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妙境法师:七觉支讲记


   日期:2021/11/14 2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妙境法师《七觉支讲记》

1997/04/19于加州南湾菩提学会

刚才王居士对我的赞叹,我是不敢接受的,实在我没有修行。七觉支的确是在佛教徒学习佛法上来说,的确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这样子去学习、去修行的。但是在正式讲七觉支之前,我想讲《法句经》上的一个颂,做一个序文也可以。

《法句经》上这个颂是说:「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这个颂也是有一个缘起的。就是佛在世的时候,有新出家的老比丘,年纪很大了才出家。这四位老比丘在一个房间里面谈话,他们谈话谈一些世间上的事情,谈谈的就大笑起来了。这时候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天耳遥闻,就屈伸臂顷就到他这个房间里来了,说是「你们笑什么?」那么这四位老比丘,也就如此如此地、很坦白地向佛报告了,佛就说这四句话。

「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我们世间上的人,是长时期地在大火里边燃烧。像《法华经.譬喻品》,在一个起火的房子里边生存的人,在猛火里面被燃烧的人,他有多么痛苦!何喜何可笑?世间上有什么事情值得你喜乐的?你还要去笑!你应该赶紧地从这个猛火里边跑出来才对嘛!应该是这样子。这个火是什么火呢?就是我们内心里面的烦恼火,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邪知邪见,乃至到这个老病死,很多的痛苦,无常大火,都是火。我们人就在这样的火里边被燃烧,我们应该积极地去寻求解脱一切火、解脱一切苦的法门,应该做这件事。何喜何可笑?

「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幽暗之所蔽」这句话,就是在一切火里边,根本的火,根本的大火是什么呢?「幽暗」,就是黑暗,就是我们的无明,我们没有智慧,我们执着一切的事物,我们内里边的眼耳鼻舌身意,外边的色声香味触法,乃至眼识乃至意识,我们都认为是真实的。眼所见的、耳所闻的、心所想的,我们都认为是真实的,这个真实的思想就是无明,它是根本的大火,一切的苦恼都是从这里来的。我们一切的人,在这样的无明黑暗里面生活,被这个无明所蒙蔽,我们举心动念,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被无明蒙蔽,就是被这个火所燃烧。这个无明在蒙蔽我们,「何不求光明?」你怎么不积极地努力,希求得到光明,破除去无明,破除去这一切的火呢?从火里面逃出来呢?笑什么呢?佛是用这四句话诃斥他们几个人。

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七觉支,就是光明。「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一切的佛教徒,不管是出家的佛教徒、在家的佛教徒,我们经过长时期地学习佛法,当然我们会知道一些佛法的。通常说,有世间法、有出世间法。这个世间法,就是所谓人天的善法,或者是把色界、无色界的禅定也包括在内,我们应该学习善法,这是属于世间善法。出世间的三乘圣道,这是出世间的善法。出世间的善法,有四种:教、行、理、果,有这四种法。

「教」,就是佛菩萨的法语,教导我们、使令我们由迷而悟、由迷而觉,这一部分的佛法是教法,就是语言文字的佛法。第二种是「行」,就是根据佛说的法语去修行的,这一部分的法叫做行法。「理」,就是佛所讲解的宇宙人生的真理,这个第一义谛的道理,这是单独提出来这一法。第四种就是「果」,三乘圣人他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所成就的圣道,或者阿罗汉果、辟支佛果、无上菩提、无量功德,这是果法。现在我们要学习的七觉支是属于「行」法(教、行、理、果里边的行法)。

我们通常在集会上介绍佛法的时候,多数是介绍一些世间的善法,其中有多少出世间的佛法,多数是这样的内容。现在我们要学习的七觉支,它纯是属于出世间的佛法,而又是属于行法,属于修行的事情,这是有一点特别,和一般的学习佛法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回这个题目的选择,不是我个人的意思,是请法人的意思。这可见各位同学是想要发心修学圣道了,所以选择这个题目。这也可见多少年来的学习,非常的有进步。

七觉支:就是念、择、进、喜、轻安、定、舍这七法。这七法是三十七道品里边的一部分。可是三十七道品一共是分七科: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一共是分七科。这七科并不是个别独立的,这七科是一回事。是修学圣道的人,从四念住开始、一直到八正道,这修行的事情才圆满了,它不是个别独立的。所以说七觉支,也就等于是三十七道品,说四念住也等于是三十七道品,其中的内容是互相关联的。

当然我们在《阿含经》里面也会看见对于三十七道品的介绍、对于三十七道品的说明;在其它的经论里面也是有,《瑜伽师地论》说得是更详细,《大智度论》也是有,很多的经论都有介绍,可是《瑜伽师地论》说得是详细。现在我们若是去认识什么是七觉支,也等于是全面地要学习三十七道品了。

其中有一样应该先说明的,七觉支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来说,它是说修学四念处的人,到七觉支这个时候,已经得圣道了,到七觉支这个地方得圣道了。如果他是声闻人的话,就是得初果了;如果他是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这三十七道品,是通于三乘圣道,不只是声闻人这样修行,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也是要这样修行的,所以它是通于三乘圣人的圣道的。

不过其中呢,若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就不是菩萨。他若发出离心,修三十七道品,那就是属于声闻人;发无上菩提心,那就是菩萨,菩萨的修行法门。所以从这里来说,我们若是愿意这样子学习佛法,愿意这样修行的时候,要发出离心、要发无上菩提心为前导的。如果没有发出离心、也没有发无上菩提心,那就是不合格,那是不及格了。若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一定也有出离心,有出离心未必有无上菩提心。所以,要修学七觉支,你一定要发出离心、或者是发无上菩提心的,这是个先决条件。

我们现在就开始介绍七觉支。七觉支里边,第一个就是「念觉支」。觉支这个「觉」是什么呢?就是凡夫开始修行,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忽然间得到圣人的智慧了,叫做「觉」。这个觉是圣人的智慧,就是我们通常说发菩提心那个「菩提」。菩提也就是翻个觉,或者是翻一个清净的智慧。这个清净的智慧,初果须陀洹就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有,乃至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是有,它是共有的一种胜德(殊胜的功德)。这个觉,我们通常说,譬如人在睡觉,睡醒了也称之为觉;睡觉的时候做梦,从梦里醒过来了,也正有这样的意义。就是我们在生死大梦里边,忽然间醒过来了,得到圣人的光明的智慧了,所以叫做觉。我们成就这个觉,不是一样事就可以成就的,所以叫七觉支,有七分,七样事,这七个条件都具足了,那么你就得到这个觉了,所以叫七觉。这个七觉支,「支」就是一分一分的叫支,一共有这么七分。这是说这个名字,这个法门的名称。

第一个就是「念觉支」。「念」这个字,譬如说我们念佛也是说这个念,念经也是说这个念(不需要用那个口,就是今心这个念)。这个「念」,在佛法里边的定义,是明记不忘的意思,就是我学习的佛法,我现在要用,它就能在我的心里面,很分明地、很明了地显现出来,这就叫做「念」。如果说是我学是学过了,我现在要用,想不起来了,那就是没有念,就是忘了,忘了那就不是念。现在说念,就是很分明地显现出来,叫做念。

我们小小地举一个例子,我们就说修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是个法门。这个法门,观身不净的情况是什么样子?观受是苦是怎么回事?观心无常又是怎么回事?观法无我又是怎么回事?你若想要这样修行的时候,你忘了,就是没有念的这一分功德了。如果没有忘,就是观身不净的相状,在你心里面很分明地显现出来,然后你按照显现出来的情况去观察,所以叫做念。

佛法里边,「念」这个心所法还是非常的重要,不管你修那一个法门,你都要有这个念的。没有这个念,你怎么修呢?不会修了。这个念是很重要的。说我要学习金刚般若法门,我按照金刚般若法门去修行,也一定要有这个念,也是要有念,也要把金刚般若法门在你心里面很分明地显现出来,一定要这样子。譬如说,我要学习《法华经》、我要学习《华严经》,也是一样,你先要有念的这个条件。

