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戒为无上菩提本 长养一切诸善根(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讲戒开示)


   日期:2020/11/7 1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一)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讲戒开示

非常的高兴!看见各位菩萨们来到西方寺,我们明天(6月22日)早上就会授「三皈、五戒、菩萨戒」,所以,首先你们要给自己同家人一点掌声!你们有这个因缘来受菩萨戒(掌声)!这实在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记得自己出家的时候,那时洗尘长老还在世,在新界蓝地的妙法寺,他给我们开示,他问我们谁是菩萨?连着说了三声,当时没有一个人敢回答;他就拍拍胸脯说:「我是菩萨!」这以佛法来说,就是直下承担!一个发了菩提心、受了菩萨戒的人,他就是菩萨。好像台湾的慈航菩萨亦曾经说过:「愿汝称我为菩萨。」那为什么要这样呢?就是用菩萨的高度来要求自己──我今天受了这个戒就已经是菩萨。这就是一种肯定与担当。今天大家还不是,明天受戒圆满就是菩萨了。

当然,菩萨可分为多种:有「名義菩萨」、「凡夫菩萨」,还有「登地菩萨」、「佛菩薩」等。名義菩薩、凡夫菩薩是三界內菩薩,未開悟證果;登地菩薩(地上菩薩)(註)、佛菩薩是三界外菩薩,開悟證果的菩薩;三界以外就是已经出离生死了。我们都知道,菩萨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觉、妙觉,层次是一层比一高,直至最后成佛。所谓「登地的菩萨」,就好像观音菩萨在因地修行之时,因持诵《大悲咒》的功德,从初地的欢喜地超越到了第八地,这就叫做「登地的菩萨」。像我座位后面就有三位菩萨,中间的是观音菩萨,左边的是文殊菩萨,右边的是普贤菩萨。而且菩萨又可分为在家菩萨与出家菩萨,而刚才所说的这三位菩萨,他们现的都是居士身,都是有头发的,跟你们一样,所以,在座的各位,你们明天受了菩萨戒以后,将来都会成为真正的菩萨。

当然了,做菩萨就不能随随便便;出了三界的菩萨,就是脱离了生死轮回,像观音、文殊、普贤这些大菩萨。而我们是刚刚学着做菩萨,所以大家明天所受的戒条,就有「六重、二十八轻」;我们都知道「戒、定、慧」,所谓「由戒生定,从定发慧」,有了戒就能生定;有了定以后才能生慧,这是佛教的「三无漏学」。而「戒」的目的何在呢?摄我们这个身体,摄我们这个色身,摄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古语云「非礼莫视、非礼莫言、非礼莫听」,不应该看的,你不要看;不应该说的,你不要说;不应该听的,你不要听。这就是我们言、行的道德规范,限制我们去做一些不适合的行为。但是我们脑子的东西、意念的东西,是不受任何规范所约束的,必需要靠「定」来稳固,所以,我们要有禅定工夫;也就是说,戒、定、慧三者是立体地相连的,这是我们学菩萨的佛弟子所应该要理解、要懂得的。

在《华严经.离世间品》中提到菩萨有十种戒:「何等为十?一、不舍菩提心戒;二、远离二乘地戒;三、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四、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五、修一切菩萨所学戒;六、于一切法无得戒;七、于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八、不着一切如来身戒;九、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十、诸根律仪戒。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波罗蜜。」

一、不舍菩提心戒:如果我们舍离了菩提心,就不是菩萨,因为只有大悲才能生起真正的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能成正等正觉,所以修学菩萨道,必须从大悲心开始,今天如果我们发愿要成为菩萨,就必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这个心,我们每一个人原本都具有的;佛在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所说的第一句就是:「一切的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着而不能证得。」就是说,这个菩提心是我们本来就具足的,我们毋须向外寻觅。只是由于我们有太多的妄想、分别、执着;种种愚痴无明的障蔽,以致无法看到自己的本来面目。

而愚痴无明就是没有智慧,令我们在身、口、意上作种种业,引起无穷的烦恼,这就是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所以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破除各种的无明,一品一品的去破,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菩萨修行从十信位开始,直至等觉、妙觉而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漫长时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一个菩萨必须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大愿,必须生起无尽的悲心;如果没有誓度一切众生的悲愿,就只是罗汉的境界,只是声闻、缘觉的境界;一个大乘的菩萨必须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也就是精进不懈,勤求菩提,及利益一切众生为目的,所以,我们学菩萨,就必须以「不舍菩提心」为首要的戒。

注释:

注:「地上」指初地以上。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断一分之惑,证一分之理,称为欢喜地,是为初地;初地以上有十地,若满二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可至佛果。故初地以上,称为地上;初地以前,称为地前。地上者称为法身菩萨,地前者称为凡夫菩萨。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二)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6月24日文)

第二是「远离二乘地戒」,所谓「二乘」,就是声闻、缘觉,他们只偏于自利,修行的目的只是自了。而一位大乘菩萨道的行者,必须进入利他即他受用的范围;当进入一佛乘之后,就会发现声闻。缘觉的修法不究竟,所以才要远离二乘地;所以才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悲心大愿;我们学修菩萨行,就是要把这个「悲心」扩大到所有的众生,因为一个菩萨必须悲悯、爱护一切众生,才称得上是菩萨。因此如果我们想成为菩萨,首要的条件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发大悲心,发菩提心;我們有了大悲心,才能發起真正的菩提心,如果没有大悲心与菩提心,那我们就不够资格做菩萨。是故《华严经.离世间品》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如果我们忘失了菩提心的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那怕是布施、行善,乃至是种种功德,都不是正业,都变成了魔业。而且我们所受的戒,也会退失了。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懂得。

第三是要「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我们要懂得观察利益一切众生,假如不能够观察利益一切众生,也是犯戒。所谓「众生欢喜,则诸佛欢喜」,我们一定要做到利益他人、帮助他人,才算是菩萨。我们为什么尊敬观音菩萨?就是因为他大慈大悲,没有自己,不顾自己,完完全全的无我。「有我」是不是菩萨啊?「有我」就不是完整的菩萨行,这一点大家要懂得。

  第四是「令一切众生安住佛法戒」;我们都知道,佛法是觉悟之法,但如何才能令一切众生「安住在佛法」之中?其实用什么办法都可以,譬如说,这个人没饭吃,你来救济他,你给他饭吃,这也是慈悲心的一种,但却不是真正的慈悲;真正的慈悲除了给饭吃,给予救济以外,还要让他觉知到生命的存在,让他感受到苦的存在、无常的存在。那要如何转化呢?就是令他安住在佛法当中。
   菩萨道的实践无非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不但承事诸佛如来,而且更要承事所有的众生,唯有令众生欢喜,诸佛才会欢喜,所以,我们承事众生就如同承事如来一样;对待众生就如同对待佛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还有第五是「修一切菩萨所学戒」。「菩萨所学戒」,一般而言是「菩萨学处」,戒是学处、法是学处,也就是「六度万行」,而最基本的是「六度」、「四摄」;六度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而「四摄」则为: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些都是菩萨应该要学的,都是菩萨所必须具备的。所以菩萨所学范围很广。但是这些菩萨所学的理论,不能只是停留在概念之中,必须付诸实践。我们不要让它停留在概念中,否则那是阿罗汉的境界。也就是说,一切菩萨应该学的,我们都要去学、去修。

接着第六是「于一切法无所得戒」这是从理上来讲的。「于法无所得」是因为空性本来就是如此。而「一切法」涵盖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包含森罗万象。一切法就好像海水中的波浪;波浪是假相,假相就是幻化,幻化就无所得。因此菩萨要于一切法无所得,就必须看破波浪的本质,而进入性海的一真法界里,也就是进入一真法界。这种心性的体悟相当微细,它是实际修行的功夫。如果我们无法超越波浪的假相,就会停留在概念上,无法进入实际的状态。所以我们一定要破除概念的束缚,否则这就是「法执」。

第七是「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菩提」是觉性觉知。因此,修学菩萨道的人,必须将一切善根趋向于觉知的目标,即是以善根来回向菩提。假如一切善根不是回向菩提,而是把善根用在其它的地方,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回向就是趋向于终极的目标,我们要把一切所作所为趋向于觉悟。离开这个目标就是犯戒。因此,回向菩提就是趋向于觉性,并将一切善根都用于觉性的启发上。随着我们平日功课的用功、所修的法门之深入,功夫的深浅,当然会有不同,但这些都是善根。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让我们所有的恶都不作,一切的善都奉行,这就是基本的戒,亦是菩萨道的基本精神,如果我们能坚持这种精神,我们就具备了一个菩萨应有的资格。

