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享受修行


   日期:2020/12/1 8: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享受修行

时间:2005年2月13日
地点:崇友人文讲堂
主讲:梁乃崇教授
记录:张春美
整理:羊忆玫、汪满妹


「有住」的修行是辛苦的,「无住」的修行才是享受。
而「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方能享受全然的解脱自在,
没有丝毫的偏执。


主持人:王立文教授

梁教授、各位大德、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新年快乐。今天本来是迎财神的日子,但是来了这么多人听演讲,来享受修行,至少是准备要享受修行,真是非常难得。

我个人在元智大学推动「通识教育」,「通识」这个名词的定义是很多、很广,其实「通识教育」就佛法来看,是贯通八识,通识跟佛法是一样的。

我记得在总统选举的时候,有一位教授问了两位总统候选人说:「教养」是什么?当时两位候选人都不太能够答得出来。

那么,我也要问诸位:「修行」是什么意思?答案最好是买《享受修行》这本书来看一看。不过,即使看完了,你要很简短地定义「修行」是什么意思?也还是有点困难的。我这里刚好有两本书,一本是黄教授写的《谈教养》,另外一本是梁教授写的《享受修行》。虽然「修行」与「教养」都不是很容易定义的,但是,当事情发生了,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没有教养;而一旦发生了重大事情,就更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没有修行了。

当921、SARS、南亚海啸等几件事情发生的时候,梁教授都能够很明白地了解这个事件,也让我们正确地认知这些事件,然后很慈悲地处理。可是我们一般人碰到大事件时,就很容易惊慌、不自在;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得出来好的修行人,是自在的、明白的、慈悲的。
现在就热烈欢迎梁教授为我们讲述「享受修行」。

主讲者:梁教授

各位先生、各位女士,欢迎大家在大年初五来这边听我讲「享受修行」。也许大家会想今天我讲的东西会和这本书的内容相关,我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是想把演讲的内容和《享受修行》这本书相关联,可是到后来就与书本里的说法不太一样了。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其中有两个句子「住于法而行布施」和「不住于法而行布施」,字面上的差别就只有一个「不」字。

「住于法而行布施」的「布施」也可以换成别的行动,如持戒、精进,或工作、学习等,所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因此重点在「住于法而行」。「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意思是:住于法而行,就好像一个人进入黑暗的房间,什么东西都看不到;而不住于法而行,「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就好像一个人有眼睛,在大太阳底下,什么都照得清清楚楚的,可以看见种种形色。二者差别非常大!

一、何谓「有住」?何谓「无住」?

「住于法而行」就是「有住」,「有住」就进入黑暗,什么都看不到,在里面会跌跌撞撞的,当然就很辛苦;而「不住于法而行」就是「无住」,「无住」就是光明的,里面有什么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那就是享受。所以,一样是在布施、修行……而「有住」是辛苦修行,「无住」则是在享受修行。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于法而行」,就是「享受修行」!

从《金刚经》里已经可以明确地看出来,怎样是辛苦修行?怎样是享受修行?其差别就在一个字,一个是「有」住,一个是「无」住。所以何谓「有住」?何谓「无住」?我是这样定义的:「有住」是「有中生有」;「无住」是「无中生有」。

二、如何不依目标、计画而行?率萨埵性而行

「有住」即「住于法而行」,「住于法而行」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依目标、计画而行。先做出计画来,然后依这样的目标、计画去执行,这就是「有住」。我们做事,做得最好的方式,不就是这样在做吗?这就是「有住」,而用《金刚经》来了解,这样做是辛苦的。

「萨埵性」就是佛性、自性,就是「能知」

「无住」即「不住于法而行」,也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而行。不依目标、计画而行,那不就是乱做吗?怎么会是享受呢?这不是我们平常能够了解的。而且不依目标、计画而行,那要怎么做?是「率萨埵性而行」。「萨埵性」就是菩萨的本性,也就是佛性,也可以说是自性。能够率萨埵性、佛性、自性而行,这样就是「无住」,这样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而行。

好,我们要进一步来解释,什么是「萨埵性」?「萨埵性」就是「能知」。在座绝大部分可能都听过;不过,还是有少数人没有听过,所以我就再讲一遍。

能知与被知

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包刮所有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分成两类:一是「被知」;另一是「能知」。所以,不是「能知」,就是「被知」。

什么叫做「被知」呢?只要被你知道,就是「被知」,定义很清楚、很简单。只要是被你知道、看到、想到、摸到的、拿到的都是「被知」。那什么是「能知」呢?能够知道被知者就是「能知」。

一般人的状况都是注意了「被知」,而忘掉了「能知」。所以,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警觉有一个「能知」在,这样「能知」才会出现;否则,它是会被遗忘的。为什么说它是存在的呢?因为有「被知」,就一定有「能知」,不然怎么会有「被知」呢?不可能说这个东西是被知的,却没有「能知」存在,这是不可能的。这两者一定同时存在,但是性质互相不同,一个是能知,另一个是被知。这个情况我想大家应该都没有问题。但是,我们习惯上都把注意力放在被知这一边,而能知被我们遗忘了,这样当然是很不好的。所以,佛经里就有「能、所」的说法,而「能」就是「能知」,「所」就是「被知」。

