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四十六)~A 一、行禅经(176)


   日期:2020/4/24 16: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中阿含》(四十六)

  (卷四十六)   

一、行禅经(176)

  说法地点:祇园精舍

  参加人员:诸比丘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世间有四种行禅者:炽盛而谓衰退、衰退而谓炽盛、衰退而知衰退、炽盛则知炽盛。   

  这里的“行禅”,一般是指修习禅定的修行者。在这部经典中,佛陀阐述了世间共有四种行禅者,并对四种行禅者的具体表现进行较为详尽的描述。经中主要有两个相互对应的词,即“炽盛”与“衰退”。炽盛就是旺盛,衰退就是退失禅定。经中将四种行禅者分别表述为:

  1、炽盛而谓衰退——共分为七种情况:

  (1)行禅者成就初禅,“彼心修习正思,则从初禅趣第二禅,是胜息寂(连呼吸都停止)。彼行禅者便作是念:我心离本相,更趣余处,先初禅,灭定也。彼行禅者不知如真:我心修习正思,快乐息寂,则从初禅趣第二禅,是胜息寂。彼不知如真已,于如退转,意便失定,如是行禅者炽盛而谓衰退”。这段话的意思,根据我个人的理解,是说修禅者成就初禅,但在进趣二禅时出了问题,即没有真切地知道自己已进入二禅境界,结果导致了定力的退失,即修行道路上的由盛而衷。在这里,佛陀似乎在告诉我们,修行者不仅要一门心思修行,同时还要对自己的修行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否则便很容易退失修行道果。

  (2)行禅者修入二禅,然后从二禅趣入三禅,“彼行禅者便作是念:我心离本相,更趣余处,失第二禅,灭定也。……彼不知如真已,于如退转,意便失定,如是行禅者炽盛而谓衰退”。其落点,还是在于一个“不知如真”。

  (3)是已成就三禅,然后再趣第四禅中,结果“心离本相,更趣余处,失第三禅,灭定也”。这个“心离本相”,就是心念离开了原来禅修的境界,结果没把握住,导致了定力的退失。

  (4)是成就第四禅,而趣向无量空处,结果导致“灭定”与“失定”。

  (5)是成就无量空处,而向无量识处趣进,同样导致定力退转。

  (6)是成就无量识处,而向无所有处趣进,结果导致定力退转。

  (7)是成就无量空处与无所有处,而趣向非有想非无想处,同样是“意便失定”。

  2、衰退而谓炽盛——此种又分为七种情况,与上面正好相对立:

  (1)行禅者得初禅,“彼思余小想,修习第二禅道。彼行禅者便作是念:我心修习正思,快乐息寂,则从初禅趣第二禅,是胜息寂。彼行禅者不知如真:宁可思厌相应想入初禅,不应思余小想入第二禅。彼不知如真已,不觉彼心而便失定,如是行禅者衰退而谓炽盛”。这里的“思厌相应想”应该是一种观想的方法,而“小想”也同样是禅定假想观的一种,即将所观察的范围由大及小,并逐步缩小。

  (2)行禅者成就二禅,然后第二禅入三禅,然“彼不知如真”,便“不觉彼心而便失定”。

  (3)行禅者成就三禅,由三禅入四禅的过程中“失定”。

  (4)行禅者成就四禅而入无量空处时失定。

  (5)行禅者成就无量空处而处无量识处时失定。

  (6)行禅者成就无量识处而入无所有处时失定。

  (7)行禅者成就无所有处而入非有想非无想时失定。

  3、衰退则知衰退——此处共分为八种:

  (1)“彼行禅者所行、所相、所标,度一切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是非有想非无想处成就游。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标,唯行无所有处相应念想本退具。彼行禅者便作是念:我心离本相,更趣余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定也。彼知如真也,于如不退,意不失定,如是行禅者衰退而知衰退如真”。此处的“所行、所相、所标”,即禅定的修习、境界与目标;“本退具”,是指退回到原本的禅定境界。这里的意思大约是指习禅者从非有想非无想处而退失到无所有处,习禅者对此知道得很清楚,“知如真”,知道自己衰退了,故称为“衰退而知衰退”。

  (2)“行禅者所行、所相、所标,度一切无量识处,无所有,是无所有处成就游。彼不受此行,不念此相、标,唯行无量识处相应念想本退具。彼行禅者便作是念:我心离本相,更趣余处,失无所有处,灭定也”,即对自己退失无所有处定知道得很清楚。

  (3)同理,对于自己退失了无量识处知道得很清楚。

  (4)对自己退失了无量空处知道得很清楚。

  (5)对自己退失了第四禅知如真。

  (6)对自己退失了第三禅知如真。

  (7)对自己退失了第二禅知如真。

  (8)对自己退失了初禅知如真。

  4、炽盛则知炽盛——此处也分为七种类型:

  (1)彼行禅者得初禅,然后趣向二禅,“彼行禅者便作是念:我心修习正思,快乐息寂,则从初禅趣第二禅,是胜息寂。彼知如真已,便觉彼心而不失定,如是行禅者炽盛而知炽盛如真”。其义大约就是从初禅到二禅境界,能够把握自己的修持进度,而不迷糊、不退失。

  (2)得二禅,趣三禅而不失定,不退失。

  (3)得三禅,向四禅而不失定,不退失。

  (4)得四禅,向无量空处趣进而不失定,不退失。

  (5)得无量空处,向无量识处趣进而不退失,不失定。

  (6)得无量识处,处无所有处趣进而不退失,不失定。

  (7)得无所有处定,向非有想非无想处定趣进,而不失定,不退失。

  说明:由于本人对于色界的四禅定到无色界的四空处定都没有丝毫的修行实践,因此对于本经所述的相关禅定没有丝毫的感性认识,只能勉强对经文作些归纳。而对于修禅中的种种感官印象,则更无点滴可言,故而纸上谈兵,实在是羞愧不已!(09.08.2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