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体方法师:体方法师《中观今论》讲座 第二章 龙树及其论典


   日期:2021/12/14 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章 龙树及其论典

第一节 龙树论略说

      约在西元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年间,龙树出现于印度的佛教界。公元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年,就是佛灭后五百年到七百年。他本是印度南方的学者,长养于大乘佛教的环境中。据传记上说∶他出家后,曾到北方的雪山等处修学。这个环境,造成他综贯南北、空有思想的特质,成就了他的伟大!

      龙树菩萨的时候,大乘佛法已经慢慢的发扬起来了,所以他在修学的过程,也是在大乘佛教的环境中。他有机会到北方去,北方那边还是在小乘的学术里面,但是,他两边都有学,所以他能够把两边的思想能够贯穿。

      龙树以前,一味的佛教,向东南方发展的是大众(又分别说)系,向西北方开展的是上座系。从阿一王以后这个佛教本来是一味的,后来分成两个系:一个是上座,一个是大众系。那么就分成后来的所谓大乘跟小乘。

      拘泥而保守的上座系,被呵斥为小乘;活泼而进取的大众系,渐渐的开拓出大乘佛教。南北、大小,尖锐的对立着。南空北有,各趋一极。北方已完成极端实有的『大毗婆沙论』;南方的偏重理性者,于因果缘起的事相,也不免忽略。这种偏颇的发展,决非佛教之福。

     导师这几句话,就已经把龙树菩萨当时的环境跟条件已经点出来了。印度南方跟北方,就象我们中国也分南方跟北方,地理环境不同,人文思想也不同。上座部他们重视的是戒律;大众部比较活泼,他们重于法。由于第二次结集前,为了两边戒律的问题起了争论,后来当然开会解决了,但是没有真正的解决。后来大乘系发展出来,更展现了活泼的一面,他不是死守教条的。所以,当时的因缘环境,南北或者大小这个思想,两边很尖锐的对立。佛教发展变成这样子!北方从根本小乘的佛法出来的论著,最根本的就是《大毗婆沙论》;那么大众系的这一边因为偏重理性,在因果缘起的事相上反而忽略了。谈理性的一边,事行上就反而忽略了,也就是比较不重视戒律的这一部分。其实,两边当时的情况就是偏颇发展,重理性不重事相上的这些因果,结果呢,就落入恶取空的部分,就出了方广道人。这个就是龙树的时空背景。

      龙树出世时,佛教正倾向于从分化而进入交流与综合的新机运,于是综合南北、空有、性相、大小的佛教,再建佛教的中道;但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

龙树菩萨当时的因缘时空背景,我刚刚讲嘛,要出现一个这种圣菩萨,伟大的祖师级的人物,一定还有很多条件来成就他。当时的时空背景就是这样,一边执着在有,一边执着在空。因为演变到那个时代,新的机运就产生了,他会产生两边的交流、综合,慢慢的来调和。龙树菩萨刚好在那个时候,就变成一个综合者、调和者了,他把南北的思想、空有的思想、性相的问题、大小乘的问题,为了要把它融贯,所以他展现的中道思想,其实就是从这个地方来的。但是导师也点出,虽然是融贯大小、性相,其实,龙树菩萨他本身来讲,他是以大乘性空为根本的。这几句话要注意!你要融贯这些偏颇发展,当然要找到法源。所以抉择《阿含》的正意,也显出大乘空义的正确性,但是主要的是适应时代的需求,还是站在大乘性空的立场,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其实,今天讲到这里我们就要体会到一点:导师是不是也是这样?导师能把握龙树菩萨的精神,其实导师今天宣扬的也是这个精神!我们前面在上《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的时候,就讲到导师他最后真正的本怀,是归向菩萨道的修行。菩萨道,后期的大乘佛法都在谈,而真正落实于菩萨道精神的,应该是属于初期中观大乘的真正精神。这一点大家要明白!真正的行菩萨道会不会求急证?不会!虽能入门,他不进去的,他生生世世愿意来这个人间,来利益一切众生。所以一旦证入了,就证入涅槃了,证入实际了,怎么能行菩萨道?那会不会自己求安乐?缘苦众生,是生生世世都愿意来的,哪里怕来这个人间受隔阴之谜,然后到一个安乐的地方去!这个不符合菩萨道的精神。真正符合菩萨道的精神,就是初期大乘性空为根本的,这个才是正确的。

      所以,导师把握的,其实跟龙树菩萨把握的是一致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导师的思想,今天真正深受影响的是龙树菩萨的思想,他把握的也是龙树菩萨的思想,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如果你们今天要用功、要下手,一定要把握这个根本,那你们今天学佛,探讨佛法就很容易了。把握到那个根本,很快的你们就知道:为什么导师今天抉择的敢这样讲敢那样讲,他敢把过去这么长远,流传到今天的一些错误的判教敢推翻它,他是根据什么?他不是乱根据的,不是自以为是的!其实,根据都是初期大乘的性空,就是龙树菩萨的思想为主。他不是自己异想天开的自以为是,这个还有根据的有内涵的。所以,导师的抉择是非常有智慧的,明智的抉择的,不是随便的,这一点大家要明白!