现在我再来把这件事情说详细一点:譬如这里有一瓶水,你看这瓶水,我这样一拿,这瓶水是被拿的,所以这瓶水是「被知」。但是,是谁拿它呢?是我的手在拿,所以我的手是属于「能知」。它们的关系就是这样:水瓶是被拿的,我的手是能拿。我拿起水瓶这个动作,就存在了「能知」和「被知」的关系。

同样的,我现在站在这里,大家看见我了,我是被你们看见的,我就是你们的「被知」;而你们的眼睛就是能看,属于「能知」。同理,我讲话的声音被你们听到了,我讲话的声音是「被知」,你们的耳朵是能听,是属于「能知」。这样的关系,俯拾皆是。每天只要一醒来,到处都有「能知」、「被知」的状况,这样的状况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我们这样子分的话,还不能够深入去了解「能知」和「被知」中间的复杂性,听起来觉得很简单,只是「能知」和「被知」,大家一定可以接受,没有问题,因为这是事实嘛!

宇宙的四个层次:世界、身体、识心、自性

但是,这样的解释,对「能知」与「被知」还是不能够深入了解。现在,我又把这个宇宙分成「世界、身体、识心、自性」这四部分。也就是说,整个宇宙所有一切,就分成这四类,没有其他的了。

「世界」指的就是山河大地这个物质世界,「身体」指的就是我们的肉体。「识心」和「自性」加起来指的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心灵」。「识心」是生灭的,会起起落落;而「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因为这两者的性质有这么大的差别,所以,就把它分成两个部分。

宇宙四个层次与能知、被知的关系

刚才是把宇宙分成「能知」与「被知」两类,现在又分成四个层次。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四个层次和「能知」、「被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现在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还是举这个例子,这一瓶水,我的手这样子一拿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一瓶水属于世界的一部份;而我的手,是属于身体的一部份。所以,当我拿起水的时候,这个水是「被知」的,而我的手是属于「能知」。那么「能知」和「被知」的界线,是不是应该在我的手和这个杯子中间?所以「能知」和「被知」的界线就画在「世界」和「身体」之间。因此,全世界是「被知」,而我的「身体」一直到「识心」、「自性」,全都是「能知」。也可以说,虽然宇宙分成四类,我这个动作这么做下去,这个「世界」就属于「被知」了,而「身体」、「识心」、「自性」全属于「能知」。

这样的状况非常的多,就像我现在站在这里被你们看到,对你们而言,我是世界里面的一部分,那么「能知」和「被知」的界线在哪里呢?是在「世界」跟「身体」中间。那么,我讲话的声音也是在世界的一部分,所以,被你们听到了,那么「能知」和「被知」的界线还是划在「世界」和「身体」中间。太多状况都是这类的。

好,我们现在就来改变一下方式。如果我们把眼睛闭起来,你能不能够感觉到你的手、你的身体、头、脚、胸部、肚子……?是的,当我们眼睛闭起来的时候,是能够感觉到的。所以,当你能够感觉到你的身体的时候,你整个的身体是被知的。那么是被谁知呢?不是身体啊,不是被你的身体知道的。那是被谁知呢?是被「识心」知道了,是被你的心知道的,这个时候心就出来了。

心灵是存在的

很多人都认为,身体以外就没有自己,肉体以外就没有自己,可是你只要这么一分析以后,就知道:你的身体是被知道的,而且你也很确定,不是被你的身体知道的,因为你已经把眼睛闭起来了,你没有用你的身体,没有用你的六根,可是这六根是被知道的,非常明确。所以,在这个时候,「能知」与「被知」的界线划在哪里呢?就划在「识心」和「身体」的中间。当这界线一划在这里的时候,「身体、世界」这两个层次,全部都是「被知」;只有「识心」和「自性」是「能知」。这一个关卡满重要的,因为能突显出心灵是存在的。

「能知」不被知

一般人都认为心是看不见的,怎么会存在?因为被你看见的都是「被知」,当它是「能知」的时候,怎么可能被你看见?可是你就是靠这个「能知」在看,它是能看,不能被看啊。这个地方,就已经突显出有一种不被知的「能知」出现了,「能知」不被知这么奇特的性质出来了。这个奇特的性质,只不过做一件事情,把眼睛闭起来,感觉一下身体,就出来了,很简单,你每天都在做的。事实上,这个状况时时刻刻都存在,只是大家都没有注意。为什么没有注意?因为大家都把「能知」忘掉了,一天到晚只注意被知。我在这里把它提出来,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能知」。

这时「能知」的界线划在「世界、身体」和「识心、自性」的中间,「世界、身体」全部都是被知,「识心、自性」全部都是「能知」。好,接着我们再来做一件事情:识心是什么?其实也不稀奇,就是你会想东想西的心。你一下子想这个,一下子想那个,这个心就是「识心」,并不特别。那我们来看,来自己反省一下,如果你在想东想西的时候,你是知道的,甚至于你也可以要自己不去想东想西。这个想东想西的心就是「识心」,一旦被你知道,它就变成「被知」了。这时,界线就划在「识心」和「自性」中间;「世界、身体、识心」都是「被知」,只剩下「自性」是「能知」了。

