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宽运法师:垂手接引 普度众生──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日期:2020/5/10 15: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一)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七月八日下午,宽运大和尚在白云寺为四众解答佛学问题后;晚上八时三十分,又于寺内做了一场佛学开示;对「佛法概论」及「净土法门」等内容,作深入浅出之解说;现埸气氛热烈,掌声不断;与会者皆感到法喜充满,受益匪浅。现将全文刊出,以飨读者:
 
  非常的欢喜、非常的高兴,今天借着梦参长老九十九岁寿辰的机缘,又来到了五台山!在这五台山上,我最常去的地方就是「白云寺」。(掌声)因为白云寺昌隆法师以恳切至诚的心来推广念佛。今天早上真是因缘殊胜,一百尊弥陀佛接引像,排列在我们白云寺前面,就在通往佛母洞的地址,垂手接引,普渡芸芸的众生。(掌声)阿弥陀是梵文,意译就是「无量寿」、「无量光」,他的慈光在这里头摄受白云寺和佛母洞有缘的众生,令众生们都能乘着弥陀的慈航,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掌声)
 
  我们都知道梦参长老是黑龙江省开通县人,而且和倓虚老法师特别有缘份;倓老在东北创建营口楞严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复兴沈阳般若寺及沈阳永安寺等,后来又创建了青岛的湛山寺。因为湛山寺的关系,梦老与倓老的因缘就更加深了。由于倓老非常重视戒律,自从慈舟老法师离开湛山寺后就没有人讲戒,因此,倓老就派梦老去请弘一律师来,这个过程在倓老的《影尘回忆录》中都描述得很详细,比如说,当时梦老去请弘老;弘老开出了三个条件:第一,不为人师;第二,不开欢迎会;第三,不登报吹嘘。当然是倓老都答应了才肯来;而弘老来到湛山寺后的种种感人德行,更是令人无比敬佩。期間都是夢老當他的侍者,照顧他的起居飲食,所以弘老基本上只肯接觸夢老;其他人想拜見都是很難拜得到的。最后当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又再开了五个条件。第一:不许预备盘川钱;第二:不许准斋饯行;第三;不许派人去送;第四不许规定或询问何时再来;第五:不许走后彼此再通信。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不想彼此有任何世俗的牵挂与情执。
 
    而当弘老辞别倓老的一幕,那就更为令人感动了:「弘老临走时给倓老告别说:『老法师!我这次走后,今生不能再来了,将来我们大家同到西方极乐世界再见吧!』说话声音很小、很真挚、很沈静!让人听到都很感动。」
 
  由此可见,弘一律师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高僧。我们在民国的时候,念佛的有印光大师,改革的有太虚大师,禅门有虚云老和尚,天台有谛闲老和尚,而律宗则有弘一律师,他们都是一时的法匠,他们都主张念佛,求生净土。今天我们看到刚才有一位居士是从深圳弘法寺来的,不禁令我们想起了本焕老和尚;他是中国现代的一位禅门法匠,佛门泰斗,年高德劭,到了晚年的时候,劝导大家念〈普贤菩萨行愿品〉,同时也主张念佛求生西方净土;而且他自己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他活到一百零六岁,仍然弘法不断,接引有缘的众生。而现时我们的梦老已经九十九高龄了,依然是天天不忘弘法,日日普度众生。我们可以看到,不单是禅宗的祖师念佛,律宗的大德还是念佛,那可想而知,这念佛法门是八宗的归宿,是我们学佛人的理想目标。
 
  我们都知道释迦佛成道三七日以后,第一部所讲的经典是就是《华严经》;其内容组织即是「七地九会」,就是在七个地方有九次说法,有的是在我们人间说的,而有的是在天上说的:「七处」包括地上三处、天宫四处(注1)。佛的说法,一个层次比一高层次高,因为佛都是在定中说法,所讲的是证悟境界,亦即成佛之道──成佛是一个逐步上升的修学过程,成佛就好像我们读书求学的过程一样,由小学、中学、大学,再修硕士、博士;成佛就相当于取得博士学位的学历;因为在《华严经》里面,释迦佛讲的全部都是菩萨的境界或实践菩萨道的方法。
 
