主自由平等?又如何自己消灭业力?

佛法讲的就是真正的平等自由博爱,佛陀在二三千年前早就讲了。但当时是神权、君权时代的理念,国王皇帝是天子,是天上派来统治主宰控制人间的。佛教哪里能说真正自由平等的理念?所以佛法无奈也只得被曲解,因为要符合政治君权的控制,符合主政者的心态,真话不能讲,因此佛法慢慢被淹没了。“佛法是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当时这样说不是要被杀头?现在到了民主时代,才能听到这纯正的佛法,也是因缘所致。过去的中国及印度,没有皇帝王公国戚的护持,哪里能兴盛佛法?一个国家有很多宗教,哪一个宗教获得皇权或国王的护持就兴盛了,没有获得支持是不可能兴盛的。所以要生存就不能讲真话,要讲符合君权需要的话。中国古代的武则天很护持佛法,还被封为菩萨再来。真是菩萨再来吗?讲那些话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为了佛法生存而已。如果不说她是菩萨再来的,她哪里会护持佛教?即使在台湾,过去几十年还有白色恐怖,讲话还是要被限制的,要听到正法正见有多难!不容易啊!

我常觉得好幸福,刚好生在这个民主时代,可以讲真话,导师也为我们抉择了这个法,我们有幸能参与并体会,觉得太幸福了,这一生真的无憾!这是难得的真福报,也是不可思议的因缘。现在所讲的缘起法看起来没什么,但我感受到因缘非常殊胜!几十年前哪里能听得到这种法?正见何其重要!听不到正见就不能破无明。许多修行人觉得这一生不能解决生死问题,只能依赖救度等待来生,这样的佛法还有其特质吗?所以我们很幸运,听到正见正法,只要愿意在生命中实证,每个人真的能得解脱自在,确实是这样。比起几千年来任何一个时代的众生,我们太幸福了,因缘太好了!这个对我来讲意义重大!所以我感恩感动,愿走这一条路来弘这个法。尽管人家不愿听,遭到很多挫折和排斥,我们还是愿默默的走。因为这才是正见,是唯一的解脱之路,怎么能不讲呢?过去没有因缘,现在有因缘了,我们怎能不把握呢?还有不少人不懂得感恩珍惜,泛泛的可有可无的。希望大家要珍惜,真的很重要!

“有关「无我」的经文:「杂含」:「唯有空阴聚,无是众生者」。佛分析有情为五蕴,而后一合相的我执则不生。但有者不能彻底领会,以为色等各蕴还是实有,这样我执仍有安立的据点,我执仍旧破不了。”

这个很重要!为什么讲这个?佛法流传到部派佛教时,很多观念最后落入三世实有。认为我们的身心是由于五蕴和合而有,所以身心没有“我”,但他们执着五蕴的本身是实在的。导师点出:如果认为组成五蕴的条件(色、受、想、行、识各蕴)是实在的,我执就仍有安立的据点,我执还是破不了。现在也有这样的观点:知道身心是虚幻的,是五蕴和合的,找不到实在的永恒不变的“我”。但是色受想行识各蕴,却是实在的,所谓“假必依实”,其实这还是我执安立的据点。我们会在心灵上执着,执着在受想行识的部分,知道物质的“色”会坏,可以不要,它不是实在的我,但往往就会执着在心识的识上,执着心是“我”。所以导师才点出来,如果知道五蕴和合没有一个实在的我,但执着五蕴的本身是实在的话,我执还能有安立处而不能彻底破除。

缘起法说:凡为一法的因,本身还是因缘组合的。五蕴组合成我们的身心(是因),而五蕴的本身还是缘起组合的。譬如色法本身还是地水火风的组合,色法本身还是缘起的。进一步观察,地等各大也是缘起的组合。凡为一法的条件(因)本身也是缘起的组合,不是本来就有的,不需其他因缘而独立存在的自性。明白了这样的真正的缘起,就不会执着在一法的因缘(不管主要或次要因缘)是实在的,因为因缘条件的本身还是因缘组合的,这样才叫无常无我。如果一法的条件本身是常恒不变实在的,这就是第一因了,其实找不到第一因,第一因不可得。所以谈缘起时,任何一法的条件本身还是缘起无常的,没有实在性,明白这个观念才是真正懂缘起。如果我们执着条件的本身是实在的,它就变成上帝(创造万物)第一因了。如果条件都是实在的,那就变成多元论了。如果每一法都有实在的东西,那么,是很多实在的东西组合起来,变成一个更实在的东西呢,还是很多实在的东西组合出来,变成一个不实在的东西呢?这都不能成立。所以佛法的缘起论是彻底的无常无我,没有永恒不变性,没有单一性,这一点一定要明白!

