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宣化上人:在这一糊涂的时候,就把这个清净的本心转了


   日期:2019/10/15 9: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乘起信论浅释》

  ◎马鸣菩萨造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

  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如法身菩萨等。觉于念住念无住相。以离分别粗念相故。名随分觉。”

  在前边这个论文上说,有本觉,有不觉,又有始觉。这本觉,就是我们人的本有的佛性,也叫实相,也叫真如,也叫如来藏,那么很多的名词。它是本来清净,是不垢不净的,是不生不灭的,是不增不减的,这是本有的佛性。本有的佛性,因为这一念不觉就生出三种的细相,所以说:“一念不觉生三细。”因为生出这个三细相,就迷了。

  这三细相,第一个就是生相;生相,它名字又叫业相。那么生相也是这个业相;业相也就是这个生相。因为这个无明的力量很大的,无明就无所明了了,不明白了;不明白就是糊涂了。在这一糊涂的时候,就把这个清净的本心转了。这个清净本心本来是不动的,因为这无明的力量,就把这个清净心动了。因为这个清净心动了,所以就生出一种的妄念来。在这个妄念方才开始生的时候;这时候,也没有分别出来这个相分,和这个见分的时候。这相分,有相,就有相的这一分。见分就是能看见的这一分。

  为什么你能看见呢?就因为有相了。为什么有相了呢?因为你见着相了。但是在这个业相的时候,这个相分和见分还没有分别开,也不知道哪个是相分,也不知道哪个叫见分;在这个时候,这就叫业相。这起惑了;这起惑就造业;造业将来就是受报的。

  我们这个人,为什么他造罪业?就因为他不明白了,才造罪业。等造出来罪业了,将来就受果报了。那么这第一。这个业相,这时候是最微细的,很微细很微细的。一般人觉察不到这种的微细的妄念,所以叫生相。那么这种生相的无明,也就是这个业相,祇有佛才知道。那个等觉的菩萨,还不完全知道,所以说等觉的菩萨,也就是这个法身的菩萨。法身的菩萨,还有一分生相的无明没有破;他要把这一分的生相无明破了,这就成了妙觉佛果了。所以前边讲这个始觉、本觉、不觉。那么因为在这个无明的力量,一念的不觉,就生出这么多的麻烦的东西来。

  这个相,有四种相,就是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生相就是这个业相。这个住相分出四种来,有转相住,有现相住,还有智相住,还有相续相住。因为这个无明的力量,他不了解,在前边这个动相,本来不动的。他一见着这个动相了,就随着动了;随着动了就把本来那个智光--智慧的光明,转成这个见分了,转成这个妄见了。

  怎么叫妄见呢?这种见不是真实的,是虚妄的,所以这叫转相。现相,现相也就因为这个无明,不觉,不明白前边这个妄见。他不明白这个妄见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他就生出一种执着,有这个染和净:染污法、净的法。在这个晦昧空中--晦就是黑闇的;昧也是黑闇的--所以这个黑闇的空里,结闇为色。啊!一结闇为色了,这色里头又掺杂这个妄想;色里头参杂着妄想,想像为身;在这个妄想,由这个想像就成这么一个身体。有这个身体了,于是乎就生出这个身和这个境界,这种妄现。身也现出来了,这个境界也现出来了,所以这叫现相。

  前边这个业相,和转相,和现相,这叫三细相。为什么叫三细相呢?因为它非常的微细,不容易觉察到,所以叫三细。“一念不觉生三细。”在《楞严经》上讲过这三细相,也讲过这个六粗相。可是,我现在不知道有人记得这个六粗相不记得。如果记得呢,就提出来讲一讲。这个讲《楞严经》,把这个六粗的相讲一讲。你们谁讲《楞严经》呢?你不记得?那你怎么样讲法?

  弟子:没有方法。

  上人:啊?

  弟子:没有方法。

  上人:你说什么?你记得吗?拿出来讲一讲,六粗相、三细相。唉!那都不记得怎么办?说什么,说一说。

  弟子:一个是智,智慧的智。一个是相续,最后一个我不记得,是 bundle of suffering,是因为系业受苦,这个苦 body bundle,三个业。

  上人:先用中文说,然后再用英文讲,把那意思要讲出来,好像这个三细这个意思。

  弟子:师父!在《起信论》讲的三细相的那个名字不同。

  上人:什么?叫什么?

  弟子:第一个是业相。

  上人:啊!

  弟子:第二就是他就是能见相。

  上人:嗯!

  弟子:第三个是境界相。

  上人:嗯?

  上人:第三个是境界相。那么谁说的,这是?谁说的,这是?

  弟子:在《大乘起信论》。

  上人:是谁说的?是注解,是那个正文呢?

