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其它: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吕沛铭)


   日期:2020/12/29 17: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对本体问题的探讨

吕沛铭

一、佛陀对本体问题的态度

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论经三百余会,谆谆善导,起大悲之心指引众生踏上大觉之路。佛法者,佛陀所说之法也,宇宙之实相也,本非佛陀自创,而是佛陀以其无量智慧所洞悉之真理。凡人为无明所蔽,不知真理,故佛陀向众生开示,使众生转迷成悟。

佛陀说法时,对大众所提出的问题,用五种方式回答:㈠直接回答。㈡间接回答,主要用比喻解说。㈢反问式回答,即反问另一相关问题,以开启发问者的思维,使他自觉地推理原问题的答案。㈣不回答,并提议发问者自动寻找答案,原因是所问乃浅易问题,发问者若稍加思索,不难悟得答案。㈤不作任何答覆或提议。佛陀这种表示,称为“无记”。

《别译杂阿含经》记佛陀对一些问题的无记如下:有人问佛:‘于此死已受后有不?’佛默然不答。又问:‘死后不有耶?’佛亦不答。又问:‘我此死已亦受后有亦不受耶?’佛默然不答。又问:‘我死之后,非受于有非不受有耶?’佛亦不答。尊者迦叶语舍利弗言:‘如来宁可说色灭已生于后有,乃至非生非不生。世尊于彼色所尽处,正智解脱,然都无有死此生彼,死此不生彼,亦生亦不生,非生非不生,是故不答。’”(卷六)佛陀对这些问题保持缄默,原因是这些是形上学不可探索的问题,人类永找不出其实际答案。若考究这些问题不但对修行无帮助,且使人陷入迷惘。

佛陀时代,印度外道盛行,诸外道所提出的形上问题,主要有十四项,称“十四难”,即:(1)世界有常?(2)世界无常?(3)亦常亦无常?(4)非常非无常?(5)世界有边?(6)世界无边?(7)亦有边亦无边?(8)非有边非无边?(9)如来(此词指众生,下同)死后有?(10)如来死后无?(11)亦有亦无?(11)非有非无?(13)命与身为同一?(14)为异?这十四问题①可分为四类,首四项属世界生灭问题,(5)至(8)项属时间及空间边际问题,(9)至(12)属生死问题,最后两项属灵魂问题。此等问题,来自外道六十二种邪见。据《大智度论》此六十二邪见即②:于现在五蕴中,每蕴执计有边、无边、亦有亦无边、非有非无边共四见,五蕴合共二十见。于过去五蕴中,每蕴执计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共四见,五蕴合二十见。于未来五蕴中每蕴执计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共四见,五蕴合二十见。以上三世五蕴共六十见,加上根本的常与断二见,总成六十二见。此外,小乘《清净道论》亦记外道以“我”为中心,向佛陀提出十六问题,即:(1)我在过去世存在乎?(2)我在过去世不存在乎?(3)我在过去世是何物?(4)我在过去世处于何种境界?(5)我在过去世中,曾否从一生转到另一生?(6)我在未来世存在乎?(7)我在未来世不存在乎?(8)我在未来世是何物?(9)我在未来世处于何种境界?(10)我在未来世,会否从一生转到另一生?(11)我于现世,是自生乎?(12)我于现世,是被造乎?(13)我是何物?(14)我现处于何种世界?(15)此生从何而来?(16)来生去何处?此十六问③与上述十四难大同小异,皆属形上问题。佛陀对此等问题均予“无记”。

宗教与哲学之间,有共通的三大领域,即山本体论(ontology),主要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2)知识论(epistemology);(3)人生论,亦称人生哲学(philosophy oflife)。各大宗教义理亦涉及此三领域。原始佛教对本体问题保持缄默,后期佛教虽谈本体,惟仍秉承原始佛教精神,即不作对修行无帮助之言论,故谈本体,始终不离一心。所论本体问题,可分为四项:(一)时间与空间之边际问题,(二)世界生灭问题,(三)本体根源问题,(四)神存在问题。以不是佛教对此四问题的看法。

