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三十八)~A 一、鹦鹉经


   日期:2020/4/23 18: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漫说《中阿含》(三十八)

(卷三十八)

一、鹦鹉经

   说法地点:竹林精舍

  参加人员:鹦鹉婆罗门

  经中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回答鹦鹉摩纳都题子所问之事。所谓无论在家或出家,行正行的人,能解自知如法,并举出正邪二行之各种例子,加以说明。又鹦鹉摩纳说梵志施设真谛、热行、诵习、苦行、梵行等五法,有大果报、大功德,都被佛陀所破;又以其抱瞋恚之故,佛陀乃告之以欲、恚、身见、戒取、疑等五法,都由于心而起,遂说破有关于梵天、梵道迹等摩纳之见。

  佛陀自从在菩提树下觉悟正道之后,便踏上传教(弘扬佛法)的道路。在传教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难以预料的麻烦。比如说,对于自己所讲的教理,既要让人家听得懂,又要使人家易于接受,并且对每个闻法对象都要有所观察和了解,的确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有时我在想,在气候极度炎热的印度,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有时还经常闹饥荒、劫匪,加上战乱不休。在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之下,人们能保住身家性命、能够填饱肚皮,能够拥有一个安逸的生活环境,就等于是上八辈烧高香了。可是佛陀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不仅抛弃了王宫里的优裕生活享受,去出家修行;当自己的问题解决后,又帮着大家共同解决问题,这种精神真是了不起!因此,我们需要常常念及释迦文佛的伟大之处,时常诵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圣号。对于“学佛”,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是要“向佛陀学习”,“向佛陀看齐”,而不是向凡夫学习。现在比较流行“菩萨信仰”,一部分信众对释迦佛认识还不够,我觉得这是个误区。从现实即时效果来讲,“菩萨信仰”固然重要;然而“佛陀信仰”才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最终目标。因此,我觉得我们还需要加大对释迦佛的宣传与介绍,力争让所有的佛教信徒都能了解佛陀,认识佛陀,敬仰佛陀,学习佛陀。在此基础上,将佛教的根本教理广为弘阐。对于佛教的根本教理,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将其总结为八个字,即“因缘法则,四谛法门”。

  这部《鹦鹉经》,很多人大约都很熟悉,起码是听着挺熟。“鹦鹉”是人名,看样子应该是位婆罗门的梵志,岁数不大,年轻有为,少有所成。根据经典的记载(“往至王舍城,寄宿居士家”),他应该不是王舍城的人,而是位“外乡人”。他本人当然是信仰婆罗门教的,但对佛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恶感,很想找机会拜会一下佛陀,有些问题还想当面请教。听说佛陀此时正游止于王舍城郊外的竹林精舍,便高高兴兴地来到佛所,请佛赐教一二。

  这位鹦鹉的问题很多,他首先问道:“如我所闻,若在家者,便得善解,则知如法。出家学道者,则不然也,我问瞿昙此事云何?”他的意思是,在家能得善解,出家则不一定能得善解,出家反而还不如在家。

  佛陀对于这个问题当然有着不同的意见。他的观点是,无论是在家还是居家,如果不守规矩,去行邪行,即身口意三业违背正道之行的话,都不可能获得善解。这里不存在什么居家就能得善解,出家就不得善解的问题。相反,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三业“正行”,无论其居家出家,都能够获得善解。当然,如果三业正行,自然会获得佛陀的赞叹。

  接下来鹦鹉所问的问题是:“若在家者,便得大利,有大功德。出家学道者,则不然也,我问瞿昙此事云何?”对此,佛陀答道:“此事也不一定。”佛陀的理由是,无论是在家或居家,若有“有大灾患,有大斗诤,有大怨憎,行邪行者,不得大果,无大功德”;相反,如果居家“少有灾患,少有斗诤,少有怨憎”,便会获得大果,而得大功德。

  鹦鹉所提的第三个问题是:梵志施设五法,据说能产生大果报,作福得善。此五法为:真谛法、诵习法、热行法(布施)、苦行法以及梵行法。

  佛陀并没有正面评价此五法,而是问鹦鹉:

  第一,在所有修行中的梵志中,有没有梵志称说自己修此五法,而“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已,施设果(证得什么果位)耶?”

