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中国人,百分之四十的词汇来自佛教


   日期:2019/7/9 8: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人,百分之四十的词汇来自佛教】

  (收集整理版)

  【前言】:

  中国人,保守的说,基本上百分之四十的词汇都是来自佛教。

  从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佛教文化无时不刻不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对汉语的影响和贡献也是巨大的,我们在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时,其实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说:“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百分之九十以上。”

  在现代的生活中,我们一说话,就可能用到与佛教相关、来源于佛教的词语,这些词语已经深入到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已经融入中国人的骨髓当中,随着不断的变化,一些词语已经失去了原来佛教里的含义,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语。

  中国在汉语史上,汉语大规模地吸收外语来源的词共有三次,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

  本文为大家列举一些常用,但很多人不知道出处的词语。

  【举例】:

  1.【世界】一词来源于佛经,并非现代名词,追溯其源头乃出于佛教。“世界”一词,“世”为时间意,“界”为空间意,涵盖了时间空间不可分隔的道理。中国古代形容大千世界则多用“天下”一词,并无“世界”,如今被广泛用之。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上有东南西北、上下十方等定位场所之意。佛教中的世界一词,非仅仅指地球而指整个宇宙而言,如今一般使用的“世界”一词则专指地球而言。

  2.【实际】一词是佛教语,指“真如”、“法性”境界。犹言实相。《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盘。”晋王羲之《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实际以无际可示,无生以不生相传。”《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证不可说之实际,解不可说之法门。”作为佛教术语,真如法性为诸际极,故曰实际。又极真如之实理,至于其穷极,谓之实际。最胜王经一曰:“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智度论三十二曰:“实际者以法性为实证,故为际。(中略)善入法性,是为实际。”大乘义章一曰:“实际者,理体不虚,目之为实。实之畔齐,故称为际。”唯识述记九末曰:“无倒究竟,无倒所缘,名为实际。”

  3.【智慧】一词是梵语“般若”(音bo-re)的意译

  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大智度论》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诸智慧中最为第一,无上无比无等,更无胜者,穷尽到边。”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万行归空,千门入善,辩才智惠,岂徒七经、百氏之博哉?”《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神通能动于十方,智惠广弘于沙界。”

  4.【缘分】,亦作“缘份”,是中国文化和佛教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由于以往因缘致有当今的机遇。《辞海》解释“缘分”是因缘、机缘,指出“缘”为梵语,经典解释为“原因”,它常常和“因”一起合称为“因缘”。

  5.【刹那】来自梵文ksana,刹那是算数譬喻所不能表达的短暂时间,。佛教经典《仁王经》中提到:“一弹指六十刹那,一刹那九百生灭”,算得事相的生成消灭率为每秒216,000次,或说每次生灭约4.6微秒;和目前科技所能达的飞秒时间尺度相比,或者和物理理论上真空涨落的时间尺度相比,也算是相当大的。“刹那”一词传入中国后,口语中具体长度逐渐淡化,仅用来说明短暂时间,犹“一瞬间”。如果“刹那”用一定的时间量词换算,一刹那是十分短暂的时间,大约是照相机快门百分之一秒的速度。

  6.【顿悟】是佛教术语,是禅宗的一个法门,相对于渐悟法门。也就是六祖惠能提倡的“明心见性”法门。它指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的要领,从而指导正确的实践而获得成就。

  7.【现象】在佛教里是谓神、佛、菩萨等现身于人间,也称“显像”,比如观音现象、菩萨显像。《西游记》第十一回:“五祖投胎,达摩现象。”就是现出身形的意思。现在已经逐渐演变出许多其他的意义,比如现在指事物在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所表现的内在联系性和客观形式。