“故佛又说:「色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非我,不是“我”;不异我,就不是“我的”;不相在,“我”不在里面,也不在外面。

“如说色蕴,若执我的量大,则色在我中;如执我的量小,则我在色中(如我与蕴同量,则是即蕴我了)。”

如果认为五蕴就是我,那就与我同时存在,我们就会执着这个身体就是我(即蕴我)。知道身体不是我,就会认为有一个实在的我灵魂在身体里面(我在色中);如果不是里面有一个灵魂,那就是在五蕴外面有一个实在的我(色在我中)。这在佛陀的开示和我们的观察里,都找不到这样的我,所以叫不相在。五蕴不是我(非我);也不是离开五蕴有一个我(不异我);也不是有一个我在五蕴里面,或有一个我在五蕴外面(不相在)。

“对这不即蕴又不离蕴的我执,佛陀破之,蕴不在我中,我也不在蕴中,故说「不相在」。”

大家要注意:生命能感受的就是这个五蕴,既然五蕴找不到我(非我)。在五蕴外要创造一个我,但怎么也找不到(不异我)。即蕴我不对(非我);离蕴我也不对(不异我);我在蕴中或蕴在我中都找不到(不相在)。哪里还存在一个叫“我”的实在的东西?佛陀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指导他的圣弟子们。我们每一个人如果也照这种方法去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还会执着有一个实在的我吗?

“这在各蕴的当体上说无我,比一般分析为五蕴而后我不可得的无我观,要深刻得多了!”
    从身心五蕴的各蕴当下观察就知道无我,这是很深刻的体验。如果靠分析推理:五蕴是组合的,组合的就没有主宰性,没有永恒不变性,那就是无我的,这只是逻辑推理想象。如果在我们生命中直接去观察体会,各蕴没有永恒不变性,当下就知道每一蕴的当下没有实在性,这一种体会是很贴切如实深刻的。所以修行不是要创造什么未来的景象和身心的幻化,不是想象到某一个空间去,而是在身心活动的当下,看清楚它的虚幻无实性,如何当下去体验,这是最恰当最直接的。我们时时刻刻在根尘触的过程中,就在生命的当下根尘触之中去观察,生命既是迁流变化的,在活动的当下何时不是五蕴的迁流?当下何时不是观察的因缘?修行就在我们生命活着的根尘触的当下来观察,观察的当下就是。明白了,就懂得什么叫修行。在在处处都能修,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只要活着就是在修,当然死了就没办法了。

有人说,我们在外面容易染着,没有办法,应该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对一般人来讲这可以是一个助缘,但绝对不是这样就能解决问题。现在暂时不与外面接触,到一个清净的地方去,使自己超越出来不受污染,不是不可以,那是方便,慢慢外缘少了,心也比较宁静了。问题是回到人间,不能就此解决,根尘触的过程中习性又来了,贪瞋痴烦恼又来了。真正解决的是回到人间来,照样没事,再不会有障碍了,那才是真解决,在万法的接触中也不执着,这才是真正的自在。

佛陀为了成道,离开了家庭,离开了一切的占有,他也修禅定和苦行,结果不能成就,最后悟的是缘起法而解脱自在。他真正的解脱自在是悟道后在人间展现:在人间游行,每日一餐的托钵,不会再被贪瞋痴名利而引诱,人间一切的欲望不能再束缚他了。四十几年的说法,展现的是对众生无限的慈悲关怀,想利益这些痛苦的众生,引导大家能解脱。他没有回到欲望中去,没有被人间的种种障碍而击倒。在弘法的过程,有人愿把财产或国家分一半给他,他也没有动心,名利与色都无法引诱他。因为佛陀知道这些都是如幻的,所以不再争取。

回到人间之所以没有障碍,是安住在缘起如幻而不再执着,这才是真正的大解脱大受用。我们明白这个时,就知道“名利”就是我们的用功处,在名利目前,看看是否会贪瞋、颠倒执着?看看能否超越?这就是检验学法能否用上之处。其实一个人要不要受用解脱,重点在于你愿不愿意而已。有一个居士问:“师父,我法都听懂了,但是要做很困难。”“为什么很困难?你有没有下定决心非要不可?有没有把学法的慧命解脱放在第一位?还是每天三餐、金钱名利重要?有没有分清楚?你要发大愿,愿力会推动你。”“发是发了,还是会懈怠。”我笑言:“众生都在贪欲里面,教你一个对治的方法:你现在发个愿,以后犯一个过错就给师父一百万。看看哪一个再敢犯过错?”其实也不只是玩笑,是能不能下大决心?众生很难发心,因为不知道轻重缓急,用别的方法来剌激约束你,也许会是个办法,但那办法毕竟是被动的,也只是助缘而已。被监禁二三十年的人出来也不见得变乖变好,所以不能光靠束缚规范,那个效果不是彻底的。唯有了解生命的无常,了解我一剎那间一息不来,就要死了,面对的是当下时时刻刻的死亡。今天我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未来际遥遥无期,生死无常,再来轮回不知道要多久多远多苦!你了解到这个重要性时,才能觉醒发大心,对自己严厉要求。但是现在有几人对自己要求严厉的?都是对别人严格要求,对自己很少有严格要求。以前的一些善知识修行,对自己犯了错非常严格的自我惩罚,我看了真的很感动。过去丛林禅堂里面规矩很严格,身为指导的善知识对自己更严格。譬如说自己在某个因缘中,吃饭时忘记先要供养就吃了,发觉自己犯了戒律,马上就照规矩自己责打香板几十下,严格惩治自己。这就是自己要有决心依法奉行,就能解脱。

