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4


   日期:2020/7/29 14: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14)

第二讲  ③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关于广修供养,佛在经典里不止一次地赞叹过供养的功德。佛曾在《悲华经》里说:“若以一花,散虚空中,供养十方佛,乃至毕苦,其福无尽”,如果我们能够以一朵花散在虚空中,供养十方佛,所得的福报有多大呢?我们的轮回病苦尽了,而因此种下的福报还不会尽。如果是以清净心供佛,哪怕只是以一朵花来供养,它的功德都是无尽的,更何况我们在这种供养里面,能够把供境想象得如此殊胜,如此庞大。

这种修法有助于修行者拓展心量。在凡夫的内心,一就是一,决不会变成二。在这里我们就要突破世俗限定,让自己的心胸无穷的大,能够包纳太虚。虽然我是以很小的,很不足挂齿的供品来供养佛,但却可以以自己清净的意念把平凡想象成殊胜,把微小想像成广大。那么我的这一份供养就不再是普通的、简单的了,它就会变得与我想象的一样非同一般。这是一种练心的方法,善巧而且有趣,让我们随时可以发现奇迹,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所以,供养不是目的,训练心才是真正的目的。当我们真正清净如法地去做供养的时候,我们的心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广大。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在供养里面,最最殊胜的供养是什么呢?是法供养。法供养包括哪些呢?“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就是佛怎么教我们修行,我们就怎么修行。以依教修行作供养胜于一切物质供养。

法供养还包括“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这是大乘菩萨的一种供养,以世间实物作供养,它总是有限有量的,而这种法供养,它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诸佛出现于世,其主要目的是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都能够最终成佛,这是每一尊佛到这个世间应化的究竟目的。我们如果要供养佛,最好的办法就是成为他的好学生。就像在世间法里,一个当儿子的,对父母最孝顺的方法就是能够听父母的话,继承家业。

佛就像我们的慈父一样,我们能够继承他的事业,能够如他一样去修行,如他一样去成就,如他一样去救度众生,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供养。在这一点上,佛也给了我们最大的信心,佛早就给我们授记过,每个众生都可以成佛,我们都可以接他的班,将佛陀的度生事业继承下去。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在很多经典里,佛都无数次地表明过他的宗旨和思想。所有世间实物的供养,不如了解一句一偈的供养,不如“如法修行的供养”,不如能够真正证入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供养,这些是在很多经典里,佛亲口宣说过的。

“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这里特别特别地提到了大乘修法的供养,佛称他的大乘弟子为“佛子”,专指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即发了菩提心,能够依循菩萨道修学,最后能够开悟成佛的大乘学子。如果是声闻缘觉呢?佛说最终希望他们能回小向大。因为普贤行愿是大乘经典,所以特别提到了菩萨行的修法。

“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果你我们能够时时发菩提心,发起了就永不再退转,只要我们的菩提心不退,那我们菩提心的供养就在,这个供养比我们拿香,拿花,甚至拿世间的稀世珍宝供养佛,都还要殊胜。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谕分。优婆尼沙陀分。亦不及一。”好了,普贤菩萨在这里给我们作了一个对比,如果拿前面的实物供养,跟后面的法供养作比较,那是没有办法比的。假如说我们有一念善法生起,就这一念的功德也比我们前面以实物供养的无量功德还要大。这也就是说所谓“真供养”是如法修行的供养,“何以故”,为什么佛要这样说呢?“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为一切的佛尊重法呀!“以如说行,出生佛故”,这一句话非常地重要,为什么佛更尊重法?这一句话可以作它的注释:“以如说行,出生佛故”。如果我们能够如法修行,如法地依佛的教诫,去行去作的话,我们最后就能开悟成佛,这就是诸佛最大的愿望。

佛对众生最大的期望,无疑是希望我们每个众生都能成佛作主,假如说我们能够如佛教诫去实践,那诸佛都会特别地高兴了,因为他的事业有人继承了,他的家业有人承担了。所以说为什么在供养里,法供养要比实物供养更殊胜呢,它的意思就是:“如说修行,出生诸佛故”。我们能够按照这样的教法去修行,我们就能够“出生诸佛”,我们最后就能够成佛。我们最后能证到跟佛一样的果位,这也是诸佛应化到世间最大的愿望了,希望我们众生都能够开悟成佛。

“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一切众生若能行法供养,就能成就供养如来,这是最殊胜的供养。“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在供养里,我们能够如教修行这就是真供养。所以说一个学生对老师最大的回报,就是好好地听老师的教诫,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作为佛的弟子,对佛陀最大的报恩,也就是听佛的教诫了,最后能够圆满地毕业,我们的毕业就是最后也能开悟成佛。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我如教修行的供养,也像前面所发的誓言一样无有穷尽,在我的每一个心念里,不会有间断。

古德有说:“万行之中,能净三业,皆名供养。”所有的行持里,能够清净自己的三业,就能够被称为供养。如果我们是一个很穷的人,没有办法做到实物上的供养的话,只要能够如教地去修行,那这个就是对诸佛最大的供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果平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果平法师)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3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4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5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6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7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8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9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0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1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