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韩廷杰教授:《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日期:2021/2/18 1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镜录》与唯识三境

 韩廷杰

一、问题的提出

唯识三境,在已译的印度佛教经论中并无论述,据《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成唯论了义灯》卷一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百法问答钞》卷二等载,玄奘曾作一偈:“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授与高足窥基。在此偈颂中提出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境问题。

玄奘此偈最初出于何处?并无明文记载,万钧着《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一文(载于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16集)推测,玄奘此偈最初可能出现于他用梵文写的《会宗论》(已佚)一文。唯识的见分与相分,集中体现主观和客观、能缘与所缘之间的关系问题。唯识三境,正是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而作。因为印度佛教典籍对此并无论述,所以唯识三境,是玄奘对唯识学的重要发展。

见分与相分是由相同种子产生呢,还是由不同种子产生呢?唯识论师的理解各不相同,据窥基弟子慧沼(650--714)着《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当时有三种不同观点:

(一)、见、相二分同种生。即见分和相分由同种子产生,窥基(632--682)着《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对此说明如下:“谓无本质者,影像相与见分同种生。其有本质者,本质亦同种生,即一见分种生现行时,三法同一种故,谓见、影、质。”①这种观点认为:当相分无本质时,如缘龟毛、兔角时,这种影像相分与见分由相同种子产生。当相分有其本质时,见分与此本质相分也是由相同种子产生。当相分有其本质时如前五识缘取色、声、香、味、触五尘时,见分与此本质相分也是由相同种子产生。当见分产生现行的时候,见分、影像及本质相分三法皆由相同种子产生。

(二)、见、相二分别种生。即见分和相分由不同的种子产生。相分种子不随见分种子。

(三)、“第三师云:见、相二分随其所应,种或同异,如缘龟毛兔角,相与见同种,以无自体,相分复假,不别熏种,但随见力,带同熏种。如缘五根,有为实体,相与见分即别种生。”②第三种观点认为:见分和相分有时是同种生,有时是别种生。如缘龟毛、兔角等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时,见分和相分是同种生,缘眼、耳、鼻、舌、身五根时是别种生。

“同种生”和“别种生”,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进一步指出:“然同别种,复有种别性与见同,或复性同而系种别,或复相分性随见质,判性不定。”③这是说:虽然相分与见分“别种生”,但相分性质与见分相同。或者虽然相分性质与见分相同,但三界系属及种子不同。或者相分性质随同见分而不定。为了说明这些问题,玄奘作此偈颂。

二、《宗镜录》对性境的解释

关于性境的问题,《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解释如下:“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④《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对此解释如下:“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⑤《宗镜录》卷六十八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真色真心俱是所缘,所变相分俱名性境。或能缘心,而非妄执分别构划,名为真心,真心缘彼真色等境所变相分,方名性境。若心缘心所变相分,相分无实,但带质故。性者,体也,体性是实,名为性境。”⑥《宗镜录》对《掌中枢要》所说得真心、真色进行了解释,它们都是所缘,都是相分。这种相分是带质的,不是虚无。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进一步解释说:“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此中进一步指出:性境包括眼、耳、鼻、舌、身五根和色、声、香、味、触五尘,还有地、水、火、风四大和有漏无漏定心所缘的相分。

解释性境以后,《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性境不随心”进行解释:“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生故。”⑦说明相分与见分为“别种生”,这是护法的唯识正义。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补充说明如下:“性境者,为有实体相分名性境,即前五识,及第八心王,并现量第六识所缘诸实色,得境之自相,不带名言,无筹度心,此境方名性境。及根本缘真如时,亦是性境,以无分别任运转故。”⑧性境还包括前五识的现量境,第六识所缘的各种实色、无分别智所缘的真如和第八阿赖耶识的相分:根身、器界、种子。

《宗镜录》又把“性境不随心”分为五种不随:

(一)、性不随:能缘见分通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所缘相分境只有无记性。

(二)、种不随。见分从见分种子所生,相分从相分种子所生。相分不随见分种子产生。

(三)、界系不随。当明了意识缘香境和味境的时候,香、味二境唯欲界系,不随明了意识通上界系。又如欲界第八阿赖耶识缘种子的时候,能缘第八阿赖耶识唯欲界系,所缘种子便通欲、色、无色三界。所以说,第六识意识和第八阿赖耶识有界系不随。

