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三讲《维摩经》与净化人生


   日期:2020/7/19 8: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三讲《维摩经》与净化人生
  
  一、什么是人生
  
  人生的意思很难解释,简单地说,就是人的生命、生活、生存,此三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而人的生命究竟是什么?人的生活又是什么?人的生存与其他动物又有什么不同?且让我们讨论一下。
  
  人与动物不同之处在于人有人心、有记忆、有思想、有分辨的能力、有感情、有理智、有知识、有学问,其他的动物只有求生的本能,若干高级动物虽有少许记忆及感情,却没有人类潜在的慈悲及智慧。因此在所有动物之中,要修行、愿成佛的是人,其他动物则不可能。相反的,从佛法的观点看,只有人既能造业,又能受报,其他动物,只能受报不能造业。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因为人类有善恶好坏的分别心,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或做了什么?有行为就有回馈,因此造了业就会有果报。像我常举的例子说,老虎吃人是本能的平常心,人吃老虎是贪瞋等的烦恼心。平常心不会造业,虚妄执着的虚荣心就会造业了。
  
  因此人的生命过程是在一边受报,一边造业,其他动物的生命过程只为了受报。
  
  人的生活是在做什么?一般以为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就可以生活了。其实不然,人的生活中有许多无关乎吃饭、穿衣、居住,而是属于心灵生活的问题,却主导着我们的身体也影响着我们的环境。
  
  人的生存,除了饮食男女是与其他动物相同的本能之外,还有名誉、道德、伦理、责任等的观念。
  
  人可以经由教育而影响其生命、生活、生存的现象,也可以由环境、生活背景,以及过去世带来的业报、因缘,而产生对自己或他人的不良影响,因此世间有许多人专门制造问题和困扰,为自己、为他人带来烦恼或麻烦,可以说那些都是人的行为,都是从他们的心灵活动产生出来的。
  
  有的人可能一生中经常被人视为好人,突然有一个时段做了坏事,被人视为坏人了;有的人则可能对所有的人都很好,但对特定的某些人却很坏。故对于究竟谁是好人或坏人,便很难判断。所以我常这么说:「人间没有坏人,只有偶尔有人动了坏念头,做了坏事。」坏事可以改,坏心可以变,如此净化的人生或人生的净化,方有其实现的可能性。人的可贵处就是有可能从坏变成好,从好变得更好。所以我们今天用《维摩经》的观点来讨论净化人生的问题。
  
  二、净化的人生
  
  「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身,色像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佛国品第一〉
  
  这两段经文的第一段,是讲的心,第二段讲的是身和心。不论是净化的人生或人生的净化,都得从人的身心净化做起。
  
  刚才讲到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人心,跟其他的众生不一样。每一个人在基本观念上都会希望成为一个受人尊重的人,也希望别人把自己当作好人,可是在心智混乱糊涂的时候,或在某种以自我中心的利益为前提的情况下,往往会放弃成为好人的念头,放弃受别人赞叹的意愿,而以「能流芳百世固然好,遗臭万年是不得已也」来自我搪塞,甚至根本不在乎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只要目前能得到想要的就好。因此,人心之所以有好坏与善恶之别,是受到业力的驱使,故有环境的影响以及各式各样的诱惑和刺激所致。
  
  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讲,人如果能使此心安定,那就什么问题都不会发生。因此经文指示我们要「心常安住」,心住于不动,心便能不受环境的诱惑或威胁,不管环境如何地变,此心则是以不变应万变,在佛学上称之为「心不随境转」。更进一步还可以使得境随着心转,《维摩经》所说「心净国土净」,便是随着我们的心清净则所居的国土亦自然清净。
  
  当我们心中无烦恼时,看这个世界即是和平的世界;当在心中充满了仇恨、愤怒的情况下,看这个世界则是疯狂混乱的。心常安住于平常状态就能无碍解脱,无碍解脱就是心无罣碍,你骂我、说我、毁谤我、诬蔑我,我都听得清清楚楚,但皆无碍于内心的安静。
  