二、时间与空间之无边际

时间与空间,乃宇宙之最基本元素,任何事物不能离时间与空间而独存。佛家言时间之最少单位曰刹那,乃梵语Ksana之音译,意谓将时间分至极短速,无可再分。一刹那间,起点与终点是相齐等,无先后差别。时间乃无数刹那相续,其间无有空隙,前刹那治失之时,乃后刹那生起之时,故刹那是一种抽象观念。经云一弹指间有六十刹那,盖假设之言以喻时间速逝,非真有六十刹那也。自无始以来至现在,由现在至无终的将来,含有无数才生才灭的刹那,其间出现无数事物的变迁,事物若不过缘,则前刹那的情况与后刹那者无异。若遇缘,则前刹那消失之时,由于缘力的余势,在后刹那即起变迁。由于刹那极短,故变迁速至不可测。事实上,宇宙间并无永恒不变之事物,亦即万物时刻在变迁。

遇去的刹那,不可计量,未来的亦然,亦即时间乃无始无终。佛陀尝告弟子迦叶云:“无始者,非一切声闻缘觉思量所知。若有士夫出于世间,智慧多闻如舍利弗,长夜思惟终不能知。佛之无始谁最为先?乃至涅槃中间亦不能知。复次迦叶!如大目连,以神通力,求最初佛世界,无始终不能得。如是一切声闻缘觉、十地菩萨如弥勒等,悉不能知……世界未曾尽,无所尽,无尽时。一(《大法鼓经》卷上)最后一句表示三世毕竟空,过去不可得,故未曾尽;现在不可得,故无所尽:未来不可得,故无尽时。

佛家称空间的最少曰极微,乃空间分至微不可分的单位,亦是一抽象名词。一极微之内,并无容量,亦即无长短阔窄的量度。空间乃无数极微所组成,极微与极微之间,互相紧贴,无有空隙。无数极微形成一无限大的宇宙,其间有无数世界(色界),犹今言无限大的太空内有无数星球。组成世界之物质,其最少单位曰极微尘,犹今言原子,惟原子是有大小量度之实体,极微尘则非实体,故无量度,其抽象性质与刹那相仿。《俱舍论》称七极微尘合为一微尘,七微尘合一金尘,七金尘合一水尘,七水尘合一兔毛尘,亦是空间量度的假设。极微尘的聚合即物质的形成,极微尘的散离即物质的解体。其为聚为散,视因缘而定,缘起则聚,缘尽则散。《金刚经兰百大千世界终化为微尘,即谓将来缘尽时,世界碎裂为无数微尘也。

无限空间内的无数世界,以成、住、坏、空为周期,经历无限时间的治长。欲寻世界之尽头,则不可得,故曰世界无边。“无边者,以五众广大无量,故言无边。亦以五众有边则有始,有始则有终,即是无因无缘,坠断灭等种种过……复次,众生无边者,以众生多故,无量阿僧只三世十方众生,无人能知数,故言无边。”(《大智度论》卷五五)此“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法华经·如来寿量品》)无边世界之滑长,无时无刻不循因果律,因者能生,果者所生,缘者助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小乘俱舍立四缘六因五果,大乘唯识立四缘十因五果,皆因果之详细论析。因果前后相续,因是来自前一事物之果,果是后一事物之因,因中有果,果中亦有因,因果连绵不绝,无有间断。吾人若向过往溯源,则永不能得其始(第一因),向将来追寻亦永不能得其终(最后果)。佛家论时空及因果,说到“无限”即止。若将“无限”探索,所得者若不是梦幻泡影便是戏论。

对宇宙间其他事物的究竟,佛家亦不探讨其第一因。以无明为例,无明乃一切恶业根源,佛教从不追问无明从何而来,仅说无明自“无始以来”,如《起信论》云:“一切众生,不名为觉,以从本来念念相续,未曾离念故,故说无始无明。“吾人永不能寻得无明之原始。故龙树菩萨曰:“若无明因缘更求其本,则无穷,即堕边见,失涅槃道,是故不应求,若更求则坠戏论,非是佛法。”(《大智度论》卷九十)无明本属虚妄,吾人学佛,目的在除去无明,固下需探索何故自无始以来即有无明,正如医生医治病人目的在除去病人的病菌,而不问何故世上有此种病菌。

