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修学报告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0)


   日期:2020/1/16 10: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一经宗趣

  经之所崇尚者,名之为宗。宗者要也。全经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径也。故知宗者,为全经之纲领。纲举目张,领提衣顺,是故于辨体后,首应明宗。体是理,宗是行。体者,乃宗所依之体。宗者,即是显体之宗。二者互相表里。宗是会体之要行,故应崇尚。《香象心经疏》云:‘言之所贵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又圭峰大师《圆觉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识所归趣之处。’可知,趣者,归趣也。是故依经宗旨,明其所为,识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为趣。

  魏译《无量寿经》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经宗致①凡有二例。一、弥陀修因,感净土果。二者,劝物(指众生)修因,往生彼土。’海东元晓师《宗要》云:‘此经正以净土因果为其宗体。摄物(指众生)往生以为意致。’昙鸾师云:‘以佛名号为经体。’善导师云:‘念佛三昧②为宗,一心回愿往生净土为体(体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释观彻《合赞》云:‘此经念佛为宗,往生为体(即趣)。一经所尊专在念佛,故以念佛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为经体(即趣)。’

  【注释】

  ① 宗致:

  《佛学大词典》:指宗派根本之主张、归趣。又作宗趣。为一宗、一派立教说法之元由,及思想、精神等之最高表现。又体得宗旨之修行法,亦称宗致。

  ② 三昧: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术语),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言定,正受,调直定,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于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定。正心之行动,使合于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智度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诸行和合,皆名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界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止观二曰:‘通称三昧者,调直定也。’大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大乘义章十三曰:‘定者当体为名,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离邪乱,故曰三昧。’同九曰:‘心体寂静,离于邪乱,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据行便息乱住缘,目之为定。就实而辨真心体寂,自性不动,故名为定。’新称三摩地,译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现法乐住。定与正正受。其义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诸佛诸菩萨入有情界平等护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业而释之也。又现定中法乐,故曰现法乐住。正受之异名也。唯识论五曰:‘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探玄记三曰:‘三昧此云等持,离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华玄赞二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于境,即是定也,云三昧者讹也。’玄应音义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云三摩帝皆讹也。正言三摩地,此译云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谓持诸功德也。或云正定,谓住缘一境,离诸邪乱也。’菩提心义一曰:‘梵云三摩地,唐云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摄受而护念之者。’

  【译文】

  经典所崇尚的,就称之为宗。所谓宗,就是重要的意思,是全经的宗旨。另外,宗是修行的要径。故而可知,宗就是全经的纲领。大纲列举出来,小目自然也就展开了,提起领子,衣服自然也就顺直了。所以在辨明体性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宗旨。体是理体,宗是行门。体是宗所依据的理体,宗是显明理体的宗,二者互为表里。宗是体悟本体的重要行门,所以应该崇尚。《香象心经疏》中说:‘言语中所尊贵的叫做宗,而宗的归向之处就叫做趣’。此外圭峰大师在《圆觉略疏》中说:‘趣,指意趣、趣向。就是心意识所归趣之处。’可以知道,趣就是归趣的意思。所以依据经的宗旨,明了它所要做的,辨识它所要追求的,搞清楚它最终的目的,就叫做趣。

  有关魏译本《无量寿经》的宗趣,自古以来有多种解释,其例证也不止一种。《嘉祥疏》中说:‘这部经的宗趣大致有两个。第一,阿弥陀佛修殊胜的因行,感得了清净妙土的果报。第二,劝导众生修因,往生极乐净土’朝鲜的元晓法师在《无量寿经宗要》中说:‘这部经正是以净土因果作为它的宗体。以摄受众生往生净土作为意趣’。昙鸾大师说:‘以阿弥陀佛的名号作为经体’,善导大师说:‘以念佛三昧为宗旨,以一心回向发愿往生净土为趣向’。日本的释观彻法师在《无量寿经合赞》中说:‘此经以念佛为宗旨,以往生为归趣。一整部经所尊崇的专是在念佛上,所以以念佛为它的宗旨。宗旨所归趣之处只在于往生,所以以往生净土为归趣。’