这个时候,有人就会想,我有没有办法把自性再剖开,右边这一半是「被知」,左边这一半是「能知」,可不可能?可能的,只要被你知道的话,就可以被剖开。剩下的一半我是不是还可以再剖一半啊?可以啊,只要是「被知」的,就可以不断地一半一半地剖下去。我们知道这样剖下去是无穷无尽的,可是不论如何地剖下去,都会剩下一点「能知」,不会剖下去以后,「能知」就没有了,虽然愈来愈薄,不会薄到后来没有了,再薄还是会有。这样剖下去,也太麻烦了啦!我就做个人为的规定:只要有被知就不是自性,把它划归于「识心」,就把「被知」规定到「识心」这边来。做这样规定的意思,就是自性这个地方已经不能够有「被知」,全部都是「能知」,是纯粹的「能知」,一点「被知」的成分都没有。

终极的能知,就是「自性」

再回头来看我们的「身体」,当界线划在「世界」和「身体」之间时,这个身体是「能知」;当界线划在「身体」和「识心」之间时,身体就不是「能知」,而是被知了。怎么身体有时候是「被知」,有时候又变成「能知」?不只是「身体」如此,「识心」也一样,根据界线划的位置不同,「识心」有时候是能知,有时候是被知。所以,「身体」和「识心」这两个是「能知」与「被知」的混合区。不过,当它是能知的时候,一定得和「自性」站在同一边。「身体」和「识心」它之所以能成为「能知」,就是因为有「自性」的支持,才会变成能知;只要跟自性一分开,「身体」和「识心」就是被知。终极的能知,就是「自性」;「身体」和「识心」是混合区域。

讲到这里我们再回头来看,「能知」是「无住」的,「被知」是「有住」的。「住」就是有条条框框,有规范与限制,也就是住在这些限制里面。「能知」没有条条框框,它的性质是空的,是无的。当界线划在「身体」与「识心」之间时,「识心」无住的性质是比较少;当界线划在「自性」与「识心」之间时,「自性」是纯粹的、百分之百的「无住」。所以,「无住」是有层次的。也就是因为中间有混合区,才使得「能知」和「被知」实际的状况变得复杂。至于世界,它永远都是「被知」,从来没有变成「能知」过,所以世界是纯粹的「被知」;而自性是纯粹的「能知」;中间的「身体、识心」是混合区。

没有办法被知道的「能知」是存在的

纯粹的「被知」,就是这些物质世界;纯粹的「能知」,不可被知,没有办法被你知道。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既然没有办法被知道,那怎么晓得它的存在?大家再仔细想一想:「没有办法被知道,就是没有这个东西存在吗?」这个说法是错的,「能知」没办法被知道,但是它存在。我们这个世界,很多事情都是以「眼见为凭」,认为被知才有证据,能知没有证据,就不存在,这个观念用在「能知」是错的。这样的设定只能用在「被知」,用在「有住生心」的方式是对的,用在「无住生心」的状况是错的。

「自性」百分之百的操控了主动权

再说到「主动权」,我们的「主动权」由谁操纵?是「能知」在操纵,不会是被知。纯粹的、不可被知的「自性」,它是百分之百的操控了主动权;「身体、识心」混合区,则是视状况而偶尔操纵主动权;至于纯粹的被知「世界」的种种有形物,一点主动权都没有。

「空」、「无」表达「自性」不可被知的特质

我们再来解释怎么做是「无住」?如何能够无住而行、不依目标与计画而行呢?就是「率萨埵性而行」。《中庸》里也有一句:「率性之谓道。」就是「率萨埵性而行」的意思。「萨埵性」是什么呢?就是「自性」。与「自性」比较相关的、靠近的,就是所谓的feeling、所谓的直觉、所谓的无住。我们刚才解释过「识心」就是想东想西的心,「自性」的部分已经不想东想西了。「自性」就是所谓的不可被知的「能知」,所以,自性有「空」和「无」的性质。为什么会有「空」和「无」?因为它不被知,在被知的范围里是不存在的。所以,从被知的观点来看的话,它就是「空」和「无」,就是没有,但这就是自性本有的性质。所以,佛法一直在讲空性,为什么要讲那么多的空性?其实就是在表达不可被知的特质。

「自性」是人最重要的部分

「自性」同时也是不生不灭的,它既然不被知,它根本没有东西,所以也没有生起,也没有灭掉。讲到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无住」是「无中生有」,就是「真空生妙有」。因为它「不生不灭」,「不灭」就是不会死。

每一个人都有「自性」,只要有「能知」就有「自性」;因为「自性」就是「纯粹的能知」,所以每个人只要有「能知」,「纯粹的能知」一定包含在里头,也就是每个人一定有「佛性」,而且这个部分是不死的!所以,每一个人都有不死的部分,而且这个不死的部分就是你真正最重要的部分——「自性」,其他的部分相对而言都不重要。

三、实践状况:在「有与无」中生有

我们也要明了实践的状况,在真做的时候,「有」与「无」不会分得很清楚。我刚才将全宇宙分成「世界、身体、识心、自性」四个层次,把这四个层次再展开就是「十二因缘」:「有、生、老死」这个部分属于「世界」;「六入、触、受、爱、取」这个部分是「身体」;「名色、识、行、无明」是「识心」;「本明」就是「自性」了。「自性」是掌握主动权的部分,是每个人最重要的部分,它不生不灭,所以我们都可以无惧生死。