  8.【过去】原是佛家语,指前生。现代汉语的“过去”是“从前”的意思,不再有佛教的含义了。

  9.【有情】旧译为众生,即生存者之意,指人类、诸天、饿鬼、畜生、阿修罗等有情识的生物。其他如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则称“无情”,有情与无情合起来是佛教对世界的总概括。“有情”现在指男女互相倾慕的感情,或者也指人与人之间普通的感情。

  10.【平等】是梵语的意译,亦译作“舍”,意指无差别。指一切现象在共性或空性、唯识性、心真如性等上没有差别。“平等”现代意思是指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金刚经·净心行善分》:“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故名无上正等菩提。”唐顾况《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本师留度门,平等寃亲同。”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以佛法论,广大慈悲,万物平等。”

  11.【障碍】也是佛教语。由恶业所引起的烦恼困惑,因能扰乱身心,故佛典称“障碍”。现代的涵义为“阻碍、阻挡、阻挡前进的东西”。《百喻经·观作瓶喻》:“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唐元稹《哭子》诗之四:“彼此业缘多障碍,不知还得见儿无?”明李贽《观音问》:“然则无时无处无不是山河大地之生者,岂可以山河大地为作障碍而欲去之也?”

  12.【解脱】,系梵语Mukti或Moksa的意译,佛教指解除烦恼、摆脱束缚、脱离苦恼、自在无碍,从而获得身心自由。在现实生活中,该词可泛指摆脱苦恼、困境等。《维摩诘经·佛国品》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脱。”从佛教的意义上说,解除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谓之“解脱”。

  13.【觉悟】的意思是醒悟明白,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是佛教教义名词,与执迷不悟者相反。梵文意译为“无上正真道”、“无上正等正觉”等。佛教很强调“觉悟”,觉悟是指对世间种种现象、真理的透彻了解,不为迷惑、开启真智。

  14.【因果】是佛教语,谓因缘和果报。根据佛教轮回之说,前世种什么因,今生受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涅盘经·遗教品一》:“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梁书·范缜传》:“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说岳全传》第一回:“善哉,善哉!原来有此一段因果!”参见“因果报应”。

  15.【彼岸】是佛学常见词汇,梵语为波罗,华译为彼岸,此岸只生灭,彼岸指不生不灭,涅槃的境界为“彼岸”,与“此岸”相对,佛家以有生有死的境界为“此岸”。

  16.【慈悲】,影视剧里常有这样的台词“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慈悲”一词出自佛家,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即是慈悲的象征。“慈悲”指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与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二者合称为慈悲。慈,梵语为maitrya,maitri^;巴利语为metti;悲,梵语为karun!a,巴利语同梵语。

  17.【玄关】,现代意义的“玄关”泛指厅堂的外门,也就是居室入口的一个区域玄关,指住宅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过渡空间,也就是进入室内换鞋、更衣或从室内去室外的缓冲空间,也有人把它叫做斗室、过厅、门厅。在住宅中玄关虽然面积不大,但使用频率较高,是进出住宅的必经之处。“玄关”原是指佛教的入道之门。

  18.【宗旨】原指佛教的教义,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旨”变化成现在的意思,指主导思想、主要旨趣,或主要的思想或意图、主意。

  另外:

  【拖泥带水】即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该成语出自宋朝《碧岩录》卷一:“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另外,宋朝释道元《五灯会元》:“狮子翻身,拖泥带水。”

