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清净法师:认识因果 第五章 善护口业


   日期:2021/7/22 14: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五章 善护口业

言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工具,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口说善言能令人心生欢喜;口出恶言,除了令人生恼,还须自受恶业苦报。口过有四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为人处世要经常反省检讨自己有没有这四种过失,如果有,马上就要惭愧、忏悔、改过,否则口业不清净,讲出来的话,别人都无法信受;或招感口腔恶疾、被人毁谤欺诳等,这些都是口犯四种过失所产生的恶报。所以,种了什么因,将来就感什么果,佛法因果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

一、四种口过

1、两舌:“两舌”即是于两人之间挑拨离间;如看到张三说李四不好,见到李四就说张三不好;或是见他吵架,甚至于打架,自己在旁边看笑话、说风凉话,这些就是两舌。俗谚云:“嘴巴两片皮,说好说坏都是你。”常拨弄是非者,未来便招感聋哑、眷属乖离等报。

2、恶口:“恶口”是以粗言恶语骂人,致使他人起烦恼;或逢天雨、刮风,令身心感觉不适,即开始骂风骂雨;乃至骂畜生,不论骂詈的对象是有情或无情,这些都属于恶口。一般人对一些不经意的恶口讲成习惯,自己不容易察觉,境界一现前,很自然就讲了出来,话一出口,坏了事还不知道。

  例如四川有句口头语“格老子”,一般人不先讲出这句话,好像后面的话就讲不出来,虽是口头语,也是属于一种恶口的习惯。有一次,一个北方人到四川去卖东西,与买东西的人发生议价的问题,四川人一开口就先溜出一句话“格老子”,就好像是开场白一样。北方人一听,心想:你当我的老子,这还得了。于是上前一个巴掌打过去。这位四川人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挨打,便说:“格老子,为什么打人?”对方又是一巴掌打过去,“格老子,为什么又打人?”这就是恶口,无意中说了自己还不知道。所以修行没有其他的捷径,就是要时时刻刻返照自己的一言一行。

《大智度论》中记载有位毕陵伽婆蹉尊者,每天都到恒河对岸去化缘,每次要过恒河时就跟水神讲:“小婢,我要过河了,给我开路!”水神一听马上帮他开路,河里立刻就现出一条路,让尊者通过,到达对岸。因为毕陵伽婆蹉尊者是证到罗汉的圣者,堪受三界众生所尊重,所以水神一听到尊者的话,马上就帮他开路。但是时间久了,水神心中起了烦恼:“奇怪,我帮尊者开路,尊者不但不感激我,还骂我是小婢,这口气实在很难咽下去。”就去找佛陀,对佛说:“世尊!您的弟子毕陵伽婆蹉尊者经常到恒河对岸去化缘,我每次都帮他开路,这对我来说也是修福报,但他却骂我是小婢,恳请世尊评评理。”世尊于是对水神说:“我找毕陵伽婆蹉尊者来向你道歉、赔不是。”毕陵伽婆蹉尊者一来,佛即告诉他:“你每次到恒河对岸化缘托钵时,水神都帮你开路,你怎么还骂他是小婢!实在不应该,你应该向水神道歉。”毕陵伽婆蹉尊者心想:“对呀!他帮我开路,我怎么还骂他是小婢,自己实在是不应该。”于是马上向水神道歉:“小婢!我现在向你道歉。”他向水神道歉还是叫他小婢。虽然尊者已证罗汉,粗的根本烦恼已断除,但是细的习气还存在,故仍叫水神小婢,却不自知。

  所以恶口不容易改,自己要多注意,经常检讨反省,讲话的时候是不是有过失,时时要“三思而后行”。如此,不断地熏修,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慢慢地就能修去恶口的习气。

3、妄言: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容易打妄语;有时修行人为了名闻利养,也会打大妄语。例如自己没有开悟证果,却说自己已开悟证果,乃至说自己是如来转世、迦叶转世,说了这些大妄语,造了恶业,将来恶业果熟,就会堕入地狱,受地狱之苦。所以无论在家、出家众,千万不可说大妄语。

