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维摩经六讲 第二讲《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日期:2020/7/19 8: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讲《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第二讲的讲题是「《维摩经》与福慧双修」。
  
  《维摩经》是极受中国人欢迎的一部经。在佛教里分成好多宗派,其中最有名,在中国流行得最广,时间持续得最久,绵延不绝,直到现在还是以它为主流的,那就是禅宗。
  
  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留下了一部书《六祖坛经》,里边至少有六处引用《维摩经》的经文。(参考拙著《禅与悟》所收〈六祖坛经的思想〉)
  
  有人说《维摩经》是居士佛教的一部经典,因为《维摩经》的主角是一位居士,叫维摩诘长者,他以居士身来为许多的菩萨及当时释迦牟尼佛的比丘、罗汉弟子说法,所有的菩萨及罗汉弟子们,在维摩诘长者面前都相形失色,变成了像是没有智慧的人,而他只是一个居士而已!
  
  因此,有人说《维摩经》应该不是由出家人来讲。其实那是错的,维摩诘菩萨虽现在家居士身,却是一位持戒清净的人,所以在《维摩经》里有这么几句经文:
  
  「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方便品第二〉
  
  所谓白衣,就是居家修道之士,维摩诘以居士身,却具足了出家人的清净戒律和威仪,所谓「沙门清净律行」,至少已具杀、盗、淫、妄的四根本戒,另有比丘及沙弥的行仪。一般的居士是做不到的,所以这是一位大菩萨,不能以世俗的在家身来看他。他现居士相并不等同一般的在家人;他是身居俗家,行仪如比丘,心出三界外,不着欲界的五欲,不住色界、无色界的世间禅定之乐;他有妻有子,可是常修脱离男女淫欲的梵行,这是菩萨的化现,我们无法想象。他有许多的眷属,但对家眷并不贪恋;常乐独身远离。他也着好衣饰,照常饮食,心中常以禅悦为味。是故《维摩经》并不限于是在家居士的经典,乃是出家、在家菩萨们共同需要,大家宣扬的一部重要大乘经典。
  
  大乘的菩萨是成佛的根本,如果要成佛,必须修两种法门:第一要入世修福报,第二要超脱修智慧。
  
  修福报就是慈悲心,对众生关怀、救济、援助和化导,这一些叫作福行,换言之,修福报就是利益众生。修智慧就是断烦恼,同时也用断烦恼的智慧去协助他人离苦得乐。用智慧来指导自己断除烦恼,也用智慧来指导自己修行福报,成佛之后的佛,是福慧两种功德都已具足圆满的人。
  
  想要提升人的品质,必须修福修慧,有智慧才有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修福的最大功德是使大家都有智慧来健全每一个人的人格,这也就是建设人间净土的着力点。这也就是我们法鼓山的理念,这也是修行佛法的两轮和双轨。福慧并重,如鸟两翼,缺其一便不能飞;两翼强弱不一,就飞不平衡,当然也飞不远了。
  
  诸位听众菩萨们,因为信佛学佛、听闻佛法,所以是有福的人。而听懂佛法减少烦恼,则是有智慧之人。可知能来听闻佛法,便是福慧双运。
  
  我今天在此讲演佛法,也是福慧双修。要讲《维摩经》,自己便需研读《维摩经》、体会《维摩经》,因此也能智慧增长;自己体会之后再来告诉诸位,让大家都能享受到佛法的利益,因此而福德增长。我有这样的机会,固然要感恩三宝,也应当感谢诸位前来听我讲演的善友。
  
  以下从《维摩经》里抄录了与福慧二门相关的经文,分成四节,介绍给诸位,并请指教。
  
  一、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即是福慧二门: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佛国品第一〉
  
  六度之首是「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财分内外,内财是身体,外财是眷属及物品。法是佛法的道理及修持戒定慧、息灭贪瞋痴等烦恼的方法。无畏是以慈悲心,使众生脱离怖畏恐惧。若能于自己修学佛法的同时,也以身示范,做义工,出钱出力出时间来护持三宝,弘扬佛法,救度众生,便是三施并行,自利利人。
  
  「持戒」是不应该做的不要做,应该做的非做不可,包括身、口、意三业,基本原则是五戒十善,细分则有三皈、五戒、八戒,为在家戒;沙弥戒、比丘及比丘尼戒,为出家戒,尚有出家菩萨戒及在家菩萨戒。六度中的持戒,是由约而繁的一切戒。
  
  「忍辱」就相当难了,我们所谓的忍辱是对一些不应该接受到的侮辱、欺负、打击或是莫名其妙的诬蔑毁谤,能够予以容忍谅解。很多人说名誉是第二生命,一旦受到破坏,是非常痛苦而不能忍受的事。可是作为一个佛教徒,作为一个菩萨行者,「忍」却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是小的折磨要忍,大的冲击也要忍;刺激要忍,诱惑要忍;痛苦要忍,享乐也要忍;失败要忍,成功也要忍。唯有能忍才是最大的福报,不能忍者,好事会变成坏事,小祸会变成大祸,甚至变成杀身灭族亡国之祸。
  
