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一串珠子的传奇故事


   日期:2019/11/4 12: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义,是用来处事的。人们做事要合乎天理,顺乎人情。五伦之中,时时处处都不能离开一个“义”字。就女子而言,未嫁前,自守贞节,克尽女儿本分,尽力孝养爱护父母兄弟,便可称为义女;出嫁以后,相夫教子,孝顺公婆,与妯娌和睦相处,友爱乡邻,就可称为义妇;抚养教育孩子,尽好母亲的职责,竭力守住丈夫的家产,便可以称为义母。

  汉朝时期,有这样一对特殊的“母女”,女儿完全可称得上“义女”,母亲完全称得上“义母”。她们无名无姓,但她们的“义举”可谓感天动地。

  汉朝时期,在海南岛东北部有个叫珠崖的地方,在这个地方任职的县官离世后,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九岁的儿子,还有前妻生的十三岁的女儿相依为命。

  县官在世的时候很清廉,家中最贵重的东西要数一串传了好几代的珠子,这串珠子是县官临终前交给妻子的,让她一定好好保管,并传给下一代,做为家族延续的象征。妻子对珠子也是珍惜有加,虽然丈夫不在了,但她每次看到珠子,就感觉如同丈夫还在身边一般。

  县官去世不久后,不知为何,朝廷发布对珠子的禁令,禁止百姓携带珠子。而县官的妻子和孩子们为县官办完丧礼后,准备带着县官的骨灰回到老家去安葬,在老家生活。回老家的途中,途经一些关口,如果被发现携带了珠子,一定会被问罪的。权衡之下,虽然非常舍不得,但县官的妻子还是决定把珠子留在原来的房子里,这就相当于把这串珠子遗弃了,因为他们以后也不会再回来了。

  九岁的儿子看到母亲对珠子很是不舍,就趁母亲不注意,将这串传家的珠子悄悄放进了母亲的梳妆盒里,并与其他行李一起带往要去的地方。可谁知道过关口的时候,这串珠子被守关的官吏查了出来。

  官吏很生气的说:“你们不知道朝廷已经下了禁珠令吗?还胆敢随身携带珠子,你们是故意找死吗?现在罪证在此,你们就等着坐牢吧!”

  见到这种情况,母亲和孩子们都感到很恐惧,九岁的儿子更是被这场面吓得躲到母亲后面,很惭愧的低下了头。母亲看到儿子的表现,便猜到了事情的原委。可是还没等母亲反应过来,十三岁的女儿“扑通”一声便跪到官吏面前,对官吏说:“我母亲之前已经把这串珠子扔掉了,是我捡起来藏进母亲梳妆盒里面,想带回老家去玩的,所以您要处罚就处罚我吧。”

  母亲这时候才反应过来,马上走到女儿旁边,护着女儿,并跪下来对官吏说:“大人,小孩子的话怎么能相信呢?这串珠子是我刚过世夫君留下的传家之物,我很是不舍,才把它藏进盒子里,想侥幸带回老家,所以您要处罚就处罚我吧,我绝无怨言。”

  女儿抢过话来说:“大人,请处罚我吧。您看,我的弟弟还那么小,现在父亲又去世了,弟弟需要母亲照顾,而我已经长大,我可以承担这份惩罚。”

  母亲看着女儿,强忍着泪水说:“大人,女儿还小,怎么能够承受得起牢狱之苦?况且匿藏珠子的人是我,请您惩罚我,放过我的孩子吧。”

  官吏看到母亲和女儿互相争着去承担罪责,再看看后面被吓着了的小男孩满眼含泪,感叹的说:“你们虽为女流之辈,但为了自己的亲人,如此有义气,甚至连坐牢都不惧怕,实在令人敬佩。今天我就网开一面,让你们通过,就算我自己坐牢也觉得值了。”说着,官吏走上前,把珠子拿出来,扔在了路旁的草丛里,以免他们后面的路途再受到阻拦。

  就这样,母亲带着孩子安全回到了老家,安葬好了县官的骨灰,一家人和乐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没过多久,朝廷撤消了禁珠令。县官的妻子和孩子听说后,很是惦记那串传家的珠子,于是找机会回到扔珠子的关口处,想找回那串珠子。他们在关口周围寻找了很久都没找到,本想放弃返家,不成想又遇到了上次的那个官吏。官吏见他们,好像知道他们的意图似的,竟然从怀里拿出了那串珠子交给了他们。原来,官吏深深的被这对母女的义举所触动,不忍心让他们失去传家之物,于是悄悄记下了扔珠子的地点。等朝廷撤消禁珠令后,他便寻回了珠子,期待有一天那一家人能回来,就可以将珠子交还给他们了。

  吕坤说:“这是天性和人心达到极致了!他们感人的行为,可以使鬼神哭泣,穿透金石,使豚鱼信服,能感化盗贼。女儿年仅十三,却能有如此义举,大概是天生具备的本性吧。而继母的贤德,也是后世稀有。可惜历史上没能记载下她们的姓名,人们因为不知道母亲和女儿的名字,后来便称这对母女是‘珠崖二义’。”

  民间有诗赞美她们:珠崖夫人,甚有母恩,假继相让,维女亦贤,纳珠于关,各自伏愆,二义如此,为世所传。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德育故事       义举)(五明学佛网:德育故事       义举)  

 德育故事:五子登科 

 德育故事:竹马儿童与贤能太守的信义约定 

 德育故事:人的福气有多大,取决于他心量有多大,量大福大! 

 德育故事:一棵老树竟挽回了兄弟三人的情谊 

 德育故事:家庭出现隔阂,该怎么做? 

 德育故事:汉明帝为何如此礼遇这对兄弟 

 德育故事:孝悌善报之薛包 

 德育故事:孝子循吏纯臣之狄仁杰 

 德育故事:德量恢宏之王旦 

 德育故事:福慧中人之文彦博 

 德育故事:余庆余殃之李崇矩 

 德育故事:五福骈臻之窦禹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