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林国良教授:唯识学存在论及若干难题评析


   日期:2021/9/1 2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唯识学存在论及若干难题评析

林国良

本文讨论唯识学关于众生身心及世界(即精神与物质现象)的存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这里的众生是个包括六凡四圣等十界众生的广义概念[1]。

佛教存在论的出发点就是众生存在的永恒性。佛教认为,众生是无始来一直存在着的,并将永远存在下去。当然,十界众生的身心状况完全不同。而唯识学的根本观点是“万法唯识”,即众生的根身(感知机能及其所依之身体)和器世间(物质世界)都由识变现。本文即就众生的心识、根身、器世间的存在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其中的若干难题,分别进行论述和探讨。

一、诸识的现种熏生与第八识自种的由来

精神现象,佛教称为心法。唯识学又将心法分为识与心所,《大乘百法明门论》确定共有八个识与五十一个心所。关于八识与五十一心所的相互关系,唯识学认为,八识非一非异,心所与识非一非异。

首先,关于八识非一非异的原因,《成唯识论》作过论述[2],本文侧重从存在论角度进行探讨。

佛教认为,一切有为法都刹那生灭,所以,八识与心所也应刹那生灭。然而诸识与心所如何能灭了又生?唯识学认为,那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种子。诸识与心所都是现行,现行由种子生起,生成的现行又同时熏[3]成自种。因此,八识及其相应心所的存在方式,就是种子生现行,现行又同时熏成种子,如此刹那生灭,又持续不断。

所有种子都储存在第八识中,所以,第八识在一切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根本识。所有种子都在第八识中,那么是否能说:一切法都在第八识中?例如,能否说:前七识及其相应心所也都在第八识中?若非如此。

唯识学有心识(包括心所)结构说,以比较简略的“三分说”为例,识可分为相分、见分、自证分。其中,相分是识自变的认识对象,见分是识的认识作用,自证分则是识自体。相分和见分都由自证分变现。

以此结构来分析第八识,其他法若存在于其中,就只能存在于第八识的相分中。唯识学认为,第八识的相分中有三类境(即对象):种子、根身和器世间,但没有(现行)前七识及其相应心所。为什么前七识(及相应心所)不在第八识中?这涉及到诸识的作用。就前六识来说,五识加上第六识的配合,能认识物质世界。而如果六识都在第八识中,作为第八识的相分,那么它们就只是第八识的认识对象(相分就是见分的认识对象),而不能发挥独立的认识作用。所以,前七识必须独立于第八识而存在[4]。

此外,前七识也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各有各的独立作用。例如,前五识能认识物质世界(物质世界也在第八识相分中,所谓“唯识无境”),第六意识能认识自己和他人、身心内外、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法,第七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认识对象而生起我执,这就是唯识学所说的诸识“行相各异”,由此而说“八识非一”。但前七识(及相应心所)的种子又都在第八识中,有为法的种子被认为是由第八识变现,故一切法的“根”都在第八识中,由此又可说“八识非异”。故“八识非一非异”。

其次,关于心所与识非一非异[5],心所全称是“心所有法”,即其从属于心识,不能独立活动,必须待识生起,方随之生起。心所能起认识功能和各种心理功能,只是须与识配合,与识共同实现各种认识功能和心理功能。这是心所与识“非异”之处。但心所有自己的种子,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功能和心理功能,所以也与识“非一”。故心所与诸识“非一非异”。

但进而要提出的一个问题是:第八识自己的种子由何而来?或许有人粗看之下,觉得不成问题,第八识的种子生起现行,现行应当同时熏成种子,故而仍遵循现种熏生模式。但从唯识学来看,此结论不能成立。因为,唯识学区分了能熏与所熏,在八识中,前七识是能熏,而第八识只是所熏[6],这决定了第八识不能熏成自己的种子。

那么,第八识自种由何而来?护法、玄奘一系的成熟的有相唯识理论体系,能够为第八识种子的由来提供一个解答,那就是见相不同种理论。在此理论中,相分和见分,可以同种,也可以不同种。(据“三分说”或“四分说”,见分和自证分总是同种。因此,见相同种或不同种,就是相分与自证分同种或不同种。)如独散意识的相分和见分同种,即独散意识由自种生起,现行意识即变现出见分和相分,此时的相分没有独立种子,与见分同种,即都由自证分种子生起。而五识和第七识的相分,都有独立种子。因为五识缘五境,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五境和第八识都是实法,故五识相分和第七识相分也都由自种生起。

