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洪修平教授:什么是三学?


   日期:2021/9/3 17: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三学?

三学通常被认为是对早期佛教修持的全部内容的概括。三学,梵文Trisiksa的意译,即戒学、定学和慧学。前面提到的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等“八正道”,可以归纳为三学的内容。正语、正业、正命三者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志为慧学,就修学佛法的基本态度和要求而言,方便通策戒、定、慧。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东晋名僧道安总结为“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慧者,齐药病之妙医也。”其中尤以定、慧关系更为密切,慧远认为:“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当然,禅智皆以严持戒律为前提,在家出家均以戒为修行的基础。可以说,戒、定、慧三学从不同的方面概括了佛教的全部内容。

1.戒是佛法之总门,定慧二学之基础。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就反复强调“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圆寂时咐嘱弟子们要“以戒为师”。在佛教中,戒、律经常连用,泛指佛教为出家、在家信徒制定的一切戒规,可以说是佛教徒防非止恶以确保正行的法律。佛教之所以能流传数千年而至今不绝,并在现代社会中传播不息,与戒律的作用是分不开的。严格地讲,戒与律在佛教中是有一定区别的。戒,原为佛陀在世时,举外道的非行来教诫信徒,故其适用于出家和不出家的所有信众。作为为出家和在家信徒制定的戒规,随着佛教的发展,其条款也逐渐增多,从五戒、八戒、十戒,直到二百五十戒、三百四十八戒等,它涉及信徒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众多戒条中,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最基本的戒条,它是佛门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必须遵守的基本戒条。佛教的戒条一般又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止持戒为防非止恶的各种戒,例如“五戒”、“十戒”等;作持戒为奉行众善的戒,如“二十犍度”等。律与戒不同,据佛典中说,律是专为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所制定的禁戒,一般在家信徒不得闻知。在佛典经、律、论三藏中,在家信徒“得闻二藏,谓论及经,毗奈耶教是出家轨式,俗不合闻。”佛陀在世时,于修道生活中,针对实际具体的需要而制定规范,这叫做随犯随制(随缘制戒)。佛弟子之出家众如犯恶行,佛陀则必教诫:今后同样之行为不可再犯,如再犯,则处罚。故律必附有处罚之规定。律是专门针对出家众而制定的,是被动的,故与戒应有所区别。

佛教的戒律是建立在因果报应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具体到要求信徒在修行生活中,为了保证信仰的纯洁性和最终获得解脱,在某时、某地应该说什么,应该做什么,或不能说什么,不能做什么,这种不断地为善去恶、改邪归正的持戒过程,就是逐渐超脱生死轮回获得解脱的过程。戒律在梵文中虽有多义,但从根本上说,其精神是相通的,即都是要修习佛法者清净自心,为善去恶。戒律作为佛教经、律、论三藏之一,戒、定、慧三学之首,在佛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说“戒为无上菩提本”。'

2.定,即禅定,是梵文Sam丘dhi的意译,音译作“三昧”或“三摩地”等。《俱舍论》卷四将它定义为“心一境性”,即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乱。“定”的含义比较宽泛,一切息虑凝心之法都可称为定。佛教认为,由定可以发慧,即通过修定可以获得正确观悟宇宙人生本质的智慧。在这个意义上,“定”也被译为“止”,“慧”则可译为“观”。僧肇在《注维摩经》中说:“系心于缘谓之止,分别深达谓之观。止观,助涅槃之要法。”由于依“止”而有“观”,真观必寂然,故佛教中常常“止观”并举,意与“定慧”相近,谓依“智慧”而“摄心人定”,又依“定”而观悟佛教真理。

