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其它:论学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游有维)


   日期:2020/12/3 20:4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论学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

游有维

(一)

《涅槃经》说:“二种庄严,一者智慧,二者福德。若有菩萨具足如是二庄严者,则知佛性。”这说明福慧二种庄严是菩萨必须修习的两种行门,菩萨修习这两种行门,则能圆成佛道,亲证佛性,所以福慧二种庄严是菩萨修行成佛的总持法门。菩萨,梵语菩提萨埵,义译觉有情。菩提是觉义,萨埵是有情义,合言之,就是具大智慧,上求无上觉(佛)道,发大悲心,利乐一切有情,具有这种悲智双修自觉觉他的修行人,是名菩萨。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在因地发菩提心修菩萨行时,从广修六度万行,以至圆成佛果,化度众生,都不出福和慧二种庄严,所以佛称为“两足尊”者,就是说他福慧二种庄严都圆满具足了。因此,我们更体会到《涅槃经》特别指出菩萨必须“具足如是二庄严”,这也充分说明菩萨修行成佛必须福慧双修的重要意义。

(二)

菩萨是怎样的福慧双修呢?菩萨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行,就是福慧双修的具体实践。波罗蜜是梵语,随顺中国的语法,译为到彼岸。彼岸是对此岸说,此岸是生死轮回之地,彼岸是圣人涅槃安乐之境。波罗蜜又古译为度,即济渡的意思,谓菩萨乘此六度船筏之法,既能自度,又能度一切众生,从生死苦海的此岸,度到涅槃安乐的彼岸。如《解深密经》中佛告观自在菩萨说:“善男子!菩萨学事,略有六种,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到彼岸”。六度的意义很多,诸大乘经论中广有解说,兹略说要义如下。

一、布施,菩萨化度众生,必先行布施,使生欢喜,乃能摄化。菩萨度生的四摄行,首先实行布施,也是这个意思。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财施谓菩萨为化度一切众生,布施一切财物,利益有情的根身。法施是为有情宣讲佛法,俾知止恶修善,断染修净,资益有情的慧命。无畏施是救护有情一切患难,使他们脱离危险怖畏。

二、持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三种。摄律仪戒即菩萨所受的防非止恶的戒法,包括五戒、十戒、乃至具足戒等的别解脱戒,无恶不断。摄善法戒,即菩萨摄持一切善法以为戒,无善不修。饶益有情戒,又称摄众生戒,无众生不度。此大乘戒,不独制止身口恶业,并须摄心断除恶念。

三、忍辱,有迫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三种。耐迫害忍,即菩萨为贯彻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志愿,对一切迫害的危难,即使是牺牲生命,也不能违背菩萨行,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安受苦忍,即菩萨自己修行道法时,于所遭受的饥渴寒热障碍等苦痛,能安然忍受,修道不退。谛察法忍,即菩萨对于甚深难解的法义,能以坚忍的意志,审谛观察思维,以求悟入。

四、精进,有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饶益有情精进三种。披甲精进,即于所修善行,发起大誓意乐,勇悍不退,如古人入阵打仗,先行披着铠甲,即有威力,不生怯弱。摄善法精进,即正修行善法时,进趣不息。饶益有情精进,即为利乐一切作诸事业,勇猛策进。

五、静虑,即禅定,梵语禅那,译为静虑,此虑非思虑,即正思维。初修静即是止,虑即是观。修成静即是定,虑即是慧。《普劝坐禅仪》说:“禅那者,定慧均等之义,以不偏止,不偏观,寂静审虑,平等住故,名为静虑。”这说明止观即是定学,修禅定以修止观为下手,必须注意止观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掉举,是二种禅病,故修禅定必须止观调和均等,昏沉则以观救之,掉举则以止制之。修止而后得定,修观而后发慧,止观双行,定慧均等,这是修习禅定的要道。禅定有世间禅,出世间禅。世间禅定,即凡夫禅,谓三界之内凡夫厌下地(指欲界六天及余五道)苦、粗、障之境,欣上地(指上色界四禅天)静、妙、离之境,依此欣厌之愿力,乃修四禅天、四空天的八种世间禅定,虽然渐次增进,修至无色界非想非非想处定,总属有漏禅定、凡夫境界,未出三界,不成圣果。无色界天人寿长八万大劫,八万劫满,天报已尽,即当堕落,而入轮回,随其宿业,依然流转五道生死苦海,即所谓“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出世间禅,有小乘禅、大乘禅等。从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阿罗汉、辟支佛的小乘禅,他们深厌身为生死苦果,视三界如火宅,见生死如冤家,专修习我空观,破见思惑,出离三界生死苦海,证小乘圣果。但他们抱厌世态度,趣向偏空,耽着寂定,闭居化城,不达宝所。《楞严经》批评他们“由不勤求无上觉道(佛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维摩经》呵斥他们为“败种”,不肯回小向大,上求佛道,下度众生。余愿当今研究《阿含经》者,应作为鉴戒,提高警觉!从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菩萨的大乘禅,他们虽观我空法空而不住于空相,从空观入假观,空假双照,发大悲心,修六度行,入世度生,《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包括度一切众生苦厄)菩萨虽不舍尘劳而作佛事,然时时摄心在定,不染一尘,而常以观照之功,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以期达到破无明、证法身的究竟成佛的目的。佛教修习禅定,就是要借修禅定之功,来启发性上无漏智慧,破除烦恼,息妄归真。佛教修习禅定既以启发智慧破除烦恼为主,所以由禅定所发六种神通也以漏尽通为主。六通就是(一)天眼通——作用自在无碍名通。观色无碍,名天眼通。(二)天耳通——闻声无碍,(三)他心通——知他心事无碍,(四)宿命通一一知过去事无碍,(五)神足通——身能飞行如鸟,一念能至十方世界,(六)漏尽通——漏是烦恼,就是由戒定慧三学齐修,将烦恼结使断尽,断尽烦恼障碍,则能使前五通神力更加强大。又自能尽漏,复能知一切众生漏(烦恼),尽不尽等,故名漏尽通。例如佛涅槃后结集三藏时,得漏尽通的迦叶尊者,知阿难漏(烦恼)犹未尽,不允许阿难参加,阿难遂出而策励禅修,于后夜即廓然得悟,证阿罗汉果,其夜阿难叩门而呼,迦叶说,你由门的钥孔中进来,阿难即由钥孔中进去(钥孔即门锁的钥匙孔)。这只有得漏尽通的人才能在钥孔中进出无碍,也是迦叶对阿难的考验(见《大智度论》二)。