  而菩萨道分为五十二个阶位:从十信位、十住位、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到圆满佛道。这个成佛之路是非常漫长与困难的,需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才能成佛;就好像释迦佛在因地修行时,往返娑婆世界要有八千返,最后才圆满佛道。因为凡夫众生实在有太多的无明烦恼,也就是太多的「惑」──所有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要彻底的断除,实在是不容易,所谓「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十信」还在凡夫位,「十住」始入贤位,至「十地」入圣位,因为菩萨有凡圣之分,地前都属凡夫菩萨,至「初地」才入圣位,称「圣位菩萨」,至「等觉」才是自觉觉他大的菩萨(注2),但觉行尚未圆满,至「妙觉」才觉行圆满,究竟成佛。(未完待续)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二)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但是要破无明,这个不是我们凡夫的境界,这指的是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的境界,他们都是菩萨,而且是「菩萨摩诃萨」,也就是「大菩萨」。那什么叫「法身大士」呢?凡是契证了空性,证得如幻三昧,了解一切法如空,当体即空,证到这个境界就叫法身大士。《华严经》就是佛示现报身,对「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宣讲的。佛的境界是最高的,法、报、化三身一体;佛能够现报身,说明佛有法身,法身是经过无量阿僧祇劫,累功积德而得来的;没有法身就不能现报身,也不能现化身。

  那么佛和菩萨有什么不同?佛所证得的是涅槃境界;涅槃境界就是清净解脱的境界。「涅槃」称为「断德」,即断除了一切烦恼,达到清净解脱的境界。佛所证的涅槃为无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就是不再受生,达到彻底的解脱。法身大士还没证到这种境界,这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   

  我们出家人有三衣在身,也受了菩萨戒,但是我们只是凡夫菩萨,要从凡夫菩萨到大菩萨,这个道路是非常漫长的。「三衣一钵」代表我们出家人的形象;出家人不管云游何方,总是三衣一钵不离身。相信大家都知道,「三衣」(注1)是指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总名「袈裟」──袈裟是坏色、不正色、染色之意。

  根据《藏义经》说,袈裟有十种利益:一者菩提上首;二者众处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剎恭敬;九者天龙护缘;十者得成佛道。宋初永明延寿襌师《戒序仪文》说,莲花色比丘尼曾披袈裟作戏,以此因缘,得值佛陀,出家证阿罗汉果,由此可见袈裟之尊贵。

  而「钵」是出家人的食器,(古时候或现在南传国家)出家人托钵乞食,堪受人天供养,故代表「福田」。钵又名应量器,有三事相应:色相应──钵要灰黑色,令不起爱染心;体相应──钵体质粗,使人不起贪欲;量相应──应量而食,含有少欲知足之意。

  由此可见,「三衣一钵」意义殊胜。

  当然了,可能大家会问,菩萨与菩萨之间有何不同?就在于发心而已。你看今天昌隆法师发了大心,今天她就是大心菩萨。所以我们每一位都要发心、发心、发大心。(掌声)所以说,发了大心就是大心菩萨。

  前面已经说了,《华严经》里面所说的菩萨道有五十二个阶位;其中〈入法界品〉说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五十三参就是实践,真正发心修菩萨道,就必须从理论走向实践。而同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更是菩萨道的实践。这一品有很多不同的译本(注2),其实,唐德宗贞元年间般若三藏所译四十卷本的《华严经》中,此品全名称为「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现时通常单行流传的〈普贤菩萨行愿品〉,仅是四十卷本的最后一卷。

  〈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所说的「十大愿王」即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然而到最后的时候,十大愿王导归净土;也就是说文殊和普贤两位法身大士,华藏世界里面的大菩萨,他们最终也要去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为什么要去西方极乐世界呢?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就是因为成佛实在太难了,所以,修行未得究竟圆满的菩萨,就先到西方极乐世界中去继续学习,而到了那里,就确保不再退转了。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无有穷尽的,那么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宇宙虚空既然有无数的银河系,那么也就有无数的世界与众生;在《华严经》中简称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广大的世界为「大华藏世界」;此世界住于香水海中莲华之上,种种妙宝庄严,含藏一切世界,深广而无穷尽。

  据八十卷《华严经.卷八.华藏世界品》载,华藏庄严世界海乃毘卢遮那如来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亲近微尘数佛,于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此世界海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其最上之风轮能持香水海,此香水海有大莲华,称为种种光明蕊香幢,华藏庄严世界海即住此大莲华中,有金刚轮山周匝围绕。(未完待续)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三)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金刚轮山内,所有大地,皆以金刚所成。此大地中,复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一一香水海周围有四天下微尘数香水河,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之世界种,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其最中央之香水海,称为无边妙华光,出大莲华,其上有世界种,称为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二十重庄严世界(注)皆由此出,重迭布列,各有佛剎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各有佛出现,教化众生。