还有,第八就是「不着一切如来身戒」。如来是自性。如来身是「自性的体相」,我们要能够不执着,可是众生很容易执着如来身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初学的时候是要有执着的,对于诵经、念佛、礼佛、持咒,若不执着就无法进入状态。但是当我们修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放弃修持方法上的执着,这样就叫做「不执着一切如来身戒」。否则一直执着于外相与形式,就永远是初学者,永远都不能成就。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三)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跟着,第九是「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取着」就是「执着」。取有贪爱的意思,因为有贪爱,所以才会执着。执着就会取,反之就不取。我们要知道,一切法都不过如幻,所谓佛如影,菩萨如幻,一切如响,转瞬就消失;因为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一切都是没有自性的,一切都是无所得的,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我们要思惟一切法,要知道法的殊胜、法的效用、法的不可思议性,然后要放下它,不再贪爱它,如此便能慢慢地破除我执与法执,而且还得认真修学。
   也就是说,既修而又不要执着于修,修到熟能生巧的地步;到了巧还能不执着,才算是殊胜。那么如何达到不执着呢?就要懂得观因缘法。因缘具足就去修,不具足就放下。因缘随着我们的心念力可以达成。
   但是,修此法要懂得应用,福报现前不必远离。因为我们要修的是无漏性福德与无漏的福德性,所以要想离一切法而不取执,就要懂得观因缘法──我们思惟一切法的殊胜,然后积极的去修行。这是一个菩萨应该懂的。

最后,就是第十「诸根律仪戒」。「诸根律仪」是讲我们的身相威仪。这个戒就是世间法所说的戒。诸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律仪是要做到不违犯。也就是说,让我们的诸根,摄受在一个向上、向善的、进取的方向──我们从十信位开始,精进修行,努力不懈,逐步上升直至成佛,这是一个菩萨应有的精神。为什么呢?因为诸佛如来都是以大悲心为体,因众生而起大悲,由大悲心生菩提心,以菩提心而成正觉。这在〈普贤菩萨行愿品〉里头说得非常的清楚,而且怎么样啊?「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行愿乃尽;而虚空界不可尽,众生界不可尽,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种向上的心,至虚空界、众生界、众生业界、众生烦恼界,都尽了以后,我们的行愿才会尽;但是如果这些界都未尽的时候,我们的行愿就不会穷尽,而且还要随顺众生、供养众生,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为,做菩萨不能说:「我累了,我要休息、休息!」菩萨是没有休息的,而是要恒住在菩提心之中,念念之间都兴大悲之心,这才是菩萨。否则的话,就不具备一个完整菩萨的资格,所以我们做菩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却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因为「菩提心」是菩萨的生处,「深心」是菩萨的生处,「至诚心」是菩萨的生处;所以我们学菩萨道,修菩萨行要有「深心」、「至诚心」、「回向发愿心」,这也就是在净土里头所说的「三心」;具足此三心,就能达到「上品上生」的境界。

还有,「诸地」是菩萨的生处,刚才已经说了,菩萨修行要从初地起,而初地可分为十地,这些「诸地」都是菩萨要去的地方。「大愿」是菩萨生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这个才是菩萨。「大悲」是菩萨生处,如果没有生起大悲心,那就不是菩萨;菩萨必须要大慈大悲,这个大家要懂得。「如理观察」是菩萨生处,因为菩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善于观察众生的根性,然后应机摄化,正如《维摩经.佛国品》所说:「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菩萨为降伏众生而取佛土」,菩萨成就佛土的目的,就是为了摄化、降伏众生,这一点大家要明白。这就是菩萨的善巧方便。

还有,「大乘」是菩萨的生处;大家受了菩萨戒后,如果心量仍然很窄,这就不是学大乘,我们很多人都是「说大乘,行小乘」;大家受菩萨戒以后,就不要停留在小乘里,一定要行大乘,这才是真正的菩萨道。「教化众生」是菩萨生处;受了戒以后,我们就有教化的责任,我们要发愿协助观音、文殊、普贤菩萨,教化所有的众生,这些都是一个菩萨的基本的条件。「智慧方便」是菩萨生处;智慧(般若)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神、禅定、般若)最高的精神;智慧犹如人之眼目,引导前行,不会迷失;是故,如果没有智慧如何摄受?如何降伏?所以「智慧」是菩萨的生处。当然,更重要的是「修行是一切法」的生处,因为过去、现在、未来一切如来都是经过艰辛努力的修行,最终才得以成就的,而所谓「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错误,让自己的身、口、意与诸佛菩萨相应,这才可称得上是真正的修行。所以一个菩萨要如实的修行。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四)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大家知不知道,佛涅槃以后,佛弟子以什么为师啊?就是以「戒」为师。而在大乘菩萨戒法里面,有「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与「饶益有情戒」;现在首先说(一)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是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的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定共戒、道共戒三种。又此戒为法身之因,以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所以不得显;今离断诸恶,故而得以显现。
   (二)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此为修善门,是菩萨所修的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
  (三) 饶益有情戒,又作摄众生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及看病者,悉与为伴。(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4)知恩报恩。(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己,去来随物。(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希有心。

  此三聚净戒可以说是大乘僧、俗的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始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

所以简单地讲,「摄律仪戒」是说,我们要「诸恶莫作」,不该做的就不能做,若做了就犯戒;「摄善法戒」,就是众善奉行,也就是该做的才去做;而「饶益有情戒」,就是对众生有好处的、能够帮助众生的,我们才去做,若不做就是犯戒。这就是菩萨戒的基本精神。如果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我们今天这个授戒就不圆满。

当然了,大乘佛教的戒律有多种,有三皈、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还有比丘戒、沙弥戒、比丘尼戒、沙弥尼戒等很多种戒。我们今天是给在家的居士授在家菩萨戒,而我们出家人所受的是出家的菩萨戒,戒条就比较多,相对来说你们所受的就比较少。但最重要的是,这里头有一个叫做「开遮持犯」,什么时候能开,什么时候不能开,大家一定要懂得,否则的话呢,受了戒以后给自己增加了很多的烦恼,而且也不懂怎么样来持戒,这就不正确了。所谓「遮」就是禁止,不能犯的;而「开」就是开缘,也就是行方便;但什么时候才能开缘呢?就是在利益众生、救护众生的时候,他们有急难,必须予以救助,所以是非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才能犯戒。不过,在这种情况的犯戒,不单没有罪,而且还有功德。

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的公案:

佛住世时,舍卫国有一个波斯匿王,他原本是一个暴君,嗜杀成性,经常杀人;他为什么要杀人呢?就是因为他喜欢好吃的东西,只要那个厨师的饭菜煮得不好吃,他就把他给杀掉。但是他有一个王妃,这个王妃就是茉莉夫人,她是一个受过三皈五戒的优婆夷,为守五戒戒行,平常绝对不陪国王喝酒。

一天,波斯匿王打猎回来以后喝得有点醉了,由于厨师准备的饭菜不好吃,他非常愤怒,实时下令要斩杀这个最后剩下来的厨师,这时茉莉夫人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杀掉这个厨师问题就严重了,因为其它人烧的菜都不合国王的口味,唯独这个厨师烧出来的菜国王才肯吃,若把厨师问斩,以后国王的三餐饮食就成问题,日子就会很难过,而且人命关天,也不能让国王在酒醉中糊里胡涂的把一条人命给杀死。

所以,本来已受了五戒,还守了八关斋戒的她,却打扮得非常漂亮来的赶到国王身边,来安慰国王并陪伴国王饮酒,对国王说:「王上别生气了,我来陪您喝酒,厨师我会代您下令斩杀掉。」然后马上到外头交待,叫人先把厨师藏起来,不可以处斩,因为这是国王酒醉中所下的命令,不可当真。茉莉夫人再回到国王身边时,向国王骗说:「王上,请息怒,厨师已处斩了,我来陪您一起喝酒,不要生气了!」

  国王听到夫人要陪伴他喝酒,非常高兴,因为平常夫人是从来不会这样做的,今天有夫人陪酒,真是一件快乐的事。于是就不知不觉的喝到醉得不省人事;当醉醒过来后,想起自己在酒醉中下令把厨师处斩的事情,此后没有好菜可吃,觉得很苦恼,非常后悔,随即问随侍在身边的茉莉夫人:「您昨天说要帮我下令把厨师处斩,您真的把他杀掉了吗?」夫人说:「王上,您说要处斩,谁敢不遵旨?」国王听茉莉夫人这样说,非常后悔地说:「糟糕!我以后三餐的饮食怎么办?」