      如果这一点你能肯定了,就知道导师为什么判摄三系的思想,敢认为前面的才是第一义,后面的反而是什么,方便啊。但是,中国的祖师的判教刚好相反:前面的是不了义,后面的越圆满,这个问题是很严肃的。后面的大乘学者批评龙树菩萨中观是不了义,那后面就变成自己很圆满了,而且是不共法,就是跟根本佛法是不一样的。那佛陀讲的还不够圆满,后面出来的更圆满有这样的道理吗?所以导师的判教,敢推翻祖师的这个判教,不是随便乱讲的,这个是天大的事啊!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这个讲了你们才知道,我们看讲义。

      龙树造的论典,中国内地以及西藏,译传的很多。主要的部分,可分为两类 ∶一、深观论,二、广行论。深观,如『中论』、『十二门论』等,以探究诸法的实相为中心,为迷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之为深观。

龙树菩萨他的论著有两个重点:一个就是深观,一个是广行。深观,等于就是我们个人在用功探讨诸法实相,是以这一方面个人的体悟这一方面为中心的,所以也是迷跟悟的关键所在,所以名为深观。今天凡夫愚迷呀,就是因为不了解实相嘛!今天正见建立了,加入观行正观,那我们能了解诸法实相就悟了,所以这个深观的部分,等于就是迷跟悟的关键点嘛。这个代表的部分就是《中论》跟《十二门论》,这个在讲的属于深观的部分。所以,我们今天要修行、要修学,法上理论上要证明要体会,重要的就是深观的部分。这是个人内在受用的部分,迷悟的部分,重点是在这里。

      广行,如『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菩提资粮论』等,这是以菩萨的广大行果为主的。

菩萨要生生世世的利益众生,这个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叫广大行果。就在事行上,对众生的关怀布施上,这个叫行的部分。这两类,有的以为,菩萨行包含归依、布施、持戒等行法,佛陀自证化他的果德,主要为引发信愿,以及积集福智的资粮。资粮具足了,成为可能解脱的根机,这再侧重于慧行的深观。

      有一部分的人认为是这样:我们今天要解脱、要受用,如果你今天没有福报,没有福德资粮,你根本不可能嘛。所以他认为我们今天应该先集福德资粮,资粮具足了,你的条件慢慢就有了,那个时候再来注重于所谓的慧行深观。应该是先以广大行福德资粮为先,深观解脱受用应该放在后面。

      这即是说∶先以广大行的资粮为基础,再进而深入究极彻证的深观。这是一部分人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要修行马上受用是不可能的,你应该先去作一些福德资粮。但另有人说∶另外的一个看法就不一样了,般若为三乘之母,三乘学者都依此深观而证悟与解脱的;广大行才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特色。

      意思是说:今天不管大乘、小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圣者是包括大小乘的)的学者你要体证、要解脱,其实都要依这个深观。没有深观,不管你是大小乘都不能解脱、不能受用。广大行的部分是大乘不共于小乘的,怎么能说先用广大行呢?那修小乘的人就没有广大行了?这是另外一种说法,也就是说今天不管大小乘,应该重视的是深观的部分。广大行,小乘学者并没有这样的宣扬,也没有这样的注重,怎么可以把佛法这个广大行拿到前面来,深观等于是后面的事,这是另外一种看法。

      如实的说∶声闻、缘觉、菩萨的中道行,都以出世的正见为主导的。如实的说,就是比较实际的、比较切实的来讲,就是不要依前面两种说法,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要行中道,其实都是以出世的正见为主导。出世的正见,什么是出世的正见?缘起正见!今天不管是大乘、小乘、三乘,广行为先还是深观为先,其实,这三乘圣者都同样依一个根本,就是缘起的正见、出世的正见来作为他的主导。

      依正见而后有信解,依正见而后能修行趣证,就是悟证了以后,也还是不能离此正见的摄导。这个是比较如实的说法,今天不管哪一宗、哪一派;大乘、小乘,其实没有正见哪里来的真正的信解呢!信,不是迷信!今天要归于正见!今天没有正见,后面哪里来个广行?哪里来一个深观?其实,广行跟深观都是要依正见而后才有的;包括证悟了以后,你还是不能离开这个正见的摄导。《金刚经》就有讲嘛。凡夫要学,当然要学般若;声闻、缘觉要学也要学般若;菩萨要学也是学般若都一样嘛。

故深观虽共于三乘,在大乘中,仍是彻始彻终的,惟佛所究竟的。所以,深观三乘圣者都是共法。大乘佛法中难道就不重要吗?意思是说深观其实在大乘中还是彻始彻终的,唯有深观才能究竟,这是佛所认为就是这样的,佛也是这样究竟的。

所以;本文,即是关于深观的论述。

      大家就要注意了:今天讲中论、讲缘起、讲中道、讲空,重点就是关于深观的论述。依于深观、依于正见,你自然就会有行,行还是相依相缘的,但是这个主导是在正见。所以建立缘起正见,是一切法的根本,最重要就在这里。有缘起的正见,你即能深观、也能广行,两边就不会偏废偏颇了。谁在先谁在后,没有这个问题!依于正见深观跟广行是不二的,是相依相成的。这样了解吗?也就是为什么,这几年来我一直在跟大家上课,目的是什么,不过要建立你们的缘起正见而已。缘起的正见明白了、清楚了,对法的抉择就有法眼了。不管是内在的修深观,外在对万法、人际关系的广行,你们也能够相依相缘而不偏废。所以,主要是在缘起的正见的建立,这一点大家就要明白了!

      将来你们行菩萨道,在社会上跟人、跟万法相触,你要怎么度众生?你要怎么去利益他人?怎么样才是真正的利他?还是要依于缘起正见!今天要让各位受用、解脱,我要把你们正见建立好,你们自然就会跟法相应,即能深观也能广行,这个就是重点那!很多人就说:师父啊!听你讲的法我觉得很好,问题是父母亲我没有办法跟他沟通;我先生,我太太,我的兄弟,我的朋友,没有办法跟他沟通,师父要怎么办?你说要怎么办?就是要把缘起正见建立好!然后能够把缘起正见也让他明白。只有这个地方最重要:你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你要先改变他的知见观念嘛!是不是?