  【生老病死】佛教里“生老病死”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

  【心猿意马】“心猿意马”现代意义指心好像猴子在跳、马在奔跑一样的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对于“心猿意马”,有一种奇怪的解释是这样的:在《成神经》里,主角在古里古怪的荒山上看见一头金毛猿,拿着桃子在吃,忽然天上一只飞过天马,这只吃这桃子的金毛猿看见了撒腿就追,于是就有了“心猿意马”。然而该成语的出处是佛经,《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有“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又名“心猿”,白龙马又称“意马”。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的仪式,比喻促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古代,有一个叫黄檗的传佛禅师,身边有许多弟子。他接纳新弟子时,有一套规矩,即不问情由地给对方当头一棒,或者大喝一声,而后提出问题,要对方不假思索地回答,而且每提出一个问题时,都要当头棒喝。黄檗禅师的目的,是考验对方对佛教的虔诚和领悟程度,告诫对方一定要自己悉心去苦读深究,弄清佛法的奥妙。黄檗禅师的这种古怪的传教方法,后来便被佛门采用流传。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出自《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指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皆大欢喜】“皆大欢喜”出自《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指人人都高兴满意。“皆大欢喜”和“大快人心”,都含有“很开心”的意思,不同在于“皆大欢喜”偏重在“高兴”适用范围广;而“大快人心”偏重在“痛快”,仅用于表达在坏人受惩罚或打击时的感情。

  【冷暖自知】“冷暖自知”本指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唐·善无畏《大日经疏》卷十二:“如饮水者,冷热自知。”宋·岳珂《桯史·记龙眠海会图》:“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唯我独尊】“唯我独尊”原为佛家语,“我”代表我“我识”,即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保持本我更重要的了,人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唯独不能忘记自己的本心。现指认为只有自己最了不起,形容极端自高自大。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释迦牟尼29岁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放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经过6年的修行终于得道,创立了佛教。佛经里说他从右肋出生,能立即走路,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大声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现身说法】“现身说法”是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三生有幸】:佛教称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这个成语形容幸运无比.多用在初次见面的客套话.

  【大显神通】:神通,佛教、道教指无所不能的力量,泛指高超的本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充分显示自己高超的本领

  【一尘不染】:佛家称外界色、声、香、味、触、法为六尘.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了物欲,不被六尘所沾染,保持心地洁净.现用来比喻做官清廉,或人品纯洁高尚,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也用来形容环境或物体非常洁净.

  【花花世界】:《华严经》说:“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后俗语“花花世界”源于此.花花世界一般形容繁华之地,尘世间.

  【志愿】:出于《华严经·入法界品》,泛指志向意愿.

  【抖擞】:抖擞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法苑珠林》中说:“西云头陀,此云抖擞,能行此法,即能抖擞烦恼,去离贪着,如衣抖擞,能去灰尘.”抖擞,后来的意思是振作、奋发等.

  【江湖】:江西、湖南古时禅风极盛,由此而泛指禅僧为江湖.《传灯录·石头章》记载:当时,很多禅僧来往于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和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门下参学,由此称这些禅僧为江湖.但现在“江湖”的意思与原意相距甚远.

  【一刀两断】:《五灯会元》卷中有:“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此句中的「浮屠」,原来解作佛塔,整句的意思是「救人性命,功德无量,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其实,「浮屠」本是梵语Buddha的音译,意思即是「佛陀」,指释迦牟尼。后来大概因「屠」的意思不太好,所以渐渐被音近的「佛陀」取代。「浮屠」既可解作佛陀,亦可解作佛塔。

  【一丝不挂】它出自《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它不是指没有穿衣服的裸体,而是比喻人没有一丝牵挂。

  【无间道(无间地狱)】是《地藏经》、《法华经》、《俱舍论》、《玄应音义》等佛经里“avicinar aka“的新译,旧译为“阿鼻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中最苦的一个,也是民间所谓十八层地狱中最抄底的那一层。凡被打入无间地狱(无间道)的,永无解脱希望,要经受五种无间。第一“时无间“,无时无刻不受罪。第二“空无间“,从头到脚都受罪。第三“罪器无间“,各式各样刑具无所不用。第四“平等无间“,用刑不论男女均无照顾。第五“生死无间“,重复死去无数回还得继续用刑。

  【不二法门】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今用以称独一无二的最好的门径、方法。语本《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唐裴漼《少林寺碑》:“空心、元粹、惠性、淹远,传不二法门,有甚深道业。”