  第二,你们的历代祖师,在修此五法后,有没有称说证得了什么果位?

  第三,往昔的婆罗门十大仙人,他们有没有告诉过后人,他们曾经证得了什么果位?

  对于佛陀上述的三个问题,这位鹦鹉梵志显得局促不安,因为他也搞不清,甚至修五法从来就没有证得什么果位。但是他还是坚持说,虽然说修五法没有什么根据,然而大家还是照修不误,因为是出于对祖训恭敬的立场。

  佛陀听后,他说既然如此,你们梵志在没有证得任何实际效果的前提下,就盲修瞎炼,实在是十分荒唐。他作譬喻道:“犹众盲儿各相扶持,彼在前者,不见于后,亦不见中;彼在中者,不见于前,亦不见后;彼在后者,不见于中,亦不见前。”意思是说,古往今来,你们梵志都根本不知道彼此到底证得了哪些境界,可是你们却一个劲地修个不停,这和这些盲儿又有何区别呢?

  鹦鹉梵志听后,开始“嗔恚世尊,憎嫉不悦”,并且开始张口辱骂世尊,“诽谤世尊,指摘世尊,骂詈世尊,应诽谤瞿昙,应指瞿昙,应堕瞿昙”。他为自己辩解说:“有一梵志……彼作是说:若有沙门、梵志,于人上法有知有见,现我得者,我闻是已,便大笑之,意不相可,虚妄不真,亦不如法。云何人生人中,自说得人上法?若于人上法言我知我见者,此事不然。”他的意思是说,在现世当中,那些梵志们即使已证得了某种果位,也不可以说出来,因为这样会遭到大家笑话的,大家会认为他在说大话,“虚妄不真,亦不如法”。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梵志们都不知道仙人祖师们究竟证得了什么果位——他们自己不说,别人又如何会知晓呢?

  佛陀见到鹦鹉梵志嗔恚自己,并张口指摘辱骂自己,他并没有生气。他说:“你刚才说的那个梵志,他果真说了那番话吗?”

  鹦鹉说:“当然。这个梵志家中有一个婢女名叫不尼,他连不尼整天在想什么都一无所知,何况一切沙门、梵志们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佛陀听后,而作譬喻说:“如果现在有一位盲人,他因为从来没见过任何颜色——他的眼前永远是一片漆黑。如果他现在对大家说:世界上没有什么白色,也没有什么黑色,更没有什么好看的或不好看的颜色……总之一句话,世界上根本没有颜色这个说法。梵志鹦鹉,你认为此盲人所说的话,是否正确?”

  鹦鹉梵志反应倒挺机灵,他听后说:“大师,你的意思是,那位梵志所说,与这个盲人所说,是完全相仿的,是吗?”佛陀说是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

  针对于梵志五法,佛陀首先介绍了佛教的“障碍五法”:

  “摩纳!有五法作障碍,作覆盖,作盲无目,能灭智慧,唐自疲劳,不得涅槃。云何为五?摩纳!欲第一法作障碍,作覆盖,作盲无目,能灭智慧,唐自疲劳,不得涅槃。摩纳!恚、身见、戒取、疑等五法作障碍,作覆盖,作盲无目,能灭智慧,唐自疲劳,不得涅槃。于意云何?为此五法之所障碍,覆盖阴缠,彼若欲观自义,观他义,观俱义,及知一切沙门、梵志心之所念者,终于是处。”

  在这段话之中,佛陀的观点是“五下分结”才是导致我们无法做到“观自义、观他义、观俱义,及知一切沙门、梵志心之所念”的元凶。此五下分结是:

  A.欲贪——于顺情境上生起贪着之心而无有厌足;

  B.嗔恚——于违情境上生起嗔恨之心而不自已;

  C.有身见——于名(心)、色(色身)、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等妄计为身,执着我见;

  D.戒禁取见——取执非理无道的邪戒;

  E.疑——迷心乖理,狐疑不决,由此疑惑而迷真逐妄,背觉合尘。

  其次,佛陀向鹦鹉介绍了“五欲功德”(五种欲的破坏功能):

  “有五欲功德,爱念意乐,彼有爱色欲相应,甚可于乐。云何为五?目知色,耳知声,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触。摩纳!于意云何?众生因此五欲功德故,生乐生喜,不复是过耶?”