那么现在这里说这个念,七觉支里边这个念,要出现什么事情呢?在心里面很分明地显现出来什么?就是四念住,就是身、受、心、法这四样事。这四样事在自己的心里面要分明地显现出来,当然可以前后的次第。如果你这时候先修身念住,那么身念住的情况在心里面现出来,然后你就按照那个次第,一样一样地去观察。当然这观察的方法,我们通常说观身不净,那么你就按照不净的次第去观察。如果你要用《金刚般若经》的法门去观察,观身是毕竟空的,那就是毕竟空这个教,就是这个法语,佛说的这个法语,和法语里面所表达的意义,一个能诠的文、一个所诠的义,你在心里面要现出来,然后去观察,就是这样意思。身是这样子,受、心、法都是这样子。这个念就表示这个意思。

我刚才说过,到了七觉支这个时候,是由前面的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这五个阶段的修行,到这个时候成就了,才有这个念。这是圣人的境界了,不是我们这个散乱、浮动、污浊的境界,不是这种境界,所以这是一个已经有成就了的一种圣境、他的念。这样子说呢,如果我们没有修四念住,那感觉这个念对我们距离得很远!这是念的意思。

第二个是「择」,叫择法觉支。择这个字,是选择的意思。譬如说这里面有一堆黄豆、豆子,豆子里面也有其它的沙子、石头、或有其它的什么东西,你看一看,我只要黄豆,其它的那些沙子、石头不要,我把它捡出去、丢掉它;这个择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现在在修行人来说,这个择是什么?就是智慧。用智慧去观察,去观察它的时候,也有择的意思。择什么呢?这个圣人和凡夫有什么差别,其中的差别是什么呢?当然我刚才说过,我们凡夫处处都有执着心,这个执着,有执着就是凡夫、没有执着就是圣人,或者说有我就是凡夫、无我就是圣人,或者是无明烦恼就是凡夫、有了智慧的光明就是圣人,这个凡圣的差别是这样子。现在你若是用智慧去观察,就是把这个无明、把这个执着、把这些烦恼丢掉了,就是这个意思。去观察的时候,把这不应该有的东西,把它弃舍了,那叫做择。这是按照智慧的作用来表示它,所以叫做择。

在用功修行的时候,怎么样择法呢?譬如说是我们凡夫有烦恼,有这爱烦恼、有见烦恼,那么观身不净,就把这爱烦恼弃舍了。观受是苦: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我们欢喜有乐受,不欢喜有苦受;但是若在圣人的立场来看,苦受也好、乐受也好、不苦不乐受也好,我们都是有执着心的,要观这个受都是苦恼,不要有这么多的执着,不要有执着,就把这个执着心去掉,择就是这样意思。当然,观受是苦,我刚才说在苦上也好、乐也好、不苦不乐上都有执着心,弃舍这个执着心,这是深一层的意思。

但是我们若观受是苦的时候,是从我们凡夫的心情开始的。我们凡夫的心情,欢喜乐受、不欢喜苦受;但是从佛法的立场来看,乐受也是苦!因为你要追求这个乐受也不容易,你若成就了,要保护这个乐受也不容易,乐受终究有一天要坏的。富贵荣华的人亦有忧戚,他也有忧愁,所以这乐受也不见得就是乐。佛这样开示我们,乐受也是苦!叫我们开智慧,不要去爱着那个乐受,苦受也不爱着、乐受也不爱着,是从这里开始的。其中,苦受我们不欢喜;乐受我们是欢喜的,但是由于佛菩萨的教导,从理智上认识,我们也不要执着它,这样事还不是容易。

第三个不苦不乐受,这个地方还有问题。不苦不乐受,我们人间的人,可能我们也不是讨厌这件事,可能也会欢喜也不一定。但是到了色界天,初禅、二禅、三禅都有乐受,到第四禅天以上,它不要这个乐受了,就是不苦不乐受。第四禅天以上、无色界的四空天,也都是不苦不乐受,都是舍,也叫做舍受。这个舍受,若是非佛教徒,就是外道,他们若是成就了这样的境界,他们就认为这是涅槃了,就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后的归宿的地方了。但是在佛法来说,那是舍受,那是苦恼的地方,并不是涅槃,那叫做「行苦」。

苦受是苦苦,乐受是坏苦,舍受就是行苦。这个行苦是什么意思呢?表面上也不苦、也不乐,但是很多苦恼的事情隐藏在那里面。譬如说是无色界天的人,他们若是死掉了,有可能会到地狱去受苦,为什么会到地狱里面?就是他没得无色界定之前,他创造过地狱的罪业;地狱那个罪业,但是没发生作用,他生到无色界天去了,就把那个地狱的罪业带到无色界天上去,所谓带业,也可以名为带业往生。就是在他那个行苦——不苦不乐的那个心里面、那么高深的禅定里面那个识(心意识的识),有地狱的苦恼,地狱的罪业在里面,那么你说这个是什么境界?这是一个苦恼的境界,并不是涅槃的境界。就像我们驾着车,在公路上跑,跑得很正常,但是里边有毛病,车里头有毛病,一下子毛病爆发了就不得了。像我们人身体很健康,忽然间有大病来了,那个大病是忽然间来的吗?不是!就在你健康的时候,那个大病的原因就隐藏在里边的,所以我们人健康也不是真健康。

色界的第四禅、无色界的四空定,那么高深的境界,佛法称之为行苦,它里边有这么多的问题,所以佛法不认为那是一个好境界,所以叫做行苦。那么高的境界叫行苦,我们人间的人,说是也不苦、也不乐,一样的也有这个问题,所以也是苦,所以深一层的看,那也是苦,不是一个安乐的地方。

在《成佛之道》,印顺老法师举一个譬喻,他说是,譬如很多人坐这个船,在海里面走,在船上睡觉;这个船就向那个石头碰上去了,但是没有碰之前还没有事,碰上去了就不得了。这就是譬喻这个行苦,就譬喻不苦不乐受里边的危险的境界。所以用佛法的道理去观察,乐受也是苦,苦苦当然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我们能这样观察的时候,我们对于世间上的事情,这个厌离心就生起来了,就不去贪着了。不去贪着,我们这个思想会转变了,就能够修学圣道。如果你认为那是乐,就去追求这个乐,就不能修学圣道;所以应该观受是苦。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你预先要有这样的知识,把这个法门的含义显现在心里面,你这样去观察,所以这个念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智慧去观察,观察之前要有念,有了念,然后才能够去观察。由于不断地观察,我们的智慧才能逐渐地增长,我们这个理智才能够强起来,才能够发生作用的。

我再多说几句。我们的烦恼,在我们中国人来说,多数是爱烦恼重。这个见烦恼——见烦恼就是我见,我见的烦恼虽然也是很重,似乎是没有爱烦恼重。这个印度的哲学家,就是所谓外道,他们似乎是见烦恼重、爱烦恼轻。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思想,认为这色受想行识里边——这个色受想行识是不净、是臭秽的,臭秽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有老病死的色受想行识里边,有一个不老病死的我,有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我们中国人有这样的思想吗?我们中国人好像这样的思想不明显,因为我们中国的圣人,我们读《四书》,孔夫子好像没有明白地说这件事,没有明白说我们身体里有一个我,好像没有明白说。但是孔夫子是相信天,表面上和基督教、天主教是有一点合,但是孔夫子说这天,和基督教、天主教说的天是一样的吗?这还不知道。因为孔夫子没有明白地、具体地说这个天是怎么回事,没有明白地说。我们中国的圣人,没有明白地说,我们生命体里面有一个常恒住的我,没有明白地说这件事。所以我们中国人这个见烦恼不是那么重,当然还是有,还是执着有我的。

我们有爱烦恼、也有见烦恼,所以修四念住的时候,观身不净破这个爱烦恼,观受是苦也破这个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破这个见烦恼。观心无常:我们的受、想、行、识,这是属于精神性的,这个精神性里面,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个识各有所依根、各有所缘境,以根为所依、以境为所缘。它受根、境的影响,所依的六根是无常的、是败坏的,所缘的色声香味触法也是无常的、也是败坏的,所以所生的识,也不会是常住的,它也是有生灭变化的,所以叫做观心无常。观心无常,是怎么回事呢?就是破这个我执的!破我们身体里面有个我。你这样子在奢摩他里边去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个常恒住的我,就是这样观察。我们仅有的是什么呢?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地水火风的前五根、另外有受想行识的意根——这些事情。而这些事情都是从因缘来的,我们有形相的身体、地水火风,是从因缘来的,如果你不吃饭可以吗?最初是父母的帮助,等到出了娘胎以后,我们要有饮食,从饮食的滋长,使令身体逐渐地长大了,所以有形相的这个生理是从饮食来的。剩下来的受想行识,也是根、境的关系,才出现这些种种的受想行识的分别。所以都是从因缘来的,没有一个不从因缘来的、本来就是有的、常恒住的东西。

