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修学报告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3)


   日期:2020/1/29 17: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乙 次明趣

  夫宗之所归者名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之所归,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三不退。故本经以圆生四土,迳登不退为趣。

  夫净土有四土:(1)凡圣同居土。(2)方便有余土。(3)实报庄严土。(4)常寂光土。以下略明四土往生之相。

  (1)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之凡圣同居土,是同居净土。我等所在之娑婆世界,亦是凡圣同居土,此土亦有凡有圣,如文殊常现五台,诸阿罗汉①常往天目或雁荡。是皆此土之圣也。但我等所居之同居土是同居秽土,故虽同名同居,而实有不同也。如《要解》谓此之同居曰:‘由实圣(指小乘初二三果)过去有漏②业,权圣(大权示现之菩萨)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③(指涅盘),权圣机尽(指度生之缘已了),便升沈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按《要解》义,此土凡圣之同居逊于极乐者有四:(1)暂同。此土小乘初二三果④,证阿罗汉便入寂灭⑤。大权⑥菩萨,度生机尽便不复示现,故与此土凡夫只是暂时同居,非究竟也。在彼净同居土,则可与诸大菩萨俱会一处,直至成佛。(2)难遇。虽有圣者现居此土,但不易见闻亲近。而在极乐则皆如师如友,朝夕同聚也。(3)希少。圣者如珍如瑞,希有难逢。而极乐则‘其中多有一生补处⑦。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4)所作不同。在此土,圣者咸游圣域,而众生轮回六道,升沈无定。凡圣虽同居此土,而其所作与成就,则迥然不同。在极乐则同尽无明⑧,同登妙觉⑨。故知同居净土之同居,胜于此间无量亿倍也。

  【注释】

  ① 阿罗汉:

  《佛学大词典》:为声闻四果之一,如来十号之一。又作阿卢汉、阿罗诃、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称罗汉、啰呵。意译应、应供、应真、杀贼、不生、无生、无学、真人。指断尽三界见、思之惑,证得尽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此果位通于大、小二乘,然一般皆作狭义之解释,专指小乘佛教中所得之最高果位而言。若广义言之,则泛指大、小乘佛教中之最高果位。

  据成唯识论卷三载,阿罗汉通摄三乘之无学果位,故为佛之异名,亦即如来十号之一。另据俱舍论卷二十四举出,阿罗汉乃声闻四果(四沙门果)之一,为小乘之极果。可分为二种,即:(一)阿罗汉向,指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于阿罗汉果者。(二)阿罗汉果,指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证入此果位者,四智圆融无碍而无法可学,故称无学、无学果、无学位;若再完成无学正见乃至无学正定之八圣道,以及无学解脱、无学正智等十种无漏法,则称为十无学支。

  关于阿罗汉之语义,据大智度论卷三、大乘义章卷十七本、翻译名义集卷一、卷二等举出杀贼、不生、应供三义,称为阿罗汉三义,为自古以来最常见之说。即:(一)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盘,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② 有漏:

  《佛学大词典》:为‘无漏’之对称。漏,乃流失、漏泄之意;为烦恼之异名。人类由于烦恼所产生之过失、苦果,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转不停,难以脱离生死苦海,故称为有漏;若达到断灭烦恼之境界,则称为无漏。在四圣谛中,苦谛、集谛属于迷妄之果与因,为有漏法;灭谛、道谛则为觉悟之果与因,为无漏法。有漏、无漏之法,在修行之因、果当中,具有极重要之地位。

  ③ 灰身:

  《佛学大词典》:[灰身灭智]条,又作无余灰断、焚身灰智。略称灰灭、灰断。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盘界。此乃小乘佛教最终目的之无余涅盘。据金光明经玄义卷上载,若断尽三界之烦恼,即可证有余涅盘,而焚身灰智则证入无余涅盘。

