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境法师:如何修三三昧


   日期:2021/11/15 17: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如何修三三昧

妙境法师1998年埔里法如精舍

从出家人的戒律上看,从《阿含经》、《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从《大智度论》或者《瑜伽师地论》上看,佛在世的时候,这些佛教徒,尤其是比丘,天天地见佛闻法,听佛说法。这件事就像什么事情呢?就像花园里面的一枝花,或者是一枝草,或者是什么,天天地有人去浇水,给它营养,它就会欣欣向荣。这一枝花,这一枝草,或者一棵树,它就会茂盛起来。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我们现前这一念心,这一念道心也是需要法水的滋润,这样子一方面我们的道心会强大起来,一方面我们用功修行也容易相应。如果没有法水的滋润,那就完全是不同了,就像那一枝花,或者是那一枝草,你不给它水,它渐渐就会枯萎了。我们佛教徒相信了佛法,我们通常说这个人有道心,这个人有道念,这个人有向道的意愿,如果没有法水的滋润,也同样有问题。所以我们佛教徒常常要有法的熏习,一方面若是有因缘听善知识的讲解,也是很好。不然的话,我们天天阅读经论,也是很好。比如说我们读《金刚经》,我们心静下来去读《金刚经》,那就等于听释迦牟尼佛和须菩提尊者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遍,就应该是这样子。当然,我们现在是末法时代,我们出家人的根性也都不一样,我经是念了,但是并没能得到法的滋润,我们心里面还是有原来的老家风。

我这几天来到埔里,住在这中道学苑,真华长老的道场,他开示我两句话:「中道不长无明草,学苑常开智慧花。」唉呀!这非常的好,现在我们是把这中道来改换为自己的一念心,这一念心不长无明草,我这一念心常开智慧花,这样子才是合适的。但是无明草它不长,这烦恼草的不长,智慧花的开放,那是自己要努力才可以。我们只是这样阅读经论,只是这么读,看一看经,翻这经本子看一遍,我认为力量还是不够的。

那天十九日,我在正觉精舍和各位法师谈话,我提出来一件事,也就是一句话,其实也是老生常谈,没什么特别。是什么呢?经里面常是说「信解行证」,或者说是信解上加一个愿,信解者即是愿也。我们对于佛法有信心,对于佛法有理解、有认识,这句话其实就是愿的意思,就是发愿的愿,信愿行的愿。因为我们对于佛法有了信解,我们自然地会发愿;就是我们看别人做生意发财了,心里也愿意做生意,发财,就是这样意思。

所以我们读了经论,发了欢喜心,我们也应该发愿:我也愿意成就这样的圣道。换一句话说,就是我不愿意做凡夫了,我感觉到做凡夫很不庄严。若能成为圣人,那是最庄严的。我们有的时候学习佛法,佛、法、僧三宝,这个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他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有圣道的庄严,就称之为宝。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我们这个臭皮囊,就是这个色受想行识,我们做凡夫的时候,有什么可以说是庄严的?不是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邪知邪见,凡夫就是这样子嘛!我看他,我感觉他不对劲,我来!好!你为大众服务也好嘛,这件事一定是应该有这件事,但是你若搞不好,你还是有过失的。

佛法里边,释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就是转凡成圣,所以我们要发愿,就是有转凡成圣这样的愿望。为什么我是凡夫,我不愿意做凡夫,我愿意做圣人呢?就是感觉到凡夫太苦恼了、太丑陋了!只有圣人才是庄严的,所以我不愿意做凡夫了,我想要做圣人,所以就是要有愿。但是这个愿是以信解为基础的,以信解为基础,才有这样的愿。

再明白一点说,比如这个凡夫的境界,就是努力地追求五欲,追求这色声香味触,叫它满意,有更丰富的色声香味触,丰富又丰富,丰富又丰富,没有止境地去追求,凡夫就是这样子。但是现在不愿意做凡夫,愿意做圣人,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知道这色声香味触是苦恼的事情,不是能令人安乐自在的。我们相信了佛法,尤其是我刚才说了几次了,我们做了出家人了,就是把自己的精神、时间完全放在修学圣道上面了。为什么肯这样做呢?就感觉世间上的事情是没有价值的,明白一点说。

我们看《高僧传》,南北朝隋唐,就是佛法兴盛时代的出家人,高僧大德,那些人那个智慧的高,不是我们能测量的。那些人如果要在社会上活动,他若想做国王,我认为都是能办得到的,他若想要在社会上有个地位不是难事,因为智慧太高了。但是他放弃了,他要来佛教里面来学习戒定慧。为什么呢?就是他看穿了,社会上这些荣华富贵,那些色声香味触在他的心里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他放弃了。我们虽然没有那么高的智慧,但是我们也这样学习,我们从佛菩萨的开示里面,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里,世间上这个五欲的境界是不值得留恋的。

我刚才说要发愿,你一定要认识到这里才可以,你这个愿才能建立起来。你若感觉到这个五欲还是可爱的,那你这个圣道的修行是不可能的,不可能修学圣道的。所以我们想要修行的开始,一定要把我们的愿要清清楚楚的,要很分明地把它建立起来。你有了这个愿来推动自己向前进,这个时候修学戒定慧,他就容易相应了,一定要做到这件事,不然是不行的。「愿」这个字我就讲到这里。

我们现在再讲这个「行」,什么是行呢?行就是解,解是行的开始。对于佛法的学习,因为愿里面有解,但是行里面也是有解的,不然的话,这个行是没有办法行的,你没有解,没有办法修行。在我们中国佛教现在的情形,其实也不只现在,这个净土法门的流行很久了,从这个经论的翻译上来看,净土法门来到中国来,在汉朝的末年就来了,就来到中国了,般若法门也来得很早。到晋朝的时候,晋宋齐梁,晋朝,和鸠摩罗什法师同时的慧远法师,他提倡净土法门。但是慧远大师他们在庐山,很多人修学净土法门,和我们现在一样吗?恐怕不是一样。是一样的吗?我们现在的净土法门就是念佛的名号,念《阿弥陀经》,念佛的名号,念阿弥陀佛大愿王,赞叹佛,或者是拜佛、回向,这样子修学净土法门,很好,不是不好。但是在慧远法师他们修学念佛法门的时候,看他的自传上,慧远法师是能入定的,定中能见到佛,能三次见佛。可见他也修净土法门,但是和我们现在是不一样,他修的应该是深刻了一点。鸠摩罗什法师翻的《大智度论》,他还用过功的,所以他们应该是属于实相念佛和观想念佛这一个范围的,持名念佛应该也包括在内,但是少,是少一点。这样说他们的念佛法门是比我们高深了一点,这还是有一点不同的。

我们中国的古代也有人欢喜禅,修学禅的法门。大家都知道达摩禅师是根据《楞伽经》教导人来学禅,那就是根据经论上来学习禅。根据《楞伽经》也可以学禅,你根据《法华经》、《华严经》、《维摩经》、《摩诃般若波罗蜜》,都可以学禅。但是从禅宗的语录上看,马祖似乎对《起信论》他是用过心,他用过功的。禅宗的四祖道信禅师,道信禅师在庐山的大林寺住了十年,看这传上,他住了十年。大林寺是什么庙呢?是天台智者大师的学生的庙,天台宗的学者的一个庙。我想这位禅师他不受天台宗《摩诃止观》的影响?我认为他一定是要。一下子住十年,十年不算少了,所以禅宗的人当然不提这个,只说他是一脉相承,是达摩禅师不立文字,实相无相的微妙法门,是这么一个传承。当然这么说也是可以,但是我们学习佛法,不要说谎话好一点,说真实语,他是一就说一,是二就说二,应该这样好一点。

所以说禅这个事情,我们不必像禅宗那种说法,我们就老老实实地说禅。古代的禅师,你就读《六祖坛经》,慧能禅师他还是学《金刚经》,根据《金刚经》来修禅的,这是很明白的一件事。但是后来的人,黄檗禅师以后,逐渐地(南无观世音菩萨!)这禅宗的人就有一点偏,就逐渐地逐渐地有一点偏了。可是我们若不深入地学习佛法,你能知道它是偏吗?我看你不能,你没有办法知道。中国历来,时间久了,大家有不可改变的一种印象,认为禅师是不得了,他说的话,他就是佛了!也可以这么说。但是你若常常读经论呢,看法还是不一样。

愿意学禅也是好,愿意念佛也是好,你愿意念咒也是好,你愿意就是受持一部经也是好,但是总而言之,你一定要有一个法门。我们佛教徒,说是我相信了佛法,我也有愿,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我想要做圣人,你一定要有一个法门,昼夜六时你要用功修行才能满你的愿,你才能转凡成圣的。如果你有了愿,你不修行,这愿是空的了,不能兑现的。

我们现时代的我们中国佛教,就是汉文佛教,我感觉到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对于佛法的学习不够深入,似乎是也明白多少,但是又不是十分明白。这样子有什么不对呢?有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对于什么是佛法,自己还是模模糊糊的,还是有一点模糊。南传佛教一来了,就感觉这个很好,也是好,南传佛教也是佛法,也是很好。但是这个问题,就是把自己原来学的大乘佛法就不知到那儿去了。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呢?就是原来你对于中国佛教,就是汉文佛教,你学习得不够,你就会有这种事情。

比如说这个大树,有风来了的时候,你看它,它那树的枝叶也可能会摆一摆,但是那个干不动摇的。为什么呢?它本身的力量够了,你想动摇它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中国佛教若是认识得深刻,对于外来的不管是那一种佛法,那一种来的,可以合,但是心里面不动,因为你本身有这样的信念,心里面那是不可以动摇的,情形又不同。

