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缘起)


   日期:2020/7/15 1: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力行十善

 —— 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

缘起

按照计划,这次讲座的题目,叫做“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为什么要讲关于人生修养的问题呢?这里要分几点来说明。

一、传统文化的沦丧

所谓世事沧桑,在整个中国的历史长河里,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变迁。但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晚清民国的那一段历史剧变对它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以后,这种表现尤为明显。所谓大清帝国,康乾盛世,早已成过眼云烟,整个中国社会让人觉得萎靡不振。于是人们回过头来开始反省,这个社会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此时很多人都把眼睛盯向西方。西方有两味药,一味是民主,另一味是科学。中国人也开始照搬这两种文化,这样照搬的结果产生了两种倾向:一种倾向在当时比较保守,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派没有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垮掉了;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全部照搬西方的民主科学,对中国自身所有的文化进行革命,进行颠覆。这样的结果,是到五四文化运动以后,否定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佛教也不例外。在此前提下,佛教将如何寻找出路,寻找发展的新机,就成为当时最大的课题。

这里不得不提到佛门的一个重要人物—太虚大师。太虚大师当时环球弘法,经过欧洲,转了一大圈,接触了许多西方的教会人士,了解西方宗教的发展状况。回来以后,反思中国佛教发展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结果发现从明清以来佛教的表现形式,太过神化,已经把我国的佛教带入了一个死胡同。所以太虚大师提出了佛教改革,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人生佛教”。这个人生佛教我今天不展开讲,留待以后以专题来讲。

二、人天佛教与人间佛教

我们今天很多人理解的人生佛教,总以为是对佛教的创新,其实不是。人生佛教其实是对佛教真精神的回归,不是创新。太虚大师当时提出这个思想的动机,只是想还原佛教的本来面目。还原佛教重智慧、重悲心、重现实、重社会的本来面目。比如佛经,我们都能感觉到佛所说的其实都是人间的事,特别是读《阿含经》,《大乘经》,这种感受尤为深刻。甚至形象到穿衣吃饭,师父与弟子之间怎样问答等,都是非常人性化的。可是到了明清以后,就变样了,整个中国佛教变得神秘化、鬼神化,换句话说就是变成了人天佛教,把佛和人对立区分开来。这就背离了原始佛教的初衷,太虚大师有鉴于此才提出了改革。

1、佛教的初衷——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

佛教从原始佛教到大乘佛教,很重现实人生,很重现实社会。再换句话说,佛陀创立这个佛教,本身就是为了对这个人生和社会予以关怀的。你看他本人,当时在发心求道之前,也是自己在生活当中各地游历,见到世间的生老病死,才萌发去探索人生宇宙真理的念头。所以他的出发点本身就是立足于现实人生的,立足于现实社会的。这是佛教的初衷。

那么如何能解决现实人生和现实社会的问题呢?释迦牟尼佛通过他对当时各种思想的学习领会,觉得都不能解决。最后只好另辟蹊径,最终悟到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创立了佛教。

2、佛教的核心理念——智慧与慈悲


佛教的核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智慧,用智慧来净化和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境界;另一个是慈悲,用悲心来解决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因为自私而纷争的诸多问题。这是佛教创建的两个基本概念,从两汉到隋唐,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基础理念发挥的,由此带来了唐宋时代佛教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净宗、密宗等,包括禅宗,都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佛教首重智慧,智慧就是要解决我们自身修养的问题,我们自身修养问题的最大堡垒就是自我主义。只有智慧,无我的智慧,才能消除这种固执,消除这种自我,这样我们整个人生修养的境界才能提高。一旦我们的无我智慧生起来,同时心量宽阔,即佛教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么这时我们的悲心也就同时生起来了,对众生的关怀也就同时生起来了,这个就是悲心的体现。所以很多佛经里提到,问佛陀为什么要说法呢,佛说我要把我觉悟到的,告诉一切众生,让他们也觉悟。这就是智慧生起的同时悲心也生起的缘故。