  关于第十三重娑婆世界,《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的描述是:「此上过佛剎微尘数世界,至此世界名娑婆,以金刚庄严为际,依种种色风轮所持莲华网住,状如虚空,以普圆满天宫殿庄严虚空云而覆其上,十三佛剎微尘数世界周帀围绕,其佛即是毘卢遮那如来世尊。」

  「至此世界名娑婆」的「娑婆」,意译为「堪忍、能忍、忍土」;娑婆世界,即为释迦牟尼佛进行教化的现实世界。此界众生安于十恶,忍受诸烦恼,不肯出离,故名为忍。
  《华严经》所说的二十重华藏世界,所展现的华严法门,重重无尽,不可思议,一法门中演无量门,无量门中一法门;盖诸法性相力用,原为互摄互具,即使一法一相,无不圆具诸功德。

  又华严宗把法界分为四种,即所谓「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这四种法界,代表对世界的不同层次的认识,第一种是凡夫的认识,后四种属于佛智。华严宗认为,只有事事无碍法界,才是佛智的最高境界。但是要真正达到「事事无碍」的境界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佛陀成道后的三七日讲完了《华严经》,但发现此时之说法程度太高,声闻人皆如聋如哑,无法体会佛的高深境界,未能收到化益之效果。这在「五时八教」中称为「华严时」。
 
  所以释迦佛才去到鹿野苑讲小乘法,讲苦、集、灭、道,讲十二因缘,讲三十七助道品,这就是佛说法的「五时」中的「鹿苑时」,也就是「原始佛教」的内容。在这十二年间,佛陀在鹿野苑说《四阿含经》(又取所说经之名,故亦称「阿含时」。)这个时段,所说法的程度较低,仅为小乘法即三藏教,目的就是希望诱导根机较浅的人。
 
  我们都知道,在原始佛教里头,特别强调「苦」──人生有很多的苦:生、老、病、死,这四种苦是最基本的、更是无可避免的,此外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蕴炽盛苦,乃至是无量诸苦。修行人既然学佛、想成佛,就要找出了生脱死,也就是解脱痛苦的方法;但这个痛苦如何才能解除?就必先要找到苦之所以生起的原因,然后寻求正确的解决方法,即通过修道来断除种种的苦。所以整个的原始佛教就是教我们如何认识苦的起因与灭苦之道。但依此而修,所证得就只是阿罗汉果。如何才能进入提升或进一步超越?
 
  因此,佛陀在鹿苑时说小乘法之后,再用了八年间说《维摩》、《思益》、《胜鬘》等大乘经典;由于「方等」为大乘经的通称,所以这个时期的说法,又称为「方等时」。此时的教法并说藏、通、别、圆四教,打破视第二鹿苑时所得之小乘浅证,误以为与佛深证同一之偏见。其中所说为斥小叹大(斥责小乘而赞叹大乘)、弹偏褒圆(弹诃偏教而褒扬圆教)的意义,目的就是希望启发小乘人生起耻小慕大(耻小乘,尊大乘)之心。因为,唯有发大乘心才能勇猛精进,不断进步。
  所以,佛陀又苦口婆心地讲了二十二年的《般若经》,这个时期称为「般若时」;此时所说教法,在内容上为通、别、圆三教。从佛陀教化的意义来说,此时为淘汰大、小乘分别的偏执,说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故又称为「淘汰时」。我们都知道《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断我执、断法执、断空执。般若系统的经典中,我们最熟悉的,有《金刚经》、《心经》等。(未完待续)
 