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形不是这样子,你本来是怎么样用功修行,忽然间说念这个咒特别好,你马上去念咒去了。念咒也好,又有其它的法门,念咒也不念了,又去念那个去了,这就表示你本身不够。总的方面来说,不管那一个法门,你都是要自己实实在在地、长时期地努力,你才能有成就的。不可能,没有一件事你不努力,会捡到一个便宜,没有这件事的。不管是念咒也好,是念一部经也好,你坐禅也好,你念阿弥陀佛也好,都是要自己实实在在这样努力的。

我们初开始我们可能说,念一念阿弥陀佛,下手易,成功高,是的。但是你念过一个时期,你就知道不是容易,你的一心不乱,你那么容易得到的吗?你那么容易一心不乱,不是容易。那一个法门都是一样,都不是那么容易,都是要特别努力的。我们不必说禅是高过净土,也不必这么说,也不必说净土高过禅,不必。一切法门也可以说都是平等的,但是人的根性不同,我就欢喜这样子,我欢喜这样子,大家欢喜的不一样。净土法门也非常的高深,但是不是我们只是念阿弥陀佛这样子,净土法门可以包括一切大乘佛法,都包括在内的。但是不是只是念阿弥陀佛这样子,不是这样子,这只是净土法门的一少分而已。

我这一段话是说我们对于佛法,我们要有转凡成圣的愿望,我们对于佛法要深入地学习,没有这个条件,那只好罢了;你有这个条件,你非要深入学习不可。学习了以后,你认识了什么是佛法,这个时候,你对于佛法有坚定的信念,不是随便动摇的,那么这样子,你就有成功的希望。我今天忽然间这样子,明天又忽然间那样子,那不行,你很难有成就的。

但是现在我想要讲什么呢?我想要讲一点三三昧这个法门,也叫三解脱,三三昧这个法门。这个法门也就是四处,也就是禅。禅就是三三昧,禅也就是四念住。如果我们对于经论没有深入地学习,什么是禅?说不清楚,我们只好这样子,这个回答可以。但是究竟怎么回事,依我看,竖个大手指头,原来未必‥‥其实他未必懂得禅,也未必懂。

我看经,佛说要四依: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佛的大智慧说出来这么一个轨范,一个轨道,使令我们有所追寻,你就会容易成就。我们从这四依里边有一句话,「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呢?可以作两个解释。依了义,这个「了」就是明了,这件事我明明了了的,叫了义。不了义,这个道理我不明了,我对于佛法里边这个道理我明白,这个道理我不明白,那我要修行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你对于佛法的道理不懂,你没有办法修行了嘛,那怎么可以作依止呢?不能作依止。这个佛法我明明白白的,这时候我可以根据它来调心,来调我的身口意,使令我这一念心清净庄严,这样才可以。我不明白,这个事情是不可以,你不可以依止它去修行的,可以这样解释。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还有第二个解释呢,了义这个「了」字是什么意思?了者,没有剩余的意思,没有余剩的。了,就是没有了,若有剩余的,就是还不了。这了义、不了义换一句话说,就是究竟、不究竟的意思,要依这个究竟的,不依不究竟的,这么样讲。但是这句话呢,大家都不一样,大家的想法不一样。我说这样是究竟,你说那样是究竟,他说那样是究竟,说的也不一致,也是不一样的。这样子说来说去,使令我们还是有困难。比如说是有的经论上说无我是究竟的,但是有的地方说无我是不究竟的,那怎么办呢?这又是一个,说法不完全一样的。

这件事若按我们现在的佛教的情况来说,因为你不能深入经藏去学习,这个问题就把你障住了。无我是究竟的,又说无我是不究竟的。比如说《鸯掘摩罗经》,鸯掘摩罗诃斥文殊菩萨,说无我是不了义,就是这样讲。但是我们若看《大智度论》,看《般若经》,无我又是了义,这就是不一样。我们若读这样的经呢,我们可能也很难来确定究竟无我是了义、是不了义,也是搞不清楚了。但是你若是深入地去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它本身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但是你不去注意去学呢,你就不知道,它解释的那个道理,你还是不知道。

比如说是如来藏的法门,按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如来藏的法门是最究竟圆满的了,但是若去读《楞伽经》呢,如来藏的法门是方便品,说如来藏的法门是方便的。你看这个事情你怎么办,使令我们也很难去决定。这件事有两个情形,一个是我们自己学习佛法的时候,我就跟一个老师学,他说什么是了义,我就相信他什么是了义,也有这种情形。另外有一种情形,我虽然跟你学,你说这样子,我也不完全相信,我自己要直接去阅阅大藏经,究竟是怎么说的,这又是一个态度了。但是从这么多的经论来看呢,比如说是《大品般若经》,或是《大智度论》,或《瑜伽师地论》,或者《解深密经》,连《楞伽经》在内,是主张无我是了义的,还是这样解释,这是一个解释。

另外呢,我们看《阿含经》,当然很明白的是主张无我,说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时候也说无我,这个时候得圣道的人特别多。根据无我的道理去修行,得圣道的人很多。后代的佛教,重视如来藏的时候,得圣道的人是谁,我看不知道,不知道谁是得圣道的。后代的佛教,重视如来藏的时代呢,多数是念阿弥陀佛了,不能修学禅观。为什么不修呢?不相应,修不来。所以从这件事情看呢,无我是了义,有我是不了义。

我说这话的意思,三三昧就是主张是无我,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这三三昧。修这空三昧呢,就是修无我观了。这无相三昧就是无相观,但是这个无愿三昧呢,是苦、是无常,修这无常观,修这个苦,人生是苦的这种思惟观察。在《瑜伽师地论》上的次第呢,空三昧在最初,无愿三昧在中间,无相三昧在最后,次第是这样。但是在四念住这个法门来说呢,先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那就是无愿三昧在先,而观心无常就是观五蕴无我,而后这观法无我就是无相三昧,这四念住的次第呢,无愿三昧在先,然后空三昧,然后无相三昧。三三昧的次第,是空三昧在先,无愿三昧在中间,无相三昧在后,这个次第不相同,但是还是那么多,所以我说三三昧也就是四念处,四念处也就是三三昧。

所以我想我们来到佛法里面来,对于佛法有信有解,有信愿,然后我们学习佛法,开始修行,按三三昧的次第,就是先修空三昧。先修空三昧这件事呢,应该先学这个三昧,三昧就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初禅,应该这个次第。你得到初禅了,称之为三昧,得到未到地定,也可以名之为三昧,但是欲界定说三昧也可以,但是它是定力太浅了。未到地定稍好一点,好过欲界定,这未到地定的力量好过欲界定,初禅又好过未到地定,最好的呢,要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你得到这样的定的时候,修四念住,你很容易就得圣道了,很容易得圣道。

若是说是我们欲界定也没有,未到地定也没有,当然也没有禅,这样子修四念住,得圣道的希望是很少了,这可能性是太少。那要怎么办法呢?因为我们中国佛教一出家的时候,就说我们出家人,一出家的时候做什么事情?我们出家人一出家是干什么事情?一来到寺院,师父给我们剃头了,然后干什么事情?干什么事情也是不一样。师父可能会教你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怎么念,这是一件事。再来就是或者是你念阿弥陀佛,学习净土法门,念念佛。或者是你每一天早晚功课之外,或者是念念《法华经》,或者是念《华严经》,或者是什么经,就是另外一点功课。另外有一个不同的情形,你有点能力,请你做知客,请你做监院,就是这样子,每一天要早晚课,另外加上一点功课,然后为大众僧服务,就这样就好了,这是一种。

另外不同一点呢,有佛学院,我叫我的徒弟到佛学院读一读,也就是这样子。佛学院读的呢,也可能读得很好,考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或者是第三名,都不错了。那么佛学院三年毕业了,或者是六年毕业了,不错了,又回到常住来,还是做监院、做知客,有的时候有因缘为信众讲一讲,讲一点佛法也是可能,那么也可能没有讲。那么时间再过了一个时期,也可能师父退休了,你来做住持。你做了住持也还是和师父这样,再收徒弟,收徒弟也是这样子。

很少很少我们中国佛教徒,你一开始念佛,你要以念佛三昧为目的,得念佛三昧;我教你念佛法门,你就以念佛三昧为目的,念佛三昧这又是不简单。念佛三昧你要看看大本《无量寿经》,那是讲念佛三昧的,《观无量寿经》也有念佛三昧,而小本的《阿弥陀经》没有讲念佛三昧。这个原因,我认为佛菩萨大慈悲、大智慧,知道正法、像法到末法时代的众生,念《阿弥陀经》是合适的,只有这样。佛教的大势所趋,在大的环境就是这样。

但是今天的,我昨天有说到一件事,今天的佛教稍微又有一点不同,什么不同呢?就是南传佛教来了,来冲击我们一下,他们马哈希,好像是葛印卡,他们教我们坐禅,可能是偏重于止,或者有多少观。但是南传佛教总的方面来说,还是重视四念处的,他们没有念佛法门,小乘佛教没有念佛法门的。小乘佛教学者,他们有这么多的坐禅的方法,到我们大乘佛教,他知道这个地方是大乘佛教的区域,教化的区域,我们用我们的小乘佛法来摄化你,都一面倒啊!这样子,太好了,大家请你来,他们怎么想:你们叫做大乘佛教,怎么会这样子呢?怎么想法呢?当然他们可能有一点分寸,含蓄一点,可能不去碰这个问题,只是心里这么想而已。若是直接说,那恐怕有问题,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回答,我们用小乘佛法到你们这儿来,你们很欢迎,你们大乘佛法里没有修行的法门吗?我们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我们怎么回答?你大乘佛教里没有修行的法门吗?有没有修行的法门?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可能不是太容易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容易回答?就是我们汉人的佛教,惭愧啊!对于汉文的佛教没有深入的学习,你没有深入学习。没有深入学习,虽然是学习到佛法,我在佛学院里也都可以做老师了,结果还是迷迷糊糊的。我说这话好像有过失,我有过失了,但事实的确是这样子。