  这时茉莉夫人就试探国王的想法,问国王说:「假如没有杀掉他的话,您要如何处置他?」

  国王说:「那正是好事,我正在后悔把他杀掉哩。」

  茉莉夫人听国王这么说,就放心的把真相说出来:「王上,当时您正酒醉中,我不能把您的话当真,所以先把厨师藏起来,骗您说处斩了,现在您要赦他无罪,我才可以把人放出来。」

  国王知道原来厨师未死,很高兴的对夫人说:「那太好了,您救了他的命,助我解决了三餐饮食的问题,就赦他无罪算了。」

  茉莉夫人为了救厨师的命,陪着国王喝酒并打说了谎话,却犯了五戒的不饮酒戒和不妄语戒,于是第二天中午时分,就赶去给孤独园,求见佛陀,向佛忏悔:

  「世尊!弟子昨天陪国王喝酒并说了假话,犯了酒戒和妄语戒,现在向佛陀您发露忏悔。」然后将自己为喝酒的经过一一向佛陀禀告。

  这时,佛陀对茉莉夫人说:「你为救人喝酒,不但没有犯戒罪,而且还有大功德。」

这个故事中的对茉莉夫人就是为了「饶益有情」而行方便,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说「开缘」,否则的话,不能说是「方便」;所以佛教不容许滥慈悲,所谓「方便出下流,慈悲出祸害」,不能随便给自己一个借口,让自己做坏事;一定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我们才可以做,否则「犯」了还是有罪的。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五)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既然今天大家来受戒,就要对所受的戒条有清楚的概念与认识,所以接下来要简单地跟大家说一说菩萨戒里面的「六重二十八轻」。

我们现在所用的《在家菩萨戒本》,是由《优婆塞戒经》中的〈受戒品〉节录出来的,适用的对象,限于在家众,不适合出家众,所以叫做《在家菩萨戒本》。

我们都知道,在家菩萨戒,可分为六条重戒,与二十八条轻戒。

因为菩萨发愿利益一切众生;众生最珍惜者,无过于保护自己的生命;我们护生、度生都来不及了,反而杀生,这实在大大地违背了慈悲心;而且众生生命平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都是未来的佛,所以我们杀众生就等于杀未来的佛,又怎可以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而你们明天受完菩萨戒之后,也就是优婆塞、优婆夷居士,本来就应该维护所有众生的生命,甚至小到蚂蚁都不会杀害,何况是其它众生的生命呢?可见杀生实在是非常严重的罪,所以佛陀制戒,将不杀生戒排在第一位。

  杀生实在是一个大的禁戒,我们受戒以后,不能轻易的去杀生。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众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最愿意保护的就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不但要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也要爱护、珍惜他人的生命;我们宁舍生命都不能犯戒,如果我们故意杀生的话,这对我们的菩萨性是有所违背的。

  戒文:善男子!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若受戒已,若口教授;若自身杀,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垢优婆塞〈夷〉,结优婆塞〈夷〉,是名初重。

  因此,如果我们受戒后又犯戒,就会如戒文中所说:「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

  什么是「暖法」?什么是「须陀洹至阿那含」?在佛教里,小乘有四种果位,就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修行在得果之前,有四加行。四加行位就是:一、暖法位;二、顶法位;三、忍法位;四、世第一法位。


   暖法位:「初学佛的人,当无漏智慧火将生,心中光明启发,名暖法位。如钻木取火时,木钻已开始生温热,但尚未达到生火境界。」

  顶法位:「修行进而智能增长,达到顶点,名为顶法位。『顶』比喻山顶,用功修习已到顶点,但这顶点可进可退,进就到忍法位,退就到暖法位。」

  忍法位:「用功修行到顶法位,若无退转心,努力精进,道心不动,名忍法位。」修行到了忍法位,心地不容易动摇,堕落恶道的机会就很少。

  世第一位:「有漏智慧的最终点,在世间有情当中,最为殊胜,名为世第一位。」由世第一位再精进,就进入见道位,可到无漏智慧的境界,也就是转凡入圣,证入初果阿罗汉。

  因此,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若口教授他人杀生,或亲自杀生,都是犯戒,就连最起码的「暖法位」都不能得到,当然就更不用说其它更高的果位了。  

  而小乘的四种果位是:一、须陀洹。二、斯陀含。三、阿那含。四、阿罗汉。

  须陀洹:「小乘初果,译为『入流』,或『逆流』。」「入流」的意思是:「精进修行,舍离六道生死性,初获圣性,入于圣行流的意思。就是由凡夫性渐入涅槃性。」而「逆流」是指:「精进修行,脱离自然界生死之流的惯性作用,永不再受三途生死,故称『逆流』。

 须陀洹是小乘初果,可说见道位。有七番往还生死,生死根已断,如树根拔起,虽然树叶于数日内未枯萎,但决定是必死无疑。

  斯陀含:「小乘二果,译为『一来』。修行已断了欲界思惑中的前六品,尚余后三品。尚应在天界〈六欲天〉与欲界〈人间〉往来一次,故称『一来』。」

  阿那含:「小乘三果,译为『不还』,或『不来』,是已断尽欲界的后三品思惑,不再来欲界投胎转世,故称『不还』,或『不来』。在人间修行证成三果,命终往生色界净居天,或者是五不还天。」

  阿罗汉:「是小乘的极果,也称四果阿罗汉。」具有三种意义:

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

以下再略作说明:

  杀贼:见思惑断尽,杀尽一切烦恼,烦恼如贼,故称杀贼。

  应供:已出三界的圣者,人天供养能得无量福,故称应供。

  无生:生死果报业尽,永入涅槃,不再生三界,故称无生。

  什么是破戒优婆塞〈夷〉?所谓「破戒」是指已受过在家菩萨戒的优婆塞〈夷〉,其行为与戒法相违背,未能遵循戒法的规定行持,就称为「破戒」。但原受的戒体仍存留在身上──「种在八识田中,直至成佛」。

所以我们不应轻易破戒,因为破戒有很多的过失;有那些过失呢?破戒有五种过失:一、自害─断了自己善根。二、为智所诃。三、恶名流布。四、临终生悔。五、死堕恶趣。

  又破戒有五种衰耗:一、求财所愿不遂。二、设有所得日当衰耗。三、所到之处众所不敬。四、丑名恶声流闻天下。五、身坏命终当入地狱。

破了戒的优婆塞〈夷〉,可以说天龙鬼神生厌弃,善神不愿守护,人天轻视,对佛圣戒不尊重。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六)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所以我们受了菩萨戒之后,就不应该再杀生,因为杀生的果报实在非常的大,可以说是一个「性罪」;什么是「性罪」呢?因为从犯罪的果报上说,譬如杀、盗、淫、妄,不论受戒或不受戒,凡是造成事实,便是一种罪恶,未来必定受报,因其本性就是罪行,就是业报的正因,所以称为性罪。

不过我们受戒,如果不去犯戒的话,还是有很多的好处,例如:第一是「十方诸佛,愍念守护」,得到诸佛菩萨的悯愍、加持、守护。第二是「临命终时,正见心欢喜」,如果我们临命终时,心不颠倒,这个时候就会生起正念,内心就会充满欢喜。第三是,「所生之处,诸菩萨为友」,就是将来受生的地方都会和菩萨在一起,而且这些菩萨,都不是凡夫的菩萨,都是「三界以外」的菩萨。第四是「功德多聚,戒度成就」,如果功德累积多了,戒度就自然成就,你就会得到圆满。第五种就是「今生后世,性戒福慧圆满」,如果你受戒以后,持戒清净,现在、将来你的福就会圆满、慧也会圆满。我们都知道,佛是最究竟的觉者,所以只有佛才能福慧圆满,而大家明天受了菩萨戒,将来也会像佛一样福圆满、慧圆满;所以大家受戒以后必须坚持守戒,首先从不杀生开始──害伤其它众生的生命是不可以的、是有违慈悲心的,因为我们都是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一般的人,所以要守护自己的心、守护好所受的戒。

不过,我们要知道,菩萨戒虽然犯了重戒而失戒,但只是受恶法阴影的遮没,却并未失去戒体的功能,因戒体不会从我们的本性理体上失去。所以说,菩萨戒是「有犯无失」的,我们一旦受持菩萨戒后,从生至生,直到成佛,戒体就会永远不失,因为戒体是一种无形状、无表像的无漏体用。当它一旦经过熏习在我们的本性理体之后,只有被遮没的可能,却没有失去的可能。这一点大家必须要清楚、明白。