我昨天看《中观论颂讲记》,印顺老法师提出一句话,也是《中观论颂讲记》,他说出两句话,我现在再加上一句,提出两句话。第一句话:前一剎那的分别心,或者说昨天,昨天的分别心。昨天有分别心、今天也有分别心,你怎么知道昨天的分别心就是今天的分别心?你怎么知道?说前一剎那的明了性就是后一剎那的明了性,你凭什么能知道这件事?他提出这个问题来。其实这句话,我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但是昨天我看这句话,引起我内心的注意,引起我的注意。你怎么知道呢?你怎么知道前一剎那的识就是后一剎那的识?你用什么理由来知道?这是第一句话。

还有第二句话,第二句话就是有的思想家说,我们这精神性的识是从精微的物质派生出来的;当然这是唯物主义者这么说。印老法师他提出个问题:物质是地水火风,不管它怎么精微,物质就是物质,它是没有觉知性的;没有觉知性的东西,怎么能够派生出来有觉知性的东西呢?你说个理由我听听,你怎么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得好。你能够有办法说出理由来证明这件事,恐怕不容易。你不容易提出这个问题。

这句话我是附带来的,主要是头一句话。前一剎那的分别心,你怎么知道就是后一剎那的分别心,你怎么知道?

《阿含经》上是有这个话,譬如说眼根,眼识要依止眼根才能发出来,然后去攀缘青黄赤白,识是这样子。眼根有变化的时候,眼识也就随着变化,也随着变化的,它不能说眼根变化了,眼识不变化,它不能作主,它不能。所以人有病了的时候,这个眼根变化了,眼识看见物像的时候,就不一样。说是有人打般舟七,打般舟七的时候,九十天不睡觉,就是在屋子里面旋绕,旋绕、旋绕,到后来出现什么事情呢?他在屋子里面走路,感觉看着好像在水里面走路似的,就感觉到看见的是水,在水里面走路。本来平常看见这屋子就是这么大,但是忽然间看见这屋子非常大、广大。都是这个眼睛吗?你以前那个眼睛就是这个眼睛吗?所以这个事情呢,眼根有变化,眼识也随之变化,也是不同。

前五识我们不说,说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譬如说是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钻牛角尖,有了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就是执着我的意见是对的;我的意见是对的,和对方冲突了,问题不能解决,还一直地执着自己的意见,一直地苦恼、烦恼,不能够反省一下,不能。但是忽然间遇见佛法以后,去学习佛法,忽然间开朗了,不要钻牛角尖,不要那么执着,这里有个门,一下子就出去了。不要钻牛角尖,老是钻不出去,你钻那个墙角你怎么钻;这里有门,一下子海阔天空!前后是一个人吗?你以前学习佛法那一念心,学习佛法之前、学习佛法之后,都是一个心吗?思想是有变化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看,这个心是无常的,不是固定的。若是固定的,你没有办法改变了,我以前是那样的想法,以后不能改变了。因为它有变化,是无常的,剎那剎那变易,所以可以改变。在《阿含经》里边、在《大智度论》里边、《瑜伽师地论》里边,都是这样讲,心是无常的,观心无常。

这样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原来执着有我,就是执着是常恒住、不变易,这是执着我的一个条件,现在,心是无常的,就把我破掉了,没有我了。所以观心无常是破我的意思,破除我见。观法无我,但是观心这个地方没有说无我,而说无常,是破我的体性,我是以常恒住为体的,现在是无常的,就是没有我的体性了。观法无我是破我的作用。我现在去做善事、我现在去做恶事,做善事是清净的、做恶事是罪过的。现在是观法无我,做善也好、做恶也好,是「法」上的不同,不是「我」的关系。由这样子,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破见烦恼,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破爱烦恼。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地方我再说几句。我们执着有我,这个地方有一个特别的意思,这个我不是因缘有的,不是由因缘有的,就是自然就是有一个我,自然是有的。现在说没有我,就是没有本来的那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东西,没有。那么其它的东西,也还是有眼耳鼻舌身意,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法还是有。但是这些法都是因缘有的,它都是属于因缘的;剩下来的就是什么也没有了。

譬如说现在我的裤袋里头有一千块钱,我向某甲借五百块、向某乙借五百块,加起来就是一千块钱,我有钱没有钱?我也可以说有钱,我也可以说没有钱。因为这一千块都是借的嘛,我若还给人了,我一毫钱也没有了,说是我没有还的时候有,有,这是借来的。「假」这个字怎么讲?假者借也,就当个借字讲,借来的都是假的。你不是从人借的,我本来有一千块钱,这一千块钱是真的,你真有一千块钱。你借的都是假的,不是真的。

所以现在我们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合起来看,我们的生命体完全都是借来的,没有一点不是借来的。所以你若观察你的地水火风组成的眼耳鼻舌身、加上种种的因缘成就的受想行识这些心法,通通是因缘借来的。把这因缘借来的都还给它们,你有什么?无有少法可得!什么也没有。所以你观法无我的时候,最后实在就是我空、法也空,自己无有少法可得,就达到了这个程度。但事实上,你还是有眼耳鼻舌身意,还是有色受想行识的,也照常地可以活动,但是你在这些境界上,你心里面不执着有我可得,不执着。

不执着的时候,我们凡夫初开始听闻佛法的时候,若觉悟到这里的时候,可能有一点新鲜的感觉,有一点特别的味道,但是还不是有特别的作用,还没有。若是你能修奢摩他,就是修定,然后你又能修无我观,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长时期地这样修行的时候,不要说得初果须陀洹、不要说你得无生法忍,你接近,与初果须陀洹相接近的时候、与得无生法忍接近的时候,你有相似的无生法忍的境界,你有相似的须陀洹的境界,你就能够心里面无所住。你这时候的分别心,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能相似的无住的境界。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天天这样子,行住坐卧不是止、就是观,不是观、就是止,你到达这个境界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譬如说有人来骂你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没有人骂我!觅我不可得。谁来赞叹我,说「你这个人很有修行啊,你很会做事,你很有什么什么功德」,这个修行人他反省的时候,「是谁?我是谁?没有我可得!」所有其它的一切,是寒冷也好、是热也好、苦恼也好、是快乐也好,一切的境界对他没有压力、没有影响。他能够从这个幻化、不真实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到达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离一切相的境界去。当然这是相似的,不是真实的。但是这个相似的境界,你已经不得了了,也不平常了。到这个时候,什么烦恼都不动,一切的烦恼都不能影响你。还没断烦恼,但是烦恼不动了,烦恼是不动。

不过这话说出来,就是你初开始用功的时候,当然刚才说:不可以只是这样观察,一定还要有奢摩他的。这个奢摩他还有事情,就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禅,到色界四禅,它有次第的。欲界定的时候还平平,到未到地定就不得了,就有事情,到色界初禅是更不得了。所以由禅的感觉,加上你的毘钵舍那,观我不可得,这两个功德,一个定的功德、一个毘钵舍那慧的功德,这时候是不可思议,你会不可思议。那个时候,他看一切人「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佛菩萨的智慧看我们凡夫是这样子,在猛火里被燃烧,怎么不想办法跳出来呢?而这个修行人,他会有同样的感觉?我们若没到那个境界的时候,我感觉我现在没有病,我也不用看医生,我要去纽约就去纽约,我要去台湾就去台湾,我愿意睡觉就睡觉,有什么不好吗?没有这种苦的感觉。但是,若是你开始静坐、修止观,你开始达到未到地定以上,你的毘钵舍那,修我空观、修法空观,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完全不同,完全不一样了。你还和人家争是非啊?他不争是非。你同他去说闲话?那有这种事情!没有这个事情。那个时候因为他的程度和我们不一样了,他和我们完全不一样。我们认为这件事非常的有价值,但是他来看一毫钱也不值,这是完全不同,这个价值的观念不一定的,没有一定标准的,在我们这个时候认为这件事是非常重要,但是到那个时候不是的,完全不同。