若是我们中国佛教,我们发无上菩提心,要做菩萨,我们要做圣人,要做菩萨,可以,是对的,但是不要立刻就做大菩萨,不要这样子。我们初出家的时候还是修学念佛三昧的法门也可以,修禅,三三昧的法门也可以,这些法门都可以。你一定最低限度你学习佛法,一般的来说,最少最少你在佛学院要十年,你要学十年,然后下来的时候,不要做知客,也不要做监院,也更不可以做住持,你要专心地修它十年,你修念佛三昧可以,修它十年,你愿意修三三昧的禅也可以,修四念住的禅,最少要修它十年,修十年,加起来就是二十年。二十年,这个时候,也有可能你就得无生法忍了,得圣道了,也可能还没得,虽然没得,但是你有二十年的功夫,你心不散乱,不去攀缘事情,你这二十年也不错了。如果我在佛学院里学了十年,然后我再修行二十年,是更好了,这个时候你做方丈也可以,做监院也可以,做知客也可以。我若不这样,我不学习嘛,我就办办事,我不用到佛学院学,我更不需要修四念住,我在社会上学习,我大学毕业,我懂得什么管理的方法,我都知道,照样可以做嘛,何必去学习呢?你若和我说这话,我认为你完全说错了。你说你大学毕业,你知道管理的方法,你银行管理,你会做总经理,但是佛教的事情不是那么回事,不管你做那一件事,你要有佛法的气氛在里面才可以的,你才可以在佛法里面做事情的。

说社会上,我大学里面有学位,我在你的寺院里面很容易轻而易举地管理事情,你若这样想,你不是佛教徒。你就是做了住持,我都认为你不是佛教徒,因为没有佛法的气氛在里面。我们向来的想法,我也不想做大法师,我何必到佛学院学呢,我就是做点事情,这个事情我会做嘛!造一个庙,我也会造嘛!做知客,有人来,我招呼客人,这事情我会,我还要学什么?你完全说错了。

昨天我听一个法师说一句话,是大陆来的法师,到一个很有名的寺院里面,也都是法师,大家谈话,你这个文件上教化人这些修行的事情,叫中道实相。你讲讲怎么叫中道实相?就不能讲,不知道怎么讲。只是在语言上的讲解,你就做不到。这就表示,你虽然是做知客,我认为你资格不够,不够资格,你不能做知客。

我们不要说太丑陋的话,我们不要说,我们出家人和出家人,现在有居士在内,我认为你们居士也是出家人,我不认为你们是在家居士。出了家以后,不要争住持,争着我要做监院,做知客,不要争这个事。我的师兄能做,好!你做,我不做。我的师弟能做,我师父不叫我做,很好!我不做,叫我师弟做很好,我有时间好好要学习佛法。你学习了佛法,然后才知道佛法是这么回事,要好好用功。

等你达到了一个高的程度,然后发慈悲心为佛法服务,我做知客也可以,做监院也可以,乃至做住持也可以,我不做监院、不做知客,不做监院,做住持也可以,无可无不可,有机会行菩萨利益众生;没有机会,我还是继续用功修行,心里面决不在意这件事,不在意这个有没有名,有没有利,有没有权利,不介意这种事情。这个事情不是我希罕的事情,你看这有多好呢,人与人之间多好,和平。这原因就是我们深入地学习佛法了,知道这件事是这么回事,就知道这件事。

我再讲一会儿,所以我想,我们对于佛法要好好用功学习,好好用功修行。我刚才说这三三昧,三三昧,我前面说要有一个愿,就是我想要做圣人,先要有一个愿,我不愿意做凡夫。我再重复一遍,凡夫是丑陋的,要知道这件事。说我是穿着黄袍,打着威仪、坐大座,人家说我是大善知识,都是假的,你自己要知道你心里面是不是有戒定慧的功夫,自己要知道,别人说的都是假的,自己要知道这件事。

我们看佛菩萨,尤其是在律上,释迦牟尼佛说话,非常的真实,认真的说话,不说的虚妄话,不说虚妄语,非常的认真,所以我们出家人要学习这一点,不务虚名,不管那些事情。那么这样子,要有恳切的一个愿:我不愿意做生死凡夫,我想要做圣人。做圣人,念佛也可以,修禅也可以。我现在就说这个禅,先修空三昧,我刚才说了,我们欲界定也没有,未到地定也没有,更没有禅,那怎么样修法呢?我刚才说了,我们中国出家人,一出家就是这样子,现在那怎么办呢?还是要修,当然最好是有一个适当的处所,或者是自己一个人,或者两个人、三个人,就是同一志愿的人在一起,学习这个禅。学习这个禅,当然先要学奢摩他,奢摩他即是止也,但是我先说明奢摩他的出处。

天台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边说的止,我们可以学,他有个方法告诉你。什么事情是开头难,你能迈出去第一步,这是很难很难的事情。你若学习《释禅波罗蜜》呢,你就知道这第一步怎么迈出去,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你能做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释禅波罗蜜》的法门有开示到奢摩他的事情,也有毘钵舍那,它也有开示。在《瑜伽师地论》里边也说到奢摩他,说的更详细了,说得很详细。我就感觉到非常的遗憾,我们中国佛教,这汉文的藏经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法宝,这修行法门的这些事,说得非常的完备,而不是一知半解;非常的完备。但是我们只是放在藏经楼那里,放在那里,自己没有用心学,那我们到佛学院去,我现在开始又有口过了,佛学院也不讲这件事。佛学院三年、六年毕业了,究竟怎么修止观,还是不清楚,因为你没有学,没有学就不知道,是非常遗憾的事。

南传佛教来了,告诉你修,这样子修,看这腹部的起落,然后修止,感觉到很合适,我们中国没有这种法门啊?其实也是一样的有。所以从《释禅波罗蜜》里边也提到奢摩他,《瑜伽师地论》里面还是更详细,现在由藏文的佛教翻译过来的《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也有奢摩他的止,也有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菩萨道次第略论》、《广论》里面的方法,还是根据《瑜伽师地论》里面来的,从《辩中边论》里面引来,从《瑜伽师地论》引来,说这奢摩他的事情,还是这样子。

我也在想,我去年从这里回到美国去,有一个居士介绍一个喇嘛,这喇嘛同我见面,当然这位居士认为这个喇嘛很高的境界,见面谈话。他问我一个问题,问我什么问题呢?他说;「达赖喇嘛来台湾,那时候你是不是在台湾?」我说:「是。」「达赖喇嘛在各处的集会很殊胜,你有没有参加?」我说:「我没有去参加。」但是他没有问:你为什么不去参加,他没有问。但是我心里在想呢,或者可能说我高慢也可以,但实在我心里不高慢,达赖喇嘛很高境界,应该恭敬,也是可以。但是我若学习《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说的,我对弥勒菩萨没有信心吗?我把《瑜伽师地论》丢在一边,我要去听达赖喇嘛去讲去?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是这样子。我一定要学习弥勒菩萨说的法门,这是一定的嘛!所以我在台湾的时候,也有人告诉我,我要去参加达赖喇嘛的法会去,我说:「好!」我学习《释禅波罗蜜》,是天台智者大师说的法门,天台智者大师不如达赖喇嘛?我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我还是心很安地在学习。我学习《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说法,我这个不要学,我要去听达赖喇嘛学?也可以啦!也是可以学,但是我没有这个心,我还是在这里,读这《金刚经》,心情也很快乐。读这《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说的,龙树菩萨不如达赖喇嘛吗?所以,他问我:「你有没有去参加达赖喇嘛的集会?」我说;「没有。」但是我也没有再多说什么话,我什么话也没有说,我心里面可是有这么多话。

当然参加也是对的,也不是说不对,但是我说这个话呢,我的意思,我们汉文佛教里面的佛法,非常的丰富圆满,就是等着你去学习,但是你就不肯学习。不肯学习,别人的报纸一宣传,这个是三藏法师,这个人是怎么怎么地,你心就动了,当然也是对的,去学习也是对的,不是不对。

所以我说这个止,《菩提道次第略论》里面也说止,《广论》里面也有说止,我们从这里面也可以学习,学习奢摩他这个止的法门。学习了,当然现代的人,宗喀巴大师是中国明朝的人,中国明朝这个时代的人,他的著作也可以学习,也很好,也是善知识。但是我们学习古代的智者大师的法门,学更古代的弥勒菩萨说的《瑜伽师地论》也是很好,都可以学,然后你就知道这个奢摩他怎么办,怎么样用心修奢摩他。

