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董群教授: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日期:2021/10/12 1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完人的追求——佛教道德漫谈 

董群

一、佛教的道德特色

对于做人的原则,不同的意识或制度形式,如法律、(世俗)道德、宗教道德,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法律强调不应做什么,是消极的善,体现出强制性的他律。道德强调应当做什么,是积极的善,体现自觉性的自律。但能否实现应当?伦理不做具体讨论。佛教道德则对消极的善和积极的善都加以重视,是自律和他律相统一,且承诺能够实现道德理想。实际上宗教道德都有这样的特点。

伦理和道德,也有一些区别,如黑格尔说,道德是主观的,伦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从另一层角度讲,道德以规范的形式存在,伦理以关系的形式体现。道德是内在的,伦理是外在的,道德与个人相关,伦理与社会相关。

作为古老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的佛教,本质上讲是觉悟的宗教。“佛”,梵语、巴利语buddha 之音译,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佛之觉,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是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菩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等,是求道、求大觉悟者,菩萨之觉,具只自觉、觉他二者,声闻、缘觉二乘也追求觉,但所达到的觉,只有自觉一义。至于凡夫,则全无觉之三层境界。

那么伦理道德对于觉悟的有什么意义呢?佛教作为解脱的宗教,觉悟的宗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要众生知道如何做人。成佛就是成人,成就完善的,有道德的人。佛教的觉悟,重要的内容在于道德境界的实现。众生对于人生、社会、自然之本质的了悟,也要通过道德认识和行为体现出来。具体体现为,人与佛应当如何?人与人应当如何?人与社会应当如何?开与神应当如何?人与自然(山河大地、植物、动物)应当如何?乃至宗教之间应当如何?


佛教明确地说明其道德特色,去恶行善净意就是佛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法句经·述佛品》)这一“七佛通戒偈”正揭示了这一意义。所谓“诸恶莫作”?指习佛人“不以修恶而得至道,皆习于善自致道迹”(《出曜经》卷二十)。所谓“众善奉行”,指“普修众善,唯自璎珞,具足众德,见恶则避,恒修其善”(同上)所谓“自净其意”,因为心为行之本,如何习佛人能够“人执志自练心意,使不乱想,如是不息,便成道根”(同上)或者就是去恶行善,“修诸善法,离诸不善法。”(《俱舍论》卷四)

那么,佛教如何解释善与恶?善恶问题是佛教伦理的基本问题,对于善恶的解释,大小乘佛教有所不同,小乘佛教强调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善,反之为恶,大乘佛教强调发扬慈悲心,利他为善,反之为恶。唯识宗讲是否顺益于(有利于)此世(现世)和他世(来世)并且最终顺益于来世的乐果为标准,“要令此、他二世顺益,方名为善。”(《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

佛教将人的行为区分为三个方面,身、口、意,相应地,善恶也有此三方面的区别,行为的善恶、语言的善恶,思想的善恶。

佛教特别提出无记的概念,它表示非善非恶,“不可记为善不善性,故名无记。”(《俱舍论》卷二)“于善、不善益损义中,不可记别,故名无记。”(《成唯识论》卷五)这不是用中道来讨论善恶,而是有一类事物的价值取向,不能记为善或恶,既不具有善的特性,也不具有恶的特性。

善的不同分析,人天教之善,如五戒善,十善,二乘人之善,以自利为目的,菩萨之善,以慈悲为核心,佛之善,圆满的善。依五位百法的分析,在心所有法(心产生的作用或现象)中,属于善的方面,就有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恶,最基本的三种,贪、嗔、痴。与五戒善相反的是五种恶,与十善相对的是十恶。依五位百法的分析,在心所有法中,属于根本烦恼(恶的一种表现)的方面,就有贪、瞋、痴、我慢、疑、恶见,属于随烦恼(从烦恼中派生出的恶)的方面,就有忿、恨、复、恼、嫉、悭、诳、谄、害、憍、无惭、无愧、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二、众生本来如何

众生本来如何,实际上要“原人”,追问人的本性,也就是禅宗常要追问的本来面目。从本性上说,人本来或先天具有清净、觉悟、智慧的本性,具有佛性。心的这种本原性状态,表现为无善无恶,所谓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但从价值的角度看,又是指向善的。佛性本身就是至善的境界,因此也可以说,众生本性为善。