这里边呢,我刚才说是「念」、「择」,先要念、而后要择,择就是智慧。这个念、择、进、喜、轻安、定、舍,这个定就是奢摩他,择就是毘钵舍那,毘钵舍那在定里边作如是观,作如是观,有择的作用。就是慢慢地、慢慢地把我们的颠倒妄想都弃舍了,都挑出去了,使令你这个清净光明的智能逐渐地增长,达到初果须陀洹的时候,这光明出来了,这是圣人的智慧了,这个择就是这样的意思。念是这样的意思,择也是这样的意思。就是不断地修四念住,这就是择、也是念,当然也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在里面。

四正勤是什么意思?就是精进勇猛。你修四念住,懈怠是不行的,一定要精进勇猛地去修。精进勇猛修,其中有什么问题呢?这个懈怠,谁不懈怠?与生俱来的就是愿意懈怠,不愿意精进勇猛地去修行,愿意懈怠。现在,不可以懈怠,佛告诉你要勤!要勇猛精进,前一支香坐过去,第二支香来,第二支香过了还有第三支香,就是一直地这样子坐,要精进。这四正勤就是这个意思。

「四如意足」就是禅定。修行这件事,光是智慧还不可以,一定也要有定,一定要有定。初开始就是奢摩他修止,一个是生理上需要,我们的生理上需要这件事;一个是你为了成就毘钵舍那,也需要有止,没有止还是不行。生理上需要奢摩他,怎么讲呢?什么理由呢?照理说,我们若是注意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就应该感觉出来有这种需要。你用脑过度了,你就受不了,你就会有病。譬如说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你专注地去考虑这个问题,时间久了,你头就会痛。那么现在修毘钵舍那的智慧的观察,也是一样,你一直地在观,一直地在思惟观察,你就有问题。所以,背经的人,他若背《法华经》、背《华严经》、背《大般若经》,时间久了,你不可以不间断地背,一定要修奢摩他,你先入定,定一会儿,把头上的血降下来,或者坐一个钟头,或两个钟头,或者三个钟头,或者七个钟头、八个钟头,或者二十四小时,入定多少时间,然后再去背经,这样子你这个身体才能受得了。你一直地背,你身体受不了,生理上也需要,所以要修定。

第二个呢,我们若是为了修四念处、要修智慧,去观察——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修这种观,或者修《金刚般若经》的这种无相的观,一样,也需要有奢摩他的帮助,不然也不行的。

定这个字,如果我们说得浅白一点,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心有力量,心有力量,力量大。我们现在没有定,我们是散乱的分别心,虽然也有力量,力量小,若是有了定的时候,这个心的力量大,心的力量非常大。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相信苦行外道的大富贵的人,叫优婆离。优婆离这个人,听说佛有大智慧、有大辩才。他相信苦行外道的理论,他就想要到佛这里来,同佛辩论,想要教训佛,舍掉他自己的思想,来相信他的苦行外道的思想,他想这样子,他就到佛这儿来,同佛辩论。其中提到一件事。我把这个多说几句。佛问他,佛问优婆离,说是你的老师教导你的理论,说到罚(处罚的罚),这个处罚有三种——身罚、口罚、意罚——身口意这三种罚。那一个罚最厉害?他说身罚是最厉害的,身罚,身罚是最厉害。他的意思就是,譬如这个人有罪过,我打你,这个时候受不了;我就说几句话诃斥你,不要紧,没那么重;说我心里面想、或者怎么怎么地,那更没有什么力量,所以身罚是最厉害。那么优婆离就这样子回答佛的问题。

佛说:「你今天到我这里来,你从路上走,你在路上走路的时候,会不会这个脚会踩死一个虫子,或是踩死一个小小的东西、一个小的动物,有没有这种事情?」他说:「有可能,有可能有这种事。」「这个事情,你有罪没有罪?譬如说一个蚂蚁或者一个什么虫子在路上走,一下子脚把它踩死了,你有罪没有罪?」他说:「也有罪。」「那么这个罪是大、是小呢?」他说:「这个罪啊,如果我有心踩死它,我就有罪;我不知道、我无心,这没有罪。」佛说:「你想一想再说!你想一想再说。你刚才说,是身罚最重,意罚是轻的;那么现在这个有罪,我身体把它踩死了,我心没有动就没有罪,不是有意的,我没有罪,若有意地去踩死就有罪。你想一想究竟是身罚重、是意罚重?」佛举这个例问了他。

其中佛又说一件事,佛说:「现在这个大城市,人很多,一个人若拿刀去杀这个人,要多少天才能杀死这么多人?」他说:「那要很久,要很久才能把这些人都杀死。」「若是一个人有禅定的功夫,他若是把这么多人杀死,要多少时间?」他说:「那不需要很久,他一动念就好了。有禅定的这种神仙,他坐在那里,他也不需要用手、也不需要用刀,他就心里一动,这些人就都死掉了。」他说完,佛说:「你想一想再说,是身罚重、是意罚重?」

从这件事看出来,这个神仙、有神通的人,就是因为有禅定的关系,他有禅定,这当然一定是要色界初禅乃至四禅,未到地定还不行。有禅定的人,他心的力量非常大。所以我们若是想要得到佛法里边般若的光明的智慧,你若得了禅定以后,你容易成就。你想要成就般若的光明、圣人的菩提、三乘圣道,容易,比较容易。你若是没有得禅定,心里面是散乱分别,难。你散乱分别心,你也去观一切法空、观这色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观一切法空,不行。别人骂你,你就会烦恼,你照样不能降伏烦恼。若是得到未到地定以上,得到色界初禅以上,那就不同,完全不一样。

说个譬喻,譬如说这个刀是很利的,但是若有力量的大人拿这刀,就有用;如果小孩子,两三岁小孩子,他的作用就轻,因为他没有力量,他拿刀子去砍的时候,没有力量。所以刀虽然利、很锐利,但是也要有力量的人,才能用那个刀。佛法说的般若的光明,是不可思议,但是要有禅定的帮助,我们凡夫逐渐、逐渐地才能得圣道。

所以这个念、择,这个择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它不是孤起地、单独地发生作用,它要有定作依止处,才能够得圣道。刚才说这个四念住,这是一个法门。你要在奢摩他里边,有念的力量,把这个法门现出来,然后用毘钵舍那去观,慢慢、慢慢才能成就的。

我们刚才讲到念、择,讲到这里。现在再讲第三个「进」,就是精进。这个精进就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四正勤的意思。我们刚才说,由念的方法,在奢摩他里边修毘钵舍那,成功了,就出现了择,出现了这光明的智慧。但是这件事是要由精进才能成就的,你小小的努力,还是不可以。其中,就是我刚才也说过,这与生俱来的懈怠,我明知道应该做这件事,但是还是懒,还是不愿意做,这是懈怠。所以一定要发起勇猛心,我不要懈怠,我早早的起来,不要睡那么多觉,早早起来就用功,跑香、静坐,晚间也要晚一点才能休息,其它的杂事都应该放下,才可以。由于精进,你不懈怠,你长时期地努力,你才能够有成就。

其中有什么障碍我们、有困难不容易成就的呢?当然初开始静坐的人,自己会知道,腿子痛,盘腿坐腿子痛,这是困难。第二个,心里头妄想很多,再就是昏沉。初开始腿子痛,他不昏沉,因为腿子痛,他不昏沉,痛得你心里难过,不会有昏沉的事情。等到腿子不痛了,昏沉来了,坐在那里打瞌睡;不打瞌睡嘛,心里就妄想。我昨天和谁通过电话,很有印象,你坐在这里又再通一次电话,自己在这儿坐,和人通电话,就是打妄想、和人谈话;或者是如意的事情、或者不如意的事情,就在这里重新地再来一遍,在心里面打妄想。等到人家开静了,才知道是打妄想。那么这样子,会有什么问题?没有兴趣!没有兴趣静坐,就懈怠了,我不静坐了。所以需要自己要精进。佛就提出来要精进,你不要被这个腿子痛、或者是昏沉、或者是掉举的散乱障碍住,你就不修了,「我不静坐了、不修四念住了」,不可以。这是一个困难。