注释:
注:「二十重世界」又称「二十重佛剎」,自下而上即:
一、最胜光遍照华藏世界,依众宝摩尼华而住,佛号离垢灯。
二、种种香莲华妙庄严华藏世界,依宝莲华网而住,佛号师子光胜照。
三、一切宝庄严普照光华藏世界,依种种宝璎珞而住,佛号净光智胜幢。
四、种种光明华庄严华藏世界,依众色金刚尸罗幢海住,佛号金刚光明无量精进力善出现。
五、普放妙华光华藏世界,依一切树庄严宝轮网海住,佛号香光喜力海。
六、净妙光明华藏世界,依金刚宫殿海住,佛号普光自在。
七、众华焰庄严华藏世界,依一切宝色焰海住,佛号欢喜海功德名称自在光。
八、出生威力地华藏世界,依种种宝色莲华座虚空海住,佛号广大名称智海幢。
九、出妙音声华藏世界,依恒出一切妙音声庄严云摩尼王海住,佛号清净月光相无能摧伏。
十、金刚幢华藏世界,依一切庄严宝师子座摩尼海住,佛号一切法海最胜王。
十一、恒出现帝青宝光明华藏世界,依种种殊异华海住,佛号无量功德海。
十二、光明照耀华藏世界,依华旋香水海住,佛号超释梵。
十三、娑婆华藏世界,依种种色风轮所持莲华网而住,佛号毘卢遮那如来世尊。
十四、寂静离尘光华藏世界,依种种宝衣海住,佛号遍法界胜音。
十五、众妙光明灯华藏世界,依净华网海住,佛号不可摧伏力普照幢。
十六、清净光遍照华藏世界,依种种香焰莲华海住,佛号清净日功德眼。
十七、宝庄严华藏世界,依光明藏摩尼藏海住,佛号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
十八、离尘华藏世界,依众妙华师子座海住,佛号无量方便最胜幢。
十九、清净光普照华藏世界,依无量色香焰须弥山海住,佛号普照法界虚空光。
二十、妙宝焰华藏世界,依一切诸天形摩尼王海住,佛号福德相光明。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四)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我们可以看到,佛陀在世的演教,以「般若部」所说经典为时间最长,亦最具代表性。其中的《心经》,是《大般若经》的浓缩;《大般若经》有六百卷之多,其精髓就在一篇二百六十多字的《心经》(《般若心经》)之内。因此,《心经》被喻为领悟《般若经》的简易法门,亦为领悟佛法的心法所在。有大德说:「读了《心经》,等如读了六百卷《大般若经》。」佛法特重般若,菩萨所修的「六度」法中,最后一度就是般若。「般若」是梵文,汉语译为「智慧」;般若犹如人的眼睛;其他五度就像行路的脚。如果没有般若的慧眼为前导,那么五度所修的功德,就会如盲人行路,不但容易误入歧路,无法到达目的地,而且还有堕坑落井的危险。  《般若心经》
 
  若从修证佛法的程度次第说,般若分为三种:

第一、 文字般若:是指从佛所说的经教文字,或佛弟子所说的一切言教,而引生的智慧。《般若经》说;「般若当于何求,当于须菩提所说中求。」因须菩提解空第一,最善说般若,般若所说即一切法皆空之理。所以说,文字般若,即是解空的智慧。但文字般若的范围甚广,不独指经典文字,凡能代表正当思想的文字、语言、图表、符号等,藉以修学佛法的方便作略,都可以摄入文字般若。
 
第二、 观照般若:是观察诸法事理的智慧。对于人生社会一切事理,加以深刻的观察、分析和体验,而能辨是非,别邪正,从而实践修行的智慧。《大智度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诸法实相,其性本空,实无有相,知这无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菩萨知这空慧,加以观照,而发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观照般若」。所以这观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人我利害的俗慧,亦非外道徒劳无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沈空滞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萨观照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济物的妙慧。《大智度论》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所指的就是「观照般若」,是从般若毕竟空的实智中所起的权智。权智,是从真出俗,庄严佛土,成就众生的殊胜作用。
 
第三、 实相般若,是指法界诸法如实的本相。换句话说,就是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理性。能从观照般若的修持,证悟人生宇宙的真实智慧,称之为佛;迷此不知,谓之凡夫。《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这就是说的实相般若,因这般若是契证诸法实相的本体,这本体的理性,常住不灭,法尔本然,牢不可破。而众生与佛的差别,仅在迷悟之间而已。
 