三、中观哲学可解答世界生灭问题

哲学述世界生灭问题,各家理论颇为繁杂,大致可分为理性派及唯物派二则者主世界恒常,后者则主断灭,两派争议,莫衷一是。世界生灭问题,若揆以佛家中观哲学,可迎刃而解。《中观论》作者龙树,尝将诸法的生起分为四种可能:自生(自己产生)、他生(他物所生)、共生(自己与他和合生)、无因生(自然存在)。龙树在《中观论》否定此四种可能,故曰:“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龙树复在《十二门论》中详述否定理由,大意是:㈡法不自生,生必藉因缘。若法自生,则可自还自生,人还生人,地狱还生地狱,如此则无业报,修行者亦永远修行而不能成佛。㈡法不从他生,否则牛可生马,马可生羊。“他”是对“自”而言,犹是一自体也。既不自生又不他生,则自与他亦不共生,否则牛与马配合可生羊。㈢法不无因生。“因”是法的生起条件,若法无因生,则煮砂可成饭,水凝冶可变石而不为冰。

法不孤起,必待缘而有,乃中观之核心思想,故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中观论·四谛品》)盖诸法皆相依而起,相待而成,亦即“此生即彼生,此灭即彼灭,此有即彼有,此无即彼无。”(此四语常见于《阿含经》)。龙树亦曰:“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十二门论》二石何自性?龙树复曰:“众缘中有性,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者,云何有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中观论·观有无品》)可见自性有三义:(一)自有义(不从因缘生)、(二)不变性、(三)独存性。宇宙间一切事物均无自性,此原理亦称缘起性空,色法亦然,盖色法当体即空,不必将色除去才显空。妄识缘境,只见其相,即是迷:般若观照,见其性空,即是觉。佛教称为大觉之教,即本此。

龙树为破邪显正,且阐示八不中道,即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下一、不异、不来、不去,其反面即生、灭、常、断、一、异、来、去,乃世间虚假之相,如下表所示:

总相:生与灭(存在与非存在)

别相:常与断(永恒与非永恒)

一与异(统一与分殊)

来与去(出现与滑失)

此八法合成四对,或未穷尽世间妄象,但却是最重要的八法,龙树均予否定,盖此八法与真理相违,故一一冠以不字,称“八不中道”。八不表面上似是矛盾,实际上却显示万法相待而成,由相待而归于统一,亦具事理无碍义。以生灭为例,宙宇本体,原无生灭,吾人所见生灭,乃因缘所现之假相也;若知缘起无自性,则万法空寂,何有生灭?故生灭乃众生攀缘之见,取相而起之妄象也。既取于相,乃执生灭为实有,于是坠入生死轮回。故“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虽云佛度众生出生死人涅槃,实无生死可出,无涅槃可入,亦即无众生可度。盖生是因缘,灭亦是因缘,法性本无生灭也。太虚大师尝作一偈云:“诸法刹那生,诸法刹那灭,刹那生灭中,无生亦无灭。一意即现象界虽显生灭之相,本体实无生灭。生与灭亦是对应于有与无而言。就缘起而论,一切法非有而有:就实相而言,一切法有而非有。有而不有,虽有而不着有边:无而不无,虽无而不着无边:两边不着,即中道义。哲学上难以解决之世界生灭问题,中观论提供独一无二的完满解决。天台宗所创三谛圆融之说,亦本中道义。四、佛家以心为本体根源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现象界之外,有一本体界,并循超越现象界途径去探索本体,结果形成种种迷惑难解之本体理论如二兀论、多元论、唯心论、唯神论等。中国哲学重视人伦,故少言本体。佛家既重视人伦,亦不排除本体。惟佛家所言本体,既非类似西方哲学的形上本体,亦不同于老庄所言“道”本体(佛家言清静、无为、无欲等,不能与老庄所说者混为一谈)。佛家以一心为本体根源,以因果律为现象法则。若将本体与现象一齐探源,可归结两者之同时融合。若从现象生起考察,名为缘起论:若由实相内涵考察,名为实相论。缘起实相两论,互相摄合,两者关系如形与影,是一而二,二而一,言缘起不离实相,说实相亦不离缘起。所谓“事理无碍”,“三谛圆融”,“一真法界一,皆本体与现象融合之究竟一乘真理。诸缘起论如业感缘起(法界缘起、赖耶缘起、真如缘起,皆殊途而同归一心,一心随缘而生万法,万法钦聚还于一心。佛典言心为本体根源者不胜枚举,如《华严经》:“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无不由心造。”(夜摩天宫品)《本生心地观经》:“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染故,世界杂染。”《楞严经》:“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卷二)《大乘义章》:“十二因缘,依于一心,依情起相,名为非无,据实本寂,说为非有。一出现于吾人眼前世界诸森罗万象如山河大地星晨,皆一心所现,心生则种种法生,心转则种种法转,心灭则种种法灭。二日以蔽之:心外别无法。若心外求法,则如求水中月,镜中像,终不可得。心之为真为妄,亦依吾人意向。吾人之为善为恶,系于一念之选择,一念之差,可顿成觉悟,亦可铸成大错。吾人动心时,可不慎哉!