  「忍」并不等于逆来顺受,而是尽可能不要以正面冲突,不要以牙还牙、以暴抑暴,要想办法回避,减少双方的损害到最小程度。柔能克刚,钢刀虽利,用之不当,容易缺口折断;水势很柔,落地之后则无孔不入,你砍它一刀,它断了以后马上又接上。所以最柔的反倒是最强的。
  
  菩萨的力量建立在慈悲,慈悲的精神,并不等于忍辱;面对众生时,若能忍辱,也是慈悲的心怀。慈悲是一种包容、接受、涵盖,能够把所有的人,不论是敌人或亲人,不论相识不相识,全部看作是现在的菩萨、未来的佛。
  
  当你遇到恶人敌人出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往往是来加害你的,让你痛苦,而你还能包容他,就叫忍辱,是菩萨行者。忍辱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对方,因为不忍辱必然两败俱伤;忍一时不但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对方,是故忍辱在佛法里是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种表现智者风格及仁者心胸的美德。
  
  忍辱的相似名词是退让,并不是懦弱。退让是不直接跟人逞强,改以绕一个弯转走出路来,或是向下挖一个洞开出一条路来,或是往上翻越一座山岭伸展出一条路来,总之是不直接跟他人起冲突,但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很多人把忍辱当作逆来顺受,这是错误的。我一生之中常是一个失败者,常常遇到鬼挡墙,但我不会向鬼的怀抱闯去,让他抱住跑不掉,我会采取回避的方式,过去就没事了。因此忍辱和精进,也是相辅相成的。
  
  「精进」是努力不懈怠,不借故偷懒,不逃避责任,不畏首畏尾,一旦确定了方向和目标,便全心全力地投入,不畏艰巨,不怕阻挠,不担心失败和挫折,并且越挫越奋,正如儒家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佛法的精进,是成佛之必须,成佛之后,广度众生,也是精进。
  
  「禅定」是一种稳定力、一种安定性、一种相当沈稳和清明的心境。如果我们的心态不稳定,身体的威仪不庄重,必然没有安全感。我们应随时保持身心的稳定,以及待人处世、工作态度的稳定。很多人认为打坐叫作禅定,当然禅坐也是大乘禅法的一种,可是在《六祖坛经》里讲:「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又说:「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智慧」是不用私情及感情等情绪来处理事情,以纯客观的态度和超然的角度来面对我们所遇到的人、事、物。但于一时间不容易很快做到,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为人家判断事情、处理问题较容易,因为他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处理错了也没关系;自己的问题就难了,常因考虑到切身的利害关系而手足无措,难以做决定。所以一定要把自我的立场摆下,才能有无私的智慧。
  
  「方便」是用种种方法以便利众生、广度众生,方便众生来接受佛法。方是处方,用种种的处方、观点与作法,来适应时机、适应环境、适应对象,便利众生,得到智慧、增加福报、解脱烦恼,得到真正的自在。
  
  我们法鼓山的护法信众,有一个很好的名称,叫作「万行菩萨」,就是修行六度万行的意思。为什么六度等于万行?凡是种种的方便法门,无数无量的法门,都可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涵盖统摄,也可以说,用六度做基础纲领可以开展出菩萨道的种种修行法门来。
  
  归纳的结果,布施、持戒、忍辱是福行,禅定与智慧是慧行,精进则兼助福慧两门。布施、持戒、忍辱这三项是属修福报的行为,禅定和智慧是属修智慧的行为,精进则是帮助福慧双修的。我们修福业时要精进,修慧业时也要精进,因此佛教绝对不是消极逃避现实的宗教,佛教是讲求效率和努力的宗教。如果是逃避现实的,怎能修福?倘若是消极的,又如何修慧?所以必须是福慧双修,才是菩萨道和佛道的修行者。
  
  若干佛教徒逃避现实,自修自了,不管人间疾苦,不关心众生的苦厄,这些人必然是不曾了解真正的大乘佛教是什么。过去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佛教徒,所以佛教被误解很深。今天正信的佛教徒越来越多,所以佛教越来越兴盛。目前的社会需要更多正信的佛教徒来提升自己的品质,建设人间的净土。而经文中的维摩诘居士:
  
  「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毗耶离,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方便品第二〉
  
  这一段的经文其实还是在讲六度法门,并说明维摩诘大菩萨在人间度众之行仪。维摩诘菩萨所住之毗耶离城已解释过,是释迦牟尼佛时代印度六大名城之一,他是为了度人而用善巧方便住在毗耶离城。他很有钱,资财无量,富可敌国,是一个大富长者。他用这些财产饶益众生,摄受贫苦大众,救济、帮助以及感化、教育他们。
  
  现代世界是否也有这样的大富长者?有的,现在的大企业家用他们的智慧、资本经营事业,创造我们国民的就业机会,一个人就业等于一个家庭得到救济。一千人的公司或工厂等于照顾了一千个家庭,每个家庭至少有二、三个人,那么至少有二、三千人因这个公司或工厂而得到生活之依靠。我们帮助人与其直接给他财物,不如给他工作机会帮助他独立,凭一己之劳力赚取生活所需,就如俗话说「给他米吃,不如教会他种稻」,自己会种植就永远不愁没饭吃了。帮助贫民能够安居乐业,才是救济贫民最好的办法,才是真正大富长者之行为。我个人非常佩服企业家们,不论他们自己承不承认,我认为他们就是长者居士、菩萨行者,但要加上修学佛法,也要劝勉跟他们相关的大众,一齐来学佛。
  
