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慧长老: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日期:2019/11/17 10: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门。所有修行的法门不出这三种。

  01息道观

  “息道观”是基础,修所有的法门都要以“息道观”作为修行的基本条件。因为我们人身有种种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跟我们生命现象联系得最密切的就是我们的呼吸。呼吸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每一刹那都没有停止过,呼吸一旦停止了,那就一口气不来,进入了休克或者死亡的状态,生命又要来一次大的转换。所以,呼吸与我们人的生命关系最密切,我们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得到。

  平常,我们自由自在地活动,会感觉到呼吸很平稳,一有了剧烈的活动,或者说比较出力气的活动,呼吸有时候就会比较急,特别是年老的人,上一层楼还没问题,上两层楼,就感觉到呼吸有一点儿紧张,三层勉强,上到六层楼,那就很费力气,那就是年老气衰,年轻人则年轻气盛。年老气衰,年轻气盛,都和我们这一呼一吸有关系,年轻与年老的区别,当然有许多的现象,可以判断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气,是气衰还是气盛。

  修行的人和不修行的人,身心修养比较好的人,和身心修养比较差的人,在呼吸上可以明显地判断得出来。比如说,我们每天练习打坐,打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呼吸调整到恰到好处。所以说,入禅的三门以“息道观”为基础。

  02不净观

  “不净观”是从色门来修。“不净观”主要是针对出家修道的人,因为贪欲心不容易排除,以不净观为对治。所谓的贪心,在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时候贪什么,有一定的阶段性。小孩子贪玩、贪吃;长到20岁左右贪色,男孩子想要跟女孩子在一块儿,女孩子想要跟男孩子在一块儿,这是人的天性。那么,作为出家人,有没有这种念头,有没有这种现象?这也是很自然的。如果说这种贪欲心很强烈,就没办法修行,进入不了禅定,就要修“不净观”加以对治。

  “不净观”就是要把我们这个身体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从生到死看得一点干净的地方都没有。不管男孩子长得多么漂亮,女孩子长得多么漂亮,如果以“不净观”来观察,都不过是在一张皮里包着血肉而已,都不过是在一张皮里包着一堆臭秽之物而已。“不净观”就是从观察人体内外不净入手。如果把一个人的身体从头到脚,把皮肤观透了,看到心肝五脏,看到一个好好的身体,慢慢地长疮、化脓,烂了、臭了,你的贪爱心还生得起来吗?一个人的身体从烂透了以后,成了一堆白骨,每个人都不过是一堆白骨,一个骷髅壳而已,通过如是观察,贪爱心还生得起来吗?生不起来。

  所以,“不净观”是对治贪欲心最有效的法门。“不净观”从何下手呢?从观察自他的身体入手,即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察自身和他身,大地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的这个血肉之躯是干净的。由此观察,贪欲之火会渐渐息灭下来,无上的清凉当下出现,这个时候,就能逐步进入禅定。“不净观”有很多具体的步骤和方法,以上所讲的仅仅是以观身不净作为最基本的观法。“不净观”是出家的年轻众对治贪欲障碍最好的法门。佛陀开示的修行法门中有五停心观,即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和念佛观。此五法各有对治:散乱心重者修数息观,贪欲心重者修不净观,嗔恨心重者修慈悲观,愚痴重者修因缘观,业障重者修念佛观。五法中以数息观和不净观作为重点,适应性较广泛。作为在家众,以修慈悲观、念佛观、因缘观比较适合在家众的生活环境。

  以上对息门和色门均略作介绍,关于以心为门修习禅定的内容比较广泛。因为佛法以心为本,修道亦以心为本。不论是修“息道观”,还是修“不净观”,都要归结到心法上,都是调心的过程。所以,以心为门修习禅定,是佛法修行中最核心的内容。

  (来源:邢台大开元寺 本文选自《真际禅话》2006年1月8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慧长老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五明学佛网:净慧长老       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杨曾文教授:痛悼净慧长老 

 黄夏年教授:学问僧净慧长老 

 王雷泉教授:走出围墙的擦边球大师——缅怀净慧长老 

 净慧法师:修习禅定的基本要求 

 宽运法师:千古禅风 人天共仰──沈痛悼念一代高僧净慧长老 

 觉醒法师:净心启福慧,禅门作津梁——深切缅怀一代高僧净慧 

 净慧长老:修行第一关就是看你放不放得下 

 净慧长老:《心经》与生活禅 

 净慧长老:参禅打坐要克服两种情绪防止两个偏差 

 净慧长老:学佛,要从做好身边小事开始 

 净慧长老:《心经》,到底厉害​在哪里? 

 净慧长老:在家学佛,谨记这四句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