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三科?


   日期:2021/9/15 13: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三科?

“三科”是佛教对世界物质和精神现象的分析与概括。“科”是科目、类别的意思,三科就是三大类别,分别是蕴、处、界,也叫做阴、入、界,具体来说就是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1.五蕴,梵文作Pancaskandha,意为五种类别,或五种积聚。这是佛教对一切有为法(指处于相互联系、生灭变化中的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蕴,积聚、类别的意思;也作“阴”,荫覆之义;又作“众”,众多和聚之义。五蕴的具体内容如下。

色蕴:大致相当于物质现象,但并不完全如此。佛教所说的色法,泛指一切有质碍的事物现象;色有“变”与“碍”两种基本特征。由有变碍的色法相聚而形成的一切物体,就构成了色蕴。它包括地、水、火、风“四大”和由四大所组成的“五根”、“五境”和“无表色”。无表色指依身、口、意发动的善恶之业,生于身内的一种无形的色法。

受蕴:即感受,指在外界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感受。一般分为“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不同的感受。

想蕴:相当于知觉或表象,也属于精神方面的作用。人们通过对外境的接触而取颜色、形状等种种相,并形成种种名言概念,即为想蕴。

行蕴:相当于意志和行动,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佛教所说的行,大致有“迁流”和“造作”的意思。迁流即变化,前念灭,后念起,念念不断,刹那生灭;造作主要指“思”,也就是思维、思量、思考等心理活动,这些活动,使心发起造作的功用,趋向于善恶。

识蕴:识有“了别”的意思,识蕴即指意识或认识作用。小乘佛教一般讲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大乘佛教则在六识之外再加上“末那识”和“阿梨耶识”,共称八识。

五蕴中,色蕴相当于物质现象,受、想、行、识四蕴基本上都属于精神现象,从感觉到知觉,从认识到思维,由浅入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识体系。在佛教义理中,五蕴还有广狭二义。狭义的五蕴为现实之人的代称,广义的五蕴则指一切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总和,是佛教全部教义分析研究的基本对象。一般而言,小乘佛教偏重前者,大乘佛教则偏重后者。小乘佛教大都通过分析五蕴而强调“人无我”,即认为人是五蕴的和合,唯有假名,而无实体。将五蕴和合之假“我”执为实有,正是诸苦的根源。大乘佛教则一般通过分析五蕴,在强调五蕴和合的人“无我”的同时,否认五蕴本身的真实性,从而进一步强调万法皆空。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所言:“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对五蕴的解释,也是佛教各派确立自己思想体系的重要依据。在佛教看来,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创造者和主宰者,宇宙万物与芸芸众生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而成的,因而由五蕴组成的事物和生命都处于变动不居之中,没有恒常的自我,其本性都是空。五蕴以色为始,以识为终。色为物质,识为意识,主观与客观、物质和精神成为世界和人身的两大构成。人生之所以是苦,就是因为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而有人的结果。人是物质与精神,身与心的统一体。当识与色相合,就会与取联系在一起,产生固执的贪爱和欲望,生起苦、乐或不苦不乐等感受,并由此感受而产生相应的知觉,形成喜欢或厌恶的心理,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造下种种善恶之业,依业受报而有轮回之苦。佛教特别强调,“知诸我名,唯召蕴相续”,“由我执力,诸烦恼生”,即五蕴和合而有人身,人执著于自身,就会产生诸烦恼,因此,五蕴之苦是一切痛苦的会聚,这就是“五蕴盛苦”。佛教的各种理论学说就是从五蕴入手来说明人生痛苦的原因,探讨脱离人生苦海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特色的解脱理论的。

2.十二处,梵文作dvadasayatanani,“处”,旧译也作“入”,有生长、培育的意思。根据《大乘广五蕴论》的说法,诸识生长门是处义。诸识生长,内依诸根,外依诸境,根境相涉,所以“处”就包括了根与境两个方面。具体指内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和外六境,即色、声、香、味、触、法,总称“十二处”。六根是能生之意,眼等诸根能够产生和增长眼等诸识,因此成为根。佛教所说的根有二义,一为“扶尘根”,即通常所见之眼等生理器官,肉体器官本身没有获取外境、产生认识的功能,只能扶助正根对外界事物产生认识;二为“胜义根”,又名“净色根”、“正根”,其体是由清净精微的四大种所构成,非肉眼能见,有点儿类似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系统。前五根由色组成,故为色根。第六意根由心所依,能生心法,故为无色根。意根主要引发意识的作用,也为前五根所相应的五识所依,因而意根是六识所共依。六根概括了众生身、心两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的“六根清净”就是以六根为众生身心的全体来讲的。“六境”,指六根所对之外境,即认识的对象。佛教认为,六境犹如尘埃能污染人的情识,故称六尘;能引人迷妄,又称六妄;能令善衰灭,又称六衰;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故又称六贼。

3.十八界,梵文作Attharasadhatuyo,指能发生认识功能的“六根”,作为认识对象的“六境”,以及由此而生起的“六识”的合称。界,为种类、种族义。十八界是以人的认识为中心对世界一切现象所作的分类,它包含人的“能依之识”、“所依之根”和“所缘之境”等十八种自性各不相同的法。

为什么佛教要立三科的名目来概括一切法呢?佛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众生了解宇宙的真相,从而解脱生死与轮回,因此,佛教,特别是原始佛教回避任何与解脱无关的,对修行与证悟没有帮助的哲学思辨问题,而只对当下存在于时空中的、人们可以经验到的现象加以分析与概括。这就是佛教立“三科”的由来。佛教出于教化众生的目的将现象界的一切法拣别为“三科”,帮助人们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自我与自我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从而破除“我执”,以了悟“无我”之理。具体来说,佛陀依据众生愚痴的差别,为愚心所者,细别心所法而说五蕴;为愚于色法者,细别色法而说十二处;为愚于色、心二法者,细别色、心二法而说十八界。依据众生根器的利钝,为利根者说五蕴,为中根者说十二处,为钝根者说十八界。依众生乐欲的不同,为欲略者说五蕴,为欲中者说十二处,为欲广者说十八界。其目的都是一个,即破除对一切法的执著,从而最终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洪修平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洪修平教授)  

 洪修平教授: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洪修平教授: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洪修平教授: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 

 洪修平教授:小乘禅数之学略述 

 洪修平教授: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洪修平教授: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教授: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 

 洪修平教授:略论南岳怀让——马祖禅法的主要特色 

 洪修平教授: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 

 洪修平教授: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洪修平教授: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