  有一位中国国民党的中央委员,在刚被选出之后来见我,他说此次选举他没拉票也没换票,会当选是因大家见他不讲话就给他一张同情票,当时他无得无失,打算能被选上很好,落选了就不当。结果拉票拉得凶的也当选,没拉票的也当选,究竟怎么样才对?就很难说了。我想以平常心拉票或以平常心不拉票都是对的,只要心中无罣无碍无得失,就是得解脱。
  
  「念定总持,辩才不断」,所谓「念定」是我们的心念处于一种非常安定的情况下,便能包容一切、接受一切、涵盖一切;如果心不能安住,那是散乱的状态,这时看到、听到、嗅到、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都被这种散乱心所扭曲尚不自知。心念若安定,不论接物待人皆能随缘应对恰到好处,能够统理全局,把握整体,成为辩才不断的法师。
  
  辩才不断,即是无我无碍的辩才,它的形成是由于不预设立场,亦即随时随地以对方的立场为主,不以自我的立场为立场。一个辩论家如执着有自己的论点、自己的观念,到最后一定会输。所以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辩论不是最好的办法,立论虽有其必要,但是最高明的辩论则是无言胜有言。那就可能达到辩才无碍了。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是说,修诸功德及智慧,目的皆为修心。而以无我心做一切事是大功德;以众生的立场为众生做一切事,就是智慧的功德。如何能有功德、有智慧呢?《维摩经》告诉我们,要以六度法门修其心、严其身,不要用世间的种种虚荣满足自己的心,不要用高贵的衣服珍宝来装饰自己的身体。
  
  威仪和礼仪可分三大项目:心仪、身仪、口仪。心仪是有清净心、有恳切心、有真诚心,这样的人讲的话,必能使人心悦诚服。不要怀疑别人、否定别人,而用标榜自己来肯定自己。如果一切作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接触多了人家自不会喜欢他;有的人则是沈默寡言,不善辞令,但以真诚恳切的心待人,倒是能够赢得他人的信赖。这就是威仪和礼仪的功德智慧。
  
  我有一些皈依弟子,在开始做法鼓山劝募会员时,总觉得他们自己不善辞令,大概找不到护持会员,也募不到款。我说:「如果会讲话是花言巧语,你越讲人家越怕你,认为你是骗子;如果不会讲话而能诚诚恳恳地与他人接触,人家便会相信你,会把净资自动送给你。」这就是修心的功德智慧。
  
  「相好严身」就是佛以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庄严身体,凡夫众生没有那样的相好,当于一举手一投足的待人接物,都要亲切有礼。懂礼貌的人应见了人最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至少也应该记得对方面孔,见面时以欢喜心、恭敬心,合掌问讯,再念一句「阿弥陀佛!」这种礼节,会使人感到欢喜,愿意跟你亲近。所以,礼仪就代表着相好。
  
  每一个人都能从面部的表情及身体的动作,通过威仪礼貌,让人觉得你是一位相好庄严的修行者。这在「身仪」方面,可包含坐、立、行动、举手投足、低头合掌等的姿势,与人同行时、出入电梯时、上下汽车时的先后顺序等等。万一不曾受过礼仪训练也勿自卑,但要谦虚诚实;待人一定要亲切和善,乃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在口仪方面,跟人讲话时最好不用粗俗语、流俗语、低俗语,常带客气的敬语和尊敬,譬如尊称对方某某居士、某某菩萨、某某法师,是尊敬的称呼。跟自己的同门信众之间宜互相称呼师兄师姊;对于尚未皈依三宝的人士,宜称呼他们先生女士,对年长的称呼老先生、老太太,或称呼伯伯、叔叔、阿姨也很好。
  
  菩萨不需要用世间的虚荣来装潢门面,也不用以珠光宝气、穿金戴银,把自己打扮得花花绿绿、庸俗不堪。就像绣花枕头,外表很漂亮,里面全是棉絮草包;至于内在的充实,除了知识学问的修养,更重要的是有诚恳心,对人要谦让恭敬,要有恰到好处、适如其分的礼貌。这就是一种庄严,所以人的净化是从心的行为净化起,再从身体和语言的行为表现出来净化人间。
  