众生本来清净。是为心性本净。清净一般的含义,是远离恶所产生的各种烦恼。“一切众生心性本净,性本净者,烦恼诸结不能染着。犹若虚空不可沾污。”(《大正》T13p.11.3)

众生本有佛性,包括断绝善根的一阐提人。“世间众生本有佛性,故佛性常住。”(《大正》T34p.506.1) “一切众生皆本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 ”(《大正》T39p.526.3)

一切众生本有智慧,这种智慧称“自性根本智慧”,又称无师智,自然智。依此智慧观照自心佛性。

众生本来觉悟,是为心性本觉。“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由此得为众生之本。” 《大正》T8p.837.1) “一切众生本觉。常以一觉觉诸众生。” (《大正》T9p.368.2)


三、众生实际如何

在现实生活中,众生的实际道德状况,许多人并没有达到本来状态,具体表现为染、浊、迷,陷于痛苦之中,甚至居苦而不知。处在非道德状态,违背伦理道德而不知,以为这就是当然的生活。

染,或者染污,也就是烦恼,常常和不善之法或恶法相关。浊,即不净之法,有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迷,即迷失真性,不知真理,执着于错误。

四、众生烦恼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无明。不了解人生、社会、自然的真相。特别是不了解佛法真理,愚昧无知,无明具有障覆功能,掩盖本有的清净自性、本觉之性,“一切有情本智如日,无明覆蔽忍光不现。” (《大正》T8>>p.908.2) “众生界自性清净,为彼客尘烦恼所覆。” (《大正》T3p.343.3) “有情本性清净,客尘烦恼之所覆蔽,不能悟入。” 《大正》T7p.937.1) “佛性常恒无有变易。无明覆故令诸众生不能得见。” (《大正》T12p.523.2)

五、此种原因的作用原理

无明为何能如此起作用?这就要涉及到佛教的元伦理学的一些内容。

首先是因果律。因果律的一般原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因必产生善果,称为善因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称为恶因恶果。众生由于无明而造作种种思想、语言、行为方面的恶业,此类业为因,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自作自受。

报应的时效理论,有三报论之阐明。一是现报,现世所作业,现身受报。二是生报,此生作业,来生受报。三是后报,过去作业,此生报,或未来无量生中受报。

三世论。与三报论相关的基础理论之一是三世论,即生命存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世,生命在三世中流转,相对的是肉体,永恒的是灵魂。世表示时间。

十界论。与三报论相关的基础理论之二是十界论,即生命在十种层次中升沉。十界即六道(或六凡)四圣,一地狱界,二饿鬼界,三畜生界,四修罗界,五人间界,六天界,七声闻界,八缘觉界,九菩萨界,十佛界。界表示空间。从空间的角度看,这十界是自下而上的。十界也是生命的十种存在境界。地狱界为最低层,分为八寒八热的牢狱,其中八热地狱,每一个地狱又包括16个小地狱,称眷属地狱,共136个。无间地狱又称阿鼻地狱,是八热地狱中之最底层者(无间道:无间隔地进入解脱之道)。只有犯上品之恶,五逆、十恶,才生于其中,受无穷苦。

如果不能超出六凡界,称为六道轮回(去阿修罗道称五道)。前三者称三恶道。

以十二因缘为例,可以看出在无明的作用下,众生如何流转生死,不能解脱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无明所缘之行,是“愚夫”因为无知而生起的各种世俗行为。行引起具有分别作用的“识”,一起投胎,进入“中有”或“中阴”,即人自死亡至再次受生期间之识身,从过去世走向世。识所缘的名色,即在母胎中精神(名)肉体(色)的生长。六处,指胎儿六种认识器官的成熟,即将出生。触,指婴儿出生后的童年阶段,认识器官和外境的接触,首先由触觉的产生,并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说苦、乐、不苦不乐等感受。由感受产生贪爱,人生进入青年阶段。由爱而产生执着与占有的行为(取),人生进入壮年或成年阶段。由取而产生果报之存在(有)。由此进入来生阶段,由于果报的作用,导致来世生命的再生,是为“生”,有生就有老病死。

其中构成三世两重因果。无明和行是过去世之因,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是现在世的果,爱、取、有是现在世的因,生、老死是未来世的果。


