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觉醒法师:放下


   日期:2020/5/10 0: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放下

    看破、放下、自在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在三者之中,最重要的是放下。一个人若是对经历的事情看破了,但却不能放下,他就不能获得自在人生。只有彻彻底底放下一般人放不下的一切,才能过得洒脱自在。
    有一次,坦山和尚同道友环溪和尚一同下山。当他们到了山下顺着一条小路往前走时,前面遇到一条小河,河上的木桥年久失修木头已经朽坏,又加上刚下过一场大雨,混浊的河水咆哮不已。二人正准备涉水过河,忽然听到岸边有人在哭泣。坦山与环溪一同走过去看个究竟。原来岸边还有一个姑娘,她正在无法过河而发愁哭泣。环溪拉着坦山说:“我们是出家人,帮不上她什么忙的,还是先走吧,如果耽搁了时间,完不成师父交给你的任务,你会被师父骂的。”一见他们要走,姑娘哭得更厉害了。坦山迟疑了一下,径真走到姑娘身边,说:“姑娘别发愁了,来,我把你背过河去。”姑娘的脸都红了,甚是羞怯,但还是让坦山背着涉水过了河。过河之后,二人随即与姑娘道别,继续赶路。直到晚上,他们回到寺院歇息,环溪才忍不住问坦山:“我们出家人应不近女色,可是你怎么能背着姑娘呢?”坦山听了,哈哈大笑:“你在说什么?现在你心里还抱着那个姑娘不放吗?我可是当时就把她放下了啊!”
    很多时候,烦恼是人为的,我们只有从内心放下烦恼,才能一切放下,才能体悟禅宗所说的自在。这就要求我们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如同故事中环溪看到坦山背那个姑娘,他看到的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而没有透过这个表面透视到坦山虽然背着姑娘,但这么做的本质却是助人为乐。因而坦山在现象上执著,心中有了挂碍,就无法放下了。
    唐宪宗时,颜真卿的外孙韦丹在江西任观察使,常与隐居在庐山的高僧灵澈上人吟咏唱和。有一天,韦丹派人给灵澈送去一篇新作的《思归》诗:
 王事纷纷无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君。
    韦丹刺史的意思,我对于官场的纷争与功名利禄都已经看破,我正打算辞官隐居,与你一起在五老峰前一起修行。
    灵澈禅师知道韦刺史虽然对官场黑暗有所抱怨,但一时还难以舍弃官位。于是作诗一首让来人带回。诗云:
 年老身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韦丹刺史果然印证了灵澈禅师的话。他一直做官到五十八岁卒于任上,也始终没有辞官隐居。刺史之所以终老任所,还是因为放不下。
    不过,也有放得下官位隐居的。宋代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年方四十余就自请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写“见一” 两字,意即反用“林下何曾见一人。”
   “放下”二字,三岁小孩能说得,八十老翁行不得。真正放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就像烦恼的人,总是觉得谁都跟自己过不去一样。但在生活之中,不可能没有挫折和失败。诸多的不如意,总会留下一些阴影,蒙蔽心灵的一方晴空。这就要我们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做到心无挂碍,久而久之,就能慢慢放下难以放下的一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觉醒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觉醒法师)  

 觉醒法师:佛教既是宗教又是文化 

 觉醒法师: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觉醒法师:略论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 

 觉醒法师:恩师真公上人礼赞 

 觉醒法师:“佛教文化与西藏社会和谐”——研讨会开幕式致辞 

 觉醒法师:主持学诚法师《中国佛教文化的社会责任》演讲有感 

 觉醒法师:寻找心灵回归的港湾 

 觉醒法师:重视精神慈善的力量,引导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以 

 觉醒法师:广行四摄,利他奉献 

 觉醒法师:心念纯净,行走世间 

 觉醒法师: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觉醒法师:珍惜拥有,活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