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传喜法师:亲近圣贤承法脉 弘传正法利有情


   日期:2020/5/11 22: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亲近圣贤承法脉 弘传正法利有情
2009、08、23
——传喜法师客堂开示

佛法超时空虔诚入清凉

  昨天法会大家有没有感受到一种清凉啊?如果感受到的话,那就属于圣境。
  像朝圣啊,去哪里朝圣,五台山或者普陀山,带着对观音菩萨对文殊菩萨的崇敬,很虔诚地去。虽然每天有很多的人去圣地,但是每个人的感受不同,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心态不一样。佛菩萨在一个地方,一个道场,需要虔诚地去感受。
  我们法会也是这样的,你感受到了一种清净之后啊,像现在又觉得有点燥热了,但是如果我们的心静下来,在那祈祷,在那进入昨天那个状态,马上就会超时空,就会进入那个状态,这个很重要。法会一结束,大家心一散乱,好了,散乱就是散乱的感觉。有心的人他能静下来,还能体验那种。
  所以昨天那个法会参加了,有了这样的感受,可以随时地去体验。就好像街上看到一家店一样,你喜欢这个店,以后可以随时去光顾这个店。所以修行的这种体验也是很重要的,虽然这种感受不是究竟的,但是这个感受可以帮助我们,知道往什么方向去。
  那种清凉,我们人都感受得到的话,对于三恶道众生来说,那就是很重要很重要的。比如说如果不是佛法,有这么多人、非人在一起,那是很痛苦的。但是有佛法了,你看,所有众生在面对的时候,都会觉得很清凉。这个很重要,我们人的感受有时候还是很粗的呢,粗略的感受。
  听的见吗?我讲的声音低。年纪大了,耳朵也聋了,眼也花了,学佛真的是越早越好。有感应是很重要的,学佛有感觉和没有感觉差别很大,有感觉之后,把更多的精神用在深入佛法上,明白更多的道理。偶尔学佛麻木的时候,就祈祷观音菩萨、地藏菩萨,让心灵变得柔软敏感。
  

不贪自利之享受

  像前面讲的敏感,有的人呢,因为脆弱他也很敏感,学佛的这种敏感是说要得大自在,但是得大自在并不是说是麻木的大自在,而是遍知,很敏感的大自在,需要知道。
  这两天我看他们整理的文章里有“要清清楚楚,这叫智慧,同时肚量又能包容,这叫福报,是福慧双修。”像福,弥勒菩萨马上要成佛了,他的福报很大的,大肚能容这是福。文殊菩萨是明察秋毫,大小五明他都知道,风水八字他都懂,都通达,文殊菩萨什么都通,大智文殊菩萨。
  有的人,比如说前面讲到体验,你对清凉的体验,解脱的这种体验。有的人体验了之后,就会忽视心灵的状态,重在了肉体的身体的体验之后,他会忽略心灵的状态,这样会堕入小乘道。
  小乘道,他在有余涅槃里是很舒服很舒服的,入禅定,他们不吃不喝不要紧的。佛劝醒他们,不可以这样,我既教会了你们这样,同时众生都在迷惑,那你们还是应当去结众生缘,这样才是长远的修行之路,否则你光住在这个定里面,入,入,入,好了,跟众生缘断掉了。
  众生缘断掉之后,那你存在的世界里面有很偏的,有时候把它称为叫偏空,又叫“修慧不修福,罗汉应空钵。”罗汉下去化一口水都没人给他,没有水倒也算了,你给他福也很难,没有缘,这个礼尚往来就断掉了,没有往,也没有来。
  为了结缘,接受大家的饭,接受大家的供养,哪怕辟支佛,他们一定可以定得很久,但是佛也劝他们,至少一个星期要去一趟人间。
  你们可以想象,一个圣者,他修行得很好很好,完全心无尘埃了,能入在清凉境里了,他带着这种定,如果来到人间一次,他自己对佛法的感受会更深,那对众生的利益将是多大!没有修行的去世间走一趟会被迷掉的,但是有修行的人去世间更加增长他的悲心。
  所以《驱暗明灯》里面“入菩萨行”就这样的,一个修行者怎么样的,它是非常赞叹这个菩提心的生起。怎么样生起菩提心,菩提心有多少功德,《入行论》就讲的非常清楚,尤其赞叹菩提心的功德上入菩萨行,入广大如海的行为当中去。
  当初造论的那位师父,他的禅定也是非常好,他也有很大的神通力,也出现很多对他诽谤的,但是后来还是造了这样一个《入菩萨行论》,这是印度的一位大论师造的。后来大家才知道他的功德有多大,神通他也很大的,但是还是劝大家要入菩萨的状态,不发菩提心的话,修行还是有很大障碍。
  像我们现在也在体验什么是佛法,佛法除了讲的,除了文字上,确实有佛菩萨果地的威德力、功德力,他确实能有让众生解脱,能改变众生命运的那种神圣的力量。这也是坚信不疑的一种,相信极乐世界,相信诸佛菩萨威德,没有感受过,那个信就不会稳定。
  我们自己也常常来串习,生活当中来体验,用我们的生命来体验。在没有感受到的时候,要多多地去体验。没有感受到的时候,要多去观察世间的过患,对世间要看清一点,多体验佛法。真的你有感受了,你坚定不移有信心了,叫还来观世间。反过头来看世间,对世间不仅仅要有出离心,还要去教化那些没有出离心的人要有出离心,然后你自己还不能太贪着在这种寂灭当中,所以要发愿“不贪自利之享受”。
  不贪自利的那种寂静的享受,从而“趋入三有之大乘”。三有本来是要远离的,但是这个时候为了众生的缘故要趋入,所以对菩萨来说叫“不违安养,还入娑婆。”既不违背极乐世界的境界,还又积极地还入到娑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