在佛教中,定又往往与“禅”连用表达更广泛的意义。禅,为梵文Dhyana音译“禅那”之略称,意译为“静虑”,即静心思虑。在佛教中,禅的本义大致有二:一是心注一境,使纷乱的心绪意念宁静下来,此与止或定相近;二是正确地审视思虑,如实地了知宇宙人生的真谛,此与观或慧相近。由于“定”的主要特征是“静心”、“息虑”,而“禅”则还包括了在静心息虑基础上的“正审思虑”,具有一定的观想内容,具有“如实了知”的慧观作用,因此,佛教所说的“禅”在一定意义上包含了定与慧这两方面的内容。《俱舍论》卷二十八中说:“诸等持内,唯此摄支,止观俱行,最能审虑。”这里的“等持”,是“定”的意译之一,唯此的“此”,指的就是“静虑”,即禅。意思就是说,唯有“禅”这一种“定”才同时包括了止与观两方面的修行。虽然“禅”与“定”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但在佛教的实际使用中,两者却并不总是非常严格地限定于它们的本义,而是经常地泛指静心观想一类的宗教修习活动。在更多的场合,特别是在中国佛教中,禅与定往往合称为“禅定”,用以表示通过精神集中、观想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或功德的思维修习活动,含义更为广泛,其作用被抬到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中国影响深远的禅宗,更主张以“禅定”来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禅定作为小乘“三学”和大乘“六度”之一,在佛教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3.慧,即佛教的智慧,这是佛教全部修行的目标。所谓“由定发慧”,说明修行禅定的目的也就在获取智慧。因为在佛教中,获得了智慧,也就实现了解脱。若细加分别,智与慧在佛教中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智,梵文为Jndna,音译作阁那、若那,意为于事理能决断,指由修习佛理所获得的辨别现象、判断是非、评判善恶的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因人修习佛理的水平不同而有高下之分。在佛教中,智分为有漏智和无漏智,根本智和后得智,以及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乃至佛智等,故有“如来四智”、“菩萨五智”和“十智”、“二十智”等不同的说法。例如,法相唯识学认为,凡夫有八识,至“如来”地则分别转为四智:第八识转为“大圆镜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则转为“成所作智”。佛智也称“圣智”,它并不是凡夫俗子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那种认识佛教称之为“俗智”,也称为“识”。在佛教中,智与识是对立的,因而只有佛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智”。智,在佛智的意义上,就与“慧”相通。

慧,梵文为Mati,音译作末底、摩提,指通达事理、决断疑念、取得决断性认识而把握真谛的那种精神作用。慧有“有漏慧”与“无漏慧”两种。前者与烦恼法有不可脱离、相互影响的关系,属于“智”的性质。后者也称圣慧,又分三种:由闻法而来之慧,称做闻慧;由思考而来之慧,称做思慧;由修行而来之慧,称做修慧;合称闻、思、修三慧。在佛教中,慧笋非一般所谓的知识或智慧,而是特指圣者所具有的一种观照能力,特指能观照万法性空的“般若”智慧。《成唯识论述记》中说:“所谓末底,是慧异名,与般若无别体。”只有般若这种无上智慧,才是佛教所说的智慧。可见,在佛教中,决断日智,简择日慧,或知俗谛日智,照真谛日慧,两者有所不同而又紧密相连。

佛教智慧与世俗知识的不同,在于世俗一般的知识是以感性知识为基础,并根据已有的知识而遵循一定的逻辑程序推导出新的知识,而佛教的智慧则可以摒弃感官及世俗的思考规则,超越一般的逻辑顺序,通过调控心理意识,直契人心本源和宇宙实相。《阿差末菩萨经》中说佛教智慧具有“若无所受,亦无希望,心不怀念,无所慕乐,志不望报”的特点。由于佛教认为“智慧”能洗众生烦恼之垢,故将智慧譬之为水而称“智慧水”;能断烦恼、绝生死之绊犹如利剑,被喻为“智慧剑”;能破愚痴之暗,故称“智慧灯”;能烧烦恼之薪,故称“智慧火”。此外,在佛门中还有“智慧箭”、“智慧海”、“智慧云”、“智慧风”等等不同的说法。

佛教解脱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慧解脱。佛陀之所以被称为佛陀,就在于他证得了智慧,成为觉悟者。随着佛教各种理论的发展,佛教对智慧也作了各种各样的分类,有的分类甚至多达数百种。大小乘佛教对智慧的解释与追求也不尽相同,但“依定发慧,依慧证理断惑”,仍是大小乘佛教共修的重要内容。“慧解脱”成为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总而言之,戒、定、慧三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也概括了学佛者修持的全部内容。戒是修行佛法的基础和入门的准备,只有通过戒,才能深入佛法的核心。禅定是生起智慧的修行,不修定,智慧无由得起。智慧是断除烦恼的关键、获得解脱的根本和救度众生的凭据,是修行的最终目的。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大乘佛教将重偏自我修学的戒、定、慧三学扩大为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的以自利利他为特点的“六度”。

(摘自《佛学问答》洪修平、许颖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洪修平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洪修平教授)  

 洪修平教授: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 

 洪修平教授: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 

 洪修平教授: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洪修平教授: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 

 洪修平教授:小乘禅数之学略述 

 洪修平教授:隋唐儒佛道三教关系及其学术影响 

 洪修平教授: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 

 洪修平教授: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 

 洪修平教授:略论南岳怀让——马祖禅法的主要特色 

 洪修平教授: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 

 洪修平教授: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 

 洪修平教授: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