  盖小乘虽以无余涅盘为真涅盘,然大乘则视之为一种方便施设,须经八千六百四十二万十千劫,而后于他方净土蒙佛度化。

  ④ 初二三果: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四果]条,声闻乘圣果之差别也,旧译家以梵名,谓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家以前三果翻名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一须陀洹果,旧作入流,逆流。入流预流,同一之义。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也,逆流者,谓入圣位逆生死之暴流也。申言之,即三界见惑断尽之位也。二斯陀含果,译云一来。断欲界九地思惑(新曰修惑)中前六品,尚余后三品者也。为其后三品之思惑,尚当于欲界之人间与天界(六欲天),受生一度,故曰一来,一来者一度往来之义也。三阿那含果,旧译不来,新云不还,断尽欲惑后三品之残余,不再还来欲界之位也。尔后受生则必为色界无色界。四阿罗汉果,译作杀贼,应供,不生。上至非想处一切思惑断尽之声闻乘极果也。以其断尽一切见思二惑,故谓之杀贼,既得极果应受人天之供养,故曰应供,一世之果报尽,故永入涅盘,不再来生三界,故谓之不生。

  ⑤ 寂灭:

  《佛学大词典》:略作灭。即指度脱生死,进入寂静无为之境地。此境地远离迷惑世界,含快乐之意,故称寂灭为乐。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三(大二·六七二中):‘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概谓对生死之喧动不安而言,不生不死之寂静安稳即称为寂灭。又特指小乘之涅盘。僧传中,僧尼之死通称为‘寂’,亦是寂灭之略称,含有进入涅盘之意;又常作示寂、入寂、圆寂。

  ⑥ 大权:

  《汉典》:[权]条,变通,不依常规:~变。~谋(随机应变的计谋)。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言佛菩萨之大圣权。化现异形也。法华玄义六曰:‘摩耶是千佛之母,净饭是千佛之父,罗睺罗千佛之子。诸声闻等悉内秘外现,示众有三毒实自净佛土,诸亲族等皆是大权法身上地,岂有凡夫能怀那罗延菩萨耶?’

  ⑦ 一生补处:

  《佛学大词典》: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谓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略称补处。即指菩萨之最高位─等觉菩萨。一般皆称弥勒为一生补处之菩萨。据弥勒上生经等记载,弥勒菩萨现居于兜率天,待此生尽,则下生于人间,以补释迦之佛位。此词又作一生所系,指仅此一生被系缚于迷界,来生即可成佛,故有此称。另据无量寿经记卷上之说,一生补处之菩萨又分为四位次:(一)住于正定位之菩萨。(二)接近于佛地之菩萨。(三)住于兜率天之菩萨。(四)由兜率天至人间下生而成佛。

  ⑧ 无明:

  《佛学大词典》:为烦恼之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而以愚痴为其自相。泛指无智、愚昧,特指不解佛教道理之世俗认识。为十二因缘之一。又作无明支。俱舍宗、唯识宗立无明为心所(心之作用)之一,即称作痴。

  就十二缘起中无明支解之,无明为一切烦恼之根本。阿含经谓,无明乃对于佛教真理(四谛)之错误认知,即无智;且其与渴爱具有表里之关系。说一切有部以‘三世两重’之因果来解说十二缘起,谓其中之无明系指过去烦恼位之五蕴,由于该位诸烦恼中,以无明之作用最强,故总称宿世烦恼为无明。唯识宗则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释,谓无明与行能牵引识等五果之种子,故为‘能引支’;其中,与第六意识相应之‘痴’,能起善恶之业,称为无明。

  据大乘起信论之说,无明为不觉,此不觉分为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二种。根本无明,又作根本不觉、无始无明、元品无明,忽然念起无明或元初之一念。即不了达真如平等之理,故忽然起动差别对立之念的元初,即为诸烦恼之元始、迷妄之最初,皆非由其他烦恼所生者,故谓‘忽然’。以其极微细,故难以区别心王与心所之状态。故根本无明即最细微之动心,而诸种惑、业、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动之心为根本,故称根本无明。此即无始无明住地之惑。枝末无明,又作枝末不觉,即依根本无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污心,有三细六粗之惑业。