  从文字般若而引发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证实相般若,这是修学佛法逐步提升的过程;因文字般若属闻慧,观照般若属思慧,实相般若属修慧。由闻法而运思、而修证,成了自然次第的学佛阶梯。
  三种般若,以「观照」为中心的主力。因观照是因,实相是果,文字则为初心的方便。如无观照的力行,则文字固然成了戏论,即实相亦空有其名,难以达到究竟目的佛果。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五)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经文说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观音菩萨在甚深的禅定之中,用般若智慧来观照。菩萨贵行,所谓六度万行;离开行,就没有证,也没有菩萨。光说不行,是永远无法到达彼岸的。践行般若波罗蜜,有深有浅,因为践行的深浅,所以从登地菩萨到十地菩萨,从等觉到妙觉,都是由践行般若波罗蜜的深浅度来分证的。
   前面所说的「观照般若」,就是不用六识也不离六识。唯识宗的修行重点是把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转为「成所作智」,把意识转成「妙观察智」。观照般若是要使六识消融于般若,产生观照作用;观照作用就是「大圆镜智」。
   我们经常听到说所谓「一尘不染」,然什么是一尘不染呢?这个「不染」不是指我们的色身,色身在混浊的世间,无时无刻都会受到污染;真正不染是指我们的心。染:就是被它黏住了、波及了、污染了。如果我们只观照而不执取,它就不会污染到我们。我们用分别心,就会因见取而受染;六根面对六尘就构成了层层的心垢,逐渐掩盖、埋没了原本的自我──真实的本心。观自在菩萨,用自觉观察,藉甚深般若波罗蜜的行证,从真智慧中获得了究竟解脱,所以能照见五蕴皆空──真正达到「一尘不立」。
 
   「五蕴」又称「五阴」(色、受、想、行、识)。「蕴」就是聚集,色、受、想、行、识,愈来愈多,于是我们从生到老,脑细胞的褶子也愈来愈多。如果我们用分别法,则色、受、想、行、识,每一样都可以写一篇很长的论文,而且大有内容,大有文章。如果我们用观照,则色、受、想、行、识,原本不存在,原本并非实有,毕竟如幻如化,空无自性。空,很多人认为是什么都没有,是断灭,其实不然。佛教说「空」,有很多种:二乘圣人所讲的空是分析空,分来分去分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菩萨的空是当体空、般若空。也就是说,菩萨离二边、行中道,二乘偏空,凡夫执有。也可以用天台宗空、假、中三观的「空观」来说明:空观是观诸法缘生无性,当体即空;假观是观诸法虽同幻化,但有假相和作用;中观是观诸法非空亦非假,亦空亦假之中道实理。
 
  我们经常说「内观观自在,外观观世音」,如果我们内观不自在,又怎可能外观观到世音?我们之所以不能自在,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烦恼。我们眼观妙色,这眼睛喜欢看好看的东西,所以对颜色起烦恼,我们会起心动念;我们耳慕好音,这耳朵喜欢听好听的音乐,我们喜欢绕梁三日的音声;还有喜欢听到别人赞叹的声音;人家赞叹我,我就高兴;人家批评我,我就起烦恼。我们鼻嗅好香,我们喜欢嗅好香的味道,鼻子也就起烦恼。

  我们舌贪嗜味,舌头喜欢吃好吃的东西,舌头也会起烦恼。我们身贪细滑,冷了不行,热了也不行,身体同样也起烦恼。我们在香港的体会就特别深刻,现在白天热,晚上热,室内热,室外还热,哪里最好?五台山最好,这里是清凉地呀!(掌声)当然了,我们外在的清凉很容易,但内心的清凉却很难,那为什么难呢?因为我们现在人就是身不安、心也不安;但这身体的不安较容易解决,可以休息、睡眠来弥补,或者锻练身体、做做运动,很快便会得到调节。现在是心不安,我们的心念念都在攀缘,念念都在起心动念;我们有太多、太多的烦恼;这些烦恼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只是轻重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因为我们人都是自私自利,都是名闻利养,都是五欲六尘,都是贪、瞋、痴、慢,都为是非得失而计较,这些都是我们的根本烦恼,而且烦恼炽盛,如火烧燃。(未完待续)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六)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你说那个人不是自私自利,不是名闻利养?记得有一个公案是这样说的: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来到江苏镇江金山寺,看到山脚下大江东流,船来船往,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便问旁边一老和尚道:「你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可知每天来来往往有多少船?」老和尚回答说:「在我看来只有两艘。」乾隆皇帝觉得很奇怪:「一天到晚这么多的船只往来,为什么只得两艘?」「一艘为名,一艘为利。」老和尚缓缓地说。此可谓一语道尽世间真相,所谓「熙熙为名来,攘攘为利去」,众生相确实是如此啊!我们现在的人,每天形形役役,奔波劳碌,又何尝不是为名为利?名与利的诱惑实在是太吸引了。但是我们要知道,所谓「好名必为名所累,好利必为利所伤」,其实名与利都是短暂的,都是虚幻的,唯有我们真心自性才是真实的、不变的、永恒的。
 