  【三十三天】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六欲天之一。于佛教之宇宙观中,此天位居欲界第二天之须弥山顶上,四面各为八万由旬,山顶之四隅各有一峰,高五百由旬,由金刚手药叉神守护此天。中央之宫殿(善见城)为帝释天所住,城外周围有四苑,是诸天众游乐之处。城之东北有圆生树,花开妙香薰远,城之西南有善法堂,诸天众群聚于此,评论法理。四方各有八城,加中央一城,合为三十三天城。

  【一弹指】我们现在形容时光短暂常用“弹指一挥间”这个比喻。“弹指”是佛教中的一个时间量词,出自于印度梵语。《僧只律》上解释说:“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名一弹指,二十弹指名一罗预,二十罗预名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另外,“弹指”也是捻弹手指做声的动作,它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风俗,用以表示欢喜、赞叹、警告、许诺、觉悟、召唤、敬礼、诅咒等。

  【心无挂碍】挂碍即牵挂。原为佛教用语,指内心没有任何牵挂。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海阔天空】唐代大历年间,禅僧元览在竹上题诗:“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表达了禅宗自由自在的广阔胸襟和活泼泼的禅机。后改变为“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尝到苦果之后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故曰“众生畏果,菩萨畏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出自《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盲人摸象】为《涅槃经》卷三十二所载的一则故事。比喻对事物只有片面的了解,就妄下结论。

  【镜花水月】镜中花、水中月,常用来比喻虚无缥缈的东西。《景德传灯录》卷十四载:“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爱河】爱欲浸染人心,使人溺没而不能自拔,故喻为爱河。苏轼有诗云:“欲平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欲火】形容情欲炽盛如火。《楞严经》卷八详明其业因、业相、业果皆如猛火。

  【一厢情愿】源自佛教《百喻经》。说一个愚人到都城里游玩,爱上公主,相思成疾,几至命危。现指单方面的愿望和计划。

  【一笔勾】谓破除一切尘缘。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袾宏(莲池大师)写了七首《一笔勾歌诀》:“五色金章一笔勾”、“鱼水夫妻一笔勾”,合称“七笔勾”。勾是涂去之意。“一笔勾”即“一笔勾消”。

  【味同嚼蜡】指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语出《楞严经》:“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天龙八部】原为佛教用语,指佛经中常见的“护法神”。诸天和龙神为八部众的上首,故称。

  【一刀两断】语本《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断,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现比喻干净利落。

  【臭皮囊】皮革制成的袋子,比喻人身。“臭皮囊”这句俗语源于《四十二章经》:“天神献玉女于佛,欲以试佛意、观佛道。佛言:革囊众秽,尔来何为!以可诳俗,难动六通。去,吾不用尔。天神愈敬佛,因问道意。佛为解释,即得须陀洹(小乘初果)。”佛把天仙美女视为盛满污秽之物的皮袋子,这叫做“不净观”,专用以破除淫欲。

  【三昧】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音译词,意为“正定”,即屏绝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门修养之法。先比喻奥妙之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语本《景德传灯录》:“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醍醐灌顶】“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大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密宗沿用此法作为僧人升任阿阇黎(规范师)时的仪式。佛教典籍中用以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伸手不见五指】我们现在用来形容光线暗。其实,它本是佛教用语,出于《续灯录》卷七:“伸手不见掌。”这句禅语的意思是:悟道的人见一切事物,不加以主观的虚妄分别与憎爱,因为一切事物在本质上是平等不二的。

  【小品】本属佛教用语。鸠摩罗什翻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将较详的二十七卷本称作《大品般若》,较略的十卷本称作《小品般若》。可见,“小品”与“大品”相对,指佛经的节本。因其篇幅短小,语言简约,便于诵读和传播,故备受人们的青睐。

  【智慧】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晨钟暮鼓】为举行法事时集众而用的法器。唐宋以来,我国各大寺院多在佛殿两侧建钟鼓楼以为悬挂钟鼓之用。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