据经典说,菩萨受持一戒,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还要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持一戒即在一切众生分上得到持戒功德;由于众生之数无量,所以其持戒的功德也就无尽了,故受持菩萨戒功德之大,实在无可比喻形容。

如《璎珞经》云:「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劫生死之苦。」又:「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因此大家发心受持菩萨戒,特别是「六重」戒,这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难得,为什么说难得呢?因为我们不容易有机缘,现在西方寺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缘;我们诵完了廿一天的《华严经》,然后特别礼请三师和尚为大家授戒,这样的机缘实在是不容易。

今天我们既然发心受戒要成为菩萨,就要利益一切众生、爱护一切的众生但是,如果我们犯了戒,就会成为臭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垢优婆塞〈夷〉、结优婆塞〈夷〉。

什么是臭优婆塞〈夷〉?「臭」就是臭气,污秽的臭气,能使人心生不悦。所以破了戒的优婆塞〈夷〉,因为心生恶、不善法,所以被视为污秽不净,这种污秽,好像尸体的臭气一般,无人敢闻。

是故祖师说:「清净佛法,不容破戒四众弟子。清净大海,不停留死尸。」所以,如果我们犯了戒,就好像把死尸掉进清净的大海之中;大海本来是很清净的,如何容得下这个死尸?所以说,我们不应该犯这基本的戒。

什么是旃陀罗优婆塞〈夷〉?旃陀罗优婆塞〈夷〉,「旃陀罗」是梵文。其有三义:一、屠者。二、执暴恶人。三、下姓。

屠者:就是以屠杀动物为职业的人,也就是屠夫。

  执暴恶人:为非作歹,犯科累累的恶人。

  下姓:下等阶层的人,二等国民之类。

  男人叫「旃陀罗」,女人称为「旃陀利」。

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本来具足无量善根,但若不遵守戒法,就会破戒,这样的话,就会将无量善根一一屠杀掉;这与「屠夫」杀玳动物没有两样,所以称「破戒优婆塞〈夷〉」,为「旃陀罗」或「旃陀利」。

什么是垢优婆塞〈夷〉?「垢」者,就是尘垢。不清净、烦恼的意思。有了烦恼、不清净的业因,就会结成生死的苦果;有了烦恼尘垢的优婆塞〈夷〉,就难以解脱生死,出离三界。

什么是结优婆塞〈夷〉?「结」者,就是束缚的意思。因有烦恼才会集成生死,若无烦恼就不会产生生死的因。所以,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就是要解开烦恼束缚的结,而后出离生死。若不守戒法而行破戒,反而又再打成了烦恼结,所以称为「结优婆塞〈夷〉」。

前面说到,「杀戒」是优婆塞〈夷〉的第一条重戒,破了这条戒的罪报就是第一重罪,所以称为「初重」。为什么杀业是第一重罪呢?杀戒可分为三等罪:一、五逆罪。二、重罪。三、轻罪。因为杀生里包含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所以它的罪跟五逆罪是一样的;当然杀人是重罪,杀畜生相对是轻罪。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七)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刚才说了,菩萨戒第一重戒就是「杀戒」。而第二重戒是「盗戒」。

戒文云:「优婆塞〈夷〉,虽为身命,不得偷盗,乃至一钱。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二重。」

  何谓「偷盗」? 「偷盗」的定义是什么?「偷盗」的定义是:「凡是有主物,不与而取,名为偷盗。」也就是说,别人没有给你,而你不问自取,这就是偷盗。佛经里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我们身为佛弟子,不但不偷,而且还要结缘。

戒法上的「一钱」,是指佛陀制戒时印度的币值,印度的「一钱」,相当于唐朝币值的「十六钱」。印度币五钱,即唐朝币值八十钱;八十钱在当时可买长衫一件(大约相等于现代的一千元),可见佛在世时的一钱,其币值是相当之高。

因此,以《在家菩萨戒本》为准则,偷盗「一钱」就犯了重戒。而在《沙弥律仪戒》中,偷盗「五钱」以上,才算是犯了重戒:「佛制盗戒,盗五钱以上犯重戒,失戒体,不通忏悔。四钱以下犯中罪。二钱一钱犯下罪,犹可忏悔。」

所以我们受了菩萨戒的人,偷盗一分一毫都是不可以的。

一般来说,偷盗对象有六种:一、常住物。二、信施物。三、僧众物。四、官物。五、民物。六、一切物。

而大家知不知道,什么是「常住物」?「常住物」就是:「佛法僧常住之地,曰常住。此常住地上,属十方三世常住三宝所共有之物,曰:常住物。如寺院房地,动不动产。」又什么是「信施物」?「信施物」就是:信徒供养众僧之物品,尚未交给僧众接收者,称信施物。

还有什么是「僧众物」、「官物」、「民物」及「一切物」?以下略作说明:

「僧众物」:亦名现前僧物,凡是界内现前大众僧皆有份本寺界外之僧,及不现前僧无份。盗取僧众物其罪甚重,如《方等经》中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官物」:在古代是指皇帝物、文武百官物;现在是各级政府的公物,以及军用物品等。

「民物」:平民老百姓,即世俗人家之物。

「一切物」:泛指公共所有的一切公物,及属鬼神、畜牲所有之物,皆不可偷盗。

因此,大家受戒以后,就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一分钱,也就是一分一毫都不能偷,大家要具备这样的精神。

其实,偷盗的性质可分为五种:一、夺取。二、偷取。三、诈取(诡计骗取,耍诈欺骗)。四、偷渡冒税。五、赌博。而犯偷盗戒的条件有六种:一、是有主物。二、有主物想。三、起偷盗心。四、用偷盗法。五、值一钱。六、举离本处。

要知道,偷盗的罪报是非常重的,如《律部》云:「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又《阿含经》云:「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俱堕地狱。」「迦叶佛时,三沙弥犯偷盗,死堕地狱受无量苦。」

所以,大家受了菩萨戒后,要识得罪业果报,要时常自我警惕。

接着说「六重」之中的第三重:大妄语戒第三。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虚说:『我得不净观,至阿那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三重。」

戒文中所谓的「不净观」,就是行者观境界不净之相,而停止贪欲的一种修行法门。依智者大师所说:凡修「不净观」厌离的行者,就可以到达「四空处定」的境界。四空天,即是: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如《释禅波罗蜜》卷一云:「行者于第四禅中,厌患色如牢狱,灭前内外二种色,一心缘空,得度色难,获得四空处定,是名无色界定。」

而妄语又可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两种。「大妄语」是:「以不清净之心,作不实的言说,企图欺骗、诳惑,覆隐事实而作出异言。」

也就是说,以不清净之心说一些不实的言说,或为了某一个目的,而企图欺骗,或是诳惑,或是隐覆事实,而做出与事实不符的种种言论,这些都是大妄语。受了菩萨戒的行者,就必须要保持净戒,不能妄语,因为佛菩萨是从不妄语的。

而「小妄语」是除大妄语之外的一切不实的言说,称小妄语。

我们要明白,不妄语戒的意义乃在于:「行者修持的境界,除了佛菩萨、声闻、缘觉可为别人证明以外,一般泛泛之辈绝对不能证明他人境界。修行人若自我夸张炫耀,自言:我得不净观,我得阿那含等词,是自欺欺人,故佛陀制此戒,若违反而破戒者,其所得之恶果如第一重戒。」

此外,妄语有十罪:一、口臭。二、善神远离,善神会慢慢离开你、远离你。三、虽然有实话,别人已不再或难以相信。因为你经常说大话,你所说的话,已失去了信用。四、智人谋议,常不愿与其参预。要商议、讨论什么大事,别人不会再找你参与,因为觉得你这个人不诚实。五、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由于你不诚实,渐渐就会失去了人缘,就会遭人诽谤。六、人所不敬,虽有善言教,人不承用。由于别人不再敬重你,所以即使你说最好的话,别人都不会听。七、常多忧愁。八、诽谤业之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堕地狱。十、若复出为人,当被诽谤。诽谤业的因缘,就是今生时常诸多忧愁;而身坏命终之后,必然会堕落地狱;如果再生而为人,将来还是受到别人诽谤,妄语的罪业何其深重!