  此处所讲的五欲(色、声、香、味、触),是指染着等五境所起的五种情欲,对我们众生所产生的危害。此五欲为:

  A.色欲——谓男女之形貌端庄及世间宝物玄、黄、朱、紫等种种妙色,能使众生乐着无厌(色对目);

  B.声欲——谓丝竹与环佩之声及男女歌咏等声,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声对耳);

  C.香欲——谓男女身体之香及世间一切诸香,能使众生乐着无厌(香对鼻);

  D.味欲——谓各种饮食肴膳等美味,能使众生乐着无厌(味对舌)。

  E.触欲——谓男女之身有柔软细滑、寒时体温、热时体凉及衣服等种种好触,能使众生乐着无厌(触对身)。

  对上述五欲,佛陀总结说:“如是众生所生舍乐,谓因离欲,从诸诸法而得舍乐及于止息。”如果能够做到“离欲”,那么不仅可以得到“止息”,还可以获得神通,对他人之念、往昔之事都能做到了如指掌。

  佛陀在谈到梵志五法之时,他进一步说:

  “若有梵志施设五法,有大果报,有大功德,作福得善者,我说是从心起。云何为心?若心无结、无怨、无恚、无诤,为修彼故。摩纳!于意云何?若有比丘守护诚谛者,彼因守护诚谛故,得喜得悦。摩纳!若有喜及悦,善善相应,我说是从心起。云何为心?若心无结、无怨、无恚、无诤,为修彼故,如是彼得行施,彼得诵习,得行苦行,得行梵行。彼因行梵行故,得喜得悦。摩纳!若有喜及悦,善善相应,我说是从心起。云何为心?若心无结、无恚、无诤,彼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心与慈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如是悲、喜心与舍俱,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在上面一段经文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佛陀在这里重点谈到了“心”。就是说,我们无论在做什么,都要将这个“心”置于首位。到底是什么“心”?就是经中所说的无结心、无怨心,无恚心,无诤心。比如说作斋会行布施时,心中若存有一丝的结心、怨心与恚心,那么这个功德就是不圆满的,不究竟的;而当我们存有满怀的欢喜心、恭敬心、赞叹心时,这个功德才是如法如理的。我们想一想,作弟子的在供养师父时,你们是怀着什么样的“心”?除了恭敬心之外,恐怕多少还掺杂一点“功利心”吧?

  而这个“心”的具体表现,就是我们常说的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与舍无量心。与一切众生乐,叫慈无量心;拔一切众生苦,叫悲无量心;见人行善或离苦得乐,生大欢喜,称喜无量心;把上述三心悉皆舍之而不加执着,不起爱憎,故名舍无量心。而“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正是属于四无量心的范畴之内吗?我们常说大乘菩萨道精神,四无量心就是普度众生的大乘菩萨道的外在显现之一。

  坦率地说,现实之中让人们完全放弃功利之心,恐怕是相当地困难。比如说大家到寺院去行布施或做功德,往往请师父们附加上几句“生意兴隆、身体健康、合家幸福、岁岁平安”这样的祈求之语。虽然几句客套话也没有什么,但起码已说明你的布施已掺上了附加条件,已经具备了功利之心(有所企求)。就是说,你可以做到“慈心、悲心、喜心”,但是你做不到“舍心”,因为你还没有“舍”掉功利之心。

  祈愿我们都能舍弃功利之心,人人具达“四无量心”……(界定,2009.07.20. 于南海普陀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