  【觉悟】“觉”,梵语为bodhi,鸠摩罗什译作“道”,玄奘译作“觉”。佛家以开悟智慧会得真理为“觉悟”。

  【自觉】佛典中依觉的范围和程度的差别而立“三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自觉”异凡夫,凡夫迷沉,全不自觉。今以自己有所认识而觉悟为“自觉”。

  【五体投地】(杂语)又曰五轮投地。投五处于地,为敬礼之最上者。行事钞下之三曰:“地持当五轮至地作礼。阿含云:二肘二膝顶名轮也。亦云五体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两手以手承足,然后顶礼。起顶头次肘次膝,以为次第。”楞严经曰:“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今亦用为倾倒备至之意。

  【一尘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是眼耳鼻舌身意所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故称“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是一尘不染。

  【牛鬼蛇神】原为佛教用语,说的是阴间鬼卒、神人等,后成为固定成语,比喻邪恶丑陋之物。

  【现身说法】佛教宣称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后来指以亲身经历为例证,对人进行解说或劝导。现身的意思已经由显现人身变为亲身经历。

  【抖擞】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

  【群魔乱舞】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魔王波旬率领众魔千方百计地来捣乱、搔扰。佛祖不为所动,魔王只好率领群魔退去。这一传说说明:要想达到觉悟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

  【大彻大悟】彻底的觉悟,亦即完全证到“不生不灭”的真如实相,属于大菩萨的境界。

  【三生有幸】三生,佛教指前生、今生、来生。有幸,形容极大的幸运。三生都很幸运,形容运气机遇极好。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作茧自缚】自因自果。苦果、逆境,都是自己的恶业所招致,不必怨天尤人。

  【自作自受】自己造下的业因,由自己承担后果。

  【生老病死】佛教认为人生所必经的四种痛苦,也称为(果报)四相。

  【愁眉苦脸】“愁眉”是古代一种化妆术。“苦脸”源于佛教。佛教认为人生就是个苦海,并称人的脸形天生就是一个“苦”字:双眉是草字头,两眼与鼻子合成中间的“十”字,嘴下面是“口”,加在一起就成了一个“苦”字。

  【习气】指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

  【烦恼】指能扰乱心性的因素。人的根本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

  【尘缘】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因六尘是心的所缘,能染污心性,故称尘缘。

  【差别】【平等】在佛学上,这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差别”指事物的差异、不同,针对平等而言,是妄念的反映。舍离差别之见,才能达到开悟境界。如众生平等,怨亲不二,即是无差别境界。而所谓“平等”,并不是抺煞现象上的种种差别,而是不去执着这种差别。

  【心猿意马】指躁动散乱之心如猿猴攀援不定,不能专注一境;意则犹如奔马,追逐外物。心猿意马之心乃是妄心,佛家把心猿意马视为修道的障碍。

  【痴心妄想】指愚蠢荒唐、不能实现的心思和想法。痴,佛教又称为“无明”,是贪、嗔、痴三毒之一,为一切烦恼之源。不明是非善恶的污染之心,叫作“痴心”。

  【家贼难防】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舌等六根为内六贼。家贼即内贼。

  【婆心】即“老婆心”之略,源出禅门。有些禅师诲人不倦,絮絮叨叨,犹如老婆子饶舌,丛林中称为“老婆心”、“老婆禅”。今演为“苦口婆心”。

  【解脱】佛教指脱离妄想烦恼的束缚,脱离生死轮回的痛苦,获得自在无碍。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只眼”,慧眼,第三只眼,天眼,顶门具眼也。

  【割爱】爱是贪欲的别名,位列三毒之首。有爱便有嗔,爱嗔相激,增长惑乱。而世俗的爱,只是虚妄、不净、自私的贪爱,只有断爱、离爱、割爱,才能获得觉悟。

  【自欺欺人】佛经中以犯妄语者为自欺欺人,五戒之不妄语。

  【当下】本佛教用语,人能活着和感觉到的只有当下。当下就是现在的这一刻。

  【庄严】指佛像、法师的神态端庄肃穆。

  【导师】引路的人。佛为众生指点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昙花一现】佛经中用来比喻佛法难闻。