  「不着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达诸法相无罣碍,稽首如空无所依。」〈佛国品第一〉
  
  此文是说,菩萨的心,不受世间染,犹如莲花不受污泥染;经常处于空寂的心境,对于一切现象已能不被罣碍;礼敬亦是如空,无所依赖。
  
  菩萨住于世间,而能不为色、声、香、味、触等的五欲所扰乱,就好像莲花从污泥里面生长出来,其在水面上所开的花是纤尘不染的。
  
  菩萨在五欲世界广度众生,自身不享受五欲,也不为五欲困扰,虽然为了度众生而在世间受苦受难,但其心境则经常住于空无所依的寂灭状态,认为所受所做等于没有受没有做。受尽苦难折磨,等于没有发生任何事情。因为是为众生受苦难,不是因为自己的业报而受,所以等于没有受报。
  
  「达诸法相无罣碍」,「诸法相」是指世间的每一种现象,包括生理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任何一种现象都是从空而有、从有到空,即空即有、非空非有。能够了知如此一切现象,而不为任何现象难倒困住,便称为无罣碍。
  
  凡夫所见的一切现象,认为是有的,小乘罗汉所见的一切现象是空的,而菩萨看一切现象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因他自己不需要这些东西,所以是空;众生还在这些东西的环境之中,所以是有。因此用有来达到空的目标,以空的体验来帮助有的众生,这就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无罣碍心。
  
  「稽首如空无所依」,「稽首」是顶礼的意思,顶礼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的三宝。如空的三宝在此处主要是指「法」,意思是对如空的佛法僧,要非常恭敬的礼拜赞叹,但也不把它当成是自己所依所靠的执着物。
  
  一般人皈依三宝,是要依靠三宝来修行的,解脱自在的菩萨则是用佛法广度众生,不以佛法作为自己的依靠,因为已经没有我了,还有什么需要依靠佛法的?一般人为了自利极需仰赖佛法,大菩萨是用佛法利益众生,不为自利,因已无我,无须佛法作为自利之依靠,所以叫作「无所依」。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命不中夭、大富、梵行、所言诚谛、常以软语、眷属不离、善和诤讼、言必饶益、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佛国品第一〉
  
  这段经文是说,菩萨在度众生的过程中,以十善法来化度众生,所有被他教化的众生用十善法作为生活的、生存的、生命的方式和运作。当在菩萨成佛之时,这些众生都已成就了十善的功德,而到菩萨的净土与他一块儿生活。
  
  《维摩经》此处所说的十善,与平常的五戒十善的十善法略异,一般所说十善法: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欲、不瞋恚、不邪见(愚痴)。《维摩经》则从更积极的角度,另立如下十项善法的名称:
  