因此,戒文中警剔大家:若破了菩萨戒,尚且不能得四加行中的暖法,更何况是须陀洹乃至阿那含果?所以名为破戒优婆塞〈夷〉,名为臭、屠杀戒法、善法,名为污垢、烦恼束缚堕落之优婆塞〈夷〉,是名三重。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八)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我们讲第四重的的「邪淫戒」: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邪淫。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

出家人是不能淫欲的;对在家人而言,淫可分为「正淫」与「邪淫」二种。「正淫」是指:合法正式夫妻可行淫,若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弟子虽仍可行淫,但在六日、八关斋或佛菩萨诞期中,都是不可以的,还有非时、非处行淫亦不可以。

而「邪淫」是指:若与夫妻以外之第三人行淫,名为邪淫。丈夫不得与妻以外之女子,妻不得与丈夫以外之男子行淫,如果行淫就犯了邪淫戒。

其实佛教并不鼓励淫欲;古德云:「万恶淫为首。」《楞严经》亦说:「纵得禅定智慧现前,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欲得菩提,终无是处。」就是说,如果你想了生脱死,而淫心不断的话,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说,淫欲为烦恼的根本,束缚我们不得出离生死。故佛制此戒。

所以,身为在家弟子,大家应该克己自守,在不应该非时、非处即不恰当的地方行淫,就是夫妻到了寺庙里头也要分开住宿。凡受过菩萨戒的佛弟子,犯了此戒,其所受的恶果,与第一重戒相同。

而第五重就是「不说四众过」: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宣说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夷〉所有罪过。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五重。」

什么是比丘、比丘尼?比丘、比丘尼具三义:一、怖魔。二、乞士。三、破恶法。

怖魔:一人出家受具足戒,魔宫震动,魔王恐怖,故名怖魔。

乞士:上乞诸佛正法,下乞众生之色食。

破恶法:比丘、比丘尼勤修戒定慧破贪嗔痴恶法,名破恶法。

就是说,不管什么理由,你都不可以说出家的比丘僧、比丘尼、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居士,这些四众佛弟子的所有过失,你不能说,若说就就犯了说四众过罪,就不是菩萨戒弟子。所以受了戒的人,要做到口业清净,守口如瓶,不说别人是非长短;改除造口业的习气,因造口业会引致后患无穷,令人不敢信赖,心生恐惧,甚至与对方结恶缘,其果报是相当严重的。

正如古德所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个人他今天犯错,不等于明天犯错;他今天虽然犯了错,但将来还是可以改过的。所以我们要防犯是非,就要做到以下四点:一、不说是非。二、不传是非。三、不听是非。四、不打妄语。

古语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要择善固执、我们要知错能改;并且一定要与善知识为伍。

由于四众弟子,时常来往,如果彼此宣说罪过,就会破坏四众的和合。故佛制此戒,若犯了此戒,其所得恶果与第一重戒相同。

接着第六重就是「不酤酒戒」:

戒文云:「优婆塞〈夷〉戒,虽为身命,不得酤酒。若破是戒,是人即失优婆塞〈夷〉戒,是人尚不能得煖法,况须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优婆塞〈夷〉,臭、旃陀罗、垢、结优婆塞〈夷〉,是名六重。」

就是说,受了优婆塞、优婆夷戒以后,即使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命也不可以买卖酒类,如果犯了这个戒,当下就失去所受的优婆塞、优婆夷戒,就不能得到煖法,何況是须陀洹乃至是阿那含果?所以这亦是六重戒之一。

而酤酒有两种意义:一者买酒。二者卖酒。

  我們都知道, 饮酒会乱性,控制不了自己,前人都有饮了酒五戒齐犯的例子,所以身为受戒的菩萨戒弟子,应该停止饮酒;因为酒对身体有很多的坏处,而且可能会做出败德、乱性、发狂、杀人、放火,破一切戒的事,所以如果学佛之人再买卖酒类,就会残害到其它众生;正如《梵网经》所说:「若佛子!故饮酒,而酒生过失无量。若自身手过酒器与人饮酒者,五百世无手,何况自饮,亦不得教一切人饮及一切众生饮酒,况自饮酒,一切酒不得饮,若故自饮,教人饮者,犯轻垢罪。」

是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受恶果,与第一重戒相同。

六重戒结文云:「善男子!若受如是优婆塞〈夷〉戒,能至心持,不令毁犯,则能得如是戒果。善男子!优婆塞〈夷〉戒,名为璎珞,名为庄严。其香微妙,熏无不遍,遮不善,为善法律。即是无上妙宝之藏,上族种姓,大寂静处,是甘露味,生善法地。直发是心,尚得如是无量利益,况复一心受持不毁?」

意思是说:如果受了这些优婆塞、优婆夷的在家菩萨戒,能存着至诚心受持,不使令毁犯戒律,就能获得持守戒律的好果报。在家的优婆塞男居士,或者是优婆夷女居士所受的这些戒律,就像珠宝串成的璎珞,名为最庄严,清净戒的香气很微妙,戒香的熏染没有地方不遍满,能遮挡不善的恶法,是善好的法律,更加是至高无上微妙法宝的宝藏,是上等种族大姓,是最大寂静的处所,是如同灵丹妙药的甘露法味,能生一切善法的田地,能正直发起至诚心,尚且能得到这样多得无法计量的利益,何况更加能专心一意受持戒律而不毁犯呢?

所以我们受菩萨戒的弟子们,必须以至诚的心来受戒,不要毁戒、犯戒,如果你守戒守得好,将来自然会有好的果报;如果守得不好,将来就必定会得到坏的果报。而且,大家知不知道什么东西可以远播呢?可以逆风而走呢?很多的香都是顺着风走的,只有一种香,就是戒香──唯有戒香才能逆风而走。我们守戒守得好,就會有戒香,就可以远播,就可以逆风而走。所以大家一定要守好这个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九)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我们继续讲「二十八轻戒;虽然是轻戒,但是我们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以善小而不为」啊!所以我们轻戒也要把它当做重戒来想。

二十八条轻罪小戒的第一条──「不供养父母师长戒第一」

戒文云:「善男子!如佛说言,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陀制供养父母师长戒的用意:人伦之始,我们这个色身受之于父母,也就是说,父母给我们色身,师长给我们法身慧命,他们对我们都是恩重如山,百千劫报答父母、师长恩德,犹不能尽,所以我们应尽心尽力供养,奉事父母、师长。如果我们受戒后又犯戒,即是得失意罪,善法就不能生起,就会退步堕落,戒行不清净,造下生死的业因,永劫沉沦。

在净业「三福」里头,第一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指的是实践世间的善行。所以大家要知道在世间善之中,首先就是要供养父母、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这是二十八轻中第一个的轻戒。

第二条:耽恋乐于饮酒的轻戒──「耽乐饮酒戒第二」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耽乐饮酒,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佛陀制饮酒戒的用意:因饮酒能伤身体,并能迷魂,麻醉神经线,使人失去理性,甚至发狂发癫,百病丛生,不但不能行道业,连正业亦不能为,所以受戒之人,不可饮酒,饮酒为恶业,自害害人,能破一切净戒,所以饮酒属于轻戒。

因此,大家受了菩萨戒后就不能饮酒,不过如果饮酒是为了救度众生的话,这个时候才能「开」缘,但一般不能随便开,都要「遮」,遮就是不能犯,即使再轻的戒也不能犯。这个「开、遮、持、犯」前面已经说过了,大家必须要紧记。

第三条:不能瞻顾病苦的轻戒──「不瞻病苦戒第三」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恶心不能瞻视病苦,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有人生病了,优婆塞、优婆夷应该怎么样呢?我们应该去看望他,要照顾他、关心他,可是却因为「恶心」而不肯去。

所谓「恶心」,就是对一些事情不耐烦,譬如见到肮脏、糜烂的病苦之人,连想到不想见,这就叫做「恶心」。这里的「恶心」,含有憎恶、厌恶,不耐于心三种意义。

而「瞻视」病苦,即是看顾、关心的意思。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是第一福田。若父母、师僧、弟子病,诸根不具,百种病苦恼,皆供养令差。」

世间有八种福田:一、佛。二、圣人。三、僧。四、和尚。五、阿阇梨。六、父。七、母。八、病人。

佛、圣人、僧,是敬田。

和尚(受业本师)、阿阇梨(教授威仪)、父、母,是恩田。

病人,是悲田。

如果有人能够恭敬供养这八种人,就可得到无量福报,所以叫做福田。

此外,瞻视病苦应具五德:一、应知病苦之人,什么可食,什么不可食。二、不嫌恶病人的大小便利、吐痰、脓血不净。三、慈悲探病,不是私意去瞻视病苦。四、能为病苦者调理汤药。五、能为病苦者说法。

我们前面说了,大慈和大悲都是菩萨的生处,所以当众生有病时,都要去瞻视,而且瞻视的时候,要具备五德:第一要知道病苦的人有什么可以吃、什么可以不吃。第二不要嫌恶病人的大小的便利、吐痰、浓血不净。第三要以慈悲心探病,而不是私意的去探望、去关心他。第四还可以帮他调理汤药。第五还能为病苦者说法。这些都是我们瞻视病人的应有的品德,也就是说,我们要给病人啊多点关心、关怀、多点安慰。

佛制瞻视病苦戒的用意:生、老、病、死为四苦,而病苦尤为苦中之苦,最需要他人安慰、关怀、照顾;所以慈悲的佛陀,为拔众生病苦,特别制定此戒。若受了菩萨戒的优婆塞〈夷〉,犯了此戒,所得罪恶如第一轻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十)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是第四条:见乞求不给与的轻戒──「见乞不与戒第四」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见有乞者,不能多少随宜分与,空遣还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你见到有乞丐来向你来求乞,你却不愿意随分施予,令他空手而回,这就是犯戒。本来出家的比丘也是乞士;这个「乞士」是什么意思呢?