  【空中楼阁】喻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

  【投机】彻悟的意思,合乎佛祖的心机谓之投机。

  【心心相印】心者,佛心;印者,契合、符合。禅宗谓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以心印心,故曰“心印”。现指心与心互相契合,形容彼此的心意完全一致。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不依经论文句,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当头棒喝】禅门认为佛法不可思议,开口即错,动念即乖。为了打破学人的迷执,不少禅师用棒,或用喝,作为施教的一种方式。

  【天花乱坠】佛教传说佛祖讲经,感动天神,天上纷纷落下花来。现形容言谈虚妄、动听而不切实际

  【顽石点头】指说理透彻,使没有悟性的人也心悦诚服。

  【法宝】佛教用语,指佛说的法,又指和尚用的衣钵、锡杖等。

  【浮世】来自佛教用语,本意指人的生死轮回和人世的虚无飘渺。日本作为风俗画、版画的名称。

  【真心】佛教用语。谓真实无妄之心。

  【智慧】梵语般若(Prajna)的意译。佛教谓超越世俗虚幻的认识,达到把握真理的能力。

  【妄想】:《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方便】:《维摩诘所说经》:“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

  【烦恼】:《成唯识论》“由断续生烦恼障故”。

  【实际】:《金光明最胜王经》“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如来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

  【导师】:《佛报恩经》“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槃径,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习气】:《华严经》“摧伏众魔及诸外道,灭除一切烦恼习气,入菩萨地,近如来地。”

  【执着】:《百喻经》:“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欺诳世间作法形象,所说实是非法。”

  【障碍】:《百喻经》:“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

  【泡影】:《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心地】:《心地观经》“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

  【刹那】:音译。《法华经》“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间,发菩提心。”

  【茉莉】:音译。《法华经》“闻于三千大千世界,上下内外种种诸香。须曼那华香。阇提华香。末利华香。”

  【宿命】:《四十二章经》“沙门问佛,以何因缘,得知宿命,会其至道?”

  【摄取】:《无量寿经》“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浄庄严无量妙土。”

  【忏】:音译,和意翻译"悔"合称忏悔。

  【一丝不挂】:《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味同嚼蜡】:《楞严经》“当横陈时,味同嚼蜡。”

  【想入非非】:《楞严经》“于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皆大欢喜】:《金刚经》:“皆大欢喜,信守奉行。”

  【昙花一现】:《法华经》:“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盲人摸象】:《大般涅槃经》“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不可思议】:《维摩诘所说经》“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七手八脚】:《五灯会元》“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手忙脚乱】:《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自作自受】:《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唯我独尊】:《五灯会元》“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将错就错】:《五灯会元》“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看风使舵、随波逐流】:《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电光石火】:《五灯会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门外汉】:《五灯会元》:“师举东坡宿东林偈……曰: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曰:是门外汉耳。”

  【家丑不可外扬】:《五灯会元》:“僧问:‘化城鉴如何是各尚家风?’曰:‘不欲说。‘曰:‘为甚如此?’曰:‘家丑不外扬。’”

  【杀人不眨眼】:《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善知识?’师曰:‘杀人不眨眼。’”

  【三头六臂】:《景德传灯录》“三头六臂擎天地,忿怒那咤扑帝钟。”

  【千差万别】:《景德传灯录》“僧问:‘如何是无异底事?’师曰:‘千差万别。’”

  【抛砖引玉】:《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水泄不通】:《景德传灯录》:“德山门下,水泄不通。”

  【自由自在】:《景德传灯录》“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自由自在。’曰:‘见后如何?’师曰:‘自由自在。’”