还有一个什么呢?就是你若是用功修行,你就容易和修行人有关系。那些有成就的大修行人的殊胜的境界,你若知道了,你心里的反应是什么?有可能会精进,「我也想要成就」,也可能。也可能,「哎呀!我怎么能做到这种事情,还是算了吧,我不要静坐了」,就退下来,也可能有这种事情;就是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我小小的还可以,那么大的功德我做不来。所以这个地方,佛说,要精进!你不要怕那件事,有为者亦若是,「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只要肯努力,就会成功,所以要精进。

另外一样困难呢,长时期地精进,这身心疲劳,疲劳、辛苦。修行这件事,不是在那里睡觉,不是这么回事啊。要减少睡觉、还要减少饮食。饮食也要减少一点,吃很多还不行。吃很多也不行、睡很多觉也不行。要减少睡眠也是个困难。减少饮食,如果脾胃特别好的人,你让他不吃,这个事可有困难。另外一样事呢,因为修行,使令身心疲劳,这是困难。

还有其它的事情,修行的时候,住的地方有蚊子、有蚊虫,或者有其它的什么事情扰乱你,也都有困难。或者有其它的什么业障出现了,也会有困难。这些事情都要冲破了、向前进才可以,所以需要精进。

这还有一样事情呢,小小有一点成就了,就生欢喜心了,就停在那里,不前进了,这也是不行的。小小有点成就,譬如说坐在那里,忽然间有点神通了,其实,没得初禅以上的定,得未到地定、或者欲界定,会有些灵感而已,并不是神通,而这些事情都是靠不住的,有的时候灵、有时候也不灵的。自己欢喜这些小小的事情的时候,就炫耀自己,「哦!我有神通!」实在这是害了自己,这实在是不对的。所以佛说这个精进,包括这么多的事情,都要超越,超越这些事情,冲过去,你最后才能成就,所以需要有精进。

四正勤,这是精进;还有四如意足,四如意足等一会儿再说。我们说这个念、择、进。你这个法门学习得很好,你又能够这样去学习、修行,不怕辛苦,又能够精进,已经很好了。

「喜」,因为这样的关系,冲破了一切的困难、障碍,最后成功了,所以叫做喜。喜,就是你这个清净光明的智慧成就了、入圣道了,不是凡夫了,由凡入圣了。这个时候,得到了光明的智慧的时候,心里面完全和以前的感觉不同了,就知道得圣道了,自己知道得了圣道。得了圣道的时候,生大欢喜心,所以叫做喜,这个喜是这样意思。在大乘的经论里边,菩萨修行的位次——十地,第一个位次就是欢喜地;玄奘法师翻个极喜地,极大的欢喜,那和七觉支里面那个喜是同样的意义,生欢喜心。这是念、择、进、喜,这是四个。

第五个是「轻安」,安就是轻安;第六个是「定」;第七个是「舍」。这三件功德,是以定为主的。这个定,也就是三十七道品里边的四神足。(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神足就是定。这个定为什么称之为神足呢?神是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还有一个漏尽通。漏尽通先不说,这五种神通的境界,这是有了禅定的人,在禅定里面修神通,成功了,就有这五种神通。这五种神通,「足」,它依靠什么原因成就的呢?是以禅定为它的依止,因为有禅定才能有神通;这个足是依止的意思。这个禅定,为什么修行人要修禅定呢?我刚才也说了,你修学禅定,成功了,在禅定里面修毘钵舍那,你才能成就七觉支的菩提,才能成就的,不然是很困难。

这个定也有深浅,最浅的是欲界定,再深一点是未到地定,再深一点是四禅。这个未到地定,通常说,也可以在未到地定里面修四念住得无生法忍,也是可以,但是辛苦,辛苦一点。若是在色界的四禅里面就容易,容易得圣道。欲界定是差一点,但是在《成实论》上似乎说,欲界定也可以,也是可以,当然就是要特别努力一点。

这其中的情形,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人的善根的关系,有的人他禅定的善根特别强,前一生他不怕辛苦,他修学了很多世间的禅定,他内心里面有那修行的种子,他今生不用太费力,一盘腿、一静下来,就成功了,他就成功了,就是因为前生有修行的关系。他得到了色界四禅,先得禅定,然后再修四念住,他一下子就得三果,不需要先得初果、二果,然后得三果,不用;一下子就得三果,他会这样子。

但是另外有人不同,另外的人,般若的智慧的熏习特别强,他学习佛法的智慧比定的功德来得厉害,他定熏习得比较少,这是人之常情都是这样子。我欢喜这样子,就这件事情多做一点,我不喜欢的事情,少做一点、或者不做,所以所熏习的善根不一样。若是智慧的功德熏习得特别强,定的功德熏习得少一点,那么这个人,他先得初果,他若修定的时候,不会很快就成功,但是他的毘钵舍那一修就成功了,那么这时候先得初果,而后得二果,再进一步得三果。

所以,有的圣人没得禅,但是先入圣道了;有的圣人先得禅,然后才得圣道,其中有不一样的情形。现在这里说,不管你是那一样善根强、那一样善根弱,都是要有的,只是有先后的不同,你一定要有多少。所以,七觉支里边,有择的智慧,但是其中也有定,要有定,这个定当然你也是特别地要修,才可以。

那么修定的时候,我多说一点,再多说几句。

修定,有八个方法。第一个条件就是「欲」,你要有强烈的欲望,「我想要得定!」你这个愿望要强一点才行,这是欲。第二个就是要「精进」,修定的人一定要精进,说我一天坐两个钟头,坐两个钟头不可以,你坐四个钟头都不算多,最好是坐八个钟头。你坐八个钟头,有希望!坐八个钟头,你最少要经行四个钟头,就是十二个钟头,你一天要拿出十二个钟头来做这件事,你最少要这样子。这样子,你那剩下来的十二个钟头,除掉了睡觉、还有一些杂事,其实你若用功的时候,最少十二个钟头,我看至少要十六个钟头,最少你要用十六个钟头。若这样子,我认为你有希望得禅定、得无生法忍!

说我一天要到Office去,还要去八个钟头,那就不一定。除非你前生,你的定的功德、你的般若的功德,预备得非常好,今生就两个钟头、在七天内得无生法忍,这样或者可以。如果你没有到那个程度,你不行。但是你怎么知道前生准备得好,那很容易知道,你现在用静坐的方法一坐,你心里有没有杂念?就知道了嘛。你就知道,我一坐,心就定了。当然一开始是欲界定,那就知道你前生定的功夫栽培得不错。说我前生的智慧栽培得怎么样?那也很容易知道,你听经闻法,自己或者是阅读、或者听人讲解,很容易就明白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很容易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你前生栽培得好。如果是教义的栽培不是那么好,静坐的时候妄想还很多,你想要短时间就成就,不行,那是不可以的。这个用功修行的事情,任何人不能占便宜的,你一定要拿出来代价的,你一定要拿出来辛苦的,不能怕辛苦。所以有人说,究竟是出家修行好、在家修行好?你自己想一想好了。

所以,要修禅定,第一个条件要有「欲」,有强烈的欲望,我想要得禅定。第二,要「精进」。第三个条件是「信」。信是什么呢?就是我相信我能成就!要有信心,我相信我能有成就。如果你没有这个信心,不行。我能成就吗?我自己不相信自己有成就,那不行,你自己要有信心才可以。

「安」,你能有强烈的欲望,你又能精进地去行动,你又有很恳切的、很真实的信心,你一定会成功,就会得到了禅定,就是得到轻安乐了。这个轻安乐这句话,我们常常静坐的人,也可能没得轻安乐,但是也可能会容易明白一点。譬如说人打你,用棒子或者用拳头打你一下,会痛。我本来也不痛、也没有什么乐,但是打一下就会痛,加上了一个痛的感觉。乐也是,就是由于你静坐达到了那个程度的时候,就有殊胜的快乐在身体里面出现。

其中这件事里面有一点差别,就是佛法里边修止的方法,只是教你心里面不要动,把妄想停下来,安住在所缘境上,明静而住,只是这样子。但是其它的思想家,主张运气,这个气在身体里面动;气在身体里面动呢,会有轻安乐,会有一点乐,但是这个乐不是禅定的三昧乐,不是的。因为他的心还没有达到欲界定、未到地定,更没有达到色界定,所以那个轻安乐不是禅定的轻安乐。佛教所说的乐,是得到禅定才有轻安乐,而这个是不运气的,他不运气,他只是按照修奢摩他的方法,明静而住,由欲界定到了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开始有轻安乐。到了初禅的时候,轻安乐是更厉害、更勇猛,也名之为三昧乐。得到了三昧乐,当然对世间上的欲乐,这个心情就淡了,心情就不同了。所以是欲、精进、信、安,有欲、有精进、有信,就会得到禅定,得到禅定就有轻安乐出现,这是四个。