乞者有三种解释:一、乞食。二、乞法。三、乞力。

乞食:贫穷者、受伤者、残废者、病患者、命苦者,无以自活,而以乞取食物、财物以活命,这类人俗称为「乞丐」或称「乞食」。

乞法:根基钝、愚痴、作恶忏悔之人,乞求佛法,请求开示法义,或者乞求经书、佛像,以为读诵、供养。

乞力:自己力量不足,请求别人帮助一臂之力,以解其困。

凡有乞于我者,若是善事,都应慈悲心助之;若是恶事相乞,则不得助之,并应以劝止。

佛陀制定见乞不与戒的用意:就是说,受过在家菩萨戒的弟子,应以慈悲为第一,很乐意施予;由于乞食者,多为贫、病、苦、无助之人,所以应该自动地给他们拔苦与乐,这样才算是一个正信佛子之所为。若乞而不与,令他空手遣还,实在有违背慈悲之心。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受之罪恶如第一轻戒。

接着第五条是:见四众尊长不承迎礼拜的轻戒──「见四众尊长不承礼拜戒」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优婆塞〈夷〉等,不起承迎,礼拜、问讯,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是长老、先宿?

长老:「德尊学博曰长,年富齿高曰老。长老者,有修有证,有学问,德高望重名之长老。」

长老有五种:一、戒腊长老。二、法腊长老。三、法性长老。四、学德长老。五、生年长老。

戒腊长老:结夏安居一年为一腊,年老为戒腊长老。

法腊长老:接受各宗正法,出家年久(腊即岁,出家一年为一腊)。

法性长老:道果高超,开悟证果。(圣僧类型)

学德长老:学理深博者。

生年长老:年纪老大。

先宿:对年事较高,而且先受戒的尊称,并具有道德。

长者:仅限年高有德之优婆塞(夷),对比丘、比丘尼不可称之。

佛制定见四众尊長不承礼拜戒的用意:尊贤、敬老,是一种美德,是虚心求法的最佳利益因缘,凡优婆塞(夷)遇见比丘、比丘尼、长老,先宿莅临,应起身为礼,不得我行我素,坐卧不起,应欢迎接待,奉事四众尊长,更加应该问讯,五体投地礼拜之。

如果你受了菩萨戒,你很傲慢,你不向这些大德长老礼拜,也不向他请安,你就已经退步了,你就不具备这个菩萨精神。所以我们见到大德长老,就应该要让座、要礼拜,这是菩萨戒的基本要求。

而且这亦是一种威仪,如果我们不这样做,我们就会不生善法,而且还会堕落。为什么呢?因为长老、大德他们有些是戒腊很高,修行很久,而且各有所长;還有长幼有序,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一点,我们务必要紧记。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十一)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而第六条就是: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的轻戒──「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第六」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见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夷〉,毁所受戒,心生憍慢。言:『我胜彼,彼不如我。』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我们见到四众犯戒,内心生起了憍慢的想法,觉得自己守戒守的很好,别人都不如我。这是一个受过菩萨戒的人,不应该犯的过错。所以,佛制定「见四众毁戒心生憍慢戒」的用意:就是要我们不要生起憍慢的心;佛说一切因果都是自作自受的,持戒者自然会得到戒果。因此,我们看见四众犯戒,应该自我警惕,或以慈悲心相待,希望他能够改过迁善。若生憍慢心,即失戒法,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相同。

接着第七条是:不持守六斋戒日的轻戒──「不持六斋戒第七」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一月之中,不能六日受持八戒,供养三宝,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大家知不知道「六斋日」是哪六日呢?六斋日就是:农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小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在这六斋日中,我们应该怎么样啊?就是「持戒」,如果你不持六斋日的戒,也算是犯戒。在家居士受了菩萨戒后,可以在家里守八关斋戒;当然也可以到寺庙里头,让法师大德为授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所守的是「八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香花鬘,不香油涂身。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八、不坐臥高广大床。

再加上「不非时食」,就是「斋」,也就是「过午不食」。

供养三宝:「三宝」就是佛、法、僧,是传承佛法慧命的法脉,若无三宝的存在,佛法早已在世间消失了。

佛陀制定不持六斋戒的用意:因为佛、法、僧三宝是最尊、最贵的,受完在家菩萨戒的优婆塞(夷),每月的六斋日,应该行持八戒,而且必须供养三宝,故佛制定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如第一轻戒者同。

接着就是第八条:不前往听讲佛法的轻戒──「不往听法戒第八」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你知道有讲经法会,但是却不去听法;法会有多远呢?就在四十里之内;你受了戒之后就一定要去听法,如果你知道了却不去听,就是犯了轻戒。

佛陀制定不往听法戒的用意,是告诉我们:亲近善知识,听法师讲经说法,能使我們得到法义、法益,有利修行,早成道业,故佛制定此戒。所以说,若知道在四十里以内有讲经说法,就必须去听,若不去听就是犯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相同。

接着是第九条:受用佛寺僧用物品的轻戒──「受僧用物戒第九」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坐,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如果优婆塞、优婆夷受持在家菩萨戒以后,未经佛寺的僧宝淮许,就受用十方施主所供养僧宝的卧具、床坐,这就是犯戒。

所以,佛陀制定受僧用物戒的用意,是讓我們明白:招提僧卧具、床坐都是「净物」,都是由十方信施喜舍,优婆塞(夷)若未获同意而取而自用,就是不敬僧宝,并且使其为难,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受罪恶,与第一轻戒同。

第十条是:饮用有虫之水的轻戒──「饮虫水戒第十」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疑水中有虫,故便饮之,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若因口渴难耐,却没有无虫之水可饮;但必须饮用此水,又疑水中有虫的时候,应以布囊过滤,而后饮用,过滤后布囊中的水虫,应放回原水中,不得抛弃在干旱的地上。如果你明知道水里头有生命,你仍然把水喝下去,这就是犯戒。

佛陀制定饮虫水戒的用意:饮用水中虫,其实就等于杀生、食肉,有违慈悲心,而且对健康有害,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好处,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十二)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而第十一条是:险难处无伴独行的轻戒──「险难独行戒第十一」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险难之处,无伴独行,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是「险难之处」?「险难之处」就是有虎狼猛兽,经常出入之处,或者是土匪、盗贼藏匿的地方,高山险道、急水深潭、溪流等等,都会有危害生命之虞,统称为「险难之处」。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应该独行,应该结伴,否则会引起危险,对自己完全没有好处,所以这些险难的地方,都不应该随便去。

佛制定险难独行戒的用意:受戒完之优婆塞(夷),应荷担如来慧命,救度众生,若不顾自身安危,就会招致苦果,对于自己是无益的,所以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接着是第十二条:独宿尼庵僧寺的轻戒──「独宿尼寺戒第十二」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独宿尼寺,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一个若优婆塞跑到尼寺里去过夜,在原则上是不可以,当然这个优婆夷,单独一人在寺庙里头住宿,也会有是非,也是不可以的。

佛陀制定独宿尼寺戒的用意,就是要告诫大家:优婆塞如果独宿尼寺,为他人所见,易惹讥讽、嘲笑、毁谤而造口业;如果因经常交往而生感情,独宿尼寺,就容易起淫心,或犯淫戒,故优婆塞不得独宿尼寺。相反地,优婆夷亦因同样理由,不得独宿比丘寺院。

所以独宿尼庵、僧寺,都是犯了轻戒。大家都不要这样做,因为在戒法里头是不允许的。

第十三条是:为钱财打骂人的轻戒──「为财打人戒第十三」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是「奴婢」「僮仆」与「外人」?