见相不同种理论,又深化了现种熏生模式。依此理论,可提出见分熏和相分熏两个概念[7]。见分熏就是前七识的现行生起,其自证分变现出见分,见分同时熏成自种,而见分与自证分、证自证分同种,所以,见分熏实质是熏成了自证分的种子。相分熏是前七识的现行生起时,其自证分变现出相分(此相分实际上也是由自种生起),此相分同时熏成自种和本质种(五识相分的本质就是五境,第七识相分的本质就是第八识见分)。故相分既是由自证分变现,也是由自种生起。

由此来看现行如何熏成自种?前七识现行是由其自证分生起,生起的同时又依见分熏而形成见分种,而见分种就是自证分种。先前的现行与种子的相熏相生,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至此,现种熏生有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机制。

再来看第八识种子的由来。第七识的现行也有见分熏和相分熏,其见分熏生成第七识自种(即见分和自证分的种子);而其相分熏则生成相分种和本质种。如上所说,第七识的本质是第八识见分,所以相分熏形成的本质种就是第八识见分的种子,也就是第八识自证分的种子。这就是第八识种子的由来。

二、众生器世间的自变与共变

如上所说,唯识学认为,器世间(物质世界)存在于众生第八识的相分中;此外,唯识学又指出,器世间是众生各自变现,其要点有二:一是自变,二是由共相种子变现。

关于自变,《成唯识论》指出:各地众生各自变现各地的器世间。具体地说,器世间存在于欲界和色界四禅天共五地中。众生某一世生到欲界,则自己变出欲界的器世间,不变色界四禅天的四种器世间。如下一世生到了色界初禅天,则自己变出初禅天的器世间,不再变出欲界的器世间,也不变色界其余三禅天的器世间[8]。这体现了唯识学的“自变自受用”的原则,即众生变现器世间是为了支持自己的物质身[9],如不能为自己的物质身提供支持和受用,则不去变现。如欲界的物质身粗劣,相应的器世间也粗劣,此时若变现极为精细的色界器世间,就完全无用。相反,色界四禅的物质身,一地比一地精细,此时再变出欲界器世间也完全无用。

所谓由共相种子变现,即众生虽是各自变现器世间,但所变相似,就像同一个世界。唯识学对此举例,就像一间房中有许许多多灯同时点亮,所有的灯光交织在一起,根本就分不清哪盏灯放出哪道光。众生变现器世间也是如此。

关于自变与由共相种子变现两者的关系,实际上,由共相种子变现,仍是自变。即众生由自己第八识中的共相种子变现出各自的器世间,或者说,每一众生的器世间,都是由他自己变现的,而不是由他人变现的。

进而探讨,共相种子由何而来?应该说,来自共业(即众生共同的业,但实际还是由众生各自所造),共业熏成的种子称为共相种子,共相种子生起的器世间,使众生各自变现的器世间具有共同的形象。因而,共相是由共业决定。

但还应看到,共业是个可变因素。众生不断在造新业,新业会使原先的共业不断变化,共相也会随之变化。例如,一片树林,原先众生变现的都是那样的形象;其后树林被砍去一棵树,这是新业所致,但新业改变了共业,因而改变了共相,其后众生变现的都是那少了一棵树的树林的形象。乃至整片树林被砍去时,共相完全改变,树林的共相完全消失。像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那样的共相,在古代社会是不可能被人力改变的,到了现代,也都可能被人力改变。例如人类登月,将月亮撞出一个大坑,这就是少数人的新业改变人类的共业,因此而改变了原先月亮的共相。

新业改变共业和共相有没有理论依据呢?第八识的疏所缘缘的理论或可解答此问题。

《成唯识论》卷七指出:“自、他身、土,可互受用;他所变者,为自质故。”[10]《述记》卷十四说:“自身、他身,自土、他土,可互受用故,须仗他变……互相受用,即以他所变为己第八之质。”[11]在另一处,《述记》指出:“其第八品,此疏所缘缘,若因、若果,有无不定。因中变他依处,可受用故,不变他根及种,不可受用故,及死后无故。”[12]

其中涉及到根身的内容,下文再讨论,此处先讨论“自土”与“他土”的关系。“自土”即自己变现的器世间,“他土”即他人变现的器世间。“自土……须仗他变”,“以他所变为己第八之质”。即自己的第八识要变现器世间,还须依仗他人变现的器世间作为本质。但为什么是这样呢?这需要放眼于更大的背景下才能理解。 

按佛教的众生观来说,众生是无量的,三界九地每地都有众生。就某一众生而言,当一期生命结束后,下一期生命生到某一界地,如从色界初禅到欲界,此时欲界已有无量众生,每一众生都变现出各自的器世间,虽是各变各的,但由于所变相似而形成了一个共同的世界。初生此界的众生,其第八识外有这样一个共同世界,第八识就以此为本质,生成了自己相分中的器世间,故而此器世间与其他众生变现的器世间形象相似,所以也与其他众生的器世间一起形成了共同的世界。