另外,有正念、正知、思、舍,又四个,加起来是八个。「正念」是什么呢?「正念」,就是你的心,修行禅定这个人的一念心,安住在所缘境上,一直地忆念这个所缘境,不失掉、不忘失。不失掉这个所缘境,一直是很明了地忆念这个所缘境,叫正念。如果你昏沉了,就是没有所缘境了;如果打妄想了,也没有所缘境。昏沉、掉举、散乱、不正知,就是你心里面失掉了所缘境,也就是没有正念了。如果没有正念的时候,这个时候,需要「正知」,就是你要赶快地知道,我的心失掉了所缘境,赶快把心收回来,又恢复过来,这是正知的作用。

「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知道我现在昏沉了,这时候要用这个思,就是采取行动来对付这个昏沉,这是思的作用。说我现在有掉举、有散乱了,这个正知就知道我现在是昏沉、散乱了;我要用这个思来对付这个散乱、对付这个昏沉,这时候是思的作用,思是采取行动的行动者。

「舍」,如果你的行动很合适,昏沉也对治出去了、掉举也对治出去了、散乱也对治出去了,而内心是明静而住,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动,「舍」,就不要再有事情,你就安住在那里不要动,这时候叫做舍。

用这八个方法来修禅定。欲,有强烈的愿望,「我要得定,我要得神通」,要有这种愿望,欲。精进,就是行动,不要懈怠。信、安、正念、正知、思、舍,用这八个方法,用得合适了,这个定就出现了,就成功了。得到定以后,当然最好是得到色界四禅,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在第四禅里面,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得无上菩提。大辟支佛,也可能是在第四禅。或者有的阿罗汉,也是在第四禅;有的阿罗汉是在三禅、二禅、初禅里面得阿罗汉;也有的阿罗汉在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果的。未到地定里面得阿罗汉果,没有神通,因为禅定的力量不够,没有神通。

七觉支里面这个定,应该包括这么多。或者是未到地定、或者是色界四禅,这是因人而异,有的人得了未到地定,他没得色界四禅,有的人得了、有的人没得,所以这个地方有这样的不同,里边有点不同。

得到这个定的时候,这里面说个安、定、舍,若有轻安,最低限度是未到地定,最低限度有未到地定。这个轻安乐一出现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呢?就是身体里边的麤重没有了,身体里面的麤重没有了。这个麤重怎么讲呢?我举一个例子,譬如人有病,有病的时候身体不舒服,这里痛、那里痛,感觉不好,等到看医生、或者不看医生,病好了,身体恢复正常了,这个痛都没有了,这就可以说那个痛就叫做麤重。当然这是举这个例子做个譬喻,事实上不是这样。有病的人,病好了,恢复正常的健康,这是一个对比。第二个对比呢,身体正常的健康,但是没得定,后来得定了;得定的人和没得定的人彼此的感觉,就是没得定的时候身体有麤重,得了定的人身体是不麤重的。

这个麤重究竟是什么东西?这个可以做两个解释。我们现在的人,没得定的人,我们这个身体,或者是有一百五十磅,或者是二百磅,或者是一百磅,就是这么重。若是得了色界定,或者是得到未到地定,也能有一点感觉,这个身体是如云如影似的,不感觉到有重量;他若坐在那里的时候,这个身体好像有、也好像没有,就是没有麤重,就是这样意思。就是麤劣、沉重,麤重。得到禅定以后,这个身体有若无,不是那么麤重。这个麤重和不麤重对修行有什么关系呢?有关系。有麤重的时候,这个堪能性很低很低,或者是无堪能性,你想要静坐修行,就是不舒服,不是那么合适;若是身体没有麤重,这个能力非常强,静坐的时候,这个定的境界就出现了,那是不同的。

说出一样事,譬如说是这个人,他把《法华经》背下来了;背下来了,他天天要背,但这时候就不想背,心里面不愿意背。静坐一个钟头,先静坐一小时,静坐完了,这个不愿意背经的心没有了,完全没有了,他很容易就可以背。这就是静坐有堪能性,你有修学殊胜善法的能力,叫「堪能性」,有这个能力。

说是得了禅定的人,他的身体没这个麤重了,他现在有殊胜的能力,他为大众僧做事也好,为一切众生行菩萨道也好,他能力非常强,就不同。这个时候,他想要修学殊胜的法门,他的能力非常强。譬如说我们看,你要我背经,背《心经》还可以,背《金刚经》我就感觉难;若背《法华经》、背《华严经》,「哎呀!这不可以,不可以」。但是若得了禅定的人,他没有难这个字,他要背《华严经》,很快就可以背下来,很快就能背完;不管背什么经,很快地就背下来;他的记忆力非常的强,就是堪能性非常强,就是能力非常强。我们感觉要断烦恼很难,有禅定的人断烦恼不难。断烦恼不难、得大智慧不难、有神通也不难、行菩萨道也不难,一切难的事情在他来说不难,只要肯做,他不感觉难。所以,定有堪能性。也就是有麤重的时候,就是没有定,所以有麤重就是没有堪能性;没有麤重,也就是有定,也就是有堪能性。

当然这分两种:一种是心麤重、一种是身麤重。身体和心理,心也有麤重、身也有麤重。我们没有禅定的人,心也不行,心也有问题,心里面有杂乱的妄想,要它定很难,也是麤重;身体也是不对。但是我们要有耐心,刚才说要精进,要克服这个困难,不行也要行!他慢慢、慢慢也就成功了。所以得到禅定的时候有轻安乐,也就是身有轻安、心也是轻安,就是没有麤重了,所以叫做安、定、舍。

我们再多讲一会儿,把它讲完。安、定讲完了,现在讲这个舍。「舍」是什么呢?这个舍和前面那个苦乐舍——苦受、乐受、舍受——的舍不一样。这个「舍」是什么呢?就是这个修行人他在禅定里边的境界。

禅定里面有什么境界呢?他心也不昏沉、也不散乱。我们平常没得定的人,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佛法里面称之为「不平等」,心老是不平等,不是昏沉、就是散乱,不平等。现在得到了禅定(现在说的这个人,这个人已经是圣人,这个人有禅定),他心里面也不散乱、也不昏沉;心里面有「明」,心里明明了了的,当然就是不昏沉;而又没有杂念,叫做寂「静」;明静而住,明而静、静而明,那么这就叫做「平等」。

「正直」,这个正直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明静而住的境界,一直地相续下去,没有什么变化,不会忽然间又昏沉了、又散乱了,没有这回事,这叫做正直。我们没得定的人,我们静坐,有的时候也会明静而住,也会有;但是不会很久,不是昏沉了、就是散乱了。但是这个人不是,这个人他一直地明静而住,所以叫做正直。

平等、正直、无功用住。「无功用」是什么意思呢?就不需要有什么顾虑。我们静坐的人会顾虑,心里面明静而住了,哎呀!我一会儿可能又有妄想了,我要注意,心里面要十分地谨慎,去保护这个定的境界,不可以大意的,这叫做「功用」。而这个得定的人不是,他不需要顾虑,是任运地、自然地就没有什么事,一直地是明静而住,这叫「无功用住」。

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这叫做「舍」。古代翻译的人,用这个字来形容这个境界。但是,得有漏定的人也有这个境界,现在这里是无漏定。平等、正直、无功用住,这叫做「舍」。这样子加起来,叫七觉支。

七觉支,我们再说它一个大义。念,就是把这个法门现前;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假设我们修这样的四念住,无常、无我的,把这个道理显现在心里面。然后去择、去观察,不断地这样观察,去掉一切的烦恼,去掉一切的执着,所以叫做择。但这样观察,你要精进,懈怠不可以。喜,最后成功了。轻安,这个喜是成功了,这个成功里面不但是智慧,还有禅定,禅定里面还有轻安、还有舍;这样叫七觉支。

