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想得到地藏经里的真实功德,先要做善男子、善女人


   日期:2011/3/17 23: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这一段经文,一般人看起来都非常难相信,很不容易接受,为什么?哪有这么容易的事情,这么便宜的事情。一个人听到地藏菩萨名号,或合掌、赞叹、作礼、恋慕,这平常的现象,就能超越三十劫的罪报,好像未免说得太过分,哪有这么大的利益?其实这一段文字里面,关键的字眼在‘善’字,这不是说得很清楚?善男子、善女人,不是一个普通男子、女人,你听名合掌就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们往往读经粗心大意,就疏忽掉了。善的标准,这是大乘经,大乘经善的标准,我们就依《观无量寿佛经》上来说,以这个标准来讲,‘净业三福’统统做到才叫善。你只能够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你是人天善。这个经是大乘经,你还达不到这个标准。如果再加上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你也是二乘善,声闻、缘觉的善,跟这个还差一等。这个善一定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换句话说,十一句都做到,这个人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合掌、赞叹,超越三十劫罪,还有什么话说?自己有这个根底,再加上佛菩萨威神的加持,我们就信得过了。所以此地的善不是凡夫小善,这是关键的字眼。许多人读经、听经,听了之后有疑惑不相信,都没有注重这个字,这是一段里头最重要的一个字眼。

  这个标准岂不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大心凡夫?我们是凡夫,为什么说是大心凡夫?凡夫你烦恼没断,他不是菩萨。如果是菩萨,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也无明分破,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观经》三福他真正做到了,那是法身大士,不是普通人。我们烦恼没有断,也修菩萨之法,我们也修,虽修烦恼没断,这叫大心凡夫。大心,你修的法门跟法身大士等齐,可是法身大士烦恼断了,我们烦恼没断;‘大心凡夫’术语的定义,是这么个说法。我们要达到菩萨的标准不容易,别说菩萨,二乘乃至于小乘初果须陀洹,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想进入他们的境界都不是容易事情,都不是能够做得到的。所以我们以凡夫的身分,修小乘法门、修菩萨法门,乃至于修一乘大法,这不是不可以的。特别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初发心就可以修等觉菩萨的法门。这正是经上所讲的‘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次第,圆融是超越次第,显示出无障碍的法界。也正是提醒我们,我们可以修学无障碍的法界,不是不能修,不是说一定要到那个位次才修,佛法跟世间学校读书不一样的。

  ……

  合掌是恭敬,赞叹是弘扬,作礼、恋慕是修行,效法地藏菩萨,跟地藏菩萨学习,这样才得地藏菩萨不思议威神的加持,他才能灭罪;超越三十劫罪就是灭罪。我们明白这个意思就不会怀疑,就知道佛所讲的是事实,决定不是妄语,决定没有夸张,所说的完全是事实。在这个地方,如何要把我们自己提升到善的标准,这一点很重要。佛在《观经》上说得好,三福十一句它在结论上讲,这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说得多明白、说得多清楚。三世是讲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诸佛从哪一个基础上修行证果的?就是三福。所以三福是经典里面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小乘善前面两条七句做到,小乘经上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大乘经上讲善的标准,一定十一句统统做到。我们虽然做得不圆满、不究竟,但是一定要做。其他的意思,诸位可以从青莲法师注解里面去参考,他的注也注得很不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