然而,有时为了要成就一件善法、功德,讲实话不容易成功,此时即可开个方便,称为方便妄语。所谓方便妄语,指话讲出之后,对自己没损失,而别人听了不但没有损失,而且还有功德,让对方从中得到利益。过去有位老和尚在山上修行,一日打坐时,遇到一位猎人在猎兔子。兔子听闻到枪声就跑,惊慌中,急忙钻到老和尚的衣服里躲起来,以保全自己的性命。猎人随后追了过来,就问这位老和尚:“我刚才在猎捕兔子,看到兔子好像跑到这边来了,师父!你看到没有?”老和尚讲:“看见了,从我右手边跑到山里面去了。”猎人于是就追了过去。这就是方便妄语,明明知道兔子躲在自己的衣服里,却说跑掉了,对自己没有损失,也保全了兔子一条性命,这就是善意的开方便。所以,修行学佛要知道佛法的精神是活用的,为救护众生,成就善法,不得已时即可用方便妄语;但是若不是为了成就善法功德,则不可说妄语。

  社会上有些从商的居士,想发心受五戒,但又认为做生意当中,极难真正说老实话,认为没办法持守不妄语戒。其实,任何事情都不离因缘果报,想要生意兴隆,便须诚实、信用。过去的百年老店能永续经营,不外乎是本著童叟无欺的理念,只要以真诚不妄之心待人处世,这个事业就是值得人们信任的金招牌,如此何须担心无法成功。

  古人季布“一诺千金”,然而现代道德观念淡薄,却喜欢打妄语到处骗人,所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过去古人结绳记事,两人有约,打个结就好了。现在打结行不通了,要写契约;打了契约还不行,还要请律师来作证;请了律师还不算,还要到法院公证;就算是公证了,可能还会耍赖,什么原因?喜欢妄语的关系。世间上的人会打妄语,有些出世修行人为了面子,也容易说些欺骗的话,谋取他人的尊重;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执著一个我相,为名、为利。从社会上去观察,打妄语的人很多,然而一切皆有因果,自己打了妄语欺骗人,现在造恶业,将来恶业成熟,就会堕入恶道。

4、绮语:“绮语”是指言不及义的轻浮言语,例如讲黄色笑话、言情小说令人打妄想,甚至说些取笑他人的话,自己却认为讲得很幽默,这些绮语都是一种恶业。若现世与人言谈喜论绮语,未来便会召感口齿不清、遭人戏弄轻贱的果报。

二、口业不净,报应不爽

罗侯罗年幼即出家,担任佛陀侍者时喜欢开人玩笑。有人来拜访佛陀,佛在精舍时他就说佛不在,佛陀不在时他却又说在。一日,佛陀唤罗侯罗用澡盆取水来洗足,洗毕将水倒弃后,佛要他把澡盆覆地,之后又叫他注水,罗侯罗心想:“覆盆怎么装得进水呢?”此时佛陀训斥:“这就像无惭无愧的人,喜欢打妄语,使自性被覆盖,道法不能入心一般。”犯口四过,不但损福缺德,心中亦难与道相应,由此可知口业清净对修行之重要性。

言语是意念的反射:只要是人,只要是一个有正常说话能力的人,每天都要说出许多的话语,而在这许多说出的话语中,总有一些说出的话语,足以令别人怨恨,而令自己悔恨。

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说,大多是他内心某种情绪、某种态度或某种人生观、价值观的反应,因此可以说,我们的“言语”,就是我们内在某种“意念”的“外在化”,外在的言语,就是我们内心某种“意念”的反射。

如果说,脸相是一个人内心的“镜子”,反映着我们内在的素质,那么,言语就是一个人内心的“信使”,传达着我们内在的意念!

而常常有许多人,因内在净化程度的不够,内心总被嫉妒、傲慢、偏见、嗔恨等负面的情绪所充满,因而常常说出一些无建设性的负面言语。

而在这些负面的言语当中,最常被我们所忽视,但是也最不该被我们所忽视的,就是那些轻视、嘲笑、中伤、挑拨、毁谤的言语。

这些负面的言语,就像是支双向发射的毒箭,一经说出,一端虽射向别人,但另一端也指向了自己,这些负面的情绪语言,虽然暂时、短暂的畅快了一己狭隘的心灵,但最终伤害的还是自己的性灵,和被自己所伤害的无辜可怜的人们。

而这些“轻视、嘲笑、中伤、挑拨、毁谤”的恶质性言语,其所形成的伤害力,最终还是回到了自己的身上来!