  维摩诘居士虽然资财无量,都是用来救济贫民,自己则自奉甚俭,持戒清净,丝毫不挥霍。我认识很多大富长者,有好多位也是非常节俭,比如今天早上来看我的一位董事长,在谈话过程中,我告诉他:「以你的穿著,即使开着好车,不知道的人会以为你是司机不是老板。」这种人不奢靡享受,生活淡泊,也可以说是持戒的美德。一个有头脑经营大事业的人,有很多钱,尚能乐善好施,勤俭自持,便是在家的菩萨形态。有一种人,收入很多,却是刻薄他人,也不让自己享受,这就是守财奴而不是大富长者了。如果有钱而只顾自己不照顾贫民,那是富而不仁,也不是大富长者。
  
  我听说现在大陆上有很多本来是很穷的人,因以个体户的方式,做生意赚了点钱,就吃喝穿用,都奢侈了起来,这叫暴发户、穷骚包,虽然有钱,不知节俭,不知布施,当然不是大富长者。
  
  一个能自我爱惜、自我检点的人,必定也是一个非常精进努力修行的人,他的心情,经常是处在非常安静稳定的状况中,甚至于根本没有什么冲动,没有杂念妄想,那便是有了智慧的人;他就能对无知者给予智慧,对懈怠者给他精进,对有妄想很多的人给他安定,使那些不容易接受教育与训练的人,虚心地来接受种种的道德训练,使常发脾气的人能够忍耐。这便是维摩诘居士所做的种种工作。实际上任何一位在家居士,都可以学习着维摩诘的心行,来做修行福慧、普度众生的工作。
  
  二、从有到空的福慧双修
  
  大家都知道,佛法是讲空的,但须知空一定是从有而来,空是学佛的目标,空的基础则是「有」,没有「有」怎么可能有「空」?必定先「有」才能「空」。好比说一个人要出家,他现在一定有家,才有家可出,如果没有家怎能叫出家?
  
  就是智慧也好、福报也好,也都要先「有」,在有了福报、有了智慧之后,再把福报与智慧的观念放下,也把自以为拥有福报、拥有智慧的占有感放下来,那才是真正修学佛法的目标,那便是空。
  
  而经文中记载维摩诘居士: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断其贪着。……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兴福力。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诲以胜慧。」〈方便品第二〉
  
  维摩诘居士「游诸四衢,饶益众生」,所谓四衢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是车水马龙的繁华市区,来来往往的人非常的多,就像现在东京的银座和新宿、纽约的时报广场、台北市的西门町。菩萨要到人口聚散的公共场合去帮助众生、利益众生。这是描述维摩诘居士行菩萨道利益众生,使众生有福、有慧,离苦得乐。他是怎样利益众生的呢?他有无量方便化无数身分,例如:
  
  若在居士群中,即被居士大众之所尊敬,使得居士们因此而断其贪求执着。
  
  居士是居家修学佛法之士,凡是有家庭的人,不论结婚与否统称为居士,男的叫男居士,女的叫女居士。有人说没结婚的人应该和出家人一样,但是住在家里不住寺院不能叫出家;又有人说在家人住在家里有儿有女,出家人住在庙里有徒弟徒孙不也等于家吗?但一个是彼此牵挂、互相纠缠的俗家,一个是共修道业、共同弘化的僧家,截然不同的。出家人是依僧而住,依师学法,随佛出家。我的弟子们在求度出家时,我都是这么说的,他们是随佛出家不是跟我出家。出家是无私人家庭的,乃以如来的家业为家,如来的家业是要勤修戒定慧,要弘扬佛法僧;弘法利生是我们的家业,而不是以储蓄财产、占有名位、生儿育女为家业。
  
  维摩诘居士在居士群中受到尊敬,因他能够影响居士们断除贪欲的执着。他自己现身说法,以居士身,拥有财产、拥有家属,但他不是享受财产与家属,也没有占有财产与家属,只有用财富照顾家属、关怀社会。
  
  身为居士而能够没有贪着,没有私欲,没有舍不得,是难得的菩萨行。普通的居士们,在听闻佛法的时候,可能会想自己也能做得到,一旦临到自己头上时,恐怕就难以做到了,所以要学习维摩诘居士,能够学习就会有福有慧,不想学习那就会烦恼多多了!
  