所以,当你如果能够把正见建立得非常正确,你的身心行为有转化了,旁边的人看在眼里是很清楚的:哎呀!这个人呀现在真的不一样了。学了这个法身心转化,智慧有了,谈吐行为都非常好,那人家就感动了,你还要去度他吗?他会来问你了:你是学什么?你在哪里学的?是不是他就会来问你?这个就是真正的度了,他真的有兴趣了。你要跟他建立的是缘起正见,知见建立好了,他也会转化、他也能修正、他也能成就的。这个文章看起来就这样过去,但是,我们能引申、把握的重点就很重要哦!这个地方可以看出缘起正见多重要啊!就象我讲的电脑的程序多重要啊!程序把它修正了,行为就会端正。不管深观,广行都要依于这个缘起正见,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要先建立这个重要的知见。

      关于龙树深观的论典,罗什三藏所传,有长达十万颂的『无畏论』。五百颂的『中论』,即出于『无畏论』中。罗什除译有青目释的『中论』外,还有『十二门论』,也是龙树造的;这部论,可以说是中论的入门书。鸠摩罗什翻译《无畏论》有十万颂,这个是很长的。那么《中论》只有五百颂,五百颂在十万颂是一个小小的部分而已,《中论》就是出于《无畏论》。还有《十二门论》,也是龙树菩萨造的。有一个讲法:《十二门论》是《中论》的入门书。《十二门论》是以十二个门,十二个方向,十二个主题,来阐扬性空的思想,《中论》有二十几个主题。所以《十二门论》是比较缩小的、比较精华的,重点先把这个空义来阐扬。如果我们要研究《中论》以前,先把《十二门论》了解一下,对将来研究《中论》就会比较了解,比较驾轻就熟了。平常如果有《十二门论》这本书,小小的没有多少页,可以先看看。三论宗,其实根据的是《中论》、《十二门论》还有一个《百论》,《百论》其实是后面他的弟子造的。

      后面这些文章大家自己有时间再看看,这个只是在讲跟法义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个自己看就好。我们现在翻到第十七页,第二行开始:汉藏一致的传说∶传龙树中观的正统者,是锡兰的提婆论师。提婆的主要作品,名『四百论』;奘译的『广百论』,即此论后八品的护法『释论』。

不管是汉文的或者是西藏的,一致都认为这个提婆论师是龙树菩萨的正统传人。提婆他最主要的论着是《四百论》;我们中国玄奘法师翻译的《广百论》,其实就是这个《四百论》后面的八品,是护法《释论》的部分。什公所译的『百论』,婆薮开士释,也即是此论的略本。

     本来是《四百论》,后来变成《百论》,其实都是《四百论》的简要的“释论”。此外,还有『百字论』。提婆论以「百」为名,不仅是数目的,古人解说为「无邪不摧,无正不显」,即完备的意义。

     《百论》古时候的人,一个简单的看法就是摧邪显正,也就是破邪显正。只要不是正确的他都会摧破,而显出正确的法义。月称从语言学的见地,解说为「遮遣分别邪执」;提婆论确是侧重破邪的。

      因为提婆论师所造的论,《四百论》或者是《百论》,重要都在破其它每个宗派,或者是部派不正确的;或者是还有邪执的,尽量在破除这些戏论跟邪见。所以,一般研究这些论的人都知道他的重点:只要是错的、有偏邪的他都破,主要是在破邪,一般的认识都是在这里。

      其后青目释《中论》的八不说∶「法虽无量,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青目论师也是一样,把《中论》里面八不的论述,也是把它解释成法虽然是很深广、很多,但是用八不,就是略说八事即为总破一切法。这个是一般的论师都是这样的见地,这样的看法。以《中论》八不,偏重于广破一切,也许是受提婆论的影响。这几句话导师点出重点,一般人以为龙树菩萨造的《中论》,是以八不缘起来讲的,也认为他在破一切法。其实会有这个观念的原因,可能就是受提婆论师的影响。导师为什么前面要点出这个,因为后面这一段才是重要:前面只是让你知道一般人的判断,其实都有他的因缘,认为说中论是在破一切法,可能就是受提婆论师他所造论大家对他看法而产生的影响。后面是导师的看法。

     龙树的『中论』,固然能遮破一切戏论,但『中论』的正意,决非以摧破一切为能,反而是为了成立一切法,显示释迦的缘起中道。

      这几句话非常重要!我们今天学龙树菩萨的《中论》,都知道在破什么?其实是在破自性执!离两边名中道。他只是在破自性的实有,不是在破一切法!反而由空义故才能成立一切法,这个是导师他的深见!我们今天研究《中论》也是一样,不要以为是拿来破人间万法的,不是这个意思,反而是成立一切法。释迦牟尼佛显示的缘起中道,是在成立一切法,不是在破一切法;是在破对一切法的实有感跟自性见,而不是在破一切法,这一点大家要注意!如果明白这一点哪,学中观中论的人,就不会落入所谓什么断灭见,恶取空,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导师这个真见我们也能明白的话。我们知道中观以后,不管是唯识,或者是真常的思想,他们为什么会认为中观是恶取空?不了义呢?其实,就是因为错会了《中论》真正的意思!他以为只是在破一切法:好了,什么法都破了,什么都非实、什么都如幻,最后不是什么都没有嘛?其实这个很重要啊。如果我们今天这个重点如果明白。《中论》不但不破一切法,而是在成立一切法,那这样会不会落入恶取空,就不会有这问题了。这个很重要!导师短短的几句话点出这个重点,我们就要明白:今天学中观中论把握这个重点,就不会落入什么都没有的恶取空,或者是断灭见,这个蛮重要的!

