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三讲:六尘中的寂静


   日期:2020/12/18 9: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三讲六尘中的寂静

*找回内在的寂静

我们平常所谈的「寂静」常指的是外在环境的安静,而佛法中的寂静则是指内心的寂静:外在虽然吵杂,但内在是寂静的。我们要找的是内心的寂静,当我们坐下来时,不作任何事时,心中仍有许多的杂念,这时内心并没有真正的寂静。但是当杂念消失时,心里就回归到寂静。

心念不是空白的,但是过程中常会出现断断续续的「空白」,我们要体会寂静就要从那些短暂的「空白」开始看起,念头不断涌现,但总有间歇的时刻,就去看看那「空档」的感觉是如何,种空档感觉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然而我们都一直将注意力放在「有」上,例如:看一张桌子,我们看到的是杯子、水果、收音机......,却没有看到「空白」。若没有桌子这一「空白」的背景,这些放置在桌上的物品就没有地方放置了,所以我们要回过头来看那空白的寂静,看那喧闹背后的寂静。

*心灵的桃花源

我们无法用一很恰当的名词或形容词来描述六尘中的寂静,但仍要找一个入口以便能够进入心灵的桃花源,我们要到那很美妙的地方,但是入口不知在何处?这时静坐下来,将思想停息下来,这就是一个入口,至于能否进入就须要有一位向导带领。如果能体会眼前的寂静与背后浩翰无边的寂静的关联时,即使只是一个点、一个空白,也可以进入桃花源。开始的寂静只是入口,尚未见到整个的桃花源,但是如果没有这入口,桃花源就无法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天当中必须要找出时间(入口),以便回到内心的寂静。例如:安静的待在房间内,不要想打电话、吃东西、看电视、看书、睡觉等,静静的坐着面对寂静,穿透寂静,眼前的一切忽然呈现出它的原来状态:无边的空寂中幻现种种看似真实的六尘现象,事物的实体、界限,以及自我根本不存在,心灵的桃花源就在眼前展现。

*涅槃的寂静与禅定的寂静

涅槃的寂静不仅止于念头的止息,而是贪、嗔、疑等执取的止息,是固定化、模式化的抓、黏等的止息,觉悟到种种模式化的概念都是没用的,再高的成就、再大的享受、再大的痛苦,它的背后都是一种寂静,这时就体验般若的实相、真理、法性或是涅槃的寂静。禅定的寂静与涅槃的寂静有所不同,但是可由禅定的寂静通向涅槃的寂静。如果从来没有禅定寂静的体验,要体验浩翰无边的涅槃或烦恼的止息,是不可能的。因为两者的寂静是相关的。禅定是对有形的东西不再渴求,心不向外,不受外在动乱的影响,这就是禅定的寂静。禅定是涅槃的基础,若没有禅定的经验,说他会明心见性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寂静之下,才有升起般若智慧的机缘,才能见到一切生灭,一切缘起变化背后的寂静:没有任何可以拥有或失去的事物实体,它不是可以捕捉执取的对象,一切只是缘生缘灭的幻影而已,而那种寂静是本来状态的寂静。

*寂静不是死寂

寂静是从「声音」所衍生的意义,颜色的寂静是指在一切空白与各种颜色的当体是什么颜色都不是的空性。也就是说空白本身还不是空寂,只是将颜色抹去,然后称它为「空白」。有如将灯火熄灭后,并不是一片死寂,而我们常将寂静描述为一片死寂,如:寂静的春天就是指没有鸟语花香的世界,没有生命的荒漠,并不是那种的「寂静」,而是春天的欣欣向荣,盛夏的活力,秋天的凉意,冬天的寒枯,这些现象的当下什么都不是!不是冷也不是热,不是凉爽也不是温暖,在缘起的当下它是一种空性。当它温暖时,这热度不是永恒,它不能持续也不能自己控制。当它酷热时,也是因缘和合才会酷热,不是它自己就是酷热的。当它冰冷时,也都是因缘和合的,只是被呈现出来的一个现象,包括现象界所存在的肉体生命,与我们的思想情绪,甚至世纪的演变都一样只是一种呈现。我们所见到月亮有阴晴圆缺,但是月球还是那个样子,只不过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不同所呈现的现象而已。我们常将人生的青壮年比喻为月亮的满月,婴儿时期是新月,老年是下弦月,它是一个循环,在循环的当体就是空性,就只是因缘的变化。

