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立德、立功、立言


   日期:2020/12/4 19:4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立德、立功、立言

    有人就问:忠臣孝子这些历史上有大忠大孝的人,他们的德业自然可以不朽了,千古不磨失。那么文昌帝君十七次的变化——化身,也是不需要去怀疑的;但是现在谈到一般的人——凡夫俗子,他一死之后,他的魂魄就散掉了,怎么可以说他长劫永存呢?他的意思就是这样的:大人物——这个大忠大孝的人,他的精神可以延续得很长;那一般凡夫俗子,好像他的魂魄就比较低一点,他就容易散掉,他散掉了就不会永远存在吧?问这么一个问题。

    这里面就是用我们的凡夫的“分别见”来看问题了。所以你看这回答:这个形体——形体就是我们这一期的业报的身体,业报身体呢,跟他宿世的业力有关系,所以有身体长得高大的,有比较矮小的,有比较聪明的,有比较愚痴一点的,这业报身福报修得大,他的社会地位高,他是富贵,福报低他就很贫贱,甚至做乞丐,有这些差异,但是这个形体下面的性,它是平等的。这就是佛法对一切众生的自性的平等的观照:业报身有差异,但是业报身下的真如自性是每个众生本具的,每个众生是平等的。这个性上是没有大小灵愚的差别的,是一起摆平的,这叫平等相、空相、一相、无相。一定要了解这个情况,不仅人和人之间在性体上平等的,就是畜牲、蜎飞蠕动之物,在性体上都是平等的。虽然它作为蜎飞蠕动之物,佛性没有减少一点;虽然释迦牟尼佛成佛万德庄严了,他的佛性也没有增加一点:都是不增不减的,这就是佛教对生命的大平等的观照。由于这个观照,我们每个人就得要尊重自己的灵哪——自重己灵哪,我的灵性跟佛没有两样的。所以,如果说一成为凡夫俗子,这个魂魄就磨灭了,如果用这个观念来说的话,那文昌帝君当年在他变化的十七生当中,曾经做过邛池的——在邛池县造恶业之后,他变成了一个一寸长的小蛇,那是不是比凡夫俗子还要低贱的生命哪?如果说魂魄要散的话,那做小蛇的时候早就散掉了,如果散掉了,哪有今天的文昌帝君的存在呀?以及今天的文昌帝君——未来的“安乐不动”的这尊佛的存在呀?那都没有哇。所以意思就是说,这个自性、灵性的层面是平等的,他文昌帝君作为这个一寸长的小蛇的时候,他的灵性没有减少一点;现在又恢复了文昌帝君这样的一个掌握读书人的功名富贵大权的大人物,以及未来会成佛的——这么一个万德庄严的佛,在这种层面他的灵性也没有增加一点。
    从这里,我们就要了解到,我们每个人,都是非常非常尊严的。儒家就在《左传》、《春秋》里面讨论不朽的问题,有三种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就要像尧、舜、禹这样的,这就叫立德;立功就要像大禹那样的治水,这就叫立功;立言就是那些圣贤建立的一种自性流现出来的智慧的灵文。实际上这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都是从我们的自性里面开发建立起来的,所以不修心养性的人,他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立德、立功、立言的。比如现在的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搞了很多形象工程,这不叫立功啊!真正的立功那在历史上要有交待的,他从自性里面产生出来一种行为,他要有一种无我的智慧,有一种大慈悲心,有一种远见的智慧,凝结出来的这个功啊。就像现在四川的都江堰,那个李冰父子大家都很推崇他们,他们真的是治了水患,而且做得非常巧妙,非常坚固哇。这个功就能够永远地树立在民众的心中啊,不是做形象的,因为做形象很多时候是为了自己的政绩。政绩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当官。他每一念都离不开这个小我的话,是谈不上功的。

                    ——2008年11月大安法师讲于秦皇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大安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 

 大安法师:庚寅年冬月大安法师与居士谈话 

 大安法师:十八高贤之刘遗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