  弟子:我想是正文。

  上人:嗯。

  弟子:这个三细相是说无明,根本无明。六粗是讲尘沙无明。这个六粗是从这个三细生出来的,所以第一个是这个业相,是总相。以后有一个能见,和一个所见,然后有一个能见。这个能见;能见,因为他有一种……知,这个知,不是真正智慧,就是世间的小小的聪明。这个知道是久而久之,是相续不断,这是一个相续相。

  好像一个人先知道有过去、现在、未来一念的相续。以后这个人想了,生出一种知觉;知觉他所知道的,这是或者是好。如果是对他好,他熟习就爱惜;对他不好,他生出一种讨厌的心,所以有这种不知道。知道以后,有这种的思想,想要给他一个名字,就是,是什么?是我应该着这个东西,要不爱,这个东西是好,怎么样要执着什么。

  所以在世间上,不但……有那个东西,每一个东西有它自己的名字。本来这个东西是假的,又起给它个名字就是头上安头;一种执迷,就是这个名字,起给它的名字。所以这个世间你本来的清净无染的佛性是好像……,有一个人,再有这个世间,所以这个愿做什么是他造业。或者他做好事就……,或者他做坏事就受苦。无论他做什么就一定会受业,所以这是第五个。

  第六个是业苦相,是虽然他生在世间有受苦,或者是享福,都是一样是苦,因为是不究竟。享福是消福,受苦是了苦。所谓样样都是苦,你造什么业,你就要受苦。

  上人:有人对她讲这个六粗相,有什么意见?她讲得对不对?要不对呢,现在就提出来研究;要对呢,那么你们就各位要再往深了研究。那么这个研究佛教,必须要把它真正了解了,真正明白了;不是像那个风,从耳边哪刮过去就不管了。我们研究一切的佛法必须要深深地了解,然后这才算明白佛法了。不能说似是而非,囫囵吞个枣,那么食而不知其味的,就过去了。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来研究。

  果修!她讲这个对不对,六粗相?我记得,讲得差不多。(果修:嗯,差不多。)啊!你也觉得差不多啊?(果修:讲得差不多。)好!你也研究研究,能今天晚间你把它讲一讲;不是讲笑话,这是大家要懂才算的。听了这么多经典,三细相、六粗相都分别不清楚,那研究一个什么佛法?

  你记不住,太多了,你就记得起惑就造业,造业就受报。起惑就是生出迷惑来。怎么样生出的迷惑?本来我们人和佛是一样的,是觉而不迷的。可是就因为这一念的无明妄动,就生出迷惑来了;生出迷惑就造种种的业;造种种的业就受种种的报;受种种的报,其中就有苦报、乐报、不苦不乐的报,这种种不同的报。我们要能一念回光觉,在这个不觉的上又生个始觉;始觉,这个就觉的一个开始。这觉的开始就是返本还原了。

  我们好像到外边去,漂流各国,离乡背井,把自己的本有家乡失去了。那么有一天想起来,要回家了:这叫一个始觉。那么要回家,就向家里走;走到家里了,这又回到这个本觉上了。所以在这个《大乘起信论》前边那个论文上,有这个本觉和始觉,和不觉,也就是这个道理。

  我对你们所讲的这个佛法,无论哪一个地方,你们不明白或者没有了解,随时都可以提出来讨论的。我随时都准备答覆你们这些个问题。在过去,讲经的法师,他不准人来讨论,不准人来问这个问题,就是他讲;你明白也算了,不明白也算了。

  我们现在,在西方这个佛教一个开始的时候,必须要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不要学得似是而非的。你学得似是而非,现在就似是而非,将来传下去更似是而非了。那么在这一个基础,没有正式建立起来,我们一定要从这个基础上,开始就把它做好了它。这是我对你们各位来讨论佛法的一个期待。

  在今天还有一个消息,告诉各位。就是金山寺这两位比丘三步一拜,已经拜有多一半了,这个功德已经有多一半了。有的人就说,他们两个人是学中国虚老三步一拜。不错,虚老也是三步一拜。可是,他因为生来没有见着他母亲,他为的报母亲,报父母恩,三步一拜,拜这个文殊师利菩萨;现在我们这三步一拜的,不是为的报父母恩,不是为的拜一个菩萨。那么他们是为的什么呢?他们是为的祈祷世界和平三步一拜。这可以说是超过虚老这种愿力。

  虚老他为拜报答父母恩,和拜文殊师利菩萨。这可以说是私人的事,是自己个人的事,不是为一切众生。我们金山寺这三步一拜的这两位比丘,他是为的祈祷世界和平,为众生来祈祷平安幸福。这可以说是为公的,这可以说是为人的,不是为自己的。这比较虚老这种愿力,又超过不止百千万倍。这一点,你们各位应该注意的。你怎么就知道,这个世界要不是有这两位比丘这么样去祈祷和平,或者战争早就爆发了,末日或者就快到来了。那么因为他们祈祷和平,这在默默中,十方诸佛来放光加被我们这个世界上平安,所以这和虚老又有多少不同的。

  恭录自《大乘起信论》浅释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宣化上人       清净心)(五明学佛网:宣化上人       清净心)  

 万行法师:定力(清净心)决定去向 

 陈兵教授:自性清净心与本觉 

 吴汝钧教授:《维摩经》疏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二、 

 宣化上人讲漏尽通 

 宣化上人:听闻读诵《地藏经》能得28种好处 

 法藏法师:寻找内在的自性清净心 

 宣化上人:出家的沙门为什么能断YIN欲呢?外道为什么不能 

 宣化上人:做好这五点,一生无论什么事情,一切护法善神都来 

 宣化上人:只要听见这三个字,就可以破除三惑、消除三障 

 宣化上人:做这十种善事,你不求往生,也会往生的 

 宣化上人:做善事而希望得到好的果报,这是罪业 

 宣化上人:只要能听见此佛名号,就逢凶化吉,遇难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