第二节 中论为阿含通论考

      探求龙树缘起、空、中道的深义,主要的当然在《中论》。这是一个导师的特见,导师研究龙树菩萨的《中论》,把握到了龙树菩萨抉择了般若的空义;阿毗坛的空义;往上溯源到《阿含》,找出了与《阿含》的空义是一贯的。所以,他明白这个的时候,他就是了解到龙树讲的空义;龙树所论着的《中论》的根本思想,其实都是从《阿含经》来。所以,表面上《中论》好象是大乘佛法,跟早期的佛法,尤其是《阿含经》的佛法好象是不同的。其实不是!《中论》要阐扬的就是《阿含经》的内容,阐扬的就是《阿含经》的本义!但是一般人的看法:《中论》是在解释《般若经》的;导师刚好看法不一样,认为《中论》是在解释《阿含经》的。注意!这一点很重要!

     《中论》的中道说,我有一根本的理解──龙树菩萨本着大乘深邃广博的理论,从缘起性空的正见中,掘发《阿含经》的真义。导师讲出一个根本的见地,有一根本的理解:龙树菩萨今天造《中论》,他是本着大乘深邃广博的理论,而把握住一个根本就是缘起性空的正见,用缘起性空的正见来掘发《阿含经》的真义。《阿含经》过去的解释或者是认知,其实没有完全发挥它真正的内涵。所以学大乘的认为小乘不了义,今天反而是大乘的空义,就是缘起性空的这个正见!那回过头来才能看出《阿含经》的真义。

       这是说∶缘起、空、中道,固然为一般大乘学者所弘扬,但这不是离了《阿含经》而独有的,这实是《阿含经》的本义,不过一般取相的小乘学者,没有悟解吧了。大乘讲的是缘起、空、中道,这个一般大乘学者都在弘扬。但是很多人不了解,以为这个跟《阿含经》是不共的,是不一样的。但这个不是离开《阿含经》而独有的,缘起、空、中道才是真正《阿含经》的本义。一般的小乘学者执着在相上,没有真正深刻的了解而已。

      所以《中论》是《阿含经》的通论,是通论《阿含经》的根本思想,抉择《阿含经》的本义所在。这个观念完全就不一样了!如果站在大乘的思想,以为小乘是不了义的,大乘跟小乘变成隔阂的、不相通的,那问题就大了。导师就点出重点:其实真正的《中论》,目的不是在展现大乘的了不起,看不起小乘。刚好相反,《中论》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经》的真正根本思想跟真正的意趣所在要展显出来。注意!如果这个明白了,这个能把握的话,也能贯穿的话,大乘跟小乘就没有隔阂了,就不会相对了。

      这种说法,不要以为希奇,所以说可从三方面去加以说明∶第一,《中论》所引证的佛说,都出于《阿含经》。《中论》一共有二十七品,导师从各个品的内容来证明,是不是真正的出于《阿含经》佛说,一定要先证明《阿含经》里面佛说的部分。(一),《观本际品》说∶“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如果你们看过《中论》就知道,《观本际品》其实就是在了解本际不可得。我们都在找第一因嘛,一个最根本的源头。但是,《观本际品》主要让我们明白,佛陀所开示的本际不可得是没有第一因的,没有一个开头的地方,找不到的。那么这个理论这个法出于;这个出于《杂阿含》卷十(二六六经)等说∶“无始生死┅┅长夜轮回,不知苦之本际”。 说我们的生死无始以来根本找不到苦的本际。生死无始的教说,龙树引归“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的空义。《阿含经》所谈的这个本际不可得,也就是佛教讲无始以来,无始是找不到一个本际,找不到一个第一的开头的地方。所以,龙树菩萨把这个无始生死的这一个教说,来阐扬他的空义,何故而戏论,谓有生老死的空义。如果本际不可得,那么生老死可不可得?也是不可得,这是第一个引证的方。

     (二),《观行品》说:《如佛经所说、虚诳妄取相》。以有为诸行为由妄取而成的虚诳──即虚妄相,以涅槃为不虚诳,是《阿含经》所说的。但龙树以为∶虚妄即是空无自性的,所以说∶「佛说如是事,欲以示空义」。

     《观行品》说,众生都在虚妄颠倒中,以为有实在的,所以叫做虚狂妄取相。一切迁流变化不停的万法,一切有为相,其实就是虚妄相,我们执取以为是实在的。但是,如果透过虚妄相的明白、不执取的话,就能体证到涅槃。所以,龙树认为这个“虚妄”,还是空无自性的!虚狂妄取相是实有的吗?是实在的吗?是不变永恒的吗?还是空无自性的,所以龙树菩萨导归到空义,目的是要让我们了解空义而已。

      (三)、「观有无品」说∶「佛能灭有无,于化迦旃延,经中之所说,离有亦离无」。这是出于『杂阿含经』,己经引述过。离有无二边的缘起中道,为『中论』重要的教证。我们的思维模式不是有就是无,不是无就是有,没有办法离开这两个思维模式。但是,《杂阿含经》里面的《化迦旃延经》讲:正观世间集,就不会落于无见;正观世间灭,就不会落于有见。思维模式是刚好不执着“有”、“无”两边,这个就是圣弟子的正观。跟我们世俗凡夫的思维模式刚好是相反的,这个就是在阐扬离开有无两边的缘起中道,都建立在缘起上的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中论》里面最重要的教证,就是这一经《离有无品》。

      (四),《观四谛品》说:「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这如『增壹阿含经』卷十说∶「我今甚深之法,难晓难了,难可觉知!┅┅设我与人说妙法者,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我今宜可默然,何须说法」!各部广律,在梵天请法前,都有此说。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了:佛陀开悟、悟道的时候,本来有不想说法的这个想法,认为今天所体悟的这个妙法,一般人是难以思义的。讲了人家不信、也不奉行,还是不说吧!默然,想入灭了。后来诸天劝请才说法的,才度五比丘的。这个《观四谛品》的“不欲说”,其实出处在《增一阿含经》里面,一切广律都有,这个也是证明之一。

