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五十)~Y 1360经、1361经:此二经叙述俗人与比丘各自喜好的差别。


   日期:2020/4/19 0: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360经、1361经:此二经叙述俗人与比丘各自喜好的差别。

  1360叙述“一女人于夜暗中,天时微雨,电光睒照,于林中过,欲诣他男子,倒深泥中,环钏断坏,华璎散落”。就是说有一位年青的女子,在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夜晚,去约会她心爱的男人。此时该女子的既着急又有些害怕的迫切心情可想而知,加之路面很黑很差,天上又飘落着细雨,故而该女子慌不择路,一不小心摔倒在泞泥道中,自己身上精心打扮的那些“环钏”与“华璎”都散落一地,弄得狼狈不堪。此情形与歌曲《回娘家》大略相似。此女人又急又气,以偈表达她既恼怒又无奈的心情:“头发悉散解,花璎落深泥,环钏悉破坏,丈夫何所著?”看着自己灰头土脸的样子,心想又有什么脸面去见自己心爱的男子呢?

  而在林中修习的一位比丘,已经有了很了不起的成就,其已“得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当他听到这位女子所说之偈,也以偈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烦恼悉断坏,度生死淤泥,著缠悉散落,十方尊见我!”女子以自己身上的环钏与华璎为荣耀,当它们一旦断坏并散落于泞泥之中时,其苦恼便立即生起;而比丘却将这些视为世俗烦恼之一种,若将它们悉数败坏散落,那才是世间最开心的事情呢!这便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最大区别。

  第1261经中叙述一对夫妇,“有丈夫与妇相随,度河住于岸边,弹琴嬉戏”,所谓夫妻恩爱美满赛若视仙,故有“只羡鸳鸯不羡仙”之说。在明媚春光的沐浴之下,他们在清澈的小河边,弹着琴唱着歌,翩翩起舞,好不自在!“爱念而放逸,逍遥青树间,流水流且清,琴声极和美,春气调适游,快乐何过是?”在世人看来,这大约便是人间最美好的景致了。

  从比丘角度来说,可能情况大为不同:“受持清净戒,爱念等正觉,沐浴三解脱,善以极清凉,人道且庄严,快乐岂过是?”世间人以男女情爱、声色犬马为快乐,而比丘却以持戒禅定求解脱为最大快乐。当然我们也不能断然否定世间的快乐,否则这个世界可能会单调无味,变得毫无情趣;然若从出世间法来看,这些快乐过于短暂,而且乐极悲生的情形十分常见,故而它们是处于生灭变幻的有为法。佛法不离世间觉,诸佛成佛皆在世间,它是说世间法是成就无为法的根本与基础,却决非乐于世间法而不肯拔离。我们若以出世心办入世事,则既不会陷入“快乐何过是”的男女情爱,也不会落入贪著环钏华璎物质享受。舍诸二边而行中道,既是修行法门,亦是待人接物的所持态度。倘若如是,则无论身陷泞泥道中,还是荡漾于春波之间,皆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所谓世间圣贤诸辈,大凡如是。(7.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