  【逢场作戏】:《景德传灯录》“竿木随身,逢场作戏。”

  【单刀直入】:《景德传灯录》“若是作家战将,便请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雪上加霜】:《景德传灯录》“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

  【游山玩水】:《景德传灯录》“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鹦鹉学舌】:《景德传灯录》“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所以不许。”

  【心心相印】:《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备注:】

  以下三种情况没有收录:

  1、目前已经不常用的词语、成语。

  2、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佛教的,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极乐世界、涅槃、真谛、因果等。

  3、虽然佛教有此概念,但不是由佛教最早使用的词语,如觉悟、庄严、解脱、变化等。

  【小结】:

  除了以上的一些词语外,在佛教的影响下,古代还形成许多成语,有些成语直接出自佛教的经书典籍,并且,还有很多我们常用的佛教有关的词语,第一次看到这个词语的解释,有点惊讶,原来这些词语早已深入我们的文化、生活、学习、潜意识之中。

  我们今天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用语,如“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大量词汇,都是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随之产生并逐步走向人文化、世俗化,且为全社会大量应用的;就连描写男女爱情时所用的“心心相印”,以及校园里流行的“导师”、“作业”等用语也与佛教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至于由佛教文化所派生的成语典故,如“大干世界”、“一尘不染”、“皆大欢喜”、“无事不登三宝殿”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附录】:

  【老法师:中国人要离开佛教就不会说话了】

  这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跟前面不一样,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是物质现象,物质起作用,第六(意识)是心理,就是念头起作用,意念,它是心法,它不是色法。

  心能知,知一切有情众生的心行,心行是什么?他起心动念,这叫他心通,别人起心动念你都知道,这神通。

  「了诸有情妄心非心,是名智慧。」这真有智慧,知道这一切众生起心动念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妄心,他不是真心,真心永远不动,如如不动,妄心才动。妄心是什么?妄心是阿赖耶里面的作用,世间人常说三心二意。

  三心二意是佛教的术语。现在确实有些人排斥佛教、反对佛教,可是嘴巴里说话很多都是佛语,这是很可笑的一桩事情。譬如讲三心二意是佛教的术语,你怎么还用它?

  以前赵朴老在世说过的话,中国人要离开佛教就不会说话了,说话里面有意无意很多术语都是佛教的,都出自于佛教的,没有佛教的术语你就不会说话了。这话讲得很好,是真的不是假的,由此可知,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之深。

  这他心通,你能够通达明了这些有情众生,有情就是六道众生,他们是妄心,他不是真心,非心就不是真心,这是智慧。六道众生都用妄心,真心并没有失掉,那是第六意识的,这属于阿赖耶识的,前面讲是第六意识。——《净土大经解演义》

  【附录】:

  [文摘]:谈到佛教对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所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说:“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居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人如果离开佛教文化的延续,连说话都不完整了。’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在我们历代祖师、有影响力的名人,包括统治者的推动之下,佛教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比方说雕塑、铸造都有促进和影响,特别是对于诗词歌赋。

  到了唐朝以后,禅宗的灵性、悟性对于创作诗词歌赋,乃至元曲都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中国的文化艺术、文化语言到文化内涵都有佛教的内容。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中国人词汇       佛教)(五明学佛网:中国人词汇       佛教)  

 黄夏年教授:印顺的人间佛教思想 

 黄夏年教授:太虚大师的佛教组织观 

 黄夏年教授:浅议佛教中的科学知识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 

 黄夏年教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 

 黄夏年教授:佛教是反科学的吗: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 

 黄夏年教授: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黄夏年教授:新世纪佛教发展刍议 

 黄夏年教授:中国佛教理论思想发展史纲 

 黄夏年教授:达摩与佛教文学和生活方式 

 黄夏年教授:近代中国佛教教育 

 黄夏年教授:中国佛教界出版时间最长的《海潮音》