「奴婢」:是无给的奴隶,为本家作务,仅有衣食,而无工资。

「僮仆」:是以工资雇佣其作务。「僮」:为年幼的小孩。「仆」:是年长的男女。

「外人」:不属于自己家族的人,亦无亲族关系。

佛陀制定为财打人的用意:如果是因奴婢、僮仆、外人有意或无意造成过失,使其钱财招致损害,因而生瞋恨心,以手相打,以口相骂,加以责罚。就是「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这些奴婢、僮仆、外人,无非求两餐、求生存;因为我们是菩萨,菩萨要有慈悲心,所以我们对他们应该善待;如果打人就是身业,骂人就是口业,瞋恚就是意业。三业不净,就会失去戒德。当下造作生死业因,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而第十四条是:用残余食物布施四众的轻戒──「残食施四众戒第十四」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以残食施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是「残食」?「残食」者:自己或他人食用以后,残余的食物,如饭、菜、茶、水、果、饼等等。

佛陀制定残食施四众的用意:为净化悭贪爱惜心,以洁净好食,施与比丘(男众法师)、比丘尼(女众法师)、优婆塞(夷),才会得到利益;若以残食施与,是为失敬,是不应该的,而且更会增长自己悭贪之心,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接着,第十五条:蓄养猫狸的轻戒──「蓄猫狸戒第十五」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蓄猫狸,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大家都知道「猫」,但是知不知道什么是「狸」?

狸:形状像狐,体形较小,黑褐色、嘴尖、四肢短、爪锐利、尾长,夜间出外捕食小动物,如鸡鸭家禽、性凶恶、喜杀生。

佛制定蓄猫狸的用意,是要告诉我们:猫狸性好杀,若蓄养等于杀生或教他杀,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而且猫、狸都是吃肉的,你自己不吃肉,却让牠们去吃众生的肉,这也是有违慈悲心的。所以,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应该养猫狸。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常一切诸善根(十三)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第十六条是:蓄养畜牲禽兽不净施的轻戒──「蓄养畜兽不净施戒第十六」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蓄养象、马、牛、羊、驼驴;一切畜兽,不作净施未受戒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象、马、牛、羊、驼驴等畜生,你受戒之后就不应该饲养,应该给没受戒的人饲养,因为这六种动物供给人类劳力、毛皮、食用、服务最多,所以佛陀慈悲,站在众生生命平等的原则之下,受戒完之优婆塞(夷),自然应该遵循,将这些蓄养的动物送给未受戒的人,自己不得蓄养。如果还要饲养的话,就是犯了轻戒。

佛陀制定此戒的用意,就是要让我们明白:蓄养畜兽,有碍道业之修持,若畜兽不听教,常生瞋恚而行打、骂、诅咒,当下造作身、口、意三业,有违背佛陀慈悲教义,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然。

再来就是第十七条:不积蓄三衣钵杖的轻戒──「不蓄三衣、钵、杖戒第十七」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不储蓄僧伽梨、衣、钵、锡杖,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在家的菩萨受了戒以后,不应该储备出家僧尼所用的衣物,如三衣、钵、锡杖等,如果你存放了,就是不应该的,就是犯了轻戒。

比丘、比丘尼应具备六物:一、僧伽梨。二、郁多罗僧。三、安陀会。四、铁多罗。五、尼师坛。六、滤水囊。

僧伽梨:九条乃至二十五条的大衣。

郁多罗僧:七条的中衣。

安陀会:五条的下衣。

铁多罗:即是铁钵。

尼师坛:坐卧用具。

  滤水囊:用为滤水,防止饮水中之虫。

  佛陀制定不蓄三衣、钵、杖戒的用意:出家二众,已舍家财,不为营利事业,所需三衣六物、锡杖等,优婆塞(夷)应为供养(储蓄),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所以这一条戒,大家也要紧守。

接着是第十八条:作田不求净水或者种陆地处的轻戒──「作田不求净水、陆种处戒第十八」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虽为身命,须田作者,不求净水,及陆种处,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在家的菩萨如果为了维持生活的需要耕田,做农民,而不用没有虫的清净水来灌溉,或者种在陆地干旱处,这位优婆塞、优婆夷就是得了失意罪,因为用不清净的水来灌溉,水中有很多的虫类或微生物,可能无形中就杀了生,当然我们在香港耕种的机会很少,而且不是有心去杀,但这也算是杀生;杀生就是犯戒。

所以佛陀制此戒的用意,就是要我们知道:杀生就是犯戒,虽然不是有心杀,其因果亦然,若为自身活命而杀生,有失去生命平等的慈悲教义,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接着是第十九条:市场贸易贩卖斗秤不公平的轻戒──「市场贩卖斗秤不平戒第十九」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为于身命,若作市易,斗秤卖物,一说价已,不得前却,舍贱取贵。斗秤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应语令平。若不如是,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这个怎么说呢?很简单,就是你在在做生意的时候,原本跟人家已讲好了价钱,你却不卖了,因为另外一个人,给了你更高的价钱,你就不顾道义,卖给了这个人。这个也是一个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应该有做的,这也是一个轻戒。

  佛制此戒的用意:受了菩萨戒之优婆塞(夷),无论卖物,或向人买物,以斗秤称量,或者讲定价钱时,都应直心卖买,才不会造业,而且更是道义和责任,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者,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所以这一点,大家也要紧守,就是要公平、公正。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十四)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接着第二十条,就是:不适合的时间处所行淫欲的轻戒──「非时非处行淫戒第二十」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于非处、非时行欲,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是「非处行欲」与「非时行欲」?

「非处行欲」:受过在家菩萨戒的优婆塞(夷),夫妻行欲虽不犯邪淫罪,但不适当的处所,即使是夫妻亦不得行欲,如夫妻共宿佛教寺院、尼庵道场,就不得行欲,甚至不得同房。又如在路边、塔边、祠边、法会之处,亦不得行欲。还有在佛堂供奉佛像,及悬挂佛像的任何地方,都不可行欲,如果在不得行欲的地方而行欲,虽然是夫妻,也属于邪淫,犯邪淫戒。

「非时行欲」:受戒后的优婆塞(夷),于佛诞日、菩萨生日、佛涅槃日不得行欲。还有在六斋日不得行欲。父母寿诞日、或哀丧日、及母难日,均不得行欲,如果在这些日子里行欲,也是犯了邪淫罪。

佛陀制定此戒的用意,是让我们知道:「礼」,是佛法的善法之一,为持戒的道途,若于非处、非时行欲,即与礼相违,败坏道德,而且有伤戒体,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再下来是第二十一条:商贾买卖不输缴官税的轻戒──「商贾不输官税戒第二十一」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商估贩卖,不输官税,盗弃去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什么是商、估、贩、卖?以下为大家简单解释一下:

商,是直接经营生意。估,是中间商人,如批发商等。贩,是经营运输业的,或者是做贸易业的人。卖,是公司、工厂生产商品出售。

商、估、贩、卖这四项商业行为是大概的分类;扩展来说,则包括一切买卖行为。

社会上的逃漏、税捐,一般市民都不允许,何况是受了戒的戒的优婆塞(夷)?受了戒的优婆塞(夷),既不能以多报少,虚报税额,更不能偷报税额,否则便犯了妄语戒、偷盗戒。

佛陀制此戒的用意:佛弟子受了菩萨戒,若不交税或逃税,就等于犯了妄语戒、偷盗戒,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而第二十二条是:违犯国家法律制度的轻戒──「犯国制戒第二十二」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犯国制,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菩萨戒要求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果你受戒后又犯了国法,就会失去了受戒的功,而且这也是国法所不容;要知道佛教的戒律比国法的要求还要高,所以我们要自觉、自律,不应该犯戒。

佛陀制此戒的用意:受过在家菩萨戒的优婆塞(夷),仍是国民的一份子,仍享有国民的权利,也有应尽的义务,而遵守国制,是义务之一,为了不与众生相离,有利于弘扬佛法,所以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接着第二十三条是:得新食品不先供养三宝的轻戒──「得新食不先供三宝戒第二十三」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得新谷、果、蓏、菜、茹,不先奉献供养三宝,先自受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你今天煮好了饭菜,不先供养三宝,自己就先吃了,这也是菩萨戒所不容许的,所以,当我们获得新鲜的稻米、水果、蓏类、蔬菜、菇类,都要先供养佛、法、僧三宝,然而才受用;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就会退失,堕落,而且戒行也不清净。

佛经云:「三宝是出离生死痛苦之桥梁,得到安乐涅槃之宝筏,三宝出现世间,利乐众生,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众生,受烦恼业障,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现世间,作大船师,能截断爱河,超升觉悟彼岸,是故三宝恩难报也。」