  若处身于大臣群中,即被全体大臣尊敬,并教他们如何以正法治理国政。
  
  大臣就是高阶的官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现在称官员为公仆,用他们自己的施政理念和方法来为许多人民服务。如果为官者的施政理念有偏差,施政方法举棋不定,人民就要倒楣了;如果他的理念好,方法好,人民就有幸福。正所谓「身在公门好行善」。
  
  居士做了高官,就在官员之中受人尊敬,一定也能受到人民的尊敬,自然而然,就会风行草偃,他便可用正确正信的佛法来影响他的同僚,利益人民。
  
  我们现在台湾有位清廉而又受人尊敬的高阶官员,他是一位佛教徒,很多人对他有很好的口碑,当大家都在争财产的今天,他却把自家的住宅及祖先的墓园都捐给了国家。我想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做官的话都会是清官好官。我们不能奢望所有的大官都成为佛教徒,但希望所有的官员都能以正法行德政。不是佛教徒的官员,如果他们的施政方针及行政理念,跟佛法的智慧与慈悲相应,也会是好官。居士若在当老百姓的时候,一定受到全乡民众的尊敬,成为乡贤父老,因此而使民众一齐来推动各种福利事业。
  
  一般老百姓称为庶民,居士若能受到广大民众的尊敬,就能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影响他人。其实如果你在兄弟姊妹中受到尊敬,也会影响他们的思想、信仰和性格;在任何角落、任何环境里,你如能受他人的尊敬,均能发挥影响力的。
  
  我们不是叫别人来尊敬自己,而是先要健全自己,奉献出自己去关怀别人,才可能被人尊敬,受人尊敬以后才可能影响他人。这也是我一次次提出的理念:要先提升自己的品格,才能建设人间净土。诸位一定要掌握这个原则,不是用高压手段来逼迫别人的尊敬,而是用真诚的心行来感动别人,获得尊敬。
  
  若生于梵天,便受梵天大众所尊敬,因此有机会使得大梵天人,都来修学开发殊胜的佛慧。
  
  梵天是色界的初禅天。凡夫世界一共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梵天是属于色界,色界里有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天。初禅天有三个层次: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众是梵天界的人民,梵辅是梵天界的官员,大梵天是梵天王,梵天中最尊贵崇高的是梵天王。做了梵天王,能用佛法的智慧来训勉告诫梵天上所有的一切天人。因为梵天虽有福报,但没有「无我」的智慧,因此告诉他们要放弃自我才能有殊胜的智慧。
  
  时维摩诘来谓我(目犍连)言:「……,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譬如幻士,为幻人说法,当建是意而为说法;当了众生,根有利钝,善于知见,无所罣碍。以大悲心,赞于大乘,念报佛恩,不断三宝,然后说法。」〈弟子品第三〉
  
  「无说无示」、「无闻无得」是胜慧行,「为幻人说法」、「了」知「利钝」是胜福行。
  
  真正的说法,一定是无说无示;而真正的听法,一定是无闻无得。「说」是说法,「示」是表示、显示,演说给大家听,使大家理解的意思。真正说法的人,是没有东西好说,也没有东西可以告诉人;而真正听法的人,也是没有东西可以听到、得到,这两句话颇为难懂。譬如我说法,似乎是有法可说,诸位也是有法可听;我说法之后,如认为自己说了一定的法,诸位也认为听到了一定的法,那就不是真正的说法和听法。
  
  真实的法是无法说明的,凡是能用语言表现、耳朵听闻的,都属于符号,都是间接又间接的一种表达,不是真实的佛法。现在说一个简单的比喻:我这杯子里装的是开水,我说有半杯、蛮烫的,并且喝了一些;这半杯究竟是多大的半杯?有多烫?什么味道?喝了多少?无论我描述得多么详尽,你们都很难了解得十分清楚,你们的了解必定与实际状况有差距。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定要身历其境亲自体验,才能知道真相。但是即便实地去体验物质现象,也还是幻相,仍不见得就能体悟到实相。
  
  有人初次见到我,就说认识我,我活了几十年连自己都不全认识自己,他一见面就认识我,怎么可能呢?连昨天的眉毛都与今天的不一样,可能又少黑了几根或多白了几根,我们有几人识得自己?遑论别人了。
  
  虽然用语言表达的诸法现象,不是真实的法,但是不用语言表达也是不行,否则不说不听,你们也就不可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先说有法,然后说无法,无法表示「有相皆妄」。因此要「无闻无得」,听了以后不要以为真正听到了法,但作为入门的参考是必要的。
  
  「譬如幻士(魔术家)为幻人说法」,就像魔术师为那些他自己变化出来的人说法,他说的是不需要说的法,那些他变化出来的人也根本不需要听他的法;这个比喻是说明我们说法跟听法的人要做如此想,否则执着于所说和所听的法,将有碍于解脱。
  
  人们常有一个现象,当在掉入一个陷阱后,不管是被别人救起来或是自己爬出来,很容易又一脚踩入另一个陷阱里。所以必须时时警戒自己,避免身陷泥泞,越陷越深,无法自拔。有一个美国人,结婚之后夫妻常吵架,最后离了婚,他告诉我:「我的太太真不是人,几乎要了我的魂,现在离婚总算解脱了。」我问他:「要不要再结婚?」他说:「当然要,正在找。」我说:「这个太太要你的魂,下个太太可能会要你的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娶了太太,应当尊重她、关怀她、包容她,彼此多沟通,相互信赖,不要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就不会成为丈夫的绊脚石了。
  
  目前台湾的家庭结构是很脆弱的,离婚率是东南亚最高的。学佛的人是不轻易离婚的,不然就如刚才的例子,跳出一个陷阱又踩进另一个陷阱里去了。
  
  当知众生根器有利有钝,各不相同,要用无罣无碍的智慧为他们做不同程度的说法,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法,才是真正的说法,才能对听者有利益。
  
