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二)~E 第289经、290经(无闻经)


   日期:2020/4/9 15: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289经、290经(无闻经):

  所谓“无闻”,是针对“多闻”而言,是指未接受佛法教导或不愿意接受佛法教导的普通人,与现在的“默默无闻”中的“无闻”,其义完全不同。

  佛陀在本经中说:“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身厌患、离欲、背舍而非识。”就是说,普通凡夫也不能说一无是处,对于我们色身的组成,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色身乃四大的假合,并不实在。比如说我们身体有时会生出毛病,生病自然会很痛苦,一些人甚至产生了“生不如死”的叹息。退一步讲,不要说生病,即便是面对日渐肥硕的大肥腩,我们也是十分烦恼,终日为如何减肥而劳神。当我们卧床不起时,才真心羡慕健康时的那种自在与快活;当我们身陷囹圄时,才真正体会到像平常人那样活着,该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所谓“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即是此理。

  在上面的这句经文中,佛陀已敏锐地体察众生的微妙心理变化。不可否认,哪怕是“愚痴无闻凡夫”,对于四大所造之身,也会产生厌离。然而,这种厌离是表象的,极其不牢靠的,因为这种厌离,不是一种自主的“意识”行为,即所谓“好了伤疤忘了疼”。“心识”是一种十分顽固的东西,它不会完全随着我们的表层意念而转移。究其原因,还是一个“我”字在里面作怪。有“我”,必然会产生以“我”为中心的各种我执与我慢。如果“我”字不灭,对四大之身的任何舍离言行(或心念)都是浅层的、表象的且极不可靠的。

  在人类的身语意三业之中,什么东西是最难把握的?说到底,还是这个“意”字。在原始佛教时期,“心”、“意”、“识”三个概念往往可以通用,并没有后期佛教的那般泾渭分明。我们可以做到口不乱说,甚至一连数年不言语;我们可以做到“四肢不勤”,做到长年累月闭门不出。可是我们却无法限制想像的空间。在思惟的海洋里,我们可以自由遨游,天马行空般地不受拘束。倘若有人能驾驶“心念”这匹野马,那真是至圣至伟!成语“心猿意马”,便是“心”、“意”难以约束的佐证。对此,佛陀譬喻道,“犹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心念就好像一只在森林中上下跳腾的猕猴,我们很难让它消停片刻。故而“彼心、意亦复如是,异生异灭”,心念是处于刹那生灭的不断变动之中,若想使心念止住一处安住不动,又谈何容易?!因此佛教里有“止”、“观”法门,其要点便是对治我们的“心猿意马”。“止”是使精神(意念)统一,并达到无念无想的寂静状态;“观”是动用独具的智慧观察某一特定的事物或理趣。“止”、“观”结合,便是“定慧双修”。当然,在起始阶段,“止”与“观”并不能做到完全均等,有时“止”多“观”少,有时“观”多“止”少。只有进入到第四禅时,才能真正做到“止观均等”。(6月18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关文章:界定法师)(五明学佛网相关文章:界定法师)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F 七、例经(2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E 六、箭喻经(22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D 五、见经(220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C 三、阿那律陀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B 二、八城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六十)~A 一、爱生经(21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D 四、第一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C 三、鞞诃提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A 一、一切智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B 二、大拘絺罗经 

 界定法师:漫说《中阿含》(卷五十八)~A 一、法乐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