心既为本体根源,则吾人所感知的时间与空间,亦一心所生。以时间而言,虽云有时分秒之量度,惟吾人一心原无久暂之分别。久暂之感觉,乃心随色界流转而生,佛语所云“念念生灭一是也o/心若不随物转,则万年本是一念。禅师入定数日,自觉仅一刹那;自生至死,不过黄梁一梦。《中观论》云:“时住不可得,时去不可得,时若不可得,云何说时相?因物故有时,离物何有时?勿尚无所有,何说当有时!”(观因果品)可知时间乃心所反映外物连续变迁之假相。情绪愉快者,常觉时间弥短:心境纷乱者,恒感时间漫长。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孔子勤于讲学,乐育英才,其精神超脱于时间之外,连老之将至亦不觉也。

《大吡婆娑论》云:“以有往来聚集处故,知有虚空。若无彼因,彼亦不有……虚空是彼容受因故……若无虚空,应无容处:若无虚空,应一切处皆有障障碍……无障碍相是虚空故。”(卷五三)意谓吾人之空间感觉,亦因心缘色界(物质世界)而生。若无大小、方向、阔窄、远近等量度观念,则无所谓空间也。心若不着色相,则身躯虽不动,心境却可逍遥于广大之空际,所谓“芥子可纳须弥”是也。须弥于芥子内并无变小,而芥子亦不变大。《华严经》云:一一生毛中含诸佛刹海,《维摩经》述维摩居士之狭窄病室可容三万二千狮子座,皆形容菩萨解脱心境之广阔。孟子言所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孟子·公孙丑》)是孟子浩然之气亦超越界限而塞于天地也。

五、佛教否定神之存在

佛教否定神之存在。若神存在,则从何而来?若谓神自生,则不符合因果律:若谓他生,则神是被造,固非万能。若神果万能且宠爱世人,则为何不清灭世间罪恶?神对罪恶坐视不理,其为公义乎?博爱乎?神一方面要拯救世人脱离罪恶,另一方面又任由罪恶横行,以致人类为罪恶所污染,何其谬也!神之存在又如何验证?唯一可得的结论是:神是由人造,即心所现之妄象也。唯神论者或难曰:“若无神,则人之善恶报应由谁主持?”可答曰:“依因果律。”复问曰:“因果律从何而来?”答曰:“自无始以来。一再难曰:“何故自无始以来?”此间可仿佛陀予“无记一。若以另一难曰:“宇宙间物质从何而来?非神创造无以解释。宇宙间之井然有序由谁布置?非神指引无以解释。”此问亦予“无记一,盖此等探索本体底蕴之问题,人类永找不出实际答案。若将答案归结于神之存在,乃戏论者自作假设以满足好奇而已。

佛教之破神论,多见于瑜伽及中观典籍,如《十二门论》云:“实不从自在天作,何以故?性相违故,如牛子还牛,若万物从自在天生,皆应似自在天,是其子故。若自在天作众生者,不应以苦与子,是故不应言自在天作。若自在者不应有所须;有所须而作,不名自在。若无所须,何变化作万物?如子儿戏!若自在作众生者,谁复作是自在?若自在自作则不然,如物如能自作:若更有作者,则不名自在:若自在是作者,则于作中无有障碍,念即能作。若自在作万物者,为住何处而作万物?是住处为是自在作?为是他作?……如是则无穷。若他作者,则有二自在,是事不然:是故世间万物,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作者,何故苦行供养于他,欲令欢喜,从求所愿?若苦行求他,当知不自在。……若自在所作者,即无罪福善恶好丑,皆从自在外故,而实有罪福,是故自在所作:若众生从自在生者,皆应敬爱,而实不尔,有憎有爱,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作者,善恶苦乐事不作而自来,如是坏世间法,持戒修梵行皆无所益,而实不可!是故当知非自在所作。……若无因缘而自在者,一切众生亦应自在,而实不尔!当知非自在所作。若自在从他而得,则他复他,如是则无穷,无穷则无因,如是等种种因缘,当知万物非自在生,亦无有自在?”(卷十观作者品)此段列举无神理由,意思甚为精辟。所言“自在天”(简称自在),犹今言无所不能之神。