  【心得报告】

  上文第一段分别告诉我们何为宗,什么是趣,内容详实,不难理解。下面一段则列举了历代祖师大德对无量寿经宗趣的阐述。从中可以看出,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大同而小异,也为后续论述本经的宗趣,做了很好的参考和铺垫。

  净宗称《无量寿经》为大经,《阿弥陀经》为小经。盖此二经仅有详略之别。故莲池《疏钞》称大经为大本,小经为小本,良以二者实同一经也。《阿弥陀经》之宗趣,亦有多说。兹择其精要者,如《疏钞》曰:‘依正清净,信愿往生,以为宗趣。’《圆中钞》云:‘以信愿净业为一经宗致。’《弥陀要解》曰:‘以信愿持名为宗。’

  综上大小二本,中外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本。于是广参诸家之说,据本经之文,标明本经宗趣曰: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迳登不退为趣。

  【译文】

  净宗将《无量寿经》称为大经,《阿弥陀经》为小经。这两部经只是在详略上有所差别。所以莲池大师在《弥陀经疏钞》中称大经为大本,小经为小本,因为这两部经确实可以说是同一部经。关于《阿弥陀经》的宗趣,也有多种说法。这里选择其中的精要,如《弥陀经疏钞》中说:‘以极乐世界依报、正报的清净庄严,相信并发愿往生,作为宗趣。’,《圆中钞》中说:‘以信愿净业为一经的宗趣’,《弥陀要解》中说:‘以信愿持名为宗旨’。

  综合大本和小本,中外各家所表明的宗趣,都以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为根本。于是广泛参考各家的说法,并根据本经的经文,标明本经的宗趣为:本经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旨,以“圆生四土,迳登不退”为归趣。

  【心得报告】

  此段又列举出净土宗小本《阿弥陀经》的宗趣作为参考,以综合得出最后的结论:本经“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以圆生四土,迳登不退为趣。”。其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本经原文,分别出现在本经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品中每一辈的论述当中,也就是说,无论是上辈、中辈、下辈,哪一辈往生都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作为核心和宗旨。“圆生四土,迳登不退”并非出自经文原文,是根据经文义理所作出的精妙总结。圆生四土的这个“圆”字是极乐世界最为殊妙的特征之一,在前言部分讲述“四土”的概念时,在心得分享中提到过,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就等于是往生到了上面的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之中,在弥陀愿力的加持下,与上三土享有同样的受用,四土之间是互融互涉的,没有隔历,所以称为“圆生”。迳登不退的“迳登”就是快速直截地登上。其他法门是正入无生,犹如爬楼梯,净土宗是巧入无生,犹如坐电梯。“不退”就是经文中的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不退转的菩萨,不退包含了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而念不退就相当于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以上的菩萨,那就不是小圣,而是大圣了。所以简单说,就是莲池大师所谓的“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祗于一念。”

  甲 首明宗

  经中《三辈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辈往生之人,莫不以‘发菩提心①,一向专念’为因。又弥陀第十九愿曰:‘闻我名号,发菩提心,修诸功德②,奉行六波罗蜜③,坚固不退。复以善根④回向,愿生我国。一心念我,昼夜不断。临寿终时,我与诸菩萨众迎现其前,经须臾⑤间,即生我刹⑥,作阿惟越致菩萨⑦。’第十八愿曰:‘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可见第十九愿重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重在至心信乐,一向专念。故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弥陀本愿之心髓,全部大经之宗要,往生必备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经所崇,全在于此,修行要径,唯斯捷要,故为本经之宗也。

  【注释】

  ① 菩提心:

  《佛学大词典》: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又作无上正真道意、无上菩提心、无上道心、无上道意、无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觉意。即求无上菩提之心。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之良田,若发起此心勤行精进,当得速成无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愿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萨学之所依;大乘菩萨最初必须发起大心,称为发菩提心、发心、发意;而最初之发心,称初发心、新发意。求往生净土者,亦须发菩提心。无量寿经卷下谓,三辈往生之人皆应发无上菩提心。菩提心之体性,大日经卷一住心品谓,如实知自心,即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净心为菩提心。

  ② 功德:

  《佛学大词典》:音译作惧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谓行善所获之果报。景德传灯录卷三有如下记载,梁武帝问于菩提达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盖此仅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虽有非实。所谓真功德,乃净智妙圆、体自空寂,不求于世。往生论注卷上亦详论虚伪、真实之二种功德。大乘义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谓功能,善有资润福利之功,故名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为功德。’胜鬘宝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广喻为海,称功德海,其贵重如宝而谓功德宝,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庄严、功德林等多种名称。

  ③ 六波罗蜜:

  《佛学大词典》: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六度无极、六到彼岸。波罗蜜译为度,为到彼岸之意。即为达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萨欲成佛道所实践之六种德目。即(一)布施波罗蜜,又作施波罗蜜、檀那波罗蜜、布施度无极。有财施、法施(教以真理)、无畏施(除去众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种,能对治悭贪,消除贫穷。(二)持戒波罗蜜,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三)忍辱波罗蜜,又作忍波罗蜜、羼提波罗蜜、忍辱度无极。忍耐迫害,能对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进波罗蜜,又作进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精进度无极。实践其他五德目时,上进不懈,不屈不挠,能对治懈怠,生长善法。(五)禅定波罗蜜,又作禅波罗蜜、禅那波罗蜜、禅度无极。修习禅定,能对治乱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罗蜜,又作慧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明度无极。能对治愚痴,开真实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以上六波罗蜜,始于布施,而终于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萨之伟大胸襟。

  此六波罗蜜为戒、定、慧三学所摄,据解深密经卷四载,施、戒、忍三波罗蜜为增上戒学所摄,禅波罗蜜为增上心学所摄,般若波罗蜜为增上慧学所摄,进波罗蜜则通为三学所摄。又法相宗将六波罗蜜之智慧波罗蜜开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为十波罗蜜,作为菩萨之胜行,以配菩萨十地,说明修行次第。

  ④ 善根:

  《佛学大词典》:又作善本、德本。即产生诸善法之根本。据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罗经载,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谓成就见、得正见,于法得不坏净,入于正法中。无贪、无嗔、无痴三者为善根之体,合称为三善根。不善根则为善根之相反,贪、嗔、痴等,即称三不善根,或称三毒。又善法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称为善根。

  ⑤ 须臾:

  《佛学大词典》:表短时间。即暂时、少顷之意。音译牟呼栗多。俱舍论卷十二载,牟呼栗多代表一昼夜的三十分之一,相当于今日之四十八分钟。然经中‘须臾’一词,不一定指此时限。有时视同‘刹那’,而表示极短之时间。

  ⑥ 刹:

  《佛学大词典》:又作纥差呾罗、刹多罗、差多罗、刹摩。 意译为土田、土、国、处,即指国土,或合梵汉称为‘刹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刹’即佛土之意。

  ⑦ 阿惟越致: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阿鞞跋致]条,(术语)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译曰不退转。不退转成佛进路之义。是菩萨阶位之名。经一大阿僧只劫之修行,则至此位。阿弥陀经曰:‘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无,鞞跋致之言退转。故大品经云:不退转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为诸魔所动,更无退转。’

  【译文】

  在本经的《三辈往生品》当中,所有上中下三辈往生的人,都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因。另外,阿弥陀佛所发的第十九愿中说:‘闻到我得名号,发菩提心,修习种种的功德,奉行六波罗蜜,信心坚固而不退转。再以此善根做回向,愿意往生到我国。一心专注地念我,昼夜都不间断。在临寿终的时候,我与诸多的菩萨大众迎面出现在此人面前,经须臾之间,就能往生到我的佛刹中来,作阿惟越致菩萨。’第十八愿中说:‘闻到我得名号,用至诚之心欢喜信受。所有的善根,心心念念都回向愿意往生到我得佛刹中来。乃至只有十念,假如不能够往生,我就不成无上的佛道。唯有除去犯下了五逆的罪恶和诽谤正法的人’。可以看出,第十九愿的重点是在发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愿的重点是在以至诚心欢喜信受,一向专念。所以可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阿弥陀佛本愿的心髓,全部大经的宗旨和纲要,往生所必须具备的正因,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慈航,本经所崇尚的,全在于此处,修行的要道,也唯有此最为直捷和重要,所以说它是本经的宗旨。