  据天台宗之说,依空、假、中三观可断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此中,无明即迷于非有非空之理,而为障碍中道之惑。亦即中观所断之对象。关于断除无明者,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教’之别教,于十回向伏无明,在初地以上至妙觉等十二阶位,断尽十二品无明。此际,十回向中,最后之第十回向断除最初之无明,进入初地;此最初之无明复分三品来断,故称三品之无明。在圆教,则于初住以上至妙觉等四十二阶位断尽四十二品无明,此际,第五十一阶位(等觉)之最后心即显妙觉智,由此能断除最后之无明(称为元品无明、无始无明、最后品无明)。然以上为过去之说,实则圆教不立三观之次第,而主张持一心作观,三惑同体,同时可断。

  ⑨ 妙觉:

  《佛学大词典》:为大乘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之一,四十二位之一。指觉行圆满之究竟佛果,故亦为佛果之别称。又称妙觉地。为究极理想境地之表现;系由等觉位更断一品之无明,而得此妙觉位。于此位能断尽一切烦恼,智慧圆妙,觉悟涅盘之理。

  天台四教仪一书说明别、圆二教妙觉位之差异,谓别教之妙觉位坐于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为钝根菩萨转无量四谛之法轮;圆教之妙觉位则以虚空为座,成就清净法身,居于常寂光土。

  【译文】

  宗旨所归向之处就叫做趣。‘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归向之处就在于往生极乐净土,证得三不退的地位。所以本经是以‘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为趣。

  净土共有四种土:(1)凡圣同居土。(2)方便有余土。(3)实报庄严土。(4)常寂光土。以下就简略地说明一下四土往生的相。

  (1)凡圣同居土。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同居净土。我们现所在的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这个土也是有凡夫有圣贤,比如文殊菩萨常示现于五台山,诸多阿罗汉经常往来于天目山或雁荡山。这些都是我们这个国土中的圣贤。但是我们所居住的这个同居土是同居秽土,所以虽然都叫做同居土,而实际的状况是有所不同的。如《阿弥陀经要解》对于此处的同居土说道:‘是由于实圣(指小乘中的初果、二果、三果)过去所带的有漏业,权圣(指大权示现的菩萨)大慈大悲的誓愿,所以才使得凡夫与圣人同居在一处。等到实圣灰身灭度(指入小乘的无余涅盘),权圣度众生的机缘已了,则圣人的上升与凡夫的堕落便存在巨大的差异,或是受苦或是享乐就相差得非常悬殊,所以只是暂时同居,而并非究竟同居。此外,在天地之间,能够见闻到圣贤的人很少。即便有幸见到,能够亲近跟随的人也很少。再有,纵然是佛陀在世时圣人很多,也毕竟如珍宝和祥瑞一般,难得遍布于国土之中,如同众星和微尘那样多。另外,凡夫与圣贤虽然同居在一处,然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则有很大的不同。按照《阿弥陀经要解》中的义理,这个国土中凡圣同居的状况逊色于极乐世界的地方主要有四点:(1)暂同。此土小乘初果、二果、三果的圣人,在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便入于寂灭,而大权示现的菩萨,在度化众生的机缘已了之后就不再示现,所以说与此土的凡夫只是暂时同居,并非究竟。而在极乐净土的同居土,则是可以与诸大菩萨们相聚在一起,一直到成佛。(2)难遇。虽然现在是有圣贤居住在这个国土中,但是非常不容易见闻亲近。而在极乐净土中,则都如同是师友关系,朝夕相处在一起。(3)希少。这个国土中的圣人如同珍宝与祥瑞一样希有难逢。而在极乐净土则是‘其中有很多一生补处的菩萨,其数量非常之多,并非算数所能够知晓的,只可用无量无边阿僧祇来形容。’(4)所作不同。在此土中,圣人都是游历于圣贤所处的领域,然而众生则是轮回在六道之中,上升还是堕落都没有一定。凡夫与贤圣虽然都是共同居住在此土中,然而他们的所作和成就,则是迥然不同的。在极乐世界则是共同断尽无明烦恼,共同登上妙觉果位。所以可知,极乐净土的同居,胜过于此土的同居无量亿倍啊!