佛陀尝言己乃一常人而非神。“如来说法,无非因缘……非如来所作,何以故?佛从世间生,佛不说佛造世间。”(《文殊师利问经》卷下杂问品)“佛身亦不自在,皆属本因缘业果报。”(《大智度论》卷九九)“若佛出世,若佛不出世,法尔如是。”(同上卷五四)佛陀且训示弟子以智信为依,智信是本于“四依法”,即依法而不依人,依了义经而不依不了义经,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佛学上论证知识真伪的主要方法是因明,犹今之逻辑学。古时印度学校将因明列为一独立科目,与其他科目并称“五明”,即因明、内明、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可见当时对因明之重视。研究佛学者,不可不修因明。因明以实际事物为讨论对象,无论从任何方面推理,结果必须符合事实,不容矛盾或含糊。兹以“神”作为因明三支的论题如下:

宗:神创造天地万物。

因:神无所不能,具无中生有的力量故。

喻:如耶教的上帝、回教的真主阿拉、婆罗门教的大梵天,

皆宇宙万能主宰。

如何验证神之存在,已是不可能,且各唯神宗教均言其独一无二的主宰,并指他教所言者为非,矛盾重重,可见有神论经不起因明考验。六、佛教言天堂地狱亦归于一心

任何宗教均言天堂地狱,佛教亦然,且说三界及六道轮回,虽非原始佛教思想,但后期佛教为方便解说业报,乃取古印度流行思想加以改造或借用。禅宗典籍《林间录》记天堂地狱论题一则云:“李端原间达观禅师:‘地狱毕竟是有是无?’答:‘诸佛向无中说有,眼见空华;太尉就有中觅无,手捞水月,堪笑眼前见牢狱不过。心外见天堂欲生。殊不知欣怖在心,善恶成境:但了自心,自然无惑。’另一禅典《密云禅师语录》亦记:“宋世大慧杲和尚云:‘尔等生前,曾造驴造马,来也不知,而今死后,做驴做马,去也不知,上天堂也不知,入地狱也不知。既都不知一息不来,前路茫茫,岂不是要紧底大事耶!然据悟上座即不然,只者生不知来处,死不知去处,便是当人出生死底消息,唯人作攀缘,遂成流转。何故生不知来处,则来无所从:死不知去处,则去无所至:去无所至,则内无所出:来无所从,则外无所入:外无所入,则外息诸缘:内无所出,则内心无喘:既内心无喘,外息诸缘,则一念不生。’”由此可见天堂地狱皆随机方便超越有无之说,一落有无,都无是处,最后均归结于一心,所谓“心为法本,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弘明集》卷二《Q不炳明佛论》)是也。即使言天堂、地狱、阎王等,佛教从不考究其来源,非如唯神宗教谓天堂地狱仍神所造。佛典所述掌司地狱之阎王,亦非宇宙间主宰。诸菩萨及佛如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皆非万能之神。佛典所载神话,如《起世因本经》(隋达摩笈多译)述原始世界状况,亦不过用作比喻或借为解释经义,也就是一种方便说法。事实上,任何宗教皆说神话,可是唯神宗教的神话却被教徒视作教条,如耶教《旧约圣经兰目上帝造人类始祖阿当及夏娃男女两人,教士明知其谬亦不敢公然否定,如此信仰安得谓智信?佛家精神,在于不变而随缘,虽修出世间法而不弃世间法;又随缘而不变,虽人世而不受俗染二目天堂地狱,目的在昭一杯莱报,也就是一种随缘说法,非有意探究神秘莫测之本体底蕴也。

七、佛教不探讨形而上学问题

吾人之知识,来自感觉、经验、推理三种途径。感觉乃感官的感知,经验来自感觉的累积,推理即理解力,乃吾人研习深奥学问的主要方法。惟推理不能完全超脱经验,否则易陷于形上学冥想,以致与真理相违。以阿赖耶识为例,此识虽非感觉及经验所能接触,但不是离开前七识(经验)而自为一绝对独立体。阿赖耶识所摄藏之种子及种子所受熏习,皆来自前七识。又以涅槃为例,涅槃虽云非经验境界,不能用言语形容,因言语只能表达感觉及经验所感知的事物,但涅槃是修行成果,而修行却是在经验界进行,如持戒、精进、布施等。涅槃虽不可说,但能够证得,证得涅槃者纵使用千言万语向别人叙述涅槃境界,别人仍不能体验,除非彼亦循修行而证得,可见涅槃与修行并非互相独立无关。其他如毕竟空、真如、中道等,虽不能感知,亦不是绝对超脱经验之渺冥形上学境界。事实上,一个学佛者的修行程度未达高深时,要了解实相底蕴是不容易,甚至不可能。