修奢摩他,我们现在明白点说,就是修定,修止就是修定。毘钵舍那翻中国话,就是观,观察就是智慧,就是修智慧。智慧这件事,这《大品般若经》,《大智度论》里边,毘钵舍那说的非常深刻、圆满。在《瑜伽师地论》里面也有,也有毘钵舍那的观,也是非常的深刻、圆满。那么我们愿意读《大品般若经》也好,愿意读《大般若经》六百卷也是好,读《法华经》、《华严经》也是,读《宝积经》,读《维摩诘所说经》,读《楞伽经》都好,里面都有毘钵舍那,都是有的。这是要你去深入地学习,你才知道这个毘钵舍那怎么样用。但是现在我简单说这空三昧,你不妨先修止,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在空气好的地方,空气污浊的地方不要静坐,空气新鲜的地方,你先要经行,在那里经行,最少也要经行十五分钟,但是静坐这件事,经行之前半小时,你不要同人说话,不要同人说闲杂的,不要讲话。说话是要费气力,你这说话多,消耗了气力,静坐的时候不行,静坐你很难合适,止也修不来,观也修不来,所以静坐的人少说话。在经行的时候,虽然你没有盘腿坐,但是你已经开始摄心不乱了,这时候要注意心不要有一切的杂念,要心里面不乱,要做这件事。这摄心不乱也要有方法,当然也可以注意足的起落,你经行的足,一起一落,起、进、落,你注意这个起进落,这心就没有其它的杂念,也是可以。这样子走他十五分钟,或者是走更多也都好,就是开始令心里面不乱了。这时候,你走十五分钟也好,走三十分钟也好,你走一个钟头都可以,就是一个钟头内,身体虽然在动,但是心不乱,就是学习不乱。

这个学习不乱,我认为初开始学静坐的人非常重要,有什么重要呢?就是静坐的时候心里面不乱,和走路的时候心里不乱,还有距离的。若是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你盘上腿,叫心里面不乱,可能你有困难,但是你若走路的时候,心里不乱,你可能会比较容易的,所以你不妨在那走路,经行,空气新鲜的地方,也没有些喧闹的境界,寂静的地方走路,在心里面不乱。然后你先把这座位预备好,座位这个地方我认为,比如说现在这种境界,那边的明相多,那么你坐在这里,(我不知你的方向),假设这个是西边,你坐在西边,面向东,这个光明从旁边过来。或者是你坐在东边,面向西,光明也是,你不要面向光明。光明不太猛,那面向光明也可以,如果太猛,你面向光明不合适,要光明从侧面过来,这样子,你不要背着光明,面向黑暗,不要这样子。你要不面向光明,但是有光明,要这样子,选择这样的方向坐下来。坐下来的时候呢,你单跏趺坐也可以,双跏趺坐也可以,但是女性要单跏趺坐,不要双跏趺坐。坐下来的时候,可以这个方法,注意腹部的起落。

智者大师在《释禅波罗蜜》里边,他主张观脐轮,观这个肚脐,你在你私人的地方,你看看你的肚脐的相貌,然后静坐的时候,这个相貌在心里面现出来,这样子就可以寂静住,可以明静而住,没有一切杂念。智者大师也主张观丹田,就是脐轮以下那个部位,也是可以,但是南传佛教他们说,注意腹部的起落也是可以,这道理是一样。这腹部的一起一落也就是我们呼吸的一呼一吸,也就是这样子。

平常我们说修数息观,就是修止,但是修数息观的时候,这个息由脐至鼻,这是呼出去,是出息,由鼻至脐是入息,这是有出有入的不同。但是出入的时候,腹部就是一起一落,这呼吸呼出去,腹部就落下来,吸进来呢,腹部就膨胀起来,有起有落的不同,你就注意这个起落,而不要注意鼻端,有的地方也说注意鼻端,但是我认为注意鼻端时间久了,可能有问题。如果你一天就坐半小时,你注意鼻端也可以,没有问题,你若静坐一个钟头也可以。如果静坐一下子坐两个钟头,坐三个钟头、四个钟头,你注意鼻端就有问题,你可能就有问题。

若是注意腹部的起落,你坐八个钟头也没有问题,你坐二十四个钟头也没有问题,你坐七天七夜也没有问题。你若注意腹部的起落,这个头脑清明,定力是愈来愈深,但是还是明静的,而不会有其它的问题,所以注意腹部的起落是很好。

注意腹部起落这件事,但是还是容易有问题,就是我们向来的妄想很多很多,你注意腹部的起落,最多三分钟,妄想就来了,那怎么办呢?你要加上一个方法,数数,腹部的一起一落,你数这个落,一,再落数二,再落数三,这样数,这样就等于是数息观。因为数数目这件事,他有力量对治散乱心,因为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数字有连贯性,这连贯性使令你这个心就容易寂静住,这杂乱的妄想不容易来,就是来了你也很快会觉悟。你若不数数,不数数,妄想来了你还不知道,所以修止也可以这样子修。

这样修的时候呢,就是注意腹部的起落,其实就是知腹部的起落的意思,知道息在入,知道息在出,知道腹部的一起一落,那叫注意腹部的起落。你这样注意,如果心里面还有一点乱,就加上数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到十,再回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可以。或者是你一直地数下去,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乃至数到一百、一千、一万也都可以,那要看个人的心情,随你的欢喜,你愿意那样也可以。这样修止的时候,你修它十五分钟,修它二十分钟,修它三十分钟都可以。修到三十分钟的时候,或者二十分钟也可以,你就修观。修观,就观这个色受想行识,我们这个身体是不净,观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或者观察无我,空三昧就是无我,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我们通常说到无我也是迷迷糊糊的,什么叫做无我,心里也不是太明白。

比如我们现在这屋里面有五十个人,你数这个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四十九、五十个人,因为有一个人走了,就是四十九个了,再一个人走了,就是四十八个了,再走了二十人,就剩二十八个。说人又回来了,又增加了,这是一件事。我们这生命体按这数字来说是多少呢?色、受、想、行、识,是五个数。如果我们身体里面还有个我的话呢,就是色、受、想、行、识、我,是六个数。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没有我,只有色受想行识,另外没有我可得,要注意这件事。

第二个要注意什么呢,什么是我?要明白这件事。说没有我,我要知道什么是我,然后说没有我,应该是这样子。说是我父亲现在在这里,我母亲也在这里,那好,我知道我父亲是什么样子,我母亲什么样子,我就看,一个一个看,我父亲不在这里,我母亲也不在这里。如果说是你不认识你父亲、母亲,你父亲面貌是什么样子,你母亲的面貌什么样子,你不知道。那你看,谁是我的父亲,谁是我的母亲,就是你母亲在这里,你也不知道,因为你不认识他们的面貌,如果说这个人是谁,我父亲的面貌我不知道,你父亲在这里,你还是不知道。

所以观法无我,观察这个空三昧,就是无我观,一定要知道什么是我,要知道这个问题,然后才说:没有我,是有我;你才可以说有,或说没有。光说: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这样不行,我们修无我观修不来。你修了老半天,你还是糊胡涂涂的。修无我观,你要知道什么是我,你要知道,然后说无我才可以。

修无我观,这个我是什么样子呢?在《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里有解释,在《阿含经》里也说得很消楚,说我是什么样子,我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性的一个东西,叫做我。常恒住,就是它永久地存在,比如我们这个身体,小孩子,然后就变成一个少年,童子变成一个少年、青少年、壮年然后老年,然后死掉了,这身体有变化,这个我是没有这个变化。所以我们这个身体有老病死的变化,这个我是没有老病死的,是永久存在的。说我身体死了,我还是存在的,我到那儿去了呢?身体坏了,或者是火化了,或者是埋葬起来,那个我到那儿去了呢?我跑到天上去了,享天福去。我跑到地狱受苦去了,我还是有个去处。

有我论者,他就是这样说,我是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性的,我愿意这样子就这样子,我不愿恴这样子就不这样子,那才叫做有我,有主宰性,有主宰力。我愿恴到高雄去就到高雄去,我不愿意去就不去,你有这个主宰力,那么这是我,这我的定义是什么?常恒住,不变易,有主宰性的,就是我。那么现在你就观察这色受想行识里有没有我,色受想行识里面,我看,色也是有变化的,这个人忽然间瘦了,忽然间胖了,这个心肝脾肺肾都是地水火风组织的,都是有变化的,新陈代谢的,那它不是常恒住、不变易,这都不是我。受想行识也是,都是有变化的。受有的时候是乐受,有的时候苦受,有的时候不苦不乐受,也是有变化,所以受也不是我。想,我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想古代的事情,想现代的事情、未来的事情,想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有如意的事情,有苦恼的事情,这个想老是在变化,想也不是我。行,我有的时候做善事,有的时候做恶事,这行也是有变化的,所以行也不是我。识,识就是了别性,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有变化的,它不是常恒住的。这眼识和外面的境界一接触,是一剎那,这眼识就过去了,不是永久存在的。耳识也是这样子,听声音这个耳识,一剎那间就过去了。眼耳,鼻识也是这样,舌识也是这样子,身识也是这样子,只有意识分别心多。分别心多,但是它也不是永久存在的。我们睡觉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不作梦,意识就是断了,意识就是灭了,它也不是永久的。所以这个识也是无常变化的,也不是我。色受想行识这五样东西都是无常的,都是有变化的,所以它不是我。

那么离开了色受想行识之外是有个我?也不是,因为我们不是离开色受想行识之外,执着有我的,我们是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的。你怎样打我,你怎么样骂我,就指色受想行识说的,所以你就这样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我们原来的习惯,执着色受想行识是我,现在知道色受想行识都是有老病死,有新陈代谢,有生灭变化的,不是常恒住,也没有主宰,它也没有主宰的力量,说我要去高雄,我就去,不见得。如果你的血管,血不流动,你能去吗?不要去高雄,就是门口你都走不去。如果你爆血管了,血不流动了,你不能动,你说你要去,不能去。动是因缘和合才能动,没有这因缘是不能动的,不是说我要去就能去,没有这回事情。

