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于凌波居士:印度宗教哲学史的研究


   日期:2021/8/19 17: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度宗教哲学史的研究

于凌波

妙林

第12卷4月号(2000.04.30)

页23-29

--------------------------------------------------------------------------------

页23

第五章婆罗门教的六派哲学(下)

第五节婆罗门教旁系的实修派--瑜伽派

甲、瑜伽派概说:

瑜伽(Yoga)学派的「Yoga」一语,意为观行,我国一向译为「相应」--指的是身心相应而言。这是在禅的修行上,抑制五种感官,结合心身或身心相应的意思。瑜伽一名,在《奥义书》中屡屡见到,如《伽特伽书》云:「诸根调御坚定是名瑜伽」;《瑜伽经》云:「心之机能抑制是为瑜伽」。《慈爱奥义书》有六支瑜伽的记载,即调息、制感、静虑、执持、观慧、等持等六种瑜伽的修行方法。在古代印度,瑜伽本身不是一种哲学体系,修习瑜伽也不是瑜伽学派专用的方法,而是修禅定者共享的法门。

此派与数论派有姊妹的关系,其哲学理论大体继承数论,所以此派早期有「数论瑜伽」之称,亦即数论是瑜伽的理论根据,瑜伽是数论的修行方法。所不同者,数论派建立二元论,有无神论的倾向;瑜伽派弥补此项缺点,继承数论的教理,把最高的主宰神的信仰,加在数论的理论上面,即是建立了以自性为二十四谛;神我为二十五谛,大自在天为二十六谛的「有神数论」的体系。瑜伽派之成立,或谓以钵颠阇梨Patinjali为始,钵颠阇梨可能是公元二世纪人,他根据数论教义,撷辑为《瑜伽经》,而成立此宗派。

瑜伽派的本典,就是瑜伽经(Yogasutra),此经由四品组成的。第一品是三昧(禅定)品,阐明三昧的本质、分类及其目的。第二品是方法品,阐明入三昧的方法和修炼过程。第三品是神通品,阐述修持所获得的神通的原理和种类。第四品是独存品,阐明修瑜伽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没有系缚的神我。

乙、瑜伽学派的哲学体系:

一、建立第二十六谛:瑜伽派大体上是继承数论的哲学理论,以为自性与神我的结合,就是一切痛苦产生的根源。故以欲断绝痛苦的根源,使神我(与自性分离)独存为究竟目的,此为二派相同之处;其所不同者,数论派是无神论者,而瑜伽把二十五谛的第一谛「自性」,做为第二十四谛,把「神我」做为第二十五谛,更建立「神」做为第二十六谛。所谓神,就是「自在天」(Isvara)。自在天没有情,没有想,没有业,亦不受业果,换言之,就是不被烦恼业异熟果等所接触,超然于苦乐业报之外。瑜伽派和数论派一样,以正智为解脱的正因,以神我独存为修行的究竟。

二、心理观:心(Citta)的主要作用有二种,一种.是心的直接作用--心的智识作用,此有五种;另一种是心的情意作用,即是烦恼,此亦有五种,这十种作用,是心的活动模式。心的智识作用有下列五种:

页24

1.正智:正当的智识,由现量、比量、圣言量所得的认识。

2.颠倒:此又名似智,是不依据事实的真相所获的错误认识。

3.分别:这是想象的认识,而非事实的认识。

4.睡眠:即心在睡眠中,以无有或非存在为表象的认识。

5.记亿:其中包括人们过去行为留下的种种潜伏的印象或势力。

心的情意作用也有下列五种:

1.无明:是把不常住的事物执为常住,不乐的执为乐,即常乐我净四种颠倒。

2.我执:是将现象心误认为神我,将神我误认为现象心的一种作用,此即我见。

3.贪:贪即执着于快乐而不舍。

4.瞋:是对不快乐所起的嫌恶之情。

5.爱:此为对肉体的执着。

二、八支行法:八支行法是瑜伽派的修行方法。数论派的终极,是由真智使「神我」与「自性」分离,而获得解脱。瑜伽派祖述此说:以获得解脱方法就是八支行法。此方法来自奥义书,在奥义书「六支瑜伽」的基础上,去掉了「慧观」一支,增加了「夜摩」、「尼夜摩」、「坐法」三支,构成了本派的「八支行法」。此八支为:

1.夜摩:即是禁制,有五种,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五戒。

2.尼夜摩:此是劝制:即行清净、知足、苦行、学诵(学习经典)、敬虔(敬虔上神)五事。此一、二两项,是道俗所共当遵守的。第三以下,只适用于瑜伽行者的特别修法。

3.坐法:此是为调制身心,而规定身体的姿态。此有八十四种之多,如莲花座、师子座、鸡座、拜座等。

4.调息:即调节呼吸,用种种方法调节其呼吸。

5.制感:此是控制五种感官,使与对象分离,并收摄第六识,有如龟把四足及头尾缩藏在壳内,此称六根摄收法,亦称龟息法。

6.执持:此即把心集中于一点,使注意力专注一处---如鼻端、丹田,绝一切妄念,而毫不动摇。

7.静虑:即是由执持更进一步,使心与境一致融合的境界。

8.等持:等持即三昧、三摩地,这是八支行法的最高一位,此际心如虚空,由此境界可产生不可思议的神通,而达到究竟解脱的境地。

瑜伽派的注释家辈出,而解释各异:后来且为其它宗派所结合,从而在理论、信仰、行法三方面各有所发展,而有所谓智瑜伽、信瑜伽、业瑜伽等派的出现。智瑜伽研究瑜伽哲理,即以禅的思维探求宇宙的真理。信瑜伽是通过一心念神而使感情净化,以达到解脱的目的,这种瑜伽后来在印度教中特别盛行。业瑜伽专门从事实际的意志修持,特别强调坐法、调息和苦行。亦即瑜伽和其它宗派结合后,都按照自己体系的需要,而发展了瑜伽的学说及作法。公元五世纪印度教复兴,后来印度教中的密教兴起,又出现了诃陀瑜伽(力量瑜伽)。此派着重于身体的锻炼,呼吸的调节控制,建立了种种的瑜伽术或功法,但也加入了很多神秘主义的内容。不过

页25

延及近代,瑜伽术作为锻炼身体的方法,在东西方社会已经广为流行了。

第六节非婆罗门系统的理论派--胜论派

甲、胜论派概说:

胜论派:梵语Vaisesika,音译「卫世师迦」,亦译为「毗世师」,原意是异、差别。意译为殊胜,即是胜论派。相传此派为印度古圣迦那陀Kanada所创立,伽那陀是其姓氏,名优萝伽Uluka,是公元前第三世人。迦那陀一生修持苦行,常卧于田中稻草上过活。相传此派的圣典《吠世史迦经》,即是迦那陀所作。《吠世史迦经》由三百七十颂而成,分为十卷,内容为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六个范畴,称为「六义句」。十卷《吠世史迦经》,即阐明六句义的内容。第一卷乃阐述六义句研究的必要。第二、三卷,述实句义的内容。第四卷述极微说及四大的性质。第五卷述实句义的内容。第六卷述德句义的「法」、「非法」等,第七卷说明德类及和合句义。第八卷为知识论。第九卷为杂论,述因中无果论,及有无之关系等。第十卷说明苦乐、因果等问题。

公元五世纪时,胜论派着名学者钵罗奢思波陀,着《摄句义法论》,对《吠世史迦经》作了注释,在世界的生灭、运动的程序、性质范畴的分类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发展。六世纪时,慧月复撰《胜宗十句义论》,是在迦那陀《六句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乙、胜论派的哲理:

一、极微论:胜论派把一切万有,都认定为客观的实存,故其哲学的中心,就是极微---古代的原子理论。也就是把地、水、火、风四大,渐次分析到不能再分的最后质点,即称为极微。这是世界上最微小的、不可见、不可分析实体。此派认为:「其地、水、火、风是极微性,若劫坏时此等不灭,散在各处,体无生灭,说为常住。」胜论派学者认为极微实有.永久不灭,世界坏空时,极微散布虚空中,作为建立新世界的质料。胜论师又主张,极微的集合体称为「有分色」,极微是常,有分色性是无常。有分色虽由无量数的极微集合而成,但成立之后,便成为一个单位--「其体是一」。有分色体虽为一,而性仍是无常,故世界有成住坏空。