另一方面,试观西方着名哲学家所提出的形而上理论者如莱布尼兹(Leibniz)提出的“单子论”(Monads),笛卡尔(Descartes)提出的“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al)、黑格尔(Hegel)提出的“绝对实体(Abseute Entity)、费希特(Pichte)提出的“真我(True Ego)等,无一不是深邃幽玄、渺冥不可摸索的绝对超经验形上学秘体,既不可感知,又不可测量,更不可证得。诸哲学家为寻求理论上之完备,惟有归结于上帝以自圆其说,虽然所言上帝未必即耶教之上帝,但总不离宇宙主宰观念,甚至大哲学家康德(Kant)也如此。康德创评判哲学,以先验为题旨,所云先验,即先于经验的悟性,是无条件的及绝对的,与佛家的认识回异。佛家认为心识不断受熏习,故一切心识不是完全超脱经验而独立。康德则将悟性推出于经验之外,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最后唯有归向上帝作为结论。

佛学虽精深博大,表面上似甚为渊奥,实则不出本分寻常间,所谓“平常心是道”是也,并无渺冥玄秘之形上理论。佛法乃大觉之法,虽云有八万四千法门,但种种皆方便法门,同趋明心见性,开示实相,转迷成悟。综观三藏十二部教典,未见一语道及形而上究竟。何以故?探讨形上问题非方便法门故,此等问题永找不出实际答案故。佛教言三法印、四谛、十二因缘,皆世谛之叙述:三无漏学、五戒、六度、八正道,皆净化人生之实践。在名称上似属抽象的涅槃、阿赖耶识等,亦如上所述,均非绝对超脱经验之形而上臆测。再以“毕竟空”为例,龙树尝言,说毕竟空之目的在除去凡夫执着自性为实有,也就是一种法门,此执若除,则母需说毕竟空。正如以火烧薪,薪被烧掉化为灰烬,火亦消失。故《中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破行品)

八、佛教以圆融为依归

佛者觉也,所觉者人生之真谛也。觉之反义为迷,迷与觉乃一心之两面,失觉即陷迷,去迷即成觉,觉迷之间系于一心。吾人学佛目的即在除去迷惘,求证无上正觉。若玩索形上学不可解之问题,并臆造种种假设去解释之,且自以为探得真理,则陷入不可自拔的迷境。诚如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Socrates),某次与弟子讨论知识问题时,弟子问:“你所知道宇宙间最深奥的事物是甚么?”苏氏答曰:“我所知道的是‘不可知’。”苏氏态度,甚近佛家旨向。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亦同一观点。

佛教以圆融为依归,一切具有存在价值的世间事物,佛教从不与之对抗,即使其他宗教所崇奉的“神”,其理论或有不完备,但总以止恶扬善为依归,佛教从不将之贬斥,故佛教在过去二干五百年间,从未与其他宗教发生“宗教战争”。佛陀尝告弟子须菩提曰:“大德须菩提!如须弥山王,光所照处,悉同一色,所谓金色。如是,须菩提!般若光照一切结使,悉同一色,谓佛法色。是故须菩提!佛法结使,以般若慧观,等无差别。是故须菩提!一切诸法,皆是佛法。”(《大方广宝箧经》卷上)以平等对待其他宗教,并将其他宗教的止恶扬善包容于佛法,故曰“一切诸法皆是佛法”。此种态度,正显示佛教的大悲大智胸怀,于古今学术思想中无一可与之相比。即使有情界尽,虚空界尽,众生业尽,而菩萨普渡众生之悲愿永无穷尽。佛教精神如是伟大,任何其他宗教望尘莫及。宇宙间最高智慧如中道、唯识、法界等,全部出自佛家,其对人类贡献的伟大,更非笔墨所能形容矣!  

原载《内明》第262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  

 赖永海教授:佛教与小说及其它文学艺术形式 

 其它:莲池大师思想研究(刘红梅)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四章 涅盘思想的完成—大般涅盘经的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二章 涅盘思想的展开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其它: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刘福铸) 

 其它:关于《金刚经》中的“冥世偈”(顾伟康) 

 其它: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