  命不中夭:未成年而死叫夭;不中夭是说在儿童乃至青少年时期不会死亡,至少到成年以后才会死,因是菩萨身所以不会短命,此是不杀生的善业果报。
  
  大富:不偷盗,所以有大富贵。
  
  梵行:不邪淫,能守禁戒,没有男女欲事。
  
  所言诚谛:不妄语、不说谎。
  
  常以软语:不恶口、不骂人。
  
  眷属不离,善和诤讼:不两舌、不搬弄是非,所以眷属不会分离,有诉讼斗争的时候很容易解决。
  
  言必饶益:不说无意义的话,所说必有益众生。
  
  不嫉:不妒嫉人。
  
  不恚:不瞋恨人。
  
  正见:没有邪见,信因果明因缘。正见是了知人一定有过去和未来,天天生活在变动中,一切因缘随时有散、有聚、有合、有离。深信因果,明了因缘,不落常见与断见;常见是认为生命是永恒的,相信有一个至高的神,是唯一而且永恒的;断见是认为人死如灯灭,人生如幻泡。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是说,一个净化的人生,除了修十善法之外,还应学习得像维摩诘菩萨一样,做一个入世而不染于欲乐的梵行居士。十善是普通的居士所应修持,对一个真正修菩萨行的居士则更应学习维摩诘菩萨的言行。那就是虽身为一个居士,却能遵守出家比丘的清净律仪;虽居住于俗人的家庭,但生活得像出家人一样地简朴清净;虽是居士身分,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欲乐和禅定,都不贪恋染着;虽示现有妻有子,实际上经常在修离欲的梵行,绝不沾染男女的欲事;虽有家属、亲属、部属,却常喜欢与他们在俗情方面保持距离。对居士而言,有时为了参加某些场合的应酬,必须依规定而做适当的打扮,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维摩诘菩萨也有因需要而打扮,但他的威仪比一般人高贵,所以他是用律仪的相好来庄严身相。相好是指人的威仪、礼仪,而非指刻意的妆扮。一个人的相貌与他内在的修养息息相关,所谓相由心生,心中的状态,自然地会反映在脸上的表情。在饮食方面,只要有肉体,必定会像凡人一样地,需要吃喝,但不以普通人的饮食为满足口腹之欲,而是以心中的禅悦为滋养法身慧命的主要饮食。禅是智慧与慈悲的总合,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以慈悲处理他人的事;心中经常保持平常心,有安定感,叫禅悦。肚子饥渴的时候会想到饮食,胃中消化完毕,又会感到饥渴;禅悦充满之后的菩萨行者,则在精神上经常觉得很饱满而不虞匮乏。有一种人是财势中饿鬼、权力中饿鬼、名位中饿鬼、男女欲事中饿鬼,贪得无厌,永远没有满足之时,如有禅悦,则可使你经常满足。
  
  三、观身非实净化人生
  
  维摩诘言:「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这两句经文,是说众生的诸病,是起于四大和合而成的业报身,由于众生尚在被诸病苦折磨之中,我维摩诘进入众生群中,也示现了病相。
  
  「四大」是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那便是地、水、火、风。如果四大不调,身体就会有病。地是身体内的骨胳、肌肉、神经、经络、血管、毛发、牙齿、皮肤、指甲等,地也含各种维生素;水是血液及脂、泪、唾、汗、尿等各种分泌腺;火是热度体温;风是呼吸空气。其中任何一大失去平衡,身体便会生病;因为以四大为身,就不可能没有病。任何一个人,希望四大完全调和的可能性不多,只有程度的或多或少罢了。所以人的身体生出来时就带着病,人的心灵则在未生之前就有病,把多生累劫的业障病带到这一生来。
  
  维摩诘菩萨本已得大解脱,为了慈悲度众生,所以出生于印度的毗耶离城,也示现有病,而发起了这场问疾说法的大法会,来净化人心、净化人生。
  
  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诸仁者!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速朽之法,不可信也。为苦为恼、众病所集。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是维摩诘菩萨以善方便,居毗耶离城,为度众生而示有身体,因有身体而现出有病,也可直接说,因有众生所以有病。维摩诘菩萨以他自身有病的样子来告诉大家,身体是无常的,经常在变化的;身体是非常的脆弱,随时随地都可能死亡;身体是无力的,人的体能非常有限;身体是不实在的,出生之后,便不断地迈向老、病、死亡。所以明智之士,要知道身体是很不可靠的、是不足依怙的,宜提高警惕心,珍惜它、善待它、善用它。
  
  年轻人身健力壮时,可能不顾一切地糟蹋身体,转眼之间一过中年,百病缠身,即使还能过日子,也是在很快地老朽退化。我记得自己还很年少,怎么一下子已经是六十四岁了,真是想不到呀!诸位年轻人,你们别高兴得太早,很快就会跟上我这把年纪的。无常带给我们无限的苦恼,但只要是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把这个身体的问题当作是不得了的事。
  
  「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念不住;是身无主为如地,是身无我为如火,是身无寿为如风,是身无人为如水,是身不实,四大为家。」〈方便品第二〉
  