  【心得报告】

  前面讲的是“宗”,从这一段开始讲“趣”。同宗旨一样,归趣也有两句八个字:“圆生四土,径登不退”。下面念老分别对四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而四土往生当中最为殊胜的,同时也是六道凡夫往生比例最高的,就是凡圣同居土,确切地说是凡圣同居净土。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也是凡圣同居土,但是凡圣同居秽土,两个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具体有哪些不同?念老在这一段用了相对大的篇幅来进行说明。尤其引证了《弥陀经要解》中的四点总结,非常精辟,这也是为何称为“圆生四土”,其中“圆”字含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有关“文殊常现五台”,相关的感应故事记载有很多,恩师讲经中最常提及的就是虚云老和尚朝五台山时的感应故事。老和尚为报父母之恩,从普陀山出发,三步一拜去朝五台山,两次在路上遇险病倒,危难之时,都曾出现同一个乞丐帮助他,给他找药,煮粥,照料他直至病好。老和尚问他从哪里来?他说自己家住五台山,名字叫做“文吉”,五台山的人都认识他。后来老和尚到达五台山以后四处打听有没有人知道“文吉”,然而并没有这个人,后来有位老僧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老和尚方才恍然大悟。

  此外,黄念老也在不同场合多次讲述过一个有关文殊菩萨现身的真实故事。这里恭录一段念老在《净修捷要报恩谈》中的一段讲述:“在文化大革命之前,有人曾亲见文殊,是一个福建和尚。有两个人都说的这个事情,就不会有错。一个是通愿法师,通愿法师在国内的比丘尼中是第一位,很有道德,她那时在五台山。再一位是圆彻法师,他是福建人,是一个福建的同乡告诉他的。这个福建和尚,他到了五台之后,他很恭敬,他三步一拜。像他这种人就很少了,三步一拜,五步一拜。拜到五个台,他走了一半的样子,看一个地方,一个小门上头写着一个‘金刚洞’。他说这个名字很特殊,就走进门一看,里面很大,很多大殿,还有藏经楼等等。有很多很多出家人,两种服装,一种是和尚服装,一种是喇嘛服装。五台山是两种,有和尚、有喇嘛。他就走进大殿,很怪,这个大殿有一个台子,没有供佛像,是空台子,因为没有佛像,他就没有顶礼。但是他围著那个台子转了三个圈。这也是一种礼节,绕这个三匝,也是个礼节,就是没有顶礼那么恭敬就是了。他预备走出来到别处看看,看看那个藏经楼,看看别处。当刚走到门口,刚要出去,后头出来一个小沙弥喊他:‘某某法师’。叫他,他就回头,一愣,这儿怎么有人知道我?我一个人,我刚来。小沙弥说:‘我师父叫你’,他就跟着小沙弥进去,就看见一个老头,他就很恭敬的顶礼。顶了礼之后,老和尚就说,远来不容易,给他一个座位,就把一个座位给他。他就跟老尚说:‘你这个地方很好,我能在这挂单吗?’老和尚说:‘你的因缘,你还是得回去,我这不能留你。’他说:‘老法师,你这怎么大殿上没有佛?’和尚说:‘我这里用不著’这是禅宗的话。和尚不留他,他就请老法师开示,老法师就写了几句话给他,他记住了,继续走。他没有丝毫感觉有任何特别,他也没有拜。后来天黑了,不能下山,危险了。正好有一个西藏人在那儿住,不是出家人,当然他就在那儿住,就留他,说你不能走了,你走了之后很危险,就在我这过夜,他就留下来。那个人就招待他吃晚饭,两个人就聊天。这个和尚就问他:‘你们这儿有多少和尚,全五台山?’‘这五台山怎么算也不到几百人,有人要供千僧斋,我们把所有的人都找来也凑不够。’这和尚说:‘不对,不对!我知道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七、八百,你们还有其他地方,怎么凑不出一千人?’这个人说:‘我在五台山,我怎么不知道?我当然知道不够,从来是不够的。’两人就争起来:‘我亲眼见的’,‘你在什么地方?’‘我在什么什么地方,叫什么什么。’那人说:‘没有这个地方。’‘怎么没有?我查书给你看!’和尚就拿出五台山导游地图,各个方面找,没有这个名称,没有个金刚洞。大家就愣住了,这怎么回事?僵持不下。住在那里那个人忽然说:‘你恐怕是碰见文殊菩萨了吧?!’这个和尚他本来是预备吃饭的,他啪一下眼泪也下来了,饭他也不吃了,坐不住了。他回头再去拜,又从头三步一拜、三步一拜,拜到那儿天都亮了,怎么找也找不著了。找不著,他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他的福建同乡,这个同乡就告诉圆彻法师,这话是圆彻法师跟我说的。他一看,他说你这一点不会错,决定是文殊。看他写的那四句话,它是可以横看,可以直看,横看是个表面的意思,直看又是个意思。直看就是说了文化大革命以后的事,也告诉他将来佛前要没有灯,庙里无有僧。他就说我去追这个人,追没著,这个人已经下山了。这就是见到了文殊。”