「本明」就是「自性」,从「无明」开始,一直下来有十二个,「本明」是不能写出来的,为什么呢?因为它是能知啊!它根本是不被知。所以,你把它写出来,这个「本明」不是真正的它,因为它不可以被写的,不可以被知道。所以,一般讲「十二因缘」,「自性」是不能写出来,也不能被讲,不能够被知道。所以,只要被我们知道,被我们写出来的,都不是真的。所以,佛陀也才会说:「不可说。」说出来都是错的,不是真的。

「世界」是百分之百的「有住」;混合区「识心」、「身体」,也就是从「取」一直到「无明」这一段,是在「有住」与「无住」之间,当然,愈靠近「身体」这边愈「有住」,愈靠近「自性」这边愈「无住」。真正在实践的时候,我们是在「身体」与「识心」混合区的范围里下工夫。

所以,实践的时候没有办法像刚才那么清楚的划分:「有住」是「有中生有」,「无住」是「无中生有」;实际的实践状况是在「有」、「无」中生出有的。我们要把它厘清楚,如果没有厘清楚,真正在实践的时候,就会有好多的困惑;厘清楚了,困惑就少了。

四、不死的自性

「自性」是属于「无住」的部分、属于「能知」的部分,它是不死的。大家会想,我怎么知道它不死?佛法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不能只是说说,要真的感觉到「不死」才算。

波斯匿王的故事

《楞严经》里有一段波斯匿王的故事:波斯匿王年纪老了,他的头秃了、牙齿也松了、眼睛也花了、脸也皱了、背也驼了、力气愈来愈没有了,他觉得自己快死了,所以很难过地去请教释迦牟尼佛,波斯匿王说:「我愈来愈衰老了,就快死了,很悲伤。」佛陀说:「你有一个东西是不死的。」波斯匿王说:「什么东西?」佛说:「你想想看,你小时候,母亲带你看恒河,去恒河沐浴,你现在记不记得?」他说:「记得。」佛又说:「你现在老了,还有没有去看恒河?」波斯匿王说:「看了。」佛陀又说:「那么,你小时候看恒河的心情,和现在老了,看恒河的心情,有没有什么差别?」他说:「没有差别,恒河给我的感觉还是一样的。」

佛陀继续问:「那么,你那个看恒河的心情,是不是和现在的背驼了,眼睛花了、脸皮皱不一样?」他说:「没有不同,小时候看恒河的心情,跟现在老了再去看的心情是完全一样没有改变的。」这个心情就是经典里所说的「见精」,这个时候,波斯匿王才发觉,原来他的心情是不会老的,老的只是他的身体。

这个「见精」就接近「自性」了,但还不完全是「自性」,已经可以感觉到它是不会老的。为什么它不会老呢?因为它是无住的,它是纯粹的能知!讲到这里,各位还是会有一个问题,「我能确定自己有能知吗?」我告诉你,我马上就可以让你确定。像我站在这里,你看见了;我讲话,你听见了,这就证明你有能知。所以,这个不老、不死的纯粹的能知,你可以感觉得到。波斯匿王体会到了以后,痛哭流涕,不是悲伤得痛哭流涕,而是高兴得痛哭流涕。在座的还没有痛哭流涕,大概还没有体会到。

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死的乐趣

我再举一个例子,让大家知道自己真的是不会老。你们一定还记得小的时候,上课听老师讲课的心情,和现在听我讲课的心情,有没有不同?不是讲课的人有没有不同,而是听课的心情,有没有不同?有没有变老?答案是不会变老的,这个心情是不会变的,所以,我们说「人老心不老」。就像我母亲年纪很大的时候,已经快往生的了,我跟她谈话,我觉得她不觉得她自己老了呀!只是觉得这个身体不听使唤而已。所以,老的是我们的肉体,不是自性,我们的自性是不会老,也不会死的。

当你体会到自性,体会到无住的自性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你那最纯粹、最珍贵、最重要的那个部分是不死的。这时你面对死亡,还会有恐惧吗?一点恐惧都没有。当你不怕死的时候,你还会怕什么?什么都不会怕了。这时你就会展现出你的自信,你的坚韧,你可以面对任何灾难!这样和一个会怕死的人相比,和一个没自信的、软弱的人相比,你不是在享受吗?所以,能够体会到无住、能够体会到自性、能够体会到纯粹的能知、能够体会到不死的自性,你整个人就变了,这就是佛法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死的乐趣啊!

