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究竟什么是佛教哲学?佛教真是迷信吗?


   日期:2019/10/27 19: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佛教哲学?佛教真是迷信吗?

  想一想,人这一生要经受、体验多少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因缘果报幻相!由于前世的种因,导致神识心在今生幻化出“人道”的果报幻相,并从今生伊始便幻生出“我相”这种特定的果报状态,由此今生今世始终牢牢地受到“我相”的牵缠与钳制!同样由于前世的种因,神识心还幻化出与“我相”相对立的“(他)人相”以及“三维空间相”、“不可逆的时间相”、“爱、恨、情、仇”相、“舒服相”、“痛苦相”、“人身相”、“人欲相”“生死相”、“人道逻辑相”、“善恶相”、“色、声、香、味、触、法”等诸幻相。总之,今生呈现的人道诸幻相皆是由于妄心在前世(指以往诸世)诸域界(可能是人界,也可能是畜生界、修罗界、诸天界、地狱界等各幻域)的有为造作从而种下了前因,并由此前因而引发的因缘幻相的自然流转。

  这里构建一个最简单的因缘流转模型。例如在神识心所幻化的前世幻域中,由于妄心的有为造作而演绎了一场“我伤害他”的幻相组合戏(当然这里的“我相”、“伤害相”、“他相”既没有存在的实体,也没有实际的意义,不过是妄心迷相而赋予了它们特定的意义,其实它们就是特定状态的幻相组合,就类似于A+B+C+D,A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我相”,B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伤害相”,C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他相”,D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快乐相”),那么这种特定状态的幻相组合就构成了前因(也叫业因),由于因缘流转合和的客观规律的复杂作用机制,导致神识心必定幻化出下一世特定的幻相组合戏,这里不妨把下一世的果报幻相组合状态设定为C+B+A+E,C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他相”,B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伤害相”,A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我相”,E状态相我们将它赋名为“痛苦相”。这样这下一世的特定果报状态幻相戏就以“他伤害我,使我痛苦”的方式演绎出来。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因果报应,丝毫不差”的道理。只要你的业因没有转变,那么你就必定会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时间经验、感受到“C+B+A+E”的状态组合幻相,真正是丝毫不差!当然从人道世俗表面的逻辑来分析,这场因果幻相戏可能是以这样的方式呈现的:你和他之间可能曾经是好朋友,其间因为一件世俗的偶然事件,使你和他之间产生了误会和嫌隙,于是他就在一个特定的时点以特定的方式对你构成伤害(可能是辱骂你、陷害你、殴打你甚或是杀害你)。从世俗表面的逻辑来看,你可能此生还曾施恩于他,所以在你被他伤害时,人道的逻辑让你产生了“委屈、无辜、愤恨”等状态幻相,总觉得他太坏、太恶,他不应该伤害我。但如果把每一世的因缘展开来看,由于神识心在前世就曾经造作出“我伤害他”的业因幻相,所以神识心在这一世就注定会经验、感受到“C+B+A+E”这种特定状态的果报幻相。不管从这一世的世俗表面的逻辑来看,你显得多么的无辜与委屈。事实上,恰恰是因缘流转的规律借助于此生人道表面的逻辑来实现“C+B+A+E”这种特定的果报状态幻相组合。所以这真的是造化弄人。

  可以说你在此生任何特定时点的想法、逻辑、知见、感受都不是由你自己主宰和支配的。想一想,人一来到这个世间就注定受“我相”的支配,你此生赖以思维的逻辑体系也不是你自己构建的,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你借以判断一个人长得是美还是丑的审美观念也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想一想,同样是眼、眉、鼻、嘴、耳组成的面部,这样的五官组合你会认为是美的,另一种五官组合你又会认为是丑的,这种审美能力也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你在经历某件事情时内心所生成的舒服感或痛苦感,这些感受都不是你自己造的。那么你在某个特定时点的想法、逻辑、知见、感受等又是怎么来的呢?佛教认为,一切皆是由于神识心在以往诸世种下了业因,而此业因在因缘流转规律的作用下幻化出了今世你所体验到的一切状态,包括“我相”、“人身相”以及任何时点所生成的特定的想法、观念、知见、感受等诸幻相。由于因缘规律,每一片雪花都必定在一个特定的时点落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丝毫不差!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你对所遇见的“他相A”(比如小华)很是看不惯,小华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令你生成“厌恶”、“嫌恨”的状态相,但仔细想想,在此生中,小华根本就没有做出一点伤害你的行为,但不知什么原因,他就是令你感到不舒服,见到他“厌恨”的情绪就会油然而生。但与之相反的是,你对今生所遇见的“他相B”(比如小明)却是一见如故、非常投缘,小明的一言一笑就是令你感到特别舒服、特别温馨,平常小明就是犯了错,你也能够很轻松地原谅他。想一想,这种明显的反差是什么原因呢?在这个案例中,小华和小明都是你的头一次遇见,按人道世俗逻辑来分析,这两人既没有施恩于你,也没有伤害于你,但你的心中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生成了对小华的嫌恶和对小明的偏爱。而换一个人来分别接触小华和小明,这另一个人又偏偏对小华很投缘,对小明又生出嫌恶之心。这个案例已经超出了世俗逻辑所能解释的范围。但佛教哲学却给出了明确的解释:那是因为神识心在前世幻域中曾经演绎过“他相A(小华)伤害我”的状态幻相戏,也就是神识心在往世已经种下了这段恶因(是名恶因,实际上是一种特定的状态相),所以此生注定了“我会遇见小华”,而且一遇见他,我心中就注定会生成“厌恶”、“嫌恨”的状态相,并且冥冥之中受这种状态相的支配,我会忍不住做出一些伤害小华的事情从而来完成这段“恶因缘”的自然流转。而神识心在往世幻域中又曾经演绎过“他相B(小明)对我好”的幻相戏,所以今生的幻相戏中就自然而然、按部就班地演绎出了“我对小明好”这样的情节来完成往世那段“善因缘”的自然流转。