  至于“阿罗汉常往天目或雁荡”,天目山和雁荡山分别隶属于浙江的杭州和温州,都是拥有千年历史的佛教名山宝刹。历代高僧大德辈出,最著名的有禅宗高峰原妙禅师,中峰明本禅师等。相传天目山是韦陀菩萨的道场,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公案就发生在天目山,高峰禅师在悬崖峭壁上打坐,两次不慎坠崖,都被韦驮菩萨两次救起。另外,根据沈括的《梦溪笔谈·雁荡山》,有云“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漱”,故后人多以诺矩罗尊者为雁荡山的开山祖师。

  又此土之凡,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①。而彼土同居则‘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得往生者,不复更入三恶道,永离恶趣。不似此间众生,生死海中,头出头没,辗转恶道,苦趣时长也。

  更有进者,如《要解》云:‘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盖以同居土之凡夫,须断尽见思二惑②,方得漏尽通③,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余土。此名竖出三界,其事甚难也。今此往生法门,乃舍同居秽,而生同居净。得生极乐,即断生死。故名横出三界。而往生之人,不待断此见思二惑,但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便蒙佛愿冥加,决得往生净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胜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无。故知极乐同居,胜于十方佛土。又带业往生,仍属凡夫,但无退转,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圆生四土也。

  【注释】

  ① 三恶趣:

  《佛学大词典》: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又作三恶道、三涂、三途、三恶。乃众生造作恶行所感得之世界。即:(一)地狱,在地之下、铁围山间,有八寒八热等地狱,造上品十恶者堕入此趣。(二)饿鬼,造中品十恶者堕入此趣。其中罪重者,积劫不闻浆水之名;其次者,但伺求人间荡涤脓血粪秽;又其次者,时或一饱。(三)畜生,造下品十恶堕入此趣。有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等。此三恶趣之次第,增一阿含经卷十三、无量寿经卷上、佛地经等列序为地狱、饿鬼、畜生;法华经卷二、大阿弥陀经卷上、北本大般涅盘经卷十等列序为地狱、畜生、饿鬼。一般于大乘佛教之理论中,畜生胜于饿鬼,此因饿鬼系带火而行,受苦甚重,颈小腹大,恒患饥渴,若遇清流,犹如猛火;而畜生道中无此等之事,故胜于饿鬼。又瑜伽论略纂卷三载饿鬼有二种,福德之鬼为下品恶业所感,薄福之鬼则是中品恶业所感。