  【心得报告】

  上文是从本经经文的角度出发,说明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的原因。

  昙鸾大师①《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②曰:‘依天亲《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国土是也。故令一心专至,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注释】

  ① 昙鸾大师: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人名)续高僧传六曰:‘昙鸾或作峦,雁门人。初研究四谛之佛性,注解大集经,半而罹疾,欲以长生之道究佛教之蕴,学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隐居,得仙经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三藏菩提留支,问曰:佛经中长生不死法有胜此仙经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处有长生法?纵得长生,终轮回于三有而已。即以观无量寿经授之曰:是大仙方也。鸾顶受,烧仙经,一心修净业。魏主重之,号曰神鸾。下敕使住并州大寺,晚移住北山石壁玄中寺。魏兴和四年寂于平州遥山寺,寿六十七。所着有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自号为有魏玄鉴大士。昙者,梵语,译曰法。鸾为汉言,是净土真宗七祖之第三祖也。

  ② 安乐集:

  《佛学大词典》:凡二卷。唐代道绰(562~645)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据迦才之净土论所举,道绰归信净土教,系于隋大业五年(608)四十八岁时,故本书之着述时期,或在公元六○九至六四五年间。其着述目的,有多种说法:或谓本书系自全部佛教教义之中,将净土教之要义摘录出来,而非与某一特定之经典有关;或谓本书系叙述净土三经之要义,为劝人往生之书;亦有谓本书为‘观无量寿经’之要义释,乃在宣扬往生净土之真义。本书之内容,由十二大门所成。系将佛陀一代时教分判为圣道、净土二门,并以净土门相应于末法之钝根众生,故提倡念佛法门,劝人以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后世日本将佛教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之风气,即由本书创始。

  盖道绰之时代,正逢北周武帝排佛事件,当时我国佛教之末法思想非常普遍,佛教之存续问题,已形成一种危机。当时又有三论宗诸师,以净土往生之说为有相之见,注释摄大乘论之诸家并认为念佛为‘别时意’,诸多排斥净土法门,故道绰于此书中亦多有论辩。

  本书又依据大集经之五个五百年说,主张当时为第四个五百年,众生必须依靠称念佛名方能得救,遂极力提倡念佛法门,此一思想,后由弟子善导集其大成。此思想传入日本后,在镰仓时代成为法然与亲鸾净土教之骨架。

  【译文】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在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中,虽然在行持上有优等与差劣的差别,但同样都说要发无上菩提心。这个无上菩提心,就是愿作佛的心。愿作佛的心就是度化众生的心。度化众生的心就是摄取众生生到有佛的国土中的心。因而发愿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必须要发无上菩提心。如果行人不发无上菩提心,只是听说这个国土可以享受无间的快乐,只是为了这个享乐而愿意往生,那样也是不能够往生的。’此外,《安乐集》中有说:‘依据天亲菩萨的《净土论》(也就是《往生论》)中说,凡是想要能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要明了两个重要的义理:第一,首先必须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背的法。第二,必须要知道三种随顺于菩提门的法。这三种法是什么呢?第一是要依靠智慧门,不为自身求得安乐,远离对自己身心的贪爱和执著。第二是要依靠慈悲门,济拔一切众生的苦,远离一切让众生不安的心。第三是要依靠方便门,生起怜悯一切众生的心,远离希望别人恭敬供养自己身心的心。这就是远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法。所谓顺菩提门,菩萨如果能远离以上所说的三种与菩提门相违背的法,就能得到三种随顺菩提门的法。具体是哪三种呢?第一是无染清净心,就是不为自身去求得安乐,菩提是没有染污的清净之处,如果只是为自身而去求得安乐,就与菩提门相违背了。所以说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第二是安清净心,是为济拔一切众生的苦。第三是乐清净心,希求能让一切众生都得到圆满的菩提。摄取众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菩提是究竟圆满的常乐之处,如果不能让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究竟圆满的常乐,就是与菩提门相违背。这个究竟圆满的常乐,依靠什么才能得到呢?要依靠大义门。所谓大义门,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令一切众生一向专念,至诚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想让众生能够尽早证得无上菩提。