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是要众因缘才可以,比如说我要怎么地,没有这回事,你办不到,所以就表示是无我,所以色受想行识不是我,我也不执着另外有个我,这色受想行识里没有我,而色受想行识都是众因缘成就的。常这样观察呢,你先修止,修它三十分钟,修二十分钟,二十五分钟,三十分钟,四十分钟,然后你心里面就观察色受想行识没有我,你观察顶多三分钟就完了,然后再修止。再修止,再修它二十分钟,三十分钟也可以,然后再思惟我不可得,你这么修,修空三昧。

修的结果,以后就会有,你思想就会有变化,有什么变化?有人来了骂你一顿,你心里想:骂我,没有我,骂谁呢?你立刻就会这样想。我们原来不修无我观的时候,他若骂我,我立刻就烦恼:你瞧不起我,就不得了。但是你若修无我观修久了的时候,知道是无我,有人来骂你,你心里面:他没有骂我,因为我不可得,他没有骂我。说这个人轻视我,没有我可轻视。说那个人赞叹我,谁是我?一看,没有我,也没有我可赞叹。你常这样修的时候,你立刻知道能减少烦恼了,立刻就知道。并且观察自己是无常变化,观察对方也是无常变化的,他那骂我的一剎那心,一剎那就灭了。说是他骂我,一剎那就过去了,骂我者不可得,但是我们的心里面认为:你怎么骂我!就是我们叫做常见。就是前一剎那在骂我,一剎那就过去了,那个骂我者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执着,还继续认为他还是骂我,这是错误了,骂我者一剎那就灭去了,没有了。现在第二剎那,第三剎那,第四剎那了,这个第四剎那的这个人,他没有骂我呀!你修这个无我观,修无我观,也是修无常观,立刻地因为骂而引起的烦恼解除了,没有这回事了,就能解除这些问题。

比如说我们若不修无我观,不修无常观,我们很难明白这件事。没有这件事呢,这烦恼若来了,我们照样还是起烦恼。说我念佛,我现在不是眨斥念佛,不是这个意思,如果好好念佛用功,你很难达到圣人的境界,所以谁若骂你,照样生烦恼。有了问题,就是碰见我的时候,就会反对。你若修无我观,不是,没有我可骂,也没有我可赞叹,也没有我可轻视,没有我可引起烦恼,没有这件事。所以修无我观能断烦恼,但是念佛法门也是好,好好念佛往生阿弥陀佛国去,这件事也非常的殊胜,所以欢喜念佛的法门,你继续好好念佛,你也不要变动,你好好念佛好了。

修奢摩他的止,止它三十分钟,如果你奢摩他的止修得非常相应,你止二十四个钟头也可以,然后再修无我观,这样修也可以,也是可以。这样修这个无我观,就是修这空观,然后修这无愿三昧。无愿三昧是什么呢?还是修奢摩他的止,或者止三十分钟,或者是二十分钟,或者是一个钟头都可以,然后修这无愿三昧。无愿三昧怎么修呢?就是我们这个色受想行识的身体,色是个臭秽的,我们这个五脏六腑,我们有一层皮包起来的时候好一点。有人尝过这个人的血,血是很腥臊的,味道不好,很臭秽的,不是香的。我们这个身体,里面这个心肝脾肺肾,五脏六腑都是臭秽的,不是清净的,只是一层皮包起来呢,就有相似的清净,是相似的清净。我们这个身体九孔常流不净,这都是臭秽的,这个身体不是清净的,观这色受想行识是臭秽的,观这色是臭秽的,受也是臭秽的。我们遇见了,欢喜乐受,生贪瞋痴,贪瞋痴就是臭秽的。受,想,想东想西,很多都是不清净,也是臭秽的。行也是臭秽的,这个私心常常在活动,就都是臭秽的。识,识也是和受想行在一起活动,也都是臭秽的,都是不净。就是观身不净,受想行识也是不净。观身体是无常败坏的,受想行识也是无常败坏的,不是一个好东西,就生厌离心,这无愿三昧就是生厌离心,对于这个色受想行识生厌离心,修无愿三昧生厌离心。

但是你作这样观察的时候,你观察三分钟就观察完了,最多观四分钟、五分钟就观察完了,然后再修奢摩他。还是修奢摩他,修他三十分钟、五十分钟,或者两个钟头都可以,然后再修无愿,做这样的观察,毘钵舍那的观察,作这样观察。这和修空三昧一样。毘钵舍那,修它三分钟,然后就修奢摩他,奢摩他修完了,就修毘钵舍那,就是这样修。

无相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是怎么修呢?无相三昧就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寂的,色受想行识都是因缘有的,因缘有的就是毕竟空的,这样观察思惟。那么就是用这毕竟空的智慧,由因缘生的道理,色不可得,受想行识都是不可得,就是色受想行识的相都不见了,心就离一切相了,但是这是作如是观。作如是观前面呢,也还是作如是观,你修它三分钟,然后还是修奢摩他,修它三十分钟,或者修它六十分钟,然后回头来再作这无相观,就是这样修。

你今天也这样修,明天也这样修,你的奢摩他也进步了,毘钵舍那也进步了。进步了,到奢摩他,假设由欲界定进步到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那么你这个毘钵舍那呢,也就随着进步到初禅,就容易得圣道了。得了圣道以后,就不是凡夫了,就是圣人了。

我们若自己不修行,比如说是《金刚经》上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我们若不修止观的时候,这个文也就是念一念就是了,但是你要自己修空三昧,修无愿三昧,修无相三昧的时候,你对于这个文的理解就深刻了,深刻什么?「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即非身相」这句话呢,你在修空三昧,修无相三昧的时候,你就有一点理解,有一点体会了。如果你不修止观,你只是在文字上这样修,这样读,只是那个字我是认识,也可能可以为人讲也可能,但是你一点体会都没有。你若修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的时候,那这个地方就不同了,就深刻了。深刻了以后,你继续地修行,你继续地深奥。这时候,佛菩萨这个离一切相的境界。啊!佛菩萨是这样子的呀!你才知道这个圣人微妙的地方,这恭敬心就来了。

若是我们不这样修行的时候,佛菩萨有三三昧、八解脱,有首楞严三昧,名字你记住了,是怎么回事啊?你一点儿也不明白。所以到了自己得了无生法忍的时候,证了圣道以后,对于佛菩萨那个信心非常的坚固,所以叫不坏信,他对于佛法僧的信心,达到不可破坏的信心。我们自己对于空、无相、无愿三昧,「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也只是念念这个字,念念这个文句而已,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若是你作如是观了的时候,佛菩萨是那样子的……(断音)。但是其实呢,只是你进步了,佛菩萨真实的胜义还没有知道,但是和凡夫可不同了。你原来不修三三昧的时候,你那个境界;你现在修三三昧的时候,是进了一大步了,但是还不是圣人。再进一步,那可能是圣人了。所以到那个时候呢,对于佛法的信心是不可破坏的,叫四不坏信,是这样子。

常常这样修,常常这样学习,那么自己因为在色声香味触法上生的烦恼,在眼耳鼻舌身意引起的烦恼,在色受想行识引起的烦恼,从根本上变化了,心里不动了,不烦恼了。初开始只是烦恼不动,还没有断,你还继续这样修,你心里面能离一切相了,这烦恼就断掉了。断掉了,你就是圣人了,小乘佛法说是初果、二果、三果,大乘佛法就是无生法忍了,你是大菩萨了。不作如是观,那是没有这种希望的。

但是我现在也感觉到古代的佛菩萨大慈大悲,提倡这念佛法门。为什么要提倡念佛法门?我现在知道,有时候我们都不能修止观了,我们不能修这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不能修。不能修,那么怎么样才能了生死呢?就是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名号,到阿弥陀佛国去,听阿弥陀佛说这四念处的法门,佛为你说《金刚般若波罗蜜》,《金刚般若波罗蜜》就是净土法门,就是念佛三昧,就是四念处,就是禅。到那时候,听阿弥陀佛讲经的时候,那和现在可不同了,也就是你能够开悟,明白这个道理,然后听阿弥陀佛的教导,还是修四念住,就是慢慢就得无生法忍了,还是这样子。

所以说,我们若是不能够修四念住,就好好念佛。若愿意修四念住,四念住就是净土法门,还是愿生阿弥陀佛国,当然我们的经论有说,你若得无生法忍以后,你可以不愿生阿弥陀佛国也可以,就在娑婆世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也有这样说的。但是我想,没得无生法忍,愿生阿弥陀佛国,得了无生法忍,还应该愿生阿弥陀佛国,因为什么?你不知道的事情,没有成就的事情太多了。你初开始得圣道,很多很多的功德你没成就,我们凡夫学了一点佛法,就想要为人师,为人讲,其实是不够的。但是我们凡夫不大知道,得了圣道的人,他立刻知道:我只是成就小小的一点功德,还有很多功德不知道,他也愿意去见佛,闻佛说法。到第八地菩萨不可思议,就像《普门品》说的,可以在十方世界现身说法,广度众生,是不可思议境界。我们凡夫的时候,还没有,也没有真实地修四念住,就想做大菩萨是差一点的,你应该知道这件事,是差一点的。

所以我们若是愿意修四念住,还是愿生阿弥陀佛国,也就是净土法门。如果不想修四念住,就好好念佛。念佛我认为要有个目的:我一定要得一心不乱,我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这样去念,要有这个愿。不要说是人家打板了,我到佛殿念念佛,念完下来了就算了,我心里面还是想东想西,这样的念佛不行,你很难有成就的。