  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至涅槃为止,一共说了四十九年的法,说了种种的经典,每一部经典都说是最好的。有人问我:「释迦牟尼佛每次说法,都说这一部经典是最好的。请问究竟那一部经才是最好的?」我回答是:「你认为那一部经现在对你最有用,那一部经就是最好的。至于往后怎么样,就要看你的需求而定了。」读经不是研究学问,以实用实益为着眼。如果以学术思想及历史轨迹来研究佛经,那是另一回事。
  
  这种观念也可用到不同的宗教信仰上,今天早上我收到一位四年前在农禅寺求受皈依的居士给我的一封信,写着:「圣严法师,从此以后请您不要再寄任何通知给我,我已经受洗皈主了,我认为耶和华比释迦牟尼佛对我更有用。」看了这封信我先觉得可惜和遗憾,我未能帮助他从佛法得到安心的利益,除此之外,我只好说:善哉!善哉!他已经得到了他所要的东西,我应该为他祝福。
  
  佛说法的态度,也就是这样子,对不同层级、不同根器、不同情况的人,演说不同的法,这叫随缘说法无所罣碍。我不会认为佛教徒变为基督徒是不光彩的事;就好比我这儿的补品太补了,有的人不能受补,对于养分较少的东西反能接受,能得其所哉也是好的。也有可能他所求的东西我这儿就有,只是他尚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他又回来了,我还是会说:「善哉!善哉!他终于发现佛法才是他要的东西了。」佛的慈悲是广大无限的,我们的心应学习着包容一切众生,关怀一切众生,无论他是否为佛教徒,是否皈依三宝,一律给予平等的关怀和慈悲。
  
  大乘佛教不拒绝任何人搭乘大乘列车,大乘就好比是地球那么大的一个盛载物,整个地球是大乘的车子,地球上虽有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如脚踏车、汽车、巴士、邮轮、飞机、火箭等等,每个人可能搭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但通通是在地球这个大盛载物之上,是在大乘的列车上,所以这位信徒虽然信了基督教,我却认为他还在我们的车子上。佛教是宽宏大量的,连敌人都能包容,何况只是信了不同的宗教。
  
  我们应报佛恩所以不断的弘扬三宝,因为要弘扬三宝所以不断的说法,绝不因有人不接受就不弘法;我们是为自己得到佛法的恩德和利益,欲报佛法的恩,亦称报三宝恩而弘扬佛法;我们是听到佛法而得到利益,所以也以佛法帮助众生来回馈,是故需要说法。
  
  维摩诘居士为何要说:「幻士为幻人说法」?有三层原因:1.真佛不见佛,真佛虽常说法,乃是不用名相,超越语文的。2.化佛说法,所以佛亦幻化非真。3.众生幻生幻死,只要大悟彻底便能突破虚幻生死,进入涅槃,所以听法的众生亦是幻人。
  
  「无说无示」、「无闻无得」,是实证诸法实相即是无相的一切智,即是胜慧,也就是成佛的智慧。诸佛菩萨「为幻人说法」,是为使得如幻的众生「了」知根器的「利钝」。自断烦恼是慧行,广度众生是福行;福慧双修是菩萨道,福慧圆满是佛道。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是为正入佛道。」〈弟子品第三〉
  
  普施众生是「福」行,不为益损是「慧」行。
  
  凡夫众生对人做了好事之后,总希望获得回馈,种大福希望得大福报,甚至种小福也希望得大福报,一般佛教徒也是如此的。有些人等而下之,更是为了求福而许愿,或为求事业顺利、仕途通达,或为求儿女学业精进,或为全家消灾免难,而在佛、菩萨、神前许愿祈求,如能满愿便去还愿,做某些好事。这等于是先贷款后还钱;幸好佛菩萨慈悲,没有要求以任何物品作为信用抵押,就先给与贷款。这是布施心的第一个层次。
  
  另外也有先做好事,但希望好人有好报,种善因得善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还希望种一粒瓜能得十粒瓜,种一粒豆能得百粒豆。这是第二种层次的人。
  
  有些人是自愿做好事做善事,并且很认真地做,心甘情愿地做,他们做义工不求回馈,以为做义工的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份获得,这种观念在欧美社会已在流行,在我们国内则尚未十分普遍。这是第三层次。
  
  有些人种瓜不为自己,种的瓜是要分享给他人,没想到是为自己,种的时候也不预期有多少收获,收获多福报多大家分,收获少表示大家福报少,一样大家分享。这是第四层次。
  
  另一些人的境界很高了,他们只管用心种瓜,收成之后与大家分享,却不觉得自己做了这些事有什么了不起,心里全然不留痕迹;万一没收获是因缘不成熟,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得了的,把行善布施的过程当作就是修行。只知道这是学佛修菩萨道的人应该走的路,所谓「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一天人就应勤勤奋奋地努力,尽人应尽的本分,至于有没有回馈、有没有收获,不用计较、不用执着。其实,若以无所求心布施者,皆有大福,心大福也大,尽心尽力行布施修供养,不求大福,不求小福,不考虑个人利益损失,便是菩萨的无相行。能够布施的本身,便是大福德行。这是第五层次。
  