     (五)、「观四谛品」说∶「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那么这个见缘起即见佛是出于《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九须菩提见佛的教说。见缘起法即见四谛,出于『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从这个举证中就可以看到《中论》的《观四谛品》里面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这个记录在《阿含经》里面就有了:有一次,须菩提听说佛陀从天上回来,大家都要去见佛。须菩提就想:佛陀曾开示过,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所以,他就在那边入观空定,思维缘起法。那么莲花色比丘,他用大神通化作一个长者,随从去见佛,他认为是第一个见佛的。佛陀就告诉他:你不是第一个见我的,第一个见我的是须菩提!所以,见法即见佛的这个比喻在《阿含经》里面就有。《观四谛品》用这样的因缘来写,表示这个出处就是《阿含经》。

      六、「观涅槃品」说∶「如佛经中说,断有断非有」。断有断非有,这个如什么,『杂阿含经』卷九(二四九经)说∶「尽、离欲、灭、息、没已,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离诸虚伪,得般涅槃,此则佛说」。《阿含经》的(二四九经)谈到涅槃,涅槃的内容是尽、离欲、灭、息、没。有亦不应说,无亦不应说。你说实有不对,实无也不对,你只要落在两边的有、无,都不能体会涅槃的深义。那么《观涅槃品》里面,重点在显示断有跟断非有,其实出处都是在《杂阿含经》。这个也是举证之一。《阿含经》的本义,一切声闻学者不能深识,专在名相上取执,所以龙树与他们争辨,似乎龙树在极力破斥小乘,而不知是为了成立《阿含》的真义,成立四谛、三宝、世出世的一切法。

      这几句话很重要!《阿含经》的本义,在着相的小乘声闻学者来讲,他没有办法了解佛陀讲这些法背后的深意,所以都会在名相上执着。龙树菩萨看起来是在跟他们辩论,好象在破斥这些小乘学者,但是导师就指出来:龙树菩萨的目的不是在破斥他,而是在成立《阿含》的真义!声闻学者不能了解深意,执着在表面的现象上。龙树菩萨这样的辩论,目的是在掘发它的深义,真正《阿含经》的深义让它凸现出来,这才是龙树菩萨真正的本意!我们今天现在还是这样子。

      现在南传的佛法到我们台湾来,他们修禅观这一部分很用心,对每一个现象都分析的非常清楚,很用心。但是,很多人就被表面的现象而以为就是这样,但是背后要体会的深义反而很多人不了解了。今天大乘佛法,一般人把他解释成跟小乘不同!不同在哪里?同是在哪里?大乘佛法的真意如果明白的话,跟根本佛法是没有什么分别的,完全是一致的!如果今天学小乘佛法、南传佛法的人,也能了解佛法的真意,那么对大乘法的深意也不会排斥,也不会否认的。今天大小乘存着一种相对、隔阂,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今天,如果把导师论着的真精神、真内涵都能明白的话,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才能了解真正的声闻学、阿含学。里面的真意跟我们大乘的空义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什么隔阂的。

      如果声闻学者执着在名相,要不要破?当然要破,因为他没有了解深意。龙树菩萨跟他们争论、争辩,不是在破他们,而是要让他明白《阿含》更深一层的真正佛陀的本怀!这一点很重要!所以导师就讲:看起来龙树菩萨和他们论辩不是为了在破斥小乘,是为让《阿含》的真意能够凸现出来,反而才能成立四谛、三宝,世出世的一切法。很多大乘学者认为“空”是超出一切的,是在破一切法。其实导师的看法刚好相反,是在成立一切法。有的学了空义,什么四谛,认为都没有什么了,对三宝也不恭敬了,认为一切都空嘛。其实,都没有了解真正的空义,“由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才能成立一切法。

      大乘的空义,尤其是龙树菩萨的空义,正好相反在成立一切法。如果明白这一点,会不会把龙树菩萨的空义把它认为是恶取空!要明白他的真实的本意,是在成立一切法还会不会认为是恶取空?这一点很重要!后来的唯识、如来藏思想,都认为这个空义是恶取空,中观是不了义。为什么?根本不了解这个真正的深义!所以导师在研究《中论》,然后认为这是《阿含》的通论,这个抉择你们知道有多重要吗!今天如果不能够把这个抉择清楚,如何能够“立足于根本佛法之纯朴,阐扬初期大乘之行解”?它是贯穿的!这个如果明白了,成立了。那我现在就要提醒大家一个重点,后面祖师的判教错在哪里你们就知道了。如果这个根本的把握住了,后面还需要不需要来一个唯识的名,再来破这个空义?需不需要一个如来藏思想,才能成立轮回?很重要哦!就是因为对这个根本的理念不明白,根本的真精神不懂,才有后面很多的破除!认为不了义,反而后面生出来的这些法义反而问题多了!

      所以,我们佛法会争论几千年了,就是对于这个深意不了解而已,领会错了。我常常讲这个就是正本清源,导师今天为什么这么辛苦?代我们厘清两三千年的佛法,找到源头的根本是什么,回过头来才能抉择大乘三系的流变,也才能知道什么才是跟根本佛法相应的,什么是偏离了佛法的正见,这样才有办法来判断抉择大乘三系的法义,这个的重要性要明白。所以,今天很多人不了解导师在做什么,不了解导师的用心,不了解导师的智慧如海。这个重点如果我们把握住了,不但了解了导师的用心,我们个人也能把握佛法的真意,就不会随波逐流了。哪个理论说起来好象也不错,哪一宗说得也很美,其实有没有功效、有没有择法眼不知道,所以这个法太重要了!这个是引证佛说的部分。