六、般若,义为智慧。佛与众生同具实相理体,亦称实相般若。理体本具正智,是为观照般若。理外无智,智外无理,理智本来一如,故皆名般若。此般若正智,人人本具,个个不无,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即此般若正智,众生迷此,而成烦恼,诸佛悟此,而证菩提。此般若正智,能起观照般若妙用,有我空智、法空智、俱空智三种。以我空智,修我空观,是为出世的小乘法门,只证得我空慧眼,已破我执,而法执未除,般若工夫犹浅,其成效极果,只成就阿罗汉、辟支佛的二乘小果。以法空智,修法空观,是为大乘菩萨修的深般若观,虽深知一切诸法皆空,已破法执,然而无明犹未破净,即是微细的法执犹未化除,故但分证法身,而未究竟。俱空智,即见一切法空,并连空见亦俱空之,亦即破微细的法执,已达空空,破空执矣。这就是《金刚经》所说不取(着)我相、法相、非法相,照见我空、法空、空空,三执(我执法执空执)全消,三空彻证,是为如来最上乘的甚深般若。《金刚经》所说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即达我空,无我执也。无法相,即达法空,无法执也。无非法相,即达空空,无空执也。非法相即是空相,若住在空相之中,非真离相,不契无住真心,依然还是法执未尽,故最后并空相亦当空之。我法二执的烦恼病,为九界众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的苦因,故佛教修出世法的三乘众生(即声闻、缘觉、菩萨),修观照般若之功,用我法二空观的药对治之,空本是药,可以对治我法二执,若取着于空,药亦成病,反成空病,空病乃执药所成,病愈而药亦当除之,故当以空舍空,是名空空。般若真空正智,离一切相,不仅离我相法相,并空相亦复当离,至离无可离,则诸妄既尽,实相般若的法身理体彻底显现,即名诸佛。故《金刚经》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实相般若,即佛与众生同具本有离相无住的真心,众生未明实相般若,不知修观照般若之功,故处处着相,我法二执烦恼深重,恒住生死此岸,不到涅槃彼岸。佛陀教菩萨修般若行时,必须“远离颠倒梦想”的分别妄念,则与俱空智相应,般若离一切相,不但不可着有相,而亦不可滞空相。观照般若工夫,由浅至深,步步深入,自修我空智,达到法空智,以至最后达到俱空智的甚深般若境界,才能到达三执全消、三空彻证的圆满佛果的究竟涅槃彼岸。亦即《心经》所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修般若妙行为十方三世诸佛共由之路,无有何佛不依此般若修行而成佛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道之名。因六凡众生不觉,外道邪觉,不能称为正觉。二乘之人,悟明真谛之理,虽称正觉,未悟平等理性,不能称正等正觉。菩萨分破无明,分证法身,然无明未尽,纵到等觉菩萨地位,还有一分无明未尽,尚且去佛一等,只称有上士,不能称无上正等正觉,足当此名称者,惟佛一人,因佛所证之果为究竟极果,超九界以独尊,故云无上,佛在十种名号中称为“无上士”者,也是这个道理。

(三)

