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七)~G 1250经:佛陀在本经中教导弟子们不应当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日期:2020/4/17 22: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250经:佛陀在本经中教导弟子们不应当贪求世间的名闻利养。

  本经在杂阿含的诸小经之中,篇幅算是比较长的。曾经一段时间,佛陀在拘萨罗国游行,住止于一处名叫一奢能伽罗的村子附近的树林之中。当地官员百姓听说佛陀住锡于此处,都很开心并兴奋不已,“各办一釜食,著门边,作是念:我先供养世尊!我先供养善逝!”甚至在大家开始大声叫喊起来,“各各高声大声,作如是唱”,弄得满村很是热闹。

  佛陀在林中静坐,远远地听到附近的村落一时间很是吵闹,便问身旁的侍者那提伽:“何因何缘园林内有众多人高声大声唱说之声?”尊者那提伽如实相告,并希望佛陀前往应供,“唯愿世尊当受彼食。”

  佛陀闻后说:“莫以利我,我不求利;莫以称我,我不求称。”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佛陀于世间诸法已经“出要、远离、寂灭、等正觉”,佛陀没有必要去求取世间的名利,也从来不需要博得世人的称叹,因为佛陀对这些世间的名闻利养甚至一点概念都没有,又为什么需要别人来称叹自己呢?

  那提迦尊者听后连连称是,但是他还是对世尊说:“譬如天雨,水流顺下,随其彼彼世尊住处,于彼处刹利、婆罗门长者信敬奉事,以世尊戒德清净,正见真直。是故,我今作如是说,唯愿世尊哀受彼请。”那提伽尊者从来没有觉得佛陀对世间名利还有什么念想,他只是觉得,佛陀既然贵为世尊,受到世间众人的尊崇,完全是凭借“戒德清净,正见真直”而著称。佛陀接受世人的衣食医药乃至卧具的供养,完全是出于利世的慈悲心,赐予众生以广种福田的机会,使众生蒙受佛陀的恩德,故而佛陀似乎以哀愍心,接受世人的供养。

  佛陀闻后还是强调一点:“莫以利我,我不求利,乃至云何于彼彼所起利乐,有味有求?”佛陀在这里谈到了一些出家比丘在道业上十分懈怠的现象,让人不胜痛心。例如:

  1、我见比丘食好食已,仰腹而卧,急喘长息;

  2、我见此有二比丘食好食已,饱腹喘息,偃阐而行;

  3、我见众多比丘食好食已,从园至园,从房至房,从人至人,从群聚至群聚;

  4、我于一时随道行,见有比丘于前远去,复有比丘于后来亦远。

  佛陀认为,这些比丘都是“不得出要、远离、寂灭、等正觉乐、不求之乐、不苦之乐”,因为有求皆苦,有苦必无快乐。相反,佛陀却是“闲静无为,亦无有便利之劳”,他可以时刻“观五受阴生灭”,“于六触入处观察集灭”。作为佛陀的弟子,亦当“乐修远离,则勤于远离,厌离群聚”,并且时刻做到“于五受阴观察生灭,于六触入处观察集灭,乐于远离,精勤远离”。唯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的住世比丘。(2.2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