  【心得报告】

  上文引证昙鸾大师的开示,告诉我们想要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一定要发无上的菩提心。其中的后半句,我们尤其应该要留意,千万别轻易划过。如果我们听说极乐世界十分美好,衣食住行有无尽的快乐,而只是为了个人的享受而发愿往生。那么大师告诉我们,这样的人是无法往生的!原因就是没有发出无上菩提心,不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道绰大师在《安乐集》中告诉我们,要想发出无上菩提心,须要远离三种与菩提心相违背的法,遵奉三种与菩提心相顺的法。而远离了与菩提门相违的法,反过来也就是顺菩提门的法。第一是要以智慧为门,不要求取自己的安乐。恩师一直提倡的,要放下十六个字,首要就是放下“自私自利”,再有就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这些统统都是染污,无时无刻不在染污我们的本心。我们不能放下的根源都在于执著,执著四大假合的这个身体是自己的身,能思能想的这个心是自己的心,于是一切都顺其自然地为自己的身心考虑,造业受报。殊不知,四大五蕴都是假的,如金刚经上讲的,都是“梦幻泡影”。所以为什么要以智慧为门?只有拥有了智慧,认清了事实真相,才能看得破,只有看破了,才能放得下。

  第二是要以慈悲为门,拔济一切众生的苦难,所谓“悲智双运”。慈悲心是我们这个五浊恶世当中最为缺少的。恩师在经教中常讲,释迦摩尼佛在这个世界当中示现成佛,名号就代表着这个世界的特征,释迦是“仁慈”的意思,摩尼是“清净”的意思,说明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慈悲心,而且浊恶不净。所以祖师大德都告诫我们,无论是诵经、持咒、念佛、拜佛,都一定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做回向,就是拓开我们的心量,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四弘誓愿第一愿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去观察、思惟,众生确实太苦了!别说我们看不到的地狱、饿鬼道的众生,就眼前能够看到的,我们每天随便打开新闻去看看,各种苦难、灾难随处可见,而这些无不是因为迷惑不觉,妄造苦因,进而自尝苦果,的确是佛所谓的“可怜悯者”。而大师在这里告诉我们,不是说不要伤害众生就可以了,而是连让众生感到不安都不可以,要善于去用柔软的言行去安慰、开导众生,如果我们的慈悲心够不上这个标准,想要发出无上菩提心就难了。虽然我们是凡夫,烦恼习气很重,但也要发心向这个方向努力才行。我们只有真诚恭敬地去做,真干了,才能逐渐体会到佛菩萨的用心,只有与佛菩萨同德同行,才能也体会到真正的无上菩提心。再用这个心去念佛,才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感应。印光大师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

  第三是以方便为门,要时时刻刻生起怜愍一切众生的心,要远离恭敬供养自己的这个假身、这颗妄心。怜悯一切众生的心要怎样发?就是要发心让一切众生都能证得大菩提,要让所有众生都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因为证得菩提,也就是成佛,才是毕竟常乐的安稳处。这是将我们的怜悯心落到了实处。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又如何去落实?恩师常讲,让我们换心,不要总想利益自己,处处都要想着利益他人,要慢慢形成习惯。还要总想着自己,不肯放下,那就是在恭敬供养自身心。怜悯一切众生是利他,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是自利,自利利他最终都要依靠方便之门,什么是方便之门?就是所谓的“大义门”,就是阿弥陀佛为我们建立的西方极乐世界。

  以上这三样都能落实,必然就能够发出无上菩提心,就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永明大师所谓:“万修万人去”。

  这里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黄念老告诉我们,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原本都是净土宗的祖师,昙鸾大师曾被誉为“神鸾”,而道绰大师是依昙鸾大师为老师。现在的二祖善导大师是依道绰大师为老师的,是这样的一个师承。只是由于他们的著作曾经一度失传,再后来的人就没有把他们列入进去。近代杨仁山居士从日本找到了很多佚失的古书,其中就包括《往生论注》和《安乐集》等,于是又重新在国内流通。所以我们对于昙鸾大师和道绰大师的著作,都要当作是祖师的训导,是绝无错谬的。如果单从法缘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因缘真是无比殊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       大乘无量寿经解)(五明学佛网: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       大乘无量寿经解)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5)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4)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3)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2)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11)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9)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8)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7)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6)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5)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4) 

 大乘无量寿经解参考译注及心得报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