二、从『中论』的内容去看,也明白『中论』是以『阿含经』的教义为对象,参考古典的阿毗昙,破斥一般学者的解说,显出瞿昙缘起的中道真义。这不妨略为分析。导师把这个《中论》的内容,跟《阿含经》的教义研究起来,还参考部派佛教的阿毗昙。阿毗昙中,每一个部派都有破斥的对象,都在破斥一般学者错误的解说。导师把它分析了。(一)“《观因缘品》”,观“缘生”的不生(灭)。“《观来去品》”,观此诸行的“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此二品,总观八不的始终,“不生”与“不去”。此下别观四谛。观因缘品和观来去品主要在显示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就是要让我们了解不生不灭、来去,其实是不可得。这两品已经把八不缘起的开始到结束,一切都包含在里面了,就是不生不灭,不来不了。

   (二)、「观六情品」、「观五阴品」、「观六种品」,即观察六处、五蕴、六界的世间法。我们《杂阿含经》都上过课了,最主要的是五蕴、六处、六界,蕴、处、界,这个就是世间法一切的总相。这三者的次第,是依『中阿含经』卷三十四说。这个跟《中阿含经》卷三十四说的是内容次第是一样的,这个是举证。古典的『舍利弗阿毗昙』、『法蕴足论』,也都与此相合。「观六情品」中说∶ 「见可见无故,识等四法无;四取等诸缘,云何而得有」?

   《中论》里面的“观六情品”,重点就是在提示我们:见,可见。有没有一个见者;有没有一个真正被可见的对象。见者不可得,可见者也非实。所以根本是没有自性的存在。如果见跟可见都不实在,那么,四等四法也跟着一样是无,是不存在。所以四取等诸缘,云何而得有。如果见跟见者都非实,那么识是不是实有?好,这个都是非实的话,那么识取诸缘会不会实在有?也就是说根尘触产生的执取爱染,根尘都非实,产生的触、受,属于识的这一部分也不能存在了。那么,取着、爱取有的部分,一切缘难道是实有的吗!从内六处、外六处,引生六识。六触,六受,六爱——六六法门,再说到四取,这是《杂阿含经》六处诵中常见的缘起说。

      我们都上过《杂阿含经》了嘛,这一部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阿含经》主要就是建立在五蕴、六处、六界,蕴处界。我们从眼耳鼻舌身意,触到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然后产生六受,又产生了六爱,这个叫六六法门。这些是跟《观六情品》说的内容一样,是从内涵上来证明。《中论》其实跟《阿含经》的内容是一致的,上面这三品就是论究世间苦的中道。

    (三)、「观染染者品」,论烦恼的相应;「三相品」,明有为──烦恼所为的生、住、灭三相。在蕴、处、界以后,说明相应行与不相应行的三相,本于阿毗昙论的次第;如『阿毗昙心论』。观染染者品还有“三相品”就是生、住、灭三相;染跟染者,跟前面的见跟见者是一样的。三相是讲生住灭的三相。就是在蕴处界的功能以外讲相应行跟不相应行的三相。这个相应行跟不相应行,根本出处是在阿毗昙,阿毗昙里面的次第刚好是一样的。再来就是;《观作作者品》、《观本住品》、《观然可然品》,这三品主要就是让我们明白:作者跟受者的不可得,这个《阿含经》里面是最主要的一个论品。无作者无受者,业力不失,是在讲这个。这个是《阿含经》里面的主题。与上二品合起来,即是论究惑招有为,与作即受果的道理。

     (四)、《观本际品》,引经以明生死本际不可得。生无来处,灭无去处,这个也是《阿含经》里面的主题,所以明生死本际不可得,「观苦品」说明苦非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是依《阿含经》(三0二经)阿支罗迦叶问等而作的。这个就是我们讲的《十四无记》里面的几篇嘛!我们的痛苦烦恼,谁在造作的?有一个造作的我吗?其实,就是要让你明白没有一个造作者,只是缘起而已。所以明非自作、他作、共作、无因作,这个也是一样的,也是《杂阿含经》里面就有的,『十二门论』的「观作者门」,也引此经以明空义。《十二门论》也有用这一经。

      (五)、「观行品」,明无常诸行的性空,进而空亦不可得。「观合品」,明三和合触的无性。「观有无品」,从缘起法的非有论到非无,这是依『化迦旃延经』说的。「观缚解品」,从生死流转说到还灭,从系缚说到解脱。「观业品」,更是生死相续中的要义。从观染染者到此,共有十二品,论究世间集的中道。《观行品》要让我们明白:一切诸行是迁流变化、是无常,所以是性空。最后,还要知道这个“空”也不可得,不能执着,空亦复空!这是《观行品》里面的主题;

那么《观合品》,这个“合”是什么意思?根尘触三和合名为触嘛!也要明白这个和合的触也是无自性的;《观有无品》是从缘起法的非有,论到非无。缘起法本身就是条件的组合,不是实有的,是非有。但是,它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从非有到非无,从《化迦旃延经》就有了:正观世间集,或者是正观世间灭,就不会落实有、实无;

《观缚解品》,我们生死的流转,最后谈到涅槃还灭,也就是从系缚到解脱,如果是实在的能不能解脱?当然也是了解缘起非实!所以,从缘起而流转到缘起而还灭,都是缘起。《观业品》也是一样,在生死相续中,我们都认为有一个造业者,或者业是实有的,业是实有的你还能解脱吗?如何观察业性本空呢?这个都是法的重点。以上十二品就是在谈世间集的中道,条件集起的原因。

      (六)、「观法品」,明「知法入法」的现证。《观法品》谈到的重点,让我们了解法的真意,知道法的真相,就是见法、入法。从这个地方才能现证,当下的因缘就能现证,《观法品》重点在讲这个。无我无我所,为能见法性的观门,这是『阿含经』的要义。好,知法入法是现证的现观。那么《阿含经》讲到无我、无我所,其实体会到就是见法,从这观察入门的本身,就是《阿含经》的要义。