进而,当某一(或一部分)众生改变了器世间的某一部分,这是新业,但新业改变了共业和共相,器世间有了改变,其他众生第八识以此为本质,下一刹那生起的相分中的器世间,也都是改变后的器世间,如上述例子所说。

由此也可解释:器世间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成住坏空之转变,而此转变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众生的共业,此共业由众生新业而不断变化,此不断变化的共业导致了器世间的成住坏空。

三、众生根身的自变与共变

此处的“根身”,“根”指五根,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五净色根;“身”指五净色根的“所依处”,即由五浮尘根和合而成的身体。唯识学中,净色根是指具有感觉能力的、精细而不可见之物质,浮尘根则指构成感觉器官的粗显物质。浮尘根是可见的,但没有感觉能力,就像耳廓等;净色根是无形而不可见的,是真正的感觉能力之所在。

唯识学认为,净色根是众生自变的,浮尘根是众生共变的”,此处遵循的原则,依然是“自变自受用”。即如果不能受用,则众生不必变现。如他人的感觉能力属他人,自己变出则无用;自己变出的是自己的感觉能力,他人变出自己的感觉能力也无用。

先看浮尘根是共变的问题。共变就意味着能共同受用,但说其他众生的身体能共同受用,这又怎么理解呢?实际上,吃动物肉就是在受用其他动物的身体。既然自己能吃动物的肉,那么此肉就也应是自变的,即“自变自受用”。所以,动物的身体,既是该动物自变的,也是其他众生共变的。那么,人身呢?野蛮时代或饥荒时期,吃人肉的情况也有发生。而现代医学的人体器官移植,更表明人体也是可以共同受用的。最后,《成唯识论》中还举了人死后尸体还存在的例子。即某人死后,可能已从欲界到了色界,但他的尸体犹存,此时他的第八识已离开了欲界,不再变现欲界身,为什么他的尸体仍能存在?这是因为其他众生仍在变现该人的身体。

根本上说,一众生变现其他众生身体,与变现器世间(即变现出石头、泥土等),没有什么两样:变现的都是物质,变现的作用是为了依止或受用。

再讨论净色根属自变问题。现代流行的一种说法,净色根就是神经系统,这是因为,现代科学认为感知能力来自于神经系统,许多唯识研究者据此认为,神经系统是净色根。但此观点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净色根还有其他特点,如:无形而不可见;而神经在解剖后是可见的,这不符合净色根的特征。当然,关于这点,还是可以作出辩解,如:神经在不解剖时是肉眼不可见的,似乎也说得过去。但更重要的是那条根本原则:“自变自受用。”现代医学中,神经已可移植,即成为共同受用之物。由此而来的逻辑结论:或者,神经系统还不是净色根,净色根是比神经系统更微细的物质性存在;或着,神经系统是净色根,唯识学关于净色根“自变自受用”的原则不能成立,或须修改。

然而,唯识学的“自变自受用”原则能否修改或否定呢?笔者认为,“自变自受用”原则实际是传统佛教“自作自受”和唯识学的“唯识无境”两原则结合的产物。“自作自受”是说,众生现在所遭遇的一切景况,都是以前自己所造业的果报。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而业报有正报和依报。正报就是自己这一世的身心,依报就是这一世所处的器世间。小乘认为,器世间是客观而独立地存在着的,众生由于过去世的业力,这一世进入了相应的器世间而获得善报或恶报;同样道理,众生由于过去世的业力,这一世获得了相应的或美或丑、或健全或有缺陷的身体。而唯识学的根本原则是“唯识无境”,不承认有外部客观而独立的器世间存在,但众生第八识中有欲界和色界诸地器世间的种子存在,过去世的业力决定了此世的异熟果,即某界某地的器世间种子在这一世中现行;同样,也由过去世业力的成熟,第八识中五根的种子在这一世中或健全或残缺地现行。因此,正报和依报全由“自变”而“自受用”。

器世间和根身若非“自变”,就会产生两个问题。一、如上所说,器世间等是客观而独立地存在着,或者说,有一个客观的、独立存在的公共世界,但这就违背了“唯识无境”的原则,不是唯识学所能接受的。二、不违“唯识无境”的原则,但认为器世间等是“共变”而非“自变”,这是否可行呢?实际上,这就违背了“自作自受用”的原则。以根身为例,凭什么由他人变出你或健全或残缺的身体(指五净色根)呢?本来,众生的五净色根状况是由他自己过去的业力决定的,现在,如果不由“自变”,而由“共变”(否定了“自变”的“共变”,实际上是“他变”),那不等于说这一世的五根不由自己过去的业力决定了?