  然而,佛教哲学又不是简单机械的命定论、宿命论。恰恰相反,佛教哲学认为神识心以往种下的一切业因又可以通过当下的造作而有所转变。比如神识心在往世的有为造作积下了很多恶因(只是赋名为恶因,往根里分析它只是一种特定的状态因,不妨称之为A状态因),那么根据因缘流转的规律,恶因必然会结下恶果。往根里分析,也就是A状态因必然会导致生成B状态果。但是由于神识心在今世造作了很多善行,这诸多善行就会对A状态因(即恶因)构成中和与抵消,如果此生善行足够多,善的能量足够大,就可能将往世的恶因恶能抵消消耗待尽,从而出现恶报转轻,甚至恶报转善报的现象。所以佛教它又是积极的、充满辩证法的哲学体系。它积极地倡导世人“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以此积累福报,抵消恶因,以达到改变命运之目的。

  那么佛教哲学认为的“改变命运”是一种什么样的理想状态呢?佛教哲学所认为的“改变命运”当然也包括世俗观念中的“平安”、“富贵”、“高寿”等内涵,但更多地则是强调神识心的平静无纷扰,即所谓面对世俗的任何纷扰能够宠辱不惊,内心时刻回归本性、观照本性,从而时刻保持内心的淡定从容,即佛教所称的“看淡一切,看破一切,放下一切,随缘一切”。那么应该怎样回归本性(又称佛性)呢?那样的境界状态据说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佛教哲学中却是有两个著名的教喻用来形容“本性”与“万相”之间的关系:即“水性喻”和“金粉喻”。所谓“水性喻”指的是水性随缘变现出各种形态的波浪、水滴、云、固态冰、水蒸汽等等,但其形态无论怎么变幻,各种形态的本性依然是“水”;同样道理,“金粉喻”指的是金粉可以随缘变现出“金碗”、“金盆”、“金桶”、“金勺”等各种形态,但各种形态究其本性仍旧是“金”。与此类似的,神识心(即佛性)也可随缘变现为前面所提到的千万种幻相,如“我相”、“他人相”、“人身相”、“爱、恨、情、仇相”等各种状态幻相,但各种幻相究其本质依然是佛性(也称阿耨多罗菩提心),据说如果能够回归本性、回归佛性,就能够做到“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就能够做到“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但问题恰恰在于,由于神识心在往世造作种下了太多的恶业因(也称业障深重),那么在今生神识心就必然会遭遇太多的逆境与不顺,加之业障深重的人往往就很容易“迷相”,用世俗的话来讲就是倾向于对所经验的事情看得很重,对很多事情特别执着,所以业障深重的人往往很容易就“入戏”了,遇到逆境时的受伤感与挫折感也就特别强烈,这时的人会有强烈的愿望去寻求解脱的道路。什么是解脱道呢?佛教哲学认为解脱道只有一条,那就是把逆境作为修行的资粮,苦修戒定慧,断除贪嗔痴,不断地感悟,不断地宽恕,相信总有一天能真正回归本性,看破一切,视世间万相“如云如烟,如梦如幻”,恬然闲适,平静安乐。据说这样的境界状态完全可以超越六道轮回,破除万年大梦。是啊,神识心在今生所遇见、所经验的一切万相本就是一场如幻大梦,这场大梦醒来后又会随因缘轮回至下一场大梦,每一场大梦不可能凭空断灭,因为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在这里诚愿世间众生都能广种善因,广积善福,从而生生有福报,世世有好梦!

  元芳,对这个世界,你怎么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道诸幻相       因缘流转)(五明学佛网:人道诸幻相       因缘流转)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