在《杂阿含经》里,看到佛陀与阿难托钵游行途中休息,佛陀因为有背痛,年纪也大了,很辛苦,身体不舒服,就和阿难说:我休息一下,你讲七觉支。在那个因缘之下还要训练阿难用功。阿难尊者就讲七觉支的内容,讲到七觉支里的精进觉支时,佛陀马上爬起来,尽管很累很辛苦,但立即端身正坐,正念系念在前,听阿难说法。我看到这里无限的感动!一个人会成就是有因缘条件的,看看佛陀对自己的要求何其严格!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就?我讲这个是希望大家明白,要成就也要因缘条件的,看看这些大善知识,看看佛陀,我们会无限的感动!我们今天还会轮回生死,是没有发大心,不知道生死心切,在人间轻重缓急分不清,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生死大事,关系到我们未来际的生死竟然是轻轻惚惚的就忽略过去了,每天只是在名利恩爱里面斗争。请问:能维持多久?这一生又有多久?知道未来际怎样的生命轮回?知道那种苦到什么程度?真正明白的人就知道轻重缓急了,就不会说自己没办法了。有没有办法在于你有没有认知到什么是轻重缓急生死的苦迫,只是这一生吗?如果这一生,那事小了,死了就算了,怎么死还不是一样?问题是死了不能了,这才是大问题。明白了这个,我们还会一天过一天吗?还会找理由为自己安慰解释吗?还会说自己是没有办法不得已吗?一切都是你自己要负责的,谁也不能替代你!

“无常、苦、无我的反面,就是常、乐、我。根本佛教时期,正是婆罗门教发展到梵书、奥义书的阶段,是梵我思想发挥成熟的时代。梵我是宇宙的大元,也是人生的本体;奥义书学者的解释,虽极其精微玄妙,但扼要点不外说这梵我是常在的,妙乐的,自在主动的。”

佛陀时代,婆罗门教发展到了奥义书的思想,认为梵与我是一样的,梵是宇宙的大元,也是我们人生的本体,梵我(自我)是妙乐自在而主动自己主宰的。

“他们依这梵我来说明宇宙与生命的现象。同时,经过某种宗教行为,把这常乐自在的梵我体现出来,就是痛苦的解脱,依之建立常乐的涅槃。”

婆罗门教开初推崇的是祭祀,后来发展到隐遁的苦行,想把这常乐自在的梵我体现出来,认为就是痛苦的解脱,依之建立常乐的涅槃。注意:婆罗门梵我的精神与佛教的无我恰恰是相反的!佛教就是在破除这样的观念,佛法认为这只是想象而没有实际的,因此没有一个常乐我净。大乘佛法后期就是从无常无我演变而到后来《涅槃经》谈的所谓“常乐我净”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大家要明白大乘思想转变的背景,如果不了解什么是佛法的根本,不明白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由于时空背景的变化会产生相应的流变,而现在随便拿一本经就以为它是究竟了义的,那是很盲目的!佛法有方便的地方,但不是究竟。我们如何区分方便与究竟是很重要的。

“释尊平日不和他们争谈这些玄虚的理论,针对着他们想象中的常、乐、我,拿出现实事相的无常、苦、无我,迫他们承认。”

这一点很重要!任何宗教在讲“常乐我”时,佛法唯一的办法是无诤,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争论又有什么用?佛法是要从现象中提出证明无常、苦、无我的事实,那是一一可以举证的。然而其它宗教的“常乐我净”是无法举例证明的。所以用现实的现象让他们亲身体会到他们想象的是无法证明的,只是理想而已。佛陀用的方法是从现实的现象中能举证体会观察证明的,这才重要。所以学佛不能落入信仰依赖想象崇拜,而是要探求真理真相,这样就不会迷惑了,导师点出这一点非常重要!

“释尊的立场,是绝对反婆罗门的。对这,我们应该切实认识!”

在佛法流变的过程中,人们由于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内容不了解,结果把他们的理念也融摄进了佛法。佛陀时代一直在破除的婆罗门教的思想,到今天却变成了佛法,你说惨不惨?注意呀,这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