有人说释迦牟尼佛那时候不一定有悲心,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刚成佛的时候并没有讲法,并没有希望别人也觉悟。比如他证得菩提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是不想讲法的,只是因为帝释天去求他讲,他才讲给我们听的。说这话的人的意思,是说如果帝释天不去求佛说法,那么佛也不会慈悲地为众生说法。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这只是一种示现,如果他没有悲心,真的不想讲,那么再怎么请,用轿子抬恐怕他也不会讲。正因为他有悲心,要让所有的众生都能觉悟,他才把证悟的方法告诉大家的。

所以应该讲慈悲、智慧是佛陀本人觉悟以后设立佛教的两个主旋律,一直到以后的传播都是这样。

三、正法重现

太虚大师对整个中国佛教采取纵向观察,再结合西方宗教的发展给他带来的触动,于是回来后就提出了佛教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虚大师当年扮演的角色,有点像中世纪基督教历史上的马丁.路德,区别就在于马丁.路德的改革是成功的,太虚大师却没有成功。因为当时一方面教内的保守势力太大,太虚大师一天到晚都要忙于应付。再一方面加上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抗战一爆发,他本人居无定所,四处漂泊,颠沛流离,还要抗日,这样他的精力就更不够了,乃至于变革没有成功。

1、人生佛教——人成即佛成

虽然改革没有成功,但是太虚大师的思想对我们今天仍具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要领会虚大师提倡的“人生佛教”的意义,就是要让佛教的真精神回归,就是要让佛法重回到“重现实,重人生,重智慧,重慈悲”的核心理念上来。他作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偈颂,是这样说的:“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应该说这是他对他整个人生佛教思想的一个高度概括。

“仰止唯佛陀”,意思是 我高山仰止的,唯有佛陀。只有佛,才是我们恭敬和学习的榜样。但这个“佛”并不神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的,怎么成?“完成在人格”。就是在做人的时候好好修行,完善自己的人格。

我们都知道,佛陀的人格是圆满的,佛陀是人格圆满的觉悟者。而我们这些人的人格都是不圆满,我们这些人的人格就像窗户格子一样,一格一格都是分开的。一会儿是善的,一会儿又是恶的。就像西方哲学里讲的人格分裂,中国文化里边讲人格多重性一样。所以我有时候喜欢感叹:你说这个人呐,活在世间,不管是修行人,还是不修行的人,都喜欢自己跟自己“打架”。心里不停的矛盾、彷徨、痛苦、挣扎,就是自己跟自己打架,自己跟自己较真,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叫多重人格,也叫人格分裂。为什么说佛菩萨的人格是圆满的呢,因为他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无我无私。彻底的无我后就不会自己跟自己在那儿自相矛盾了。

“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作为一个学习佛法的人,人都没做好,还能成佛吗?所以在民国的时候很流行一种思想,就是学习佛法要先学做人。人都没做好也成不了佛。所以后来很多人提倡学习佛法要先学儒学,然后再来学佛。为什么呢,因为儒家就是教你怎么做人的。当然,儒家对于做人之道是说得比较详尽,但是我觉得佛学其实也是教你怎么做人的,只是我们一直以来对佛法缺乏正确的了解而已。“是名真现实”的意思是这才是我们学佛最基本的,要遵循的路子。

2、如何人成——力行十善

那么,怎样做好这个人呢?上一次我们已经讲过,一是执持五戒。你能把五戒执持好了,起码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二是奉行十善,我个人觉得奉行“十善”,就是我们佛弟子的基本人生修养。

这就是今天为什么要讲力行十善,完善佛弟子的人生修养的原因。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当中,能够按照佛陀教导我们的五戒十善来时刻实践,那么我们不但能够自利,还能利他,对自己,对别人都有好处。这个好处,站在佛教立场,就是“人成即佛成”。如果用今天最流行的话来讲,这种自利利他就能创建一个和谐社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宗性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宗性法师)  

 其它法师:生命的安住与回归(宗性法师) 

 其它法师:行脚开示(宗性法师) 

 宗性法师:打开心灵的枷锁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三章 何为力行十善(下)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二章 何为力行十善(上) 

 宗性法师:力行十善 第一章 如何力行十善 

 宗性法师:佛法中“四摄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社会价值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结论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四、信仰的内涵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三、确立人生信仰的重要性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二、缺乏信仰的综合症 

 宗性法师:幸福的起点 一、确立正确的人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