就是自己要有一个目标,我一定在这个限期内,我要达成我这个目标,我不能够二十四小时一心不乱,我一小时一心不乱,我要做到。我的一小时做成功了,就两个小时一心不乱,我三个小时时间内,我一心不乱也可以。一定要有一个目标,自己到那时候把那件事完成它,你才有进步。

有进步的时候,第一个阶段,你不要要求太高,我七天一心不乱,是,也是对的,不要要求那么多,我三十分钟内一心不乱,少一点,时间短一点,我能做到,我先要求我能做到的这个,我要做到它,我在七天内我念阿弥陀佛,我要三十分钟一心不乱,这不是太难,不要令你为难,不是,三十分钟一心不乱,我也能做到,做到了以后再增加,我一小时一心不乱,这样子。你时间久了,七天一心不乱也就做到了。七天一心不乱,按《阿弥陀经》说:临命终时心不颠倒,那就能往生阿弥陀佛国了。说我完全也不做这样的打算,就是随顺因缘,念佛就念佛,不念就不念,这样靠不住的,能不能往生不一定。

所以,我想我们佛教徒应该相信了佛法以后,先要发一个愿,然后根据这个愿发心修行,慢慢地、慢慢地要有成就,在佛法里面要有成就。像人做生意,他发财了,他没有白辛苦,发财了。我们在佛法里面用功修行,也要有成就,要这样子。成就了以后,你自己心里欢喜,自己心里面快乐,不在乎别人赞叹毁谤,都是假的。别人毁谤我也是假的,赞叹我也是假的,你内心里面真实有成就,这是真的。谁都赞叹你,但是你心里面一点儿也没有成就,你心里快乐啊?虽然赞叹你好,你心里快乐啊?有什么值得快乐的?一点也没有什么成就嘛!有什么值得快乐?所以要重视实际,就是先要发愿,(发愿是很重要的事情),要好好用功修行,然后要有成就。就「愿、行、果」,这样子我们就是没有白信佛,没有白出家,心情快乐。我就讲到这里好吧!

问: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忍辱的意义,及将销归何处。

答:这个忍辱的意义,忍辱这个辱,是对方毁辱,毁辱我们,我们心里面能够忍受。这个忍字是什么?心不动,心里面不动,别人对我们轻视、毁辱,轻慢我们,我心里面不动,还就是和没有毁辱一样,心里面还是平静的,这叫做忍辱。但是这个意义是什么呢?有人毁辱我们,通常的情形,这不修行的人当然心里面愤怒,要毁辱他,他毁辱我,我就毁辱他,他骂我,我就骂他,他打我,我就打他,一般人就是这样。现在修行人不是,修行人常常观察我这一念心,叫它清净,叫它无贪、无瞋、无痴,没有贪瞋痴的污染,心里面清净,常常这样子观照这一念心,叫它烦恼不要动。

「销归何处」这个话,这一念心也是不可得,觅心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销归何处」?无处可得!毁辱者不可得,受毁辱的人也是不可得。令心无所住,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处所可得,应该是这样做。就是没有人毁辱我,我也是这样观察,观心不可得,观色受想行识都不可得,观一切众生都是不可得,也是这样观。有人赞叹我,别人毁辱我,我也作如是观,赞叹者不可得,毁辱者不可得,或者我们这样说,都回归无所得的境界。若是你说,你回归无所得,你还是执着嘛,可能会这样说,但是我认为,初开始修行的人不要求圆满,你一定要做到这一点,我不要求圆满。我们通常说,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你说的是对的,但是初开始修行,我们只做第一步,就是一切法不可得,做这第一步。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色不可得,声香味触法不可得,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只做这第一步,就好了。所以,「销归何处」,应该说销归无所得处,也可以这样说。

这个忍辱的意思,第一层的意思就是心不动,训练这一念心叫它不动,不随别人的舌头转,别人骂我,我心里不动,别人赞叹我,我心里也不动,但是不胡涂,心里要知道,这个是骂,这个是赞叹,知道好坏,但是心里不动,这就叫做忍辱,是这样意思。

问:常闻诸法如幻,但诸法亦真

答:常常地听闻经论上说,这一切法是如幻如化的,这个如幻就是不真实的意思,我们看见这个山,这个山是像幻术变化出来的,不是真实有一个山,所以叫做如幻。这个幻术师用一堆稻草,他用幻术能把稻草变成牛,变成一个兔子、变成一只大象、变成一个马,牠会跑,牠也会叫,但是他的幻术一收回去就没有了,又恢复到一个草。它在不恢复的时候,看见像真的马,像个真实的象,事实上是假的,不是真实的,这一件假的事,我们是知道的,但是说那个山是假的,我们心里面很难体会,所以佛说那个山是假的,就像幻术变的牛马似的,也是假的。那个山是用怎么变化的?是我们的业力,我们的业力变出高山,我们凡夫的肉眼看它是真的,有这么个山。「诸法亦真」,好像是真的,如幻是我听你说的,但是我自己感觉这个山是真的,我们凡夫是这样,凡夫不知道诸法如幻。谁能知道诸法如幻?要圣人才可以,凡夫不知道。那么我们怎么知道佛说是幻,但是我们心里面认为还是真的,这个事怎么办呢?经论上说出来一个譬喻,譬如说饿鬼,我们看见这里是河,河流里面都是水,但是饿鬼看见那里面是猛火,他看不见水,我们看见不是猛火,是水,就是大家业力不同。若是我们业力变出来那个水是真实的,饿鬼也应该认为是水,但是他看不见水,所以我们认为是水是假的,不是真的。饿鬼看见是火也不是真实的。如果是真实的,我们也应该看见是火。从这个事情作比例,可以知道不是真的,而这不同的业力变出来的事情也是不一样。我没有这样的业力,我就看不见那件事;他有这样的业力,他就看见那件事,这是不同的。所以从这个众生的业力不同,变现出来的境界也不同,就可以知道业力所变的都是假的。但是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知道是假的呢?要得圣道才知道。我们没得圣道的人,信圣人语,相信圣人的话,哦!这山是假的,不是真的。

若是我们常常修四念处,观一切法都是假的,《金刚经》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常常这样观,观一切法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常常这样观,几时得了圣道,就知道这是假的。我们凡夫这个肉眼,这个虚妄分别心所看见、所分别的境界都是搞错了,弄错了,说得不对。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圣人的话,改变我们的虚妄分别,我们相信圣人的话,是假的,我们看见猛虎来了,这猛虎是假的,不是真的;看见毒蛇来了,毒蛇也是假的,不是真的。所有的一切境界,凡所有相都是虚妄,都是假的,相信圣人的话,作如是观。作如是观,能改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习惯性的贪瞋痴的烦恼,都能改变,就能得解脱了,是这么回事。

问:请问什么时候要如幻而灭

答:这个如幻要圣人的时候才能够出现,我们才能知道是如幻。什么时候灭?这是另一回事,我们在凡夫的时候,比如说饿鬼,他看见这个河是猛火,几时才能不是火呢?要饿鬼的业力结束了,变成人了,变成人的业力,那么这个猛火他看不见了,他有人的业力的时候,看见是水。我们人的境界也是无常的,这个果报结束的时候,境界就变了。灭,是随着我们的业力几时灭,这个境界才是几时灭,不然它不灭。就像我们眼睛有病,看见虚空里有花,虚空的花它不灭的,你只要眼睛这个病没有好,虚空的花老在的。但是眼睛没有病,看这虚空没有花。你说这几时灭,你本身的业力变了,它才能灭,不然它不灭。

问:什么时候要真实印证

答:就是得圣道的时候才能知道一切法的真实相,凡夫就是不行,凡夫是很难,很难知道诸法的真实相,凡夫不可以。

问:理性佛性是无为法,行性佛性是有为法。理性佛性就是诸法本来的法性?

答:是的。理性佛性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我们读《大般若经》的时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这个不可得就是离一切相了。这个理性本来就是那样子,你成佛不成佛都是这样子,所以这个是无为法,不是创造而有的,它本来就是这样子,所以这是属于无为法。

行性佛性是有为法,行性佛性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发无上菩提心,我们感觉到人生是苦,不愿意做生死凡夫了,我想要成圣人,我想要成佛,你这样的意愿坚定的时候,你这个心这样一动呢,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就熏成了一种力量,那就叫做行性佛性,这个是你创造的。说是我用无上菩提心的力量去创造布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创造这个力量也是行性佛性,也是你创造的是有为法。这个有为法它可以逐渐地增长,你若懈怠了,它就向后退,所以这个是属于有为法,是有生灭变异的。

问:在《瑜伽师地论》卷第二中提到:一切种子识,若般涅槃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不般涅槃法者,便阙三种菩提种子,即无漏种子。请示法师不般涅槃法者,欠缺三种菩提种子的人,是否可以解释成没有行性佛性?

答:是的,可以这么解释。当然这是唯识宗是这样说的,就是有的众生他没有这样的种子,没有行性佛性的种子。但是在《摄大乘论》上的讲法,这个行性的种子是由创造成就的,你若不创造就没有,你若创造,它就有。《摄大乘论》也是无著菩萨造的,无著菩萨有这样的思想,但是《瑜伽师地论》上似乎这个思想有点不同,认为一切众生本来就有行性的佛性,就具足这行性佛性。本来就没有,也有这样的众生,本来就没有行性佛性的众生,这个人是没有希望了,没有希望得圣道的,不能得阿罗汉,也不能得辟支佛,也不能成佛了,《瑜伽师地论》是有这个说法。若他原来有行性佛性,这样的人遇见因缘了能发菩提心,能修学圣道,能得阿罗汉果、能得辟支佛道、能得无上菩提,《瑜伽师地论》是有这个说法。

问:请问法师,您能不能完全接受五乘种性有无般涅槃法的说法?