五、以爱情为例

以爱情来做例子,因为大家对这个话题比较有兴趣。

我现在用「有住」和「无住」来观察爱情。也可以说,从爱情里面来观察「有住」和「无住」的差别,因为爱情是实践的问题,实践的问题一定是「有住」和「无住」相互作用,它不会完全「有住」也不会完全「无住」,而是来来往往、相互激荡的一种平衡状况。

我们再从它的性质上来分析,从「本明、无明、行、识、名色、六入」来看,「本明、无明、行、识、名色」是属于心灵的部分,之所以会留下「六入」,是因为「爱情」和「身体」是有关系的,至于「六入」以下就不讲了。

「本明」生出来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纯粹的「无住」

从「本明」这里生出来的,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它的等级是纯粹的「无住」,是完完全全的「无住」,这样生出来的感情,就是「慈悲喜舍」,是佛菩萨等级的感情。

「无住」的爱情带有空灵、包容、永恒不变、源源不绝的性质

接下来,从「无明」来看,「无明」就是「识蕴」、「阿赖耶识」(第八识),属于心理学的「潜意识」。这个层次也会有「无住」的爱情,但是并不纯粹,带有不少「有住」的成分,与四无量心的「慈悲」来比,是受很多限制,因为是「爱情」,就一定会被限定在特定的一男一女之间,这已经是「有住」了。虽然是在这样「有住」的条件限制之下,它里面还是有「无住」的成分,当然,这和「四无量心」相比,它的「有住」就多了。只是在这么多「有住」的限制之下,它还是有一点点「无住」的空间,这样的「无住」的爱情,它带有空灵、包容、永恒不变与源源不绝的性质出来,这就是「有住」中的「无住」。

「行」的层次的爱情展现出来的是有目的、有责任、有情欲

再来从「行」来看,「行」就是「行蕴」、「末那识」(第七识),是有逻辑性的思维系统。因此「行」的特质就是展现一套有计画、有系统、有目标的行动;同时也展现了「意志力」的特质,因为要依目标、计画而行的话,是要有「意志力」的。所以,就「行」这个层次来看爱情,就是依目标、计画而执行的爱情,所展现出来的内容是:有目的、有责任、有情欲的……这些都是「有住」的爱情,不是「无住」的爱情!

所以,依目标、计画而去获得的爱情,一定是「有住」的爱情,得不到「无住」的爱情!因为「十二因缘」就是从「本明」生出「无明」,生出「行」,又生出「识」……因此若依目标、计画而「行」,以「意志力」来得到爱情的话,一定是在十二因缘的「行」以下的爱情。至于情欲,就一定是在「六入」这里,和身体有关,就只能得到情欲这个层次的爱情了。没办法得到上面「无住」的部分,它生不出上面的部分来的,一定生不出来。

我们知道古代人常是听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来结婚的。这样就是依目标、计画而「行」,所以得不到那种「无住」的爱情。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无住」的爱情呢?现在因为是自由恋爱了,自由恋爱就是不依目标、计画,自由碰到的。这样就会有比较多的机会得到「无住」的爱情,机会比古人要多。

人人心中想要追求的都是「无住」的爱

以下都是不幸的例子。

实例1:以责任为爱。

有些人决定结婚,是因为要负起责任,所以就答应结婚。但是,现在这个时代,愈来愈开放,大家对真心、真爱的要求愈来愈多,这样的婚姻就会产生问题。我知道很多人接受了这样的婚姻以后,并不幸福。为什么呢?因为人非常奇怪,虽然没有讲出来,可是,大家内心要追求的都是「无住」的爱。

当然,如果已经决定结婚了,就是已经绑在一起了,合约已经签好了,合约就是条件——不可以再三心二意、东想西想了,想的话就是犯罪——已经是「有住」啊!这时,要他生出「无住」的爱情,生不出来了;他能够生的是「有住」的,因为他是在依目标、计画「有住」的状态做下去的。只能往下生,生不出上层「无住」的爱情的。什么时候才能够生出「无住」呢?就是把限制条件拿掉,没有限制了,就有机会生出来,这是没有办法强求的。

我上次去美国,听到这么一个例子,已经结婚有了小孩,还是离婚了。他当初是为什么结婚呢?因为他的女朋友告诉他,已经怀孕了,所以就结婚了,其实并没有怀孕。结了婚他还是好好的,并没有问题;可是他的太太有问题,他的太太找人跟踪他、监视他。他在任何一个地方工作,都被跟踪、监视,让他受不了了,后来就离婚了。而他的太太为什么要跟踪、监视呢?因为他是为了负责任而结婚的,可是她心中想要的是「无住」的爱情,她觉得没有得到,所以,一直费心地跟踪、监视……

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无住的爱

实例2:以「怜悯」为爱。

有一对年轻人,相亲后,开始还觉得不错;但是一段时间过后,就发觉不适合,于是,他就直接告诉对方,结果女方受不了,求他不要这样子,不要放弃她。而且扬言他不娶她的话,她就要自杀了。这时男孩子的怜悯心就出来了,就决定:好吧!结婚吧。结婚以后,小孩子一生出来就反目成仇,因为大家要的不是怜悯,是要无住的爱啊!但是,她也弄错了,你用求的,用自杀来威胁,只能得到别人的怜悯啊!所以,如果在婚前没有生出「无住」的爱,结婚以后就糟糕了,「无住」的爱是生不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在婚前就生出无住的爱。

以上都是因为没有把「有住」与「无住」弄清楚之故,若弄清楚了,你就知道,如果用「有住」的方式,比如说,想要追这个女孩子,然后,定下计画一步步执行,这样是可以把人追到,但是「心」追不到!过去几十年前的人没那么讲究,只要人追到就算成功了,至于「心」有没有追到,就比较不讲究了;但是现在愈来愈讲究了,所以,不幸的问题就跟着来了。