但是七觉支里边,还有一个共同的一种功德,就是你作如是观的时候,也就是修四念住,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是苦,欲界的众生色受想行识是苦,色界天、无色界天都是苦,要厌离这个苦,要有这样的观。这个择,这个智慧的观察,要作「苦」观。其次,要观察我现在是生死凡夫,我还有爱烦恼、有见烦恼,爱烦恼、见烦恼它有力量使令我受苦。这苦从那儿来的?苦原来没有,是由自己的烦恼「集」聚而有的,这个苦是这样来的,所以要无欲、要弃舍这一切苦。达到这个灭的境界,就是离一切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受想行识,达到一切法寂灭相的境界,在这里安住不动。当然,这件事,要常常静坐的人才能够有欢喜心,我们平常不学习佛法、也不静坐的人,寂灭这个地方,有什么好呢?一定会想到这个问题。修行人要作如是观,这个圣人,佛也好、一切的辟支佛也好、大阿罗汉也好、得无生法忍的菩萨也好,他那个无分别智出现的时候,都在这里,都在诸法寂灭相这里。我也愿意到这里来!所以要作如是观,这是「灭」。最后是「道」,苦、集、灭、道。我要到那儿去,要修学戒定慧,戒定慧是灭的道路,由戒定慧的修学,才能弃舍一切苦、弃舍一切的烦恼,才能到达灭那里去,这也是择里边具足的一种观法。其实,念里面也是有的。念、择、进、喜、轻安、定、舍,都是有这样的观的。

我们一样、一样解释,当然有前后的次第;可是修行成就的时候,不是这样子,就在那一剎那都是有这些功德的,都是有。那么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知道,主要是修四念住,由四正勤的精进,加上四如意足的定的支持,那么你信、进、念、定、慧的善根就成就了,有了力量,这时候才能到七觉支、得圣道。得了圣道以后,圣道还没有圆满,要继续地修行,就是八正道;八正道修行圆满,就得阿罗汉果了、就是得了十地菩萨、到无上菩提了,就功德圆满了。

这个七觉支,包括了其它的六科,三十七道品一共是七科,它们是一回事。其中的道理也是很多很多的,就是一个四念住,里面也很多事,当然我们今天就简单地介绍这么多。若想要再进一步地多学习,《大智度论》里边的三十七道品可以读,《瑜伽师地论》里面的三十七道品也应该读,也可以学一学,那就会更圆满地认识这个法门。我这只是简单地介绍而已,就到这里,我多谢各位。

问:这里有一个问题,怎么样可以知道往生的父亲过得好不好?

答:这个问题,你念《地藏经》会知道,你多念《地藏经》,多念地藏菩萨,你向地藏菩萨请问,地藏菩萨会告诉你这件事,会知道这件事。

问:《阿含经》里面,有一段尊者均头,宣说七觉支后,因而生病痊愈,为什么因修行及说七觉支后,有治病的功德?

答:《阿含经》里面还不只这一个,还有其它的人也是,有病;有病啊,大众僧派一位比丘去问病。问病的时候(当然不像我们一般的人这种问病的方法,我们问病,就是一般的情形),他问病,就是提起来你四念住的正念:色有我、我所不?受想行识有我、我所不?他这样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不是嘴巴说的,不是;他这样问的时候,他心里作如是观,那么一次、一次地这样观,病就好了,也得圣道了,也得初果了、乃至得阿罗汉果了,就是这么回事。

其中,我们也可以这样解释,为什么病会好了呢?可以作两个解释,一个是他在有病的时候,大众僧去为他说法,说四念住的法门。说法的时候,他随说的时候,他随作如是观,一下子得初果了!得初果的时候当然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这个身体里面的四大就通了,这病痛就解除了,所以病好了;这是一个解释。第二个解释,或者说我们有什么罪业、有什么罪障,使令我们有病,但是他若是由于四念住的圣道,他在心里面努力地作如是观的话,能灭罪,能灭一切罪的,能灭罪,罪灭了,病就好了,就是这么回事。

我们现在的佛教,我认为,就是佛法学习得不够,不能够修四念住,也是弘扬的人我看也不多,也不修四念住。我们怎么办法?只有去拜大悲忏、拜梁皇忏、或者是拜万佛忏,只有这样子忏悔,去灭罪,也是能灭罪,也不是不能,也能灭罪。但是若修四念住,灭罪的力量是最大最大的!灭罪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所以他的病能好。

舍利弗尊者是个大阿罗汉,在阿罗汉的佛弟子里面,他的智慧第一。他有病,病到什么程度?不能走路!但是佛这时候,在大众僧里要说法的时候,他徒弟抬他到佛边听法,他还要来听法。若是我们有病,我告假了,我不上课了。那舍利弗尊者不是,他要到佛边来听法;听佛说法、说完了,病好了。佛在世的时候,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在《阿含经》里面,常常看见这种事,有这种事。所以修四念住,我认为非常好,是非常好的。

问:第二个问题,请解说业感缘起里的一段,有受者而无作者,于蕴相续,大乘三系对业果的安立如何不同?

答:这个业感缘起里面的一段,有受者而无作者;这个话,有受而无受者、有作而无作者,话应该是这么说。

这个受者,什么叫做受?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和色声香味触法接触了,你内心里有感受,这就是受。但是没有受者,就是没有我!我们执着有我的人,这个有我论者,说是什么是我?受者就是我、作者就是我。谁作这件事?是我作的。说受苦受乐的是谁?是我。受者是我、作者也是我。现在佛法说,有受而无受者、有作而无作者,就是观察受的时候,我不可得;观察你做事的时候,这个我也不可得!只是色受想行识在动作嘛,我不可得、受者也不可得、作者也不可得,这是观察我空的意思。

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就是身、口、意嘛。你内心里面思想,应该这样做,那么就这样做;应该那样做,就是那样做,这就是这样子嘛。不是里面有个我,成就这件事的,不是。受的时候也是,受苦的时候,也是你的色受想行识;受乐的时候,也是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可得。观察生灭变化、老病死的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一个没有老病死的、常恒住的我可得。所以有受而无受者、有作而无作者,就是修无我观的意思。

于蕴相续,于蕴相续就是你这一生一剎那剎那,无我、我所的色受想行识里你造了罪业了、或者是造了福业了,那么这个生命结束了,你的业力没有灭,又去得果报,所以于蕴相续;不是因为有我而有下一个生命的。为什么我们死掉了,没有断灭,还继续有生命的出现呢?就是因为有业力的关系。你的业力使令你又有一个新生命出现,这是这么回事,所以叫于蕴相续。

大乘三系对业果的安立如何?安立就是……,真常唯心系,这个业力是由如来藏负责的;若是唯识宗的学者,就是阿赖耶识负责的;中观的学者,也不承认有阿赖耶识、也不承认有如来藏,就是业力,业力安排你又有一个生命,这就是这么样不同。

我这样说,可能还是有疑问,相信有阿赖耶识的人,如果没有阿赖耶识,这个生死轮回没有办法安立,所以要有阿赖耶识来负责才可以,他是生死的中心,得涅槃也是从这里开始,「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都是由阿赖耶识负责。不承认有阿赖耶识的人,「不需要阿赖耶识,我造了业了,由业来得生死,就是这样就可以了」。当然这唯识的学者可以提出个问题:「没有阿赖耶识,你这个业力在什么地方呢?」就会有这个问题。

但是,中观论的学者也会提出个问题:「阿赖耶识也是有生灭的,也是剎那剎那生灭的」。那怎么办呢?一切法它要有个依止处,我们造业的时候要有个依止处,以阿赖耶识为依止。一切法是有生灭的,它的存在要有依止处,就是要有阿赖耶识;但是阿赖耶识也是有生灭的,那么怎么能作依止处呢?所以这又提出问题来。那唯识学者要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这是一样。所以这样子说呢,又来个如来藏的学者,如来藏是不生灭的,所以它是最后的依止处,所以你不必顾虑有生灭不能作依止处。所以又有一个如来藏,来解决阿赖耶识的困难。但是,相信阿赖耶识的人来说,又不承认有如来藏。所以佛法的思想,是有这样的差别。

在古代中国的大德,似乎是以如来藏为最究竟、最圆满的说法,其它的说法都是方便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这样子来解决这个难题,古代大德是这样子的。

问:请问师父,八正道中的正见,怎样才能获得?正见与四念住、七觉支有何关系?