「天何言哉!天何言哉!」也就是说大自然是不说一句话的,它就这样的运行着,只是无声无息的靠缘起运行着,背后是什么都没有,不是任何一个固定的形式,不会是这也不会是那,不会是上帝也不会是佛陀,而是浩翰无边的法性、空性。

*寂静有源源不绝的能量

寂静是最真实的状态,所以这状态是当说话时是寂静,做事时也是寂静,甚至烦恼时内在的本质仍是寂静,为什么?因为烦恼在见到真相时立即消解了,它是没有固定的形式,是不可被固定为一个实体的,因此它的内在是一种寂静涅槃。

我们要体验的也就是这个部分,那才是心灵的桃花源。如果没有进入那种不被任何形式拘束,不被任何时间、空间限制的境界,就是没有进入桃花源,我们的生命仍是僵化在形式中,男的就一定要如何!女的就一定要如何!是天才就是如何!是白疑就是如何!每个人的内在都有一些固定的模式,而这些模式其实并不真实。天才不是自己认定自己是天才,长得美丽也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长得丑也不是自己的错,长得高长得矮都不是自己的问题。甚至今天有成就或没有成就,也不全然是自己的问题,这不是说自己都没有责任,而是因为这不是个人单纯的主观愿望或努力就可以实现的,这些只是缘起的一小部分,能体认到那部分其实是很渺小时,内心就放下了,就拥有一很大的空间,内在的自由度就大增,能量就能源源而生。

这种能量的释出不是指能使外在强壮或有成就,而是指生命无形的能量,不是有形的能量,是内在源源不绝的欣赏能力,是可穿透事物见到真相的能力,是不受事件冲突所困惑的一种跳脱的能力,是一种能活得自在的喜悦,对佛法会有一种亲切感,觉得那不是别人说的,而是任何情境、随时随地它都在显示给我们看的。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寂静的两种层次必须加以区分,一是禅定所得的寂静,一是由智慧见到真理真相后,内心放下的寂静。层次上有所先后,一是进入桃花源的「溪流」,一是已经进入桃花源。

桃花源是一种美妙的新世界,但是如果没有禅定的溪流,我们就无法进入这新世界,这过程一定是有的。当我们内心纷乱时绝对是看不见事情的真相,所以一个人在烦恼时,劝他有时真的很难劝得动,只有当他将压抑舒发了,该哭的哭了,该骂的骂了,该吃的吃了,该安慰的安慰了,在这些舒发结束后,心平静下来,理智恢复之后智慧才有可能升起,才是真正的开始,才会慢慢发现失恋没什么大不了的,失业没什么大不了的,生病没什么大不了的,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发现这背后还有很丰富的世界,还有很多的资源可以去运用,还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我们往往当问题来时,就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这问题上,于是我们就陷入冲突矛盾中出不来,觉得活在这世上实在很苦,恨不得赶快结束生命,这时的眼光缩到很小,但往往是在我们感到很无奈时,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出现,所以让我们一起去探访桃花源吧!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黄国达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黄国达居士)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七讲:冲突对立的消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六讲:盲点的突破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五讲:无常的观照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四讲:觉知与觉醒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第二讲:大自然的观想 

 黄国达居士:生活禅修指引(讲义摘录) 

 黄国达居士:‘学佛三要’导读 

 黄国达居士:‘成佛之道’导读 

 黄国达居士:‘我之宗教观’导读 

 黄国达居士:‘佛法是救世之光’导读 

 黄国达居士:‘佛法概论’导读 

 黄国达居士:‘般若经讲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