(四)、三科不随。“三科”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宗镜录》卷六十八称:“五蕴不随者,即如五识见分是识种收,五尘相分即色蕴摄,是蕴科不随。十二处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收,五尘相分五境处摄,是处科不随。十八界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收,五尘相分五境界摄。此是三科不随。”⑧

(五)、异熟不随。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是异熟性,所缘的色、声、香、味、触五尘相分不是异熟性,此为异熟不随。

三、《宗镜录》对独影境的解释

独影境是由见分的虚妄分别变生的相分,在此情况下,因为相分本身没有自己的种子,只能从属于见分,所以说“独影唯从见”。独影境的性质、界系、种子等与见分完全相同。《宗镜录》卷六十八解释说:“独影者,独者单也,单有影像而无本质,故相名独,如缘龟毛、石女等相。或虽有质相分,不能熏彼质种,望质无能,但有假影,亦名为独,如分别心缘无为相,及第八识的心所相分,余准此知。”⑨独影境只有影像而无本质,如龟毛、兔角、石女的儿子等。或者虽然是有质相分,不能熏习形成自己的种子,如以虚妄分别之心缘无为相和第八阿赖耶识的心所相分等。此中“无为”即真如,只有无分别智才能认识真如。如果以有情众生的虚妄分别心缘取真如,不能形成净种子。第八阿赖耶识的心所相分根身、器界、种子也不能形成自己的种子。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解释说:“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过未,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迥、极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⑩可见独影境与性境完全相反,性境是有,独影境是无。性境的“有”与人们所说的有客观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它所说的“有”仍然是识的相分,是识的影像。因为独影境的相分没有自己的种子,只能随从见分,所以独影境的相分与见分为“同种生”。

《宗镜录》卷六十八又把独影境分为二种:一、无质独影。如第六识的独头意识所缘的龟毛、兔角、空华以及过去、未来等,其相分与第六识的见分同种而生,所以称为独影境。又因为龟毛、兔角、空华等是根本不存在的,属于无质,所以称为无质独影。二、有质独影。《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此说明如下:“即第六识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而起故,其相分亦与见分同种而生,亦名独影境。” 11 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都是主观心识变现的影像,有质独影是幻有,无质独影是无。

四、《宗镜录》对带质境的解释

关于带质境,《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称:“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覆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 12 带质境的相分影像有实本质,第七识的相分,即第八识的见分。如果随顺本质,是无覆无记性。如果随顺见分,是有覆性。既可以说是随顺本质种子而生,又可以说是随顺见分种子而生,其义不定。《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解释说:“解第三句,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仗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 13 这是说: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时,此时的相分境可以是依仗本质而生,又无自性。这种相分境性质不定,或从属于能缘之心,或从属于所缘之境。种子也不定,或与其本质同种而生,或与见分同种而生,这就是“带质通情本”。“情”即能缘心,“本”即所缘境。

《宗镜录》的解释更详细,在此基础上有些发展。它指出:“带质通情本者,即相分一半与本质同一种生,一半与见分同一种生。故言通情本,情即能源见分,本即所缘本质。” 14

《宗镜录》卷六十八进一步解释说:“带质者,即心缘心是,如第七缘第八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一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从本质生者,即无覆性;从能能缘见分生者,即有覆性。以两头摄不定,故名通情本。情即第七能缘见分,本即第八所缘见分。” 15

关于唯识三境问题,《宗镜录》卷六十八提出:“四句分别”:

(一)、“唯别种,非同种,即性境”。相分和见分只有“别种生”,并无“同种生”,此指性境。

(二)、“唯同种,非别种,即独影境。”反之,相分和见分只有“同种生”,并无“别种生”,此指独影境。

(三)、“俱句,即带质境。”相分和见分既有“同种生”,又有“别种生”,此指带质境。

(四)、“俱非,即本智缘如。”相分和见分既非同种生,又非别种生,此指根本智缘真如境。因为真如之体不从见分种生,所以是“非同种”。又因为真如之体是无为法,只能用智慧证悟,并非因缘和合而生,所以是“非别种”。

《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性种等随应”解释如下:“言性种等随应者,随应,是不定义,谓于三境中各随所应,有性、种、界系、三科、异熟等,差别不定。” 16 又解释说:“性种等随应者,性即性境,种谓种类,谓于三境中,各有种类不同,今皆须随应而说。” 17 看来本句主要针对性境而说。

《宗镜录》又约八识讲三境。前五转识一切时中,都是只有性境。

第六识意识分为四类:

(一)、明了意识。通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当明了意识与前五识同缘实五尘的时候,最初的率尔心所缘就是性境。以后的意识缘五尘、上、方、因、长、短等假色的时候,就是有质独影,又称为似带质境。

(二)、散位独头意识,也通三境。多是独影境,因为散位独头意识可以通缘三世有本质和无本质的事物。当其缘取无本质事物时,就是独影境。当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法、心所法的时候,是独影境,又称为似带质境。独头意识最初刹那缘五尘,少分缘实色,也是性境。

(三)、定中意识也通三境。定中意识通缘三世有质法和无质法,这是独影境。又能缘自身现行心法、心所法,这是带质境。在七地以前的有漏定位,也能引起五识缘五尘,这是性境。

(四)、梦中意识。只有独影境。

第七识只有带质境。第八识,心王只是性境,与此相应的作意、触、受、想、思五位心所法,是似带质真独影境。

关于三境以何为体的问题,《宗镜录》卷六十八回答如下:“答:初性境用实五尘为体,是八法成故。八法者,即四大地、水、火、风,四微色、香、味、触等。约有为说,若能缘有漏位中,除第七识,余七皆用自心、心所为体;第二独影境。将第六识见分所变假相分为体,能缘自心、心所为体。第三带质境。即变起中间相分为体,若能缘有漏位中,唯六七二识心心所为体。”

为了便于中国人理解,《宗镜录》卷六十八还利用《周易》解释带质境:“带质之境,质者,《周易》云形体也。带者,说之谓之绅也,绅也谓束。又方言云:带谓行也。今云带质,义通二也。若依文,谓即挟带逼附之义,如绅束也。若依方言,影仗质生,如因其路,行义方有。然此相分,虽有能熏自及质种,然无实用,如缘心相,相分之心,无虑用故。通情本者,情谓见分,本谓质也。显所变相,随见随质,以判种性,二义不定,又境有二:一、众生遍计所执情境,心外见法,名之曰境;二、诸圣自在德用智境,以从心现故,成其妙用智境。义二:一、分剂境。广大无边故;二、所知境。唯佛能尽故。又有两种:一、是心境。唯心现故,张心无心外之境,张境无境外之心,常合一味故;二、是境界之境,谓心境无碍,隐显同时,体用相成,理事齐现。” 19

永明延寿(904--975)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佛教理论家,精通中国佛教八大宗,他不仅是禅宗、净土宗祖师,对佛教各大宗派都有重要论述。他曾召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大宗高僧,辑录印度、中国圣贤二百多人的着作,着成《宗镜录》一百卷,内容极其丰富,正如《御重刊宗镜录序》所说:“夫《宗镜录》者,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所录百卷,括尽三乘。”可以说是一部佛教百科全书。《宗镜录》对唯识三境的解释,和窥基着《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及其弟子慧沼着《成唯论了义灯》比较起来,更详细,更具体,如对三境提出“四句分别”,以“约八识说三境”等内容,在窥基师徒的着作中是没有的。由此可见,永明延寿对唯识三境的理解有突破,有创新。应当视为他对唯识三境的重要发展。

注 释

1   《大正藏》卷43,第620页

2 3 《成唯实论了义灯》卷一末,《大正藏》卷43,第677页

4   《大正藏》卷43,第620页

5   《大正藏》卷43,第678页

6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7   《大正藏》卷48,第797页

8 9 10 11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12   《大正藏》卷43,第620页

13   《大正藏》卷43,第678页

14   《大正藏》卷48,第697页

15 16 《大正藏》卷48,第797页

17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18   《大正藏》卷48,第799页

19   《大正藏》卷48,第798页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韩廷杰教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韩廷杰教授)  

 韩廷杰教授:智敏上师及其住持的多宝讲寺 

 韩廷杰教授:说杀生 

 韩廷杰教授:印度唯识学派的传承体系 

 韩廷杰教授:禅宗与和谐 

 韩廷杰教授:略谈“格义” 

 韩廷杰教授:《茜藏佛教认知理论》中的因明量论 

 韩廷杰教授:《韩镜清佛典翻译手稿》序 

 韩廷杰教授:有关梵本《入论》的几个问题――兼评《藏要》本 

 韩廷杰教授:因明始于何时 

 韩廷杰教授:玄奘对因明学的发展 

 韩廷杰教授:寒山诗赏析 

 韩廷杰教授:佛教的社会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