又《解深密经》中,观自在菩萨请问“何因缘故,宣说六种波罗蜜多如是次第?”佛说:“善男子!能为后后引发依故,谓诸菩萨,若于身财无所顾吝,便能受持清净禁戒。为护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发精进。发精进已,能办静虑。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是故我说波罗蜜多如是次第”。这说明菩萨修六度行的次第密切关系,亦即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的具体实践过程,所谓“具静虑已,便能获得出世间慧”,即上文说般若具有我空智、法空智、俱空智,皆是出世间断惑证真的般若慧也。若修我空智般若,即是出世间的小乘法。若修法空智般若、俱空智般若,即是出世间的大乘、最上乘法,由此观之,除般若外,便无佛法,当知大小乘一切教义皆自般若出也。故《摩诃般若经》说:“诸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用是般若波罗蜜,得度彼岸,以是义故,名般若波罗蜜”。又该经说:“譬如转轮圣王,若无轮宝,不得名为转轮圣王,轮宝成就故,得名为转轮圣王,五波罗蜜(指布施等五度)亦如是,若离般若波罗蜜,不得波罗蜜名字,不离般若波罗蜜故,得波罗蜜名字”。亦即《大般若经·较量功德品》说:“由此般若波罗蜜多威神力故,布施等五亦得名为波罗蜜多,何以故?若无般若波罗蜜多,施等不能至彼岸故。”又《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若诸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乃至静虑波罗蜜多,皆从般若波罗蜜多本母所生而为根本。……于生死海,以五波罗蜜多而为舟船,载功德宝,要因般若波罗蜜多无上船师,至于彼岸”。这因为般若为五度之先导,《金刚经》中佛称般若波罗蜜为第一波罗蜜,就是这个道理。般若离相无住(着)使心无所得(住),三轮清净(就布施说,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布施不着三轮之相,谓之三轮清净),才能不住三界,不堕二乘,而直趣佛道。若布施稍有住着,则人我见在,恩爱缠绵,终成有漏,何能解脱。佛在说《金刚经》时再三指出“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关系极为重要。又《解深密经》说:“由般若故,永害(灭)烦恼(惑)。”谓观照般若之功,能破烦恼重障。修五度行人,若无观照般若工夫,约因则不能破惑(烦恼),约果则难证法身。故修五度菩萨行必以般若为先导,才能破除三惑(即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破三惑则能证法身到涅槃彼岸。这就是佛在《金刚经》中称般若波罗蜜为第一波罗蜜的重要意义所在。

从以上菩萨修习六度胜行时,根据《大般若经》(卷549)中还有相摄相成的解说,如修习布施度时,于身口意三业防非止恶,就是持戒;能忍受诸苦困难,就是安忍;于布施勇猛无倦,就是精进;意无扰乱地专心布施,就是静虑;于布施能善了知业果相属,是为智慧。这样修行布施,即有其余诸度同时随转。若修习戒度时,远离悭吝、忿恚、懈怠、散乱、邪见,如是戒中即有余度同时随转。修习其它诸度时,亦是如此。如有颂说:“施时无贪无犯戒,无嫉无恚起慈心,诸来求者便施与,无倦无乱无异见”。若约六度别相来说,修前五度是福德庄严,修第六一度,是为智慧庄严。若约修习六度各各相摄相成的通相来说,则修习每一度时,均具有贯通福慧双修的意义。总而言之,菩萨修六度胜行就是福慧双修的具体实践,为究竟成佛的根本法门。如《华严经》(第五卷)有法界普音菩萨赞佛位果德庄严是由因地修菩萨的六度胜因而来,其赞颂说:“佛威神力遍十方,广大示现无分别,大菩提行波罗蜜,昔所满足皆令见。昔于众生起大悲,修行布施波罗蜜,以是其身最殊胜,能令见者生欢喜(指修布施度)。昔在无边大劫海,修治净戒波罗蜜,故获净身遍十方,普灭世间诸重苦(指修持戒度)。往昔修行忍清净,信解真实无分别,是故色相皆圆满,普放光明照十方(指修忍辱度)。往昔勤修多劫海,能转众生深重障,故能分身遍十方,悉现菩提树王下(指修精进度)。佛久修行无量劫,禅定大海普清净,故令见者心欢喜,烦恼障垢悉除灭(指修禅定度)。如来往昔诸行海,具足般若波罗蜜,是故舒光普照明,克殄一切愚痴暗(指修般若度)。”这就是赞颂佛陀因地广修六度菩萨胜行、圆满成就佛陀果位万德庄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说明菩萨修六度福慧庄严的胜因,必获成就福慧庄严“两足尊”的如来妙果。学佛者必须先学菩萨发菩提心勤修菩萨行的福慧双修做起,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佛子,也才是一个具有伟大志愿的学佛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其它)(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其它)  

 赖永海教授:佛教与小说及其它文学艺术形式 

 其它:莲池大师思想研究(刘红梅)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四章 涅盘思想的完成—大般涅盘经的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三章 大乘经典的涅盘思想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二章 涅盘思想的展开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其它: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刘福铸) 

 其它:关于《金刚经》中的“冥世偈”(顾伟康) 

 其它: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1949年大陆来台青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一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