  经文「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就是以上所讲的第五个层次。
  
  一般人不容易一下子就到达第五个层次,不过至少应做到第三或第四层,请诸位试试看。如果老是停留在第一个层次的话,等于没来听经,第二层次则是听经没听懂,第三层次表示已经在学习了,第四个层次、第五个层次是已经是圣者,乃至已到达佛果的程度。
  
  三、修福修慧的层次
  
  「如是宝积,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深心则意调伏,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佛国品第一〉
  
  「直心」、「深心」、「意调伏」是初机智慧;「回向」、「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是无尽福田;「说法净」、「智慧净」、「心净」、「一切功德净」是究竟智慧。这一节经文在讲修行的种种层次。菩萨首先要有直心,「直心」是诚恳正直无扭曲的心,对三宝有真诚的信心,乃至于对每一众生皆能成佛有信心,对任何众生都不失望。有了信心之后,就会产生度众生的种种方便善巧的行为,包括福行和慧行;开始修福修慧之后,其修行的工夫越深,信心便越坚固,体会也越恳切,叫作「深心」;体会越来越深,信心越来越坚固,烦恼自然越来越少,这叫「调伏」;凡夫的心通常是心猿意马、妄想纷飞,没有办法控制,这叫不调伏,要使自己的心能够善念不起、恶念不生,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调伏的过程是从有善有恶、知善知恶、行善去恶,慢慢地调,首先要驾御自己的心,只有善念没有恶念,然后再做到不思善、不思恶,善念不起恶念不生。随其调伏的功能,就能照着自己对佛法的体验和认识而向他人宣说。
  
  我小时候住在非常偏僻的乡下,从未见过也未吃过香蕉,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来一串香蕉,已经烂熟得皮都差不多黑了大半,不够全家一人分一条,因为我最小,所以分到一条,尝了一口觉得真是从未享受过的人间美味,心想学校里的同学们肯定没吃过,就再也舍不得吃,拿到学校每个同学舔一口,让同班的每个人都尝到了香蕉的味道。后来我知道佛法对自己有用,佛法这么好,我以同样的心态,认为别人也会需要,便不断地将佛法传播给需要它的人,直到今天。这就是调伏自己,便要如说修行。
  
  「随如说行则能回向」,当在如说修行之后,还要能够不居功德,那就应当回向。回向是自己所做的功德,要分享给他人,这点很少人能够打内心起做得到,虽然有人做了却不是那般恳切的。譬如自己带头做了某件事之后,总不忘告诉别人这是我做的、我促成的、我建议的、我……。很多很有名的人物,也都无可避免,总希望别人知道自己所做的种种好事。但这是不公平的,一件事的成就是由很多人共同努力而成,不是一人之力能单独完成的。
  
  当自己完成了一项工作的功德,不应沾沾自喜地以为仅是自己个人的成就,要认为这是社会环境及所有相关的人员共同努力促成的,自己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若无大家的支持、相应与合作,个人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现在有很多人已有这样的认知,但心里依旧认为自己投注的财力、体力、心力、时间是最大的因素,心想:「如果没有我怎可能成功?」在现实社会中,这是正常的想法,不过与回向的道理不甚相应。
  
  作为菩萨行者,要懂得回向,要相信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大家共同的成就,因有众人才有个人的成就,因此要心存感谢。例如今晚大家慈悲来听讲,我才有演讲的因缘,所以我当感谢各位的功德成就;站在你们诸位听众菩萨的立场,也当感谢今晚的演讲因缘。这就是回向。
  
  「随其回向则有方便」,这是说知道大家有如此大的功德于自己,自己当然要赶快以种种方便来回馈大家;众生帮助了我,我也要帮助众生,相互感恩、彼此回馈。
  
  「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随成就众生则佛土净」,这是说,既能够以种种方便法门广度众生,就能成就众生,亦即能成全大众的意思。我们法鼓山的精神,便是「奉献我们自己,成就社会大众」,那就是成就众生的意思。以我们自己的财力、体力、智慧等任何一种力量,来成就社会大众,成就了社会,我们自己也一定是水涨船高,随着成长。所以菩萨一定要努力成就众生,成就众生之后佛国才会出现,假如不成就众生,众生不能成为菩萨,更不能成佛。必须要让其他的众生成了菩萨,与你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你才可能成为佛。佛是从菩萨之中产生,菩萨则是由众生之中产生,离开众生无菩萨,离开菩萨没有佛。佛土一定经由成就众生而产生,所以成就众生才能成就佛土。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这是说净土在心中出现了才能体验到正确的、纯粹的大乘佛法。说法净有三义:1.是说纯粹的大乘佛法,不说世间的烦恼污染法,也不说小乘法。2.是不管说任何法,从那一点说法,最后都归集于大乘佛法。3.是以清净的无染着心说法。
  
  像我现在说的佛法,有的是从人的立场讲,有的是从天的立场讲,有的则是从小乘的立场讲,但目标都是指向佛的层次,不是讲人间法就止于人间;讲天人法就拘限在天的境界;讲二乘就止于声闻缘觉;我们说法不可以有企图心执着心,便是说法净。
  