极微无量而常住,此常住极微由不可见之力,集合离散。而物质世界则是由极微积聚而成的,极微是物质的基本因素,永恒不灭;极微各有其自身的特征,互不相同,是独立于人的主观认识外的客观存在。它是单一的、不可分割的实体,它的基本形式是地、水、火、风。各个极微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机械的并列的关系。两个极微成对的结合,成为「二重极微」,复由三个二重极微结合成「三重极微」,以至于无限。在此处,极微与原子为同义语。多重原子的积聚,便形成了物质世界的多种形态。胜论派把原子互相结合的运动,归因于「不可见力的规律」,由于此派学者不能解释原子的运动原因,因而到后期演变成有神论。

二、六句义:依据《吠世史迦经》的经义,以为宇宙间森罗万象,能以语言文字所表示者,可分为两大类,一者是「有」,或曰存在;一者是「非有」,或曰非存在。「有」系指正面的实在而言,如物体、心、灵魂/等;「非有」系指反面的事实,如物体之非存在等。胜论学者观察世界各种「存在」(有),纳入六个范畴中,即所谓「六句义」。这六个范畴即是实、德、业、同、异、和合。后来的胜论学者又将「非有」加入,这样就成为七个范畴了。现分述如下:

1.实句义:实即实体或本质,宇宙间诸法做实体,

页26

可作纵横两方面看,自横的方面来看,共有九种,即地、水、火、风、空、时、方、我(灵魂Atman)、意(心Manas);若自纵面--自上而下的直线看,就成了是因果关系,因是单纯的微细的东西--地、水、火、风四大,果是由四大构成粗显的东西,如瓶、钵等。因是永恒的,而由原子积聚而成的瓶、钵等,是非永恒的。空即虚空,是事物存在运动的场所。时是时间,能区别事物运动的速度。方是方位,可确定事的位置。我是个体,意是心识,是存在于个体内不可见的实体。

2.德句义:德指实体的性质功能,《胜论经》举出色、香、味、触、数、量、别体、合、离、彼体、此体、觉、乐、苦、欲、瞋、勤勇、重体,液体、润、行、法、非法、声等二十四种。

3.业句义:业指实体的运动,运动依附于有形的实体,是有形实体活动的方式,计有五种,即取、舍、屈、伸、行。取是上升,舍是下降,屈是收缩,伸是扩张,行是进行。

4.同句义:同指事物同属于某一类,具有共通之名,亦即普遍义,以其具有共通之性质故也。

5.异句义:异者不同,是特殊义,指事物的别性。同与异,是认识事物的存在性,及此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原因。

6.和合句义:指实体、性质、和运动互相结合,不可分离的原因。

后来的胜论学者,又将「非有」加入,这样就成为七句义了。

三、胜宗十句义论:在公元五、六世纪间,印度胜论学者慧月,自「六句义」的基础上,发展为「胜宗十句义论」(唐代玄奘大师译为汉文)。此论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十句义,第二部分分析各个句义的内容。其十义句即是实、德、业、同、异、和合、有能、无能、俱分、无说。其中前六句与《胜论经》的「六句义」相同,第七句至第十句,旧译为有能、无能、俱分、无说。如果把旧译名改译为可能、非可能、亦同亦异、非存在,则比较容易了解其含义:增加的四句是:

1.可能(有能):指实、德、业---即实体、性质和运动三者相结合关系中、能够产生共同或各自结果的决定因素。

2.非可能(无能):指实体、性质和运动三者相结合关系中、仅能产生自身的结果,而不能产生别的结果的决定因素。

3.亦同亦异(俱分):指事物具有共性(同)和个性(异)两重性。

上述九句义是关于物的存在,胜论学者认为,既有存在,就必然有与他相对的非存在,故立第十句义「非存在」(即无说)。非存在有五种:

L.未生无:尚未生起的事物是非存在。

2.已灭无:已经坏灭的事物是非存在。

3.更互无:互相排斥的事物是非存在,如冰炭不可同炉。

页27

4.毕竟无:此指绝对的非存在,如龟不会长毛,兔不会生角。

5.不会无:不能交会的事物是非存在,如水中无火。

在如此的内涵下,《十句义论》把宇宙万象---精神的和物质的,具体的和抽象的,存在的和非存在的,全纳入十句之内。此外,在认识论上,它承认现量和比量,并强调只有全面理解十句义,才能获得真知和解脱。