  所以佛教教我们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要舍迷向觉,要管好生命,要自觉觉他;因此,佛教这种教育方式,我们称之为「觉悟的教」。也就是说,在学佛的过程中,除了努力行持之外,还需要觉悟;但这觉悟必然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也就是说,其中有不同的层次或境界,就好像禅宗里头经常说的:未曾悟入佛法之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了有个入路的时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而当真正觉悟了,明白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说明了智慧不同,所见就不同,所感受到的境界就不一样。我们之所以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就是因为我们有太多的分别与执着,有我就有你;有你就有他;有长就有短,有黑就有白。好像我们现在,看到后面这个山,我们把它叫「山」,英文叫“Mountain”,但是无论它的名字是什么,其实都只是假名而已,而不是它的本质;这个本质,佛法称之为「诸法实相」,也就是「空性」。我们如何才能诸法实相?就必须经过不断修、悟的过程。
 
  因此,今天既然大家都已经学佛了,就要好好把握生命,努力用功,安心于法上,精进于道上。所谓「人命在呼吸间」,一口气不来,有出没入,有入没出的时候,那就下一世了;当我们离开人世之际就会四大分离,所谓「尘归尘、土归土」,这个身体就会化作山脉,变成河流;「我」到底在哪里呢?哪里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呢?所以,佛法告诉我们──「无我」,不但「无我」,而且更无「我所」;「我」固然没有,连属于我的都存的,因为一切缘起性空,一切都是苦、空、无常,唯有修行学道,才能离苦得乐,到达清净解脱的彼岸。
 
  这个娑婆世界,有什么值得我们追求呢?生命的价值到底在那里呢?古德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说话的意思是说,早上能够听闻到「道」,也就是「真理」,那么到晚上便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为什么没有遗憾?因为这个「道」就是生命价值与意义之所在;能够获得或领悟到其中的道理,那么即使死去,就没有什么值得可惜了。
  好像今天大家是个学佛、念佛的人,发愿持名念佛,希望乘着弥陀慈航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份「至心信乐」的虔诚,就是生命最高的目标与意义──能够得蒙弥陀慈父的接引至西方净土,那么五浊恶世间的一切,又有什么值得留恋,又有什么不能舍弃?
  而且阿弥陀佛是因地成就,果地圆满,他发了四十八种的愿望,在十八愿的「中心愿」(又称「十念必生愿」)中告诉我们:「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未完待续)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七)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愿文的意思是说:假设我(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发起无上的至诚心,相信并且乐意要往生极乐世界,持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乃至少到只有念十声佛号,除了犯五逆重罪及诽谤佛法的人以外,都必定往生。如果不是这样,我不成佛。除了是犯了「五逆十恶」或「诽谤正法」的人。

  这个「十念必生」愿是四十八愿中的核心,也就是四十八愿中,最伟大的一愿,它普摄十方无量念佛众生往生极乐。只要有信有愿,即使是三恶道在内的一切众生,只要十念念佛,就无不往生。所以这个愿是阿弥陀佛无上大悲心的具体显现,是无上智慧所流出的究竟方便。

  「至心信乐」:「至心」就是至诚心,即登峰造极的诚心,至诚恳切到最高最极的程度。「信乐」,信是信心,乐是欢喜,表示非常相信、非常愿意、非常高兴。「至心信乐」就是听到了佛的名号,知道了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殊胜,就一心欢喜信受,想要往生极乐国土。有人单重视持名,不重视信愿,这样是不圆满的,而且亦很难会有成就。蕅益乂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截流大师亦说:「若无正信,虽努力念佛,不能往生。」由此可见,欲得往生,必须要信、愿、行三者具足并相资。

  「欲生我国」:非常想要往生极乐世界,非常向往而且下定决心一定要往生,并且相信只要具足信愿,一心念佛,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乃至十念」:虽然所念的佛号不多,甚至少到只念了「十念」就可以往生。能够多念当然更好了。蕅益大师说:「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十念」,若在临终时,是连续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在平时修持,则可遵照宋朝慈云忏主所立的「晨朝十念法」,每天晨朝都要连续念十口气「南无阿弥陀佛」,从起修到临终都不间断。若能早晚都念就更好了。
 