实例3:英国查理王子与黛妃、卡蜜拉的爱。

我们再来看英国的查理王子与黛妃的婚姻,黛妃的悲剧是很让人惋惜的。查理王子先认识卡蜜拉,当他还很年轻,可能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认识了卡蜜拉,而且感情不错。可是,卡蜜拉没有贵族血统,只是一个富商的女儿。这个时候,我猜想卡蜜拉和王子之间,已经产生了「无住」的爱情。但是,王子还那么年轻,哪能搞得清楚什么「有住」、「无住」?他们那边也没有佛法,是不是?即使有佛法,也没有人讲啊!今天我是第一个讲的。当然他搞不清楚自己的爱,到底是属于哪个层次的?有多重要?所以,在王室的反对之下,他也就算了,没有坚持,屈服了。也可以说,他不知道「无住」的爱是那么的重要,他也无法了解。这时,王室就帮他找了有王族血统的黛妃,黛安娜人也非常美丽,条件很不错,当帮他们配对的时候,我想,他看了也觉得不错。但他们之间的交往,却是依目标、计画而行;当然,他们之间应该也会产生好感啦、吸引力啦,不然怎么会接受呢?所以,当他们已经决定结婚而还没结婚的时候,卡蜜拉受不了了,就找另外一个军人结婚了。当然查理王子的婚姻也是轰动全世界的,大家都会想:从此王子与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两人结婚以后一点都不幸福,也不快乐,为什么?因为他们之间没有生出「无住」的爱!「无住」的爱还没生出来就结婚了,那就永远生不出来了,没有办法。结果,查理王子当然又偷偷地与卡蜜拉来往,于是就被狗仔队逮到了。我想逮到与否,结果都一样,黛妃早就感觉到了。因为大家对「无住」的爱,在潜意识层次是清楚的。后来,又晓得他们在暗通款曲,她当然受不了,之后,她就开始报复,因爱生恨,弄到最后车祸身亡,悲剧收场。

而卡蜜拉在黛妃还没死时,就跟先生离婚了,直到现在,终于和查理王子结婚。他们的爱情苦熬了三十年,太悲惨、太辛苦了。早知道,他们一开始就坚持,就不会发生后来这么多的不幸。我们看,黛妃当然不幸,卡蜜拉的前夫也是不幸,卡蜜拉和黛妃的子女当然也是不幸,牵涉到那么多人的不幸。现在说,他们终于幸福了……延宕了三十年耶也!还惹得这么一大堆其他的人来陪,真是何其辛苦、不幸啊!

愈是无望,愈适合培养「无住」的爱

从这个例子,我看出来一件事情:我相信,当查理王子结婚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内在的那一个「无住」的爱,愈来愈强;而且,当他们根本是无望的、根本是没有机会在一起的状况下,最适合培养「无住」的爱!奇怪吧?愈没有机会,所生出来的爱愈纯。如果你是有计画的要把爱生出来,是生不出来的,完全没有办法,也没有希望。查理王子和卡蜜拉的「无住」的爱,我想,他们一开始是有,但是没那么强烈,后来在艰困的状况下愈来愈强,强到我可以看出来它的韧性是多么的无法动摇,尽管受到那么多的打击,他们「无住」的爱情,还是推着他们不断地走下去。

菩萨「无住」的爱——慈悲喜舍,是更高级、更幸福、更享受了

这个「无住」的爱力量之强大难以想象,会推着你走,没法不顺从,碰得头破血流,都会坚持下去——这还是有限制的「无住」呢,都还有那么大的威力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一点限制都没有,那么它的威力有多大,你们想一想就知道了。我们学佛,就是要学这个东西。当然,如果我们学佛,学得很好的话,事先都知道「有住」之爱与「无住」之爱的差异,就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那才是真正的幸福啊!不过,那样的幸福,从修行角度来讲,还太小了;应该还要做菩萨才行,能生出四无量心——慈悲喜舍,那就更高级、更幸福、更享受了。

「无所得的心」才会得到「无住」的爱

实例4:温沙公爵的爱。

温沙公爵所喜欢的夫人是离过三次婚的妇人,但他就是要,他情愿把英国的王位让了不要。当然,公爵夫人也劝他不要牺牲王位、不要娶她……所以,当你遇到「无住」的爱,就要以「无所得的心」去面对,才会得到;如果用有所得的心,是得不到的。所谓「无所得的心」,是要真的无所得,也就是有或没有要靠命,生得出来就生出来,生不出来也不勉强。这样才会得到「无住」的爱。得到了以后,才能够体会、知道它的威力。

六、有住之爱、无住之爱与四无量心

修行就是在享受不断向上提升的爱

所以,事实上我们的修行是要从「有住」之爱提升到「无住」之爱,到了「无住」之爱以后,还要提升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大家想想看,如果能够做到这样的话,还有比这更享受的吗?修行就是在享受也耶。如果修得不好,沉湎在「有住」里,那就会像查理王子那样辛苦了,因为「有住」一定是辛苦的,只有「无住」才能幸福、享受。