  「随说法净则智慧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这是说,若能说法清净,必定能有无漏的智慧,也就是无我的智慧。有无漏无我的智慧出现,此心就是清净心,纯粹圆满的清净心就是佛心。心分为两部分:一是清净的,一是不清净的。以不清净的烦恼心见到的一切众生都是众生,说难听一点以狗眼看人,人也被狗看成了是狗;以清净的佛眼看人,人人都是佛,因此若能以清净的佛心,所看到的世间一切众生,都与诸佛平等无二。
  
  「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这是说,心得清净便无执着,故也不执功德,才是最大功德;「一切功德净」则超越了有功德及无功德的层次。能够达到清净无染的佛心境界,做一切功德而不以为有何功德。如果执着有功德,那一定是小功德不是无量功德,大功德是无可衡量,所以等于没有功德,那便是功德净。
  
  以上经文中的「直心」、「深心」、「意调伏」,这三项是初机的智慧;「回向」、「方便」、「成就众生」、「佛土净」是无尽的福田。初机的智慧是开始学佛之后从佛法而得的智慧。到了「说法净」、「智慧净」、「心净」、「一切功德净」才是智慧的圆熟。
  
  维摩诘语诸长者子言:「……然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是即具足。」〈弟子品第三〉
  
  赞叹在家受具足戒功德,能够发起无上菩提心者,即是最高的福慧大行,便与出家受具足戒的功德相等。
  
  这三句经文是肯定发无上菩提心乃是最高的福慧大行,可以跟出家受具足戒之功德相比。依佛教的伦理次第而言,分为僧俗七众,以出家受比丘、比丘尼具足戒者有无上功德。《出家功德经》说:若人一日一夜,舍欲出家,持清净戒,就有无限的功德,二十劫中,常生天上,不堕三涂恶道,最后成独觉。更何况是终生出家受具足戒。出家能够报一切的恩德,因此有说「一子出家,九祖超生」。这是因为一个人出家是离欲而奉献,一方面不为自我求欲乐,一方面奉献自己的生命为自度度人,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亦即是全心全力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必须先将世俗的欲乐摆下来,才能担起修行菩萨道的责任,所以出家不是等闲事,乃是大丈夫事。
  
  可是维摩诘居士在此告知诸位有德有才有地位的青年们另一种观点。他说:「你们只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如同出家,如同受了具足戒。」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译成中文是无上正等正觉心,又叫无上正遍知觉心,简单地说就是发成佛的愿心,又叫发大菩提心。
  
  能发大菩提心,就是发了成佛愿心的人,他就一定要从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忍能忍的菩萨学处做起。我们已经讲过佛是菩萨成的,菩萨是佛的弟子,也是成佛的基础,菩萨道的圆满,佛的果位自然出现,是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人,一定是修菩萨道、行菩萨行的人,他们决定不会贪恋五欲,也决定不会毁坏净戒。所以等于出家受了具足戒。
  
  真正舍欲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们,也必定是非常精进努力的。出家人在养成阶段,就等于是一般人在读书的阶段;一般人读书毕了业是到社会上工作,为社会服务。出家人养成之后则是奉献自己成就众生。出家人在养成阶段是非常的单纯,生活上与其他的人及社会,往往有一段时间是隔离的,像我本人就曾经在山里住过六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农禅寺的新出家众虽与居士们有所接触,但仍先以出家心态及出家仪态的养成为主,负责接引众生的责任还是比较少。不过,我们是大乘佛法的出家众,求度出家的同时,也一定要发无上菩提心的。
  
  发了菩提心的菩萨,一开始就无条件的奉献,为大众服务,因此发了无上菩提心的出家众,便是出家菩萨。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弥勒……实无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亦无退者。」〈菩萨品第四〉
  
  此又超越了对于无上菩提心的福慧功德之执着。
  
  这意思是不要认为发了无上菩提心就是了不起,自己认为已发无上菩提心的人,如对于发愿成佛这椿事生起执着,就表示还没有超越还没有解脱。现在有一派外道说自己是古佛,又有一派说自己是伟大的菩萨化身,那很麻烦。我们只能说自己已在学佛修菩萨道,希望学习着诸佛菩萨的心行去做。更进一步的则要把自己是能成佛、将成佛、已经发愿成佛的执着心也要放下来。放下执着,精进修行。
  
  我在指导弟子们修行时,经常勉励大家说:「修行的过程就是目的。」只要站定脚跟认清方向,一步一个坑,步步为营向前走去,每走一步,都是修行成果。
  
  唯有如此,才不会老是期待着成果,如果想着已经得到什么样的成果,那都是虚妄的幻觉、魔境。很多人走火入魔就是因求证、求悟、求功太急切了,不但不能成佛,反而入了魔道。
  
  因此真正学佛修大行的人,一定要超越对佛的追求,放下求成佛道的执着,否则反会成为悟道的障碍。
  
  四、修福修慧的轻重
  
  善德白佛言:「……忆念我昔自于,父舍设大施会,供养一切沙门、婆罗门及诸外道、贫穷、下贱、孤独、乞人,期满七日。时维摩诘来入会中,谓我言:『长者子!夫大施会,不当如汝所设,当为法施之会,何用是财施会为?』……『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是名法施之会。』……『谓以菩提起于慈心,以救众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摄智慧行于舍心。』『教化众生而起于空,不舍有为法而起无相,示现受生而起无作。』」〈菩萨品第四〉
  