堕落为猿猴的比丘:曾经,在佛经上有个故事,说在久远以前,有一位年轻的比丘,因为曾经恶意的嘲笑另一位年老的比丘,说他跳过小溪的姿势有如猿猴一般,结果,造了如此恶意的口业后,等因缘聚会,在五百世后,这位年轻的比丘终于也堕落为一只猿猴。

曾经嘲笑别人像只猿猴,想不到自己也成为了被自己所嘲笑的对象,这个故事所显示的,不止是一种讽刺,更是一种悲哀,深沉的悲哀。

难怪有句话说得好: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或一个有智慧的人)因深知因果的可怕和丝毫不爽,所以谨言慎行,战战兢兢,深怕自己堕入因果恶性的泥淖中,而一般众生,因对因果的愚昧无知,不知慎因,等造了恶因,受了恶果,才来反悔莫及!

大体说来,这个嘲笑别人为猿猴,自己堕落为猿猴的故事,极符合因果律的“公正性”,如是因,如是果,有怎样的因,就会产生怎样的果,甲造的因,由甲自己承受结果,不会落到乙身上,甲乙两人的因果关系,由甲乙两人承受,不会变成甲丙的因果关系。

因果律是如此地准确而严密,不会有任何的谬误和疏失,也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失去效力,更不会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有所遗漏,就如同一首偈子所说的: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因此,虽然在经过了五百世那么长远的时间,但当“因缘会遇时”,看似轻微的嘲笑果报,最终还是报到自己身上来,让自己堕落为猿猴之身。

这个故事,也极其符合因果律的另一项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因果律的回向性:你常怎么做,你就会如你所做的那样。也可以将之延伸为:你常怎么说,你就会如你所说的那样。因此,根据这个佛陀所说的故事,我们也可以说,如果“你常嘲笑别人成什么,你就会成为你所嘲笑的那样。”

虽然,因果律,可以几个大原则来解释,但因果现象,毕竟是极其错综复杂,绝对不是可以用单因单果来含摄的。

因为以这个故事来说,这位年轻的比丘,当然不太可能只因为单纯的一次嘲笑,就得到了堕落为猿猴的报应,因为,由他恶意嘲笑别人的姿势像猿猴这一行为看来,我们可以说,在他的人格特质里,早就存有嘲笑轻视别人的倾向,而他当然的,也习惯性的常常这么做。

我们甚至可以想像,一个有这种内在倾向或特质的人,当在嘲笑别人时,是如何的“享受”在自己嘲笑别人的行为里,而有一点,不能予以忽视的是,如果他的身份,不是应守清净戒律的比丘,而那个被他恶意嘲笑的对象,也不是一个有德性的老比丘的话,那么,报应应当不至如此严重。

从以上的分析知道,这位年轻的比丘,因为平素即有轻视嘲笑别人的习惯,而被他嘲笑的对象竟是个有德性的老比丘,且他的嘲笑是恶意的,因此,虽然在某个时空场合,不经意的造作了这么一个,看似无伤大雅的“业”,但当“因缘会遇时”,果报成熟了,他的嘲笑,终于“回向”他自己,让他也尝到了身受嘲笑的滋味!

佛陀的业报:因果律可以说是宇宙间一种最佳的“道德公正律”,不止一般人无法逃离因果的大罗网,连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也无法逃离因果的业报。

当有一天,佛陀在精舍中,正为弟子说法开示时,突然从精舍外走进一位怀孕的少女,她走到佛陀的面前,直指着佛陀说道:“沙门!你害得我好苦啊!你让我怀孕,却恶意的离弃我,我到处找你都找不着,原来你却躲在这里逍遥享福,现在,你总算给我找着了,你说,你将要如何安置我呢?”

原来,这少女是由外道差遣而来,并未真正怀孕,她只是将脸盆绑在肚子上,伪装有孕在身,以此来毁谤佛陀,破坏佛陀的名誉,当然,后来还是被佛陀的弟子发现,揭穿了她的伎俩。诸弟子在疑惶中见此情形,才转疑为安,但仍然升起了一个疑问,为何解脱的圣者如佛陀,仍会遭受此果报?因此舍利弗就代表诸弟子请示佛陀,是何因缘,致使此女来毁谤佛陀?

