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2 如来藏与阿赖耶


   日期:2020/9/18 20: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2)
 

  2 如来藏与阿赖耶

  《入楞伽经》说“如来藏藏识”,即是说人的心性,是为受烦恼缠所覆障的如来藏。如来藏既受覆障,即显现为藏识(阿赖耶识)。此中的过程,宁玛派有不共的说法。

  摧魔洲尊者(bDud 'joms gling pa,1835-1904)在《净治明相》(sNang sbyang)中说——

  由无明而令本始基受障者,殆为阿赖耶无疑。阿赖耶如瓶中之顽空,无思亦无明相显现,有如昏睡或失知觉境界。完全沈滞于此境界者,即“痴”之自性,亦即无明之广大流转显现。[注6]

  这就是说烦恼缠如何开始运作。

  所谓本始基(gdod ma'i gzhi),亦称为“基界”或“所依界”(gzhi dbyings)。轮回界与涅槃界的一切显现,宁玛派都称之为“明相”,本始基便即是一切明相自显现之所依。

  有些经论,将本始基称为“本际”。如《胜鬘经》说——

  世尊,生死者依如来藏,以如来藏故,说本际不可知。[注7]

  亦有将本始基说为“一界”。如《不增不减经》说——

  一切愚痴凡夫,不如实知彼一界故,不如实见彼一界故,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注8]

  这“一界”,既为众生界所依,亦为法身之所依,即是本始基的定义。是故经言——

  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注9]

  总而言之,无论本始基、本际、一界,其实都是方便施设,成立一个轮回涅槃一切明相自显现所依的基础。这基础法尔,周遍一切界,亦无自性,但它却不是如来藏,因为它施设为基界而不是施设为智境。

  顽空的阿赖耶(alaya)不是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因为它未起分别(还未成为分别所依的基础),无分别功能即不能称之为识。但它却是烦恼缠,因为无明即是烦恼。

  《净治明相》接着说——

  由此境界,业力风息晃动,此即嫉妒之体性,其功用为令一明分于空性中生起,此即阿赖耶识,住于嗔之体中。

  复次,亦由此而有污染意,即因有自身之显现而执“我”见,此则住于慢之体性。

  由此复有意生起,此即于本始基空性中生起明相之基础。明分由此而生,此则住于贪之体性。[注10]

  贪嗔痴妒慢五毒(烦恼)至此已完全呈现,烦恼缠由是即告完成。所以阿赖耶并非烦恼缠的整体,而是烦恼缠的根本。《胜鬘经》说,如来“菩提智”所应断除的诸法,“一切皆是无明住地所持所建立”,这阿赖耶便即是无明住地,是故为根本。

  如来藏则是解脱智的根本,《胜鬘经》说——

  是故如来藏是依、是持、是建立,不离不断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注11]

  因此,阿赖耶与如来藏不是相依,因为二者不同时、可异离,否则一切行人都无法解脱。它们最低限度亦是相对(暂且不说其为相碍),阿赖耶可说为染,如来藏则可说为净,由是而成相对。

  由二者相对,即可建立众生界有三种法,由如来藏与阿赖耶相对而成立,此如《不增不减经》云——

  众生界中亦三种法,皆真实如,不差不异。何谓三法?

  一者、如来藏本际相应体及清净法。

  二者、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及烦恼缠不清净法。

  三者、如来藏未来际平等、恒、及有法。[注12]

  经中复言,第一种法是无始以来的清净相应法体,“我依此清净真如法界,为众生故,说为不可思议法自性清净心。”这即是说,众生的自性清净心与真如法界相应,因此众生才有成佛的可能,这就即是佛性,即是空如来藏,亦即 涅槃界的体性。

  经中说第二种法,是唯有如来菩提智才能断灭的、与如来藏不相应的不清净法,“我依此烦恼所缠、不相应不思议法界,为众生故,说为客尘烦恼所染[之]自性清净心不可思议法”。这就即是凭藉由阿赖耶成立的识境而作显现的如来藏,这就即是众生的心识,亦即是轮回界的显现。

  经中说第三种法,为一切法的根本,“备一切法,具一切法,于世法中不离不脱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这便即是诸佛示现的功德,大悲周遍,是故成就一切法,亦即周遍一切界皆是生机,因此说,“我依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归依,不可思议清净法界,说名众生。”这亦即是说,虽然由大悲成立一切界的生机,由是有种种众生(不同时空、不同形态的众生),众生虽有烦恼,但却其实依然归依于此不生不灭、常恒、清凉、不变的清净境界。这就即是不空如来藏,由于为世法之所归依,是故不空。

  这里,便成为两种如来藏智。《胜鬘经》说——

  世尊,有二种如来藏空智。

  空如来藏[智],若脱、若离、若异一切烦恼藏。

  不空如来藏[智],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异不思议佛法。[注13]

  这两种如来藏空智,分别与上说第一种法、第三种法相应。至于第二种法,则与如来藏本际不相应,受如来藏智断除。但如果没有这第二种法,则亦没有余两种法,因为离轮回界即无 涅槃界,亦无所谓大悲周遍的功德。

  众生界有三种法,可以这样理解——

  ┌如来藏─如来藏本际─清净法─┐

  │        相应体   (空智)  │

  本始基┤                ├不空如来藏

  └阿赖耶─如来藏本际─不清净法┘

  不相应体    (大悲)

  第一种法即是[空]如来藏,亦即空智(空智即是清净境界),无上密续部称之为佛母坛城。

  第二种法即是阿赖耶,亦即大悲(显现为明相是故为大悲),无上密续部称之为佛父坛城。

  第三种法即是空智与大悲双运(有时亦说为乐空双运),无上密续部称之为佛子坛城。

  那么,阿赖耶识在这里占甚么地位呢?它正是“如来藏本际不相应体”,亦即是依于如来藏(以如来藏为本际)但却与如来藏不相应的境界。它与自性清净心相对,因为自性清净心即是“如来藏本际相应体”,亦即是依于如来藏而与如来藏相应的境界。

  必须了知上来所说,才能理解《不增不减经》之所言。

  在经中,世尊对舍利弗说,增见与减见(谓众生界增,谓众生界减),即是两种极恶大邪见。舍利弗于是说,“善哉世尊,此义甚深我未能解。”由是佛即告言——

  此甚深义乃是如来智慧境界。……

  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舍利弗,如我所说法身义者,过于恒沙,不离、不脱、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如来智慧功德。[注14]

  在这里所说的“法身义”,便即是不空如来藏智,以及由其生起的功德。

  下来,即将由如来藏与阿赖耶说此不增不减。不过在说此之前,却想先由龙树的《法界赞》(施护译名为《赞法界颂》),一谈法界。因为必须了解何谓法界,然后才能正说不增不减。否则便将缠夹到体、用的问题上去,那就必然无法体会不增不减的真实义。

  注释

  6 见《宁玛派次第禅》,页56。

  7 大正·十二,no.353,页222b。

  8 大正·十六,no.668,页467b。

  9 大正·十六,no.668,页466b。

  10 见《宁玛派次第禅》,页56。

  11 大正·十二,no.353,页222b。

  12 大正·十六,no.668,页467b。

  13 大正·十二,no.353,页221c。

  14 大正·十六,no.668,页467a。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谈锡永居士)(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谈锡永居士)  

 谈锡永居士:《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后记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7 法界赞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6 不二法门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5 如来藏九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4 不增不减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3 龙树说法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四章 如来藏 1 何谓如来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4 《三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3 唯识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2 法相 

 谈锡永居士:四重缘起深般若 第三章 弥勒瑜伽行 1 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