答:正见就是七觉支里面的择,就是那个无漏的、无分别的清净的智慧,它能见到真理,是名正见,就是这个。但是这时候这个正见是初得的,初得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叫做择,在八正道里面就是正见;但是这时候要继续地修行,到佛的时候才圆满无上菩提,才是圆满。在初得的时候还没有圆满,就是这样的关系。怎么样才能获得?就是修四念住才能获得。

问:请问师父,什么叫做无生法忍?

答:这个生忍、法忍、无生法忍,这是三句话。

「生忍」,这个「生」指有情说,我们这个有情的世界,有情与有情、众生与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管是如意的、不如意的,你要忍。是合理的、是不合理的,你都要忍。就是心里面不动,不要动瞋心、也不要动贪心,那么这就叫做「生忍」。

「法忍」,就是或者天大寒大热这些事情,或者你用功修行很疲劳,这些事情都要忍,那么这叫做法忍。

「无生法忍」,是有诸法实相的智慧,观察一切众生都是不可得,观察一切法也是不可得,这个不可得简单说就是一切法空,于空法得忍,安住不动叫做忍,在一切法毕竟空、不生不灭上安住不动。怎么叫安住不动呢?你能与毕竟空、不生不灭的真理相应了,叫安住不动。别人、其它的人来触恼你,乃至到你下了地狱去,猛火触恼你,你心都不动,那叫做无生法忍。观察一切有为法都是毕竟空寂的,你心里面不为这一切有为法所动,那叫做无生法忍。

「法忍」这个字,在《智度论》上有的地方,也解释为和无生法忍相同的意思,叫做法忍,也有这样子,也有这种解释的。这叫无生法忍。

问:刚才讲的中观的看法,和如来藏的看法。

答:如来藏,什么是如来藏呢?就是我们一念烦恼心里面有佛,这一念烦恼心里面有佛性,有佛的境界。那么这里边分几个层次,譬如说是这一念心里面,有不生不灭的理性,也可以说这就是佛性。在一念烦恼心里面,有佛的无量功德庄严、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就是众生的心想里面有佛,那么这就叫做佛性,也就叫做如来藏。这个如来,藏在你的虚妄分别心里面,藏在你这个烦恼里面,所以叫做如来藏。如来藏还有其它的一些解释,但主要是这样意思。就是在凡夫的虚妄分别心,不需要经过修行,你心里面就有佛性,是这么意思,叫如来藏。但是,在中观论的学者来说,没有这回事,没有这回事情的。但是说,虚妄分别心、一切有为法都是寂灭性,中观论者是承认的。如果说寂灭性是佛性,中观论学者也承认这件事。

佛性这个地方还有分别。譬如说是《起信论》上说:「在真如的理性上,有大智慧光明义!」那么这就是佛嘛。我们凡夫……,在中观论的学者来说,色是寂灭相,色是因缘生、就是寂灭相,受想行识因缘生、就是寂灭相,但是不说这里面有一切种智。中观论学者说一切种智是要修行才能成就的,是要修行才能成就,不修行是没有这回事。这个理性,一切法毕竟空的理性,不是佛创造的、也不是阿修罗创造的、也不是天创造的,是本来有的。一切众生、一切佛、一切菩萨、一切阿罗汉,这个寂灭性是平等无差别的,这是中观学者这么说。但是在如来藏的学者来说,在这个寂灭性上就有一切种智,一切一切都是本来具足的。这个地方,中观学者是不同意,不同意。

在禅宗的语录上,有一个夹山禅师、一个定山禅师,这两个人到法常禅师那里去参学,在走路的时候,就提出这个问题。定山禅师说:「若没有佛性,就没有生死」。夹山禅师说:「若有佛性,就不应该有生死,因为有佛性就不会迷惑,不迷惑就没有生死了。所以若有佛性,为什么会迷惑呢?」这个话,我认为这个问题提出是对的。你说真如理性上有大智慧光明,那么一切众生都有真如性,他也应该有大智慧光明,为什么他颠倒迷惑呢?你怎么解释?这两个人的意见不一致;「好,我们去问法常禅师」。法常禅师是马祖的弟子,马祖也印证他开悟了。到那儿就去拜见了这位禅师以后,就提出这个问题。法常禅师说:「明天来,明天你们再来问这个问题」。那好,那么就是第二天来,这个夹山禅师就来,就问他,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法常禅师说:「亲者不问,问者不亲!」这样回答了。当然那个意思,你对于你的见地,若是特别亲切,你就不来问。或者说,你特别有信心的话,不需要问别人。如果你对这个有疑问,那么你就来问。这就看,你来问了,足见你这个问题,你的见地还是不正确,就是这样意思。

这样说呢,法常禅师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认为没有解答,这问题还没解答。别的禅师的语录,可能我孤陋寡闻,我没有看见、没看见有什么解答。但是我同意中观学者的看法,如果是真如有大智慧光明义,就不应该迷惑,那就是很圆满的佛的境界,那为什么流转生死呢?所以,一切法寂灭相,这是对的。但是像如来藏说的那样的法,一切众生都有佛的境界,这还是有问题。所以我主张《涅槃经》要学一学,《涅槃经》解答了这个问题,《大般涅槃经》解答了这个问题。但是《涅槃经》也有其它的见地,还有不同的见地,我们在其它的经论上很少看见。所以,《涅槃经》要学习一下。

若是在我们今天的佛教来说,中国传统的佛教,都是如来藏学者,是如来藏学者。而传统佛教的这些老法师们,我看多数都是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的,少数的人参话头,参话头我看也可能到弥勒内院去,可能去了,也可能还没有去。对于教义的学习,教义里面的问题,都是不了了之,就算了,就放那里不说了。那么今天的佛教,由于印顺老法师的提倡,《阿含经》开始抬头;印顺老法师赞叹中观,中观也会抬头。但是也一定是会有人提倡唯识,唯识也可能会兴盛一点。那么南传佛教也来到了中国,也会兴盛起来,也会有人学,这样子逐渐逐渐地也会有不同的变化。

有什么不同的变化?传统佛教的学者,年轻一辈的还是有,年轻一辈欢喜传统佛教还是有。这些人如果他的意志坚强,继续地学习传统佛教的思想,因为有人反对,我偏要弘扬这一个,也可能兴盛起来。但是,南传佛教的学者、中观的学者,如果是欢喜写文章的话,就可能会攻击,于是所谓打笔仗了。打笔仗的时候,大家都要打笔仗。这样子还是一样,有可能会互相地增上、会努力地学习,都兴盛起来。也可能有一方面输了,就改变思想了,向南传佛教投降了、向中观学者投降了,或者是中观学者向如来藏投降,都有可能的。那就看将来怎么样。我想,我可能看不见,你们可能会看见这件事。

有没有道理,就是看你的智慧。你的智慧从两方面来的,一个是从你修行来的,一个是从经论上的学习来的。经论不学习,智能不能来;你不修行,智慧也不能来。所以又要修行、又要学习,你可能这枝笔会很厉害,智慧是不可思议的!不可思议。你这个人的神经线,习惯了这条路,从这里来智能;但是另外的人那个神经线习惯了这条路,他也会有大智慧,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你要有法,就是一方面要修行、一方面要学习。光修行也不行、光学习也不行。所以我在推想,将来的佛教会兴盛,会兴盛起来,会兴盛,我就说到这里好了。

我今天讲的,我本来是昨天想要看几本书的。但是昨天我没时间看,我就今天午前,我看了一段,我就介绍这么多。但是不要紧,现在参考书很多,各位如果有兴趣,愿意深入地学习这一部分的佛法,参考书很多,可以去多读、多思惟,那要比听我讲的会更圆满。对于佛法的学习圆满了,你用功修行的时候,才好用,一知半解是不行的。所以要学习佛法,要多拿出点时间才好。因为我们不是出现在佛世间,你拜个阿罗汉做师父、拜佛做师父,没有关系,随时有问题可以请问。现在不是,可是现在还好,就是参考书很多,可以学习。不学习你就修行啊,你学习得不够,你修行有问题的时候,没有办法解决,所以要多学习才好。

多谢菩提学会,多谢罗晓宾居士,多谢王居士,多谢各位居士、各位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