由此看来,“自变自受用”所赖以成立的两个基础,一个是唯识学的根本原则(“唯识无境”),一个是佛教的根本原则(“自作自受”),因此都是不能放弃、不容否定的,所以,“自变自受用”原则也是不能放弃、不容否定的。而如果坚持此原则,那么,神经系统就不应该被视为净色根。

四、心识的连续性

心识的连续性问题包括:凡夫位一期生命中的心识的连续性,凡夫位由上一期生命到下一期生命之间心识的连续性,凡夫见道时心识的连续性,成佛时心识的连续性等。

凡夫在一期生命中,首先是第八识具有连续性,虽是刹那生灭,但任运(即自然而无条件地)生起。第八识具有保持种子、根身和器世间的功能,所以第八识的连续性,保证了种子、根身和器世间在一期生命中的连续性。第八识的俱有依是第七识,因此,第七识也能连续不断地灭后又起。前六识则是随缘而起,即具备了足够的条件后生起,不具有连续性。

凡夫在一期生命向下一期生命过渡的时期,称为“中阴”。“中阴”境中,第八识和第七识依然连续生起。其中,第八识保持了一切种子,由此而保存了一切业力。“中阴”境有精细的物质身。“中阴”境中前六识也能生起,也就是说,“中阴”境中也有感知和思维能力,如能看到和听到亲人的悲伤和啼哭等。

修道人由凡人圣的转折点是见道。大乘见道是五分别智证真如,一般都说,见道时一无所见、一无所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见道时识也根本不存在了?并非,因为第八识不可能中断。据理分析,初地菩萨虽因见道而人圣位,但第八识的阿赖耶识性质和异熟识性质并无消除。见道虽断分别二障,但俱生二障并无断除。因此,众生由凡夫登地,仍由第八识保持其本有的无漏种子、一大阿僧祗劫修行所得的无量功德种子,还有俱生二障种子,等等。因此,在见道之时,第八识不可能断灭。因为如果第八识断灭,则一切法的种子也将断灭,则人初地后第八识及一切法都不能再生起;若再生起,则属无因而起。因此,第八识在见道前后必须是连续的,当然是以刹那生灭方式延续不断。第八识不断灭,则第七识也不断灭,因为第七识也是连续不断地生起的。

但既然见道时第八识、第七识等仍在,为何见道时是一无所见,并不见识?

《显扬圣教论》卷二十说:“复有三种无所得义:一有性无所得,二彼体无所得,三不显现无所得。无所得者,推求诸法不见自性,非一切种都无所得。然于遍计所执自性无所得时,亦不观彼依他自相。””

见道时的“无所得”,正是上述“遍计所执自性无所得”。而此时“不观彼依他起自相”,圆测的《解深密经疏》(卷二十四)对此的解释为:“由不观故,依他不现。”[15]这就是说,见道时,依他起性仍在,但不是五分别智所观的对象,五分别智只观真如,故依他起性不显现。

这一解释与中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指出,在中观内部对世间法的遮破中,有的遮破太狭,有的遮破太过。其中,有些中观人认为,在作胜义谛的观察中,无有一法成立,所以,一切世间法都是没有的。宗喀巴大师将这种观点称为“遮破太过”。

宗喀巴认为,世间法虽无自性,但不能说没有。世间法是无自性的有,即其存在是无自性的存在。至于在胜义谛观察中无有一法,这是因为,胜义谛观察的对象不是世间法,不是世间法的生灭,而是空性。胜义谛观察到的是空性,意味着一切法无自性。但在胜义谛中,一切法不显现,并不表明一切法就不存在。宗喀巴举了个例子:如在东边没有观察到瓶子,只能说在东边没有瓶子,不能说在其他地方也没有瓶子。实际上,在胜义谛中一切法不显现,但在世俗谛中一切法都能显现,“正理非能破除诸世俗法。”[16]

因此,中观与唯识在此问题上有相通之处。就中观来说,见道时“无所得”,那就是因缘所生的世间法仍有,但不是胜义谛观察的对象,胜义谛观察的只是空性,故世间法不显现。唯识学则认为,境由识变,见道时,第八识等虽在,但不是无分别智的所缘(对象),故无分别智证真如时“无所得”。