  这是以有相心,修财物施,为有漏福行;若以法施而入「空」、「无相」、「无作」的三解脱门,是无漏的福慧双修。
  
  这一段经文是说释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中,有位长者子名叫善德,是位年轻的在家居士,他曾经在他父亲的家里设大施会,用财物、食物、日常用品等对一切的人做布施,包括出家人、外教的宗教师,还有穷人、社会地位低贱的人、无人照顾孤独的人,以及乞丐等等。这样的布施大会,满了七天之后,维摩诘居士来到布施大会中对长者子说:「你用财物、食物、衣物等等来布施,尚不够好,你应该还有更好的东西用来布施,是什么呢?是用佛法来布施。像你已懂得佛法,也在修行佛法,应该不用财施而用法施,因为法施是无有前后的、是无限的,一时之中可以供养一切众生;财施则非常有限,在七天之中只有来到此处的人才能得到,而且前面已得过的后面就无法再得到了,用完之后就没有了;若用佛法布施他们,则是永远用不完的。」
  
  法施是用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这是佛、大菩萨的大慈悲心、大欢喜心、大平等心,用五戒十善为基础,四圣谛八正道为原则,六度四摄为方便,摄化一切众生。
  
  虽然用佛法布施众生,自己却不执着于有众生被布施;虽然有摄化众生之事实与现象,但在自己心中却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虽然度了众生而在心中实无一众生被度,这叫无相。
  
  「示现受生而起无作」,意思是自己为了度众生而在众生之中出生入死,也如众生一样从母胎受生,到最后,肉体亦会死亡,但内心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生死之中受苦受难,从众生立场看他,现有生死相,他自己心中则是自由自在地在众生之中出生入死,等于不生不灭,无来无去。生死相,对他来讲并不妨碍涅槃境,无造作故,这叫无作。
  
  若把布施的观念更深入的解释:一般把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的三类;另外还可加上随喜功德的心布施。财布施大家都晓得是用钱财、物品来帮助贫穷、疾病、急难、灾害等的人。这虽不容易,但尚可以多多少少,人人有力。
  
  心布施是什么?心布施是我虽无力布施,但能随喜赞叹;我的心中祈愿众生皆离苦。一般宗教徒大都有这种心愿。譬如现在台湾闹水荒,大家都希望求雨,但这雨是为自己而求,不算是心布施;如果是非洲地区闹饥荒,我们在此祈祷愿他们那边不要闹干旱,能够五谷丰登,希望他们能得到足够的粮食,远离饥荒的灾难,不是为己求是为了众生祈求,这才是心布施。
  
  心的力量有大有小,修行工夫越深的人,心的力量越强,修行工夫越浅的人,心的力量越小。但如果我们发了大愿心,祈愿一切众生都能永远离苦得乐;则因一切众生是无限的,永远的时间也是无限的,因此虽只是一个普通人,在一个时间能发这样的心,其愿心却是无限的。
  
  用财物布施的数量、时间、范围,都极其有限,用佛法布施则可在时间上能够有永续的作用,可在空间上能有无限的伸展。例如今晚诸位听了佛法,回去以后身体力行,不论会不会用嘴巴说,你的行为和人格必能自然地影响到他人,不论你有没有说法,别人也会认为你听了《维摩经》,毕竟是不同。
  
  当你的观念、态度、行为,由于闻法而改变了,与你生活在一起的人,或多或少无形中会受你影响,受了影响之后,可能对听闻佛法产生兴趣;一个人影响多人,多人影响,辗转影响,范围越来越广,人数越来越多。时间上不论个人自己的一生又一生,以及人类延续的一代又一代,影响下去,也是无限的。所以法布施是大布施。不过也请不要以为只要法布施,不需财布施。只是于财布施之外,更要用法布施,才是真正的福慧双修。
  
  给人粮食固能救一时之饥,教人耕种方法则能助其自力更生,转而济助他人,因此,救济很有功德;教育的功德,犹重于物质的救济。
  
  这是说明给人物质的财物,固然能够解救一时的贫穷困境,终非根本之道,如能训练他们的头脑和双手,则能助其自力更生,甚且还能转助他人,此乃我一向所强调的:以教育达成关怀的目的,才是福慧双修的佛法。(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六日讲于台北市国父纪念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圣严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圣严法师)  

 黄夏年教授:悼念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一门深入” 

 圣严法师:圣严法师谈祈愿·发愿·还愿 

 方广锠教授:悼念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李富华教授:沉重悼念圣严法师 

 温金柯博士:圣严法师的思想特色 

 王孺童居士:沉痛悼念台湾法鼓山创办人——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六根清净怎么讲 

 圣严法师:印顺长老著述中的真常唯心论以《大乘起信论讲记》 

 圣严法师: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圣严法师:金刚经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