  净土宗就是要我们信愿持名念佛,「至心信乐」主要是信,「欲生我国」是愿,「乃至十念」是持名,是行。具足信愿,但有十念就可以往生。包括三恶道在内的一切众生,若能够信愿念佛,没有不能往生的。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五逆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条是极端罪恶的行为,犯了任何一条都要堕地狱。「诽谤正法」就是诽谤了佛法,诽谤了大德,这罪是极大的,必堕地狱。
 
  善导大师说:在四十八愿中,是以第十八愿为核心,其他每一条愿都是第十八愿的引伸。因为此愿就是摄受众生都能往生,都能证入无量光寿大誓愿海的无上大愿,显出阿弥陀佛的究竟方便。一乘愿海、六字洪名,普令一切众生同成佛道。

  蕅益大师说:「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第十八愿主张信愿持名,名号就是佛德,就是佛所证的实德。这句佛号具足了无量无边的一切法门。但当深具信愿,乃至少到只有临终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或者平时修「十念法」念佛,都决定可以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凡夫往生极乐就永离恶趣,证三不退,位齐一生补处菩萨,将来决定成佛。这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易行道。所以,我们即使再忙、困难,每天只修「十念」总是可能的。所以「十念必生愿」的功德确实是不可思议。

垂手接引.普度众生(八)
     ──宽运大和尚五台山白云寺佛学开示   
 
  前面说了,「至心」就是「至诚心」,这个心是至诚恳切到最高最极的程度,所以,也就是「一心」,亦即「不二心」。如果我们有了这种心,然后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会感应道交,才会净念相继,才会都摄六根,如果不能都摄六根,又如何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这当然是很难了。

  但是,我们为什么不能五蕴皆空呢?就是因为我们对色、声、香、味、触有所分别、有所执着;所以《心经》告诉我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什么是「色」呢?我们所见现象界的一切都是「色」,而这个「色」为什么是「空」呢?就是因为它是「因缘所生」的,也就是因缘和合而有的,既然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当因缘离散的时候,它就不复存在了。所以,眼前所见到的「色」,是短暂的、无常的,亦即是不真实的,也就是「空」的。
 
  不过,这个「空」比较抽象不好理解,有人可能误以为这空就是否定、就是没有,事实上却刚巧相反,就是因为空,所以才能包含万有──你说我们这个殿堂空不空呢?当然是空的,如果不空的话,我们就不能安住在这里念佛;你说这个杯子空不空?如果不空的话,就无法装下满杯的水。由此可见,因为空才能成就一切;但一切亦不过是一个假名而已,任何事物其本质都是无常的、变幻的、空的;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它是由四大(地、水、火、风)所组成的,四大和合的时候它存在,四大分离的时候,就再也找不到了!那么,是不是如幻的?是不是空的呢?
 
  宇宙间万事万物亦复如是──一切都是幻化、幻化,正如《中论》「三是偈」所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存在、都是假名,离开了因缘的话,哪里可以找到真实呢?
 
  试想想,十年前我们又知道今天会在这里见面?今天早上我们一起为一百尊的阿弥陀佛,也就是接引佛做开光洒净仪式;到了晚上,又给大家做念佛的报告,这一切都是缘份,而且这个缘份,不但只是今生今世的,而可能是多生多世就结下的,所以我们见面时才会觉得这么亲切。但是,到了后天,我们就会分别了,我就回到香港去,而你们很多人啊,就会回到家里去,大家各散东西,这个相聚的缘就消灭了;那么,我们唯有期待昌隆法师给我们安排另一个缘来相聚。当然了,我愿做不请之友,(掌声)不请也会来啊!为什么要做不请之友?因为念佛法门的目的,就是给众生「惠以真实之利」,希望让众生实实在在得到好处、得到利益。
 
  我们常听大德开示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这句说话的出处,其实是道绰法师于《安乐集》中引《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虽然《大集经》月藏分总共十卷经文事实上并找不到相关开示,但对于正信念佛求生西方,并没有任何影响。)而后来许多祖师相似的法语,大部份都是根据道绰法师而来的。
 
  为什么说:「罕一得道?」因为在末法五浊之中,诱惑或其他障碍实在太多太多了,所以修行得道实在非常非常之困难。也不是说没有,但实际得道者与修行众生的数目,可以说是不成比例。故为罕一,希有难逢。(未完待续)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