  我们的身体看似坚实,其实就像天上的浮云经常在变化,剎那间即变幻无常;身体的细胞经过不断地新陈代谢,很快地汰旧换新;身体要饮食要洗澡要排泄,直到老死为止,随时都在变易;身体的组织念念不断,分分秒秒有如闪电般快速地变动着;身体本身没有主人,身体上每样东西都是取之于地球,归还于地球。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无一不是拜大地、大自然所赐。地、水、火、风,都来自大自然,复还大自然,因此经文要说,身体无主、无我、无寿、无人,乃因如地、如火、如风、如水。身体以四大为家,身体不实,四大假合,回归四大。这便是你我和他大家拥有的身体。
  
  「是身不净,秽恶充满;是身为虚伪,虽假以澡浴、衣食,必归磨灭;是身为灾,百一病恼。」〈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是说,我人生命所寄的身体,是秽恶不净的、是虚幻不实的,尽管给它清洗、给它衣食,终究也会消失,在身体尚未消失之前,它却是百病丛集的渊薮。
  
  一般人没办法一下子就肯定自己的身体是不干净的,所以应修习观想。例如每天早上起床之后要刷牙、洗脸,晚上上床之前要漱口、洗澡、洗脚、换衣服,这已表示身体是不干净的。漱口之后不大可能把漱口的水吞下去,吃进的东西也会成为大便、小便等秽物排泄出来,目前虽然有人主张以喝自己的小便治百病,但也并非把小便当成是干净的,就更遑论是大便了,这些在在表示身体是不洁净的。人类有身体就会遇到灾难,如没有身体,虽有烈火、洪水、飓风、地震等自然现象,也没有被伤害的对象了。
  
  至于「百一病恼」的意思,是说四大之中的任何一大有所增损不调,便可能有一百零一种疾病生起。四大不调则共有四百零四病生也。地大生黄病,水大生痰病,火大生热病,风大生风病,各有一百零一种病。
  
  「诸仁者,此可患厌,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生。」〈方便品第二〉
  
  这段经文是说,我们的血肉之身是可厌的,最好是换成佛身;佛身就是法身,法身是无量的功德智慧身,那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功德法身,才是真正最好的身体。
  
  佛的身体共有三种:化身、报身、法身。
  
  佛的化身,是指例如两千六百多年前出生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是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而应化投胎成为人,在人间成佛,此身虽比人间的凡夫长得更庄严些,传说中有三十二种大人相,但是人的生、老、病、死等问题他照样都有,凡夫也仅能看得到佛的应化身。
  
  佛的报身,是天色身,像大梵天王那样美好的身体,不会有臭秽、疾病、饥饿等种种问题,不会有人间的寒、热、水、火、风、震等灾难降临。
  
  佛的法身,不是一种有形的东西,而是由功德智慧所成,是指持戒的功德、修定的功德、修智慧的功德、解脱的功德、解脱知见的功德等所成,名为法身。
  
  佛的法身,虽不是凡夫的肉眼所能看见,却是任何人都有可能以自己的身心行为来体现,凡是能够持戒、修定、修智慧、明解脱而心向解脱、助人解脱的人,便是实际表现了法身功德。也可以说,凡是能净化人生、净化身心的人,便是法身功德的显现。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槃;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这段经文,描述伟大菩萨的人生观。维摩诘菩萨告诉我们说,肉体的色身是无常的,但也不可厌离这个身体,因为法身的功德,尚需要借人间的色身来修行。一切众生中,唯得人身,始能够修行,所以佛说「人身难得」。
  
  虽然色身的存在,会为我们带来种种的苦难,但也不可因此而去赶快住于涅槃;苦的原因,不在于是否有色身,乃在于是否有烦恼。故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以后,魔王恐惧会有众生闻法悟道,故劝佛陀:「你已成佛,世间多苦,你已出离,你就赶快涅槃吧!」魔王如此说是害怕魔子魔民也跟着学佛,不仅自私,也是太不慈悲了。因此大梵天王就来代替众生向佛请法:「释尊您已成佛,不能赶快涅槃,很多众生需要您说法。」因此菩萨虽知此色身不若法身,但也不说乐于涅槃,仍是一生又一生的广度众生。
  