四、因中无果论:胜论学者以六句(或十句)全部或一部和合,而有万有现象的生起。所以万有现象,不外是各种要素的结合(或集合),在此现象未生前的原因中,没有已经有结果的理存在--也就是特定的结果,不在质料因中。例如瓶和钵,并不是本来就在泥土中,以实、德、业--地、水、火、风的活动和合,才有瓶钵的生起,这是依据积聚说而成立的「因中无果论」。这对数论派和吠檀多派的「因中有果论」而言,是胜论哲学的特质。

第七节非婆罗门系统的实际派--正理派

甲、正理派概说:

正理派,梵语尼夜耶(NYAYA),意思是推理的标准,通常译作「正理」,是阐明推理的学派。本派成立的年代,约在公元第二世纪前半叶间(100-150)。开创此派的人,是与释迦牟尼同名为「乔答摩」(Gautama)的人,他又名叫足目仙人(Aksadapa)。他在前人和与他同时代的逻辑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编着了本派哲学着作《正理经》。《正理经》中开宗明义的说:「借助于量来考察对象,是为正理。」此中的「量」,即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叫做「正理论」,正理经就是依正理论而建立的。

《正理经》,是以五卷、五百三十八颂而成立。第一卷,是对「十六句义」的概括说明:第二卷以下,是详细说明十六句义主要的部分。本经全部内容,可以总摄为两部分,一者是逻辑,一者是哲学。本书作者是以逻辑为手段,以哲学为目的,利用前者论证后者,同时批判其它学派,以阐扬正理门论的观点。

乙、正理派哲理:

正理派哲学可分做三部分来说,即作为知识论的「十六句义」,作为感观判断的世界论,及「个人我」与「至上我」。此处特别应予注意者,即在于知识论的「十六句」理论---十六种哲学上的论题。依于《正理经》,十六句义的名称及概要如下。

一、十六句义:正理派的学者,以为现实世界众苦充满。现实世界何以充满诸苦,是因为有生的缘故,而生的原因在于作业,作业又以烦恼为基础,烦恼又以无知作根底。我人最终的目的,在于获得真智而得到解脱。所以要想离苦,就要以真理去消灭无知,以达于无上之境。所谓无上之境,就是脱离一切世间的欲乐、执着而豁然大悟。而真智即自十六句义中获得,特别是在「量」与「所量」两句中。此十六句之名称及内涵如下:

(一)量:十六句中首句的「量」,即知识的来源,智识要以「量」来测知其正确性。如要测量物,先要知道尺度,正理学者把当时流行的各种量加以整理,采用了现量、比量、比喻量、圣言量四种。即以为一切知识的泉源,收在这四种量当中:

1.现量:是五感(根)和对象(境)直接接触,不加比较和言诠的直觉作用。

2.比量:以前面的现量智作基础,来比较或类推没

页28

有见闻觉知的事物:此复有三种:一者「有前比量」,即从原因推知其结果:二者「有余比量」,即从结果推知其原因;三者「平等比量」,即依同类相推的方法。此三者和数论派相同。

3.比喻量:由名称的知识而认知实物的作用,亦即由类似既知的事物,推论未知的事物。

4.圣言量:又称「声量」,不是现量、比量所测知,而是信赖圣人的教示,亦即是以传承的圣者之言作为标准。

(二)所量:所量是知识的对象,亦即一切客体的现象。正理学者举出了十二种客体对象,即是:

1.我:即灵魂。

2.身:即肉体。

3.根:感觉器官。

4.境:感觉的对象,即外在的物质世界。

5.觉:知性(悟性)。

6.意:意根或内感官。

7.作业:即动作,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活动。

8.烦恼:过失误谬。

9.彼有:灵魂的转生(轮回)。

10.果:果报(业报)。

11.苦:众苦逼迫。

12.解脱::出离。

(三)疑:即疑惑,是能量所量之间,认识正确不正确的疑点。此有三种,一者是「同相异相共有」,二者是因为知觉不明了,三者是因为不知觉,真相不明。

(四)动机:为目的而行动。

(五)见边:比喻,引为例证。

(六)宗义:巩固议论的基础,确定议论题目。

(七)论式:推断命题的组织完成。

(八)思择:陈述自己的主张,假设辩论。

(九)决了:把见边、宗义二者连结,证明自己主张,以探究真理。

(十)真论议:是主者敌者双方,互相用正式论议论,讨论真理之获得。

(十一)纷论议:虽然同立论式,但用不正当方式如曲解、倒难、堕负等做证明的手段。

(十二)坏义:破坏性的批评,如前面之用不正当手段,不为自己立论,单把对方的议论破坏。

(十三)似因:推断之谬误,即关于论证成立不成立的根据(因),似是而非。

(十四)曲解:意义不分明、似是而非的推断。

(十五)倒难:拿单纯的同相异相做挡箭牌,以种种诡辩,把正确的论法破坏。

(十六)堕负:是误解别人的论旨,或放弃自己的论点,而在论场失败。

二、论式:量论是说明获得真智的方式,论式是说明用推论式把它传到别人的方式。本派量论的特点在「比量」,这是本派研究的中心所在。比量从五段成立,就是宗、因、喻、台、结,此称为「五支作法」,…参考相宗十论等。

三、感觉判断的世界:正理派以「量」为知识的来源,以「所量」为知识的对象。此对象即十六句中第二句:我、身、根、境等,以及实、德、业、同、异、和合(如胜论六句义)。以上的对象,都不是物质世界的东西,因为物质世界所含容的,都是具有质碍性的物质

页29

,而我之知识与心则都不是物质。正理派学者认为,物质是由地、水、火、风、空五大原素构成,五大有细体、粗体之分。细体即极微(原子),是物质最后的成分,非合成之物,不可以感觉器官测知其存在,亦无变化和消亡;粗体是细体合成之物,有形体可见,有生成、存在、变化、坏减的过程。正理派学者据此把事物划分为两类,一者为「常」,一者为「无常」,并以感觉作为判别二者的唯一标准。

在直接感觉中的事物中,凡是受生、住、异、灭的规律所制约者,即为无常,如车、马、瓶、钵等;凡不受生、住、异、灭的规律所制约者为常,如时、空、穹苍、心灵等。再者,事物的某些属性,如「同」(普遍)、「异」(特殊)等,难以通过感觉来判断其是否受生、住、异、灭的规律所制约,只能承认它具有永恒性。

正理派学者认为,以下的三项观点是片面的,因而是经不起推理的:

1.执原素不灭,因而承认由原素合成的粗物也是不灭。

2.执具体和抽象的现象,如声音、行动、快乐、痛苦、反感、希望、勤奋等,悉由原素构成。

3.用数字来对事物作哲学的概括,如说一切唯一(一切同一存在),一切唯二(常与无常),一切唯三(认识主体、认识本体.认识对象),一切唯四(在唯三之后加上认识手段)。以上种种,都是经不起推理的。

四、个人我与至上我:正理派学者把「我」冠于十二客甚之首,这正表明出「我」是主体,是和身、根、意不同的见者、知者、作者,也叫做食者(受者)。正理学者以「个人我」绵亘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实有恒存,并以其一生行为的善恶而轮回转生。此外,正理派学者也承认有支配世界的湿伐罗(自在天),也就是说,在「个人我」之外,还有「至上我」,湿伐罗就是至上我的一种显现。但《正理经》的注释者解释不一。有承认自在天是内在殊胜之「我」(灵魂),但不肯定它有创造宇宙和全人类的全知全能。亦有认为自在天是宇宙动因,物质原素是宇宙的成因。这就把绝对的神置于相对的位置,剥夺了衪创世的神力。关于「个人我」,正理学以其为精神的、认识的、轮回的主体,其观点为:

1.「我」是精神世界的基础,精神现象是「我」内在的表现,或者说是「我」的属性,如礼貌、敬重、勤奋、怠惰、欢乐、痛苦等,属性不是「我」的本身,但离开了我,属性就无以表现,因此,「我」是精神现象的基础。

2.「我」认识的主题:认识的产生有两个阶段,一是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与外在对象接触而产生的五种认识。这五种认识各有其界限,如眼只能视而不能听,耳只能听而不能视等。一是内在意识的认识,外感官的信息传入内在的意识,内在意识把收到的讯息综合处理,或加以储存作为回忆的根据。因此,这个内在意识就是我的主体。

3.我是轮回的主体:在生物界,一个肉体死亡之后,换取另一个新肉体,此即所谓「轮回」,轮回要有一个主体,这个主体就是「我」。初生的婴儿自然而然的有喜.惧、忧的心理现象,无疑的是转生前「习气」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