实际的状况是在「有住」与「无住」交互的平衡状态

我们实际的状况不会是纯然的「有住」,也不会是纯然的「无住」,而是在「有住」与「无住」交互的平衡状态。

这个平衡状态,要怎么达到?怎么在「有住」当中,去做到「无住」;在「无住」当中,又带有一点「有住」?《维摩诘经》有一段文字记载:香积国世界的菩萨,被维摩诘居士请到了娑婆世界来,见释迦牟尼佛。开始他们一看到娑婆世界的众生,哇!都是那么丑陋,不免起了看不起的心理;后来发觉在这么丑陋的环境、这么卑劣的众生里,释迦牟尼佛居然能教出一套佛法,来教导他们修行成佛。所以,他们又很赞叹!于是众菩萨就很忏悔地对释迦牟尼佛说:「我们刚来的时候,是有一点看不起、骄傲的心;忏悔以后,也请释迦牟尼佛教一点佛法给我们,让我们带回去,让我们可以永远地怀念一切的如来。」

有尽无尽解脱法门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教他们一个「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就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有为」就是「有住」,「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就是「不尽有住、不住无住」。「不尽有住」就是不尽然有住、不完全有住的意思;「不住无住」也不完全地、坚固地、百分之百的无住。所以是在「无住」里面会有「有住」,而「有住」里面又会有「无住」,它是一个相互平衡的状态。

这个相互平衡的状态,其实就是《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无住」,已经是第一次用了《金刚经》的「是名」状态;而「不住无住」则是第二次再用《金刚经》的「是名」状态才能达到的境界。所以实践的时候,「是名」的状态是可以二次方、三次方、四次方……无止尽地使用下去,因为修行是无止尽的,要享受全然的解脱自在,不可以有丝毫的偏执。

七、结论

这样的境界,说起来,其实也是一个真实的状况。因为我们的真实情况,就是在「有住」和「无住」都具有的环境中。所以,如果你说,我要完全的「无住」,不对;要完全的「有住」,那就更不对了。

这是一个交互的平衡状态。这个平衡状态,就要像刚才说的,从「有住」之爱提升到「无住」之爱;从「无住」之爱再提升到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你看,你一到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时候,它一定又是一个什么状态呢?就是入「解脱门」又要出「菩提路」,这两个是并存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就是「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这个佛法虽然是释迦牟尼佛送给「香积国」的菩萨们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收下这个礼物。好,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现场问答】

问:化学有元素如氢、氧等,生命也有元素如基因等概念。佛法说人人皆有佛性,不知佛性是否可以比照精神概念,如慈悲喜舍这些,加上贪嗔痴慢疑等元素?

答:我想如果你要说是精神元素也可以;不过,佛性的元素不是贪嗔痴慢疑,正好相反。

问:佛性人人本具,如何重组这些元素,以实践修行人想要之目的,如人间净土、世界大同等?

答:我要特别说一下我自己的经验,因为我们修行,是要把菩提心启发出来,也就是要恢复纯粹的能知。这样的恢复,我们是需要有计画的修行,但是,这样做一定生不出来的,因为你是有计画的,所以它生出来的是「有住」的,而那个真正的佛性、自性、纯粹的能知能觉,是不可被知的,所以,它不是有住的。用有住的方式去修,是生不出来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修呢?修行,还是要照有住的、有计画的功课去修。但是自性、佛性会在你无意中、在你不修的当中,才会生出来。所以,我自己的体悟,全部都不是在修的时候、打坐的时候、做功课的时候生出来的;都是在聊天的时候生出来的,因为聊天是「无住」的。就好像今天讲的这个爱情一样,你用有住的方式,只能生出有住的爱,无住的爱生不出来!什么时候才会生出来?咦!分手了,两个人再见了,才可能会生出来,生出来以后,再合在一起。

问:请以佛法评论慈济现象与圆觉基金会之异同?并阐述自利利他之真义?

答:香蕉跟苹果要怎么比啊!这个很难比,是不一样,慈济功德会他们做慈善事业做得很好,我们看见人家做得那么好,是要学习的,不是去评论他的。那么我们圆觉宗有没有特色呢?有,我们的特色是:我们非常强调「修行成道」。为了不让修行成道变成「有住」的状况,所以,我们都要做到「修行成道,即非修行成道」,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它变成「无住」。

问:梁教授对于世界的看法持乐观或是悲观,理由何在?
答:我既不乐观也不悲观。

问:率性而为,就是依直觉去做决定吗?直觉所做的决定,和识心所做的决定有何不同?

答:率性而为,就是用直觉,但是你要会用。你的直觉要醒过来、要成熟,你才能用;不然,你以为你用的是直觉,其实你用的是识心、妄想,是率「识」而为,不是率「性」而为,但是你无法分辨。至于率性的决定和率识心的决定有何不同?我只能说,差太远了,简直是天壤之别!你会这么问,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叫「直觉」,当你真的知道用「直觉」的时候,你是不会问这个问题的。

问:肉体会衰老,但自性不老,不会怕死,甚至视死如归。是否希望早一点轮回,换新肉体再投胎吗?

答:不是,不是这样子的。

问:「无住」的爱情,会是一见钟情吗?
答:不一定,有的一见钟情是「无住」的爱,有的不是,不一定。

问:是否愈被反对愈易产生「无住」的爱?