佛陀告诉诸弟子说,在非常久远以前,在一个王城中,有一位贤德的妇女,名叫“善幻女”,她对修行者非常的尊敬,时常予以供养,尤其常常供养两位法师,一位叫“无胜”,一位叫“常观”,无胜法师修行非常的精进,德行也很高,因此颇受大家的敬重,至于常观法师,虽然是一个修行者,但世俗的习气仍很重。

虽然善幻女每日都以相等的供养品,来供养两位法师,但在态度上,免不了的仍有一般人的分别心,以致对常观法师的恭敬,就比不上对无胜法师的周到。

日子一久,身受差别待遇的常观法师,因世俗习气甚重,无法体会平常心的道理,因此一股强烈的嫉妒之火不禁油然而生,逢人便到处造谣说,善幻女一定和无胜法师有私通,虽然表面上是同样的供养品,但暗地里一定有分别,虽经劝说,但仍然不停止地恶意毁谤造谣。

佛陀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向诸弟子说道:“你们知道那常观法师是谁吗?就是我的前身!因为曾经恶意毁谤有德的修行者,所以曾堕落地狱无数千年,受猛火烧身之苦,我现在虽然已经成就解脱,但余殃未尽,所以仍然得受同样恶意的毁谤!”

即使是一个解脱的圣者,但因往昔曾经恶意毁谤别人的业力,在经过了极其长远的时间后,终究还是回到自己的身上来。毁谤者,人恒毁谤之。因果的纤细与不爽,能不令我们警惕吗?

三、口业清净,功德不思议

  佛陀有三十二相好庄严,其中一相为“梵音声”,就是真正做到不两舌、不恶口、不妄言、不绮语所感得的果德。佛于无量劫来未曾打过妄语,所以具清净梵音,说法音声能遍传十方国土,而且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说一句法,什么人都能够了解、契悟,不仅中国人听得懂,日本人也听得懂,乃至世界各国的人都能理解,甚至于畜生、饿鬼、地狱道众生也能听得懂。另外,一个人如果口业清净,三世不打妄语,舌头一伸就能到达鼻尖的地方,这也是因为过去口业清净所感得的果报;佛不止三世,乃至三大阿僧祇劫,都修六波罗蜜,口业清净,所以佛的舌头,一伸即能覆面至发际,称为“广长舌”。这也表示佛说法广大无碍,无远弗届,无人能及。这些都是佛在因地修行时,口业清净所感的殊胜果报。

  有一次,佛陀神通第一的弟子目连尊者,为了想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梵音声,究竟能够到达多远的地方,于是就用神通来测验佛的音声,看看飞到什么地方,才听不到佛的音声。于是用神通飞过了无数千万亿个佛国世界,但是还听得到佛的梵音声。目连尊者最后飞疲倦了,便停留在其中一个世界休息,驻足一看,这个世界的人都长得很高大,自己与他们的报身比起来就像一只小虫子一般。此时这个世界的如来正在与弟子共进饭食,尊者刚好停在一个有如山一样高的大钵钵缘。如来的弟子一看,奇怪!那里飞来一只似人身的虫子,还身著袈裟,于是告诉如来眼前所见之事。如来说:“你们千万不要看轻他,他不是什么虫子,他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为了测验他的师父——释迦牟尼佛的梵音声能够到达多远,所以用神通飞过了无数个世界,现在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休息一下。”接著又告诉目连尊者:“佛的梵音声,是无有边际的,纵使你经过无量亿劫,继续不断地飞,还是无法测出佛音声的边际!”

人,可以说是唯一具有优越语言沟通能力的动物,但讽刺的是,可能也是唯一会因言语而肇祸的唯一动物!但言语毕竟只是一种工具,沟通的工具,因此言语是中性的,至于会让言语成为有善、有恶、好的、坏的或负面的、正面的,那全是因为人的“心灵”使然!

  古德云: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足见一句话的影响甚大!常说是非,口业不净者,人见人厌;反之,常以好言,真诚称赞别人的长处,人际关系必定很好。一个家庭里,姑嫂、妯娌或兄弟姊妹之间,彼此不和,产生嫌隙,这个家庭必定无法和乐兴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或团体与团体之间经常互相攻讦,这个社会必定乱象频仍。若是人人都能净守口业,多观察、学习别人的优点,多称赞他人的长处,这个社会就能充满和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清净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清净法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八 往生品位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七 净土资粮:信、愿、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六 西方极乐世界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五 弥陀本愿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四 净土宗判教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三 净土宗经论:五经一论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二 中国净土宗祖师 

 清净法师:净土宗入门 一 净土宗的起源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九章 往生品位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八章 净土资粮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七章 现代启示 

 清净法师:本尊阿弥陀佛 第六章 正报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