答:你问我!我问你:你能不能接受呢?这个问题就这样了,就这样解释。

问:佛法中的般若空、龙树空、唯识空、阿含空等空有什么不同?行者平日修习止观时应如何将身受心法的四念住,不净、苦、无常、无我契入空,第一义谛空?

答:佛法中《般若经》的空,经中说空,它说得很简要。我们读《大般若经》、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金刚经》,它说得很简要,不是说一大片、一大堆,不是那样。它只是说一切法是因缘有的,它是没有真实性的,就完了,很简单。但是若是龙树空,《大智度论》解释《般若经》,它的话就多一点,使令我们容易明白。解释这般若,一切法是因缘有的,因缘具足了,这件事就出现了;因缘没有具足,这件事没有。这件事没有,就可以知道这件事本性是空无所有的。我们自己只是读龙树菩萨的论,我们若不读龙树菩萨的论,就只是去读《般若经》,我们可能不懂,什么叫做空?不大明白。若读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我们就容易知道,容易明白,哦!诸法空是这样的。色也是空,受想行识也是空,眼也是空,耳鼻舌身意也是空;一切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空。我们看龙树论,容易明白,那么这就是般若空,《般若经》上的空和龙树论里面空的差别,差别就是这样。

唯识空和龙树论的空可有点差别,唯识经论上说的空,说这我空和龙树说的我空是一样,无差别。但是唯识宗说的诸法空,那和龙树论说的空不一样,有差别,说的复杂了一点,你不容易明白。它说那个空,比如说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识,每一个识都有所缘境,我们缘色、声、香、味、触、法,我们今天是这样子,明天是那样子,当然都是所缘境。在唯识上讲,这个所缘境是没有的,这就叫做空。《摄大乘论》上也应该说讲得很明白,《摄大乘论》有世亲释、有无性释,在《成唯识论》里边、《瑜伽师地论》里边、《辩中边论》里边,很多的唯识的经,《解深密经》都是这么样讲。一切所分别的境界,有能了别的识,还有所了别的境,所了别的境都是没有的。眼睛看见有高山,这高山是没有的,只是内心里面现出个影像来,那个影像离开了你的心,它自己本身是没有的。比如现在有人当我面前来骂我,我这个心识就现出这个境界来,现出来这个境界在唯识的空义上来说呢,这个境界是没有的,没有人来骂我,为什么有这个境界?是内心里面现出来的,这样解释。

《摄大乘论》上也解释这个道理,《瑜伽师地论》也解释这个道理,你若认真地去思惟、观察,这件事不可思议,比龙树论说的一切法空难懂。龙树论解释一切法自性空不是太难懂,它容易明白。但是《解深密经》上和《楞伽经》里面,和这些唯识的其它的经论上说这空,一下子很难明白,你要深入地去学习,慢慢你就可能会明白。明白了以后,这件事不可思议,一切时、一切处,你心里面都不动了,不会随着虚妄的境界去分别,就容易得圣道。但是用龙树论、《般若经》观一切法自性空也一样,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所有看的境界都是自性空,自己的臭皮囊也是自性空,一切法都是这样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也不可得。我们初开始用功修行的人,你若修我空观、修法空观,常常这样修行,就能从根本上,所有的烦恼都息灭了、不动了,自然地烦恼不动。

我们看那个在家人(现在有在家居士在这里),我们看报纸上有时候登的消息,这男孩子爱这个女孩子,女孩子爱那个男孩子,如果一个不对劲了,就要自杀。我心里想:这个爱来了,非爱不可,若违背了就不得了。假设这个人相信了佛法,用唯识无境的道理深入地思惟观察,根本没有这回事情,有什么值得那么严重要杀、要致死、要自杀呢?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其它的一切烦恼也是一样。所以一个人若相信了佛法,这个世界决定是和平的,一切的境界怎么样的变动,而在佛教徒这个地方,他心里没有事。常常地佛法里面熏习,常常地戒定慧的熏习,一只小蚂蚁都不敢动,怎么还会去杀人,那有这种事?所以佛法是太好了。说佛法是迷信,而消灭了佛法,这个人罪过太大了。

所以这个事,般若空、龙树空、唯识空,大义简略说是这样子。阿含空也具足了,也有般若空的意思,也就是有龙树空的意思,也有唯识空的意思,怎么知道呢?我们若是不看这些祖师的,印度的这些龙树菩萨、无著菩萨他们写的著作,也不看中国历代大德的著作,我们自己去读《阿含经》,你很难明白出来它有这个意思。但是你若读龙树论,读《瑜伽师地论》、《摄大乘论》、《辩中边论》这些唯识的经论,你深入地学习以后,你再去读《阿含经》,《阿含经》有这个意思,就读出来了,就会读出来。所以天台智者大师说:《阿含经》是大小共学,你是小乘佛教学者应该学,大乘佛教学者也应该学,所以智者大师没有说《阿含经》是小乘,智者大师不是这么说的,但是现在有些人的文章写说,天台宗看轻了《阿含经》,所以《阿含经》在中国一直地不走运气,这个人说错了,他说得不对。

问:行者平日修习止观时,应如何将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等,不净、苦、无常、无我契入空呢?

答:这件事,修行是由解开始的,就是你要学习这些经论。学习经论,就从文字上的经论明白了般若的空、龙树空、唯识空、阿含空,要明白这个意思,从文字上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常常修止修观、修观修止,慢慢就明白,就能证悟第一义空,就能证悟。你不可以离文字相的,你成就圣道了,这时候是离文字相的,第一义谛是离文字相的。我们在凡夫的时候,你不可以不学习经论,不可以不学习。

问:「所可宣讲,但论空法,言无罪福,轻蔑诸行。」谈空而轻毁善行,是现在佛教之时代病。

答:这个话,也是有人可能有这样子,因为对于空义的了解,了解得不圆满,就会有这个病。

认为一切诸法空,就不相信因果了,也有这种人,但是这种人我看不是很多。

问:请问日常生活如何处于空有不偏的中道观?

答:这就是你在学习文字佛法的时候,你一定要学习空义,学习得圆满一点。诸法虽然一切都是空的,比如说我们眼所见的,耳所闻的一切的境界,说它是毕竟空寂的,是无所有的,但是也还是有色可见,有声可闻的,还是有色声香味触法。这样子呢,他就是不偏于空。按龙树论观一切法自性空,但是一切法还是如幻有,所以也是不偏于空,也不偏于有,并没有什么不合道理的地方。但是学习的人有的时候会有偏见,是有点问题,那是人的问题,不是法本身有这问题。

问:时下流行的南传,如阿姜查等内观修习法与《阿含经》的四念处有何差异?又与祖师禅有何不同?

答:这话是那样。我在美国,南传佛教的学者也举行这些禅十,他们这个禅不是禅七,而是禅十,就是十天,这样举行。他们这些同学参加了回来告诉我,说那些方法,我看他那方法偏于止,观的成份少,不是说没有,不过那是偏于止。偏于止,在我们凡夫时代,偏于止也是可以,也可以这样修。但是你若想得圣道,一定还要有观,没有观不行,没有观你很难得圣道。南传佛教徒他们宣传的方法也可能有偏差,也可能这一个时期偏于止,过一个时期他就不偏于止,也是可能的,所以我们不必说他不对,我们还是以经论为准,以《阿含经》和《阿毘达磨论》,在那上说的法门为准。至于那些南传佛教学者,这个学者、那个学者,他们领导我们坐禅的方法,我们不必执着。

问:与祖师禅有何不同?

答:祖师禅我认为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说出来那个话令你不大懂,你不大明白。第二个呢,说出来那个修行的方法,比如说看话头这件事,算是止、算是观?勉强地说有点止的意思,观的成份是没有的。虚云老和尚说「念佛是谁」这话头,第一次提出来这个问题的时候,四个字──念佛是谁,第二次提出来「是谁」,第三次说出来「谁」,四个字没有了,说「谁」,心里面自己问自己:谁?他这样子参,结果只是用它来摄心不乱而已,没能得到一个答案。「念佛是谁」,他没能得到答案,所以他也没有观,实在来说,止也是没有的,这样子你能得圣道吗?能开悟吗?没有那回事情。说自己为自己宣说他开悟了,当然我这样说话好像不恭敬,我对祖师好像,提倡这种话头禅的人,我对他不恭敬了,我承认我有这个过失,我不同意这种方法。

佛为我们说的《阿含经》说得很清楚,《般若经》也说得很清楚,乃至《金刚般若经》也很清楚,《解深密经》、《楞伽经》都说得很清楚,怎么样作观,怎么样修止,说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就按照这个方法去修行,不是蛮好吗?这样的方法,佛在世的时候,那些佛教徒能得圣道,佛灭度以后,正法住世的时代,也是用这个方法修行,也得圣道,这是经验之谈。所以若看话头,他自己说他开悟了,若是我的虚妄分别心来看,根本没有那种事情,不可能会开悟的,不可能的。和祖师禅有什么不同?