答:看起来好像是这样子,事实上不是。是因为在被反对的时候,它就提供了「无住」的环境,因为他无所求了,才真正看到、体会到自己内心的爱。因为大家都不懂,所以要得到无住的爱,才会那么辛苦;如果懂的话,不需要那么辛苦的,不需要人反对。问题就出在不懂,才要别人反对。

问:无住的爱就不会变质吗?

答:如果真的是无住的爱,它是不会变的,它是永恒不变的,而且是源源不绝,永不枯竭的。但是,爱情、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必须两个人都要有无住的爱,只一边有的话,也会变的。只要两个人都有,那是不会变的。所以,当你们还年轻的时候,发现自己找到了一个互相都有无住之爱的对象,就要下定决心相守一生。

问:道德责任,可以不管吗?

答:当然要管啊,那是有住的这个地方要管的。但是,道德责任都压不住你自己内在的「无住之爱」的力量,没法压制的。你看查理王子就知道,他也不是多勇敢的人,实在是内在的那个力量太强了,压不住的。任何人到了这个状况都一样,不要以为他比较厉害,不是,大家都一样。这个就是我们「无住生心」的威力所在!

问:人有自主权时,就不会被伤害,是吗?
答:我不太懂这个意思,有自主权,怎么说不会被伤害?还是会啊!这个不太有关系。

问:请问梁教授,自性若不死,悟到本来面目的人,若死后,自性会跑去哪里呢?
答:他的自性,还是他的自性,没有变啊。

问:生命的来去是充满在空无的宇宙中,或是六道,或是随自己的意志呢?
答:他在什么地方都可能的,可能在宇宙当中的某一个地方,也可以在六道当中的某一道,也可以随他的意志,到他想要去的地方。但是,当他的自性还不够纯粹的时候,他是会受到限制的;只有当他的自性完全纯粹了、清净了,那个时候,就是佛性了,当它是佛性时,要去哪里就去哪里。也可以说,去哪里,就是没去哪里,这是没法讲的。

问:身心是我们自性之被知,被知是无主动权的,我是否可由我的识心,来控制或干涉双方争主动权?山河大地无自性,我是否可以随意破坏?禅宗能所合一、能所一如,如何解?

答:我讲分成世界、身体、识心、自性,我这样讲是以个人为单位,不是两个人,我是讲一个人的型态。你问两个人都有主动权的时候,怎么争?这个已经牵涉到要处理两个以上的主动权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所以,我也无法回答。

再来,山河大地虽无自性,但是这个纯粹的被知,是从纯粹的能知这里生出来的,二者是相关连的,是不可以随意破坏的。

禅宗所讲的,能所合一、能所一如,如何解?这个又更进一步了,我现在跟大家讲的是能、所二分嘛!因为实际上目前你们是在「有所无能」的状况,我只不过把大家从「有所无能」的状况,提升到「能、所二分」的状况。上去了以后,怎么办呢?还要再修啊!修到最后,还要「能所一如」、「能所合一」啊!这个部分不是给大家讲讲的就好了,是要很努力去修才可以达到的。你学了圆觉宗的佛法以后,到后面才会讲这个东西。前面也不讲的,因为你没有到这个水准。所以,这个如何解?当然能解,只不过现在没去解而已。在有些场合,可以解,学得深的,应该已经听过了。

问:请问,无住生心,是否就是不执着?
答:对。无住生心是没有执着的,那个心是松的、开的、空的。

问:由禅定的「拾牛图」比喻,它是否可以看成,识心对照识心,牧童对照牛,心灵对照心?
答:好像不是这样子,你就只要对照能知、被知就好了。

问:中华民国神秀明会义工,声称可以透过为当事者净灵,使得身体健康,消除疾病。目前以每日做圆觉宗「观世音菩萨」、「简修法」功课,是否可不必参与其他的活动?

答:最好是这样。参加的话,我不知道会产生什么干扰。所以,产生了干扰,要自己负责。

问:能知与被知如改为以下说法是不是比较简单:能知是全部,上帝的部分;被知是局部,人为的部分?改为所知交加,所知障的同义?

答:你喜欢改就改啊,你有主动权。

好,我想所有的问题回答完了,谢谢各位。


主持人:王立文教授

我想最后,画蛇添足讲一下,梁教授今天讲的,主要是以「心住于法」还是「心不住于法」讲起,其实还是扣着自在、明白、慈悲。为什么自在呢?你心不住于法,就自在。然后,在「心住于法」与「心不住于法」中间,我们要去明白「能知、被知」。如果了解到能知,我们发现像爱情这件事情,如果是「无住」之爱,它的力量有多大!接着就是「慈悲喜舍」,「慈悲」被梁教授带了出来,告诉我们「慈悲喜舍」的力量有多大!刚才,有一位朋友谈到说,慈济与圆觉宗有什么不同?若干年前,我在慈济参加新春的活动,拿到了一块钱的红包,慈济的财布施非常伟大;但是,今天我来这里,听一场演讲,这是法布施,而且是「无住」、「不住于法而行」的法布施。我想今天的收获非常多,谢谢梁教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法与人类文化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现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佛教的财富观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回头是岸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工商时代的佛法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十二因缘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医事人员如何学佛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理性与感性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金刚经》的实践-建立人间净土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我们的未来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自性与生死 

 梁乃崇教授·智崇上师:探究真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