      所契入的诸法实相,即缘起的寂灭,即声闻与辟支佛所共证的。无我、无我所,叫见法或者叫见性,这个是《阿含经》所谈的。所契入的就是诸法实相,就是缘起的寂灭。不管是声闻或者是辟支佛,共同体证的都是这个诸法实相,都是一样的。

    (七)、「观时品」、「观因果品」、「观成坏品」,分别说明三世因果与得失。这是当时内外学者重视的论题,特别是修行历程中的要题。如要经过多少时间,怎样的从因到果,功德的成就或退坏。观时品,时,就是时间;“观因果”,从因到果;从成到坏。这个在解释三世:过去、现在、未来。时间所显示的是三世;因果所显示的也是三世;一切法会成会坏也是三世。这三品就是在说明三世的因果,所谓的得跟失。这几品就是当时所有的学者都是很重视的问题;也就是在我们修行的过程中主要的论题:论到我们要修行多久,有的说历劫;有的说三大阿僧祁劫;有的说七大阿僧祁劫;有的说无量劫。成就或者是退坏的这个过程,都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三品就是重点,现在讲这个地方,我相信大家都听得很深涩,为什么呢?如果对《中论》没有研究过,这每一品里面谈的内容大家不了解;对《阿含经》没有研究过,也不知道《阿含经》的真正内容。所以,你们现在不知道这个在比喻什么,听起来深涩一点。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导师要让我们知道《中论》的内涵,其实就是在解释《阿含经》而已。《中论》的目的就是要把《阿含》的真意展显出来,只是在证明这一点。所以,听到不是很清楚没有关系,这个后面谈到的又是法部分了,你们就能明白。

    (八)、「观如来品」,如来为创觉正法的圣者,超越常无常四见,边无边四见,有见与无见,这都是『阿含经』十四不可记的意义。《中论》的“观如来品”里面,解释如来是创觉正法的圣者,他超越了常跟无常;有边无边;有见无见。象世间是有边无边;如来灭后是有是无,这都是在《杂阿含经》十四无记不回答的问题。《观如来品》所要表现的,跟《阿含经》的十四无记的内容是一致的。


 (九)、「观颠倒品」,明所破的颠倒;否定三毒、染净、四倒的实性,归结到「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的缘起还灭。中论里面的《观颠倒品》要让我们明白的是:认为众生是颠倒的,都在三毒贪嗔痴里面,有染有净。其实,《观颠倒品》在破颠倒的实性、三毒的实性、染净的实性!最后归结到颠倒灭了,不再颠倒了;无明也就跟着灭了,这个就是在谈缘起的还灭嘛。

   “观四谛品”,明所悟的谛理,批评实有论者的破坏四谛、三宝,引证《阿含经》,成立“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的自宗。中论的《观四谛品》是在展显我们所体会的、所悟的谛理,正理法则。批评实有论者,萨婆多部都是实有论者。实有论者是破坏四谛三宝的,只有了解空义,才能成立一切的因果、四谛、三宝。这个内容是引证《阿含经》,成立“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的自宗,这个是一样的。

   “观涅槃品”,发挥的内容是《杂阿含经》卷十二(二九三经)所说∶「一切取(受)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是「无为」法的真义,说明无为、无受的涅槃。「如来灭度后,不言有与无」,「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等,扫尽十四不可记说的戏论。这个都是让你明白《观涅槃品》里面的主题,跟《阿含经》里面的十四无记这个内容是一致的。所以,从《观法品》到这个地方,论究的就是世间集灭的中道,从有到还灭。

   (十)、《观十二因缘品》全依《阿含经》。中论里面的《十二因缘品》,完全都是依照《阿含经》里面的次第内容。《观邪见品》即破除我及世间的常无常,我及世间的边无边的邪见,明我法二空。离两边就是灭戏论,戏论就是邪见。所以,我们众生总是在常与无常;有边无边;是有是无;都是在这个观念。《破邪见品》就是要明白我法二空,正观缘起,远离邪见,这二品即论究世间灭道的精义。

这个是从中论的内容来跟《阿含经》比较。

      三、从《中论》开首的归敬颂来说:缘起就是八不的中道。中论最出名的就是这个归敬颂,一开始的。『中论』以中为名,即以八不显示中道。不常不断的中道,不一不异的中道,就是出于『阿含经』,前面都曾引证过。不来不去,在『杂阿含经』的『第一义空经』,也曾说到。在显示缘起的有因有果而无作无受时说∶「眼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这即是在缘起的生灭中,指出不来不去的中道。八不:不一不异,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来不出。其实,就是八不的重点内容。在《杂阿含经》的第一义空经里面:眼生无所从来,灭亦无所至。其实就已经彰显出来了,就是不来不去嘛!

      不生不灭据『阿含经』义,指无为法而说,不生不灭就是讲无为,没有生灭嘛。无为法是不生不住不灭的,无为即涅槃寂灭,即缘起的寂灭性。龙树以此八不的缘起说,为止息戏论而寂灭的第一教说∶「瞿昙大圣主,怜悯说是法、悉断一切见,我今稽首礼」。归功于瞿昙,这也可见与『阿含』的关切了!导师这里是让我们明白:龙树他归敬的是佛陀,那么就可以了解了《阿含经》是根据佛陀说的,造中论本来在阐扬大乘空义,归功于第一的还是佛陀,可见跟阿含的精神是一致的。我们大乘法到后面归敬的是谁?真正归敬佛陀的就不多了!是不是?但是《中论》的缘起归敬颂开始,他所归敬的是瞿昙,瞿昙是释迦佛陀,可见这个跟阿含精神是一致的,这个也是要让我们明白。从上面的三点这是导师的引证。

      这样,从引证的圣典看,从本论的内容看,从八不的根据看,都不难看出『中论』的意趣所在。导师从三方面引证圣典的部分,中论的内容的部分,八不缘起的根据来看,都可以看出中论真正的意趣、内容。龙树的思想,不仅『中论』如此,『大智度论』也还是如此。《大智度论》也是龙树菩萨解释《般若经》的一部大论着,代表龙树思想的就是《中论》跟《大智度论》。这两个是最主要的。