六、众生应当如何

这是讲应然问题,应当问题。伦理学就是关于应当的学问。众生应当如何呢?应当由迷转悟,由染转净。离苦得乐,超越轮回。实现道德理想。


七、能否实现道德理想

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的不同之一对于是否有此承诺。佛教伦理承诺:人能够实现佛教的道德理想。实现的标志是成佛,

理由之一,心性论的依据。本有佛性,本来觉悟,本有智慧观照自性。“本有佛性以为佛种。若无佛性。虽说一乘教及发菩提心。终不得成佛。” (《大正》T34p.506.1)

理由之二,佛性的永恒性,佛性是常。佛性只会有隐显之别,不会消失。“一切众生虽复无常而是佛性常住无变。” (《大正》T12p.562.3)“众生佛性亦尔,虽处五道受别异身,而是佛性常一无变。” (《大正》T38p.18.1)

理由之三,烦恼的相对性。烦恼有生灭,可以通过修习而消除。


八、如何实现

如何实现道德理想之境,做一个有道德的高尚的人?这就涉及到佛教伦理中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修行论。最基本的是信解行证,进一步可以再从两个层面说明,一是小乘的层面,修习三学,对于大乘佛教,修习四摄和六度,体现慈悲济世的大乘伦理精神。


信解行证,信乐佛法,了解佛法,身体力行,证悟其果。

三学的方法,持戒、禅定、智慧。

大乘四摄与六度的方法。四摄,一布施摄。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我受道也。二爱语摄。谓随众生根性而善言慰喻,使因是生亲爱之心,依附我受道也。三利行摄。谓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使由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也。四同事摄。谓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使同其所作沾利益,由是受道也。

六度,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


九、美德体系

佛教伦理也是一种美德伦理。美德主要是一种私德,对于个人德性的培养。

最基本的美德:五戒善,在家男女应受持的五种制戒。即不杀生戒、不偷盗戒、不邪淫戒、不妄语戒、不饮酒戒。

更深层次的美德: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业)、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语业)、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意业)

以空观为基础的美德:无我,利他。作为空观的无我和作为美德的无我。

以佛性为基础的美德:平等。众生平等。

以利他为基础的的美德:慈悲,与乐曰慈,拔苦曰悲。

戒律中倡导的美德。小乘戒分为两大部分,止持戒和作持戒,以止持戒防非制恶,诸恶莫作,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都属此戒;以作持戒劝善,众善奉行,二十犍度属于此戒。


十、社会伦理

美德伦理更多地注重的是个人的私德,但社会的存在要求人们有一种公德,佛教伦理也是一种社会伦理,对于社会生活,提出相应的道德准则。

经济伦理:守法、节俭(少欲知足的消费观)、物质财富不是目的。

政治伦理:平等、民主、非暴力等。


家庭道德:孝、报父母恩、慈养、教育、贞节、惜缘。

职业道德:精进,敬业,不懈怠。

文化道德:提倡先进文化。

生态伦理:缘起性空为基础的深层生态观。

生命伦理:尊重生命,提升生命价值。


十一、觉悟之境

人们实现了道德理想之后,如何来描述这一境界,如何百尽竿头更进步?从人的觉悟过程来说,这里的觉悟是一种究竟觉,人本来具有觉悟的本性,称本觉,但实际上处于不觉状态,经过修行,由始觉而过到根本性觉悟,是究竟觉。

这种境界,也是道德审美之境,体现为法喜禅悦。又是道德自由之境,任运自然。

但达到此境之后,还应当回向众生,这一回向,有“觉他”的意义,最后才能达到觉行圆满,这才是佛教伦理的最高境界。

这一境界的圆满实现,也就是人间净土。

结语:佛教伦理的基本原则(人本、平等、慈悲、利他等)和普世意义,佛教伦理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相适应。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董群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董群教授)  

 董群教授:从慧能禅学看禅宗的内在超越性 

 董群教授:论华严禅在佛学和理学之间的中介作用 

 董群教授: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 

 董群教授:佛教对“文明对话”的历史经验 

 董群教授:宗密年谱简编 

 董群教授:佛教伦理的慈悲精神及其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董群教授:简论中国佛教伦理对国民伦理精神的积极意义 

 董群教授: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 

 董群教授:华严宗十重唯识观略述 

 董群教授:从目录学角度看佛教 

 董群教授:道宣所揭示的──中国佛教之禅观 

 董群教授:沟通与对话略谈中国佛教发展的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