如来禅,我们若是愿意修禅的话,要根据佛说的,我们去用功修行,不要去学习这祖师禅。按人来说,佛和祖师对比,谁是师父?当然佛是师父,祖师是佛的弟子,我们是跟祖师学、是跟佛学?当然应该是跟佛学习嘛!按人来说,佛是最圆满的,祖师他总是差一点,他功德还没有圆满嘛,我们应该跟佛学嘛,这是第一个。

第二若按法来说,佛说的法,我们去学习,感觉到很圆满,我们可以很安心地这样去修行,这样学习、这样修行。祖师说的那个,我们看了,我越说越多,我的错误更多了,看临济禅师他根性非常的利,但是他说那个修行的方法,我感觉还不如不说好,还不如他不说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当然禅宗认为这是最好的了,这是不得了的方法。但是你和经论上对比,实在他是不应该,不应该去学习那个方法,应该学习佛所说的方法。所以和祖师禅有何不同?完全是不一样,这是第二个问题。

问:第三个,印顺导师说:「立本于根本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梵化之机应慎),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庶足以复兴佛教而畅佛之本怀也!」这段话简括了佛教的精髓,一代时教的精神,也是后学者所依榜。请师父略释其义,又能否举一二学习的次第。

答:「根本佛教之淳朴」,你若读《阿含经》,感觉到很淳朴、很朴实,不是那么样的繁华,没有那种感觉。读《阿含经》:「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说得很简要,但是我感觉还是不容易懂,我们若是读了《中观论》、《瑜伽师地论》以后,再去读《阿含经》,那可是不同,那个意味就不同了。所以《阿含经》的确是好。

「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中期佛教就是《般若经》、《中观论》这一些,唯识也应该包括在内。后期的佛教就像《大乘起信论》,如来藏心,或者是《楞严经》也包括在内,这是后期佛教这一类,就是真常唯心论了。中期的佛教呢,应该包括虚妄唯识论,或者性空唯名论这些,初期佛教,那就是《阿含经》了。

「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者」,后期佛教里面也有很多好的,在理论上,表面上似乎和《阿含经》,和《般若经》有一点冲突,但事实上还是相顺的,当然这不是我们一知半解能够明白这件事。如果是专心地学习,我刚才已经说了,专心地学习《中观论》、《大智度论》,学习《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解深密经》,你要下点功夫,然后再去学《阿含经》,这个思想就统一了。统一了以后,你自然会知道怎么样用功修行,我们现在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刚才说学习《大智度论》、《中观论》、《大品般若经》,学习《瑜伽师地论》,学习《解深密经》、《摄大乘论》这些经论,你要花多少时间学习?我看要很多的时间,要花很多时间,这就是个问题,所以也使令人感觉南传佛教好,很简单,一下子我就可以学会了。但是世间上的事情,一分钱,一分货,没有白辛苦的事情。中国佛教,也就是汉文佛教,藏经里面说的这些佛法,如果我们深入地学习,你能够从文字上通达了第一义谛,你很快地可以得无生法忍,你没有吃亏,很快地能得无生法忍,不是个难事。

也还就是两个次第,你愿意学习《大品般若经》和《中观论》,你就用它的理论观我空、观一切法空,修止观。你欢喜唯识的道理,那你就根据《解深密经》,根据《摄大乘论》,这样子修行,就可以了。

问:学习根本佛教《阿含经》的淳朴,于四念处修学苦、空、无常、无我。二、于中期佛教如《般若经》、《中观》等经,身受心法四念处观,体悟一切法因缘有、自性空。三、后期佛教的确当者,真常唯心论,或者梵佛一体。

答:后期佛教有一个问题,你相信如来藏的时候,你修观心无常这件事有困难。后期佛教他认为这是真常唯心论,所以这一念心是真常的。但是前两期的佛教都说观心无常,这地方有点冲突,你四念处很难修,这是有这个问题。但是真常唯心论者多数是干什么呢?多数他不修四念住,他修什么呢?就是修心里无分别,他只是修止,他的目的是,我心里离一切分别的时候,这个真心就出来了,就成功了。但是这件事若是从《阿含经》的立场来说,从《中观论》、《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的立场来说,这是不可能会得圣道的。

问:师父,对不起!我的疑问就在这里,如果我是持名念佛的话呢,念到最后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到唯心论去了,然后我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可以去,有一个自性清净心,就到如来藏识去了,那就跟我修四念处的身受心法就冲突。

答:这样修行的话,到了阿弥陀佛国去,阿弥陀佛会为你解释这个问题。真的,为你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娑婆世界的时候,在我们传统的佛教,都是有这种思想,都是有常住真心的这种思想。大家都是,你一出家就给你讲《楞严经》,都是这样子。就是《金刚经》根本没有说这个常住真心,只是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但是真常唯心论者也讲,把它讲成常住真心的道理,感觉这样心情快乐。这样一来,四念处没有办法修了,那怎么办法呢?就是念阿弥陀佛,不修四念处。

问:但是我又不死心,一直想修四念处的止观,要得到念佛三昧要修止观,那小本《阿弥陀经》说:我们如果一念乃至十念,或一日乃至十日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是称名念佛,那称名念佛一心不乱,这个时候是事一心不乱吗?事一心不乱的时候,就可以蒙佛的摄受,可以见佛。还没有去阿弥陀佛国的时候,我们现在还在人间的话,我们可以见到佛吗?或是梦中?(有可能!)那这个时候是达到事一心不乱?(是。)那如果再进一步再修观想念佛,再修实相念佛,再修止观里头的无我观,能所皆空,那就到了空三昧。(是。)那空三昧的话,这个时候有没有得到念佛三昧?

答:若能够断惑,若能断烦恼,那就得到空三昧。

问:要断爱见烦恼?

答:是。如果你没能断烦恼,只是相似的念佛三昧。

问:所以这不会有一种落空感,比如说我修止观,有一种落空感,所以我想多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两条路可以走,不能得四念住的无生法忍的话,可以到阿弥陀佛国去嘛!(也可以!)这有两条路可以走,那会不会冲突呢?(不冲突。)

还有一件就是,持名念佛,称名跟念佛其实是两回事,我们念阿弥陀佛,这是称名,念佛的功德,念佛的依正二报庄严,念佛的法身,念佛的智慧等等,我们学《金刚经》,学一代时教,我们的身口意三业清净,就念念跟佛的身口意清净相契,这个时候我的心念是不是念念就忆念在佛的功德里头,那这个算不算就是念佛?(还是念佛。)

那持名念佛,念阿弥陀佛的时候,我一心不乱念阿弥陀佛,然后我的所缘境就是阿弥陀佛嘛!那说唯识无义,它是无境的,遍计执它是毕竟空的,可是依他起是假有,我们依着假有的依他起,假设西方有个阿弥陀佛的念来守住这个所缘境,达到圆成实的实在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能不能这样的思想?

答:往生阿弥陀佛国,这个说和圆成实性这件事还是不一定契合。因为我们往生阿弥陀佛国,可能是凡夫往生阿弥陀佛国,没得圣道,没得圣道就没有契证圆成实性。「带业往生」,到阿弥陀佛国以后,见佛闻法,还要修学圣道,可得无生法忍,不是见佛闻法决定得无生法忍,可能有一段距离。

问;那我们平常得「事一心不乱」的话,临命终的时候,能不能把握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退转?

答:得「事一心不乱」应该有保握往生阿弥陀佛国,得事一心不乱,因为心不颠倒了嘛。心里面只是念阿弥陀佛,这正念分明,心不颠倒,那应该是有把握往生阿弥陀佛国。

问:印顺导师「净土与禅」里面说,念佛三昧好像是达到无生法忍?

答:对。念佛三昧是得无生法忍才可以名之为念佛三昧,得无生法忍才是念佛三昧。没有得无生法忍,如果你修止观的时候,是相似,只得了禅定,但是没得无生法忍,是相似的念佛三昧,不是真实的念佛三昧。

问: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像这样子的演变到后期的大乘佛教,就会常常有一个如来藏的清净平等的,到最后是心念佛,我是阿弥陀佛,自性弥陀,然后又变到我是天,梵佛一体了,到最后又变成密教所传的那种双身法去了,本尊去了,印度佛教是这样灭亡嘛!其实佛陀时代没有讲双身法,为什么它现在归为佛教史里头的一环呢?

答:众生就是这样,他欢喜这个法,他就把它写在那上去,他说这是佛说,他也会这么说的,他说这是佛说。

问:有居士会来问我,双身法根本不是佛法嘛,我们要跟居士怎么解释说这是密教,但是密教也是佛教。

答:密教也是佛教,好听的说,这是佛教的方便。但是不相信密教的人,就说这不是佛法了,话就是不同了。

问:请问理性佛性和常住真心性净明体有没有差别?(有差别。)差别在那里?

答:理性佛性可以说是真如理,但是常住真心和说真如理又有一点差别,差别在那里呢?《楞严经》的常住真心,真如理和心统一了。真如理上面有大智慧光明,这是《起信论》上说的,所以这叫做常住真心。但是在唯识的经论上看,心是剎那生灭的,不是常住的,所以也不是真的,这个理论上有差别,是有差别的。而说真如理呢,真如理和心没有统一,真如理我们说它是不生不灭的,但是心是有生灭的,它没有统一。唯识的如来藏的这种思想自然地会演变,不用修止观,但修止就成功了。因为这常住的真心上面就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只要把虚妄分别的贪瞋痴停下来,真心就显出来了,所以他不用修观,有这种事情。但是在般若经论上不是这样说,这一切种智是修成的,一定你要修观,成就了一切种智才是佛,得一切种智才是佛。

问:那转识成智的时候,也就常住真心,转识成智的时候,这心还是有生灭,但是清净,不是染污,这地方不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