  虽说此一色身是四大假合,并不是我,但却知道,色身不是我,众生还存在,仍得借用此色身的生命,来教导众生离苦得乐的佛法,教导众生如何来净化人生、净化身心。
  
  虽说四大假合的身体,是空非实,但也不说毕竟寂灭才是真实的佛身。前面已讲空的意思,必须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的空,才是真正的空,不是空掉色身以后就不需色身了,执色身为我是烦恼,借色身修行,便见佛身现前。
  
  以自己有病之身,体验害病的滋味,设身处地,来怜悯众生的疾病,便是菩萨的慈悲。菩萨因了解自己,从过去无量数劫来,也曾受过种种苦难,故能体会众生所受的苦难,而用佛法利益一切众生,使众生皆能提升各自的品德,净化身心,离苦得乐。
  
  四、享用法乐净化人生
  
  尔时维摩诘语诸女云:「……汝等已发道意(发起无上菩提心)」,复言:「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菩萨品第四〉
  
  根据经文,因有天魔波旬率领一万二千魔女来扰乱持世菩萨,被维摩诘从旁说破,波旬即自行离去而舍众魔女于现场,听维摩诘说法,维摩诘菩萨称她们为诸天女,告诉她们:「你们在闻法之后,已发无上菩提道心,已有法乐可以自娱,不应再沈湎于五欲之乐了。」修学佛法,便能法喜充满,五欲之乐是刺激的享受,法喜之乐是慈悲、禅定与智慧的清净与解脱。
  
  天女即问:「何谓法乐?」答言:「乐常信佛,乐欲听法,乐供养众,乐离五欲,乐观五阴如怨贼,乐观四大如毒蛇。……乐随护道意,乐饶益众生,乐敬养师,乐广行施,乐坚持戒,乐忍辱柔和,乐勤集善根,乐禅定不乱,乐离垢明慧。……乐断诸烦恼,乐净佛国土。……乐近同学,乐于非同学中心无恚碍。」〈菩萨品第四〉
  
  这段经文,有五层意思:
  
  教诫那些天女,在信佛、闻法、供僧而为三宝弟子之后,应当远离五欲之乐的贪恋;知道佛法之后,晓得五欲之乐是非常危脆,五欲虽可爱,但在五欲享受之后,接下的便是苦的果报。所以不宜享受五欲之乐,应当享受修学佛法的法乐。
  
  是为了维护、增长道心,必须要利益众生、敬养师长。
  
  要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六度法门。在前面已曾讲过,六度包含万行,即是修行一切菩萨道的法门,那便是发菩提心、成就佛道的法门。
  
  要乐于修行断除一切烦恼的法门,要乐于修行庄严佛国净土的一切功德愿行。
  
  乐于亲近同修菩萨道的善友知识,同时对于不是修行菩萨道的一般人,也不要把他们当成是一种障碍,应该要以平常心跟他们相处;换言之,菩萨道的修行者,须以平等心看待佛教徒和非佛教徒。
  
  五、消融烦恼净化人生
  
  (文殊师利菩萨)又问:「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卅:「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诸佛当然是已得解脱,但在尚未解脱之前的因中,修行菩萨道时,为求大解脱的佛法,必须发愿度众生,故说要得解脱,须向一切众生的心行中求。解脱与烦恼的束缚是相对的,心中有烦恼,便等于是有疾病。佛法教我们解除烦恼,不仅修智慧,还要修慈悲,以智慧除烦恼,用慈悲度众生;智慧一定要跟慈悲同时并行,才是菩萨成佛的双轮两翼。所以诸佛得解脱是从救度众生中去做的。
  
  「一切众生心行」,就是众生的烦恼现象。这句话有二层意思:1.是菩萨为了度烦恼的众生,自己也表现得跟众生一样的有烦恼,才得以接近烦恼的众生,再去度化众生。2.是菩萨自身没有烦恼,是为协助众生消灭烦恼,而生存、生活于众生之中。这便是诸佛得解脱的原因。
  