  ② 见思二惑:

  《三藏法数》:[出天台四教仪集注]惑,迷惑也。谓诸众生于一切法,不了自性本空,妄生执著,惑于正道,流转生死,故名惑也。又名二缚,由此惑业缠缚,住着三界,不能脱离也。又名二结,结即缚之义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一、见惑。分别曰见,谓意根对法尘,非理筹度,起诸邪见,如外道计断计常乃至有无等见,是名见惑。二、思惑。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着,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佛学常见辞汇》:[见思]条,见惑和思惑。见惑是凡夫在见解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之五不正见是;思惑是凡夫们在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之烦恼是。此二惑是众生流落三界枉受生死的根源,断之即能了生死、出三界。

  ③ 漏尽通:

  《佛学大词典》:[漏尽智证通]条,谓断尽一切烦恼惑业,永离生死轮回之神通。六神通之一。又称漏尽神通、漏尽通证、漏尽通。即证得漏尽智,断尽一切有漏烦恼,依止静虑而示现威德具足。舍利弗阿毗昙论卷十(大二八·五九七中):‘若智生,有漏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世自证知成就行: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还有。是名漏尽智证通。’另依俱舍论卷二十七载,六通中之前五通于异生之凡夫亦可证得,而漏尽通唯圣者能证得。又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漏尽通可分漏习俱尽及漏尽而习未尽二种,前者指佛,后者指菩萨之所证。

  【译文】

  此外,在我们国土中的凡夫,包括有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趣。而在极乐世界的同居净土则是‘尚且听不到恶道的名字,何况是实有呢。’得以往生净土的人,不会再堕入三恶道当中,永远地离开了恶道。不像这个世间的众生,在生死业海当中,头出头没,辗转于恶道之中,在苦趣当中的时间相当长。

  再进一步看,如《阿弥陀经要解》中说到:‘应当知道我们凡夫得度的大事因缘,在凡圣同居土这一关上,是最难以突破出去的’。因为同居土的凡夫,必须断尽了见思烦恼,才能得到漏尽通,才是截断生死瀑流的开始,从凡圣同居土升到方便有余土。这被称为是竖出三界,此事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如今这个往生法门,是舍弃同居秽土,而往生到同居净土当中。得生到极乐世界,就能了断生死。所以称之为横出三界。而往生的人,不需要等到断尽见思二惑,只要是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便能够得到阿弥陀佛愿力在冥冥之中的加持,决定能够得以往生净土,其从事相上讲是非常容易的,所以称它为易行道。如此方便而直截,殊胜稀有的法门,是十方世界中所没有的。所以可知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胜过于十方世界的佛土。另外带业往生,虽仍然属于凡夫,但是不会再退转,一生就可以成佛。所以说往生同居土,也就是圆满地往生到四土之中。

  【心得报告】

  这一段继续从其他角度阐明极乐世界同居净土的殊胜之处。我们这个世界的凡夫包括了最苦的三恶道,而极乐世界同居土则只有人天两道,连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何况是真有呢?而我们这个世界的凡夫要想断见思惑,得漏尽通,出离凡圣同居土,是非常困难的。不要说证得阿罗汉果以上,就是得初果须陀洹,也可以说是几乎不可能。须陀洹就须断尽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单一个“身见”这第一关,试想我们用这一生去努力,能不能成功?谁能做到不执著这个身体是自己?可见竖出三界之难!然而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横出,所谓带业往生,靠得是弥陀愿力的加持,不需要断见思惑,只要伏住烦恼,让它不起现行,不但相对容易,下到五逆十恶都可以往生,而且成就之高,皆得阿惟越致菩萨,远非小乘阿罗汉可比!一生成佛,没有退转,这就是圆生四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       大乘无量寿经)(五明学佛网: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       大乘无量寿经)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一、大乘无量寿经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5)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4)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2)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1)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0)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9)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8)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7)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6)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5)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