      他解说八不的第一义悉檀,是三乘所共的。龙树菩萨不管是在《中论》里面,还是在《大智度论》里面解释八不,在展显的就是第一义悉檀。然后让我们明白这第一义悉檀,其实就是三乘所共的。不管是声闻、缘觉、菩萨,我们要体会的第一义就在八不里面,三乘共法了。

     『智论』卷一,除了八不而外,又引『众义经』,汉译名『义足经』,即『义品』,巴利藏摄在「小部」里。又如三门中的空门,广引[阿含经]来成立我法皆空(智论卷十八)。卷三十七中,也引七经,证明声闻藏的法空。这个我们只要带过就好。不需详说。

      所以,依龙树的见地,空相应的缘起、中道,虽菩萨与声闻的智慧不同,声闻如毛孔空,菩萨如虚空空(智论卷三十五),但这到底是量的差别,不能说空性寂灭中有什么质的不同。导师这一点论证我们也要注意:照龙树菩萨的见地来讲,他在展现的空义、缘起中道内容,不管是菩萨或者是声闻,体证的都是一样的。差别在哪里?就是智慧的深浅,对空义了解的深浅!所以,他比喻声闻如毛孔空,那个空的大小好象我们身上的毛孔一样;菩萨体会的空,象虚空一样。菩萨体会的空比较深广;声闻体证的空比较小。但是,这样的比喻是要让我们明白深浅不同、量的差别。对于体会的空性跟寂灭,在本质上是没有什么差别,是一样的,这个大家要明白!所以,有的人批评大小乘有不同,其实是不了解。是智慧的深浅不同,质是一样的;量有大小差别。

      所以,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智论卷四)。菩萨重要是在讲法空,差别在这里。我们现在大乘佛法批评小乘,也是批评这一点。认为小乘佛法、声闻法破的只是我空,没有破法空,重点也是在谈这个。

    「若了了说,则言一切诸法空;若方便说,则言无我」(智论卷二十六)。了了说,就是比较分明的说;比较仔细的、微细的说。若是只有谈方便、大原则的话,就是讲无我。其实,无我跟诸法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深度或者是接触外面的广度不一样而已。

     这都不过是侧重的不同,详略的不同而已!这样,中论确是以大乘学者的立场,确认缘起、空、中道为佛教的根本深义,这一点是导师的结论。龙树菩萨的中论,确实是站在大乘学者的立场,来确认缘起、空、跟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深意。这几句话大家要注意!这一点也是我们要确认的。

      与声闻学者辨诘论难,并非破除四谛、三宝等法,反而是成立。抉发『阿含』的缘起深义,将佛法的正见,确树于缘起中道的盘石。这几句话就是导师的真精神。今天为什么要还源?溯源而上抉择《阿含》经义,就是把佛陀所开显的法义,在更深层的内容中去展现、去明白!佛法的正见,由于各有所偏,不能展显。导师把龙树菩萨抉择空义的重点,根据《阿含》的这一点把握住了,这样才能显出大乘佛法也不离开根本佛法的经义,是不能有不同的。但是,着相的声闻学者不能展现佛法的深义,龙树菩萨,或者是导师就是把他的深义彰显出来,抉择出来,我们才看得到。

什么是佛法的根本教义呢?什么是佛法真正的正见呢?就是缘起中道!不管是根本佛法、大乘佛法,都要建立在这个缘起正见上面。如果离开这个缘起正见,不管是大小乘,就不是佛法的根本正见了。这一点如果明白了,我们今天不管是看《阿含经》,大乘经典,就有立足点,就有站的位置了。不但站的位置有,你很快的会找到自己应该用的法门,就不会糊里糊涂了:人家讲这个好;讲那个好;把外道的思想也认为是佛法;这样,我们修行就很危险,要受用就不容易了。所以,要建立真正佛法的经义、正见,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在上《杂阿含》就谈过了:佛法一两千年来,大乘佛法争论不休,到今天还在争论,谁也不服谁!我们真的要研究佛法,或者是想要修行的人就很辛苦了。我们到底要听谁的?如果今天导师不是用他的智慧来抉择,把握住这个根本的正见:大小乘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让我们清清楚楚的抉择出佛法真正的根本正见是什么,这一点如果不建立起来,我们如何择法?谁的对、谁不对?没有办法择法了!如果今天了解导师的用心,也能看出龙树菩萨的真精神,我们把握了这个根本,回过头来在大乘佛法里,尤其是中国的大乘佛法里,我们就有能力去抉择了。什么是符合佛法真意的;什么是出于方便说的、不是了义的就知道。我们的下手要依寻的法门,才有一个根据,很重要!

      前面这个地方,导师只是找出龙树菩萨造的《中论》,他的根据是《阿含经》的根本法义。把过去声闻学者着相的部分还要把它破掉,展显真正最根本的、最深层的东西,真正的面目让它展显出来。所以,明白了这一点,大乘佛法的空义,尤其是初期大乘龙树菩萨的精神,不是在贬阿含,反而是在彰显阿含的真义。这样如果明白的人、了解的人,不会去诽谤小乘不了义;在研究小乘法的人了解了这一点,会不会认为大乘非佛说。这个等于是在贯穿大小乘思想上的歧见,导师就是借《中论》龙树菩萨的精神,来阐扬它的内涵;来让我们明白跟阿含的关系,这个是很重要的!前面的举证,因为我们还没有上过《中观论颂》,可能听起来比较生疏,不能很了解。但是没有关系,我们主要的是明白这个关系重点就好。下来就更重要了,下面解释内容。从现在起到下一课,大家不要缺席,这个重点要出来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