  文殊师利言:「居士,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维摩诘言:「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生,无有实法,谁受病者!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为身,四大无主,身亦无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应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及众生想,当起法想。……又此法者,各不相知,起时不言我起,灭时不言我灭。……此法想者,亦是颠倒;颠倒者,即是大患,我应离之。云何为离?离我我所。」〈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这段经文,看来非常难懂,其实如已懂得《金刚经》讲的「降伏其心」,即与此经的「调伏其心」相同。调伏烦恼心、对治烦恼心,就是降伏众生的心病。
  
  维摩诘菩萨说,菩萨所害的病与众生所害的病是相同的,都是从过去世的妄想颠倒而生种种烦恼疾病,这种病并无实法,可惜众生无知,于虚妄的五蕴法,起颠倒想,以无常为常,以苦为乐,把无我当成我,以不净当成净,因此产生种种的烦恼,造成有我的诸病。
  
  若知四大无主,四大所成的肉体生命亦无有我,执着有我,便有病,不生我想及众生想,病本即除。这就是佛法,而此佛法既无我想及众生想,起作用时,不言我起作用,作用寂灭时,也不言我寂灭了。如果执着佛法而起法想,也是颠倒,也生大患,唯有离我及离我所,疾病即除。
  
  不要把不净的四大之身当成是清净的实法;不要把四大假合的身体当成真实的「我」;不要把身体的享受当成永久的快乐;不要误认身体永远不死;也不要误以为有一个永续的灵魂,否则就在此四种颠倒妄想之中而有种种烦恼,那能不病!
  
  六、解脱生死净化人生
  
  维摩诘答文殊师利之问而言卅:「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住度脱一切众生。……欲度众生,除其烦恼。……当行正念。……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卅:「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卅:「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卅:「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无住孰为本?」答卅:「无住则无本。」〈观众生品第七〉
  
  人生到了这段经文所说的境界,是很不容易的,这是在为人生应如何净化做总结。人生是活动在生与死之间,离开了生与死就谈不上有人生。对于生死的看法,凡夫贪生怕死;二乘厌离生死,逃避生死;菩萨则是在生死中而不畏生死,自由于生死。因此「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功德之力」。如来功德就是前面说过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法身功德,依靠这些力量就不会害怕生死,为度众生而在生死之中来来去去,自由出入。
  
  经文「当住度脱一切众生」之意,就是住在生死之中,度脱一切众生,这是伟大的菩萨行者。如果是贪恋生死、厌离生死,都不是大乘的菩萨精神,当然也不是求成佛道的心行。
  
  经文「欲度众生,除其烦恼」的意思,是要除去自己的烦恼,也要协助众生除去烦恼,那么就要修学菩萨行来除烦恼了。
  
  要除烦恼就要守持正念,若修观想的方法、参禅的方法、持诵的方法等,若正念相继,或净念相继,便能得三昧了,便能进入《维摩经》的不二法门了。
  
  如是一心念佛、念法、念僧,或是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或是专修任何一种菩萨法门,就是行的正念。
  
  正念的工夫绵密,则要做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善法即是正念,也是日常生活中的十善法。不善与善,也可配合四正勤来修行:未生之恶令不起,已生之恶当断除;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这些都是以心为主导,以身体为根本。初是为善去恶,终则超越善不善法。
  
  因为身体原是依贪欲而生,因贪欲而有身体的果报。贪欲是以虚妄分别的执着心为本;虚妄分别的执着心是以颠倒妄想为本;颠倒妄想本来就是不存在的,若知如此,虚妄分别也没有着力点了,那就是「无住」。
  
  总而言之,人生是虚妄有而真实无,若能体验到这个真理,假有妄有的人生,正好就是佛的法身。若无虚妄的人生,不需要说佛的三身,也不用诸佛菩萨来度化众生了。
  
  我们要从人的层次提升到佛的层次,须经过净化人生的阶段,须用人的身体来修学佛法,广度众生,修福修慧,多结人缘,这是净化人生的原则。有了净化的人生,才有净化的社会和净化的世界。祝愿人类幸福、众生幸福。(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讲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圣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圣严法师)  

 黄夏年教授:悼念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一门深入”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方广锠教授:悼念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