最后,众生在成佛时,心识依然具有连续性。成佛后,佛还有没有八识及相应心所?唯识学明确回答:成佛后,佛仍有八识,每一识都有二十一个心所,即五遍行心所、五别境心所、十一善心所。。只是其时与凡夫的区别在于:转八识成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识成智,根本含义在于:凡夫位,识强智弱,故以识为主;佛位,智强识弱,故尤为突出智(慧心所)的作用”。所以,转识成智并非八识不存在了。而既然八识存在,那么,八识当然是连续的,不可能是断灭后再生起的。

注释:

[1]《摩诃止观》卷五上:“揽五阴通称众生。众生不同:揽三途阴罪苦众生,揽人天阴受乐众生,揽无漏阴真圣众生,揽慈悲阴大士众生,揽常住阴尊极众生。”(《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下)

[2]《成唯识论》卷七指出:“八识自性不可言定一,行相所依缘相应异故,又一灭时余不灭故,能所熏等相各异故;亦非定异,经说八识如水波等无差别故,定异应非因果性故,如幻事等无定性故。”(《大正藏》第31册第38页下)即八识各自的主体,不能说必定同一,因为八个识的现行活动作用、所依托的认识机制、所认取的对象以及相应的心所都不相同,因为(六识中的)一个识消失时其余识并不消失,因为存在着前七识是能熏、第八识是所熏的差别。(但八识各自的主体)也并非必定相异,因为《楞伽经》中说八识的关系就象水与波一样并无差别,(第八识如水,前七识如波;)也因为如果必定相异,八识之间就不应存在因果性;也因为八识都如虚幻的现象,所以没有必定相异的性质,(因此八识相互之间不一不异)。

[3]也作“熏”。

[4]《成唯识论》(卷2):“有漏识变略有二种。一随因缘势力故变。二随分别势力故变。初必有用后但为境。异熟识变但随因缘。所变色等必有实用。若变心等便无实用。相分心等不能缘故。须彼实用别从此生。变无为等亦无实用。故异熟识不缘心等。”(《大正藏》第31册第11页上)

[5]《成唯识论》卷七:“若依胜义,心所与心,非离非即。”(《大正藏》第31册第37页上)

[6]《成唯识论》卷二:“何等名为所熏四义?”一坚住性……二无记性……三可熏性……四与能熏共和合性……唯异熟识,具此四义,可是所熏,非心所等。何等名为能熏四义?一有生灭……二有胜用……三有增减……四与所熏和合而转……唯七转识及彼心所,有胜势用而增减者,具此四义,可是能熏。”(《大正藏》第31册第9页下)

[7]参见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和《佛光大词典》的“二种熏习”条目。

[8]《成唯识论》卷二:“由是设生他方自地,彼识亦得变为此土。”(《大正藏》第31册第10页下)。《成唯识论述记》卷五:“同现居身他三千界所依之处,名为当地。彼当地一切有情皆能变之,非唯是一三千界变,亦非异地当生者变。欲界欲界同故,至上,亦尔。”(《大正藏》第43册第322页下)

[9]《成唯识论》卷二:“然所变土,本为色身依持受用,故若于身,可有持用,便变为彼。”(《大正藏》第31册第11页上)

[10]《大正藏》第31册第40页下。

[11]《大正藏》第43册第501页中。

[12]《大正藏》第43册第501页中。

[13]《成唯识论》卷二:“有共相种成熟力故,于他身处,亦变似彼,不尔,应无受用他义。此中有义:亦变似根。《辩中边》说:“似自他身五根现故。”有义:唯能变似依处,他根于己非所用故。似自他身”(《大正藏》第31册第11页上)

[14]《大正藏》第31册第579页下。

[15]圆测:《解深密经疏》卷二十四,电子版第638页。

[1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八,电子版《中华佛典宝库·藏传佛教典籍》。

[17]《成唯识论》卷五在论述第七识性质时说:“已转依位,唯二—卜一心所俱起,谓遍行、别境各五,善十一。”(《大正藏》第31册第23页下)该论卷十又说:“如是四智相应心品……各定有二十二法。”(《大正藏》第31册第56页上)

[18]《成唯识论》卷十:“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又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此四智。”(《大正藏》第31册第56页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林国良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林国良教授)  

 林国良教授:谈谈佛教的财富观 

 林国良教授:忍辱行与社会责任 

 林国良教授: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 

 林国良教授:唯识论的价值 

 林国良教授:唯识思想前后期价值取向之重要变化——《解深密 

 林国良教授:略说众生变现器世间 

 林国良教授: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 

 林国良教授:《成唯识论》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 

 林国良教授:“五重唯识”观辨析 

 林国良教授:大乘百法明门论直解 

 林国良教授:论佛教中的实在论和反实在论--暨论实体自性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