佛陀制此戒的用意,是让我们明白:将新出的蔬菜、水果奉献供养三宝,是表示对三宝的崇敬,是为种功德福田,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我们要渡过生死苦海的桥梁,要脱离三界之苦,不再流转生死,轮回受报,必须仰仗三宝的功德,所以凡得到新鲜的食物,都应该先供养三宝。

接着是第二十四条:僧尼不听许就擅自说法的轻戒──「僧不听说法辄自作戒第二十四」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僧不听说法、赞叹、辄自作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这个怎么说呢?就是说,你受了菩萨戒以后,如果未得到比丘僧、比丘尼僧的听许就擅自讲说佛法,这也是对三宝不恭敬、不尊重,所以,这也是菩萨戒弟子不应该做的。当然居士也可以讲法,但是必须得到出家人也就是僧、尼的允许才可以,所以这是第二十四条,也是二十八轻中的一个轻戒。

佛陀制此戒的用意:不听优婆塞(夷)说法,是为了防止惑乱众生,对经教若无彻底的了解,所说就不如法;不听赞叹,是为了防止增长贡高我慢,认为自己讲经说法比法师还要厉害;经过僧宝的劝止,而强自演说,即为犯戒,所以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十五)

──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家菩萨戒

        宽运法师说戒开示

而第二十六条:供僧饮食不公平分的轻戒──「僧食不公平分戒第二十六」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过分与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受了菩萨戒以后,到僧团中去供养饮食,如果你偏心自己所尊敬的师父,特别选择美好的饮食给他,或者过份的给他,那么你这位优婆塞、优婆夷就得了失意罪,就不能生起善法,就必定会退步、堕落,这其中有「普同供养」、「利合同均」的意思。所以,我们过堂吃饭也是一样的,所谓「不别众食」,大家所分到的食物都是平均的、都是一样的。

所以,佛陀制此戒的用意,就是教戒我们:供养僧团饮食,若心生偏颇或心不平等,就会造成自他障道的因缘,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接着第二十七条是:养蚕煮茧抽丝的轻戒──「养蚕戒第二十七」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若养蚕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这一条是在家的「养蚕戒」,就是说,受了菩萨戒以后,如果还做养蚕、煮蚕、抽丝,这实在有违慈悲心,所以,这位优婆塞、优婆夷就得了失意罪,就不能生起善法;这是戒法所不容许的,所以,我们受了戒就不要从事这些行业。

佛陀制此戒的用意:养蚕虽然被一般人视为生产事业,但以佛教看来,实在是杀生之行,有违于慈悲教义,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

最后一条就是第二十八条:行路见病人不救助而舍去的轻戒──「行路见病舍去戒第二十八」

戒文云:「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时,遇见病者,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而舍去者,是优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就是说,你受了菩萨戒之后,如果在行走途中遇见无人照顾的病人,你应该去瞻视照顾,伸出援助之手,为他做些方便的救护,并且想办法帮助他,但是你却舍去不顾,这就得了失意罪,不生善法,失去了菩萨戒应有的精神。

所以,佛陀制此戒的用意,就是教戒我们:如果我们在行道之时遇见病者,就应前往瞻视,为作方便,付嘱所在,这是佛弟子救苦救难应有的义行,若视而不见,置之不顾,毫无怜悯之心,就有违慈悲的教义,故佛制此戒。若犯此戒,其所得罪恶,与第一轻戒者同。所以大家要紧守这个戒。

戒文云:「善男子!若优婆塞〈夷〉,至心受持如是戒,是人为优婆塞〈夷〉中芬陀利华,优婆塞〈夷〉中微妙上香,优婆塞〈夷〉中清净莲华,优婆塞〈夷〉中真实珍宝,优婆塞〈夷〉中丈夫之人。」

意思是说,如果优婆塞或优婆夷,存着至诚心能受持这些在家菩萨戒,这个人就可以称为优婆塞、优婆夷中的芬陀利白莲花,是优婆、塞优婆夷中最微妙上等的香气,是优婆、塞优婆夷中最清净的莲花,是优婆塞、优婆夷真正实在的珍宝,也是优婆塞、优婆夷中之大丈夫的人。

可见受戒的功德是多么大!

戒文云:「善男子!如佛所说,菩萨二种: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萨名为比丘,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出家菩萨持出家戒,是为不难,在家菩萨持在家戒,是乃为难。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

意思就是说,像佛陀所讲,菩萨有二种:第一种是在家菩萨,第二种是出家菩萨。出家菩萨名为比丘、比丘尼菩萨;在家菩萨名为优婆塞、优婆夷菩萨。出家菩萨持出家戒律在清净的僧团中,是不会太困难的;但是在家菩萨要守持在家的戒律,实在是困难,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修行的人,被很多恶劣的因缘所缠绕啊!

所谓「出家」:「就是出离在家的生活,修沙门净行。」如《毗婆娑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维摩诘经》亦说:「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

出家比丘菩萨持戒,是为不难,理由有四种:一者:出家菩萨已无父母、妻子、眷属之垢累为障。二者:出家菩萨不需经营士、农、工、商各业之利,不受物质、金钱之累障。三者:出家菩萨住于僧团,与净洁道友为伍,关系单纯,不受社会复杂人际关系之累障。四者:日以修道精进为务,不受生活奔波烦恼障,故入道证道较容易。

在家菩萨持在家戒,真是困难,四种理由:一者:在家菩萨有父母、妻子、眷属之累障。二者:在家菩萨经营士、农、工、商等各业,为物质、金钱所驱策。三者:在家菩萨身居社会,与各色人等为伍,人际关系复杂,是非最多,对道业大受干扰。四者:在家菩萨因俗务纠缠,疏于修道。在家菩萨因障碍多,故持在家戒,甚为困难。

所以说,你们今天能来受戒,实际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跟大家见面的时候我就已经说了,你们应该给自己一点掌声,在现时比较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你们仍发菩提心来受戒,实在值得赞叹。但是我们受戒就是为了守戒,所以,我希望多给大家一点鼓励;我们要知道人生无常,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把修道放在第一位,难得大家发心来受菩萨戒,所以大家受完戒回家以后,应该在每月的初一、十五诵菩萨戒、诵《梵网经》,保养戒体、戒法、戒相、戒行。这是对你们一个基本的要求。而且有空还要多看一些讲解在家菩萨戒的开示,从而增长自己的道心,护持戒体之功,认识戒法之德;有时候亦可以去参考些数据,当然最主要的是维持这个初发的菩提心,以成就佛道为目标。大家不是受戒完了就可以,而是要以后继续诵戒、听戒、念佛,将一切功德,普皆回向净土,这才是受戒的根本精神。

今天因为的时间关系,本来这个「六重二十八轻」,要一天、两天才讲得完,现在只是每一个戒条跟大家简单地讲一讲,因为等一下大家还要去拜愿;拜愿也就是忏悔自己的业障,只有忏悔业障后,我们的身心才能清净;身心清净了,我们这个戒体才能如法,所以大家要真心诚意,做到身拜佛、口念佛、意念里面也想着佛;身、口、意三业清净,才能领受清净的戒体,同时还要有难得想、殊胜想;今天受戒的因缘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明天我们西方寺廿一天的「华严吉祥法会」圆满;我们都知道《华严经》是教我们如何成佛的经典,经中阐述诸佛之本怀,举出成佛的好处,劝导我们学佛,令生信心,由修因契果,知道必定成佛;经中内容分为「七处九会」,阐述了佛陀在天上人间的七个地方作了九次的佛法宣说;《华严经》的境界广大,原本不是给我们一般凡夫讲的,而是讲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听的。这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都是过了十信位以上的菩萨,就是说,修行从十信开始,经历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阶位,而最终成佛;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也就是断了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而证悟佛果,此三惑是极微细之烦恼,唯有三惑断尽,方得圆满成佛。

而成佛之路所践履的就是菩萨道;菩萨道就是让我们如何学做菩萨──经中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就是给我们作示现;示范我们如何去实践菩萨道,而法身大士又是如何地修、如何去学、如何去悟、如何地断烦恼;让我们明白到要成为菩萨,首要的条件就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发菩提心;所以,善财童子就是我们的修行的榜样。而最后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也是我们实践的楷模;经中说明了成佛必须经历五十二阶个位,我们必须一步一步的修,实在是非常的不容易,所以我们必须以至诚之心来学佛,并以上求下化、自利利他的精神来实践菩萨道──我们不但自己求生西方净土,而且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平等得道,我们大家同生极乐国。阿弥陀佛!

(全文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